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二 10月 02, 2018 3:12 pm

2018100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如來所持之無我,德具八大自在法,
故稱佛曰自在人,自得自度亦度彼。
我今禮敬大自在,佛陀悟道大自在。

我們要知道我們所以是凡夫,佛陀是覺悟者;佛陀的覺悟,他「所持之無我」。佛陀,他是已無我了,將這個法入心了,他覺悟天地宇宙萬理之法,去掉了所有人我相,所以他無我。最近我常常說,將自己放空了,將自己這個我化為「零」,沒有執著自我,沒有我相、人相,什麼相都沒有了。大覺者已經能夠將一切相皆空,無所執著,愛的力量放大了,心包太虛,得大自在,所以,他「德具八大自在法」。

佛陀所得的這個大自在法,不是我們凡夫能夠去體會與了解,除非我們的修行就是要依佛教法。如何將我們的心放寬、放大,將我們對眾生的愛,天地萬物之間已經沒有執著是我或私己所愛、所有的,完全是平等了,「轉識成智」,大平等智,「大圓鏡智」。所以心與外面的境界雖然明朗了,但是沒有染著,就像一面鏡子。所以「無我」,離開了境界是寂靜清澄,這些過程已經「八大自在」。

「八大自在」說來是很深,細項很多,但是佛陀是以日常生活來讓我們看、讓我們知道,如何戒、定、慧?如何持戒?如何心定不動?如何啟發智慧?他用身教、言教在教育我們。所以佛陀是這樣的用心,取得我們人人的尊重,「故稱佛曰自在人」。佛陀已經不受外面境界所影響,他自在,天地宇宙、真理瞭若指掌;他沒有迷惑。我們現在的凡夫不是迷在自己的執著,人我是非,便是擔憂天下眾生的事情,這種兩極端,都還是有煩惱,煩惱重重。

怎麼會發生這樣?突然間,這是要如何去幫助、解苦、解難、解困難?難免就需要用很多的擔憂、操心,一直要到達整個事情都完成才說心安自在。還未完成都是心不安、心不自在,哪怕是菩薩救濟眾生也是這樣,這就是與佛的這個「修」,心態還有差別。因為佛陀他道理都很清楚了解了,這稱為「自在人」,佛陀很自在。

所以,自得度人,「自得自度亦度彼」。自己自度自得,自度了;自己覺悟,覺悟了之後,還要再將這個法普遍,盼望讓大家知道,盼望人人都能夠透徹了解,道理原來存在。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可能能夠回歸本性,這是絕對可能,只是我們是不是能夠通透,願意接受佛陀的教法,這是要看我們人人。人人本具,卻是人人在這個修學佛法過程中,還有層次要再上去,不要半路停止。有的深,有的淺;有的在階梯,從下面開始在爬坡,有的人事先在爬梯了,已經這樣一步一步向前。雖然還未到達頂端,但是他還是一步一步繼續向頂端為目標。

我們若是開始要爬,爬到半路喊累了,停滯在那個地方,或者是不如歸去,那就完全沒有希望。一入無明就千古了。因為無明不斷不斷在覆蓋,我們一定要一口氣這樣向前走,向上看。所以我們要得大自在,一步走一步看,我們能夠多走上一層,後面的人跟著我們多上一層,互相牽繫往上走。或者是自己一口氣,一口氣直接去到上面,看到上面的風光,再下來一一將其他人牽上來,這就是自度度人。菩薩行菩薩道,就是要一個一個牽,就像地藏菩薩,他要先站在階梯下告訴大家:趕快,趕快上去。直到大家都上去,完成了自己的耐心、大願,心安自在了,「我從後面開始登梯向上」,這樣他的力量就很強了;這已經早就知道這條路,「深信解相」,將這些人都送到樓梯的上面。安然自在,他自己本身就放心向前走。這是又不同菩薩。

有的菩薩就是我先努力;有的菩薩,「我已經知道道理,我要趕緊入人群;下地獄,最苦難的地方我願意去。先解決了苦難的地方,解決完了,大家都接受得度」。所以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菩薩的願。各人的願不同。佛陀是要度盡菩薩、度盡眾生,生生世世不斷來娑婆,一直到因緣成熟,現這個佛相,說「我成佛了」,應因緣再來一次的度化。因為世間眾生相的執著,在這個地方,因緣現相成佛來度化眾生。

過去,他生生世世,現在成佛是不是已經都到達了呢?其實佛還再來人間,因為現在「本師」還是釋迦牟尼佛,從二千五百多年來,佛發心沒有離開。發心沒有離開來人間度化,還是一樣沒有離開這種愛的能量,「自得自度亦度彼」。「我今禮敬大自在」。佛陀說:我們要知道,我們已經知道,知道佛陀的精神理念,所以「禮敬大自在」。我們每天進佛堂、講堂來,就是要禮敬,到哪一個地方有佛像,就是禮敬。其實那只是一個像,佛永遠都在我們的心,我們要時時起著「禮敬大自在」的心,時時要禮敬。所以,「佛陀悟道大自在」,佛陀覺悟已經是大自在了。我們大家心中禮敬,了解佛陀覺悟悟道之後已經得大自在。

*佛陀:在家者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體解輪迴不自在為樂。

自在,佛陀是這樣說,「在家者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在家人已經是佛教徒,專心一致學佛的道法。在家菩薩,大家人人自愛,疼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啟發出了價值;這個價值就是,去愛人。因為我們的生命中就是要有價值,這叫做自愛。不是隨著這樣的日子過,這樣的日子,這個日子是什麼日子?這個人間到底我們來的目的是什麼?生在這個人間就是為助人來,這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理解法就要入人群。為什麼要入人群?我們自愛、利用生命,因為很多的眾生生命需要我。所以自己要知道,我們的生命很珍貴,每一天、每一時,我們都為愛眾生而自愛,所以,「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付出無所求,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很甘願、我很自在,眾生得救了。當他們有苦難的時候,我用盡心思去幫助,解除了他的困難,我很自在、我很快樂。這就是在家學佛者,自愛、愛人自在為樂。

若是佛陀對出家,「出家學道者,以體解輪迴不自在為樂」。因為大家要「念無常」,我們出家之後,真正要覺悟世間無常,生死在哪一天會來,我們都不知道。人人修行,知道輪迴,我們若沒有日日警惕自己,將我們壞的習氣好好清除,帶著凡夫的習氣,習氣沒有改,如何叫修行呢?所以自己要自我警惕。要體解大道,這個「大道」,我們就要知道無常一旦來時,這時候沒有好好把握,一不小心,我們要一直輪迴哦!由不得自己。想到這樣,我們就不自在。

我們難道要任由不自在嗎?我們不可以不自在。在家人懂得自愛愛人這種自在為樂,而我們更要再自愛,好好將我們的心,將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都要固守好。不是「我自做耕生。我去工作,很辛苦,所以進來放輕鬆」,就放縱了自己。這都是習慣,修行要穩定。工作,是啊,我們的志願:自力更生。自力更生,還為慈善好好做覆護大慈善的工作,這都對。但是,我們是不是有將我們的習氣去除?是不是有用包容的心關懷彼此,穩重自己,有沒有?若有,我們就不用煩惱輪迴了,因為我們體解大道。這個地方就要告訴你們,我們應該要體解輪迴。大道,我們每天在聽,但是我們有受用嗎?輪迴之苦,只是說:「我懂很多、很多」。但是,有想到我們的習氣是不是穩定呢?

真正的修行,以前常常說「修行者無行可修,只是改除習氣」。行要怎麼行?就是我們的習慣好好改除,這才是我們真正自在,其他說再深的法若無法體會,我們聽了僅僅只是困擾而已。若能夠在生活中體解大道,發無上心,體解大道的道理在哪裡?大道理就是一不小心就輪迴六道,真正要用心體會。說不盡我們凡夫的境界,但是前面經文這樣寫,

複習經文:「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

「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前面的經文,佛陀是應機逗教,在《法華經》中,火宅譬喻、三車譬喻,用種種的方法要呼喚大家出來,脫離那危險火宅,所以外面就要施設,應眾生所需要,給他們娛樂的玩具,所以這已經應大家的根機、滿足大家。「施眾生娛樂之具」,讓他們選擇,「隨意所欲」,已經用種種方法隨機逗教,滿足大家的心,應人人根機所需要。「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已經講過了,「八十」就是我們全都在「八識」中行動過來。有的人很敏銳能夠接受,日常生活中,每天所過的沒有離開八識,根、塵、識都是在經過。我們每天所做,都歸入這個業識裡。我們的思考一念偏差,差毫釐,行動失千里,一直六識在緣行動,緣要如何做?思考之後決定行動,差毫釐,失千里,又是再輪迴。

儘管你體解大道,但是也迷在輪迴。修行者體解大道,這個大道是什麼?要警惕眾生在輪迴中,輪迴是我們每天這樣在做,常常都忘了自己,在家人忘了自愛愛人,修行者習氣沒有改。只是說「我每天在聽法,我體解大道」,這都很明朗,但是很深的道理,大道的裡面包含著六道輪迴,我們都沒有去想到。這全都是這個經過,大家那敏銳的念已經消失了,所以我們還迷在無明,還在無明中。一念無明,就是在這個行,緣在行,行就緣識,識就緣名色去了,就這樣一直緣下去,無法停歇,一直輪迴去了。

在這個六道中,哪怕已經是做人了,同樣會老。最近在推動「長照」,很多新聞讓我們注意到,哎呀,老很苦!看,八九十歲的人,這些人過去的年輕,好像一支花很亮麗,曾幾何時,一轉眼拿來對照看看,以前是這樣、這樣這麼的流行,那麼地享受。現在躺在那個地方,問他,「我是誰,你知道嗎?我在講話,你聽懂嗎?」這種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答非所問,苦啊。什麼人能夠去體會這種苦?「知道啦,知道啦」,「孩子有來看你嗎?」「沒有啦!」。

甚至又聽到,在銀行界的人就說,老來很可憐,很多孩子都勉強父母去住安養院,安養院一些老人都很無奈,「我不要來,就我的孩子、我的……等等,強迫帶我來這裡住」。回過頭,這些孩子說:「老人,讓他們到老人院去,所有的印章、手續都在他的手中,銀行趕緊先辦過戶」。有的兄弟,大家開會分一分,有的是為了如何分而起爭執。做人,到底是為什麼做?人生到老來,「髮白面皺,將死不久」,這種老人問題真正是很大,看開了,這就是業力。輪迴業力來了,就算你一生很有錢,很風光,到了你老來的時候也沒辦法,就是沒有方法,將我們老來的尊嚴,與孩子的關係維持住。年輕時,你是這麼盼望你的孩子,為你的孩子在打拚,老來時送去安養院,這樣的下場,這是人生無奈。尤其是在人間時間還剩下多久?「將死不久」,這就是人生。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

經文:「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

佛陀開始為了那些人,所以我要面對這些人應機逗教,我要為這些人現身成佛,讓這些人能夠趣向、了解。在這個時候,我也要趕緊用佛法訓導,他要趕緊用佛法,就是要轉入真實法,所以「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趕緊要轉入了佛道真正的重點在哪裡?下面開始這段經文,若要用解釋的是很細膩,不是我們要生活的,這是修行者他那個生活感受的層次。這個地方這樣說,「一時」,我們若接受到佛的教育想要出家,你要經過幾個層次的修煉,心靈要如何去淨化?那就是下面經文這樣說,

經文:「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經文簡釋:
「一時皆得須陀洹道」;須陀洹道,此云預流初登道果預聖入流。

這是修行者,佛陀的時代,心無掛礙,每天在佛的身邊,早上就是出去托缽,中午回來了,吃飯、洗缽,就是要聽法,好好內修自在,這個自在的境界要怎麼過?所以「一時皆得須陀洹道」,開始你進來修行,須陀洹,這須陀洹就是「初流證道」,才開始進來而已,入這個「初流」,初流就是才進來,清水才開始在洗淨,要淨心。這道,就是還沒有到果位,所以還在這個路上走,開始初入道了,還沒有真正對這個法很透徹了解,所以初登道,還沒有到果,他叫做「預聖入流」。

你若照這樣、這樣一直修下去,將來同樣能夠入這個「聖流」,就是慢慢沐浴在佛法的教化中,這就是初入佛門,隨佛修學,過著這種平靜與人事無爭;就是這樣很簡單三衣一缽,一缽出去托缽,回來吃過飯,休息了之後就聽法。給他佛法,了解嗎?初聞佛法,才開始準備初登道,果還沒有到,這叫做「預流」;若是到了這條路走透了,才能叫做「果」,現在只是走在路上而已。

經文簡釋:
「斯陀含道」;此云一來,證二果已,更來欲界一返受生,酬還宿債。

「斯陀含道」,「此云一來,證二果已」。就是第二果,就是已經進來了,這叫做「一來」,凡夫的欲都已經一一斷除了,沒有這些欲念,心中已經去除一切的欲念。所以,心中無欲,慢慢就脫離了那個污濁,所以最後,「更來欲界一返受生,酬還宿債」。雖然他已經了解了,也已經入二果,但是他還得要「一次受生」。因為他要還過去的因緣果報。就像目犍連他跟隨佛陀,神通第一,最後在山下坐,山上外道將石頭推下去,石頭滾下去,目犍連來不及逃(目犍連欲
還宿債甘於受報),雖然神通第一也逃不過他的業。佛陀說:「目犍連的果報是『多生業報一生受』。」;過去生累世,撒網、網魚,殺生的業報很大,本來是要一生一生,多生報應,但因有修行,所以多生業力一生報完。因為那顆石頭很大,整個滾下去,整個身體都碎掉了。這目犍連的故事也曾說過了。這是第二果,還是要再這次輪迴去,去受盡一切的苦難,受報,要去受這個報應,要還這個果報,這斯陀含果。

*斯陀含道:謂欲界有思惑,更須欲界一番受生,是故為名一來。以其應受人天供養,持法為世福田。

再下來,「斯陀含道:謂欲界有思惑,更須欲界一番受生,是故為名一來」。他就是要在欲界受這些欲界的一番,受了之後,一來就是這樣過去了,這就是……。但是他有修行,雖然還有一次,但是他有修行,他應受人天供養,在佛陀的時代,他要一家一家去托缽,受人的供養。佛陀集中弟子講法的時候,天人來供養,僧團一直不斷不斷成熟,開始是一戶一戶托缽,後來是國王、大臣、諸長者是排著要供養他們,所以受人天供養,「以其應受人天供養,持法為世福田」。接受他們的供養,讓他們有一個因緣來種福田。

經文簡釋:
「阿那含道」;此云不來,證三果已,住於四禪,更不復來欲界受生。

所以,就是阿那含道。阿那含,「此云不來,證三果已,住於四禪」。這第三果。他就是已經將所要一次受報的去除了,現在已經第三果了,證入第三果,已住四禪,不用輪迴了,所以現在就是在四禪。這靜思惟,在天界,還是在四禪天裡,「更不復來欲界受生」,四禪,就是不會再回來六道中,這是第三果。

經文簡釋:
「阿羅漢道」;此云無學,斷見思惑,證入四果,梵行已圓,無法可學。

再來,「阿羅漢道」。阿羅漢,「此云無學」。那就是無學,無學了,佛陀說的法他都已經聽了,初果、二果、三果,這他都經過了,現在到小乘的極果了,叫做「羅漢」。獨善其身,一直修學到這個時候,算是四果羅漢了,所以他沒有什麼好學的了,叫做「無學」,學該所學,這樣已經所學的、該學的都學完了。所以,「斷見思惑,證入四果」。佛陀所講法,見思惑,我們眾生人人就是還帶著這個見思惑。看到,迷失了我們自己的方向;思想,一念之差,千里之錯;惑,很迷惑著,到底我這樣做錯在哪裡呢?很迷惑。看別人,好像事事不順眼,樣樣不如意,這就是惑。那就是這種見思惑,他都完全斷了,體解大道。他知道輪迴是如何來的,他可以不用輪迴,因為他體解大道,見思惑都斷除了,體解大道,「梵行已圓,無法可學」。這梵行、清淨行他都修了,所以他不用再學什麼。

經文簡釋:
「盡諸有漏」;盡諸世間三界有為一切漏業。盡諸有漏:為斷性障。

再來,就是「盡諸有漏」;「盡諸世間三界有為一切漏業」。我們過去一段時間,轉識成智,有為法、無為法,過去一段時間一直說過了。什麼叫做有為法?就是人與人之間還有所作為,這我還要做,那我還要做,這我有責任,那我也有責任,這全都是有為。而且,善惡、人我是非難免還有,這都是列入有為法。所以,於四果羅漢已經「盡諸有漏:為斷性障」。我們凡夫心,凡夫的習性他都完全斷除了,已經沒有障礙了,這是四果羅漢,「於深禪定皆得自在」。他能夠靜思惟,出入沒障礙,他沒有偏差,這很難。但就是難,才叫做四果、極果,才有辦法不再輪迴,這些道理都清楚了,因為他斷除障礙。

經文簡釋:
「於深禪定皆得自在」;於無學位諸禪定樂,善入無礙,名為自在。於諸禪定皆得自在,為斷定障。性障由無始俱來,定障則由修習而得者。

所以,「於深禪定得自在」,在這個禪定進出無礙,「於無學位諸禪定樂」。很快樂,就是自在了,「善入無礙」,很自在,無礙了,「名為自在」。因為佛覺悟,稱為大自在者。這四果羅漢,在禪,在他獨善其身,他感覺他很自在,所以,「於諸禪定皆得自在,為斷定障」。這定的障礙他也都去除了。因為坐禪很危險,凡夫不是這樣說,大家坐下來,就是想,想哪一個方向,有各種、各種,我們若一不小心,幻相若出來就很麻煩。佛陀最後將成佛、將要覺悟之前,還有很多要破魔,很多境界現前,在他入定時,很多境界現前,如果沒有斷除,入定中有這麼多的幻相,一不小心,就受這個障礙、煩惱引出去,走火入魔,不只不得正道,還要落入魔道,這是很危險。

所以,「性障由無始俱來」,是生生世世煩惱所造作的,這些煩惱、無明一直浮現在我們的心中。「定障」。所以,定有定的障礙,「則由修習而得者」,這修習用什麼方法呢?其實在行動中先將心修好,道理先了解,心若修不好,道理不了解,還有人我是非的掛礙,要去打坐很不得法,很難得法,也很危險。

經文簡釋:
「具八解脫」;及八背捨,背麤向細,捨惡從善,名八解脫。

所以,「具八解脫」。「及八背捨,背麤向細,捨惡從善」。八解脫那就是將這些無明、煩惱都要捨掉,捨得很乾淨,而且背塵合覺,塵就是粗相,很多粗重的煩惱,我們日常,不論看得到、看不到,我們的心還是在粗相中,所以我們要背粗向細,我們都為這些很粗的形相在起煩惱,我們的心要修得細微一些,這麼粗相的事情何必起煩惱呢?我們好好地捨除,這叫做背捨。背塵合覺,我們那個塵就是粗的,我們以前是向著塵,隨著這個粗相在生活,現在我們要在這個人我是非反過來,細思,我們要看得詳細一點,思考得清楚,心要包容一切、善解一切。我們的心要從細心開始,捨諸惡、從諸善,「捨惡從善」,這是我們真正要好好歸向。

所以,「具八解脫」。若這樣呢?我們就能夠「具八解脫」,因為我們是背塵合覺,也就是背離了八粗,捨掉了煩惱,向著微細,我們的心思好好思考。惡的不要做,善的要趕緊,「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就是更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將它速消滅,這就是我們要很細心分別得到,這樣叫做「八解脫」。眾生就是這樣。

*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然眾生老病之苦,生死流轉之苦,尚難獲免。

「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已經付出了,免除了眾生的苦,「然眾生老病之苦,生死流轉之苦,尚難獲免」。但是生老病的苦,生死輪迴的苦,還是難逃。我們有辦法付出無所求,但是既然來人間,生老病死我們應該要很自在接受。那要如何接受呢?我們儘量,儘量就是顧好我們的心思,要常常與人接觸,才不會讓人說癡呆,因為每天我們都在向著衰邁,就是每樣都較弱了,比較弱我們就要增強。入人群,思考,還得要好好思考,在人群中多項善事,我們要去投入,用我們的體力,用我們的精神,正方向,不要停歇,這樣才不會老來癡呆。

所以這個地方告訴我們,「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然眾生老病之苦,生死流轉之苦,尚難獲免」。我們應做的,都已這樣在做,但是我們人人與眾生一樣都有老病死,都在生死中流轉,我們無法度脫,但是一定要顧好我們的心思。我們的心思要如何顧得好呢?那就是要時時善念累積,入善的人群中去互動,我們的智力才能夠正向,沒有顛倒。這就是我們年紀大的人,開始就要往這個方向去想,不要脫離善的人群,不要喪失自己能為善做人生命的權益,總是做就對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二 10月 02, 2018 3:14 pm

[2018年10月02日上午5:20]農曆八月廿三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經文:【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2. 上人手札:「如來所持之無我,德具八大自在法,故稱佛曰自在人,自得自度亦度彼。我今禮敬大自在,佛陀悟道大自在。」

(1)「如來,所持之無我」:要知道所以我們是凡夫,佛陀是覺悟者;佛陀的覺悟,「所持之無我」。佛陀是已「無我」了,將法入心,覺悟天地宇宙萬理之法,去掉了所有的人我相,所以「無我」。

(2)「零我,無我,指:沒有執著自我,沒有我相、人相,心包太虛,得大自在」:最近我常常說,將自己放空了,零,將自己這個我化為「零」,沒有執著自我,沒有我相、人相,什麼相都沒有了。大覺者已經能夠將一切相皆空,無所執著,愛的力量放大,心包太虛,得大自在。

(3)「德具八大自在法」:佛陀已經所得的大自在法,不是我們凡夫能夠去體會與了解,除非我們的修行就是要依佛教法。如何將我們的心放寬、放大,將我們對眾生的愛,天地萬物之間已經沒有執著是我或私己所愛、所有的,完全是平等了。

(4)「轉識成智,四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心與外面的境界明朗,沒有染著,就像一面鏡。所以「無我」,離開了境界是「寂靜清澄」,這些過程已經「八大自在」。

(5)備註:〔八大自在我〕,(名數)大般涅槃有常樂我淨之四德,其我德以自然為義,自在有八義,名曰八大自在我:一、能示一身為多身,二、示一塵身滿大千界,三、大身輕舉遠到,四、現無量類常居一土,五、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無法想,七、說一偈義經無量劫,八、身遍諸處猶如虛空。見涅槃經二十三。(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6)「八大自在」:說來是很深,細項很多,但是佛陀是以日常生活來讓我們看、讓我們知道,如何的戒、定、慧?如何持戒?如何心定不動?如何啟發智慧?他用身教、言教在教育我們。

(7)「故稱佛曰自在人」:佛陀是這樣的用心,取得我們人人的尊重,「故稱佛曰自在人」。佛陀已經沒有受外面的境界所影響了,他自在,天地宇宙、真理瞭若指掌;他沒有迷迷惑。現在的凡夫是迷在自己的執著,人我是非,佛陀是擔憂天下眾生的事情,這種兩極端,這都是凡夫還有煩惱重重。

(8)「菩薩救濟眾生,眾生還未解脫苦難,菩薩緣苦眾生」:印尼為何會發生這樣強震、海嘯?突然間,這是要如何去幫助、解苦、解難、解困難?這難免就需要用很多的擔憂;操心,一直要到達整個事情都完成,才說心安自在。還未完成都是心不安、心不自在,哪怕就是菩薩救濟眾生也是這樣,這就是與佛的這個「修」,心態還有差。佛陀因為道理都很清楚了解了,這稱為「自在人」,佛陀很自在。

(9)「自得自度亦度彼」:自己自度自得,自度;自己覺悟後,還是再將這個法普遍,盼望讓大家知道,盼望人人都能夠透徹了解,道理原來存在。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可能能夠回歸本性,這是絕對可能,只是我們是不是能夠通透,願意接受佛陀的教法,這是要看我們人人。

(10)「直向菩提大道直,不要半途而廢」:人人在這個修學佛法過程中,我們還有層次要再上去,不要半路停止。有的深,有的淺;有的在階梯,在下面開始在爬坡,有的人事先在爬梯了,這樣已經一步一步向前。雖然還未到達頂端,但是他還一步一步繼續向頂端為目標。我們若是開始要爬了,爬到半路喊累了,停滯在那個地方,或者是不如歸去,那就完全沒有希望。

(11)「一落無明就千古」:無明不斷再覆蓋,我們一定要一口氣要這樣向前走,向上看。所以我們要得大自在,一步走一步看,能夠多上一層,後面的人跟著我們也多上一層,互相牽繫往上走。或者是自己一口氣直接去到上面,看到上面的風光,再下來一一來牽上去,這就是自度度人。

(12)「菩薩行菩薩道」:菩薩就是要一個一個牽,就像地藏菩薩,他要先站在梯子下,告訴大家:「趕快上去」,直到大家都上去,完成了,自己的耐心、大願,心安自在了,「我從後面開始登梯向上」,這樣他的力量就很強了。這已經早就知道這條路,「深信解相」,將這些人都送上樓梯的上面。安然自在,他自己本身就放心向前走。這是又不同的菩薩。

(13)「地藏菩薩的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有的菩薩就是我先努力;有的菩薩,「我已經知道道理,我要趕緊入人群;下地獄,最苦難的地方我願意去。先解決了苦難的地方,解決完了,大家都接受、得度」。所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菩薩的願。各人的願不同。

(14)「佛陀,度盡菩薩、度盡眾生,生生世世不斷來回娑婆」:一直到因緣成熟,現這個佛相,說:「我成佛了。」應因緣再來一次地度化。因為世間眾生相的執著,在這個地方的因緣現相成佛,來度化眾生。

(15)「發心,沒有離開,不斷來人間度化」:過去,生生世世,現在成佛是不是已經都到達了呢?其實佛還再來人間,因為現在「本師」還是釋迦牟尼佛,從二千五百多年來,佛發心沒有離開。發心沒有離開,來人間度化,還是一樣沒有離開。這種愛的能量,「自得自度亦度彼」。我們要知道佛陀的精神理念。

(16)「我今禮敬大自在」:我們每天進佛堂、講堂來,就是要禮敬,到哪裡的地方有佛像,就是禮敬。其實那只是一個像,佛永遠都在我們的心,時時起著「禮敬大自在」,時時要禮敬。

(17)「佛陀悟道大自在」:佛陀覺悟已經是大自在了。我們大家心中的禮敬,了解佛陀覺悟悟道之後已經得大自在。

3. 『佛陀:在家者,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出家學道者,以體解輪迴不自在為樂。』

(1)「在家者,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在家人已經是佛陀徒,專心一志學佛道法。在家菩薩,大家人人自愛,疼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啟發出價值;這個價值,去愛人。因為我們的生命中就是要有價值,這叫做自愛。不是隨著這樣的日子過,到底我們來人間的目的是什麼?生在這個人間就要為助人來,這是我們的目的。我們要理解「法」,就要入人群。

(2)「為愛眾生而自愛,利用生命,入人群付出」:為什麼要入人群?我們自愛,利用生命,因為很多的眾生生命需要我。所以自己要知道,我們的生命很珍貴,每一天、每一時,我們都為愛眾生而自愛。

(3)「以自愛、愛人自在為樂」:付出無所求,在當他們有苦難時,我用盡心思去幫助,眾生得救了,解除他的困難,雖然很辛苦,但是我很甘願、很自在、很快樂。這就是在家學佛者,自愛、愛人自在為樂。

(4)「出家學道者,以體解輪迴不自在為樂」:因為大家要「念無常」,我們出家了之後,要真正要覺悟世間無常,生死在哪一天會來,我們都不知道。我們人人修行,知道輪迴,我們沒有日日警惕自己,將我們的習氣,壞的習氣若沒有好好清除,還帶著凡夫的習氣,習氣沒有改,如何叫做修行呢?要自我警惕。要體解大道,這個「大道」,我們就要知道,無常一旦來時,這時候沒有好好把握,一不小心,我們要一直輪迴!由不得自己。想到這樣,我們就不自在。

(5)「我們志願:自力耕生」:我們難道要任由不自在呢?我們不可以不自在。在家人懂得自愛愛人這種為樂,而我們更要再自愛,好好將我們的心,將我們日常生活的行為都要固守好。不是說,「我自做耕生。我去工作,很辛苦,所以進來就放輕鬆」,就放縱了自己。這都是習慣,修行,要穩定。工作,是啊,我們的志願:自力耕生。

(6)「體解輪迴之苦,除習氣,體解大道」:自力耕生,還為慈善好好做覆護大慈善的工作,這都對。但是,是不是有將我們的習氣去除?是不是包容的心關懷彼此,穩重自己,有沒有?若有,我們就不用擔憂輪迴了,我們應該要體解輪迴。大道,我們每天在聽,但是我們有受用嗎?輪迴之苦,光是說:「我懂很多、很多」。但是,有想到我們的習氣是不是穩定呢?

(7)「修行者無行可修,只是改除習氣」:真正的修行,以前常常說,行要如何行?就是我們的習慣好好改除,這才是我們真正自在,說其他再深的法,若無法體會,我們聽了僅僅只是困擾而已。若能夠在生活中「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而體解大道的道理在哪裡?大道理就是,一不小心就輪迴六道,真正要用心體會。說不盡我們凡夫的境界。

4. ★複習經文:【而作是念:我已施眾生娛樂之具,隨意所欲,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髮白面皺,將死不久。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

(1)「佛陀是應機逗教,火宅譬喻、三車譬喻」:在《法華經》中,已經火宅譬喻、三車譬喻,用種種的方法要呼喚大家出來,脫離那種危險火宅,外面就要設,應眾生所需要他們娛樂的玩具,這已經應大家的根機、滿足大家。「施眾生娛樂之具」,讓他們選擇,「隨意所欲」,已經用種種方法,隨機逗教,滿足大家的心,根機所需要。

(2)「然此眾生,皆已衰老,年過八十」:「八十」就是「八識」中行動過來。有的人很敏銳能夠接受,日常生活中,就是每天所過的沒有離開八識,「根、塵、識」全都是在經過。我們每天所做都是歸入這個業識中。我們的思考一念偏差,差毫釐,行動失千里。一直六識在緣行動,緣要如何做?思考之後決定行動,「差毫釐,失千里」,又是再輪迴。

(3)「修行者要體解大道,不迷在輪迴」:儘管你體解大道,但是也迷在輪迴。修行者體解大道,要警惕眾生在輪迴中。我們每天這樣在做,常常都忘了自己,在家人忘了自愛愛人,修行者習氣沒有改。光是說:「我每天在聽法,我體解大道。」這都很明朗,但是很深的道理,大道之中包含著六道輪迴,我們都沒有去想到。

(4)「一念無明,敏銳的念已消失」:所以我們還迷在無明,還在無明中。一念無明,那就是在這個行,緣在行,行就緣識,識就緣名色去,就這樣一直緣下去,無法停歇,一直輪迴去。在這個六道中,哪怕是做人同樣會老。

(5)「皆已衰老,年過八十」:最近在推動「長照」,很多新聞讓我們注意到,哎呀,老很苦!看,八、九十歲的人,這些人的過去的年輕,好像一支花很亮麗,曾經何時,一轉眼拿來對照看看,以前是這樣、這樣這麼的流行,那麼享受。現在躺在那個地方,問他:「我是誰,你知道嗎?」「我在說話,你聽懂嗎?」這種不知道有沒有聽懂,答非所問,苦啊!誰能夠去體會這種苦?「知道哪知道」,「孩子有來看你嗎?」「沒有」。

(6)「不孝子孫,為奪家產,起爭執,強迫父母住安養院」:甚至又聽到,有在銀行界的人就說:「唉,老來很可憐,很多孩子都勉強父母去住安養院。安養院一些老人都很無奈,『我就不要來,就我的孩子等等,強迫將我帶來這裡住。』」回過頭,這些銀行的人說:「就老人,讓他們去老人院,所有的印章、手續都在他的手裡,銀行趕快先辦過戶。」有的兄弟,大家開會分一分,有的是為了分起爭執。

(7)「輪迴的業力」:做人,到底是為什麼做?人生到老來,髮白而面皺,將死不久。這種老人問題真正是很大。看開了,這就是業力,輪迴的業力來了,讓你一輩子很有錢、很風光,到了你老來時也沒辦法。就是沒有方法,將我們老來的尊嚴,與孩子的關係維持住。年輕時,你是這麼盼望你的孩子,為你的孩子在打拚,老來時送去安養院。這樣的下場,這是人生無奈。尤其是人間剩多久?「將死不久」,這就是人生。

(8)「我當以佛法而訓導之。即集此眾生,宣布法化,示教利喜」:佛陀開始為了那些人,要面對這些人應機逗教,為這些人現身成佛,讓這些人能夠趣向、了解。在這個時候,趕緊用佛法訓導;要轉進來真實法。趕緊轉入佛道。

(9)「修行者生活感受的層次,心靈淨化」:這段文若要用解釋的是很細膩,不是我們要生活的,這是修行者生活感受的層次。「一時」,我們若接受到佛的教育想要出家,你要經過幾個層次的修煉。心靈,心靈要如何去淨化?

5. ★釋義經文:【一時皆得須陀洹道】:須陀洹道,此云預流初登道果,預聖入流。

(1)「修行者,心無掛礙」:這是修行者,佛陀的時代,心無掛礙,每天在佛的身邊。早上就是去托缽,中午回來了,吃飯、洗衣,洗缽,就是要聽法,好好內修自在,這個自在的境界要如何過?

(2)「一時皆得須陀洹道」:跟隨佛陀進來修行,這須陀洹就是初流證道,才開始進來而已,入這個初流,初流就是才進來,清水才開始在洗淨,要淨心。

(3)「此云預流初登道果」:就是還未到果位,還在這個路上走,開始初入道,還未真正對這個法很透徹了解,「初登道果」,還沒有到果。

(4)「預聖入流」:你若照這樣、這樣一直修下去,將來也是能夠入這個聖流,就是慢慢沐浴在佛法的教化中。這就是初入佛門,隨佛修學,過著這種平靜,與人事無爭。就是這樣很簡單三衣一缽;一缽出去托缽,回來吃飯過後,休息之後就是聽法。給他佛法,「了解嗎?」初聞佛法,才開始準備初登道,果還沒有到,這叫做「預流」。若是到了這條路走透了,才能夠叫做「果」,現在才走在路上而已。

6. 【斯陀含道】:此云一來,證二果已,更來欲界一返受生,酬還宿債。斯陀含道:謂欲界有思惑,更須欲界一番受生,是故為名一來。以其應受人天供養,持法為世福田。

(1)「斯陀含道,此云一來,證二果已」:是第二果,已經進來了,這叫做「一來」。開始這些凡夫心中的欲都已經一一斷除,沒有這些欲念,慢慢心中無欲,慢慢就是脫離了那個污濁。

(2)「更來欲界一返受生,酬還宿債」:雖然已經了解,也已經入二果,但是還得要「一次受生」,因為他要還過去的因緣果報。就像目犍連他隨佛,神通第一,最後在山下坐,山上,外道將石頭推下去;目犍連來不及逃,雖然神通第一,也逃不過他的業。

(3)「目犍連的果報是『多生業報一生受』」:佛陀說:目犍連的果報是『多生業報一生受』。過去生累世撒網捕魚,殺生的業報很大,本來就要一生一生的多生報應,但是有修行,所以多生業力一生報完。因為那顆石頭很大,整個滾下去,整個身體都碎掉了。目犍連的故事也曾說過了。這是第二果,還是要再這次輪迴去,去受盡一切的苦難,受報,要去受這個報應,要還這個果報,才會達「斯陀含果」。

(4)「斯陀含道:謂欲界有思惑,更須欲界一番受生,是故為名一來」:他就是在欲界受這些欲界的一番,受了之後,「一來」,就是這樣過去了。但是他有修行,雖然還有一次;但是他有修行,他應受人天供養。

(5)「以其應受人天供養,持法為世福田」:在佛陀的時代,他們要一家一家去托缽,受人的供養。佛陀集中弟子講法的時候,天人等來供養。這是一直僧團不斷不斷成熟,開始是一戶一戶托缽,後來是國王、大臣、諸長者是排著要供養,所以受人天供養,接受他們的供養,讓他們有一個因緣來種福田。

7. 【阿那含道】:此云不來,證三果已,住於四禪,更不復來欲界受生。

(1)「此云不來,證三果已」:已經將所要一次受報的去除,現在已經證入第三果。

(2)「住於四禪,更不復來欲界受生」不用輪迴來去,現在就是在四禪。靜思惟在天界,還是在四禪天裡。四禪,就是不會再回來六道中,這是第三果。

8. 【阿羅漢道】:此云無學,斷見思惑,證入四果,梵行已圓,無法可學。

(1)「此云無學,斷見思惑,證入四果」:就是無學。已經佛陀說的法他都聽了,「初果、二果、三果」,這都他經過了,現在到小乘的極果了,叫做「羅漢」。獨善其身,一直修學到這個時候,算是四果羅漢。他不用再有什麼可以學,叫做「無學」。學該所學,這樣已經所學的、該學的都學完了。所以「斷見思惑」。

(2)「一念之差,千里之錯」:佛陀所講法,眾生人人就是還帶著這個見思惑。看到,迷失了我們自己的方向;思想,一念之差,千里之錯;很迷惑著,到底我這樣做,錯在哪裡呢?很迷惑。看別人,好像事事不順眼,樣樣不如意,這就是惑。

(3)「梵行已圓,無法可學」:就是這種「見思惑」,他都完全斷了,體解大道。他知道輪迴是如何來的,他可以不用輪迴,因為他體解大道;見思惑都斷除了,體解大道,「梵行已圓,無法可學」。這梵行、清淨行他都修了,所以他不用再學什麼。

9. 【盡諸有漏】:盡諸世間三界有為一切漏業。盡諸有漏,為斷性障。

(1)「盡諸世間三界有為一切漏業」:過去一段時間常說「轉識成智」、「有為法、無為法」。什麼叫做「有為法」?就是人與人之間還有所作為,這我要再做,那我要再做;這我有責任,那我也有責任。這全都是有為。而且,這善惡、人我是非還是難免還有,所以這都是列入有為法。

(2)「盡諸有漏,為斷性障」:我們凡夫心的習性已經都完全斷除,已經沒有障礙了,這是四果羅漢。

10. 【於深禪定皆得自在】:於無學位諸禪定樂,善入無礙,名為自在。於諸禪定皆得自在,為斷定障。性障由無始俱來,定障則由修習而得者。

(1)「於深禪定皆得自在」:能夠靜思惟出入沒障礙,沒有偏差,這很難。但是就是難,才叫做第四果、極果,才有辦法在輪迴將這些道理清楚,因為他斷除障礙。所以在這個禪定進出無礙。

(2)「於無學位諸禪定樂,善入無礙,名為自在」」:很自在,無礙。因為佛覺悟,稱為大自在者;這四果羅漢,在他獨善其身,他感覺很自在。

(3)「於諸禪定皆得自在,為斷定障」:因為這個「定」的障礙他也都去除,因為坐禪很危險。凡夫不是這樣,大家坐下來,就是想哪一個方向,有各種的、各種的。我們若一不小心,幻相若出來就很麻煩。

(4)「坐禪很危險,若無法破魔,惱引不出去,容易走火入魔」:佛陀最後要成佛前,將要覺悟之前,還有很多要破魔,很多境界現前;在他入定中,是很多境界現前。如果沒有斷除,入定中這麼多的幻相,一不小心,那就是受這個障礙、煩惱引出去,走火入魔。不得,不只不得正道,還要落入魔道,這是很危險。

(5)「性障由無始俱來,定障則由修習而得者」:我們是生生世世煩惱所造作的,這些煩惱、無明一直浮現在我們的心中。定有定的障礙,「則由修習而得」。用什麼方法修習?其實在行動中先將心修好,道理先了解,心若修不好,道理不了解,還有人我是非的掛礙,這要去打坐很不得法,很難得法,也很危險。

11. 【具八解脫】:及八背捨,背麤向細,捨惡從善,名八解脫。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然眾生老病之苦,生死流轉之苦,尚難獲免。

(1)「及八背捨,背麤向細,捨惡從善」:八解脫就是將這些無明、煩惱就都要全捨掉,捨得很乾淨。而且「背塵合覺」,塵就是粗相,很多粗重的煩惱。我們日常,不論看得到、看不到,我們的心還是在很粗相中,所以要背粗向細。這這麼的粗相,我們都為這些很粗的形相在起煩惱,我們的心要修得細微一些,這麼粗相的事情何必起煩惱呢?我們好好地捨除,這叫做「背捨」。

(2)「背塵合覺」:我們那個塵就是粗的,我們以前是向著塵,隨著這個粗相在生活,走。現在我們在這個人我是非,我們反過來向細思,要看詳細一點,思考得清楚,心要包容一切、善解一切。我們的心要從這個細心開始,捨諸惡、從諸善,「捨惡從善」,這是我們真正要好好歸向。所以「具八解脫」。若這樣我們就能夠「具八解脫」,因為我們是「背塵合覺」,也就是背離八粗,捨掉了煩惱,向著微細,我們的心思好好思考。

(3)「諸惡莫作,諸善奉行」:惡的不要做,善的要趕快,未生善令生,已生善就是更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速消滅。這就是我們要很細心分別得到,這樣叫做「八解脫」。

(4)「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已經付出,免除眾生的苦。

(5)「然眾生老病之苦,生死流轉之苦,尚難獲免」:但是,生、老、病的苦,生死輪迴的苦,還是難逃。我們有辦法付出無所求,但是既然來人間,生、老、病、死我們應該要很自在接受。

(6)「入人群,多行善」:我們儘量顧好心思,要常常與人接觸,才不會讓人說癡呆。因為樣樣我們在向著衰邁,就是樣樣都較弱了,比較弱我們就要增強。入人群,得好好思考,在人群中多行,多善事,我們要去投入。要用我們的體力,用我們的精神,正方向,不要停歇,這樣我們才不會老來癡呆。

(7)「既有財施,則眾生生活上之苦已為除免」:我們應做的,都這樣在做,但是我們人人與眾生一樣都有老、病、死。都在生死中流轉,無法度脫,但是我們一定要顧好我們的心思。就是要時時善念累積,入善的人群中去互動,我們的智力才能夠正向,沒有顛倒。這就是我們年紀大的人,開始就要往這個方向,我們去想,不要脫離善的人群,不要喪失自己能為善,做人生命的權益。總是做就對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
12.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聽聞經文釋義,從「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一直到「具八解脫」,像是世間求學的步步上進,也會想到過去上人曾教導我們「菩薩十地: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總是修行跟「做善人,做好事」一樣,要腳踏實地,對的事,步步踏實做,「深入經藏」的薰法香聞法,是為入人群的利益眾生,從付出中才能體解大道,感受眾生之苦。從中,自身才能更堅定道心,堅決除習氣,是因為希望把握更多時間、力氣來救助眾生。「為愛眾生而自愛,利用生命,入人群付出」。無所求付出當中,體會「三輪體空」的無我、零我,得輕安自在,「自得自度亦度彼」。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8/10/02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