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三 10月 03, 2018 5:21 pm

2018100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芽;
佛及羅漢名功德田,具諸勝德能生無量。
一切有情,得勝功德,布善福田,恭敬供養。
佛法僧眾是即三寶,續佛慧命功德福田。

大家用心。這段文就是要人人知道,福田功德是要從哪裡來呢?這個地方就這樣說了,「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我們要如何很普遍將種子撒下去,撒在人人的心田,希望人人能夠向善向福。而福的源頭在哪裡?善令一切發菩提萌,大家的善心能夠知道有一個方向,開始要很清楚明白,福田、方法要從哪裡開始?「佛及羅漢名功德田」。因為法、真理是從佛陀開始,他開啟了真諦、正道。佛陀覺悟之後,心願就是要讓人人知道,知道這個道理,這條道要如何開?路要如何讓大家走?所以,佛陀一個心,這念心就是要如何將它普遍開闊。一個人的覺悟,就是要普遍人人能夠知而覺。思考,這麼的普遍天地萬物真理,就是要人人理解,要從種子開始。去哪裡找出種子來形成了一個形象起來?所以佛陀的思考,他就會想起,想起了跟他從皇宮出來去修行,這五個人。

這五個人追隨他想要修行,只是一念間,那個景象轉了這五個人對太子的看法,就離棄他了,離開了太子。太子單獨一個人,他心無掛礙,專心,靜下心來,在菩提樹下,在那個地方好好靜坐默想。後來他受了種種心靈的境界,他降伏了所有幻化心靈的境界,這叫做降魔。打坐,一不小心,那個幻化的境界如果出來;一不小心,受這個虛幻的境界誘惑,就無法證等覺,反而入邪魔的境界。所以,他靜坐當中,很多很多的境界現前。虛幻,他知道,所以用一切的正思念,這樣一一,那個心魔幻境一一降伏了。一直到了心很靜,靜寂清澄,那個境界時,心一片空寂,清淨無染。那種不是我們凡夫有辦法去感受,那個境界的寧靜。過了多久的時間我們無法去形容。出定了,在那當中所思想的、所看的見解完全不同了,景象完全與尚未覺悟前不同,覺悟後完全不同了。

所以,覺者對於人間的看法──啊,苦啊!普遍的苦。苦的原因如何來?如何才能夠人人離苦、覺悟,得自在?想:最近的人應該要先度。這幾個人忠心耿耿,也已經出皇宮了,也已經五個人在鹿野苑,這正是要成就僧團的機會,所以他就方向往那個方向去。這五個人開始看到,悉達多太子又找回來了。大家本來是約好不理睬他,但是佛陀愈近的時候,這五個人不約而同,看到他的姿態,那種吸引,那個德的吸引,不由自己,五個人遠遠就開始走近來了。那種恭敬,接足禮。

開始,佛陀就安頓他們坐下來了,說:「現在我的心靈境界與過去我們互相相處那時候的境界不同。」這五個人就說:「是啊,離別來的這段時間,我們尋尋覓覓也是希望能夠找一個方向,能夠好好修行,但是方向還不知道。」佛陀就說:「好,我的方向已經找到了,你們好好用心聽。」開始,四諦法。簡單的四諦法,大家都已經聽很多遍。五個人,佛陀就是要三次輪轉向他們說,光是「苦、集、滅、道」這四項的真理。開始時,阿若憍陳如:「哦,滿心歡喜,終於找到一個方向了。」其他四位還是一知半解,到底還是還沒有很清楚。佛陀還有第二輪,第二輪說法,兩個人說:「哎呀,妙啊,我也了解了。這個方向,這條道確實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是我們應該走,(要)有的方向。」但是還有兩個,佛陀第三次再轉,第三次的法輪,三遍說同樣的法。第三次,這兩位還是說:「哎呀,快樂無比,安然自在。」

了解人間的疾苦來自「集」,集種種的煩惱,累積了生生世世的因緣果報。每一生世,語默動靜所造作的,過了思考、行為,回歸在八識田中,來去不由自己。這樣的生活終於能夠了解方法了,「應該我要立定一個方向,願意隨佛陀,您的行蹤,我能夠追隨」。從這樣開始,叫做僧團成就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僧團,佛陀帶著五個人,除了修行的過程,要向外展開了弘揚佛法,度眾生的方向開始展開了。這就是佛、法、僧的名稱出來了。而修行的境界,就像五個人都了解了四諦法,這全都是初步接觸到,了解了才開始靠近這個道來,所以得須陀洹道。才是得到須陀洹道,就是這條道我們能夠走,還沒有走得很透徹,還沒有到須陀洹、斯陀含。斯陀含就是二果,阿那含就是三果,真正的羅漢是四果。

所以,他們開始知道路可走了,隨佛修行。道理一層一層,佛陀開始從簡單的法讓他們清楚了解,「四諦」、「十二因緣」,讓他們了解來去的人生,心理如何去轉,這種很深奧,但是入門很簡單。佛陀在人人日常生活中,舉止動作,眼、耳、鼻、舌、身所緣境界,內心那個意涵如何去緣眼根?眼根如何去緣色塵?色塵所緣來的意識,是去做什麼樣的分析?所以這眼睛所看的境界到底內涵是什麼?從意去造作、合成。我們這樣說是很簡單,佛陀將道理說出來是很細膩。之後,就是耳朵聽聲等等,都將它會合起來。五根、五塵無不都是有意,意識,五根識中都有意識在那個地方合成。這個意識,隨著五根識一一獨立去將它合成起來;我看、我聽、我的感受,我會生起了種種不同的想法。所以善惡在這個地方,分界線在這裡,經過了思考,採取行動去造作。

所以很多很多這個意識的問題。法,細膩,佛陀就是要一一引導,才有辦法經過了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到阿羅漢,這也要一段時間。這五個人,五顆種子要好好讓他們能夠飽滿,了解修行的方法。當然這是出家如何斷諸欲念。不只是斷了欲界的欲念,還要超越欲界,這就是能夠成阿羅漢;心清淨、無欲念,阿羅漢的境界。「佛及羅漢名功德田」。所以,佛與阿羅漢,名是功德田。一畝畝的福田,來讓大家布善種子,所以說「具諸勝德能生無量」。因為佛與羅漢這畝的福田,他能夠讓眾生隨喜去播種子。每一顆種子只要是在佛僧福田中,所接受來的佛法字字句句正確受入,然後人人如法修行,「一切有情」自然也「得勝功德」。只要人人聽法,人人用心先去了解。在家的居士,如何來聽法?如何能夠轉他的心輪,轉惡為善?能夠從貪轉為布施。這種方法不斷不斷讓大家能夠了解,這對世間種種惡劣的念頭慢慢消除了。如何增長人人的善念,懂得知足、懂得善解、懂得感恩,這種的心態,讓他慢慢培養起來。

所以布施,他就知道如何布施,所以,「布善福田,恭敬供養」。要如何去布施?要如何去供養?這他就很清楚。該做的,聽法之後,應該做的、應該付出的,不一定是用錢。除了物質的布施、利的布施、行的布施,這種有各種不同的布施,他們分得清楚,所以叫做「布善福田」,不要偏差掉了。最重要的「恭敬供養」,這叫做「敬的布施」,不是只有利益,不是只有物質,有形的這樣去供養布施,最重要的要「恭敬供養」,這叫做深信,深心信解,這種行的供養。「佛法僧眾是即三寶」。這種行的供養,要先從對佛法僧眾。懂得恭敬三寶,分清楚,了解分明,這就是福田,也就是「續佛慧命功德福田」。

因為佛法一定要從佛、僧;佛陀來說法,形成了僧團,僧團在人群中形成一個形象。僧團的形象已莊嚴成就了。佛法若要能興,就是要在僧眾要清淨;清淨,就是要專心,如佛所說法,行佛所行道。身心要清淨,威儀要端正,這樣才有辦法「續佛慧命」。讓人家眼睛看到是這麼的端莊,有次序、有威儀的僧眾團體;所聽到的是這麼有法,能夠度人心向善,心能夠清淨無染著。這種斷惡從善,「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還得要再斷惡,惡已斷就是要永遠斷,未斷要令速斷。這就是要斷惡向善。

這就是從佛、法、僧,佛的法從僧團中很俱全,讓人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心所感觸到,就是那麼的歡喜,聽起來的法是那麼自在,這就是僧團在人間。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希望大家不論是出家修行,僧團的形態要固守得好。這是「續佛慧命」,很重要的「功德福田」。引導眾生心靈方向正確,能夠展開了善種子。其實眾生人人都具有佛性。常不輕菩薩,往後會說到,不論眾生在他的身上起了惡念,如何罵他、如何捶打他,他避得遠一點,還是向大家說,「感恩哦,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是我的善知識,未來你們也會成佛。」這是修菩薩行,堪得起人間各種各種的形態。所以,〈安樂行品〉為我們說得很清楚,修行所要遇到的逆境。受魔,這種社會魔障的考驗一定要經得起,這就是修行者。

而在家人呢?聽法,也要用心聽進去。聽法不是應酬、不是活動,聽法是一件很莊嚴的事情。佛法難聞,接觸了佛法,我們有辦法可以受用;受用還能夠施展出去在人群中,入人群去為人群中去造福,這叫做「大慈」。人間有苦難我們不忍心,要苦人所苦,痛人所傷。所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啊,我們不忍心,所以我們要及時付出,這叫做「大悲」。平安的時候,如何大家造福讓社會祥和;若讓社會祥和了,人人就有福。看人有悲苦、有傷痛,我們不忍心,想方法去付出,安住他們的心,安住他們的生活,這就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是從佛法中受來、用出去,這叫做「受用」。這是在家人聽法,一定要用莊嚴的心來聽法,不是應酬,也不是活動。請大家要很用心入道法來。來,我們現在入經文,好好來理解。昨天我們說,

複習經文:「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不是須陀洹果,是須陀洹道。「須陀洹道」就是「了解了,我開始發心向這條路走」,這叫做須陀洹道。還未證果,就是起步走,叫做「須陀洹道」;若是走到了,叫做「斯陀洹果」。佛陀會再進一步「斯陀含道」,開一條再讓大家晉升上去的道路,那叫做「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再開一條,更通徹、更靠近;再來,就是「阿羅漢道」。所以一條一條的道將它打開了,讓人人用心去體會。有心的人體會了、了解了,所以他受用,這叫做「果」。

就像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第一輪的轉法,四個人還不知道,佛陀再第二輪轉法輪。還有兩位不清楚,佛陀第三輪再轉。所以讓他們漸漸了解,入斯陀洹道,得到斯陀洹果,然後須陀含、阿那含都一一體會了解了。就這樣透徹了解,就開始入阿羅漢道來。這有層次,佛陀分析讓我們能夠了解如何斷欲去煩惱。一層一層煩惱如何去除,道理能夠明白;如何斷欲念,到達了心無染著,清淨沒有煩惱。這就是阿羅漢,這就是四果。

所以,「盡諸有漏」。他們這些人這樣一道一道走過來,所有的無明全都去除了,「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靜思惟,已經心靈的魔障一一解除了,心永遠就是在正思惟,清淨正思惟中,不會讓它偏差亂掉了,所以叫做「深禪定皆得自在」。那個心很自在,再也沒有其他會來擾動他們的心,所以他們能夠得八解脫。這讓我們的五根、五塵、五識,那個意境緣了之後,所入的思考正確,所以他們的行為很自在,所成熟的種子,入八識田中的種子也很清淨,這就是過程。這幾天在說的,就是要漸漸歸入於如何修行?僧眾如何完成?道理要如何成就?這是很基礎的法。接下來的經文再這樣說,

經文:「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

「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這是佛陀從開始就向彌勒菩薩說話。剛才說過的這些,是佛陀描述了他的過程,在教育這些僧團,得到在家菩薩這樣來在護法,在布施這些修行者,讓他們能夠安住。有僧坊、衣食、醫藥、臥具都這麼的俱全。就像這樣供養佛法僧,這些人的功德,彌勒菩薩,「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但是,佛陀是開始就向彌勒菩薩,因為彌勒菩薩問,佛陀他向彌勒菩薩回答。「彌勒於汝意以為如何?」所以問他:「你覺得如何?像這些人這樣在供養佛、法、僧……。」「其人所得,福利功德是為多或不多?」佛、法、僧要延續這樣的佛法在人間,你們想,這些供養的人,叫做大施主,「他們所得的功德多還是少?多嗎?」

經文簡釋:
「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因世尊問,彌勒答之:是人功德,得福甚多。

彌勒菩薩就回答,「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我們剛才說過了,因為他們布施,是這些能夠延續佛慧命的人,所以功德很大。佛陀是最開始覺悟的人,他是說法者。他從這個法施展,僧團愈來愈龐大,需要讓他們安心。正法要往後傳,就像這樣的供養,功德很大。「因世尊問,彌勒答之」。彌勒菩薩回答,「是人功德,得福甚多」,無量。所以,彌勒菩薩所回答的是這麼的正確,肯定佛所肯定,這就是佛陀與彌勒菩薩對答,肯定福利功德很多,無量無邊。所以,世尊的問,彌勒菩薩的回答,那個人福德很大。所以因為這樣,我們要很肯定。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

經文:「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經文簡釋:
「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出福多意,但施樂具,福已無邊。

這些施主只是起一念心:苦人的苦。眾生有貧、有苦,他們若能夠布施給他們,解決他們的苦難,給他們所需要,他們所受到能夠安樂他的身心。這樣就已經功德無量了,何況再說「令得阿羅漢果」,能夠得到阿羅漢果的人,他們再為他們布施,當然這功德就很大。所以,這段經文的回答,是彌勒菩薩回答佛陀:已經功德很大了。「但施樂具」。只是起一念心,布施一般的人;有苦難,給他們這樣安定身心,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這叫做「樂具」。他們所需要我們給他們,他們得到這樣的安穩。

所以,在《無量義經》也說,「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就是我們要如何將眾生的種種苦,去救濟他們,去穩定他們的生活,安穩眾生,到達安樂的地方。苦已經拔了,還要再復為他們說法,這功德無量。所以,「出福多意」。福,這福講出了施福的功德,當然含著很多種的意涵。這是去施捨苦難的眾生,功德有很多種很多種會合起來,真是功德無量。但是,這只是僅僅安住凡夫眾生受業果報一時的苦難,我們一時的付出,只是安定他們的生活,這就已經「福已無邊」,就已經無量了。只是一般的眾生這樣將他們穩定下來,確實功德無量。

經文簡釋:
「何況令得阿羅漢果」;況以法化,令得無學。如是功德,不可計量。此校量施主功德。

「何況令得阿羅漢果」,尤其是能夠得遇到阿羅漢。阿羅漢已經成果了,這四果羅漢已經這麼完成,這已經都修行了,而且修得很安穩。這些人,這就是難遇難得,真的不容易。能夠得遇到這樣的修行者,我們能夠布施他們,這能夠讓法這樣再延續。所以,「況以法化,令得無學。如是功德,不可計量。」這些四果菩薩,他們已經能夠將佛所說的法再延續下去,他們不只是會修,他們還會說,這些人都已經得到「無學」。佛陀所說的法,對他們來說,他們都聽進去了,都很具足了。所以,這樣的果位,我們能夠為他們,讓我們布施他們,這功德就是不可計量了。

我們清楚,我們了解,請大家很用心去體會、去了解,功德是在我們的行動中造作出來的。我們若是將法一點點地偏差掉了,之前一直說「隨喜功德」,功德要做,也都要很正確,可以隨喜,能夠讚歎。但是我們要很清楚,要不然,類似,類似……,這我們就要很用心,要去分辨,讓大家知道什麼是真正我們要去隨喜?什麼是真正我們要讚歎?不是隨便讚歎,也都要很清楚、明白「所行道」,不是隨口讚歎。再之後,《法華經》再之後,佛陀還會很用心為我們解釋,真正要讚歎,我們的方向要正確。

所以,布施能夠付出,這幾天一直說「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不過,做就有了;大家自己做,這個八識田中歸納進去的種子,是有染的惡的種子,或者是無染的善的種子,要歸入這個八識,這都是很清楚,分分己獲。造惡,一點點的習氣不好,同樣帶入那個染污的種子中。雖然我在行善,但是習氣若不改,這種善惡雜揉,那顆種子同樣分明收納在藏識之中。善的歸善,壞的習氣歸惡的、不好的習氣。所以,我們人真的聽法要用心,修行沒有其他可修,就是修我們的習氣。習氣,有的較貪的習氣;習氣,有的較放縱自己的習氣,而他也有在聽法,他也有在修善,但是修善的方向卻是回歸自己的環境,放縱自己。這在語言動默,就是身、口、意,在〈安樂行品〉都向我們說得很清楚。

所以,各位菩薩,法聽過去之後,不是只有在那裡鑽牛角尖,不是只有在那個地方在如何去雜亂心?只是在那裡論是如何有雜念心來,我們如何去除它?如何善解去將它解開?如何去包容人?善解與包容這兩項是我們要常常有的,知足、感恩,這是在生活中。但是對人善解、包容,這是對人;知足、感恩是對自己。自己要有的行為,我知足了,我就沒有貪念;我感恩了,對人就能夠很和敬。但是善解、包容別人;有人,我們看起來不順眼,他聽起來不滿意,我們是要如何善解呢?我們要如何包容呢?這才是大功夫。

所以請大家「四神湯」要喝,好多年好多年前,讓大家很專心去背誦這個「四神湯」,不知道大家朗朗上口,有沒有了解它的內涵?有沒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人與人無法能脫離,入人群就是要這樣,我們的習氣有斷嗎?看人,我們有包容嗎?聽聲,我們有善解嗎?這是在我們的修行,很重要。知足、感恩,這也是我們的修行中的過程。

每一段經文我們都有很多可以回憶,要我們如何修、如何投入?這些過程都沒有脫離,佛,《法華經》的經文中。所以請大家讀到經文之後,回顧我們過去,師父告訴大家的方法,我們平時有用到嗎?若有用到,這就是行「法華行」。對照現在在說的布施,我們平時有布施到嗎?我們平時有受到、有修到嗎?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到底獨善其身,這些最根本的修學,我們有沒有修到?而在布施的人如何來護法?我們有分清楚嗎?這都是在其中,平時要用心。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

【附註】鹿野苑三轉法輪,一轉四諦度憍陳如,二轉四諦度另四人,三轉「五蘊無常、苦空、無我」五比丘證阿羅漢。參見如下:

《釋迦譜》卷第四(出因果經)

阿若憍陳如於弟子中。以始悟故為第一弟子。

時彼摩訶那摩等四人。聞佛轉法輪已。阿若憍陳如獨悟道跡。心自念言。世尊若更為我說法。我等亦當復得悟道。作此念已。瞻仰尊顏目不暫捨。爾時世尊知四人念。即便重為廣說四諦。于時四人於諸法中。亦離塵垢得法眼淨。

時彼五人見道跡已。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五人。已見道跡已證道跡。我等今者。欲於佛法出家修道。唯願世尊慈愍聽許。於時世尊。喚彼五人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即成沙門。

爾時世尊問彼五人。汝等比丘。知色受想行識。為是常為無常也。為是苦為非苦也。為是空為非空也。為有我為無我也。時五比丘。聞佛說是五陰法已。漏盡意解成阿羅漢果。即便答言。世尊。色受想行識。實是無常苦空無我。於是世間始有六阿羅漢。佛阿羅漢是為佛寶。四諦法輪是為法寶。五阿羅漢是為僧寶。如是世間三寶具足。為諸天人第一福田。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三 10月 03, 2018 5:23 pm

[2018年10月03日上午5:20]農曆八月廿四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經文:【於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何況令得阿羅漢果。】

2. 上人手札:「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芽;佛及羅漢名功德田,具諸勝德能生無量,一切有情得勝功德,布善福田,恭敬供養。佛法僧眾是即三寶,續佛慧命功德福田。」

(1)「布善種子遍功德田」:大家用心。這段文就是要人人知道,福田功德是要從哪裡來呢?這個地方就這樣講「布善種子遍功德田」。要如何更普遍把種子撒下去,撒到人人的心田上,希望人人能夠向善向福。

(2)「普令一切發菩提芽」:福的源頭在哪裡?大家的善心,能夠知道有一個方向,開始要很清楚明白,福田、方法要從哪裡開始。

(3)「佛及羅漢名功德田」:因為法、真理是從佛陀開始。開啟了真諦、正道,佛陀覺悟後,這個生活,就是要讓人人知道這個道理,這條道要如何開?路要如何讓大家走?佛陀一個心,這念心就是要如何讓它普遍開闊。一個人的覺悟,就是要普遍人人能夠知而覺。

(4)「思惟修,萬物真理」:佛陀思考普遍天地萬物真理,要人人理解,從種子開始。去哪裡找出種子來形成了一個形象起來?佛陀的思考,就想起跟他從皇宮出來去修行的這五個人。這五個人追隨他想要修行,只是一念間,那個景象轉了這五個人對太子的看法,就離棄他了,離開了太子。太子單獨一個人,他心無掛礙,專心靜心,在菩提樹下好好靜坐默想。

(5)「降魔,降伏所有的幻化心靈的境界」:後來他受了種種心靈的境界,降伏所有的幻化心靈的境界,這叫做降魔。打坐,一不小心,幻化的境界出來;受虛幻的境界給誘惑去,就無法正等覺,反而入邪魔的境界。佛陀靜坐期間,很多的境界現前。

(6)「靜寂清澄,清淨無染」:虛幻,他知道,用一切的正思念,一一將心魔的幻境降伏;一直到心很靜,靜寂清澄那個境界的時候,心一片空寂,清淨無染。那種不是我們凡夫有辦法去感受,那個境界的寧靜。過了多久的時間我們無法去形容。

(7)「度化喬陳如五比丘」:佛陀出定後,在那期間所思想的,所看的完全不同,景象完全與尚未覺悟前,覺悟後完全不同。覺者對於人間的看法,苦啊!普遍的苦。苦的原因如何來?如何才能夠人人離苦覺悟,得自在?想:最近的人應該要先度。這幾個人忠心耿耿,也已經出皇宮,也已經五個人在鹿野苑,這正是要成就僧團的機會,所以他就方向往那個方向去。

(8)「德風道香薰一切,恭敬,接足禮」:這五個人開始看到,悉達多太子又找回來了,大家本來是約好不理睬他,但是佛陀愈近的時候,這五個人不約而同,看到他的姿態,那種吸引,那種德的吸引,不由自己,五個人遠遠就開始走靠近來了。那種恭敬,接足禮。佛陀開始安頓他們坐下來。現在我的心靈境界與過去我們互相相處那個時候的境界是不同。這五個人就說:「是啊,離別來這段時間,我們尋尋覓覓也是希望能夠找一個方向,能夠好好修行。但是方向還不知道。」

(9)「四聖諦法,三轉法輪」:佛陀就說:「好,我的方向已經找到了,你們好好用心聽。」開始說四諦法。簡單的四諦法,大家都已經聽很多遍。五個人,佛陀就是要三次輪轉對他們說。光只是「苦集滅道」,這四項真理,開始的時候,阿若憍陳如:「哦,滿心歡喜,終於找到一個方向了」,其他四個還是一知半解,到底還是還沒有很清楚。

(10)「第二輪說法」:佛陀還有第二輪,第二輪說法,兩個人說:「哎呀,妙啊,我也了解了這個方向,這條道確實是一條正確的道路,是我們應該走,要有的方向。」但是還有兩個,佛陀第三次再轉,第三次的法輪,三遍,說同樣的法。第三次這兩位還是說:「哎呀,快樂無比,安然自在。了解人間的疾苦來自集,集種種的煩惱,累積了生生世世的因緣果報。每一世,語默、動靜所造作的,經過了這個思考、行為,回歸在八識田中,不由自己,這樣的生活終於能夠了解方法了。應該我要立定一個方向,願意隨佛陀,您的行蹤,我能夠追隨。」

(11)「僧團成就,佛、法、僧」:從這樣開始,叫做僧團成就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僧團,佛陀帶著五個人,除了在修行的過程,向外展開了弘揚佛法、度眾生的方向開始展開,這就是「佛、法、僧」的名稱出來了。

(12)「了解了四諦法,得初果,須陀洹道」:這個修行的境界,就像五個人都了解了四諦法,這全都是初步接觸到,了解了才開始接近這個道來,所以得須陀洹道。這是得到須陀洹道,就是這條道我們能夠走,還沒有走得很透徹,還沒有到二果的斯陀含。阿那含就是三果,真正的阿羅漢是四果。

(13)「追隨佛修行,深入法髓,四諦十二因緣」:他們開始知道路可走,追隨佛修行。道理一層一層,佛陀開始從簡單的法讓他們清楚了解,四諦、十二因緣,讓他們了解來去的人生,心理如何去轉,這種很深奧,但是入門很簡單。佛陀在人人日常生活中,舉止動作、眼耳鼻舌身所緣境界,內心那個意涵如何去緣眼根?眼根如何去緣色塵?色塵所緣來的意識,是做什麼樣的分析?所以這眼睛所看,所看的境界,到底內涵是什麼?從意去造作、合成。我們這樣講是很簡單,佛陀將道理講出來是很細膩。

(14)「五根、五塵,五識」:就是耳朵聽聲等等,都將它會合起來。五根、五塵無不都是有意,意識,五根識裡面都有意識在那個地方合成,這個意識,隨著五根識一一獨立去合成起來。我在看、我聽、我的感受,會生起種種不同的想法,所以善惡在這個地方,分界線在這裡;經過了思考,採取行動去造作,所以很多這個意識的問題。

(15)「法,細膩,心清淨、無欲念,阿羅漢的境界」:佛陀就是要一一引導,才有辦法經過了「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到阿羅漢」,這還要一段時間。這五個人,五個種子,要好好讓他們能夠飽滿、了解修行的方法。當然這是出家如何斷諸欲念,不只是斷了欲界的欲念,還要超越欲界,這就是能夠成阿羅漢;心清淨、無欲念,阿羅漢的境界。

(16)「具諸勝德能生無量」:一畝畝的福田,讓大家布善種子,因為佛與羅漢這畝的福田,他能夠讓眾生隨喜去布種子。

(17)「一切有情,得勝功德」:每一顆種子,只要是在佛僧福田中所接受來的佛法,字字句句正確受入,然後人人如法修行,一切有情自然也得勝功德。只要人人聽法、人人用心,先去了解。在家的居士,如何來聽法?如何能夠轉他的心輪,轉惡為善?能夠從貪轉為布施。這種方法不斷不斷讓大家能夠了解,這對世間種種惡劣的念頭慢慢消除了;如何增長人人的善念,懂得知足、懂得善解、懂得感恩,這種的心態,讓他慢慢培養起來。

(18)「布善福田,恭敬供養」:他就知道清楚該如何布施,要如何去供養,聽法之後,應該做的,應該付出的,不一定是用錢。除了物質的布施、利的布施、行的布施,這種有各種不同的布施,他們分得清楚,所以叫做「布善福田」,不要偏差掉了。

(19)「最重要的『恭敬供養』,叫做敬的布施,深心信解」:不只是有利益,不是只有物資,有形的這樣去供養布施,最重要「恭敬供養」,這叫做深信,深心信解。這種行的供養。

(20)「佛法僧眾即是三寶,續佛慧命,功德福田」:行的供養,要先懂得恭敬三寶,分清楚,了解分明,這就是功德的福田。因為佛法一定要從佛、僧,佛陀來說法,形成了僧團,僧團在人群中形成一個形象,僧團的形象已莊嚴成就了。

(21)「佛法若要興,如佛所說法,行佛所行道」:佛法若要能興,就要在僧眾要清淨,清淨就是專心,如佛所說法,行佛所行道,身心要清淨,威儀要端正。這樣才有辦法續佛慧命。讓人眼睛看到,是這麼的端莊、有次序、有威儀的僧眾團體;所聽到的是這麼有法,能夠度人心向善,心能夠清淨無染著。

(22)「斷惡從善」: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速生,還得要再斷惡,惡已斷就是要永遠斷,未斷要令速斷。這就是要斷惡向善,就是從佛、法、僧。佛的法,從僧團中很俱全,讓人眼睛看到、耳朵聽到、心所感觸到,就是那麼的歡喜,聽起來的法是那麼的自在,這就是僧團在人間。

(23)「僧團形態,要固守好」:要很用心體會,希望大家不論是出家修行,僧團的形態要固守得好。這是「續佛慧命」,很重要的「功德福田」,引導眾生心靈方向正確,能夠展開了善種子。

(24)「眾生人人具有佛性,學習常不輕菩薩,勘忍世間各種型態」:常不輕菩薩,不論眾生在他的身上起了惡念,如何罵他,如何捶打他,他避得遠一點,還是向大家,「感恩!我不敢輕視你們,你們是我的善知識,未來你們也會成佛。」這是修菩薩行,堪得起人間各種的形態。〈安樂行品〉為我們說得很清楚,修行所要遇到的逆境,受魔,這種社會魔障的考驗一定要經得起,這就是修行者。

(25)「聽法不是應酬、不是活動,入人群造福,人傷我痛,人苦我悲,叫做大慈大悲」:在家人聽法,也得要用心聽進去,聽法不是應酬、不是活動,聽法是一件很莊嚴的事情。佛法難聞,接觸佛法,我們有辦法受用,還能夠施展出去,在人群中,入人群,為人群中去造福,這叫做「大慈」。人間有苦難我們不忍心,要苦人所苦,痛人所傷,所以,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我們不忍心,所以要及時付出,這叫做「大悲」。

(26)「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平安的時候,如何大家造福讓社會祥和;讓社會若祥和了,人人就有福,看人有悲苦、有傷痛,我們不忍心,想方法為他們付出,安住他們的心,安住他們的生活,這就是「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從佛法中受來,用出去,這叫做「受用」。這是在家人聽法,一定要用莊嚴的心來聽法,不是應酬,也不是活動。請大家要很用心入道法來。

3. ★複習經文:【一時皆得須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羅漢道,盡諸有漏,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具八解脫。】

(1)「須陀洹道」:須陀洹道是了解了,我開始發心向這條路走,這叫做須陀洹道。還沒有證果,就是起步走,叫做「須陀洹道」;若是走到了,叫做「斯陀洹果」。

(2)「經者,道也,開道鋪路」:佛陀會再進一步開一條再讓大家進升上去的道路,叫做「斯陀含道」;「阿那含道」,再開一條,更通徹、更靠近;再來,就是「阿羅漢道」。所以一條一條的道將它打開了,讓人人用心去體會。有心的人體會了、了解了,所以他受用,這叫做「果」。

(3)「應機逗教,為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三轉法輪」:就像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第一輪的轉法,四個人還不知道,佛陀再第二輪轉法輪,還有兩個不清楚,佛陀第三輪再轉,所以讓他們漸漸了解,入斯陀洹道,得到斯陀洹果。然後須陀含、阿那含,都一一體會了解了,就這樣透徹了解,就開始入阿羅漢道來。

(4)「盡諸有漏」:這有層次,佛陀分析讓我們能夠了解,如何斷欲去煩惱,一層一層,煩惱如何去除,道理能夠明白,如何斷欲念,到達心無染著,清淨沒有煩惱,這就是阿羅漢。這就是四果。所以「盡諸有漏」,這些人這樣一道一道走過來,所有的無明全都去除了。

(5)「於深禪定皆得自在,八解脫」:靜思惟,已經心靈的魔障一一解除,心永遠就是在正思惟,清淨正思惟中,不讓它偏差亂掉,叫做深禪定皆得自在,心很自在再也沒有其他會來擾動他們的心,所以能夠得八解脫。這讓我們的「五根、五塵、五識」,那個意境緣了之後,所入的思考正確,所以行為很自在,所成熟的種子,入八識田中的種子也很清淨,這就是過程。這幾天在說的,就是要漸漸歸入要如何修行,僧眾如何完成,道理要如何成就,這是很基礎的法。

4. ★經文簡釋:【彌勒白佛言:世尊!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因世尊問,彌勒答之:是人功德,得福甚多。

(1)經文這麼說【于汝意云何,是大施主所得功德寧為多不?】:佛陀開始向彌勒菩薩講的這些,是佛陀描述他的過程,在教育這些僧團,得到在家菩薩這樣來在護法、在布施這些修行者,讓他們能夠安住。有僧坊、衣食、醫藥、臥具都這麼得俱全。

(2)「彌勒菩薩,於汝意云何?」:像這樣供養佛法僧,這些人的功德,佛陀問彌勒菩薩:「你覺得像這些人這樣在供養佛、法、僧。他們所得的功德多還是少?多嗎?」。

(3)「是人功德甚多,無量無邊」:彌勒菩薩就回答,因為他們布施,是這些能夠延續佛慧命的人,所以功德很大。佛陀是最開始覺悟的人,他是說法者。他從這個法施展,僧團愈來愈龐大,需要讓他們安心。正法要往後傳,就像這樣的供養,功德很大。

(4)「是人功德,得福甚多」:無量。彌勒菩薩所回答的是這麼的正確,肯定佛所肯定,這就是佛陀與彌勒菩薩對答,肯定福利功德很多,無量無邊。所以,世尊的問,彌勒菩薩的回答,那個人福德很大。所以因為這樣,我們要很肯定。

5. 【若是施主,但施眾生一切樂具,功德無量】:出福多意,但施樂具,福已無邊。

(1)「起一念善心,布施解眾生貧苦,安樂眾生身心」:這些眾生、這些施主只是起一念心:苦人的苦。眾生有貧、有苦,他們若能夠布施給他們,解決他們的苦難,給他們所需要,他們所受到能夠安樂他的身心。這樣就已經功德無量了。

(2)「樂具」:何況再說「令得」,能夠得到阿羅漢果的人,他們再為他們布施,當然這功德就很大。這段經文的回答,是彌勒菩薩回答佛陀:已經功德很大了。只是起一念心,布施一般的人;有苦難,給他們這樣安定身心,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這叫做「樂具」。他們所需要的給他們,我們給他們,他們得到這樣的安穩。

(3)「《無量義經》:【苦既拔已,復為說法】」:這就是我們要如何去將眾生種種苦,去救濟他,去穩定他的生活,安穩眾生,到達安樂的地方。苦已經拔了,還是再復為他們說法,這功德無量。

(4)「出福多意,但施樂具,福已無邊」:福,這講出了施福的功德,當然含著很多種的意涵。去施捨苦難的眾生,功德有很多種會合起來,真是功德無量。但這只是僅僅安住凡夫眾生受業果報一時的苦難,我們一時的付出,只是安定他們的生活,這就已經「福已無邊」,就已經無量了。只是一般的眾生這樣將他們穩定下來,確實功德無量。

6. 【何況令得阿羅漢果】:況以法化,令得無學。如是功德,不可計量。此校量施主功德。

(1)「何況令得阿羅漢果」:尤其是能夠得遇到阿羅漢。阿羅漢已經成果了,這四果羅漢已經這樣完成,這已經都修行了,且修得很安穩。這些人,這就是難遇難得,真的不容易。能夠得遇到這樣的修行者,我們能夠布施他們,能夠讓法這樣再延續。

(2)「況以法化,令得無學。如是功德,不可計量」:這些四果菩薩,他們已經能夠將佛所說的法能夠再延續下去說,他們不只是會修,還會說,這些人都已經得到「無學」。佛陀所說的法,對他們來說,他們都聽進去了,都很具足。這樣的果位,我們能夠為他們布施,這功德是不可計量。

7. 「功德是在行動中造作出來」:我們清楚,了解,請大家很用心去體會、去了解,功德是在我們的行動中造作出來的,若是將法一點的偏差掉了,之前一直說「隨喜功德」。功德要做,也都要很正確,可以隨喜,能夠讚歎,但是,我們要很清楚。

8. 「明白『所行道』,不是隨口讚歎」:要很用心,要去分辨讓大家知道什麼是真正我們要去隨喜?什麼是真正我們要讚歎?不是隨便讚歎,也都要很清楚。明白「所行道」,不是隨口讚歎。

9. 「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不論善或惡種子,歸入八識,分分己獲」:《法華經》之後,佛陀還很用心為我們解釋真正要讚歎的,我們的方向要正確。做、布施能夠付出,這幾天一直說「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不過,造,就有了。大家自己做,這個八識田中歸納進去的種子,是有染的惡的種子,或者是無染的善的種子,要歸入這個八識,這都是很清楚,分分己獲。

10. 「凡夫,善惡雜揉」:造惡,一點點的習氣不好,同樣帶入染污的種子中。雖然我在行善,但是習氣若不改,這種善惡雜揉,那顆種子同樣分明收入在藏識之中,善的歸善,壞的習氣歸惡的、不好的習氣。


11. 「真的聽法要用心,修行修習氣」:修行沒有其他可修,就是修我們的習氣。有的較貪的習氣;有的較放縱自己的習氣,而他也有在聽法,他也有在修善,但是修善的方向卻是回歸自己的環境,放縱自己。這在語言動默,就是身、口、意,在〈安樂行品〉都向我們說得很清楚。

12. 「聽法,開闊心胸,去除雜亂心,不是鑽牛角尖」:各位菩薩,法聽過去之後,不是只有在那裡鑽牛角尖,不是只有在那個地方在如何去雜亂心;只是在那裡論是如何有雜念心來,我們如何去除它。

13. 「慈濟四神湯,要懂得道理,『知足,感恩』是對自己,『善解,包容』對待別人」:如何善解,去解開?如何去包容人?善解與包容,這兩項是我們要常常有的,知足、感恩,這是在生活中。但是對人善解、包容,這是對人;知足、感恩,是對自己。自己要有的行為,我知足了,我就沒有貪念;我感恩了,對人就能夠很和敬。但是,善解、包容;有人,我們看起來不順眼,他,聽起來不滿意,我們是要如何善解呢?我們要如何包容呢?這才是大功夫。

14. 「法,用在日常生活中」:慈濟「四神湯」,有沒有真正了解內涵?有沒有用在我們的生活中?人與人無法可脫離,入人群就是要這樣,我們的習氣有斷嗎?看人,我們有包容嗎?聽聲,我們有善解嗎?這是在我們的修行,很重要。知足、感恩,這也是我們的修行中的過程。

15. 「行法華行」:請大家每一段的經文,都有很多可以回憶過去,要我們如何修,如何投入?這些過程都沒有脫離,佛,《法華經》的經文中。所以請大家讀到經之後,回顧我們過去,師父告訴大家的方法,我們平時有用到嗎?若有用到,這就是行「法華行」。

16. 「布施」:對照現在在說的布施,我們平時有布施到嗎?我們平時有受到、有修到嗎?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到底獨善其身,這些最根本的修學,我們有沒有修到?而在布施的人如何來護法?我們有分清楚嗎?這都是在其中,平時要用心。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
17.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修行,期望自己及人人的心田上,都能夠「向善向福」。三輪體空的付出無所求的道理,但也明白造福功德入第八藏識裡,體會功德,就如上人曾教導我們,「內修誠正信實謂之功,外行慈悲喜捨謂之德」,累積功德是為了能幫助更多的苦難眾生,「功與德」是要內外相應。

很法喜聽聞這句「續佛慧命功德福田」,「具諸勝德能生無量」,期望度化眾生是能不停歇的一生無量,「布善種子遍功德田,普令一切發菩提芽」。更歡喜深入如何力行「慈濟四神湯」,『知足,感恩』是對自己,『善解,包容』對待別人,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8/10/03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