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五 10月 05, 2018 6:05 pm

2018100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聞一偈經無量劫,
謂如來智慧辯才,
能演說一偈之義,
經多劫無有窮盡;隨機稱性宣揚精妙,
自在無礙辯才。

 我們用心來看、聽、感受。我們聽一偈,一個精妙一句話,不論它是深或是淺,反正我們用心將它聽進來。「聞一偈經無量劫,謂如來智慧辯才」,我們能夠受用無窮。因為佛陀說法隨機逗教,四十多年過了,現在開始講《法華經》。佛陀所講的《法華經》,他也是一樣,要用什麼方法任何人來聽同樣的受用?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用心去聽,淺根機的人聽起來會覺得道理很豐富,根機深的人聽起來是不簡單。一句偈,用偈文來聽它的深義,這是要看我們人人能夠用心,用根機去接納這句的偈。一句偈好好用心,要經過了長時間,歷久常新。就是說,不論你一句話,永遠放在我們的心,哪怕經過很久的時間,這句在我們心中還是新的,讓我們受用很大,所以叫做「聞一偈經無量劫」。

 「謂如來智慧辯才」,也就是如來的智慧辯才,他「能演說一偈之義,經多劫無有窮盡」。佛陀用他的智慧演說,哪怕其中取於一義,一句的道理,在經過了無窮盡,時間不論是現在,一直到未來,從過去佛所說的法,我們聽起來永遠都是微妙。這部經已經離佛陀的時代二千五百多年,雖然後來才翻譯的,但是它的經名叫做《妙法蓮華經》。「隨機稱性宣揚精妙」。所以這《妙法蓮華經》隨著什麼樣的時代,隨機稱性來宣揚都是精妙,永遠歷久常新,都是精妙,只要我們用心。

經云:如來演一偈之義諦,經無量劫,義亦不盡。

 因為有另外一本經這樣說,《大般涅槃經》這本經所說的,說「如來演一偈之義諦,經無量劫」,經過了多久多久的時間,「義亦不盡」。經歷了,這個時代有再經過什麼樣什麼樣的變動,這個時代有什麼樣的累積、累積,人世間事物,同樣用這個一偈,再拿來也是同樣應現在。不論眾生多少根機、多少煩惱、多少的無明,這一句偈能夠好好解釋、受用,這應該就是歷久常新的話。譬如這幾天都有在提起了緬甸,哪怕是昨天四大志業的志策會,大愛臺的記者再去到緬甸,去勘災之後。看看,再回來到十年前,同樣它也是在五月間,一場的大颱風、大水災(2008年5月特強氣旋風暴納吉斯造成嚴重災情),損失很大。不只是地上物損失,人的損失也不少。所以,那時候,十年前了,我們與馬來西亞慈濟人趕快規畫,慈濟人力合起來,規畫去為那個鄉村發放稻種。

 在那個裝稻種的那個袋子上,慈濟人很用心,就將「靜思語」一句一句,不同的句子,他們就這樣用幾句將它印在那個袋子上面。他們看到袋子上這些字句他們很歡喜,因為他們將它譯成緬甸的文。所以他們將這些稻種用掉了,這個袋子他們保存著,如藏寶一樣,這樣將它保藏得很好,常常都拿起來看一下。那只袋子,他保存著的,這一次再拿起來。他說:「我十年前我領到的這個袋子,這包稻穀,這只袋子它就是印這樣──『口說好話,身做好事,意存誠意(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所以他們,這三句話對他們來說是很寶貴。

 這次我們又去了,去是為了這次受災的災情、災民,那些舊的地方我們再回過頭去看。雖然這次沒有受災,但是他們再去探一探、看一看他們。這些農民很歡喜,「慈濟人又來了」,「藍天白雲」會集過來了。有人就很慎重,拿著這只袋子展示出來,說:「我當時這只袋子,我已經留著一直到現在,很寶貴。」有好幾位留著,不一樣的句子,大家收藏得很歡喜,拿出來給人家看,啟發大家,說:「我也有啊!我的是『感恩、尊重、愛』。」就是各人不同。

 所以大家在那裡看得很歡喜,大家分享如何感恩、尊重、愛,如何看人要說好話;知道我們的身,就是要去做好事;我們的心意,要常常存好念。這樣他會覺得他的人生轉過來,過去的脾氣、過去對人……等等等等,他們就會在那裡互相分享。所得到的這幾句簡單的話,他們到這時候還是大家還常常拿起來看,大家都是這樣歡喜相傳。十年了,十年間他們還用得很好。現在我們為了去幫助他們,多用一點點心,在那只袋子,我們再另外用…分裝,將它分開,大家比較好扛,會將它分開。所以,那只袋子再分裝過,我們就印,多印幾個字。這樣不只是應他們一時的急難,他們的地上能夠順著季節,有稻種得以及時撒下去,風調雨順,家家豐收。

 他們還不少人懂得將他們的稻子,還有的人撥一些再捐給慈濟,慈濟能夠再將它輾轉又再分給別人。這是在那裡連續三、四年了,他們的輾轉再捐贈。尤其是這些法,幾句話,影響他們身行好事、心存善念,所以有福同享,他們能夠做到這樣,翻轉人生。一直傳到現在,緬甸有很多的故事,轉變他們的心念,就轉變他們的人生。就像「一把米」,幾百戶,四五百人,他們每一天一把米,有辦法為那個村莊,同一村的人,他們能夠去幫助五、六十戶。

 想想看,十個人合起來也能夠幫助一個家庭;輕輕的一把米,自己每一天八分飽就好,兩分能夠幫助人,所以十個人就這樣捐一把米。現在這個村莊五、六十戶,實在是貧中之貧,老、殘又病,寡婦、孤兒這就有所依靠了。這就是不是只有物資給他們,還有一兩句話給他們,他們受用無窮,這也是《無量義經》就是救濟他、安定他,「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同樣的道理,現在《法華經》來到這裡也是。前面,昨天前面就說,

複習經文:「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

 「佛告彌勒,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佛陀又再向彌勒菩薩這樣說:「你既然問了,這樣的人是得多少福?」佛陀就又告訴他:「我現在很慎重回答你。」「語汝」就是很分明、很慎重再為你分析。「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是這樣的人,能夠用很長久的時間、很普遍去布施。「四百萬億」,大家還記得嗎?是喻四生,無量種的生命,就像這樣。而這些無量種的生命,用很長的時間照顧他,因為每一種的生命,都有他不相同的世界。就像人有人的世界,蚊子有蚊子的世界。同樣,蚊子與人,有時候蚊子來咬人,是因為牠的需要。牠叮你一下,牠全身就是用這一點點,在人的身上這樣叮一下,吸去那一點點的血,這樣皮…皮膚上點一下,牠就能夠延續牠的生命。

 但是對人來說,被蚊子叮到很辛苦,因為很癢,叮一下,我們的心很不舒服。尤其是這時候常常說登革熱,或者是傳染病,這就是蚊子都在骯髒的地方,所以容易感染到人。現在要如何讓這些蚊子牠的環境,沒有那個環境可再孳生蚊子、蚊蟲?唯有還是一樣要人。人去疼惜牠,整理好環境,給牠很好的環境,很自然不要再繁殖,自然的生活。這樣人也會較輕鬆。所以說起來,不論每一種的生物世界,他有他的世界,你若是人類去破壞他的世界,所造作出來就是污染。在蚊子,牠的身上還是同樣受污染,來叮人,人就同樣受感染。這是一種眾生循環,這個生活,所以叫做六趣輪轉。我們一直在那裡在輪轉,這實在是人生。

 我們要如何從佛典中能夠吸收「一」,我們來感悟百千萬種?一句的偈言、一句的經典之中我們看來沒有什麼,數字算一算就過了。其實哪怕是說數字也有它很深、很大、很廣泛的道理。所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很多種生類的世界,無法去分析牠們的世界。所以牠們的世界在六趣中,就是人為牠們造出了六趣。六趣大家都很清楚。要讓牠們比較快樂的生活,自然又快樂,或者是要讓牠們很煩躁,阿修羅的生活?到處在人的身邊,不是一隻,很多隻在那裡飛,嗡嗡叫,牠就不咬你,但是就是要讓你很不自在,這阿修羅來擾亂人生活的自在。或者是要讓牠們在這樣歸納在牠們的境界裡,或者是造作一些很不好的環境讓牠們好像在地獄裡。牠們也會在餓鬼中,牠們很饑餓。

 有的蚊子還沒有叮到,就被我們打到了,人類啊!有叮到人的蚊子打下去有血,沒有叮到人的蚊子打下去就是沒有血,不知道牠多麼飢餓,全身就是沒有血了,所以這像在餓鬼中。當然,牠們的本生就不是人類,是異類,對人類來說牠們是異類,是歸入在畜生。畜生,牠是四生,是化生,也是卵生,牠們也是胎生等。總而言之,這就是六趣的眾生從數字之中我們能夠看出無量,很多很多的無量。

 「又令得阿羅漢果」。所以,我們這樣在庇護著、愛護眾生,這當中我們又再得到有修行的人,已經修行,從初果一直到四果了。這樣的修行者,我們供養他們。到底這兩相來比較,從那些各種、各類的眾生,你用多久的時間去疼惜他們,到了遇到這樣有修行的人,你能夠為他們供養,這個功德到底要如何來解釋?佛陀開始就譬喻,用這樣的功德要與聞一偈一直傳下去,還能夠第五十人。還能夠去聞法;同樣是聽《法華經》,同樣去說《法華經》的第五十人。所以現在經文就這樣說,

經文:「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就是你救那些眾生,我們用盡愛心如何去救他、疼他,這樣在做,還不如你好好用心聽《法華經》,一偈隨喜,甚至已經傳到第五十個人了;在這第五十人他又聽《法華經》的隨喜功德。這些功德與前面的來比較,就是「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好像用愛心來疼惜這些,那些有功德不是沒有功德,但是那些功德還不如聽一句、一偈,而且能夠傳到第五十人同樣這樣在聽、這樣在接受、這樣在傳,還是功德很大。

*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是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者,以多寡相形,喻木薪,如何比擬寸金;其貴賤價值相校量,則連成不易比量。

 所以,「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是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就是我們做那麼廣、做那麼多,還是回歸回來,我們聽經很重要。一偈,就是簡單將長行文重說的一偈。因為長行文說完了,重複說偈文,那就是再延伸道理,用簡單,重複前面再延伸的道理,這叫做偈文。所以,若能夠這樣隨喜,聽到我們也歡喜,這樣的功德,這「以多寡相形,喻木薪,如何比擬寸金;其貴賤價值相校量,則連城不易比量」,是多或是少呢?來做比較,來比較。就像一堆的木材堆,就是將要燒火的柴一大堆,是要如何與一寸金子來比它的貴賤價值,去比它的量呢?一大堆的火柴在那裡,而這一大堆的火柴與一寸的金子,要來問:「是這一寸的金子比較有價值,或是這一大堆的火柴比較有價值呢?」就是用這樣來比較,這塊金子比這一大堆的火柴,是要如何比?當然金子有價值多了,那價值連城,無法去比量,金,柴和金比是無法比量。

*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彼以其福,我以其慧,彼有其權。我有實法,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

 所以,「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你雖然一大堆的柴供應人去燒,但是這不如一個寶、一塊金子這樣給他的那個價值,所以我們常常會說「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你給他一堆的物品,只是安頓他的一時,我們給他一個法,他能夠受用無窮,他能夠受用很久,影響今生,還能夠帶去來世。常常說八識田中給他一粒種子,總是比給一大袋;給他去插秧,不如給他一粒種子,讓他深入心地,進入心田裡,比那一大袋讓他去種在土裡、田裡更重要。在土的田,他能夠一季收起來,一家人幾個月的生活就又沒有了,或者是這務農的過程假使氣候若不好,這些東西也泡湯去了。所以給他好話,他們能夠永遠在內心,善解了,他們能夠知足,所以他們自然生活中雖然貧困,也是生活得樂天命。

 所以聞經很重要,所以給他那麼多的布施,「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彼以其福,我以其慧,彼有其權,我有實法;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就是說,看世間,雖然能夠得到人救,那是有福才能夠被人幫助。所以,我們要造福,在貧困的人的身上,我們入人群去付出。而我能夠去布施他,因為我有智慧,我願意施捨,我能夠入人群去,施捨給這些貧困的人。「彼有其權」,他,對方就是在因緣果報中,顯示出了他們的苦,他們的生活苦難無窮,我們就有真實的法。要如何讓他們安頓生活,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接受到法,永遠在心裡,所用無窮?有形的物資給他一段時間,無形的實法能夠給他永久。

 所以,「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我們雖然這樣在施,布施,還是凡夫,對凡夫需要這些布施,這都叫做「有漏」。你再怎麼給他,他若是法沒有入心,還是來生來世只是有善福,沒有善根。就像這樣,容易今生幫助他,來生受福,但是凡夫還未真實入法。所以,你布施那麼多人,不如布施阿羅漢。阿羅漢他的心地清淨,沒有煩惱,沒有污染,還能夠將佛所教法入心,初果羅漢,到了極果了,到了「無學」。所以羅漢的初果、二果、三果,那就有學,這全都是還有學羅漢;到了極頂,叫做無學羅漢,他們已經該學的全都學盡了。這是在小乘法學盡,所以他是心清淨,沒有染著。

 我們若能夠布施這樣的人,比去布施那個心充滿了污染,不論是出家、在家;出家人也還很多心污染很大。就像這樣,只有身相出家,這個身形讓人知道這叫做佛教的團體,其實還是生活與凡夫一樣,這樣,這叫做「有學」,是一個形相說我來學佛,是不是須陀洹呢?還沒有。前天說過「四果羅漢」,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還有污染還未去除的,須陀洹,才剛剛進來的,斯陀含、阿那含。就像這樣一等一等,他該修,他有發心,自然他的煩惱無明、俗氣就會邊一直去除,隨他的根機,接受他的結果。所以我們布施的人,總是布施有修行的人你的功德就大了。

 這就是佛陀在分析,不是發心去布施沒有功德,是比較起來,比較。我們已經入人群了,發揮愛心了,這全都是有功德,只是我們要再發心、用心,要接受法。不是只僅僅會做好事,我們要明道理,能夠很明白道理,又是大乘法。所以《法華經》一直強調,你聽《法華經》,你要弘揚《法華經》,能說、能傳,傳到第五十人,第五十人的道心還是堅固,還在「法華」的精神理念,沒有偏差,這功德確實大。第五十人,可能已經就是好幾百年後了,《法華經》還是一樣這麼地受用,在人類還是很令人受用,當然這功德就很大了。所以大家聽經要用心,儘管我們現在入人群,我們自己的煩惱沒有除,又沒有聽法,那就是一般的善士。而若是有在聞法,去除自己的煩惱,愈來愈了解,將《法華經》的精神一直一直傳下去,一代一代,功德還是很大。

*然一念心含遍虛空法界之深心信解,隨喜無涯。論其教,則偏果,豈敵圓因。

 「然一念心含遍虛空法界之深心信解,隨喜無涯」。對《法華經》,我們的心不斷不斷展開,開闊來。心包太虛,就是一念心含遍虛空,叫做「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法界之中,我們全都深心信解。我們若能夠這樣,對《法華經》很深入、很相信、很了解,隨喜就無涯,就很大了。所以,「論其教,則偏果」。若要說《法華經》的教育,或者是說一般的教育,那就是偏果,「豈敵圓因」。你若用一般,說:「佛經就是這樣說,做善事有好因、好果、好報。」這只是偏在「我若做好事,我就有好因果」,這無法到「大圓鏡智」的境界。「轉識成智」,我們了解道理之後,我們自己的心也會一直清淨。前天說「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每天很歡喜,這種就像心是一面鏡子一樣,三輪體空了。這就能夠知道,我們一般的布施還一直想要求回報,我們與大信…大乘,入法來,自然我們就三輪體空了,就大圓境界了。

*論其行,則事度,怎能等同理度。
*論其理,我今分明語汝,則遂漸顯明,同入大乘。

而若「論其行」,就是事,「則事度」。「這件事情我幫助你,你有這樣的事情、有困難,所以世間事我幫助得到,幫助你」。「怎能等同理度」。若像這樣哪有辦法,這種「加減」做的要如何與那個等同,與「平等性智」那個了解的道理來比較呢?所以,若「論其理,我今分明語汝」。文就是這樣說,我現在清楚告訴你,「則遂漸顯明,同入大乘」。不論你是小乘,漸教;小乘,現在慢慢你一定要進來,我很明顯對你說出了《法華經》一大乘法是成佛之道。

*論其人,則從麤識人,莫與深心細解,轉識成智人比。
*論法施,說權施教則易,說一實乘妙法則難。
*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差別。如斯校量,彼布施之功狹而短;此隨喜之德,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

 所以,「論其人」,若要說人,「則從麤識人」。最初了解佛法的人,這個意識去了解,「莫與深心細解,轉識成智人比」,與已經轉識成智的人是要如何比?這這麼淺的人與這位,識將它轉成智慧了,轉識成智過來,要與那位淺,都完全對佛法不清楚,與在深究佛法,能夠知識變成智慧,這來相比論。這些人這樣來將他們相比論,你懂的多少,他懂的多少,互相來比論一下。法呢?「論法施,說權施教則易」。說方便法這樣來教育,但是「說一實乘妙法則難」。所以,人的知識與智慧如何比較?說權教與實教這道理。所以,所懂的深淺要如何去比較?所以還是有一個校量比較。所以,「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差別」,差別很大了。

 「如斯校量,彼布施之功狹而短」。「如斯」,用這樣來校量它,「彼布施之功」是要說寬或者是要說短呢?那個麤識的人所認識的布施,那個功德就是狹又短。「此隨喜之德」,而這樣隨喜功德,就是我們同樣在做,善事這樣在做,我們還能夠了解佛法深長的意義,能夠聽到深廣的大法,再這樣來隨喜,這「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其功德豈算數所能夠去比較呢?這我們就是要很清楚,要知道、要理解。

經文簡釋:
「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如是布施所獲功德。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不如是第五十人」。剛才「四百萬億」,我們去幫助他們,很多類的生命我們都去疼惜他、去愛他,但是不如聽聞經典。「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在聽經典的人,第一代當然很直接,到了第五十人已經時間很長了,他又照常聽到《法華經》,一偈隨喜。「如是布施所獲功德」。就像這樣的人,這個布施,他所得到的功德。

經文簡釋:
「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次第減少,至於億分之中,亦不及一。

 我們想想,佛法到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到底聞《法華經》是第幾代了?現在我們還能夠聞而隨喜,這功德當然就很大。大到什麼程度?「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就是去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這些眾生,那些人的功德要拿來到《法華經》這個深廣的道理,身體力行這樣一直傳下去,這個功德,當然百千萬億分都無法去比較。所以,「次第減少,至於億分之中,亦不及一」。就是從百千萬億這樣一直減、一直減,減到讓它最近到了億分之中,還不及。不論他再如何做,還是同樣,是這樣不及聞大乘法一偈一句。

經文簡釋: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言隨喜者,功德勝也。

 所以,「乃至算數譬如所不能知」。「言隨喜者,功德勝也」,用言語要去告訴他,如何譬喻呢?要將這個大乘法,就是《法華經》,其中的一句一偈,那個受用的隨喜功德真的是殊勝難及。所以,各位菩薩,發心聽經要很深心信解。一段時間一直告訴大家,深心信解是很重要的。大家要很用心、很細膩,不是這樣粗聞法、粗知識,我們要轉識成智,將經文所說的我們要用細膩的心去思考它。所以聞法者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五 10月 05, 2018 9:45 pm

[2018年10月05日上午5:20]農曆八月廿五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經文:【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2、上人手札:「聞一偈經無量劫,謂如來智慧辯才,能演說一偈之義,經多劫無有窮盡。隨機稱性宣揚精妙,自在無礙辯才經云:如來演一偈之義諦,經無量劫,義亦不盡。」

(1) 「聞一偈經無量劫,謂如來智慧辯才」:我們用心來看、聽、感受,我們聽一偈,這精妙的一句話,不論它是深或淺,我們用心聽進來,能夠受用無窮;因為佛陀說法,隨機逗教。四十多年過了,佛陀開始說《法華經》,也是一樣,要用什麼方法,讓任何人來聽都同樣地受用,聽起來好像很簡單,淺根機的人聽起來,會感覺道理很豐富;根機深的人聽起來是不簡單。用偈文來聽它的深義,這是要人人能夠用心,用根機去接納這句偈,這句偈好好用心,要經過了長時間,歷久常新;也就是說,不論你一句話,永遠放在我們的心,哪怕經過很久的時間,這句話在我們心中還是新的,讓我們受用很大。

(2) 「謂如來智慧辯才,能演說一偈之義,經多劫無有窮盡,隨機稱性宣揚精妙」:佛陀用他的智慧演說,哪怕其中取於一義,一句的道理,經過了無窮盡的時間,不論是現在,一直到未來,從過去佛所說的法,我們聽起來永遠都是微妙。這部經已經離佛陀的時代兩千五百多年,雖然是後來才翻譯的,它的經名叫做《妙法蓮華經》。《妙法蓮華經》無論隨著什麼樣的時代,隨機稱性來宣揚,都是精妙,永遠歷久常新,就是精妙,只要我們用心。

(3) 「自在無礙辯才經云:如來演一偈之義諦,經無量劫,義亦不盡」:《自在無礙辯才經》中所說,「如來演一偈之義諦,經無量劫」,經過了多久的時間,「義亦不盡」。這個時代有再經過什麼樣的變動,有什麼樣的累積,人間事物,同樣用這一偈,再拿來也是同樣應現在。不論眾生多少根機,多少煩惱、無明,這一句偈能夠好好解釋、受用,這應該就是歷久常新的話。

(4) ★回眸來時路,緬甸稻種情,靜思語,翻轉人生啟愛心

譬如這幾天都有在提起了緬甸,那怕是昨天四大志業的志策會,大愛台的記者去到緬甸勘災,看看再回來到十年前,同樣也是在五月間,一場的大颱風、大水災,損失很大,不只是地上物損失,人的損失也不少,那個時候,我們和馬來西亞慈濟人力合起來,趕快規劃去為那裡的鄉村發放稻種。

在那稻種的袋子上面,他們很用心,將靜思語一句一句印在那袋子上,因為將這些文字翻譯成緬甸文,他們看到袋子上的這些字句,很歡喜,所已將稻種用調了,保存著袋子,如藏寶一樣,將它保存的很好,常常拿出來看一下;這一次再拿出來,他說:「我十年前領到的這包稻穀,這個袋子就是印這樣「口說好話,身做好事,意存善意」,這三句話對他們來說是很寶貴。

我們這次是為了受災的災情、災民而又去了,也再回去看那些舊的地方,雖然這次沒有受災,但他們再去探望一下,這些農民很歡喜,「慈濟人又來了」,「藍天白雲」集合來了。有人就很慎重,拿著這只袋子展示出來說:「這袋子我已經一直留到現在,很寶貴」,有好幾位留著不同的句子,大家收藏的很歡喜,拿出來給人看、啟發大家,說:「我也有啊!我的是感恩、尊重、愛」,就是各人不同。

大家在那裡看得很歡喜,分享如何感恩、尊重、愛;如何到人要說好話,知道我們的身體就是要去做好事,心要常存好念。這樣他會感覺他的人生轉過來,他們在那互相分享,所得到的這幾句簡單的話,他們到這時候還是常拿出來看,大家都是這樣歡喜相傳,十年了,他們還用得很好。

現在我們為了去幫助他們,多用一點心,為了大家比較好拿,我們將袋子再分裝過,多印上幾個字,這樣不只能應他們一時的急難,讓他們能順著季節,有稻種能夠及時播種下去,風調雨順,家家豐收。不少人還將他們的稻子,撥一些再捐給慈濟,讓慈濟能夠再輾轉分給別人,這樣子已連續好幾年。尤其這些法,幾句話,影響他們身行好事、心存善念,有福同享,他們能夠做到這樣翻轉人生,一直傳到現在,緬甸有很多故事,轉變他們的心念,就轉變他們的人。

他們一個人,每天一把米,幾百戶、四五百人,有辦法去幫助同村莊的五六十戶人,想想看,十個人合起來也能夠幫助一個家庭;輕輕的一把米,自己每一天八分飽就好,兩分能夠幫助人。現在這村莊五六十戶的貧中之貧, 老、殘,又病,寡婦、孤兒都有所依靠了。這就是不只有物資給他們,還有一兩句話給他們,他們受用無窮,這也是依照佛法,救濟他、安定他,「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同樣的道理,現在《法華經》來到這裡也是。

3、★複習經文:【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

(1) 「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佛陀又再向彌勒菩薩這樣說:「我現在,你既然問了,這樣的人是得多少福?」佛陀就再告訴他,「我現在很慎重的回答你」,語汝,就是很分明、很慎重的再為你分析,是這樣的人,能夠用很長久的時間、很普遍去布施。四百萬億,是四生,無量種的生命,這些無量種的生命用很長的時間去照顧,因為每一種的生命,都有它不相同的世界。

(2) 「不同生命,不同世界」:人有人的世界,蚊子有蚊子的世界,有時蚊子來咬人,是因為牠的需要,牠叮了你一下,吸到那一點點的血,就能延續牠的生命;但是對人來說,被蚊子叮到很辛苦,因為很癢。尤其這時候常說到登革熱,或是傳染病,這就是蚊子在那骯髒的地方,所以容易感染到人,要如何沒有那個環境可以孳生蚊蟲,唯有還是要人。人要去疼惜牠,整理好環境,讓牠有很好的環境,很自然不要再繁殖,自然的生活,這樣,人也會較輕鬆。

(3) 「六趣輪轉」:不論每一種的生物世界,牠有牠的世界,若是人類去破壞牠的世界,所造作出來的就是汙染。在蚊子身上還是同樣受汙染,來叮人,人就同樣受汙染,這是一種眾生的循環,這個生活,所以叫做六趣輪轉,我們一直在那輪轉,這實在是人生。

(4) 「句句經文含深道理」:我們要如何從佛典中能夠吸收一,來感悟百千萬種,一句的偈言,一句的經典之中,我們看來沒有什麼,數字將它算一算就過了,其實哪怕是說數字也有它很深、很大、很廣泛的道理,

(5) 「六趣眾生」: 很多種生類的世界,無法去分析牠們的世界,是人為他們造出了六趣。要讓牠們比較快樂在生活,又或者讓牠們很不舒服阿修羅的生活……在人的身邊,不是一隻,是很多隻在那裡飛,嗡嗡叫,不咬你,但就是要讓你很不自在,這阿修羅來擾亂人生活的自在。又或者是造作一些很不好的環境讓牠們好像在地獄裡,牠們也會在餓鬼中,很饑餓,有些蚊子還有沒叮到人,就被我們打到了,沒有叮到人的蚊子打下去就是沒有血,這不知道牠有多饑餓,整個身體就是沒有血了,這是在餓鬼中。

(6) 「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雖然牠們的本生就不是人類,對人類來說牠們是異類,是歸入在畜生。總而言之,這就是六趣的眾生,從數字中我們能夠看出無量,很多的無量。所以我們這樣在庇護著、愛護眾生,這當中我們再得到有修行的人,從初果一直到四果,這樣的修行者,我們供養他們,到底這兩相來比較,從那各種類的眾生,你用多久的時間去疼惜他們,到了遇到這樣有修行的人,你能夠為他們供養,這個功德到底要如何來解釋?佛陀就開始譬喻,用這樣的功德要來與聞一偈,一
直傳下去,還能夠在第五十代還能夠去聞法,同樣聽《法華經》,同樣去說《法華經》的第五十代。

4、釋譯經文:『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是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者,以多寡相形,喻木薪,如何比擬寸金;其貴賤價值相校量,則連成不易比量。』

(1) 「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是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者」:這是說,你救那些眾生,用盡愛心如何去救牠、疼牠,這樣在做,不是沒有功德,但還不如你好好用心聽《法華經》,一偈隨喜,甚至已經傳到第五十代了,他還聽《法華經》的隨喜功德,同樣這樣在聽、這樣在接受、這樣在傳,這些功德與前面來比較,功德很大。

(2) 「以多寡相形,喻木薪,如何比擬寸金」:我們做那麼寬、做那麼多,但回歸回來,聽經很重要,一偈,就是簡單,從長行文就重說的一偈。因為長行文說完了,重複說偈文,用簡單的方式,重複前面再延生的道理,這叫做偈文。若能夠這樣,隨喜了,聽到,我們也歡喜,這樣的功德,是多或少,來做比較,就像一堆將要燒火的木材,如何與一寸金子來比貴賤價值呢?當然是金子有價值多了,價值連城,無法去比量,柴和金子比,是無法比量。

5、『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彼以其福,我以其慧,彼有其權。我有實法,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

(1) 「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雖然你一大堆的柴供應人去燒,但這不如一個寶、一塊金子這樣給他的價值。所以我們常會說「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你給他一堆的物品,只是安頓他的一時,但若我們能給他一個法,他能夠壽量無窮,能受用很久,影響今生,還能夠帶去來世。

(2) 「善種子撒播心田」:常說八識田中給他一粒種子,能讓他深入心地、心田裡,總是比給他一大袋種籽去種田好;土裡的稻田,他能夠收一季起來,一家人幾個月的生活就又沒有了,或者是務農的過程,假使氣候不好,這些東西也泡湯去了。但給他好話,他們能夠永遠在內心,善解了,能夠知足,自然生活中雖然貧困,也是生活得樂天命。

(3) 「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彼以其福」:所以聞經很重要,給他那麼多的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就是說,看世間,雖然能夠得到人救,那是有福才能夠讓人幫助,我已我們要造福,在貧困的人身上,要入人群去付出,我能夠去布施他,因為我有智慧,願意施捨,能夠入人群去,施捨給這些貧困的人。

(4)「我以其慧,彼有其權」,對方就是在因緣果報中,顯示出了他們的生活苦難無窮。我們就有真實的法,要如何讓他們安頓生活,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接受到法,永遠在心裡,受用無窮。

(5) 「施有漏」:有形的物資,幫他一段時間;無形的實法,能夠讓他永久。我們雖然這樣在布施,但還是凡夫,凡夫需要這些布施,這都叫做「有漏」。你如何給他,他若是法沒有入心,來生來世還是只有善福,沒有善根;就像這樣,容易今生幫助他,來生受福,但凡夫還是沒有真實入法。

(6) 「布施阿羅漢」:所以說,你布施了那麼多人,不如布施阿羅漢;阿羅漢的心地清淨,沒有煩惱,沒有汙染,還能夠把佛所教法入心,小果羅漢到了極果,到了「無學」。所以阿羅漢的初果、二果、三果,那就,這全都是還又「有學羅漢」;到了極頂叫做「無學羅漢」,他們該學的全都學盡了,是在小乘法學盡了,所以他是心清淨,沒有染著。

(7) 「有學」:我們若能夠布施這樣的人,比去布施心那個充滿了污染好,不論是出家、在家,出家人也還很多心污染很大。就像這樣,只有身相出家,這個身形讓人知道這叫做佛教的團體,其實生活還是與凡夫一樣,這樣這叫做「有學」,但只是一個形相說我來學佛,是不是須陀洹呢?還沒有。

(8) 「四果羅漢」: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有污染還沒有去除的須陀洹,才剛進來的;斯陀含,阿那含。像這樣一層一層,他該修,有發心,自然他的煩惱無明、習氣就會一邊去除,隨他的根機,接受他的結果。所以我們布施的人,總是有修行的人,你的功德就大了。

(9) 「發心接受大乘法」:這是佛陀在分析,不是發心去布施沒功德,是說比較起來,我們已經入人群了,發揮愛心了,這全都是有功德,只是我們要再發心,要接受法;不止懂得會做好事,要能夠很明白道理,又是大乘法。

(10) 「聞法者、說法者、傳法者」:所以《法華經》一直強調,你聽《法華經》,要弘揚,要能說、能傳,傳到第五十代的道心還又堅固,還在法華的精神,理念沒有偏差,這功德確實大。第五十年,可能已經是好幾百年後,《法華經》還是一樣這麼地讓人受用,這功德就很大了。所以大家聽經要用心,儘管我們現在入人群,但自己的煩惱不除,再沒有聽法,那就是一般的善士;若是有在聞法,去除自己的煩惱,愈來愈了解,將《法華經》的精神一直一直傳下去,一代一代,功德還是很大。

6、『然一念心含遍虛空法界之深心信解,隨喜無涯。論其教,則偏果,豈敵圓因。』

(1) 「然一念心含遍虛空法界之深心信解,隨喜無涯」:對《法華經》,我們的心不斷展開,開闊來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法界之中,我們全都深心信解,我們若能這樣對《法華經》很伸入、很相信、很了解,這就隨喜無涯了。哇!就很大了。

(2) 「論其教,則偏果,豈敵圓因」:若要說《法華經》的教育,或者是
說一般的教育,那就是偏果,「豈敵圓因」。你若用一般,說:「佛經就是這樣說,說做善事有好因、好果、好報,這只是偏在「我若做好事,我就有好因果」,這無法到「大圓鏡智」的境界。「轉識成智」,我們了解了道理之後,自己的心也會一直清淨。

(3) 「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每天很歡喜,這種就像心是一面鏡子一樣,三輪體空。這就能夠知道我們一般的布施,還是一直想要求回報,我們到大乘入法來,自然就「三輪體空」了,就大圓境界了。

7、『論其行,則事度,怎能等同理度。』

「這件事情我幫助你;你有這樣的事情、有困難,所以世間事我幫助得到你。」若像這樣,這種「加減」做的要如何有辦法和「平等性智」,那個了解的道理來比較呢?

8、『論其理,我今分明語汝,則遂漸顯明,同入大乘。』

文就是這樣說,我現在清楚告訴你,不論你是小乘,漸教;小乘,現在你慢
慢地一定要進來,我很明顯對你說出了《法華經》是一大乘法,是成佛之道。

9、『論其人,則從麤識人,莫與深心細解,轉識成智人比。』

若是要說人,要從初步了解佛法的人,這個意識去了解。要如何與已經轉識成智的人比?這麼淺的人與已經轉成智慧的人;將對佛法完全不清楚與在深究佛法能夠將知識轉變成智慧的人相比論,你懂的多少?他懂的多少?互相來比論一下。

10、『論法施,說權施教則易,說一實乘妙法則難。』

法,說方便法這樣來教育,但是「說一實乘妙法則難」。人的知識與智慧如何比較?說權教與實教,這些道理。所以,所懂的深淺要如何去比較?所以,還
是有一個校量比較。

11、『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差別。如斯校量,彼布施之功狹而短;此隨喜之德,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

(1) 「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差別。如斯校量,彼布施之功狹而短」:所以,「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差別」,哇,差別很大了。「如斯校量」,斯,用這樣來校量它,「彼布施之功狹而短」,是要說闊或者是是要說短呢?那個麤的人所認識的布施,那功德就是窄又短。

(2) 「此隨喜之德,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而這樣隨喜功德,就是我們善事同樣在做,我們還能夠了解佛法深長的意義,能聽到深廣的大法。這樣來隨喜,「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哪能夠去比較呢?這我們就是要很清楚,要知道、要理解。

12、【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如是布施所獲功德。

我們要了解,很多類的生命都要去疼惜、去愛,但不如在聽聞經典的人,第一代當然很直接,到了第五十代已經時間很長了,他又照常聽到《法華經》,一偈隨喜,像這樣的人,這個布施,他所得的功德。

13、【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次地減少,至於億分之中,亦不及一。

我們想想,佛法到現在兩千五百多年,到底聞《法華經》是第幾代?現在,我們還能夠聞而隨喜,這功德當然就很大。大到什麼程度?就是去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這些眾生,那些人的功德要拿來與《法華經》這個深廣的道理,身體力這樣一直傳下去的這個功德比,當然百千萬億分都無法去比較。就是對四百萬億這樣一直減它、一直減它,減到讓它最近到了億分之中,還不及。不論他再如何做,還是同樣不及聞大乘法一偈一句。

14、【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言隨喜者,功德勝也。

這用言語要去告訴他,要如何譬喻呢?這個大乘法,就是《法華經》,其中的一句一偈,那個受用的隨喜功德,真的是殊勝難及。

15:「深心信解,轉識成智」:用功發心聽經,深心信解是很重要的,要很用心、很細膩,不是這樣初聞法、初知識。要轉識成智,經文所說的,要用細膩的心去思考它。所以聞法者要時時多用心。

*************
16、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將《法華經》的精神一直一直傳下去,一代一代,功德還是很大。 感動聽聞釋義「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是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者」,很法喜,如上人常教導我們幫助人,期望是能達到「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常見如援助緬甸災民並用心傳法給他們,隨即能發揮愛心,成為貧中之富,從手心向上至手心向下,幫助別人。

體會給予物資幫助是一時,給予心靈解脫無明煩惱,是無價之寶,不是世間所有珍寶能替換的,法髓是讓人解脫煩惱,是生生世世的輕安自在,「一句一偈,那個受用的隨喜功德,真的是殊勝難及」,一切都是從自己的「身,口,意」做起,舉例口業,「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口說好話,真誠祝福,膚慰傳法,學習要轉識成智,用細膩的心思考,成為聞法者、傳法者。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8/10/05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