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0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聞一偈經無量劫,
謂如來智慧辯才,
能演說一偈之義,
經多劫無有窮盡;隨機稱性宣揚精妙,
自在無礙辯才。
我們用心來看、聽、感受。我們聽一偈,一個精妙一句話,不論它是深或是淺,反正我們用心將它聽進來。「聞一偈經無量劫,謂如來智慧辯才」,我們能夠受用無窮。因為佛陀說法隨機逗教,四十多年過了,現在開始講《法華經》。佛陀所講的《法華經》,他也是一樣,要用什麼方法任何人來聽同樣的受用?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用心去聽,淺根機的人聽起來會覺得道理很豐富,根機深的人聽起來是不簡單。一句偈,用偈文來聽它的深義,這是要看我們人人能夠用心,用根機去接納這句的偈。一句偈好好用心,要經過了長時間,歷久常新。就是說,不論你一句話,永遠放在我們的心,哪怕經過很久的時間,這句在我們心中還是新的,讓我們受用很大,所以叫做「聞一偈經無量劫」。
「謂如來智慧辯才」,也就是如來的智慧辯才,他「能演說一偈之義,經多劫無有窮盡」。佛陀用他的智慧演說,哪怕其中取於一義,一句的道理,在經過了無窮盡,時間不論是現在,一直到未來,從過去佛所說的法,我們聽起來永遠都是微妙。這部經已經離佛陀的時代二千五百多年,雖然後來才翻譯的,但是它的經名叫做《妙法蓮華經》。「隨機稱性宣揚精妙」。所以這《妙法蓮華經》隨著什麼樣的時代,隨機稱性來宣揚都是精妙,永遠歷久常新,都是精妙,只要我們用心。
經云:如來演一偈之義諦,經無量劫,義亦不盡。
因為有另外一本經這樣說,《大般涅槃經》這本經所說的,說「如來演一偈之義諦,經無量劫」,經過了多久多久的時間,「義亦不盡」。經歷了,這個時代有再經過什麼樣什麼樣的變動,這個時代有什麼樣的累積、累積,人世間事物,同樣用這個一偈,再拿來也是同樣應現在。不論眾生多少根機、多少煩惱、多少的無明,這一句偈能夠好好解釋、受用,這應該就是歷久常新的話。譬如這幾天都有在提起了緬甸,哪怕是昨天四大志業的志策會,大愛臺的記者再去到緬甸,去勘災之後。看看,再回來到十年前,同樣它也是在五月間,一場的大颱風、大水災(2008年5月特強氣旋風暴納吉斯造成嚴重災情),損失很大。不只是地上物損失,人的損失也不少。所以,那時候,十年前了,我們與馬來西亞慈濟人趕快規畫,慈濟人力合起來,規畫去為那個鄉村發放稻種。
在那個裝稻種的那個袋子上,慈濟人很用心,就將「靜思語」一句一句,不同的句子,他們就這樣用幾句將它印在那個袋子上面。他們看到袋子上這些字句他們很歡喜,因為他們將它譯成緬甸的文。所以他們將這些稻種用掉了,這個袋子他們保存著,如藏寶一樣,這樣將它保藏得很好,常常都拿起來看一下。那只袋子,他保存著的,這一次再拿起來。他說:「我十年前我領到的這個袋子,這包稻穀,這只袋子它就是印這樣──『口說好話,身做好事,意存誠意(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所以他們,這三句話對他們來說是很寶貴。
這次我們又去了,去是為了這次受災的災情、災民,那些舊的地方我們再回過頭去看。雖然這次沒有受災,但是他們再去探一探、看一看他們。這些農民很歡喜,「慈濟人又來了」,「藍天白雲」會集過來了。有人就很慎重,拿著這只袋子展示出來,說:「我當時這只袋子,我已經留著一直到現在,很寶貴。」有好幾位留著,不一樣的句子,大家收藏得很歡喜,拿出來給人家看,啟發大家,說:「我也有啊!我的是『感恩、尊重、愛』。」就是各人不同。
所以大家在那裡看得很歡喜,大家分享如何感恩、尊重、愛,如何看人要說好話;知道我們的身,就是要去做好事;我們的心意,要常常存好念。這樣他會覺得他的人生轉過來,過去的脾氣、過去對人……等等等等,他們就會在那裡互相分享。所得到的這幾句簡單的話,他們到這時候還是大家還常常拿起來看,大家都是這樣歡喜相傳。十年了,十年間他們還用得很好。現在我們為了去幫助他們,多用一點點心,在那只袋子,我們再另外用…分裝,將它分開,大家比較好扛,會將它分開。所以,那只袋子再分裝過,我們就印,多印幾個字。這樣不只是應他們一時的急難,他們的地上能夠順著季節,有稻種得以及時撒下去,風調雨順,家家豐收。
他們還不少人懂得將他們的稻子,還有的人撥一些再捐給慈濟,慈濟能夠再將它輾轉又再分給別人。這是在那裡連續三、四年了,他們的輾轉再捐贈。尤其是這些法,幾句話,影響他們身行好事、心存善念,所以有福同享,他們能夠做到這樣,翻轉人生。一直傳到現在,緬甸有很多的故事,轉變他們的心念,就轉變他們的人生。就像「一把米」,幾百戶,四五百人,他們每一天一把米,有辦法為那個村莊,同一村的人,他們能夠去幫助五、六十戶。
想想看,十個人合起來也能夠幫助一個家庭;輕輕的一把米,自己每一天八分飽就好,兩分能夠幫助人,所以十個人就這樣捐一把米。現在這個村莊五、六十戶,實在是貧中之貧,老、殘又病,寡婦、孤兒這就有所依靠了。這就是不是只有物資給他們,還有一兩句話給他們,他們受用無窮,這也是《無量義經》就是救濟他、安定他,「苦既拔已,復為說法」。同樣的道理,現在《法華經》來到這裡也是。前面,昨天前面就說,
複習經文:「佛告彌勒:我今分明語汝,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
「佛告彌勒,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又令得阿羅漢果,所得功德」。佛陀又再向彌勒菩薩這樣說:「你既然問了,這樣的人是得多少福?」佛陀就又告訴他:「我現在很慎重回答你。」「語汝」就是很分明、很慎重再為你分析。「是人以一切樂具,施於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六趣眾生」。是這樣的人,能夠用很長久的時間、很普遍去布施。「四百萬億」,大家還記得嗎?是喻四生,無量種的生命,就像這樣。而這些無量種的生命,用很長的時間照顧他,因為每一種的生命,都有他不相同的世界。就像人有人的世界,蚊子有蚊子的世界。同樣,蚊子與人,有時候蚊子來咬人,是因為牠的需要。牠叮你一下,牠全身就是用這一點點,在人的身上這樣叮一下,吸去那一點點的血,這樣皮…皮膚上點一下,牠就能夠延續牠的生命。
但是對人來說,被蚊子叮到很辛苦,因為很癢,叮一下,我們的心很不舒服。尤其是這時候常常說登革熱,或者是傳染病,這就是蚊子都在骯髒的地方,所以容易感染到人。現在要如何讓這些蚊子牠的環境,沒有那個環境可再孳生蚊子、蚊蟲?唯有還是一樣要人。人去疼惜牠,整理好環境,給牠很好的環境,很自然不要再繁殖,自然的生活。這樣人也會較輕鬆。所以說起來,不論每一種的生物世界,他有他的世界,你若是人類去破壞他的世界,所造作出來就是污染。在蚊子,牠的身上還是同樣受污染,來叮人,人就同樣受感染。這是一種眾生循環,這個生活,所以叫做六趣輪轉。我們一直在那裡在輪轉,這實在是人生。
我們要如何從佛典中能夠吸收「一」,我們來感悟百千萬種?一句的偈言、一句的經典之中我們看來沒有什麼,數字算一算就過了。其實哪怕是說數字也有它很深、很大、很廣泛的道理。所以,「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很多種生類的世界,無法去分析牠們的世界。所以牠們的世界在六趣中,就是人為牠們造出了六趣。六趣大家都很清楚。要讓牠們比較快樂的生活,自然又快樂,或者是要讓牠們很煩躁,阿修羅的生活?到處在人的身邊,不是一隻,很多隻在那裡飛,嗡嗡叫,牠就不咬你,但是就是要讓你很不自在,這阿修羅來擾亂人生活的自在。或者是要讓牠們在這樣歸納在牠們的境界裡,或者是造作一些很不好的環境讓牠們好像在地獄裡。牠們也會在餓鬼中,牠們很饑餓。
有的蚊子還沒有叮到,就被我們打到了,人類啊!有叮到人的蚊子打下去有血,沒有叮到人的蚊子打下去就是沒有血,不知道牠多麼飢餓,全身就是沒有血了,所以這像在餓鬼中。當然,牠們的本生就不是人類,是異類,對人類來說牠們是異類,是歸入在畜生。畜生,牠是四生,是化生,也是卵生,牠們也是胎生等。總而言之,這就是六趣的眾生從數字之中我們能夠看出無量,很多很多的無量。
「又令得阿羅漢果」。所以,我們這樣在庇護著、愛護眾生,這當中我們又再得到有修行的人,已經修行,從初果一直到四果了。這樣的修行者,我們供養他們。到底這兩相來比較,從那些各種、各類的眾生,你用多久的時間去疼惜他們,到了遇到這樣有修行的人,你能夠為他們供養,這個功德到底要如何來解釋?佛陀開始就譬喻,用這樣的功德要與聞一偈一直傳下去,還能夠第五十人。還能夠去聞法;同樣是聽《法華經》,同樣去說《法華經》的第五十人。所以現在經文就這樣說,
經文:「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
就是你救那些眾生,我們用盡愛心如何去救他、疼他,這樣在做,還不如你好好用心聽《法華經》,一偈隨喜,甚至已經傳到第五十個人了;在這第五十人他又聽《法華經》的隨喜功德。這些功德與前面的來比較,就是「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好像用愛心來疼惜這些,那些有功德不是沒有功德,但是那些功德還不如聽一句、一偈,而且能夠傳到第五十人同樣這樣在聽、這樣在接受、這樣在傳,還是功德很大。
*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是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者,以多寡相形,喻木薪,如何比擬寸金;其貴賤價值相校量,則連成不易比量。
所以,「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是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就是我們做那麼廣、做那麼多,還是回歸回來,我們聽經很重要。一偈,就是簡單將長行文重說的一偈。因為長行文說完了,重複說偈文,那就是再延伸道理,用簡單,重複前面再延伸的道理,這叫做偈文。所以,若能夠這樣隨喜,聽到我們也歡喜,這樣的功德,這「以多寡相形,喻木薪,如何比擬寸金;其貴賤價值相校量,則連城不易比量」,是多或是少呢?來做比較,來比較。就像一堆的木材堆,就是將要燒火的柴一大堆,是要如何與一寸金子來比它的貴賤價值,去比它的量呢?一大堆的火柴在那裡,而這一大堆的火柴與一寸的金子,要來問:「是這一寸的金子比較有價值,或是這一大堆的火柴比較有價值呢?」就是用這樣來比較,這塊金子比這一大堆的火柴,是要如何比?當然金子有價值多了,那價值連城,無法去比量,金,柴和金比是無法比量。
*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彼以其福,我以其慧,彼有其權。我有實法,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
所以,「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你雖然一大堆的柴供應人去燒,但是這不如一個寶、一塊金子這樣給他的那個價值,所以我們常常會說「苦既拔已,復為說法」。你給他一堆的物品,只是安頓他的一時,我們給他一個法,他能夠受用無窮,他能夠受用很久,影響今生,還能夠帶去來世。常常說八識田中給他一粒種子,總是比給一大袋;給他去插秧,不如給他一粒種子,讓他深入心地,進入心田裡,比那一大袋讓他去種在土裡、田裡更重要。在土的田,他能夠一季收起來,一家人幾個月的生活就又沒有了,或者是這務農的過程假使氣候若不好,這些東西也泡湯去了。所以給他好話,他們能夠永遠在內心,善解了,他們能夠知足,所以他們自然生活中雖然貧困,也是生活得樂天命。
所以聞經很重要,所以給他那麼多的布施,「如是布施,不如聞經一偈。彼以其福,我以其慧,彼有其權,我有實法;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就是說,看世間,雖然能夠得到人救,那是有福才能夠被人幫助。所以,我們要造福,在貧困的人的身上,我們入人群去付出。而我能夠去布施他,因為我有智慧,我願意施捨,我能夠入人群去,施捨給這些貧困的人。「彼有其權」,他,對方就是在因緣果報中,顯示出了他們的苦,他們的生活苦難無窮,我們就有真實的法。要如何讓他們安頓生活,同時還能夠讓他們接受到法,永遠在心裡,所用無窮?有形的物資給他一段時間,無形的實法能夠給他永久。
所以,「即施充滿四百萬億世界之諸珍,施有漏」。我們雖然這樣在施,布施,還是凡夫,對凡夫需要這些布施,這都叫做「有漏」。你再怎麼給他,他若是法沒有入心,還是來生來世只是有善福,沒有善根。就像這樣,容易今生幫助他,來生受福,但是凡夫還未真實入法。所以,你布施那麼多人,不如布施阿羅漢。阿羅漢他的心地清淨,沒有煩惱,沒有污染,還能夠將佛所教法入心,初果羅漢,到了極果了,到了「無學」。所以羅漢的初果、二果、三果,那就有學,這全都是還有學羅漢;到了極頂,叫做無學羅漢,他們已經該學的全都學盡了。這是在小乘法學盡,所以他是心清淨,沒有染著。
我們若能夠布施這樣的人,比去布施那個心充滿了污染,不論是出家、在家;出家人也還很多心污染很大。就像這樣,只有身相出家,這個身形讓人知道這叫做佛教的團體,其實還是生活與凡夫一樣,這樣,這叫做「有學」,是一個形相說我來學佛,是不是須陀洹呢?還沒有。前天說過「四果羅漢」,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這還有污染還未去除的,須陀洹,才剛剛進來的,斯陀含、阿那含。就像這樣一等一等,他該修,他有發心,自然他的煩惱無明、俗氣就會邊一直去除,隨他的根機,接受他的結果。所以我們布施的人,總是布施有修行的人你的功德就大了。
這就是佛陀在分析,不是發心去布施沒有功德,是比較起來,比較。我們已經入人群了,發揮愛心了,這全都是有功德,只是我們要再發心、用心,要接受法。不是只僅僅會做好事,我們要明道理,能夠很明白道理,又是大乘法。所以《法華經》一直強調,你聽《法華經》,你要弘揚《法華經》,能說、能傳,傳到第五十人,第五十人的道心還是堅固,還在「法華」的精神理念,沒有偏差,這功德確實大。第五十人,可能已經就是好幾百年後了,《法華經》還是一樣這麼地受用,在人類還是很令人受用,當然這功德就很大了。所以大家聽經要用心,儘管我們現在入人群,我們自己的煩惱沒有除,又沒有聽法,那就是一般的善士。而若是有在聞法,去除自己的煩惱,愈來愈了解,將《法華經》的精神一直一直傳下去,一代一代,功德還是很大。
*然一念心含遍虛空法界之深心信解,隨喜無涯。論其教,則偏果,豈敵圓因。
「然一念心含遍虛空法界之深心信解,隨喜無涯」。對《法華經》,我們的心不斷不斷展開,開闊來。心包太虛,就是一念心含遍虛空,叫做「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個法界之中,我們全都深心信解。我們若能夠這樣,對《法華經》很深入、很相信、很了解,隨喜就無涯,就很大了。所以,「論其教,則偏果」。若要說《法華經》的教育,或者是說一般的教育,那就是偏果,「豈敵圓因」。你若用一般,說:「佛經就是這樣說,做善事有好因、好果、好報。」這只是偏在「我若做好事,我就有好因果」,這無法到「大圓鏡智」的境界。「轉識成智」,我們了解道理之後,我們自己的心也會一直清淨。前天說「三輪體空」,付出無所求,每天很歡喜,這種就像心是一面鏡子一樣,三輪體空了。這就能夠知道,我們一般的布施還一直想要求回報,我們與大信…大乘,入法來,自然我們就三輪體空了,就大圓境界了。
*論其行,則事度,怎能等同理度。
*論其理,我今分明語汝,則遂漸顯明,同入大乘。
而若「論其行」,就是事,「則事度」。「這件事情我幫助你,你有這樣的事情、有困難,所以世間事我幫助得到,幫助你」。「怎能等同理度」。若像這樣哪有辦法,這種「加減」做的要如何與那個等同,與「平等性智」那個了解的道理來比較呢?所以,若「論其理,我今分明語汝」。文就是這樣說,我現在清楚告訴你,「則遂漸顯明,同入大乘」。不論你是小乘,漸教;小乘,現在慢慢你一定要進來,我很明顯對你說出了《法華經》一大乘法是成佛之道。
*論其人,則從麤識人,莫與深心細解,轉識成智人比。
*論法施,說權施教則易,說一實乘妙法則難。
*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差別。如斯校量,彼布施之功狹而短;此隨喜之德,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
所以,「論其人」,若要說人,「則從麤識人」。最初了解佛法的人,這個意識去了解,「莫與深心細解,轉識成智人比」,與已經轉識成智的人是要如何比?這這麼淺的人與這位,識將它轉成智慧了,轉識成智過來,要與那位淺,都完全對佛法不清楚,與在深究佛法,能夠知識變成智慧,這來相比論。這些人這樣來將他們相比論,你懂的多少,他懂的多少,互相來比論一下。法呢?「論法施,說權施教則易」。說方便法這樣來教育,但是「說一實乘妙法則難」。所以,人的知識與智慧如何比較?說權教與實教這道理。所以,所懂的深淺要如何去比較?所以還是有一個校量比較。所以,「論法門,則小乘與大乘差別」,差別很大了。
「如斯校量,彼布施之功狹而短」。「如斯」,用這樣來校量它,「彼布施之功」是要說寬或者是要說短呢?那個麤識的人所認識的布施,那個功德就是狹又短。「此隨喜之德」,而這樣隨喜功德,就是我們同樣在做,善事這樣在做,我們還能夠了解佛法深長的意義,能夠聽到深廣的大法,再這樣來隨喜,這「廣而長也,其功德豈算數所能知哉)」。其功德豈算數所能夠去比較呢?這我們就是要很清楚,要知道、要理解。
經文簡釋:
「不如是第五十人,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如是布施所獲功德。
所以我們要了解,這「不如是第五十人」。剛才「四百萬億」,我們去幫助他們,很多類的生命我們都去疼惜他、去愛他,但是不如聽聞經典。「聞法華經一偈隨喜功德」。在聽經典的人,第一代當然很直接,到了第五十人已經時間很長了,他又照常聽到《法華經》,一偈隨喜。「如是布施所獲功德」。就像這樣的人,這個布施,他所得到的功德。
經文簡釋:
「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次第減少,至於億分之中,亦不及一。
我們想想,佛法到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到底聞《法華經》是第幾代了?現在我們還能夠聞而隨喜,這功德當然就很大。大到什麼程度?「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不及其一」。就是去布施四百萬億阿僧祇世界這些眾生,那些人的功德要拿來到《法華經》這個深廣的道理,身體力行這樣一直傳下去,這個功德,當然百千萬億分都無法去比較。所以,「次第減少,至於億分之中,亦不及一」。就是從百千萬億這樣一直減、一直減,減到讓它最近到了億分之中,還不及。不論他再如何做,還是同樣,是這樣不及聞大乘法一偈一句。
經文簡釋:
「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言隨喜者,功德勝也。
所以,「乃至算數譬如所不能知」。「言隨喜者,功德勝也」,用言語要去告訴他,如何譬喻呢?要將這個大乘法,就是《法華經》,其中的一句一偈,那個受用的隨喜功德真的是殊勝難及。所以,各位菩薩,發心聽經要很深心信解。一段時間一直告訴大家,深心信解是很重要的。大家要很用心、很細膩,不是這樣粗聞法、粗知識,我們要轉識成智,將經文所說的我們要用細膩的心去思考它。所以聞法者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