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三 10月 17, 2018 7:47 pm

2018101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諸獸頭可估,論價代售,
唯有是人頭,見者咸譏。
遙見皆生瞋,言不祥鄙惡,
此頭膿血污,鄙賤甚可惡。
以斯下賤頭,貿易功德首,
雖向彼屈申,毫釐無損減,自修德無量。

 好,很用心來體會,來了解。「諸獸頭可估,論價代售」。我們知道很多人就是打獵,過去也有打臘;打獵就是要賣,有的人將牠分開來賣,賣身、賣腳、賣手、賣頭。這有人在賣,將動物禽獸分身去賣,還有人會買。「唯有是人頭,見者咸譏」;唯有人的頭沒有人敢買,甚至也會讓人譏毀,人家不能夠原諒,人頭為何能賣啊!「遙見皆生瞋」甚至拿近來看很可怕,讓人譏毀著,遠遠來看,大家就會發怒,為什麼將人頭拿出來賣,這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人人不得原諒。「言不祥鄙惡」,這是很不祥、不應該有的動作,不應該有這樣的東西來做買賣,這太脫離人性了,人人責備,人人都不原諒。

 所以,「此頭膿血污」,就是很骯髒,大家看到就避。「鄙賤甚可惡」,人人就是罵,就是讓大家無法接受。這就是人,動物是這樣,而人頭呢?人頭讓人看到就是無法可接受,這已經很清楚。不論近看、遠看都是一項很可怕,讓人不能接受的事情。所以,「以斯下賤頭,貿易功德首」。用這個東西要賣,要得到什麼樣的代價啊?這是不可得啊!去賣其他的東西還有代價,賣人頭呢?這想要得到代價,這是不可能,沒有人能夠接受。

 這總是這樣,「雖向彼屈申,毫釐無損減」。唯有我們要懂得這個,要了解,了解了道理,獸頭與人頭;獸頭拿起來還有人要買,人家不怕,人家要買;人頭就不同了,人頭要賣就是沒有功德,不只是沒有功德,還要再犯大罪,以往以來就是這樣。說用人頭要得到什麼樣的代價,這是沒辦法,得不到,反過頭來還是犯罪,什麼人都不會接受的事情。

 若是說做好事情,那是有功德,就像這樣,用人頭、用獸頭去代估,獸頭有人願意,人頭是獲罪,這沒有人會接受。這要說過去的一段文,在佛經典裡有這樣的故事,就是過去一位大王,他聽人來傳說佛法,從內心起了很感服,很感動、很敬佩,敬佩著佛陀的智慧,他心生敬仰。無奈啊,離佛陀的時代是那麼遠,一百多年的時間,自己很感嘆,為何生不能遇到佛世呢?離了這麼久,現在求不可得。不過佛的教法是永恆不退,應該要敬仰佛陀,敬佛而佛在,就像佛在世間一樣,任何一個方向應該都有佛在。

 所以這位國王,隨時就地就拜,禮敬佛如佛在面前一樣,用這樣的敬重。其中有一位大臣就說:「國王,您所在禮拜的這尊佛已經離您這麼遠了,現在要求也不可得,國王何必多禮呢?」國王就說:「禮節是永恆,尊重佛法是無代價的寶,佛法能夠改變人的心,從惡能夠轉善。人間的和平,人間的美妙,就是一個善念,善念就在佛所說的真理妙法之中。有佛在世的時候,那個時代受佛教化,人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的淨土。這是佛典中這樣傳下來,要相信,相信佛所說法。」

 但是,這位大臣說:「若佛在親自與我說話,說不定我能夠相信,但是佛已經不在人世,離開人世一百多年的時間了,誰能夠相信?」國王就這樣說:「錯了、錯了,這個真理你不相信,到底你相信的是什麼呢?」這位大臣就說:「只要對我有利,對我生活有幫助,在我面前我都能夠相信。」這位國王很慈悲,看大臣就像對待親友一樣。他就跟他說:「來來來」,我告訴你:「你拿那個獸類,任何一種的獸類都可以;你將這個獸類的頭拿去市面賣,看有沒有人買?」這位大臣他真的去市場收,國王又交代他,「你要拿獸類去賣,但是你不能殺生,你可以用獸頭到街頭去販賣。」

 這個大臣覺得這哪有什麼困難。他就去市集裡收各種各種獸類、動物的頭,他就將牠收集過來,到街頭買,各種各種動物的頭都有人買,便宜、又能夠……,反正各人各人都買回去了。就回報國王:「國王,這個生意不難做,雖然所得的利不是很高,但是銷路還不錯。」國王就這樣說:「好,那你是不是用人頭去街上叫賣,但是你不能殺人,你去找人頭到街頭上賣。」這位大臣眼睛就睜得很大,看著國王:「國王,你講得對不對?」國王就說:「我哪有說錯,既然你獸類的頭可以去賣,人頭你也可以賣啊!」這個大臣就說:「賣不得啊!那是犯罪。國王,你殺人的戒律是這麼森嚴,全國的人無人敢殺人。今天國王怎麼會叫我去賣人頭呢?」

 國王就問說:「為什麼人頭不能賣?」這位大臣就說:「人頭拿起來血淋淋,而且人頭拿起來,那頭的臉很難看、很可厭,讓人看到,絕對會被人罵。不用說靠近來看的人罵,遠遠聽到的人也會罵。這種血淋淋,很穢濁、很鄙賤、很可惡,這種的行為,是做不得啊!」國王就說:「你不是說佛陀離我們很遠,我們去敬奉佛陀的法沒有用。那現在人間惡毒的心態是很多。我們這個國家感恩,因為有佛法,我施行佛法在人間,人人互相尊重,彼此愛顧,所以我們的國家很祥和,不敢做這種殺人的事情。可要知道,這不敢用頭去貿易,這就是功德。不殺人,所有的功德為首。」

 不殺人,就是表示你愛人人,疼惜人民,你不捨殺害,所以這就是法,這就是佛法。佛法能夠用很多種的方式來譬喻,警惕我們的心。我所敬仰的佛,是因他過去在人間修行成佛,然後用他的智慧應機逗教,那個時代的眾生,受到佛陀的教育,降伏煩惱,去除傲慢,甚至人人展開愛心,一片和樂。我要相信,所以我將佛陀的教法用來治國,既用他的法來治國,我要時時向佛敬禮,不管任何一個方向都有佛在,因為我心中有佛,在我所向無不都是佛在,所以我敬仰佛法。若能夠這樣,佛法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屈服他,因為佛乃是大調御師,十號具足,他是大調御師,再剛強的都要向佛屈服,因為他的道理能夠屈服人人。就像林中的猛獸,無不都是屈服在大獅子,人人都是這樣以「師子」(經中譬喻佛之勇猛)為尊,同樣的道理。

 「毫釐無損減,自修德無量」,所以講起來,毫釐無減,對佛的敬重一點點都不能減少。佛法就是要人人自修,任何人都要相信,任何人都要向佛的教法接受,接受還要身體力行,還要自修,這就是這段經文的教育。我們應該也都知道,我們學佛,接觸了佛法,要時時自修,將我們的心態顧好,身口意三業,全都要顧得整齊,不要放縱我們的身形,不要不顧好我們的口業,不要對人的態度惡劣。我們前面已經說了很多,人的五官形象,都要配得恰恰好,又再冥冥中要與人結好緣,有了好緣,人看到就歡喜親近。你要傳法,你要說法,人人聽到就歡喜,依教奉行,這是我們平時,今世的人要修來世的果。所以欲知來世果就要在這一輩子好好修。

 我們這一生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呢?是人家歡喜親近的人,或者是在人的背後受人批評,受人是非,受人攻擊,我們是不是這樣的人呢?這要看我們過去生是在後面批評人嗎?在人的面前攻擊人嗎?我們若過去有過這樣,人前人後,對人就是不留情,這樣的人,今生此世人人就會排斥他。所以我們今生此世做人一定要很謹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這身體難得人身,既得人身也值遇佛法,要趕快保護這個身體,利用這身體好好與人結好緣,這就是叫做修行,修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現在要說的經文,與我們現在這個時候我在對大家說,要注重在日常生活,這都是相關。沒有注意現在,哪有辦法相信過去佛所說法呢?你不相信現在,你如何能接受佛法,未來要如何傳呢?所以一定要相信,深心信解。這就是我們學佛的態度。前面的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鼻不匾㔸,亦不曲戾,面色不黑,亦不陿長,亦不窊曲,無有一切不可喜相。」

 這上面說了很多譬喻,唇、舌、牙齒等等,前面都已經說過了。來,下面這段文就要為我們做一個人面相的譬喻的結語,就是這樣說,

經文:「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經文簡釋:
「唇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與前所形容之唇舌牙齒等與今兩相不同,悉皆嚴好。鼻隆修長,面相莊嚴佼好面貌圓滿。

 這段文看起來就順多了,因為佛陀再表示人的形相本來是那麼的端莊,從前面所說的唇太厚,舌頭太大,牙齒黑了、彎曲或者是鬆掉了等等,那時候前面說的是這樣。現在所要描述就是「唇舌牙齒悉皆嚴好」,就都很整齊了。「鼻修高直,面貌圓滿」,鼻子這樣挺挺挺,五官很明、很端正。「與前所形容之唇舌牙齒等與今兩相不同」,這段文與前面所形容的那個面貌等等,兩項是完全不同。前面唇、舌、牙齒湊起來,這個臉真的是很不好看。這麼難看的臉,一個字來說那就是「壞緣」,讓人看到,生得再美也沒人緣。就是過去生所造作,總是有損於他人;今生,人人看你沒有一項是端正、令人歡喜的。所以我們要很細心,要對我們的行為、行動,待人接物就要很好好謹慎。

 用詳細一點來解釋,說「鼻隆修長」;鼻很挺,這隻鼻子很直,配合得很剛好。看看現在的人,鼻樑若哪裡太平坦了,或者是中間太凸出,或者是鼻子太過於顯露,覺得與整個臉搭配得不太好。會花很多錢,故意去整容,慢慢地將鼻子調整好,修飾得補得很好才裝上去。這種整鼻的生意有人在做,這樣的專科都有,但要花很多錢。但是有人就是天生自然,生下來就是很端正的臉孔,這隻鼻子就是這麼的直、這麼的挺,配合得非常好,所以,「面相端莊姣好」,這就是「面貌圓滿」。大家都愛漂亮,大家也很期待這片的臉孔要配合得很整齊。

經文簡釋:
「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文中六根具足,入群造福功德具足,利根智慧。是即意根具足。
聲不瘖瘂:舌根。
鼻修高直:鼻根。

 所以,又「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一個臉五官的位置要配合得剛好。眉毛不是與眼睛擠在一起,是這樣剛好,那個距離剛剛好,所以「眉高而長」,那個眉毛很長,也那個位置也很配稱。所以他的額廣,從這個額頭來看就已經很美了。「文中六根具足」,所以這文之中完全是在表達六根具足──眼、耳、鼻、舌、身、意都具足了,尤其是在臉孔、五官都具足。五官具足,根也具足,眼對塵,塵還是讓我們引起這個識。眼,眼根,眼對色塵;耳根,耳對聲塵;舌根,舌對味塵;鼻根,鼻對香塵,這我們都清楚,身根,身對觸塵。總而言之,我們人能夠這樣很端正,六根具足了,「入群造福功德具足」。

 有這麼的健康,這麼姣好的身材,我們應該要多入人群。「利根智慧」,運用我們的身體,發揮我們的智慧進去人群之中。當然,進人群是做什麼呢?有益眾生,這叫做善業。為善,你為善,自然將你過去的善,那個善形容在現在我們全身的身相、面容,我們都能夠這樣沒有欠缺,完整起來。所以,「是即意根具足」。除了五根之外,再加上意根,這樣叫做六根。所以「聲不瘖瘂」,就是舌頭很剛好,說話不會卡住,出聲也很好。這就是我們說話很需要「舌根」,舌根不只是僅僅吃東西、感覺那個味道,不只是這樣,還是要說話。我們的舌頭若能夠靈活,剛剛好,說話就很好說,出聲也很明亮。所以說「聲音不瘖瘂」就是由我們的舌根,這樣剛剛好,很配合,很配合在我們的口中,裡面的功能之一,讓我們發聲、說話很順。

 再者,「鼻修高直」,這隻鼻子,「鼻根」也是這樣配稱在這張臉上讓我們的呼吸;我們與人人共一個天下,共一個空氣,所以與人共呼吸。讓我們能活命,就是有這樣好的空氣讓我們呼吸,那就是鼻根能維持好我們的生命。

人相具足:以上人相具足,口、唇、鼻、五官面相、正報莊嚴之相。
自唇、舌、牙齒以下,總敘善根深厚,諸相具足之相。

 接下來說「人相具足」,人的身體、形相都很具足。「以上人相具足,口、唇、齒、鼻、五官面相,正報莊嚴之相。」上面一個人的形態全都具足,包括這個面相,有口、唇、齒、鼻,這個五官全都很端正、莊嚴。這就是我們生活中,人人都很在意。生活,對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形貌都很在意,不只是我們自己,人人來看我們,到底他願意接近、不願意接近等等。這都不是在說今生此世,佛陀是在告訴我們:如是因、如是緣。過去的因,造什麼因,結果在今生此世得什麼樣的緣?是人家歡喜、人家不歡喜的緣嗎?歡喜、不歡喜是你有形相讓人看不順眼、不歡喜,或者是你的身相有不自然、不自在等等,這全都是過去因、今世果。

 常常告訴大家:因緣果報,我們一定要很相信。所以我們,「自唇、舌、牙齒句以下,總敘善根深厚」,全都來述說,就是這個善根。我們的善根,過去的善根深嗎?厚嗎?我們所做的一切,入人群去做事,生生世世我們有做到嗎?或者是今生此世才要開始呢?過去因、今世果;今世因,又是來世果。所以這與我們現在、未來的形相,現在所受,我們要知道過去;未來所想要得的,我們今世要趕快顧好。「諸相具足之相」,全都是我們過去、現在。

文中六根功德:利根智慧:是意根明銳。
不瘖瘂:即舌根清淨。
鼻修高直:鼻根端莊。
見佛,眼根也聞法,耳根也餘皆身根。

 所以,在「文中六根功德」,六根功德過去若做得好,現在也報得好。「利根智慧」,就是「意根明銳」;我們的意根,看到什麼,很敏銳一下子就反應過來。有的人就是反應較鈍。同樣是眼睛,有的人一看就能夠知道這件事情有包含什麼樣的道理存在;但是有的人較鈍,明明就有看到,反應不過來。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我們現在若有利根智慧,那就是過去一直抱持著這個意根,善,所做的善。所以我們這時候沒有煩惱無明遮蔽,我們會很敏銳。

 再來,「不瘖瘂」,那就是「舌根清淨」。現在聲音若很明亮,說話人家聽得懂,那就是我們過去都說好話,今世才能夠讓我們聲音這麼的明朗、清淨,就是沒有什麼東西污濁到,所以它就是清淨。過去生是這樣,今生所得到的也清淨。有的人就說:「那聲音沒有雜音,這個人的聲音很乾淨。」有時候我就曾聽過:這個音聲很乾淨。是啊,這乾淨就是清淨。要如何能夠得到這樣?那就要我們好好修,過去我們不知道,今生我們應該要開始修,好好要讓我們看到事情我們都要善解。去除煩惱,才不會說錯話,來生才能夠舌根或者是音聲能夠很清淨、亮麗。

 「鼻修高直」,那就是鼻根端正。過去生能夠在人群中,就是與大家呼吸同一個空氣,吸收來是同一種生命體,我們應該就是要疼惜人間,這種身形端正,自然「鼻修高直」。這就是表示我們的心清淨,與天下間,生活中同一個呼吸,這生物我們全都有憐憫心、有愛心,這突顯出了,很突顯的人的愛。這種心平正,心很用愛去付出,這叫做面容在「鼻修高直」,而「鼻根端莊」。這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偏差掉了,自然展現在我們現在的人間,就是那隻鼻子很挺、很直、很完整。這就是我們要用…了解、要很清楚。所以,「見佛」是用「眼根」來看佛,「聞法」是用「耳根」來聽法。「餘皆身根」這同樣全都是身根,眼、耳、鼻、舌、身都在人的身上,全都是我們身,你六根具足,見佛聞法。佛陀不在了,我們敬佛如佛在,就像剛才所在說,同樣的道理,敬佛如佛在。

經文簡釋:
「世世所生」;世世受報所生之處。此釋生生見佛。能見佛聞法世世不斷,則終當成佛,其福慧何可幾及?

我們「世世所生,世世受報所生之處」。受報所生的地方,我們若有福,生在任何一個世間,我們的身報的地方都很有福。這兩天接觸、說的問題,議題都沒有離開難民。難民的故事實在聽起來真的是很悲慘,很苦啊!我們若生生世世有辦法做好事,得來來生世的端莊,何況不是只有人端莊就好,還需要我們所住的地方還要很好,要不然受報的地方,國家不平靜,周圍不平安,這樣也是很痛苦。

 現在這個世代,氣候不調,四大不調,很多很多氣候極端等等,擔憂的事情也很多。何況人生,人禍偏多加上了人生無常,很多的苦,我們生生世世應該要好好調伏,調好我們做人的現在,好好入人群做好事。這也就是在解釋「生生見佛,能見佛聞法世世不斷」。這是我們的心願,你要天下太平,四大調和,才有辦法安心見佛、安心聞法,才有辦法好好來修持佛法。「則終當成佛」所以,這樣將來才有辦法能夠成佛。各位,福慧要有因緣,要有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因緣要配合得很好,若不是呢,這智慧要能夠完整實在是不容易。所以,「其福慧何可幾及?」到底我們能夠得多少呢?

經文簡釋:
「見佛聞法、信受教誨」;由今善因,獲未來報,故得見佛及以聞法。信聽領受佛之教誨。

 所以,「見佛聞法,信受教誨」。「由今善因,獲未來報」我們能夠見到佛、聽到法,又能夠很安心接受佛法的教育,這所得到的全都是善因,我們現在有因緣能夠聽佛法,也能夠得到未來的報。要感恩過去有這個善因,讓我們現在聽到佛法,還再感恩現在聽到佛法,我們有在身體力行,將來我們必定能夠得到聽聞佛法、延續佛法、傳承佛法,這就是我們應該要有信心。「故得見佛,及以聞法,信聽領受佛之教誨」,我們要相信未來能夠聽到、能夠見到。他,聽法、傳法的人,所以信佛領受佛的教育。

 各位,真的要很用心,佛法本來就是在教育我們,不是在批評我們。是在教育我們,教育我們一個人要能夠端莊,能夠讓人看,歡喜;能夠真的接受到正法的教育,我們能夠身體力行。必定要很細心深入佛的教法,要不然光是聽經,文字我懂,要誦念我會,當中若沒有很用心去深入、去體會,也無法清楚。何況在現在,我們講究要入人群,身體力行在菩薩道,我們一定要與人群結善緣,行正法。這是我們的方向。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月亮 在 周四 10月 18, 2018 11:36 a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Empty周三 10月 17, 2018 8:01 pm

[2018 年 10 月 17 日上午 5:20]農曆九月初 九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 感恩。)
《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靜思清澄 (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經文:【脣 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滿,眉 高而長,額廣平正,人相具足。世世所生, 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2、上人手札(一):「諸獸頭可估,論價代 售;唯有是人頭,見者咸譏;遙見皆生瞋, 言不祥鄙惡。此頭膿血污,鄙賤甚可惡。以 斯下賤頭,貿易功德首,雖向彼屈申,毫釐 無損減,自修德無量。」
(1) 「諸獸頭可估,論價代售;唯有是人 頭,見者咸譏」:用心來體會、了解,我們 知道很多人會打獵,過去也有打獵,打獵就是要賣,有的人將牠分開來賣,賣身、賣腳、 賣手、賣頭,將動物禽獸分身去賣,還有人 會買,唯有人的頭沒有人敢買,甚至會讓人 譏毀,人家不能夠原諒為何在賣人頭!
(2) 「遙見皆生瞋,言不祥鄙惡,此頭膿 血污,鄙賤甚可惡」:甚至拿近來看很可怕, 讓人譏毀著,遠遠來看,大家就會發怒,為 何將人頭拿出來賣?這是一項很殘酷的事 情,人人不得原諒。這是很不祥、不應該有 的動作,不應該有這樣的東西來做買賣,這 太脫離人性了,人人責備,人人都不原諒。 就是很骯髒,大家看到就避,人人就是罵, 就是讓大家很無法接受,不論近看、遠看, 都是讓人不得接受的事情。
(3) 「以斯下賤頭,貿易功德首,雖向彼 屈申,毫釐無損減」: 用這個東西要賣,要 得到什麼樣的代價阿?這是不可得!去買 賣其它東西還有代價,賣人頭呢?這想要得 到代價,是不可能,這沒有人能夠接受。其實唯有我們要了解道理,獸頭拿起來還有人 要買,人家不怕;人頭就不同了,人頭不只 是沒有功德,反過頭來還要再犯大罪,這從 以往來就是這樣,是什麼人都不會接受的事 情。若是說做好事情,就是有功德,用人頭、 用獸頭去代估,獸頭有人願意,人頭是獲罪, 這是沒有人會接受。

(4) ★佛典故事,敬佛如佛在
過去有位大王,聽人來傳說佛法,他從內心 起了感動、很敬佩,敬佩著佛陀的智慧,他 心生敬仰,無奈啊,離佛陀的時代是這麼遠, 一百多年的時間,自己很感嘆,為何生不能 遇到佛世呢?而是離這麼久,現在求不可得。 不過佛的教法是永恆不退,應該要敬仰佛陀, 敬佛兒佛在,就像佛在世間一樣,任何一個 方向應該都有佛在,所以這位國王,隨時就 地就拜,禮敬佛如佛在面前一樣,這樣的敬 重。
其中有位大臣就說:「國王,您所在禮拜的 這尊佛已經離您這麼遠了,現在要求也不可 得,國王何必多禮阿?」國王就說:「禮節 是永恆,尊重佛法是無代價的寶,佛法能夠 改變人的心,從惡能轉善,人間的和平,人 間的美妙,就是一個善念,善念就是在佛所 說的真理妙法之中。有佛在世的時候,那個 時代受佛教化,人人的心中都有一片的淨土。 這是從佛典中這樣傳下來,要相信,相信佛 所說法。」
但這位大臣說:「若佛在親自與我說話,說 不定我能夠相信,但是佛已經離開人世一百 多年的時間了,誰能夠相信?」國王就說: 「錯了,到底你這個真理不相信,你相信的 是什麼啊?」這位大臣就說:「只要對我有 利,對我生活有幫助,在我面前,我能夠相 信。」
國王很是慈悲,看待大臣就像對待親友一樣, 就跟他說:「來,你拿任何一個獸類的頭都可以,去市面賣,看看有沒有人買?」這位 大臣真的去市場收,國王又交代他:「你要 拿獸類去賣,但你不能殺生,你可以用獸頭 去街頭販賣。」這位大臣覺得這哪有什麼困 難?他就去市集裡收集各種獸類的頭,去街 頭賣,各種動物的頭都有人買,他就回去回 報國王:「國王,這個生意不難做,雖然所 得的利不是很高,但銷路還不錯。」
國王就說:「好,那你是不是用人頭去街頭 叫賣,但你不能殺生,你去找人頭去街頭賣。」 這位大臣就眼睛睜的很大,看著國王:「國 王,你講得對不對?」國王就說:「我哪有 說錯,既然獸類的頭你可以去賣,人頭你也 可以賣阿!」這位大臣就說:「賣不得阿! 那是犯罪阿,國王,殺人的戒律是這麼森嚴, 全國無人敢殺人,今天國王怎麼叫我去賣人 頭呢?」
國王就說:「為什麼人頭不能賣?」這位大 臣就說:「人頭拿起來血淋淋,而且人頭拿起來,那顆頭的臉很難看,很可厭,讓人看 到,絕對是讓人罵,不用說靠近來看的人罵, 遠遠聽到的人也會罵,這種血淋淋,很穢濁、 很鄙賤、很可惡,這種的行為,這是做不得。」
國王就說:「你不是說佛陀離我們很遠,我 們去敬奉佛陀的法沒有用。那你現在在人間, 人間惡毒的心態很多,我們這個國家是感恩 因為有我施行佛法在人間,人人互相尊重, 彼此愛顧,所以國家很祥和,不敢做這種殺 人的事情,可要知道,這不敢用頭去貿易, 這就是功德,不殺人,所有的功德為首。」
不殺人,就表示你愛人人,疼惜人民,你不 捨殺害這就是佛法,佛法能夠用很多種的方 式來譬喻,警惕我們的心,我所敬仰的佛, 是他過去在人間修行成佛,然後用他的智慧 應機逗教,那個時代的眾生,得受佛陀的教 育,降伏煩惱,去除傲慢,甚至人人展開愛 心,一片和樂。我要相信,所以我將佛陀的 教法來治國,既用他的法來治國,我要時時向佛做禮敬,不管任何一個方向都有佛在, 因為我心中有佛,在我所向無不都是佛在, 所以我敬仰佛法。
(5) 「對佛敬重,毫釐無減」:若能夠這 樣,佛法是沒有任何人能夠屈服他,因為佛 乃是大調御師,十號俱足,再剛強的都要向 佛屈服,因為他的道理能夠降伏人人。就像 林中的猛獸,無不都是以獅子為尊,同樣的 道理。所以對佛敬重,毫釐無減,是一點點 都不能減少,佛法就是要人人自修,任何人 都要相信,任何人都要向佛的教法接受,接 受還要身體力行,還要自修,這就是這段經 文的教育。
(6) 「時時自修」:我們應該也都知道, 學佛,接觸了佛法,要時時自修,將我們的 心太要顧好,身口意三業,全都要顧得整齊, 不要放縱我們的身形,不要不顧好我們的口 業,不要對人的態度惡劣。前面已經說了很 多人的五官形象,也都要配得剛剛好,再則我們冥冥之中與人有結好緣,有了好緣,人 看到就歡喜親近,你要傳法、說法,人人聽 到就歡喜,依教奉行,這是我們平時,今世 的人要修來世的果。
(Cool 「身體力行結善緣」:所以欲知來世 果,就要在這一輩子好好修,我們這一生到 底是什麼樣的人呢?是人歡喜親近的人? 或是在人背後受人批評,受人攻擊的人?這 要看我們過去生是在後面批評人嗎?在人 的面前攻擊人嗎?我們若是過去有這樣,人 前人後,對人就是不留情,這樣的人今生此 世就是受人排斥。所以我們今生此世做人一 定要很謹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 此身?人身難得,既得人身,也值遇佛法, 要趕快保護我們的身體,利用身體好好與人 結好緣,這就是修行。
(9) 「深心信解佛法」:修行在我們的日 常生活中,前面的故事,現在要說的經文, 與現在這時候我在對大家說,要注重在日常生活,這都是相關。沒有注意現在,哪有辦 法相信過去佛所說法呢?你不相信現在,如 何能接受佛法?未來要如何傳呢?所以一 定要相信,深心信解,這就是我們學佛的態 度。

3、★釋義經文:【脣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 高直,面貌圓滿,眉高而長,額廣平正,人 相具足。世世所生,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這段文要為我們做一個人面相譬喻的結語, 因為佛陀再表示人的形象本來是這麼端專, 當時前面說的是唇太厚,舌太大,牙齒黑等 等,現在所要描述就是唇舌牙齒悉皆嚴好, 都很整齊。

4、【脣舌牙齒悉皆嚴好,鼻修高直,面貌圓 滿】:與前所形容之唇舌牙齒等與今兩相不 同,悉皆莊嚴。鼻隆修長,面相端莊佼好, 面貌圓滿。

(1) 「與前所形容之唇舌牙齒等與今兩相 不同,悉皆莊嚴」:鼻子挺,五官很端正, 這段文和前面所形容的面貌,是兩種完全不 同,前面唇、舌、牙齒湊起來,這個臉真的 非常不好看,這麼難看的臉,一個字來說就 是不好緣,讓人看到,生再美也無人緣,今 生人人看你沒有一項是端正令人歡喜的,所 以我們要很細心,待人接物要好好謹慎。
(2) 「鼻隆修長」:鼻子很挺、很直,配 合得很剛好。看看現在的人,鼻骨若有哪裡 太平坦了,或是中間太突出,感覺整個臉搭 配的不太好,花很多錢故意去整容,去慢慢 把鼻子調整好,修飾得很好了才裝上去,這 種整鼻的生意都有人在做,但是要花很多 錢。
(3) 「面相端莊佼好,面貌圓滿」:但是 有人就是天生自然,生下來就是這樣很端正 的臉孔,鼻子就是這麼直、這麼挺,配合得 非常好,端莊姣好,這就是面貌圓滿

5、【眉高而長,額廣平正】:文中六根具足, 入群造福功德具足,利根智慧。是即意根具 足。聲不瘖瘂:舌根。鼻修高直:鼻根。
(1) 「眉高而長,額廣平正」:大家都很 愛美,也期待這片臉孔要配合得很整齊,一 個臉五官的位置要配合得剛好,眉毛與眼睛 的距離很剛好,眉毛很長,位置也很恰當, 所以他的額廣,從額頭來看就已經很美了。
(2) 「文中六根具足」:眼、耳、鼻、舌、 身都具足了,尤其是在面孔,五官都具足, 根也具足,眼對塵,塵還是讓我們引起識。 眼,眼根眼色塵、耳根聲塵、舌根味塵、鼻 根香塵,這我們都清楚了,身根、觸塵。
(3) 「入群造福功德具足,利根智慧。是 即意根具足」:人能夠這樣很端正,六根具 足了,有這如此健康姣好的身材,我們應該 要多入人群,善用我們的身體,發揮我們的智慧進入人群裡,有益眾生,這叫做善業。 你為善,自然將你過去的善,那個善形容在 現在我們全身的身相、面容,我們都能夠這 樣沒有欠缺,完整起來。除了五根之外,再 加上意根,這樣叫做六根。
(4)「聲不瘖瘂:舌根。鼻修高直:鼻根」: 聲不瘖,就是舌頭很剛好,講話不會被卡住, 出聲也剛好。我們講話很需要舌根,舌根不 只有吃東西、感覺味道,還要講話,我們的 舌頭若能夠靈活,話就很好講,出聲也很明 亮,聲音不瘖,就是由我們的舌根,這樣很 配合在我們的口中,讓我們發聲、講話都很 好。鼻根也是這樣陪襯在這張臉上,讓我們 的呼吸,我們與人人共一個天下,共一個空 氣,所以與人共呼吸,這讓我們活命,就是 有這樣好的空氣讓我們呼系,那就是鼻根, 維持好我們的生命。

6、【人相具足】:以上人相具足,口、唇、 齒、鼻五官面相,正報莊嚴之相。
自唇、舌、牙齒以下,總敘善根深厚,諸相 具足之相。
(1)「以上人相具足,口、唇、齒、鼻五官 面相,正報莊嚴之相」:上面一個人的形態 全都具足,包括這個面相,有口、唇、齒、 鼻,五官全都很端正、莊嚴,這就是我們生 活中,人人都很在意。生活,對自己的身體、 形貌都很在意,不只是我們自己,人人來看 我們,到底他願意接近、不願意接近等等。 這都不是在講今生此世,佛陀是在告訴我們 如是因、如是緣。過去造什麼因,結果在今 生此世,得什麼樣的緣,是人家歡喜、不歡 喜的緣?歡喜、不歡喜是你有形象讓人看不 順眼、不歡喜?或是你的身相有不自然、不 自在等等,這全都是過去因、今世果,因緣 果報,我們一定要很相信。
(2) 「自唇、舌、牙齒以下,總敘善根深 厚,諸相具足之相」:我們過去的善根夠深 厚嗎?我們所做的一切,入人群去做事,生生世世我們有做到嗎?或者是今生此世才 要開始呢?過去過去因、今世果;今生因, 又是來世果。我們現在所受,我們要知道過 去;未來所想要得的,我們今生要趕緊顧好, 這全都是我們過去、現在。

7、文中六根功德:利根智慧:是意根明鋭。 不瘖瘂:即舌根清淨。鼻修高直:鼻根端莊。 見佛,眼根也聞法,耳根也餘皆身根。
(1) 「文中六根功德:利根智慧:是意根 明鋭」:所以,在經文的裡面,六根功德過 去若做得好,現在也報得好。我們的意根看 到什麼很敏銳,一下子就反應過來,有的人 就是反應較鈍。同樣是眼睛,有的人一看就 能夠知道,這項事情有包含什麼樣的道理存 在;但有的人較鈍,明明就有看到,但反應 不過來。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我們現在 若是利根智慧,那就是我們過去一直抱持著 這個意根,所做的善,所以我們這時候沒有 煩惱、無明遮蔽,能很敏銳。
(2) 「不瘖瘂:即舌根清淨」:我們現在 聲音若很明亮,說話人聽得懂,那就是我們 過去都是說好話,今世才能夠讓聲音這麼明 朗、清淨,沒有什麼東西污濁到,就是清淨。 過去生是這樣,今生所得到的也清淨。有的 人就說那聲音沒有雜音,這個人的聲音很乾 淨,是啊,這乾淨就是清淨。要如何得到這 樣?過去我們不知道了,今生就應該要好好 開始修,好好讓我們看到事情都要善解,去 除煩惱,才不會說錯話,來生才能夠舌根或 音聲都能很清淨、亮麗。
(3) 「鼻修高直:鼻根端莊」:那就是鼻 根端正。這就表示我們的心清淨,與天下間 生活中同一個呼吸,對生物我們全都有憐憫 心、有愛心,很凸顯出了人的愛,這種心平 正,用愛付出,面容「鼻修高直,鼻根端莊」, 那就是我們的心沒有偏差掉了,自然展現在 我們現在的人間,就是那鼻子很挺、很直、 很完整,這是我們要瞭解也要很清楚。
(4) 「見佛,眼根也聞法,耳根也餘皆身 根」:眼、耳、鼻、舌、身都在人的身上,「六 根具足,見佛聞法」。佛陀不在了,我們敬 佛如佛在,就像剛才所在說的,我們要生, 「世世所生,世世受報所生之處」,若有這 樣,我們有福,我們生在任何一個世間,我 們身報的地方都是很有福。

8、【世世所生】:世世受報所生之處。此釋 生生見佛。能見佛聞法,世世不斷,則終當 成佛,其福慧何可幾及?
(1) 「生生世世調伏己身,入群付出」: 這兩天,所接觸、說的議題都沒有離開難民, 難民的故事聽起來實在很悲慘,很苦啊!我 們若能夠生生世世有辦法做好事,得來生世 的端莊,何況不是只有人端莊就好,還得需 要我們住的地方要很好,不然受報的地方, 國家不平靜,周圍不平安,這樣也是很艱苦 啊!現在這個世代,氣候不調,四大不調,
很多氣候極端等等,煩惱的事情也很多。何 況人生,人禍偏多,加上人生無常,很多的 苦,我們生生世世應該要好好調伏我們做人 的現在,好好入人群做好事。
(2) 「能見佛聞法,世世不斷,則終當成 佛,其福慧何可幾及」:這是我們的心願, 你要天下太平,四大調和,才有辦法安心見 佛、安心聞法,才有辦法好好來修持佛法, 這樣將來才有辦法能夠成佛。各位,福慧要 有因緣,要有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因 緣要配合得很好,要若不是呢?智慧要能夠 很完整實在是不容易。這福慧,到底我們能 夠得多少呢?
9、【見佛聞法,信受教誨】:由今善因,獲 未來報,故得見佛及以聞法。信聽領受佛之 教誨。
(1) 「見佛聞法,信受教誨」:我們能夠 見到佛、聽到法,還能夠很安心接受佛法的教育,這全都是所得到的善因,讓我們現在 有因緣能夠聽到佛法,我們也能夠得到未來 的報。要感恩過去有這個善因,讓我們現在 聽到佛法,我們還要感恩現在聽到佛法,有 在身體力行,將來我們必定能夠得到聽聞佛 法、延續佛法、傳承佛法,這就是我們應該 要有信心。
(2) 「故得見佛及以聞法。信聽領受佛之 教誨」:我們要相信未來能夠聽到、能夠見 到聽法、傳法的人,所以信佛、領受佛的教 育。各位,真的要很用心,佛法本來就是在 教育我們,不是在批評我們,是在教育我們, 一個人要能夠端莊,能夠讓人看得很歡喜, 能夠真正皆受到正法的教育。我們能夠身體 力行,必定要很細心深入佛的教法,不然光 是聽經,文字我懂,要誦念我也會,當中若 沒有很用心去深入、去體會,也無法清楚。 何況現在,我們要講究入人群,身體力行在 菩薩道,我們一定要與人群結善緣,行正法。 這是我們的方向,請大家時時多用心阿!

*************
** 【註】《大莊嚴論經》卷三:「我昔曾聞,牟 尼種中有王名曰阿育,信樂三寶,若於靜處 見佛弟子,不問長幼必為下馬接足而禮。爾 時彼王有一大臣,號名耶賒,邪見不信,見 王禮敬諸比丘等,深生謗毀,而白王言:「此 諸沙門皆是雜種而得出家,非諸剎利及婆羅 門,亦雜毘舍、首陀羅等。又諸皮作及能織 者,巧作塼瓦剃鬚髮師,亦有下賤旃陀羅等, 大王何故而為作禮?」王聞是語默然不報。 別於後時集諸大臣,?諸人言:「我於今者須 種種頭,不聽殺害,仰汝等輩得自死者。」 即語諸臣:「汝今某甲仰得是頭,復告某甲 仰得彼頭。」如是展轉遍?諸臣,仰得異頭 不聽共同;別告耶賒:「今又仰汝取自死人 頭,各各皆使於市中賣。」如是頭等,餘頭 皆售,唯有人頭,見者惡賤,遠避而去無肯 買者。眾人見之咸皆罵辱而語之言:「汝非 旃陀羅、夜叉、羅剎,云何乃捉死人頭行?」 被罵辱已還詣王邊,而白王言:「我賣人頭不能令售,返被呵罵。」王復語言:「若不 得價,但當虛與。」時彼耶賒尋奉王教,入 市唱告欲虛與人。市人見已復加罵辱,無肯 取者。(中略)
王告耶賒:「若此人頭貴賤等同皆可惡者, 汝今云何自恃豪貴種姓色智以自矜高,而欲 遮我禮敬沙門諸釋種子?」
即說偈言:「唯有此人頭,見者咸譏呵,賣 之無所直,虛與惡不近。遙見皆生瞋,言不 祥鄙惡,此頭膿血污,鄙賤甚可惡。以斯下 賤頭,貿易功德首,雖向彼屈申,毫釐無損 減」。(後略)
回頂端 向下
 
2018/10/17晨語簡記《法華經.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