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六根塵識清淨功德,
直心向道,勤行持善,
無有懈怠,名常精進,
是為此品當機之者。
菩薩,精進啊!很需要做我們的典範。我們要精進,精進是我們學佛最重要的方向。學佛我們若沒有精進,就像一位想要找你的至親,你原地踏步,用念的絕對是不會到達,還是要起步行動,才能夠找到我們真實所要找的源頭根本。所以我們一定要起於行動,精進,身體力行,路要走才會到,所以我們要開始用精進的心。「六根塵識清淨功德」。六根,一個人的身體具足六根,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啊!六根具足,一個人的形相能夠很圓俱,很完整,很有功能,能夠讓我們發揮人間所有的功能,就是不能缺這六根。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看到形形色色,我們心看到歡喜;看到路,那邊的路與這條路有沒有通?中間有什麼?有橫的一條溪或者是一條溝?我們若沒有眼睛看好,直的路走,橫的溝我們若沒有看到,那也是很危險。
所以眼,眼根就是要好好讓我們辨識方向,能夠讓我們認識外面的境界等等等等,長短、方圓,是美、是醜都是在這個眼根去分別,所以我們的眼睛很重要。還要「直心向道」。不是只有眼根而已,這個地方所說的是六根,除了眼,還有耳,耳朵。耳朵若沒有聽到,這世界都沒有聲音,與人無法互相交談,這就是已經有障礙了。所以耳朵一定要聽得到,聽到我們自己說的話,聽到別人說的話,也能夠聽到大地形形色色的聲音,這就是耳根。
鼻子,我們鼻子除了呼吸以外,還有是香、是臭?這鼻根也是很重要。舌,舌根讓我們想吃,知道甜、知道鹹;舌根靈活讓我們說話方便等等。這全都是在我們的身體上。再來就是身,身根,若沒有身體,其他的五官要擺在哪裡呢?要有這個身體。有這個身體,我們有手、腳,就是還要有心意;有心意,覺得看到這條路平坦好走,我的心意指導著要向前走,兩隻腳就會向前走。看到什麼東西,覺得想要取著它,心意一起動,雙手伸出去,將那個喜歡的東西拿來,欣賞這朵花的漂亮等等,這全都是從心來指揮,所以叫做意根。
所以眼、耳、鼻、舌、身、意,這合起來叫做六根,六根要清淨。若這樣,我們的六根,我們所發揮出去的都是很方便,也能夠造成一切功德。因為它有這樣好利用,而我們要利用在哪裡呢?「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我們的意根時常能夠警惕我們,壞的事情不要做,而好事我們要發心。身體、心意向前去精進,做你應該做的事情,這都需要六根來完成;我們一生想要做的事情,這就是需要六根,六根能夠完成我們的一切。
所以既然六根具足,我們必定要「直心向道」。我們既然發心,發心就是要學佛,學佛就是走一條覺道,這條覺道你若能夠從六根清淨開始,一心向道,行菩薩道,入人群好好沒有偏差向前,那自然我們直走菩薩道,就到達了我們所要追求──無上正等正覺,與佛同等這個心靈的境界,這必定要靠我們「直心向道,勤行持善」的功德。「無有懈怠,名常精進」;我們既然發心向前走,就沒有懈怠,我們必定要勤修精進,若這樣這才是我們修行的方向。精進是很重要。
昨天在下午四點開始與非洲慈濟人視訊。現在我們有一群的薩在非洲,昨天聽他們將這六、七天來,南非所見聞,與南非的菩薩,不論是華裔的,我們的華商,或者是他們當地本土菩薩,大家互動,說出了人人所看到的,他們所見證的來說、來分享。雖然他們昨天已經去到莫三比克,但是他們分享從南非已經一路到莫三比克這個地方。在南非,約堡那個地方,辦精進營(南部非洲本土幹部研習營),就是我們將要受證,見習、培訓志工精進,八個國家,八個非洲系統的國家慈濟人都全部集合過來在約堡。不可思議的,就是我們臺灣有一位在南非經商,經商又是在那個地方也很有發展,取之在當地用在當地,是我們的慈濟人,李慶隆先生。他們夫妻就是這樣發心,他們的事業成就了,買一塊土地,而這塊土地將來發展性很大。現在政府已經在那裡規畫,開通大路了,也離機場又沒有多遠,在那個地方將來除了交通方便,人群聚居,等於是一個都會區。
他那塊土地有四甲多,那個地方本來在做的生意是進口轎車。轎車若進來,總是要給它一個很安全的建築物,車進口進來就要有放的地方。這有好幾間,每一間都幾百坪,很大,所以他想:在那個地方也是慈濟可以利用的地方。他開始想:年紀也比較大了,應該要將生意稍微縮減起來了,這個空間就捐給慈濟。很好用,這次等於將它完成一個菩薩的大道場。在那個地方,他們雖然還是克難中,只是有空間,不過這位李居士很有心,他將那個大空間整理成寮房等等,將原來在放東西的地方,一格一格全都清走。那個一格一格稍微整理一下就是通鋪,而這個通舖一層、兩層,很安全。他們還很用心,寢具都準備得很舒適,又乾淨又開闊,那個地方的環境也還是很美。
昨天看到他們這次在那個地方在培訓精進,就不用像往年在外面搭帳棚,沒有廁所,到處就是很不方便,會很窄。今年因為菩薩增加了,十個國家地區的菩薩全都抵達,尤其是加上了臺灣慈濟人,菩薩群也抵達了,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好道場。他們能夠在那裡,寮房不用擔憂,又另外將一個空間,就將它整頓了是在精進的集會所,也是很開闊。真的是因緣啊!去年、前年才來向師父表達:「我想要將這塊土地捐給慈濟,請師父接受。」開始時我還擔心:這麼大的土地,到底在那裡要做什麼?原來菩薩早就安排了。非洲,我們要如何去濟貧教富?要如何轉貧為富?這在我們規畫中,才在擔憂這樣缺一個培育、培訓的道場,如何來培養?
非洲那個地方很多很有智慧年輕的孩子,很善良、很單純,我們要如何將這些青年訓練成了人人有愛,人人願意為社群投入?我們才是需要有這樣的一個培訓中心,才在這麼想,就有這樣的菩薩現身了。這麼好的土地他捐出來,即時讓我們今年用得到。今年這樣用,當地的華人,就是華商,在那個地方看到慈濟人以及我們資深的臺商,他們鍥而不捨在做慈濟,他們很精進。以前師父常常說過了,二十多年前,真正坎坷的路他們不畏辛苦。這條道開出來了,路雖然很坎坷,但是他們一心精進,撥開了重重困難,他們撥開了,而同時也帶出了一群,第一梯次、第二梯次、第三梯次等等,一群群的菩薩。師父常常說「黑珍珠」,粒粒的珍珠都是粒粒發亮,他們很有智慧。儘管他們年齡比較大,但是實在不是歲數很大;只是在那裡看來好像比較大,不過他們很單純,他們很有愛心,他們很有智慧,他們很善良等等,憑著這些條件接觸到慈濟,他們很願意。
我們常常在大愛電視看到這群白裙、藍衣白領,這一群志工,你們可以看到他們不論是下村莊、爬山,儘管很困難,交通很不方便,他們發揮愛,如何爬?無法形容,要如何下來?他們很有智慧。他們在山坡地,要再繞一大圈實在很遠,他們就用紙板,鋪在那個山坡地上面,人坐在紙板上,這樣讓它整個滑下來。這實在是很有創意。但是他們除了用這樣來作為交通工具,他們快樂,就像在童年一樣,遊戲人間,但是富有大愛的菩薩,真的是很精進。這是說他們過去。
但是他們現在去,見證了,見證他們的生活,住的簡陋,他們所住的地方都是很簡陋的。而他們交通的困難,到底是如何去訪貧?真的是很佩服。我們的臺灣人去了很佩服,見證了這種的刻苦耐勞,一心精進,為善付出無所求,很輕安自在,他們已經看到了。我們臺灣曹居士,他常常在國際間做賑災,這次在南非他非常的歡喜,與這群菩薩相處得很歡喜。尤其是臺商、華人等等會合起來,真的是……。相信昨天在分享,看得出他們的快樂,他們這樣在付出,但是應該是很累,這麼多天了應該很累,跑這麼長的路。
還有我們的委員菩薩,也是見證,見證在那個地方真的是看到心靈富有,如處天堂;人是很貧,很窮,卻看到他們心靈的快樂。看到他們去訪貧,會這樣邊走邊唱歌,問他們:「你們是在唱什麼?」他們在唱的是付出無所求,大愛。這樣很快樂,從起步就一直唱,邊唱歌邊這樣走很不好走的路,但是很快樂,去到需要被幫助的人的家庭去。與我們臺灣一樣,很勤,該打掃的幫忙打掃,整理好,乾淨;該洗的要洗,同樣污垢的身體也讓他乾淨了。這種疼惜貧困、病苦的人,這種心無掛礙,非常的快樂,他們看到了,所以如處天堂,知足無憂。與他們說話,問起來他們沒有一個埋怨,說:「我這個不夠,那個我欠缺。」都沒有,整天就是一直笑,很歡喜,心靈豐富,而且就像住在天堂,知足無憂,安樂無求,就是看到他們那麼的快樂。讓人更加感動的是甘願付出,那種甘願付出,我們可以想像了解,又是安貧樂道。
這是我們昨天,分享的很多,很多人分享,很快樂。實在是在那個環境中,到處所看的很貧,卻看到最快樂的人群,這是很不可思議。所以我們能夠看到這麼精進的菩薩,我們更得要勇猛心,勇猛精進。所以我們說,我們現在要進去說的法,那就是精進。當機者就是精進,就是常精進菩薩,所以叫做「無有懈怠,名常精進,是為此品當機之者」。這先告訴你們,後面你們就看得到了。所以要記得,「六根塵識清淨功德」;六根要塵、識清淨的功德。我們現在開始就要好好注意我們的六根、塵、識,我們要時時就要清淨功德;口不能說是非,耳朵不需要去聽污濁的事情。我們這舉一就包括六根全部。好好地勸人說好話,我們自己要好好聽經、勸人聽。
同樣的道理,我們要「直心向道」,要「勤行持善」,要一直轉往好的要做。「無有懈怠,名常精進」沒有懈怠,名叫做「常精進」。未來的當機者是常精進菩薩,我們人人都能夠做一個叫做常精進的菩薩。這就是這品,我們將要開始說下去,我們要用心來看這段經文。
經文:「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
經文簡釋:
「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是時佛以常精進菩薩為當機者,以告大眾。
這段,剛剛說過了,常精進菩薩。佛陀認為現在進入了〈法師功德品〉,一定要有一個當機者,應這個根機要來講這個教法,佛陀要找這個根機能夠領受的人。就像前面都是對彌勒菩薩說話,因為彌勒菩薩當來要成佛,當來他能夠得以成佛,現在應該就是法身菩薩,所以他的根機適合在這段經文的對機,為當機者。「是時佛以常精進菩薩為當機者以告大眾」;所以,釋迦佛那個時候他就是找常精進菩薩,是一位大菩薩。佛陀以常精進菩薩為當機者,能夠叫常精進菩薩,開始要注意,讓大家集中精神;六根注意了,身體要坐好、耳朵要注意、眼睛要看,找哪一位是常精進菩薩,看看是誰?佛陀開始呼喚了,大家要趕快看誰是當機者。佛陀所要說的法集中在這個人,也是啟示人人要集中六根精神好好聽。
*此以自能如法修持,並勸人隨喜,如所行持功德,隨其分量,隨分所得,故由常精進菩薩為當機者;以告大眾。
「此以自能如法修持,並勸人隨喜,如所行持功德,隨其分量,隨分所得,故由常精進菩薩為當機者」。因為常精進菩薩適合是這樣的人。佛陀在前面沒有指明誰是這樣的人,現在來到這一品,佛陀開始就等於讓大家明白知道。如法修持,這個人就是像常精進菩薩一樣的人。他不只是自己精進,還勸人隨喜,勸人精進、勸人隨喜,所行的功德,這就像常精進菩薩一樣。「隨」,他行,所修行是如何修?是很精進修呢?或者是應付?就是有修,有就修,沒有就停,這種應付式的修行,名義上的修行。不是哦!是真實修的,不是名與相,不是出家一個形相、一個名字,這樣我叫做在修行者,不是哦!他出家修行,他是真實如法受持的人,已經發菩薩心了,是真修行者。所以「隨其分量」,他到底真修的心、真實行的功德到底有多少?
這個「隨其分量,隨分所得」,任何一個人所說的精進,不是我說多少就算多少,不是。是你做多少才得多少,不是我做多少就算多少,不是,是你修多少就得多少。所以,「故由常精進菩薩為當機者」。常精進菩薩,他就是已經修多少了已經得多少,他堪得為大家典範的人,所以他稱當機者,也就是常精進菩薩,「以告大眾」用這樣來向大眾提醒。所以這樣說,
經文簡釋:
「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若能常時憶念持心精勤,恆時勤修持,修行五事。
這是有五項,這是有善心的人。修行也有二眾,有比丘、比丘尼;在家也有二眾,優婆塞、優婆夷。這些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這合起來叫做「四眾」,其實分成了在俗與修行,各分二眾。所以,「若能常時憶念持心精勤」。若能夠這樣常時,時常,就是這樣心中在憶念,就是記憶著法要這樣修,就是要這樣的精進。「恆時勤修持,修行五事」;這「恆時」就是長久長久的時間,還是這樣在勤修持,這種修行用五種方式,這樣來算為他是勤修的人,因為這是很根本。
受持:堅守不失法則。
讀:則文字熟悉明諦。
誦:則吟頌銘憶義味。
解說:文義詮釋理趣。
書寫:潤述精微妙法。
是五種法師之行。
內有宿因種子,外借佛法薰習,恆常勤行精進一心求法。
「受持」的意思,就是要「堅守不失法則」。我們要修行,第一個條件就是要堅持,守好我們的法則。我們是修行者,我們的本分事,我們該做不該做?法則我們要很清楚。這個守規律儀就是法則。我們要再讀,時時要讀,因為法必定是要有聚集經典,這是佛陀他要勉勵未來的人。經,《法華經》也是未來的人去編輯的。所以現在不論是集經的人,或者是佛陀的意,總是要我們的心很堅持,我們要不斷地讀,要將這個文句刻入心來。
雖然佛陀的時代沒有寫書出來給你們看,也沒有向來就有的,也還沒有當場記錄的,不過這是未來結集的經典,提倡我們:「佛陀當初是這樣說,已經編輯為書了,所以你們要根據這個記錄的經文好好去讀。」所以「讀」,已經成為文字了,我們有這個文字可讓我們依據,我們要好好從文字上去接觸道理,明白內容竹的道理。所以,「則文字熟悉明諦」,很明白當中的道理。
「誦:則吟頌銘憶義味」;除了讀以外,不是讀了就過了,我們要再誦。讀是靜靜地讀,靜靜地讀,讀了過去,不記得了。我們還是要誦出來,不論長行文或者是偈頌的文,我們都要大聲讀。我們若大聲讀出來,就能夠常常記得住,也能夠銘刻回憶。在這個經文之中到底它的意義是什麼?能夠再回憶。誦出來,出聲唱誦,不只是讓我們銘記,記憶在我們的內心,其實大聲誦出來天龍八部也可以分享到佛法原來是這樣。因為我們的誠意,心聲上達諸佛菩薩、天龍護法聽,這就是誦經要出聲讀出來。還要再解說,「文義詮釋理趣」。我們解說,因為你讀也好、誦也好,總是有讀、有誦,我們還得要解說。因為經文很深,我們要解說人人才聽懂。讀的是自己讀,誦的是自己誦,解說出來別人聽得到,也了解得出,還幫助自己恢復記憶,這有這樣的好處。
再來就是要「書寫」,書寫,能說法之後,若再將文字寫出來,從他要講的法,將文字寫出來,這樣又再更能夠「潤述精微妙法」。解說出來,聽,聽進去了,但是我們若再將它寫成書;經說了之後將它變成書。就是一本一本的書,我們都能夠這樣將它寫出來,能夠再將內容更加微細,利用文字這樣寫,描述內心最精細、最微徹的妙法。能夠這樣將它寫出來,這利益後代的人就更大。這就是「五種法師之行」,就是「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這前面這樣說過了。我們要好好受持,要讀、要誦、要解說、要書寫,一段一段,這五項若都能夠具足了,這就是法師。這種法師,修行五種重要的方法不能離開。
「內有宿因種子,外借佛法薰習」。我們幾天前也這樣告訴大家,我們人人過去生都有修行過,所以我們心「內有宿因種子」。過去生我們已經有種了這樣的因了,已經有播了這樣的種子,有這個的因,又再有外面的緣;外面我們就藉著與佛法有緣,我們好好來聽。「恆常勤行精進」;聽法,聽了以後還能夠這樣長久入心,時常精進,「一心求法」。這就是我們學佛者修行最重要的。
*每品各有緣起:〈如來壽量〉及〈分別功德、隨喜功德〉等品,皆佛果之德,非等覺菩薩不足知之,故佛告彌勒。
所以,「每品各有緣起」。每一品都有它的因緣,現在開始將要說法師功德。就像前面第十六品〈如來壽量品〉,〈如來壽量品〉也就是我們開始要入本門前,那個時候就是從〈如來壽量品〉轉進來,這就是〈如來壽量品〉的因緣,開始就要說了。再接下來經典的教法完全就能夠感受到人人本具佛性。佛性,我們的真如與佛的本覺要會合,就是要從〈如來壽量品〉;過去無量劫的修行,一直要說他壽命多長,無量啊!就是去年歲末行腳的時候,〈壽量品〉剛好說完而已,說完沒有多久才提出了「壽量寶藏」,也就是佛陀說他壽無量,是法身,法身無量。只要佛法入心,不是算我們人間幾歲,是法我們已經接受多少了。但是我們現在還是要把握時間、利用生命,來體會佛陀所說法,將佛的法入我們的內心,成為我們的慧命,期待我們人人壽無量。佛是壽無量,無量壽。
還有,接下來的〈分別功德品〉,〈分別功德品〉我們如何修行一一去分別。還有隨喜功德,〈隨喜功德品〉,我們才剛剛結束而已。自己修行,勸人修行,還得要歡喜。那種寬大的心胸,包容一切,這種內修外行的精進,這就是在〈隨喜功德品〉。這幾品已經入本門來了。所以,「皆佛果之德」。現在開始都是說佛果的德,你如何修,能夠與佛果來會合這個德。這就是我們要好好用心聽,是文字好像看起來就是這樣,但是每一項都具有很深的意義,所以「皆佛果之德」。經文的內容一直都有,隱藏我們的真如與佛的本覺,顯示佛德,這我們只要用心去體會。
所以,「非等覺菩薩不足知之」,不是等覺以上的菩薩無法了解。所以要很耐心,要說很多的話來適合在這個經文之中。就像我們剛剛在說,南非那群菩薩,在外面的條件實在是很貧困,但是他們接觸到佛法之後,他們能夠很歡喜付出,在很貧困的地方如處天堂;付出,他們快樂,安樂行。這就是雖然還是凡夫,在因果中,過去他們的福到底多寡?有福的人生在富有的社會,缺了造福因,但是有智慧沒有福因,他可能就生在那個地方,這又有外緣會合起來了,他就可以一接觸到佛法,他會很歡喜,他會如法受持,他願意投入,自修、勸人修。
昨天也又聽到他們說,他們的進出很有行儀,而且都舉步就是唱頌靈山會(慈濟歌選「佛在靈山」),那《法華經》的偈文他們就這樣唱出來了,他們這樣的修行方法也是在精進。眾生真如本性平等,要來會合佛心,人人都可修行,人人都可得佛德。這就是我們要知道,從外面以事會理。這叫做本門,第十五品之前就是說事,來到這裡都要說理,真的要會合與佛同等的德行,這樣來為我們解釋。「故佛告彌勒」所以,過去都以彌勒菩薩為當機,因為彌勒菩薩是等覺菩薩,將要成佛了,所以這樣的根機能夠體會在本門來的經典。可見我們就知道現在常精進菩薩,他也應該是等覺菩薩,現在要說〈法師功德品〉也以常精進菩薩為當機者。
*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第十六品,四要品之一。
所以,「《法華經》二十八品中之第十六品,四要品之一」。過去的第十六品、十七品、十八品,與現在〈法師功德品〉,總共四品,是《法華經》中最重要的四品,二十八品之中最重要的四品,這樣應該大家聽得懂。這是開始我們要體會〈壽量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還有這〈法師功德品〉。這樣,這四品就是在這二十八品中很重要的四品,所以大家要記得,現在開始就要去用心了。
*說如來於久遠前成佛,其壽量不可思議。此稱為開跡顯本,一經中於此始開八相成道垂跡之化身,而顯久遠實成之本也。
所以,「說如來於久遠前成佛,其壽量不可思議」。這〈壽量品〉就是在說過去如來是如何修行過來,所以法無量。「此稱為開跡顯本」。從〈壽量品〉開始就將過去的方便法除掉了,現在開始是本門了,那個「跡」已經撥開了,現在專心要入本門。所以,「一經中於此始開八相成道」。那時候都說人間事,「八相成道垂跡之化身」,化身在人間,應人間所需要,與我們人間都一樣,他化身來人間。「而顯久遠實成之本也」,現出了久遠劫來就開始修行。這是到第十六品〈壽量品〉才轉過來,顯示了其實佛成佛已經很久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佛出人間不是靠因緣而已,他是靠真本領,在很久以前他就已經修行,一直來,來到現在眾生的因緣成熟,他現相化生人間,這個道理我們要清楚。記得,「精進」,就是我們現在要進入這個本門的第一階段,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