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人身六根中,
眼鼻身等三根之功能、數量,
都各具是八百功德;
把握當下,功能利用。
這是身體上我們的功能,但是它的意義以及我們的生活,這都有相關。「人身六根中」;人的身體,每一個人的器官、肢體都沒有離開這幾項東西。六根,我們平常這麼說,眼、耳、鼻、舌、身、意,這稱為六根。而我們六根中,到底有多少項的作用?「眼耳鼻等三根之功能、數量」;我們三根,就譬喻眼、鼻、身等這三根之功能、數量,「都各具是八百功德」,這三項每一項都有八百功德。我們在這裡若先知道,接下去的文會更加了解。這三根它才是各一根都是具八百功德。所以我們人要好好「把握當下,功能利用」,功能要好好利用。這功德也都要我們利用得好,我們若沒有利用得好,功德又一反面,那就是惡,所以我們要好好利用。
耳舌意千二百功德;
耳聞聲無形無影像,
舌根感觸味覺苦辣,
甜苦鹹淡辛酸奇味。
「耳舌意千二百功德」;耳根、舌根、意根就有千二百功德,耳、舌、意這三項,它們各有千二百功德。用心,大綱看好。「耳聞聲無形無影像」。我們耳朵在聽,聽東西無形、無影像。那舌呢?「舌根」,就是「感觸味覺苦辣,甜苦鹹淡辛酸奇味」,舌頭它能夠這樣的感覺,甘苦鹹淡。是酸的?種種的味道差不多都會知道。我們這些東西到底對我們有沒有功用?功用很大。所以我們用心去了解它,就有利用的功德,好好去注意,樣樣注意做得好,它就是功德。我們的器官、六根無不都是讓我們這生這世所利用,我們要好好利用它。下面我們來聽。前面的文這麼說,
複習經文:「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
前面這段文,是釋迦牟尼佛開始要講〈法師功德品〉了,一開始,他的對機者就是常精進菩薩,這位是大菩薩,我們昨天說過。彌勒菩薩他是將來要在人間成佛,當然時間還很長,不過現在我們就知道。因為大家學佛的人都知道「當來彌勒佛」,所以也準備要成佛。在我們人間所說的時間,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啊,很長,這麼長。但是在天、佛的境界中,他的時間不算長,總是將來要在人間成佛來教導眾生的未來佛。所以有很多由彌勒菩薩不斷來追問法的內容,來追究每一段的文,讓我們能夠更加清楚、更加了解。
再之前也是,很貼心的弟子迦旃延、阿若憍陳如、須菩提等,他們來請法,要如何能夠……?「我們都信解了,但是法要如何進去?」這就是小乘者將要轉入大乘,有這樣從小轉大也是很重要的關鍵。還有在文殊菩薩,彌勒菩薩來與文殊菩薩來對答,引起讓我們知道《法華經》是這麼重要的經典。我們若從這樣向前推,推到《法華經》,由舍利弗……。舍利弗就是佛弟子中智慧第一,他就來請問佛陀,佛陀一直一直在讚歎這部經的甚深微妙,大家無法了解。尤其是佛陀講經以前,這個發光的形態,大家的內心就已經有很高的期待,也有很大的好奇。這是佛陀講法很異常,還不曾這樣這麼的慎重,還未講《法華經》以前,他所講的是《無量義經》,所入的是「無量義趣」。定中所入的是「無量義趣」,所以發出了這麼不可思議的光。這很多的弟子在場一直看,到底佛陀有什麼樣的深奧大法,要從他的內心發揮出來,所以大家好奇了。
所以,舍利弗在這麼多弟子中,他的智慧來領眾,率先先問了。但是這個時候還是不知道這種的境界實在是很深奧,經過了舍利弗、彌勒菩薩、文殊菩薩……。再過來已經有幾段的經文,彌勒菩薩鍥而不捨,不斷不斷請示,佛陀也不斷對機於彌勒菩薩。可見,這與人間以及未來要領導人間的佛、將成佛的彌勒菩薩,全都是很看重。現在來到這裡,這也是本門。「爾時佛告常精進菩薩摩訶薩」在本門之中,佛陀就以常精進菩薩為對機──「啟機者」;他就稱呼常精進菩薩。可見佛陀對常精進菩薩的認同,以及要讓我們知道常精進菩薩他修行的功力也已經很深,根機很深,堪稱為「等覺菩薩」。
所以這是佛陀與菩薩之間,這分知己,互相了解,了解菩薩群中他們的根機的深淺。既是常精進菩薩有這樣的根機,大家都會認同,所以緊要的關鍵,他就以常精進菩薩為對象。所以稱常精進菩薩,「你是一個大菩薩,你要聽。」也就是引起大家要仔細聽:「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這恐怕人會疏忽掉了應該受持的,我們會疏忽掉了。所以在這個地方開始要教我們如何入佛門,在佛門中還得要時常受持,還得要精進,不能離開這幾件事情,才不會讓他散亂,才不會讓他懈怠掉了。讀與誦,這兩項拆開,合起來也是一項。讀,默默來讀,看書,好好地看。我們雖然修行,雖然知道,我們也得要常常將書要一直拿來看,愈看愈了解,幫助我們的記憶不會去讓它忘掉了。何況佛法的經教很多,我們能夠普遍了解。尤其是選擇到這部《法華經》,我們必定要一讀再讀。
幾天前有一位資深的菩薩,帶著兩位新發意的菩薩來,那對夫妻,她就這麼說,她說:「先生有一次身體很危急去看醫生,看過了幾個地方,卻診斷不出或者是診斷到了,但是吃藥也沒有效。對身體他很重視,到處去問,後來……。」當然問很多,後來有一位法師就告訴他:「你要發心,你要誦一萬部的《地藏經》。」他真的開始誦,要誦一萬部,到現在,他說:「我已經具足五千部了。」五千部的《地藏經》對我來說,我說:「很震撼!你這五千部的《地藏經》,一部《地藏經》是上、中、下品,這五千部《地藏經》到底誦幾年了?一年也才三百六十五天。這三百六十五天你到底一天誦幾部?誦過是不是有了解?誦過是不是有身體力行?有了解地藏菩薩他的願力嗎?釋迦牟尼佛為何會講《地藏經》呢?地藏菩薩他的願力,其他的菩薩做不到;他做得到,去到那個最最苦難的地方,入地獄去救度眾生。「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與其他的菩薩是不同,他的特殊。
你誦一萬部或者是五千部,你有了解它的內容?你做得到嗎?他的孝、他的善,他發大心立大願,那個悲心大願你有體會、有了解嗎?「不知道,就是這樣一直誦。」他是這樣在相信,我想說:「不用啦!」我只能夠為他強化:「你要去了解地藏菩薩他的精神理念,他的大願、他的行。」這是很重要。但願我們人人入佛門來,要從佛門進來之後,我們真正修行,如何修。甚至有老菩薩來,因為她很有福報,孩子很有才華,家庭環境非常好,她都茹素也很善良,很發心在佛法精進,勤在道場。而她的勤,她到處都去拜,而且遙遠的地方,將大陸各大名山她都去過,去「打水陸」(水陸法會)等等。這有這樣的經濟,有這樣的才華,有這樣可以一直走,帶團體走或者是跟師父走,跟法師走。這一直一直都說:「我就哪裡去、哪裡去、哪裡去!」
其實內心會覺得也是很了不起,年紀這麼大還能夠到所有道場去走。也知道很多的事情,但是有做嗎?「你們有去哪一個國家?」他們說,也再告訴我他們又去哪一個國家去看很貧困的人;我就再問他們:「你們有幫助他們嗎?你們有做嗎?」概括就是這樣過去。實在是矛盾,真的有時候要說,若用這麼多這麼多的錢,不知道已能夠救多少多少的人?能夠用這麼多這麼多的時間,不知道能夠幫助多少人?總是用心在這個地方,這個心都一直覺得:「你做這個事情,若來做這樣;你有這樣的力量,若來做這樣……。」這總是人有這樣的見解,有這樣的優、缺點。
我自己也會覺得旅遊是人家的興趣,誦經是人家的本領,想回來也覺得不容易。但是叫我來做這樣,「我是不可能;我有我自己的方向、自己的主張」。這就是我們人。人在人間,思想無形,但是藉這個身體、藉這個六根要如何來應用?精神理念,這是我們的本性。我們歷世以來,不僅是說長年以來,可能過去生中就是一直一直就是養成這樣的習氣,就是養成這樣的方向,所以他就有這樣的意識、觀念,永遠就是這個觀念才是對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觀念,觀念也叫做習氣,就已經養成了我們有方向、觀念,同樣的道理。所以,這個觀念能改嗎?可以。這樣的時間拿來做這樣的事情,只要有因緣接引,因緣若會合,說不定這麼精進的人,能夠讓他來發揮一些務實人間。人間最欠缺之時,你可以及時給他最需要的,這就是最好的。
就像我們現在在說《法華經》,讀、誦、解說、書寫。讀、誦;讀,讀當然很重要,沒有讀我們如何知道什麼叫做《法華經》呢?你們每天早上讀、誦,每天早上的早課,哪一課沒有在讀、沒有在誦呢?早晨時、下午時。有的人較勤的,就連晚課都會來,而若是比較鬆懈的人,晚課就沒有來了,這是不讀、不誦;只是一天一次、一大早這個時候來。或者是一大早,在家人一大早有時間也來上早課,但是同樣晚課較不會參加。有的老菩薩說:「我晚課還未做,我要趕快回去做晚課。」也有這樣很精進,對讀與誦,他們就很用心在投入。
但是讀與誦,你了解其中的意義嗎?你若沒有了解其中的意義,就像我們歌一唱就過去了,這首歌與我們沒有關係。歌唱得很熟,但是這首歌與我們沒有關係,只是我們有興趣想唱而已。若這樣,讀經也沒有用,讀書當歌。我們現在就是讀,每一字、每一句,一句、一偈,之前的〈隨喜功德品〉,後面是不是這樣說,一句、一偈好好用心。我們就是要讀、就是要誦,不論是一句、一偈入我們的心,就是讓我們能夠心開意解。這在幾天前才說過了。所以請大家讀、誦要用認真、深心信解這個心情來讀、來誦。
所以,「若解說、若書寫」,不只是讀與誦這樣過去就好,還得要解說,還得要書寫,這要起著恭敬心供養。這樣合起來才有五種。這是讀、誦經典的意義,要不然各人都有各人的興趣,各人有各人相信的法門。我們這個慈濟法門,是要大家把握很實際的時間。做事情當然很重要,但是讀經、聽經的意義要聽來應用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是只有文字拿來念得順,這樣就開始要說心得了,不是。我們真正的心得是銘心刻骨,我們做得到;說得到、做得到,這才是真正我們的功德。我們若只是知道,做不到,要說功德那就很難了。所以大家要注意功德,什麼叫做功德?不是叫你執著功德,要注意。
我們六根要如何應用,因為每一個人,每一個人是一個總稱。因為眼、耳、鼻、舌、身是長在我們的五官之中。這我們總不能說「眼睛」,我們是一個人,你若只是說「眼睛」,耳、鼻、嘴要拿去哪裡?當然我是一個「人」的代表,這個人代表一定是六根齊稱。這個六根代表我們一個人,一個人代表六根,六根俱全就是一個人,一個人代表六根。所以,功能就是從我們的六根,六根這樣去付出做出來的,修行也不離開六根。所以這段文這麼說,
經文:「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
我們在念這些,我們能清楚嗎?實在是不清楚。要說這些,說得清楚嗎?也說不清楚。但是我們大綱應該要知道,「八百眼功德」,我們要知道功德,眼睛我們如何看,我們用什麼樣的精神理念,利用我們的眼來看外面的事情。這人生有種種,大家用心,用心去想。這個看,就是用眼,大家去用心去想。
*是人所得功德,若論六根功德,總括始終,六根各有千二百、八百功德之分。
先來聽,來看這段文,「是人所得功德,若論六根功德,總括始終,六根各得有千二百、八百功德之分。」這同在一個臉孔上,我們可以有八百與一千二百功德這樣來分,這是依它的功能、它的作用來分,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去了解。
*若論互用之妙,則一根兼作諸根之用,一識能緣感一切識境,六根各各圓滿六千功德。且依常眼、鼻、身等各得八百德,耳、舌、意等各得千二八百功德。
「若論互用之妙,則一根兼作諸根之用,一識能緣感一切識境,六根各各圓滿六千功德。」要記著。下面再說,「且依常眼、鼻、身等各得八百功德,耳、舌、意等各得千二八百功德。」這樣大家,這樣說聽懂嗎?聽不懂啦,說「懂」是沒有的事,聽不懂啦。
經文簡釋:
「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眼根觀見前方,左右兩旁,但不見後方,以四缺其一 (不見後方故缺) 。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其實要告訴你們的,你們要好好用心聽,看起來最簡單的,就是最深的。但是最深也是……,總是很重要就對了。所以譬喻眼根,因為眼根它才有八百的功德。而我們眼睛很重要,為何它只有八百功德呢?所以是為何?來,「眼根觀見前方,左右兩旁,但不見後方,以四缺其一(不見後方故缺)。」這就是我們前、後、左、右這四方,它缺看一方。我們眼睛只有看前面,可以稍微瞄一下左、右,這樣了解。能夠轉這樣,能夠轉這樣,能夠看這樣,但是要看後面,就要將人都整個轉過。人若沒有整個轉過,你沒有看到後面。我們的眼根的功能就是這樣,所以它八百功德,眼的功德。
所以,「論所作功德不全」。所以功德,功就是功能;得呢?看到了,看到了,看這個功能;看到了,得到了,那就是「得」,得到了,常常告訴大家,「德者,得也」。看到了,這就是我們有作用,已經有作用了。結果,用眼睛的功能,已經結果得到了,這叫做「功德」。對外面的用功,後面能得到。看前面,看得到;轉過來,看右、看左,我們都看得到,這種轉過來這個功能。轉過來,眼根看過去,看到了,這「到」了,這就是「得」,得到了,也就是德。「德者,得也」,這二字我們若清楚了,用字就會比較通徹。所以,「三分言功,一分無德」。三項的功能都到了,一分呢?一分就是後面我們得不到;後面沒有得到,因沒看到,所以「一分無德」。所以,「當知眼唯八百功德」。
經文簡釋:
「千二百耳功德」;如耳根能聽聞,十方無遺,動時邇遙處,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千二百耳功德」。「如耳根能聽聞,十方無遺,動時邇遙處,靜無邊際」很遠的地方或者是近的地方,我們在動的時候,我們動的時候,那就是聽到近,就像鳥在叫,我們有聽到;我們若是靜下來時能聽更遠。我們若在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在動,你有看到我的人,聽到我、看到我在說話,所以精神集中在我這裡,我在說話,你們有聽到;而我在說話,近處的地方有鳥,我也聽到鳥的聲音。到底我能夠聽多遠?我不知道。
我這個時候耳朵聽到的只是鳥的聲音,而鳥離我多遠呢?應該不遠,應該是很近。但是,應該也是遠遠的,應該不是在我們這個空間裡面。聲音無形,在遠方,我們聽到。若靜下來的時候,靜下來聽的就會聽到很多。若是四邊都沒有聲音,好好靜下來那時,我們就能夠聽到有地氣的聲音、空氣中的聲音。這不是無聲,空氣也有聲音,地氣也有聲音,是很精密、微細的聲音,這是很精、很密。這個遙遠的聲音,有時候會聽到海浪的聲音,那麼遠,靜下來的時候。過去有時候出來這裡與大家打坐,能夠聽到空中、海上、地氣的聲音,這都是靜下來的時候。
耳朵的功能比眼睛的功能更好,四方八達,鳥在這邊,光聽就知道,不用眼睛去看。在這邊的聲音,這邊若是有,應該同時也聽得到。現在集中都在這裡,所以我們聽聲音就知道方向了。前面的聲音,知道它在前面,火車若過了,我們就知道火車在我們的前面。總而言之,在靠近我們的周圍,我們就能夠去體會、感覺那是在哪裡?
後面(講座後方)也有機器的聲音等等,總是前後左右聲音分得清。隔了這個房屋,我們還是聽得到。我們若要用眼睛來看,只是有聽到它在叫,因為旁邊都有牆壁隔著,我們看不到。所以牆壁雖隔著,我們還是聽得到,這就是耳朵比眼睛更有功能,四方八達我們全都聽得到。只是分別在那個動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都在近的。我們若是都靜下來,不要光想著這個周圍,很自然心境就會開闊,這種遠方都全部,聲音會很微細,就會聽得很好,這是要心靜的時候。這聽的無邊際,用耳根來聽是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經文簡釋:
「八百鼻功德」;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
所以,「八百鼻功德」。耳朵就有一千二百的功德,眼睛有八百的功德,記住。現在再來說它,鼻,就是鼻子。「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鼻它就有出入息,它的,那個鼻子除了能聞,我們的鼻子能聞,聞這是香的,這是臭的;或者是這是我歡喜,那是我不歡喜。幾天前,他們去摘了一些花,有時候聞到的,在房間裡面就能夠聞到外面供佛的那是玉蘭花。幾天後,他們在那個地方換的是含笑的花,我都沒有看到,我在裡面就能夠聞到這個香的味。同樣是花,不一樣的氣味,含笑與玉蘭這兩項拿來看,乍看好像相仿,但是它那個味道絕對是不同。所以鼻能夠這麼的細膩聞出了這是什麼氣味?是什麼樣的香味?臭的,是怎麼樣的臭?它光是香、臭,它能夠分析很多種的香、臭,這就是鼻子的功能。
「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但是,雖然有這樣的分析,不過它有欠缺,欠缺在近處,在近處可以聞到;很遠的地方,向前都聞得到,後面過去了就較沒有感覺。前面的,它聞得到,它可聞得很細膩,但是若沒有這個東西,它就沒有這個功能。它有出入息的功能,鼻子就是能這樣聞香臭,出入我們的呼吸進與入、出這些功能。它就是這樣靜靜在這裡,也不會往哪裡去,就是靜靜在這裡。東西,你只是隔在外面,它聞得到,呼吸,空氣遠遠進來,它沒有什麼功能去作用,因為這樣它也是三分缺一。所以,「當知」;我們應該知道,「鼻唯八百功德」,它就只有這樣的功德而已。
經文簡釋:
「千二百舌功德」;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千二百舌功德」,舌頭它就有更大的功德。就是它除了能夠吃,能夠去知道甜、鹹種種的味道,種種的甜、鹹等等,來滋養我們的生命,舌頭很重要。「如舌宣揚」;但是更加重要的,那就是舌能夠說話,它能夠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很多道理,是人間的道理或者是出世間的道理呢?它就能夠按照我們的思量,所聽的、所要說的話,它就可以透過了舌根。當然它也有一個組織,當你嘴若沒有動,舌頭若沒有動,你說話就不會分明。所以舌頭一定要動,說話分明,將那個深奧的道理,很靈活,舌頭很靈活,說出了很分明的語言出來,這就是弘揚佛法。
「言有方分」。有分寸,它不論要說多大、多大去形容,還是說很微細、很微細,這全都是在我們這個舌之中。所以,「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我們就能夠知道,舌根的圓滿它就是千二百功德。所以舌,不要只有說它「三寸之舌」,其實這舌頭給我們很大的功能,它有吃所得的功能,有說話能夠分析很多道理的功能,這對好的就是功德,發揮它的功能,它的德。
經文簡釋:「八百身功德」
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
「八百身功德」。八百身的功德,這身體有八百功德,那就是「如身覺觸,識於違順」,能夠是很順或者是我們很不歡喜?譬喻說,今天冷或不冷?如果冷,「你穿得夠暖嗎?」「不夠暖,是很冷呢!」冷的感覺長什麼樣子?「受不了啊!」要怎麼辦?趕快一件衣服再為你加上去,或者是一件毯子為你圍起來。逆的就是缺這些東西,在冷的時候有充足這些東西來為我們保暖。這有違、順,我們身體的感覺,感覺能夠辨認是冷是熱,身體所需求的,我們全都有這樣的感覺。
所以,「合時能覺,離中不知」。合的時候我們感覺,而若是離開,這個東西若離開,就是不知道。所以「離一合雙」,這種離開了之後,這個身體除非就是人又拿東西來給我們的身體應用,要不然這個身體真的能夠再去做什麼嗎?它僅僅有這樣的感覺,是軟的、是硬的,是冷的、是熱的,是痛的、是舒服的。這只是有這個身體,它能夠有這樣作用,就是只能這樣而已,不然它還有什麼呢?「故身唯八百功德」;所以這個身體總是也是同樣有欠缺,欠缺這一個功用,那就是八百的功德。
經文簡釋:
「千二百意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千二百意功德」。意的功德我們就能很簡單知道。「如意默容」;意就是默容,我們平時沒有表達事情之時,允許它,那就是意。聽很多事情,我們能夠容納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惟聖與凡,無不包容」,唯有聖人與凡夫全都能夠包容。我們凡夫,其實這些意識我們都了解、我們都知道,我們有真如本性。但是我們有這樣的了解,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沒有透徹;過去、現在、未來我們意識在藏識之中,只是我們還未去將它啟發出來。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它其實都是默容,都是含藏在其中,我們是沒有去將它表達出來。
當然要能夠表達出來,那就唯有聖,聖人可以表達出來。表達出來,凡人是沒有辦法,但是我們明明就是具足。我們明明就是具足,我們的心,我們只要啟發出來,我們凡夫啟發我們的大心,常常一句話說:「己無私,對人有大愛。」這就是包容下來。意是沒有增減,什麼樣的人都有,不論是聖人、凡夫都有。但是我們這個心可以包容一切,能夠包容,真的是「盡其涯際」。「盡其涯際」就是無涯,就是無邊際,我們的心有辦法包容無邊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我們的意根真真正正能夠發揮很大、很大的功能,只要我們將我們的真如啟發出來。我們願意學,我們願意讀、願意誦、願意解說、願意書寫、願意付出,這樣自然我們的心就開闊。它的功能永遠在,只要付出就有功,只要你付出就有得,我們的功能總是這樣地付出。
其實我們本來就是說,我們「三八二四」,三個八百,這樣多少?二千四百;三個一千二百,這樣多少?三千六百。這樣合起來多少?六千,所以就大家都具有六千的功德。總是六根好好應用,「八百」、「千二百」這都有它應用的功能。最好大家要很用心,要分析它將它合在一起,就要將整部經典好好地往下再聽,請大家要好好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