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
發表主題: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周日 11月 11, 2018 6:55 pm

20181111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又欲聞即聞,如求法聞;
不該聞勿聞,聞皆如法。
不能聒耳,不昧諸音聲,
動靜自在,方耳根不壞。

能了解嗎?我們要知道,應該要知道,我們若要聽,聽聲音,我們要聽的就是,我要聽、我要求;「求法聞」,求法的聲音,我們若要聽,就是要聽如來法的聲音,這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不該聞勿聞」,我們要聞,皆聞如來……。總是不應該聽的不要聽,而要聽的是要「聞皆如法」,要聽真正如法的聲音,如是法的聲音。所以,不能看我們就不需要去看,不需要聽的我們就不要聽,不需要說的就不要說,所以這就是我們的規矩。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要聽不該聽的事情,我們要聽的是要聽我們要追求的法──佛法、正法的聲音。

我們要知道,聲音這麼的多,我們要如何聽?「不能聒耳,不昧諸音聲」;我們雖然聲音很雜,不論哪裡來的聲音很雜,但是很雜的聲音也不會來打擾我們的耳根。我們常常都會覺得:這個環境很雜,這麼雜的環境是要如何聽法啊?唉呀,這個環境人這麼多,很吵,是要如何修行啊?就是歸納在吵啦、鬧啦、不安靜啦,無法聽法,也無法修行。我們都是這樣想,都是這樣在選擇環境,修行就是要一個很優雅的地方,不吵、不鬧的地方我才能夠修行。人若是要等在修行就是這樣很悠閒,悠哉、悠哉沒有事情做,這樣這麼的清淨,我心都沒有煩惱,很清閒。這樣是不是叫做修行呢?我們人的心真正沒有煩惱,就要問心無愧才是真正沒有煩惱。問心有愧,逃避環境,清淨,儘管你外面的環境是那麼清淨,逃避一時,但是無法逃避一世。不只是無法逃避一世,也無法逃避來生來世。

我們要知道因緣果報,過去我們是對什麼因,是造什麼緣,而會結到什麼緣;對了什麼因,現在所對的果我們要如何來接受。還未聞法之時是煩惱,聽法之後,法轉動了我們的心。不只是知道法,還要再懺悔過去的錯誤,有環境,還要再面對得到的人我們要勇敢面對,表達懺悔。若不知道是什麼人,是我們的環境不斷苦、苦、苦,但是了解法了,這麼苦的人生,原來就是因為過去因啊、緣啊惹來了我這樣的苦果,我知道了,我甘願面對著這個環境不論是好、是壞,我要面對。過去我與他計較,過去我在煩惱,在環境中很多無明,我現在知道法了,這種的環境裡我要如何轉我的心態?很甘願面對環境,什麼樣惡劣的事情來了,我要泰然自在,接受啦!接受過了,這麼的惡劣,逆來順受,我還說:「感恩哦!我終於過了一天、過了一事,過了困難的難關,我已經又消一個業過了。」若這樣才是真正人生懺悔,消因滅果。

過去所造作的因,未來所要受的果,過去就是過去,現在就是現在,過去的因既造,現在的果我一定要受。受完了,我這輩子沒有再造作不好的因,這輩子再也沒有再結不好的緣;我回過頭來,我造好因、我結好緣。這是我今生此世聞法之後轉變我的心,我現在造來生,我現在心安自在,這叫做輕安自在,對來生沒有掛礙了;了因脫果,沒有掛礙了。

就像看到一則很親切感,聽來的故事。在民國初年,倓虛大師有聽到一位很有錢的太太,她很信佛,來寺院拜佛。她非常的憂愁,是為何呢?她就說:「不好意思,雖然過了這段時間,這麼久了,但是我的擔憂還在,我還很思念,思念我往生的先生。我一直放不下,我想要知道他到底在哪裡,往哪裡去了?我想要聽他的聲音,想要知道他現在的去向。」這當中倓虛大師就告訴她:「妳若是這樣放不下,我有聽人說,一位法國人,外國人啦。」他說:「妳若去與他談話,他就會將妳的先生找出來。妳找我,我沒有辦法,妳去找那個外國人,是法國的人。」他為她介紹。

真的去請他了,就去與他面對面說話。這個法國人,他就說:「妳想要了解妳的先生,可能就給我一個時間,妳什麼時候來。」約個時間,一家人全都來,就是與媳婦,還有一個兒子。這個媳婦也來了,另外一個兒子比較年輕,也來了,就開始問了。這個法國人就說:「妳將先生的名字寫出來給我。」後來她就將先生的名字寫出來,這個法國人在那裡作法,說他要去了解。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法國人就說:「我怎麼找都找不到妳的先生,到底妳的先生去哪裡?找不到。」這位老太太就說:「哪有可能啊!他往生這麼多年了,應該若不是天堂就是人間,要不然他去的世界應該很好。我花錢就僅僅想要知道他的去向而已。」這個法國人就說:「若這樣,我就去地獄找他。」老太太就說:「不可能,我先生一輩子都做好事,哪有可能去地獄。」這個法國人就說:「要不然妳找一個往生沒有多久的人,我來替妳找,這個人是在哪裡。」

結果她這個媳婦,她就說:「這樣找我的先生,我的先生是沒有多久之前才往生,拜託你替我找我的先生。」寫出他的名字,先生的名字,讓他去找。結果叫出來了,先生出來,法國人就告訴她:「來,這就是妳的先生,妳與他對話。」對話了,這位先生就告訴太太:「妳是某某人。」這個太太就說:「你難道是真實是某某人呢?」他說:「我是。我因為在世花天酒地,做一些讓妳及讓母親很不歡喜的事情,我覺得對不起妳們。我現在需要妳們替我做功德,要不然我只是在這個地方上不上、下不下,這樣我很辛苦,妳要去替我做功德。什麼好事我都沒有做到,光是會花天酒地,希望妳們替我做一些功德。」

他就說:「但是妳用我的錢做,我在某一件衣服,那裡面我還有放著支票,那張支票妳幫我拿去換現金,去為我做功德。」真的去找了,也真的找到這張支票,有數量哦!那錢也不少。她就說:「若這樣,我為你做功德。」就在那裡哭,媳婦也哭,而那個人也哭。這位母親就出聲了,她就說:「你難道沒有看到你的父親在哪裡嗎?既然他去那麼久了,他是你的父親,你去,到現在難道都沒有遇到你的父親嗎?」

他就說:「聽說父親去地獄了。我到達找不到我的父親,聽說父親已經去地獄了。」「地獄?哪有可能!他做那麼多好事。」他說:「雖然父親在世做不少好事,不過他有一次在某一個省有了大水災,很多人受飢餓,皇帝,就是皇上;因為那個時候是民國初年,民國初年過去還是清朝。他就說:「父親在那個時候是受皇上委託,派他去救災,但是他將國庫領出來的錢完全侵吞,幾十萬的災民餓、冷,死了。因為這條罪,他死後入地獄來了。」母親,這老太太就出聲,就又說:「但是他平時做這麼多好事,怎麼會抵不過這件事情呢?」這個陰間的孩子就回答:「因果啊!做這麼多的好事是點點滴滴,母親信佛,影響父親做。但是這吞食國庫,餓死這麼多人,這個罪很重,因果抵不過啊!」所以,就沒有辦法了。

之後,這位老太太就來向倓虛大師說:「我問的結果就是這樣。」倓虛大師就說:「是啊,這因果,最重要的妳不要迷信,我會為妳介紹外國人,我也是聽人說的。但是要讓妳親自去與這個人見面,看他如何引妳看先生,讓先生與妳對話。這是一種催眠術,這是外國人一種催眠術。看你們的心理如何,對你們的催眠術。而現在要告訴妳,既然妳那麼發心,長年以來妳這麼信佛,也是護法,要告訴你們的因緣,因果不昧。」

「這位外國人告訴你們說,抵不過。那個音聲出來,說因為皇上讓妳先生去救濟,而他卻吞食國庫,讓那麼多人往生了,因果實在真的抵不過,這就是你們要知因識果。為妳的先生做好事,這是應該要有。妳的媳婦,妳說妳的兒子,妳的兒子只是花天酒地,沒有做好事,讓妳心擔憂,就只有這樣而已。所以他現在還在中陰身的地方,七天死一遍,也是很辛苦;以佛法來分析,他因果還未完全集過來。這輩子就是這樣,沒有造極惡也沒有造善,但是花天酒地,這還是同樣對人類有虧欠,等待因緣成就的時候,他就跟因緣果報去了。」

「而妳的先生墮地獄,這不是不可能。妳的先生有做這樣的事情嗎?」她說:「這已經是他較年輕時的事了,這是在清朝的時代,現在已經換朝代了。」是啊,朝代如何換,因緣果報是自受的。「不過先生之後跟我做不少功德呢!」「但是這因果分明。」這是在清朝末,是民國初年之時有這樣的一段。所以我們要相信因緣果報,我們聽什麼樣的聲音,在什麼樣的環境,我們應該要隨那個因緣。什麼樣的環境,是優是劣我們都要接受;接受這個環境,我們要如何去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改變自己的心意。過去就是這樣的因緣果報,現在在這個果報的環境中轉變我們的心態,轉煩惱為菩提,這才是真正在潰鬧、在人很多的當中,我們順著這種人很多來轉我們的心,這叫做入群度眾生。人群中很吵雜,但是我們的心很恬靜,我們的心很歡喜,在這個人群中為人付出。

所以不論聲音,周圍多麼地吵雜,會聒我們的耳朵,讓我們的耳朵很不舒服,耳朵聽到入聲了,聲音入聲,這個聲音很難過。我這段時間就是這樣,不論是人聲、外面的聲音,什麼聲聽入耳根來,就好像震動得很無法接受。無法接受,時日也是要過,面對的事情也得要面對。這種耳朵,就像刀在刮,就像裡面是什麼樣的東西在翻轉,很難受。所以,這吵雜的聲音,若有了身體一大失調了,某一條神經系統怎麼樣了,也得要很用心去克服。

有時候真的是無法克服,在那邊說話說一說,「唉呀,我們過去這邊」。那邊的聲音真的很吵,一輛車過,不是只有車的聲音,那個車過的聲音變成了擂鼓,很大聲。那個聲音會震入,那是無法去克服的,真的,連自己說話的聲音也自己讓自己很困擾。這這麼長的時間要怎麼辦呢?還是要克服,如何說都沒有用,這是要克服。就是這樣的業,就是要這樣將心意克服下來。這在說這樣,哪怕我們這麼近,在說身體狀況、感受,你們也無法得以了解。後面有車聲隆隆隆;那個敏感的聲音,也很大啊!

所以,我們也是同樣,心還是要很清楚,儘管那個聲音來困擾我們的耳根,困擾我們很多。這聲音的「隆」,但是就像在刮耳的吵雜,同樣「不能聒耳,不昧諸音聲」,這個聲音還是沒有讓它糊塗掉。反正吵鬧歸它吵鬧,人的聲音我還是要聽得很清楚,要不然要怎麼辦?整天要面對人、要聽事情,遠、近的事情都要很清楚,心若沒有定下來,要如何面對呢?分秒中都要處理的事情,要怎麼辦呢?所以還是同樣要「不昧諸音聲」,聽聲音要聽得很清楚。外面的聲音,聽近的人面對面在說話的聲音,要如何將它分得清楚呢?這還是要不昧,要很清楚。

所以,「動靜自在,方耳根不壞」。到底有沒有毛病?自己就要把握,要相信自己所聽的聲音,外面多嘈雜的聲音,同樣我們還是要清清楚楚,聽在面對面的聲音;外面的雜音,「唉呀,這就是自己知道有這樣的毛病,外面那些都是雜音,我想要聽的是在我面前說給我聽的。」就是這樣,要不然還有什麼辦法呢?這就是面對現實,聽聲音。所以說「不該聞勿聞」,我時時刻刻就:唉呀,那不要聽,就不必聽隆隆隆隆的聲音,不要聽。我只有認真聽我要聽的,聽我要處理的事情。

所以,「聞皆如法」。世間事要會合在出世間理,我在說的就是讓大家知道:經文就是這樣,讓我們如何受法在生活中;生活中有這麼多的苦,不能亂了我們的心。當然,說心不會困擾是不可能,但是要如何去克服它?很辛苦,說給別人聽,他也無法了解,也無法替我們受苦。我們就要自己承認,苦啊!就是這樣。所以常常告訴大家:「苦啊,人生面對的環境無不都是苦。」就是因為苦,我們就要把握時間,運用我們還能用的器官、生命,就要負責任做到完,做到真正無法做,這就是人生。修行不要畏懼環境嘈雜,不要畏懼,還是要去面對。因為明天我就要出門了,所以我們昨天說的經文,

複習經文:「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因為昨天的昨天的,那就是前天了,已經將耳根的缺點、優點分析完了。昨天已經將它轉進來耳根;耳根它有千二百的功德。雖然肉耳,父母所生耳是肉耳,它還是會有毛病,但是它有很大的功德,它有功能。第一我能夠聽法,聽法受用行入人群,這就是耳朵的功德。我還能夠聽人間疾苦的聲音,哪一個地方有苦難,我聽到了、我知道了。所以每天我若在電視中聽到、看到畫面,「哦,是哪一個地方有災難」,我就會馬上叫人,說:「趕快去問看看,那個地方有地震,那個地方有風災,那個地方有火災。因為我盡量不開聲音,拜託這件事情去問看看,將它問清楚。」所以現在我們宗教處或是在隨師的,我會馬上叫人,說:「趕快去問。了解嗎?知道嗎?」這種至少在社會的訊息,科技發達,電視的音聲或者是畫面。

所以我常常說用眼睛聽,看到,哇,大火!看到字幕出來,北加州、南加州火這麼大,「你們趕快去幫我聽看看,到底是發生多大的火災?」這最近隨師就常常接到我說:「你們去問看看。」就是因為聲音無法放很大聲,所以我就會聽一點點,趕快叫人去問清楚。若沒有這個畫面,用眼睛代替耳朵聽,若好像沒有這個事情,也不會想要去關心。所以不論是耳、目都有它的功德,眼睛看到的,關心,耳朵聽到的,關心,我們就有辦法去行動走過來。這就是我們耳,耳根與眼根,它都有功德。

但是父母所生耳難免就會有毛病,很多毛病,要如何克服它?雖然很煩惱,還是同樣在面對著現實,煩惱轉菩提。就是要,真的身體去感觸到,這個時候「感恩」,要如何煩惱轉菩提。這就是知道法,在人間中我要如何轉,同樣的道理。所以會常常告訴大家要用感恩心,我們遇到什麼樣的環境都要感恩。所以,「清淨常耳,悉皆聞知」。還是這平常的耳朵,也是要聽天下間的聲音。困擾的要如何將它去除,我們的耳根才會清淨,要不然老化了,種種的聲音,有聽到、沒有聽到這都是毛病。聽雜音,隆隆隆的聲音,這都是很正常。這要怎麼辦?就將它淨化掉。這就是困難,這種的煩惱困境還是要面對,淨化,這叫做「清淨常耳」。也是要聽人間平時的事情,所以這總是要聽;「悉聞」,全都要聽。「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什麼樣的聲音我們還是耳朵要聽它就對了,它還有聽的功能,能夠分別音聲,還能夠分別是對、是不對,還很清楚。

*分別音聲不壞耳根,如何是壞不壞義?常人聞擾聲聒耳,不能分別是壞義。

所以,「分別音聲不壞耳根如何分壞不壞義」,這要如何去分別它呢?這壞或是沒有壞自己最知道。所以,「常人聞聲聒耳,不能分別是壞義」。這是壞的,是壞的,耳朵是已經不好了,我們就是平常人。但是我們若了解法,雖然耳根有缺點了,我們就算是耳壞了,耳朵有缺點,我們自己也要好好將它拿來應用。就是說,壞的東西我們也要回收,好好利用。反正也已經讓我們用這麼久了,感恩哦!壞的零件我們還能用就要用。

*今此行人,聞三千世界大小之音,善惡之聲,如在耳邊,分別不錯,不致混亂,是不壞義。

所以,「今此行人」,我們若有這樣的人,「聞三千大小之音,善惡之聲」。不論聲音是大聲、小聲,是善的聲音,或者是惡的聲音,人家讚歎我們的,或是很不好的聲音,「如在耳邊」,都是全在我們的耳邊。不論是壞的聲音、好的聲音,讚歎的、批評我們的,這些聲音若全都在我們的耳邊,這我們自己還要很清楚,「分別不錯」。不論是批評我們的,我們要很清楚,我們有這樣嗎?若有,我們要趕快改過;若沒有,是我們好的還做不夠,讓人看到還是緣不深,人家還會批評我們。所以我們應該自己要進步,不要去埋怨,還是感恩。所以,這些好、壞聲收進來到耳朵裡,在我們的耳邊,我們還得要很分別,要再分別得清楚是對、是不對。不論我們對不對,一併都要感恩。所以,「不致混亂是不壞義」,不會亂我們的心。耳朵再如何都沒有亂我們的心,所以這就是不亂。
*行者雖未得天耳通,而大千內外所有諸聲,悉能分別,皆善持是經之力所致。

所以我們要修行的人,「行者雖未得天耳通,而大千內外」,三千大千世界內外,「所有諸聲悉能分別,皆善持是經之力所致」。這就是我們真的有入經,法在用,這就是我們能夠這樣這麼的清楚,雖然還不是天耳通,但是我們用平常人的耳朵,只要你聽法,這個經、法我們都有清楚在受持。經我們在聽,法我們在用,用在日常生活中。

*向內能自修曰功,向外能行持曰德,內修外行功德兼備,而得六千福德圓俱,是謂法師典範德備。

所以,「向內能自修」叫做功,「向外能行持」叫做德,「內修外行功德兼備」;所以內修外行叫做「功德兼備」。所以修行,內也這樣在修,外也這樣在行,我們名副其實是在修行,這全都兼備。我們內修外行全都很完全、很具備,「而得六千福德圓俱,是謂法師典範德備」。我們六根都有增減,我們有三根是八百功德,另外三種的根是千二百功德,合起來是六千的福德。這大家要記得。

昨天已向大家說過了,眼、鼻、身多少功德?都是八百。三個合起來?二千四百。而我們這個耳、舌、意,各多少?千二百功德,三根合起來?三千六百,這樣合起來是不是六千?是啊!我們功德這樣會合起來就有六千。這些所說的功德,眼根障礙比較多,較多於耳根。耳根接受的可以比較多,這是分別的功能,能夠用的更多,比眼更多,所以我們內外全都要去應用到。我們不要去行惡,那就是轉煩惱。眼看色,我們也要趕快將這個色,貪的色要將它轉掉,成為這個物資就是救人。

就像那位老太太的先生,平時雖然做好事,但是朝廷給他要救濟人的錢,這個國庫裡面這麼多的錢都拿出來了,這些錢若沒有動他的心,他應該要趕快去救人。若這樣,將這些物質去救人,這就是功德。看到這些錢、救災的物資這麼多,當作是我們的,那這樣就是業。所以眼睛看東西,心意在轉,我們如何轉?所以轉對的、善的就是功德,轉不對的、惡的,那就是惡業。我們功德都在我們的六根之中在造作,所以我們要好好用心。唉!人生,在這六根當中借我們用,我們的意識在分別,所做的一切無不都是我們的過去、現在,我們要再帶到未來去,這個因果不昩。

所以這樣,我們要很用心,法要聽、經要讀,該要上殿時我們就要趕快。人很多雖然很忙,上大殿,這禮佛是經常要做的事情,我們這兩堂功課應該要做,一定要做,這叫做讀經。雖然你們會覺得早晚課,都一樣是早晚課,我不是去誦經,等到一個月,多久我要誦《地藏經》,或者是要誦《水懺》,再來集眾,大家才來。不是哦!每天早上的功課都是經,不論你是〈楞嚴咒〉,不論你是……。我們在精舍有這樣的道場,讓我們常常能夠誦《無量義經》,這是我們的道場很特別。其實你們的早課,沒有誦經還是同樣早課,只是一個《般若心經》也是同樣經,在偈文也是《楞嚴經》的一部分,這一句一偈無不都是經,所以課誦不要輕視。我們既然在叢林中,早晚課就是我們平常要做的事情,要好好用心。

最近告訴你們,這些經文要好好再回憶,因為我們這段經文,耳聞的經文說到現在,再下去它就是要說偈文;偈文若再下去,就又是很長一段才能夠告一段落。因為我明天就要行腳出去了,所以希望今天告一段落,偈文回來再來開始。所以請大家用心,過去說過的不論是〈法師功德品〉,或者是過去〈隨喜功德品〉,我們還是要好好用心。每一品,第十九品、第十八品、第十七品、第十六品,這全都可以再回憶過去,哪怕到〈序品〉,我們就是要不斷回憶。《法華經》很長,但是聽過不要忘記,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周日 11月 11, 2018 6:56 pm

[2018年11月11日上午5:20]農曆十月初四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

1.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經文:【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2. 上人手札:「又欲聞即聞,如求法聞,不該聞勿聞,聞皆如法。不能聒耳,不昧諸音聲,動靜自在,方耳根不壞。」

(1)「又欲聞即聞,如求法聞」: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們若要聽聲音,就是要聽「求法」的聲音。若要聽,就是要聽如來法的聲音,這是我們要用心去體會。

(2)「不該聞勿聞,聞皆如法」:我們要聞,該聞如來的法,總是不應該聽的,不要聽;要聽的是要聽「如法」,要聽真正如法的聲音,如是法的聲音。

(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聽聞正法的聲音」:不能看的我們就不需要去看,不需要聽的我們就不要聽,不需要說的就不要說,這就是我們的規矩。同樣的道理,我們不要聽不該聽的事情,我們要聽的是要聽我們要追求法,佛法、正法的聲音。

(4)「世間總總很雜聲音,耳根要清淨心」:我們要知道聲音這麼的多,我們要如何聽,我們雖然聲音很雜,不論哪裡來的聲音很雜,但是很雜的聲音也不會來打擾我們的耳根。我們常常都會覺得這個環境很雜,這麼雜的環境是要如何聽法?唉呀,這個環境人這麼多,很吵,是要如何修行啊?歸納在吵、鬧、不安靜,無法聽法,也無法修行,我們都是這樣在選擇環境。

(5)「問心無愧,為人群付出,才是真正沒有煩惱」:修行就要一個很優雅的地方,不吵不鬧的地方,才能夠我來修行;人若是要等在修行就是這樣很悠閒,優哉沒有事情做,而這樣這麼清淨,我心都沒有煩惱很清閒,這樣是不是叫做修行呢?我們人的心真正沒有煩惱,就要問心無愧,才是真正沒有煩惱。問心有愧,逃避環境,清淨,儘管你外面的環境是那麼清淨,逃避一時,但是沒辦法逃避一世,不只是無法逃避一世,也無法逃避來生來世。

(6)「要知道因緣果報,精進聞法,勇敢面對,表達懺悔,轉煩惱為清淨心」:過去我們是對什麼因,是造什麼緣,會結了什麼緣,對了什麼因,現在所對的果,要如何來接受。還沒有聞法的時候是煩惱,聽法之後,法轉動了我們的心,不只是知道法,還要再懺悔過去的錯誤。有環境,又有面對得到的人,我們要勇敢面對,表達懺悔。

(7)「苦的人生,來自過去因、緣,懂得接受,真正懺悔,消因滅果」:若不知道是什麼人,是我們的環境不斷苦、苦、苦,但是了解法了,這麼苦的人生,原來就是因為過去因、緣惹來了我這樣的苦果,知道了,甘願面對著這個環境不論是好、是壞,我要面對。過去我與他計較,過去我在煩惱,很多在環境中在無明,我現在知道法了,如何轉心態,很甘願面對環境。什麼樣的惡劣的事情來了,泰然自在接受;接受過了,這麼的惡劣,逆來順受,我還說「感恩,我終於過了一天、過了一事、過了困難的難關,我已經又消一個業過了。」這樣才是真正人生懺悔,消因滅果。

(8)「造好因、結好緣,聞法後,轉變心,了因脫果,沒有掛礙」:過去所造作的因,未來所要受的果,過去就是過去,現在就是現在,過去的因既造,現在的果我一定要受,受完了,我這輩子沒有再造作不好的因,這輩子再也沒有再結不好的緣。我回過頭來,我造好因、我結好緣,這是我今生此世聞法之後,轉變我的心。我現在做為來生,現在心安自在,這叫做輕安自在,對來生沒有掛礙了,這了因脫果,沒有掛礙了。

3. 「民國初年,倓虛法師:法國通靈人看因果,清末官員因貪污赈災款下了地獄的故事」(詳見,天臺宗第四十四代的倓虛老法師之影塵回憶錄第八章)

(1)看到一則很親切感的,聽來的故事,說在民國初年,倓虛大師有聽到一位很有錢的太太,她很信佛,來寺院拜佛。但心中一直很憂愁,擔憂思念往生多年的先生,心裡一直放不下,想知道先生到底去哪裡了?

(2)倓虛大師就告訴她:「妳若是這樣放不下,我有聽人說一位法國,外國人,」他說:「你若去與他談話,他就會將妳的先生找出來。你找我,我沒有辦法,你去找那個外國人,是法國人。」他為她介紹。

(3)真的去請他了,她就去與他面對面說話。這個法國人他就說:「妳想要了解妳的先生,可能就給我一點點時間,妳什麼時候再來。」約的時間,一家人全都來了,就是與媳婦還有一個兒子。這媳婦也來了,另外一個兒子是比較年輕,也來了。就開始問了,這個法國人,他就說:「妳將先生的名字寫出來給我。」後來她就將先生的名字寫出來。這個法國人在那裡作法,說他要去了解。

(4)那位法國人就說:「我如何找都找不到妳的先生,到底妳的先生去哪裡?找不到。」這位老太太就說:「哪有可能?他往生這麼多年了,應該若不是天堂就是人間,要不然他去的世界應該很好。我花錢就僅僅想要知道他的去向而已。」這個法國人就說:「若這樣,我就去地獄找他。」老太太就說:「不可能,我的先生一輩子都做好事,哪有可能去地獄。」

(5)這個法國人就說:「要不然妳找一個往生沒有多久的人,我來替妳找,這個人是不是在哪裡。」結果她這個媳婦就說:「這樣,找我的先生,我的先生是沒有多久之前才往生,拜託你幫我找我的先生。」寫出他的名字,先生的名字讓他去找。

(6)結果叫出來了,先生出來,法國人就告訴她:「來,這就是妳的先生,妳與他對話。」對話了,這先生就告訴太太:「妳是某某人。」這個太太就說:「你難道是真實是某某人呢?」他說:「我是。我因為在世花天酒地,做一些讓妳及讓母親很不歡喜的事情,我覺得對不起妳們。我現在需要妳們替我做功德,要不然我只是在這裡上不上、下不下,這樣我很辛苦,妳要去替我做功德。什麼好事我都沒有做到,光是會花天酒地,希望妳們替我做一些功德。」

(7)他就說:「但是妳用我的錢做,我在某一件衣服裡面我還放著支票,那張支票妳幫我去換現金,去為我做功德。」真的去找了,原來真的找到這張支票,有數量,錢也不少。她就說:「若這樣,我為你做功德。」就在那裡哭,媳婦也哭,那個人也哭。

(8)這位母親就出聲了,她就說:「你難道沒有看到你的父親在哪裡嗎?既然他去那麼久了,他是你的父親,你去了到現在難道都沒有遇到你的父親嗎?」他就說:「聽說父親去地獄了;我到達找不到我的父親,聽說父親已經去地獄了。」「地獄?哪有可能?他做那麼多好事。」他說:「雖然父親在世做不少好事,不過他有一次在某一個省分,有了大水災,很多人受飢餓。皇帝,」就是皇上,因為那個時候是初年,民國初年,民國初年之前還是清朝。

(9)他就說:「父親在那個時候是受皇上委託,派他去救災,但是他將國庫領出來的錢完全都吞食起來,幾十萬的災民餓、冷,死了。因為這條罪,他死後入地獄來了。」母親,這老太太就出聲,就又說:「但是他平時做這麼好事啊,哪會抵不過這件事情呢?」這位陰間的孩子就回答:「因果啊,這些,做這麼多的好事是點點滴滴,母親信佛,影響父親做。但是這個吞食國庫,餓死這麼多人,這個罪很重,因果抵不過啊!」

(10)倓虛大師就說,沒有辦法了。之後,這位太太,老太太就來向倓虛大師,說:「我問的結果就是這樣。」倓虛大師就說:「是啊,因果最重要的妳不要迷信,我會為妳介紹外國人,我也是聽人說的。但是要讓你親自去與這個人見面,看他如何引妳看先生,讓先生與妳對話,這是一種催眠術。這是外國人的一種催眠術。看你們的心理如何,將你們催眠的催眠術。現在要告訴妳,既然妳那麼發心,長年以來妳這麼信佛,也是護法,要告訴你們的因緣,因果不昧。」

(11)「這位外國人告訴你們的,說,抵不過。那個音聲出來的,說,因為皇上讓妳的先生去救濟,而吞食國庫,已經那麼多人往生了,因果實在真的抵不過,這就是你們要知因識果。為妳的先生做好事,這是應該要有。妳的媳婦,妳說妳的兒子,妳的兒子是只有花天酒地,沒有做好事,讓妳心擔憂,就是只有這樣而已。所以他現在還在中陰身的地方,七天死一遍,也是很辛苦。以佛法來分析,他因果還未完全集合過來。這輩子就是這樣,沒有造極惡也沒有造善,但是花天酒地,這還是同樣對人類有虧欠。正等待因緣成就的時候,他就是跟因緣果報去了。」

(12)「而妳的先生墮地獄,這不是不可能。妳的先生有做這樣的事情嗎?」她說:「這已經是比較年輕時,這是在清朝的時代,現在已經換朝代了。」是啊,朝代如何換,因緣果報是自受的。「不過先生之後跟我做不少功德呢。」「但是這因果分明。」這是這樣的一段,這是在清朝末,是民國初年時。

4. 「要相信因緣果報,轉煩惱為菩提,入群度眾生」:我們要相信因緣果報,我們聽什麼樣的聲音,在什麼樣的環境,應該要隨那個因緣。什麼樣的環境,是優是劣,我們都要接受;接受這個環境,我們要如何去改變我們自己的心意。過去就是這樣的因緣果報,現在在這個果報的環境中轉變我們的心態,轉煩惱為菩提,這才是真正在潰鬧、在人很多的當中,我們順著這種人很多來轉我們的心,這叫做入群,入群度眾生。人群中很吵雜,但是我們的心很恬靜,我們的心很歡喜,在這人群中為人付出。

5. 「身體四大不調,還是得用心克服」:不論聲音周圍多麼的吵雜,會讓我們的耳朵很不舒服,聲音入聲,這個聲音很難過。我一段時間就是這樣,不論是人聲、外面的聲音,什麼聲聽入耳根來,就好像震動得很無法接受。時日也是要過,面對的事情也得要面對。這種耳朵,那就像刀在刮,就像裡面是什麼樣的東西在轉,那種很難受。這吵雜的聲音,若身體「一大」失調了,某一條神經系統怎麼樣了,也得要很用心去克服。

6. 「耳疾,對聲音很敏感」:有時候真的是無法克服,在那邊說話說一說,「唉呀,我們過去這邊」。那邊的聲音,真的一輛車過,不是只有車的聲音,車過的聲音變成了那個擂鼓,很大聲;那個聲音會震入耳朵,那是無法去克服的,真的連自己說,說的聲音也自己讓自己很困擾。這麼長的時間要怎麼辦呢?還是要克服,如何說都沒有用,這是要克服。就是這樣的業,就是要將心意克服下來。

7. 「心要定,不昧諸音聲」:我們也是同樣,心還是要很清楚,儘管聲音來困擾我們的耳根很多。聲音的「隆」,就像在聒耳的吵雜,這個聲音還是沒有讓它糊塗掉。反正吵鬧歸它吵鬧,人的聲音我還是要很清楚;要聽很清楚,要不然要怎麼辦?整天要面對人、要聽事情,遠、近的事情都要很清楚,心若沒有定下來,要如何面對呢?分秒中都要處理的事情,要怎麼辦呢?還是同樣要「不昧諸音聲」。

8. 「動靜自在,方耳根不壞」:到底有沒有毛病?要相信自己所聽的聲音,外面多嘈雜的聲音,同樣我們還是要清清楚楚,聽在面對面的聲音;外面的雜音,「唉呀,這就是自己知道有這樣的毛病,外面那些都是雜音,我想要聽的是在我面前說給我聽的。」除非就是這樣,要不然還有什麼辦法呢?這就是面對現實,聽聲音。

9. 「不該聞勿聞,只認真聽我要聽的」。我時時刻刻就,「唉呀,那不要聽,就不必聽『隆隆、隆隆』的聲音,不要聽。我只認真聽我要聽的,聽我要處理的事情。」「聞皆如法」。世間事要會合在出世間理,我在說的就是讓大家知道:經文就是這樣,讓我們如何受法在生活中;生活中有這麼多的苦,不能亂我們的心。

10. 「人生面對的環境無不都是苦,把握時間付出」:當然,心不會困擾是不可能,但是要如何去克服它,很辛苦;說給別人聽,他也無法了解,也無法替我們苦。我們就要自己承認「苦啊!」就是這樣。所以常常會告訴大家:「苦啊,人生面對的環境無不都是苦。」就是因為苦,更要把握時間,運用還能用的器官、生命,要負責任做到完,做到真正無法做,這就是人生。修行不要畏懼環境嘈雜,還是要去面對。

11. ★複習經文:【三千大千世界中一切內外所有諸聲,雖未得天耳,以父母所生清淨常耳,皆悉聞知,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

(1)「耳根,有千二百的功德」:雖然父母所生耳是肉耳,它還會有毛病,但是它有很大的功德,功能。

(2)「能聽法,聽人間疾苦的聲音」:第一能夠聽法,聽法受用行入人群,這就是耳朵的功德。我還能夠聽人間疾苦的聲音,哪一個地方有苦難,我聽到了、我知道了。

(3)「用眼睛聽」:每天若在電視中聽到、看到畫面,「哦,是哪一個地方有災難」, 我就會馬上叫喚人,說:「趕快去問看看,那個地方有地震,那個地方有風災,那個地方有火災。因為我盡量聲音不要聽,拜託這個事情去問看看,問清楚。」現在我們宗教處或是在隨師的,我會馬上叫人趕快去問:「了解嗎?知道嗎?」這種至少在社會的訊息,科技發達,電視的音聲或者是畫面,所以我常常說用眼睛聽。

(4)「耳目的功德」:看到大火,看到字幕出來,加州,北加州、南加州火這麼大,「你們趕快去幫我聽看看,到底是發生多大?」所以最近隨師的常常接到我說:「你們去問看看。」就是因為聲音無法放很大,或者是去了解,所以我就會聽一點點,趕快叫人去問清楚。若沒有這畫面用眼睛代替耳朵聽,若沒有好像有這個事情,也不會想去關心。不論是耳目都有它的功德,眼睛看到的,關心,耳朵聽到的,關心,我們就有辦法去行動走過來了。這就是我們耳,耳根與眼根,它都有功德。

(5)「父母所生耳,用感恩心面對生病」:難免都會有毛病,要如何克服它,雖然很煩惱,還是同樣在面對著現實,煩惱轉菩提,就是要真正要身體去感觸到,這個時候「感恩」。要如何煩惱轉菩提?這就是知道法在人間中我要如何轉,同樣的道理。所以常常告訴大家要用感恩心,我們遇到什麼樣的環境我們都要感恩。

(6)「清淨常耳,悉皆聞知」:還是平常的耳朵,也是要聽天下間的聲音。困擾的要如何去除,我們的耳根才會清淨,要不然老化了,種種的聲音,有聽到、沒有聽到這都是毛病。聽雜音,隆隆隆的聲音,這都是很正常,這要怎麼辦?就將它淨化掉。這就是困難,這種的煩惱困境還是要面對,淨化,這叫做「清淨常耳」。也是要聽人間平時的事情,所以這總是要聽,「悉聞」,全都要聽。

(7)「如是分別種種音聲而不壞耳根」:什麼樣的聲音,還是耳朵要聽它就對了,它還有聽的功能,能夠分別音聲,還能夠分別是對或不對,還很清楚。

12. 『分別音聲不壞耳根,如何分壞不壞義?常人聞擾聲聒耳,不能分別,是壞義。今此行人,聞三千大小之音,善惡之聲,如在耳邊,分別不錯,不致混亂,是不壞義。』

(1)「分別音聲不壞耳根,如何分壞不壞義,常人聞擾聲聒耳,不能分別,是壞義」:要如何去分別呢?壞了或是沒有壞自己最知道。這是不好的,是壞的,耳朵是已經不好了,我們就是平常人,我們若了解法,雖然耳根有缺點了,就算是壞耳,耳朵有缺點,我們自己也要好好也要將它拿來應用。不好的東西我們也要回收,好好利用。反正也已經讓我們用這麼久了,「感恩!」壞的零件我們還能用就要用。

(2)「今此行人,聞三千世界大小之音聲,善惡之聲,如在耳邊,分別不錯」:我們若有這樣的人,不論聲音是大聲、小聲,是善的聲或者是惡的聲,人家讚歎我們或是很不好的聲,,都是在我們的耳邊。不論是不好的聲音、好的聲音,讚歎的、批評我們的,這些聲音若全都在我們的耳邊,這我們自己還要很清楚。不論是批評我們的,要很清楚我們有這樣嗎?若有,我們要趕快改過;若沒有,是我們好的還做不夠,讓人看到,仍是緣不深,人家還會批評我們,所以我們應該自己要進步,不要去埋怨,還是感恩。

(3)「不致混亂,是不壞義」:這些好、壞聲收進來在我們的耳邊,我們還得要很分別得清楚是對、是不對。不論我們對不對,一併都要感恩。不會亂我們的心。耳朵再如何都不亂我們的心,這就是不亂。

13. 『行者雖未得天耳通,而大千內外所有諸聲悉能分別,皆善持是經之力所致。

(1)「聞法入心,皆善持是經之力所致」:我們要修行的人,我們真的有入經法在用,我們能夠這麼的清楚,雖然還不是天耳通,但是用平常人的耳朵,只要你聽法,這經、法都有清楚在受持。「經」我們在聽,「法」我們在用,用在日常生活中。

14. 『向內能自修曰功,向外能行持曰德,內修外行功德兼備,而得六千福德圓俱,是謂法師典範德備。』

(1)「向內能自修曰功,向外能行持曰德,內修外行功德兼備」:內修外行叫做功德。所以,內也這樣在修,外也這樣在行,名副其實是在修行,全都兼備。我們內修外行全都很完全、很具備。

(2)「而得六千福德圓俱,是謂法師典範德備」:我們六根都有增減,我們有「耳、鼻、身」三根是各八百功德,另外三種的「耳、舌、意」根是各千二百功德,合起來是六千的福德,這大家要記得。

(3)「善用六根,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說的功德,眼根障礙的比較多,多於耳根。耳根接受的可以比較多,分別的功能,能夠用更多,比眼更多,內外全都要去應用到。我們不要去行惡,那就是轉煩惱。眼看色,我們也要趕快這個色,貪的色要將它轉掉,成為這個物資就是救人。

(4)「造福或造惡業,在一念間」;就像那位老太太的先生平時雖然做好事,但是這個朝廷給他要救濟人,這國庫裡面這麼多錢都出來了,這些錢沒有動他的心,他應該要趕快去救人,若這樣將這些物資去救人,這就是功德。看到這些錢、救災的物資這麼多以為是我們的,若這樣就是業。

(5)「功德,都在六根中造作」:眼睛看東西,心意在轉,我們如何轉?所以轉對的、善的,就是功德;轉不對的、惡的,就是惡業,我們功德都在我們的六根之中在造作,要好好用心。人生,在這六根中借我們用,我們的意識在分別,所做的一切無不都是我們的過去、現在,我們還要再帶到未來。

(6)「法要聽、經要讀」:我們要很用心,法要聽、經要讀,該要上殿時我們要趕快。平日雖然很忙,上大殿禮佛是常情,應該要二堂功課的早課、晚課要做,這叫做讀經。

(7)「一句一偈無不都是經,所以課誦不要輕視」:雖然你們會覺得都是早課、晚課,我又不是去誦經,等到一個月或多久我要誦《地藏經》或者是要誦《水懺》,再來集眾,大家才來,不是。每天早上的功課都是經,不論是〈楞嚴咒〉,或是我們早上在靜思精舍,有這樣的道場,讓我們常常能夠誦《無量義經》,這是我們的道場很特別。其實你們的早課同樣,沒有誦經還是同樣早課,只是一個《般若心經》也是同樣經,在偈文也是楞嚴經的一部分,一句一偈無不都是經,所以課誦不要輕視。我們既然在叢林中,早晚課是我們平常的功課,要好好用心。

(8)「用功聞法,認真溫習牢記」:最近告訴你們的這些經文要好好再回憶。行腳在即,請大家過去的不論是〈法師功德品〉或過去〈隨喜功德品〉,還是要好好用心。每一品,第十九品、第十八品、第十七品、第十六品,這全都是可以回憶過去,哪怕到〈序品〉,我們就是要不斷回憶。《法華經》是長,但是聽過不要忘記,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
15.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很法喜持續聽聞耳根的晨語開示內容,尤其今年時常複習上人曾教導的引述孔子所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耳根要好好聽聞正法的聲音。 世間總總很多混雜聲音,訓練耳根在清淨心,懂得分別,「聞三千大小之音,善惡之聲,如在耳邊,分別不錯,不致混亂,是不壞義。」。

該如何學會聽了各種聲音後的分別,「所有諸聲悉能分別,皆善持是經之力所致」,「一句一偈無不都是經,所以課誦不要輕視」、「法要聽、經要讀」,很感恩上人這樣殷殷叮嚀我們,感受修行就是要老老實實的踏實讀經、行經,身體力行。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8/11/11晨語簡記《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