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舌以味為緣而生,
舌識依舌根而生,
舌根因舌識能嘗,
舌根因能觸諸味,
舌嘗甘苦名舌識。
看起來很淺,這是我們每天都在用的,每天在用,讀到這些文字不知知不知道?有沒有了解?舌,那就是「舌根」,就是「舌以味為緣而生」。因為舌根在我們的嘴裡,到底舌根是要做什麼?它的功能、利用就是想要知道甜的、鹹的、苦的、辣的,它要知道種種的氣味。就是這個氣味它為緣,有這些氣味為緣,這個東西拿來含在嘴裡,「啊,為何這麼辣?」「這,唉呀,為何那麼鹹?」辣啊、鹹啊、甜啊、澀啊,這些東西,你眼睛看不知道;耳朵也聽不到它是甜、鹹、澀,無法感覺甜的叫做什麼?鹹的;耳朵,你來看看這是鹹的喔?耳朵也無法了解是鹹或甜?唯有就是嘴巴來嚐嚐看、含看看,甜、鹹、辣、苦就產生了。
舌,它能夠很敏感,「啊,這麼苦!」所以這個這麼苦的東西就是「緣」。要不然舌在嘴中,東西在外面,無法知道它是什麼東西,就是這個東西拿來在嘴裡,才知道這個東西是苦的。這我們若能夠清楚,三餐在吃飯,開口動舌,東西拿進去到嘴裡,什麼樣的滋味,唯有我們自己吃就知道。所以,「舌識依舌根而生」。這舌頭的感覺,這個識,識就是有感覺。在說腦識,或是腦的神經;身識,身體有身體的身識。打了我一下,「唉呀,為何會這麼痛?」蚊子叮到,「啊,很癢喔!」這就是「身識」。所以說「舌識依舌根而生」,因為有這個東西,我含在嘴裡,就是因為有舌根的識,這舌頭的神經這樣去分別出這是苦。
所以舌的功能是識,若沒有它來分別,同樣東西拿到嘴裡,它也沒有辦法去分別。不是只有有形的,舌頭長成這樣,它就有功能,它要有它的識──感覺。因為有這個感覺才能夠知道苦啊,有這個功能。感覺是良能,所以功能,我們看得到的東西,若失去了那個良能,就算識去感覺它,我們也不知道苦、酸、鹹、淡,也不知道是熱或冷,我們都不知道。所以,知道就是「識」。
「舌根因舌識能嘗」。這個舌根,一片舌頭,也因為舌頭的這個「識」有這個功能。所以因為這樣,我們能夠試試看,先用舌頭嚐嚐看,這個嘴裡有牙齒,裡面的口腔,你說東西貼近它,它會知道味道嗎?它不知道。唯有舌頭去嚐到、觸到,才知道「這苦的東西放在這邊我知道,而靠在這邊我知道,這是苦的東西」。一粒苦苦的藥,你將它放在旁邊,讓舌自己去感覺「苦的東西放在這裡」,這也是舌頭才知道,臉頰不知道。舌頭為什麼會知道,就是「識」,是這個識在知道。
所以,「舌根因能觸諸味」。舌根能夠接觸到種種的滋味,很多很多的味,它已經有辦法去辨別是香的甜,甜的香、還是鹹的香?這都在嘴裡這樣去嚐出來的。所以,「舌嘗甘苦名舌識」。我們舌頭去嚐嚐看、去分別,「這是甜的。」「這是苦的。」舌頭能夠先嚐一下就知道,甜、鹹、苦、澀,是舌根。要不然你用什麼都沒有辦法去分別,眼睛看不出來它的甘、甜、苦、澀,拿來靠近耳朵邊也聽不出,用鼻的也聞不出它的鹹、甜、苦、澀。唯有這舌根它可以,但是它需要識來分別。它有功能,但還是得要良能。我們前面所說的鼻,鼻有八百功德,前面說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鼻到前天已經告一段落了,今天要再接下去的那就是舌根。剛才那段,好好用心將它記著,我們才有辦法與前面的文這樣接起來。所以,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在在方世尊,一切所恭敬,愍眾而說法,聞香悉能知。眾生在佛前,聞經皆歡喜,如法而修行,聞香悉能知。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
這是前面說過的經文,後面又一段也是前天的。「雖未得菩薩,無漏法生鼻,而是持經者,先得此鼻相。」這段文我們已經說過了。我們要很用心來了解,這是鼻的功德,鼻有鼻的功用。現在接下來,舌有舌的功用,舌的功德比鼻的功德更大,我們就要用心聽。
經文:「復次,常精進!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得千二百舌功德。」
*此段長行文述經意。首顯舌根之用,次顯巧於說法,多眾聽受供養,舌能圓談,故有是德。
「此段長行文述經意」;這段經文就是在,前面的是偈文,現在這段開始又是用長行文來敘說這經意。「首顯舌根之用」;上面第一項就要為我們顯示這舌根之用,現在先讓我們知道舌頭的功用。所以,「次顯巧於說法,多眾聽受供養」。先讓我們知道舌頭平時在做什麼,用途是什麼。我們的舌頭,鹹的、苦的、甜的、澀的、辣的,我們日常吃的三餐,讓我們知道這是舌的功能。再接下來的後段,才能夠再告訴我們,這巧的說法,有辦法善巧說法也是要用這個舌頭。所以,「多眾聽受供養」。這段經文要讓我們知道的是這些。
「舌能圓談,故有是德」,有千二百功德。這個舌是因為我們能夠說話,來表達善巧方圓很周到,所以它有那麼大的功德。而前面的鼻根,那就是有了解的功德,沒有很大的利用,不過知道那個氣氛,氣氛當中有道理等等。我們說很長的道理,那就是在鼻根的氣氛、道理,希望要讓我們知道很多道理在鼻根之中,就這樣用這麼長的時間,現在千二百功德的舌根又是如何?總是用耐心聽。再接下來這段經文,
經文:「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如天甘露,無不美者。」
經文簡釋:
「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鮮好、醜惡、甘美、惡味。
味苦與澀,或不中食者,是苦澀:真美味。
這段文我們稍微了解一下,這都是從文字上面的都很簡單。「若好、若醜,若美、不美,及諸苦澀物」,意思就是說,東西拿來到嘴裡,吃看看,「這很新鮮哦!」「唉呀,這很不好吃」,不論是新鮮的或者是全都放到壞了,酸掉了,很不好吃,這種「醜」。或者是很甜、很好的東西,吃起來覺得很歡喜,這種「甘美、惡味」;我不喜歡的與讓我很喜歡的氣味,拿來吃,都很清楚,這是吃東西的感覺。
所以,「味苦與澀,或不中食者,是苦澀、真美味」。這些東西,不中食者,就是我就不喜歡吃,不論它好吃、不好吃,我就是不喜歡吃。這是苦的、是澀的,這些東西我若喜歡吃,苦的我也覺得很好;我若不喜歡吃,就算是甜的也是不喜歡,同樣的道理。所以,「是苦澀,真美味」,若是我喜歡的,苦澀我也覺得這很好的味道,吃起來很歡喜。接下來說,
經文簡釋:
「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持經之人,一心在道,而於世味,無所揀擇。
「在其舌根,皆變成上味」。很苦澀的,但我就喜歡吃這樣的苦,苦瓜很多人不喜歡吃,但是我就很喜歡吃苦瓜。很多菜,有的人,「這種菜我很怕,不愛吃。」「你不愛吃,但是我很愛吃的。」這是人的分別,分別在哪裡?入口,喜不喜歡,在那個地方在分別。喜歡、不喜歡那就是「識」。舌頭只有負責動作,但是喜歡、不喜歡就是「識」。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持經之人,一心在道,而於世味,無所揀擇」。修行的人,那就是心在道中,沒有在分別好吃、不好吃,不論好吃、不好吃,為療身形。
我們若在過堂時不就會說「為療身形」,為了顧生命,顧生命要修道業。我們若沒有生命,就無法學道。所以為了顧生命,不論它好吃、不好吃,我吃就對了。所以說「而於世味,無所揀擇」,不去選擇好壞,有吃有營養,這是修道人的習慣。就是這樣,「隨便啦,有得吃就好了。」是啊,吃,還要選擇什麼呢?看到人生疾苦偏多,還有什麼好挑選?所以我們要很用心,修行,我們就要知道吃的東西,就只是療治我們的身形而已。我們要很珍惜,每一樣東西不要讓它浪費了,不要吃東西嫌東西,我們修行人不能這樣。所吃的東西都要說「很好吃」。
經文簡釋:
「如天甘露,無不美者」;天甘露者,乃是諸天不死之藥。入此法門,如飲甘露,無不美者。
所以「如天甘露,無不美者」,能夠顧我的身體就如甘露。這是很難得的東西,我們要很珍惜所有的東西。所以,「天甘露者,乃是諸天不死之藥」。這甘露,天人,有甘露就能夠維持天人的生命,而我們無法求得甘露,就是有東西可吃就好了。看看現在,多少的苦難人,受災、受難人。昨天,借用一段的時間來講、呼籲,現在東非三個國家,那三個國家,現在的人多麼辛苦,就是要喝水都沒有。水,大水災過後,沒有水可喝,衛生也很差,已經在危機之上了。昨天一呼籲,很感恩啊,很感恩很多人在網路上看到了,紛紛響應。
很感恩他們算出來了,蓋房子要用磚,一塊磚若說三元三,大家隨喜功德,很踴躍。這不是住的問題而已,還有水的問題。現在外面運水進去很貴,求水,點滴如甘露,求也求不得。現在也得很用心,水要如何進去?這三個國家加上了南非,前天與他們在開會,也有考慮要如何送水?幾千公里的遙遠,要如何送水?當然,從南非送到馬拉威去,二千四、五百公里。還要再到重災區,可能又超過幾百公里。還要能夠普遍,快要到三千公里。真的是滴水難求,送水困難,難關重重。我們平時看起來,水沒有什麼,既需要的時候,看,送水的艱辛,甘苦談,要去說到了水能夠應大家的需要,很辛苦。
辛巴威也是需要水,那天他們去,車裡放著淨水劑、放著麵包,只能夠邊走看到人,給他們這麼小罐,差不多礦泉水的一半,或者是三分之一,小小支的罐子,這樣一罐,能夠送他們的是這樣。想一想,有得吃就好了,有得喝就好了。那個地方,昨天也說過了,昨晚也看到大愛電視,在媒體裡已經看到是多大杯的杯子,那婦女拿起來就是這樣這麼大杯的杯子。那杯子裡的豆子就是要下去熬水,但也得要有水啊。這杯子的豆子是要下去熬,熬好了是四十四人要喝的,最少也要有五、六十杯的杯水下去,才有辦法將那杯裡的豆子來供應這四十多人,何況是十幾萬人。
那個收容營的地方,四十四個人只給他們一撮;你們這裡是四十四位,你們那裡是四十四位,這裡給你一杯,那裡給你一杯。除了那杯豆子,還要四、五十杯的水,水要從哪裡來?他們現在的水都受污染,是含泥土的水,所以要從外地送水來,飲食是多麼的不容易。天人,他飲食的是甘露來當他們的食物,滋養他們的生命;而我們人維持我們的生命就是水,要有乾淨的水來維持我們的生命。用水去煮食,看看要變成什麼樣的羹湯都離不開水。所以就要像我們人人若能夠都修行,什麼樣的東西都像甘露,「無不美者」,要不挑食一點,吃什麼都好。就像天人,「天甘露者,乃是諸天不死之藥」。水也是我們人不死之藥,我們人不能缺水,沒有水就要死了,所以我們要珍惜水。水資源,現在大家要懂得提高警覺,水的資源不要讓它流失,要更節水一點。
所以,「入此法門,如飲甘露,無不美者」。若能夠這樣,我們就像在喝甘露水一樣,對這個水我們要很珍惜,種種的東西我們都要珍惜。這些受災苦難人,很需要的就是有人能夠關心,非洲的人同樣要有人關心。現在一提,大家還要…,這條路要很長、很遠,每天每天就要有人互相鼓勵,哪怕一塊磚都很歡喜接受。只要大家若能夠有一分愛,這分善叫做「福」,造善得福。現在大家都說手機有「一指積善共造福緣」,一指這樣將它按一下,那個善行,我們就能夠積福,這樣就捐了。現在,不用拿(善款)來對人說:「我這就是要救這些非洲。」不用走到捐款處來捐,能夠直接從手機上面撥款,「指」要救難,救非洲的颶風,只要這樣的指定,我們就能夠救人。有福的人,就是救助人的人叫做「福中人」。
*天涯若比鄰,視訊咫尺間,青海昔時之因,今日之果。玉樹半天之高,近5千公尺。
期待大家用心,我們這個用心,不是只有在非洲。其實,我們長久以來在做。昨天又與另外一個國家視訊,「天涯若比鄰,視訊咫尺間」,這到底多遠?天涯之遙遠。在哪裡呢?在大陸青海省,上到玉樹州那個地方。那個地方從去年開始,霜雪不斷下、下,下霜雪,已經下超過半年了,沒有間斷雪花片片,已經下到發生雪災了,這叫做雪災。霜雪已經下到一個孩子高,比一個大孩子還高。
那個地方的生活,人民生活靠畜牧,養羊、牛,牛就是擠奶,養羊也是在擠奶……等等。羊奶、牛奶,製成酥油等等,也是一項食物的來源。但是他們那個地方愛羊、愛牛,就像在養自己的一家人一樣,很珍惜。自去年一直到過年以來天氣異常,雪都下不停,超過半年了,一直到現在,我們知道了,災難很大。所以在大陸的慈濟人住在青海附近,是較山下的西寧,住在西寧,海拔也有二千多公尺,知道我們有這樣的菩薩住在那個地方。其中有一位,他的長輩還住在玉樹,而他搬下來住在西寧,最近也想要搬去四川。所以,本來要搬去四川了,要搬去四川前,回去看他的父母,就這個時候發生了這樣雪災。所以我們知道了,就期待在附近的人是不是先去勘災?
在這個地方,義不容辭,三位志工從西寧去到玉樹要十幾個鐘頭,同樣它也叫做青海。青海有較下面(平地)與山上(高山),所以他們還要再繞二千多公里才能夠上山來到玉樹,到那裡已經是將近五千公尺高了,路很難行,到上面好像一片的雪海一樣,整個都是白的。沿途看到的都是凍死的牲畜,羊啊、牛啊整路都是,所以能夠知道當地人民損失很大。他們在照顧,人可以把衣服脫下來讓羊、牛保暖,這樣還保暖不了,就凍死了。這就是他們的大災難,他們若沒有這些東西,無法生活,就像我們人沒水、沒米、沒糧食,加上這樣的大雪,苦不堪啊!
*山高情長,懷念存恩二十三年。今時有因緣再度回玉樹,印證真如純淨如雪中蓮。
我們上去了,引來了一段一段很感動人的故事。一位先生看到慈濟人,他說:「我認識你們。」從這句話開始。他說:「二十三年了,二十三年前就是有這樣標誌的團體來幫助我們。我還很珍惜那個時候發放給我們很多東西,我們很感恩,這些東西發放給我們。」這些東西就是那封信與那些可以用的東西等等,都很珍惜還在使用。這些信與通知單他們都寶貴收藏著,這就是他們有很大的感恩心,所以這些感動人的故事就這樣展開了。所以,「青海昔時之因,今日之果」。現在上去到那個地方,很多很多,看到那個果實,二十幾年前去播種,就這樣果實都浮現出來了。「玉樹半天之高,近五千公尺」。因為那個地方很高很高,將近五千公尺,算半天高了。所以上去到那裡,空氣稀薄,人受不了,但是為了救災,我們上去了。
上到那個地方,「山高情長懷念存恩二十三年」,去感覺到的是人情味,那種山高情長,再看到他們懷念存恩二十三年,二十三年的恩情,他們現在還保存著。所以,「今時有因緣,再度回玉樹」。這個時候就是因為因緣,若不是他們再次受災,沒有這個因緣,我們也不會再回去。何況二十三年前,完完全全都是臺灣的慈濟人上去的;二十三年後的現在,完全都是大陸的菩薩承擔責任,這樣上去的。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他們,昨天發放結束了,下到海拔三千多公尺的飯店裡,在那裡趕快視訊回來。昨天,好像他們都在我的面前,只是咫尺之間的距離而已。這就是我們要知道天涯若比鄰,真的很近。說起來是很遠,要到達那裡很不簡單。若從山下要到那裡要二、三十個鐘頭,好在中途還有休息的地方,叫做西寧。住在西寧的人,他們上到那裡,也還要十多個鐘頭。總而言之,雖然是很遠很遠,現在將它想起來,好像在隔壁。昨天這樣見面了,才是在我的面前而已,他說話給我聽,很清楚,我很感動。尤其是有一位喇嘛,一位爺爺,七十多歲了。他很感動,他拿著那張二十三年前的東西(發放通知單)來到前面給大家看,「這是我這輩子要保護的寶貝。」這樣放在胸前。
穿著厚厚的衣服,這個東西這樣保護在衣服裡,讓它很溫暖。拿回到家裡,放在那個盒子,盒內有佛像、有經典,這個東西就放在與佛像與經典裡面,保存得很好,很珍惜它。他說這輩子不會將它忘記,他這一輩子,還有他的孩子、他的孫子,永遠要將這個東西收藏著。儘管他是牧民,等待氣候若轉晴了,他還要再離開,要再搬遷去別處,要再多久之後才有回來,他就是循環這樣在生活的。不論要搬到哪裡去,這項東西與佛與經是等同,相等,他的最珍惜的。這是看到他們的報告,聽到他們的報告,那種很感動人。
又有一位法師,就是喇嘛,他也專程搭車來,在五、六十公里遠,在白雪茫茫中,這樣專程拿著一封信來。他說昨天他的親戚,領到這些慈濟給他們的東西。這位法師住在寺院,看到他的親戚拿這些東西出來。他看它,有這封信,他想到了,十五歲那一年也是雪災,他的父親去領這些東西回來,有這封信。他的父親告訴他:「這一輩子其它的可以忘記,這封信的恩情,這些物資的恩情,絕對不能忘記。」所以那封信,他的父親雖然已經往生了,這個東西保存在這位喇嘛的地方。所以喇嘛看到他們的親人領回物資時,還是有這封信,所以他趕快去拿出來。這樣在五、六十公里遠的地方專程來,就是要向慈濟人說:「我也有這封信,我的父親臨終之前,一直告訴我這封信要珍惜。父親就是傳給我這一封信,要我感恩這個團體。」
聽很多,已經差不多全村的人都是這樣的感恩。這已經走過了四個村鎮,家家戶戶,全部有二千多戶,八千多人,無論如何,每一個人能有三個月的糧食。這次給他們的,有三個月的糧食。那個時候,氣候就應該變暖,冬天應該要過去了。這讓他們很感恩。這就是愛的力量不分在東、南、西、北。普天之下,水災、風災在非洲;雪災,長期的時間,去年一直跨年過來到現在,這次他們上去,厚厚的雪還在下。這次上去,看他們攝影,一邊在那個地方在說話,白雪還是紛飛著,雪還是繼續在下,氣候總還是不斷……。
在那麼高的地方,很多人都是善良的人,懂得感恩的人,卻是在那裡生活也有這樣的困難。他們在疼惜牛、羊,問他們:「為何?那麼多東西你為何不要賣?」他說:「不可以,我寧可留在山上,讓牠凍死,都不能賣給人家;賣給人家,載下山去就是被宰殺了,我寧可在這個地方盡我的心照顧牠。照顧不起來,凍死也沒辦法,但這是自然而死亡;但若是賣人,就會被人宰殺。」看看,那種的善良又有感情,只是知道知恩報恩,恩重如山如海,這麼善良的人間,偏偏他們的業力就是在那個地方。所以長年累月雪這樣在下,不捨啊!
總是,現在每一個地方,我們全都是要用心去關懷天下事,天下人關懷天下事。但願大家點滴累積,我們可以去付出,讓苦難人度過了這一波。這一波不論是雪災,不論是水災、風災、火災,我們全都要作為警惕。人生就是這樣,什麼時候有大風、大雨,讓我們感受到什麼樣的苦難,我們也無法可預測;什麼時候氣候一轉,說不定大霜雪就發生在這個地方。雖然現在的人說不可能,但是天、地不斷在輪轉,星、月、太陽不斷在輪轉。佛陀說的劫,這個劫數,時間長,也許我們這輩子遇不到的白雪,在臺灣,說不定我們還有下輩子的下輩子……。我們不要說是白雪,台灣大家都在追雪看,但是,看白雪每天在那裡,二十三年前,因為白雪下很久,將眼睛都傷害了,叫做「雪盲」。這次去比較沒有聽到。
真的是苦,很苦啊!請大家用智慧的愛,「轉識成智」,智慧的慈悲,人人發揮一點滴,一點一滴,天天點(一指積善),天天增福;我們若手機點的善款不多,就每天點進去,這樣也能點滴累積。所以這條救災之路,物資集聚,現在已經開始有路,開始邊在開通這條路,這路將要走出來了,物資也已經邊在準備了。所以請大家點滴為善,日日一指,一指行善,這是人性之美啊!我們要感恩,感恩恩重如山、如海,感恩大家。大家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