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
發表主題: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周四 6月 13, 2019 3:04 pm

2019061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師功德品第十九》(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時日過得快,莫忘那一念,一念善心是很可貴,也得要及時鼓勵。前天,我們花蓮慈濟中小學有一群孩子,老師陪他們來,這一大群孩子很整齊也很活潑,但很有規矩。他們很有禮節來到面前,手就是捧著,三、四位扶著,扶著一幅圖案站在我的面前,先有四位孩子就這樣跪在面前,很有禮節跟師公說,他們已經畢業了,這是小學。他們說已經畢業了,要來說「感恩」,感恩慈濟給他們這個小學,環境很好等等。再者,感恩老師,老師教導他們,讓他們懂事情。感恩的很多。然後他們就說,感恩,就是一直培養他們的愛心,也曾去韓國等好幾個國家交流;小學生去觀摩別人的小學,去觀摩別人的教育,去與那裡的學生做交流,他們很感恩。

  所以他們就感恩,感恩的就是,我們懂得學習「竹筒歲月」。他們懂得儲蓄,一點加一滴,每天都會投竹筒,投竹筒就是要救人,一點一滴可助人。培養他們的愛心,懂得哪一個地方有災難,全校的同學,大家就將竹筒集合過來,獻出他們的愛心,捐款。這就是一點加一滴可助人,培養愛心,全校共捐款。所以這就是平時為他們建立一種國際交流。所以後面他們就介紹,「後面這幅圖是我們大家畫的,四個國家的國旗,我們將它拼成一張圖,要獻給師公。感恩啊!讓我們能在這裡讀書,很歡喜;讓我們能去國際交流,互相觀摩愛的力量。」所以,當哪一個地方有災難,他們竹筒的力量就會發揮一點加一滴的力量。所以,這「獻旗」,是來表達他們已經畢業了,「要感恩啊!」

  是啊,這些孩子這個舉動,這個小故事是前天的事情,是今年的事情,是這些孩子的一念心。這也就是,我們若明年來說,後年來說,同樣──那年,這些人,他們共同有這個心念。這就是值得我們回憶,也是值得我們鼓勵,好人、好事要從教育開始,小人物可以做大事,連孩子年紀小小的,一年、兩年,連幼稚園都能建立這個觀念。這就是教育,名副其實愛的教育。

常常我們會接到,「這就是學生響應,大家要捐出來,有幼稚園、有小學、有中學。」這是校長要建立的校風,這是老師教育的方向,這是孩子懂得受教,真的是愛的循環,用這樣的舉動來表達時時愛心不斷。看天下有疾苦,他們就及時來援助,堪得讚歎!所以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些人、莫忘這一念。所以,「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這是我們要作鼓勵。很感恩,這就是教育。教育,我們要有方法。

  佛陀對我們教育也是有方法,就是這樣教育我們,教育我們小乘、中乘、大乘,先讓我們了解人生無常、苦空虛幻,所以給我們苦、集、滅、道這個法,讓我們知道人間苦。就像學校在教孩子:有的窮困,需要好人幫助;有天災,急難時,這急難的時間就需要有很多的好人會集起來去幫助他們。一直不斷給他們這樣的觀念,這是從小學的教育。佛陀是從小根機來投教,所以教育的理念應該都是一樣。來,我們來看我們這個綱領──文,

如是所有法度人,
皆由宇宙大覺尊,
歷劫往返不離群,
淨六根力,得如是相。

  我們就能知道,「如是所有法度人」。佛陀講法有次序,也是應機逗教讓大家清楚,他的根機他聽懂。佛陀不只是要說讓他聽懂,又能夠讓他能受用,這就是法,法度入人的心。這些法能夠轉變凡夫很多不好的習氣,能夠教導凡夫向聖人之道走,這「皆由宇宙大覺尊」。因為佛,佛,我們一直稱呼佛是宇宙的大覺者,這個宇宙的大覺難道只有釋迦牟尼佛嗎?釋迦牟尼佛不是唯一的。釋迦牟尼佛的過去,有很多佛已經前前後後覺悟了,這是宇宙間的真理,時間、空間的過程。現在,我們這個時代雖然已經過二千五百多年了;那個時代的悉達多太子追求真理教育,他覺悟了,覺悟了天地宇宙萬物真理,所以堪稱為宇宙大覺尊。這個法就是從佛陀來,不只是釋迦佛,也有過去佛。總是在宇宙間覺悟的人,他(們)傳下來的法。我們前面的文不就也有這樣讀過嗎?也過去無量佛的法這樣留下來。

  所以,「歷劫往返不離群」。佛,覺者,不是以為涅槃了就沒有了,因為這個世間教主還是釋迦牟尼佛,以佛為師。我們現在也是說「四生慈父」,也是眾生的老師,這就是釋迦佛來來回回,不離開人群,這樣在人間「歷劫往返不離群」,長的時間來來去去,並沒有離開世間。這好像常常說。因為他沒有離開世間,教導我們的精神理念,修行的過程很重要,就是「淨六根力,得如是相」。來來去去,沒有放棄修行來人間,為人間的典範。人間的人看到就是特別,不與一般人一樣,佛陀的相就是讓人看了,見佛心就起歡喜;見佛就起了一分很不可思議,在他的面前不敢犯錯,人人就規律己。這就是佛陀的相,這就是佛的慧相、福相。

  這總是六根集中一個身體,都與大家一樣,但是他就是特別,能夠降伏眾生。一見面就可以攝住人,想動的不敢動,想說話的不敢說;要動就要有規矩,要說就要有禮節。這就是佛陀他身形,六根的清淨。所以所現的相就是這樣的形象,能夠人所看就很感動、佩服,這叫做福相。修行就是要這樣修,六根要清淨,眼睛所見的是什麼啊?我們看到的東西,有的人,眼睛一看就已經貪心起了;耳朵所聽到的就起瞋怒,不合我的心,就有反駁,有反駁的心態,很多很多。所以看到佛,怎麼聽怎麼順眼,怎麼看怎麼歡喜接受。這個人不論聽話,聽起來總是,雖然不很了解,但是很歡喜。這都是在六根,完成六根清淨,「淨六根力,得如是相」,有這種清淨相。我們現在來看前面的文,

複習經文:「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妄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

  這是昨天說過的文,我們要很清楚。說法,聽來我們要常常記得。「終始不妄錯」,開始聽,開始修行,一直到最後最後都沒有忘失掉,受教總是放在記憶中;受教若沒有放在記憶中,記憶就是心中,若沒有放在心中,沒有放在記憶中,聽就過了。受教一定要常常在記憶中,無論是短短的一句,這就是我們的方向。常常就是想:「為佛教,為眾生」。這個記憶很深刻,一輩子所在走的方向,人事物的對待,都沒有離開「為佛教,為眾生」的記憶,同樣的道理。所以說我們說法無量,要一直思惟,不斷不斷思惟,之後,我們說法就無量。邊說邊產生,世間人事物對照法,愈來會愈覺得法與世間法,世間需要佛法來糾正,這教育很重要。所以愈說愈多,記憶中浮現出來的世間事、佛法的道理就會愈來愈多。

  說過去就是歷史,過去,不論我受的教育,「靜思語」一句,「那時候我就是聽到這句話。我本來脾氣很不好,我們若看別人在發脾氣,自己就想,是自己的沒修養。所以因為這句話,我改變過來了。發脾氣的人,我若再與他對立,這樣就是自己的錯,所以自己要修養。」只是一句話,記憶同時修行,在記憶中,我們才有辦法提醒自己,這是很重要。因為這樣,「始終不妄錯,以持法華故」。因為我們是持《法華經》,所以「悉知諸法相」,我們應該就知道法相要如何顯現,我們所說的法、所接受的法本來是空空,說出去空,聽進來有記憶嗎?有記憶就受用無窮,沒有記憶也是空。所以有記憶,表達出來就是「法相」,沒有記憶,那還是原來自己的凡夫相。

  所以,「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我們隨這個義理,我們就要為人解釋:這件事情我對你講清楚、說明白,這個因緣起自於什麼時候,某某人他什麼時候開始如何做這事情?這個人相識多久了,他的個性我們知道多少?有優點、有缺點,我們要如何去包容、如何來互動,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這全都是你的聲音、我的聲音,彼此互動、互了解,這很重要。所以,「如所知演說」。我們平時對人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說話,我們這樣說話,我們就要這樣做,就是修行,這樣就是「在」。收進來我們身體力行,不是知、識這樣而已,我們要行,身體力行,這叫做真修行者、真受法者,要不然時間就是空白浪費。接下來,今天這段文,

經文:「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持法華經者,意根淨若斯,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

經文簡釋:
「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如是受持經人,若有所說,亦是先佛經中之所說法。

  用心體會、了解。「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就是「如是受持經人」,這位受持經的人所說的全都是他前面過去的覺悟。宇宙的覺悟者,他所感受到天地萬物的真諦道理,所講說給大家聽,耳耳相傳,人人傳法,這樣傳下來。所以人,不論如何都是將佛覺悟後,我們這樣一一將它傳下來。在傳法,就是法同時要修,修法、傳法,這樣佛法才能夠普遍。所以有修就有形、有相,這是我們受持法。「若有所說」。修行表達就是要說。「亦是先佛經中之所說法」。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依這個經文去解釋意義。

經文簡釋:
「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以是講演如此投機合理微妙教法故,於大眾中安詳而說,無有所畏。

  「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因為演講這個法,所以在大眾中說法無所畏,不怕!「因為我對這個法認識很深,我日常生活已用這個法。我要說給大家聽,而我不怕,就是說就對了。」法就是這樣來,這樣的感受,這樣在日常的生活中,很自然,所以要向大家說這樣的法,在大眾中不畏懼,不怕啦!所以,「以是講演如此投機合理微妙教法故」。所以因為這樣,我們能夠去講演、去講說,很合機、合理,因為我們看到這樣的根機,我們與他說這樣的話,他聽得懂。臺語若說不通,用國語;國語若說不通,就要用,看他是哪一國的人,聽懂什麼話。看他是孩子、老人,或者是讀書的人,這些人根機都不同,「以是講演如此投機合理微妙教法故」,都要去合他們的根機,「於大眾中安詳而說,無有所畏」。這些字的意思大家看了就清楚,因為這是偈文,重複的偈文,前面差不多都解釋過了。現在的偈文,就是要大家再清楚複誦一遍。

經文簡釋:
「持法華經者,意根淨若斯」;由持經力,意根清淨,若此明了。

  接下來,「持法華經者,意根淨若斯」;由是持經力,意根清淨,若此明了。我們就知道了,持經,持《法華經》,我們的意根清淨若斯,《法華經》是這樣教育我們,這部經裡面,從世間法一直讓我們知道人間事,引導我們走入法華,開啟了菩薩的大道。行大道的過程,我們應該如何受持六度法?什麼叫做布施?要做菩薩,第一個條件布施。布施是捨、付出;捨,不一定我有東西布施出去,我們將我們的內心清淨,我們捨出我們所知識,我們知道的,知無不說,我們知道的就要盡量教他。

  有的是很鈍,一說再說,一直說,「你這就要這樣做才會順。」「你這就要如何做,做到這裡,不要再重複了。」但是你如何教,就是同樣一再重複,要怎麼辦呢?就是還要再教,還要再教,這就是讓他有機會,再教。這就是要如何持法?菩薩道第一項就是要學會,不是有形的東西付出才叫做捨,在無形的心,我們要有一個使命,我們就是要度眾生。度眾生就是教育,眾生隨眾生的心願,他要修行,他願意修行,這就是要度他來修行。每一個眾生都有不同的習慣,我們要如何度他?包容、善解啦,「他的習氣就是這樣,他要修行,既發心要修行,我們就包容他。」

  佛陀最後的弟子是一百二十歲(須跋陀羅),是最後的弟子。所以年紀不分老少,他有心,期待種下一顆修行的種子,有投入佛門,得佛皈依了,這顆種子,哪怕最後、最年老,佛陀也是慈悲接受,這就是「捨」。我們如何施、如何捨?捨出了我們的心包容一切眾生,這叫做心意的布施,我們願意付出,願意付出就是捨。你願意教育他就是捨,你願意包容他就是捨,這種善解、包容。這我們在平時日常生活中,對事、對物、對人我們一定要善解、包容,才有辦法為人服務、付出,才有辦法度人,讓他來接受佛法的教育。

  所以常常說因緣果報觀,我們要做一個農夫,是只要他有這個心地,我們就要為他撒種子,不要排斥人,就是要不斷施教。所以菩薩入人群就是要教化眾生,這就是要持《法華經》,持《法華經》就是學菩薩法,學菩薩法的人才有興趣來持《法華經》。菩薩法,六度行第一項就是布施,不論捨有形、無形,這都很重要,大家要很用心、要很誠意去付出,這樣才叫做持行者,持法行的人。我們心若沒有誠意,根哪能清淨呢?你心若沒有誠意,有人要來修行,你就會去選擇這與我有緣、那與我無緣,這好教、這不好教。其實平等觀,眾生皆有佛性,是習氣,你要用什麼方法調教他,類似這樣,人與人之間,這就是要用布施去入人群,去教育他。

  就像我們中、小學的學生,現在畢業了,這些孩子已經畢業,要再更上一層樓。所以他們就來說「感恩哦」,帶著四個國家的圖,那個國旗的圖來了,這就是表示這四個國家,他們不只是交流過,他們也有幫助過,與這四個國家有互相交流幫助,是啊,這就是用愛,就是布施、捨。小小的孩子也是調皮搗蛋,但就是有辦法教到他們懂得「竹筒歲月」,一點加一滴,也是耐心教。何況我們已經是大人了,難遇佛法,要聽佛法,願意修行,願意清淨淨修,清淨的修行。帶著習氣來,我們也同樣要用愛的包容、善解,這種一定要有,這樣才是真的「持法華經者」。

  我們的道場,是人人要有這個心意,所以意根要清淨,想要清淨意根,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包容。我們要成就人能夠有修行的機會,佛法的種子,要放在他的心田裡,這就是希望他八識田中也有來生的種子,這因緣果報,這顆種子放下去,來生也可以是這顆種子的果,也是有緣啊。所以我們一定要有這個觀念,這句話雖然這麼簡單,我們用我們的修行的團體來說話,還有很多能夠說。就像老師在教孩子,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說。總是,「由是持經力故,意根清淨」,我們就要真修行。「若此明了」;這樣我們若能夠了解,一切就很清楚。接下來的這段文,

經文簡釋:
「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雖然未得無漏淨心,先有如是應驗之相。

  「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雖然我們這樣持經,雖然我們也還未得到無漏,但已經有這樣的相了。我們現在在修法,是因為這樣在教,教法我們接受,我們聽法後就這樣要行,不過還未很進入我們的心,我們還無法很體會。現在要聽萬遍、千遍,不論是聽一萬遍、一千遍,可能我們只能夠得到的是其中的一、兩項的心得改變我們。我們在千萬法中,真正我們受到感動到的、有入我們的心、有改變我們的,可能在萬法中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兩句話入我們的心,讓我們改變嗎?可能微之又微。不過有聽到了,雖然我們還未得到無漏,很多法我們都讓它漏掉了,「無漏」就是沒有漏掉,但是我們每天聽每天漏,都讓它漏掉了,我們還未得到無漏。法進來到我們的心,我們都一直漏,我們還未得到沒有漏掉的法,我們還未到這樣的程度。

  所以,「先有如是相」。我們這些法若能夠全都無漏,我們就可以讓人看到時,打從內心的歡喜。但是若還未得到,我們有聽到法了,也入這樣的道場,修行的規格是這樣,而外面的形相也這樣出來了。佛法很普遍,有禮節、有律儀,自然所有的佛教徒看到出家相就很恭敬。這「相」,我們也學一點點,大家禮儀來,我們也要有一個禮節回應,這是「相」。所以「雖然未得無漏淨心,先有如是應驗之相」。人家頂禮,我們回禮,因為你是出家人的形象,所以我們這樣的,很有禮節。這就是說,我們只是名相的出家,我們還未到達聞法全都無漏,我們只是一個將要學法的人,有這個形象,這樣而已。所以我們要更認真一點,我們若不認真,只是一個形象,真的是很可惜。

  不過佛陀也說,佛法若要能興,就是要僧團興,也是要有這個形象。不只是僧團興,還要僧讚僧,這叫做和睦,需要這樣和睦的僧團。不論我們法得多少,總是這個團體要很和,要有這個僧團在。這就是佛法要傳下去,也是很注重形象,我們要很用心了解。

*意根亦具五意之用。世間治世皆順正法,即人意淨。天所行天所作,即天意淨。

  所以,「意根亦具五意之用」。我們的意根,同樣,不是只有無中生有的意根,它根本就無根,「意」;是眼、耳、鼻、舌、身,隨著這五項的根去接觸到外面的塵,才會產生意去分別。所以意根也是這樣。我們的僧團,就說還未得到,還未完全了解法,但是我們也已經有一個相。意根也是,也是看不到,同樣以五根緣境去分析。若要單獨說「意」,意提不出來,也是要人去表達出來。所以意根是屬於五根之中表達的形相。

  「世間治世皆順正法」,在世間要來淨化人心等等,就要順正法,「即人意淨」;人的意要表達就是淨。我們要對人,要讓人家了解我很信任這個人,因為這個人很乾淨,這個人誠正信實,無污染、無貪婪。這是讓人相信,所以「人意淨」。這叫做「世間治世皆順正法」,即是人意淨。我們要學得很誠意,讓人看到我們很信任。「天所行天所作」,天所行是天所作,就是規矩。為什麼他能夠成為天人?天人要行十善法,還要再超越一般的善事,不是像我們說隨喜功德,不是,他是真捨,真誠的捨,不是捨一點點,將他所有都願意捨,這是大捨。

  他有福,只是他沒有修法,所以他有天人的福。德呢?也是到天德。他還未修到這種清淨無染大智者菩薩行,他還沒有,還未到這個地方。所以,「天所行天所作」,所以「即天意淨」,就是天人的意淨,他意淨的境界是這樣。如在人間,「我付出無所求,就一直付出,但是我對法我沒有興趣,我只是興趣在一直付出就對了」,這叫做天人。

*聞一句通無量義,即慧意淨。與實相不違背,即法意淨,籌量皆佛說即佛意淨。

  「聞一句通無量義」,這就是我們聽法。前面天人行天法,就是得天德,無法得到無漏,他只能夠到天人那個階段。我們現在就是說,「聞一句通無量義」。這幾天都一直在說,聽短暫的一句,其實其中涵蓋著,我們若很用心聽,「聽一句」,因為我們之前聽很多了,這一句之中就是包含過去所說的一切。我們有在修行,有在身體力行,現在我短短聽一句,這就是我行動過來的,很清楚,那就是通達無量義,就是慧,「即慧意淨」。智慧的意,我們真正修菩薩道,入人群不受人所污染,付出無所求,還要完成於對方入佛們的道根,這就是菩薩度眾生。

  所以,「與實相不違背,即法意淨」。真正佛法的相,佛法就是清淨無染,那個相是投入人群,用真正的法去度化眾生。這種,對人,人人平等,滿足每一個人要入佛門,都有可入佛門的機會。這就是將眾生度入佛門來,他們才有辦法再進一步來修行,不要排除在外面。同樣的道理,我們對人的包容總是永遠沒有違背法的意淨,入人群度化眾生這個意。「籌量皆佛說即佛意淨」。我們若好好想:這些道理從哪裡來?這是佛法中來,這就是「佛意淨」。我們若能夠很清楚,六根無不都是清淨。

  菩薩,這聽起來好像很深,但是這些我們若很了解,一句之中就在我們行動中,因為我們做到了,做到就是在身體力行中。一句,我們安心,因做到了;還未做到,那就不安心。不安心要怎麼辦?努力!努力,一點一滴的煩惱將它掃除掉,一點一滴的法撿進來不要漏。一點一滴的煩惱將它掃除掉,一點一滴的法不要漏掉,好好如法修行。這就是這段文想要表達的,所以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Empty周五 6月 14, 2019 9:45 am

[2019年6月13日上午5:20]農曆五月初十一,(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 《法華經‧法師功德品第十九》經文:【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持法華經者,意根淨若斯,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

2. ★「莫忘那一年、那一念」:
(1)「花慈中小畢業活動」:親善團隊以愛傳續,學習交流見苦造福,關懷天下人間苦難,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學習竹筒歲月儲蓄,一點加一滴可助人,培養愛心全校捐款,建立國際交誼,獻四國旗圖騰,表達畢業感恩回饋。

(2)「時日過得快,莫忘那一年,那一念:花慈中小畢業活動」:一念善心是很可貴,也得要及時鼓勵。前天,花蓮慈濟中小學有一群的孩子,老師陪她們回來,這一大群孩子很整齊也很活潑,也很有規矩,很有禮節來到面前。三、四位同學用手扶捧著一幅圖案,站在我的面前。先有四位孩子小學生就這樣跪在面前,很有禮節就告訴師公「他們已經畢業了」,要來說「感恩」,感恩慈濟給他這麼好環境的慈濟小學等等。再者,感恩老師教導,讓他們懂事情。感恩的很多。

(3)「親善團隊以愛傳續,學習交流見苦造福」:然後就說感恩,一直培養著他們的愛心,也曾去韓國等等幾個國家去交流過;小學生去觀摩別人的小學,去觀摩別人的教育,去與那裡的學生做交流,他們很感恩。

(4)「關懷天下人間苦難,學習竹筒歲月精神」:他們感恩的就是「讓我們懂得學習『竹筒歲月』,懂得儲蓄」,每天都會投竹筒的為了要救人,一點一滴可助人,培養他們的愛心;懂得哪一個地方有災難,全校的同學,大家就將竹筒集合來獻出他們的愛心,捐款。培養愛心,全校共捐款。這就是平時為他們建立一種國際交流。

(5)「建立國際交誼,獻四國旗圖騰,表達畢業感恩回饋」:後面他們就介紹,這幅圖是我們大家畫的,四個國家的國旗,將它拼成一張圖來獻給師公。感恩啊!讓我們可以在這裡讀書,很歡喜;讓我們可以去國際交流,互相觀摩愛的力量。」哪一個地方有災難,他們竹筒的力量就會去發揮很大,一點加一滴的力量。這「獻旗」是來表達他們已經畢業了,要感恩啊。

(6)「孩子的一念心,好人、好事要從愛的教育開始」:這些孩子們舉動,這個小故事是前天的事情,是今年的事情,是這些孩子的一念心。若明年來說,後年來說,同樣的那一年,這些人,他們共同這個心念。這就是我們值得要回憶,也是值得我們鼓勵。好人、好事要從教育開始,小人物可以做大事,連孩子年紀小小的,一年、兩年,連幼稚園都建立這個觀念。這就是教育,名副其實愛的教育。

(7)「校長建立校風,教育方向,見苦知福,發揮愛心」:常常我們會接到,「這就是學生,大家要捐出來,有幼稚園、有小學、有中學。」這是校長要建立的校風,這是老師教育的方向,這是孩子懂得要受教。真是愛的循環,用這樣來舉動,表達時時愛心不斷。看天下有疾苦,他們就及時來援助,堪得讚歎。

(8)「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些人、莫忘這一念」:所以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是我們要鼓勵。很感恩,這就是教育,我們有方法。

(9)「佛陀教育,觀機逗教」:佛陀對我們教育也是有方法,就是這樣教育我們,教育我們小乘、中乘、大乘,先讓我們了解人生無常、苦空虛幻,所以給我們「苦、集、滅、道」這個法,讓我們知道人間苦。就像學校在教孩子:有的窮困,需要好人幫助;有天災,急難時,這急難的時間就是需要有很多的好人會集起來去幫助他們。一直不斷給他們這樣的觀念,這是從小學的教育。佛陀是從小根機來投教,所以教育的理念應該都是一樣。

3. ★上人手札:「如是所有法度人,皆由宇宙大覺尊,歷劫往返不離群,淨六根力得如是相。」

(1)「如是所有法度人」:佛陀講法有次序,也是應機逗教讓大家清楚,他的根機他聽懂。佛陀不只是要說讓他聽懂,還能夠讓他有受用,這就是法,法度入人的心。

(2)「皆由宇宙大覺尊,轉凡入聖」:這些法能夠轉變凡夫很多不好的習氣,能夠教導凡夫向為聖人之道走,因為我們一直稱呼佛是「宇宙大覺者」,這個宇宙的大覺難道只有釋迦牟尼佛呢?釋迦牟尼佛不是唯一的。

(3)「宇宙間的真理,時間、空間的過程,過去無量佛的法,留傳下來」:釋迦牟尼佛的過去,已經很多佛已經前前後後覺悟了,這是宇宙間的真理,時間、空間的過程。我們這個「現在」,雖然經過二千五百多年了。那個時代的悉達多太子追求真理教育,他覺悟了天地宇宙萬物真理,堪稱為宇宙大覺尊。這個法就是從佛陀來,不只是釋迦佛,也有過去佛。總是在宇宙間覺悟的人,他們傳下來的法。過去無量佛的法這樣留下來。

(4)「歷劫往返不離群」:佛,覺者,不是說涅槃了就沒有,因為這個世間教主還是釋迦牟尼佛,以佛為師。我們現在也是說「四生慈父」,也是眾生的師,老師。這就是我們釋迦佛來來回回,不離開人群,這樣在人間。長的時間來來去去,並沒有離開世間。

(5)「淨六根力,得如是相」:因為他沒有離開世間,教導我們的精神理念,修行的過程很重要,就是「淨六根力,得如是相」,來來去去沒有放棄修行來人間,為人間的典範。人間的人看到就是特別,不與一般人一樣,佛陀的相,就是讓人的心看,見佛就起了歡喜,見佛就起了一分很不可思議!

(6)「佛的慧相、福相,能降伏眾生,人人就規律己」:在佛的面前不敢犯錯,人人就規律己,這就是佛的相,這就是佛的慧相、福相,這總是在六根集中在一個身體都與大家一樣,佛就是特別那麼地能夠降伏眾生,一見面就可以攝住人,要動的不敢動,要說話不敢說。

(7)「佛陀身形,六根清淨,百福莊嚴相」:要動就要有規矩,要說就要有禮節,佛陀身形,六根的清淨,所現的相就是這樣的形象,能夠人所看就很感動、佩服,這叫做福相。修行就是要這樣修六根清淨。

(8)「佛的清淨相,能攝受人心」:眼睛所見的是什麼啊?我們看到的東西,有的人的眼睛一看就已經貪心起了;耳朵所聽到的就起瞋怒了,不合我的心就有反駁的心態,很多很多。所以看到佛,怎麼聽怎麼順眼,怎麼看怎麼歡喜,接受這個人。不論聽話,聽起來總是雖然不很了解,但是很歡喜,這都是在六根,完成六根清淨,「淨六根力,得如是相」,這種清淨相。

4. ★複習經文:【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終始不妄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如所知演說。】

(1)「終始不妄錯」:說法,聽來我們要常常記得,「終始不妄錯」,開始聽,開始修行,一直到最後最後都沒有忘失掉,受教總是要在記憶中,受教若沒有放在記憶中,聽了就過了。不論是短短的一句,這就是我們的方向。

(2)「為佛教,為眾生」:這個記憶很深刻,一輩子所在走的方向,人事物的對待,都沒有離開「為佛教,為眾生」的記憶,同樣的道理。

(3)「思惟無量義,說法亦無量」:要一直不斷思惟之後,我們說法就無量,邊說邊產生,世間人事物它對照法,愈來會愈覺得法和世間法,世間需要佛法來糾正,這個教育很重要,所以愈說愈多,記憶中愈浮現出來世間事、佛法的道理就愈來愈多。

(4)「修行,修身養性,端正行為,不亂發脾氣、不對立」:說過去就是歷史,過去,不論我受的教育,靜思語一句,「那時候我就是聽到這句話,我本來脾氣很不好,我們若看別人在發脾氣,是自己的沒修養,我因為這句話,我改變過來了。發脾氣的人,我若再與他對立,這樣就是自己的錯,所以自己要修養。

(5)「始終不妄錯,以持法華故,悉知諸法相」:只是一句話,記憶同時修行,在記憶中,我們才有辦法提醒自己,這是很重要。因為我們是持《法華經》,所以「悉知諸法相」,我們應該就知道法相要如何顯現。

(6)「法有記憶,就受用無窮」:我們所說的法,所接受的法,本來是空空,說出去空,聽進來有記憶嗎?有記憶就受用無窮,沒有記憶也是空。所以有記憶,表達出來就是法相,沒有記憶,還是原來自己的凡夫相。

(7)「隨義識次第,達名字語言」:我們隨這個義理,就要為人解釋這個事情,我跟你講清楚、說明白,這個因緣起自什麼時候,某某人,他在什麼時候開始如何做事情?這個人認識多久了,他的個性我們知道他多少,有優點、有劣點,我們要如何去包容,如何來互動,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

(8)「如所知演說,共知共識共行,叫做真修行者、真受法者」:這全都是你的聲音、我的聲音,彼此互動、互了解,這很重要。所以「如所知演說」,我們平時對人是這樣,我們也是這樣說話,我們就要這樣做,就是修行,這樣就是「在」,收進來我們身體力行,不是「知、識」而已,我們要「行,身體力行」,這叫做真修行者、真受法者,要不然時間都是空白浪費。

5. 經文簡釋:【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如是受持經人,若有所說,亦是先佛經中之所說法。

(1)「此人有所說,皆是先佛法,如是受持經人」:就是「如是」,就是受持經的人,若有所說的這全都是他前面過去的覺悟,宇宙的覺悟者,所感受到天地萬物的真諦道理,所講說給大家聽,耳耳相傳,人人傳法,這樣下來。

(2)「修法傳法,有修就有形有相」:人不論如何,都是將佛的覺悟,這樣一一將它傳下來。在傳法,就是法,同時是修,修法傳法,這樣的佛法才能夠普遍,有修就有形有相,這是我們受持法,「若有所說」,修行表達就是要說。

(3)「亦是先佛經中之所說法」: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依這個經文去解釋意義,因為演這個法,演講這個法。

6. 【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以是講演如此投機合理微妙教法故,於大眾中安詳而說,無有所畏。

(1)「以演此法故,於眾無所畏」:因為演講這個法,在大眾中要「說法無所畏」,不怕,「因為我對這個法認識很深,我用在這個法上是日常生活。我要說給大家聽,而我不怕,就是,說就對了。」法就是這樣來,這樣的感受在日常的生活中,很自然,要向大家說這樣的法,在大眾中不畏懼!

(2)「以是講演如此投機合理微妙教法故」:因為這樣,我們能夠去講演,去講說,很合機、合理,我們看到這樣的根機,與他說這樣的話,他聽得懂。臺語若說不通,用國語;國語若說不通,就看他是哪一國的人,聽懂什麼話。看他是孩子、老人,或者是讀書的人,根機都不一樣,都要去合他們的根機。

(3)「於大眾中安詳而說,無有所畏」:這些字大家看了就清楚,因為這是重複的偈文,前面差不多解釋過了。現在就是我們的偈文,大家要再清楚複誦一遍。

7. 【持法華經者,意根淨若斯】:由持經力,意根清淨,若此明了。

(1)「由持經力,意根清淨,若此明了」:我們就知道了,持《法華經》,我們的意根清淨若斯,《法華經》是這樣在教育我們,這部經之中,從世間法一直讓我們知道人間事,從引導我們走入法華,開啟了菩薩的大道。大道的過程。

(2)「受持六度法」:我們應該如何受持六度法?什麼叫做布施?要做菩薩,第一個條件布施。布施是捨、付出;捨,不一定我有東西布施出去,從我們的內心清淨,捨出了我們所知識,我們知道的,知無不說,我們知道的我們就要盡量教他。

(3)「布施,有形的捨,包括無形的心,使命是度眾生」:有的是很鈍,一說再說,一直說,「你就要這樣做才會順。」「你這個就要如何做,做到這裡,不要再重複了。」但是你如何教,就是同樣再重複,要怎麼辦呢?就是還要再教,還要再教,這種就是讓他有機會,再教。這就是要如何持法?第一項,菩薩道第一項就要學會,不是有形的東西付出才叫做捨,在無形的心,我們要有一個使命,我們就是要度眾生。

(4)「度眾生,就是教育眾生,隨眾生的心願」:讓他願意修行,要度他來修行。每一個眾生都有不同的習慣,我們要如何度他,包容啦,包容、善解,「他的習氣就是這樣,他需要修行,既發心要修行,我們就要包容他。」

(5)「佛陀慈悲攝受,佛陀最後的弟子是一百二十歲,須跋陀羅」:這位佛陀最後的弟子是一百二十歲,所以年紀不分老少,他有心,期待種一個修行的一顆種子,投入佛門,得佛皈依了,這顆種子,哪怕最後、最年老,佛陀也是慈悲攝受,這就是「捨」。

(6)「心意布施,心包容一切眾生」:我們如何施、如何捨?捨出了我們的心包容一切眾生,這叫做心意的布施,我們願意付出就是捨。你願意教育他就是捨,你願意包容他就是捨,這種「善解、包容」。這就是平時在日常生活中,對事、對物、對人我們一定要善解、包容,才有辦法為人服務、付出,才有辦法度人,讓他來接受佛法的教育。

(7)「因緣果報觀,心地撒種子,不排斥任何人,不斷施教」:常說因緣果報觀,我們要做一個農夫,只要他有這個心地,我們就要為他撒種子,不要排斥人,要不斷施教。菩薩入人群,要教化眾生,就是要持《法華經》,學菩薩法,學菩薩法的人,才有興趣來持《法華經》。

(8)「行菩薩法,六度萬行」:菩薩法,六度行第一項就是「布施」,不論捨有形、無形,這都是很重點。大家要很用心、要很誠意去付出,這樣才叫做持行者,持法行的人。

(9)「心要誠意,根才能清淨,以平等觀」:我們心若不誠意,根哪能清淨;心若不誠意,就有人要來修行,你就會去選擇這與我有緣、那與我無緣,這好教、這不好教。其實平等觀,眾生皆有佛性,凡夫是習氣。你要用什麼方法調教他,類似這樣,人與人之間,這就是要用布施去入人群,去教育他。

(10)「慈濟小學畢業生,懂得感恩,見苦知福,學會布施」:就像我們中、小學的學生,現在這些孩子已經畢業,開始要再更上一層樓。他們就開始來說「感恩」,帶著四個國家的圖,那個國旗的圖來了,這就是表示這四個國家,他們不只交流過,他們也有幫助過。這四個國家有互相交流幫助,這就是用愛,就是布施、捨。小小的孩子也是調皮搗蛋,就有辦法教到懂得「竹筒歲月」,一點加一滴,也是耐心教。

(11)「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珍惜修行,清淨根,真正持經者」:何況已經大人,難遇佛法,要聽佛法,願意修行,願意清淨,靜思淨修,清淨的修行,帶著習氣來,我們也是同樣要用愛的包容、善解。這種一定要有,這樣才是真正持《法華經》者。

(11)「清淨意根,人人要有誠意,互相善解包容」:我們的道場,人人要有這個誠意,意根要清淨;要清淨意根,就是人與人之間要互相包容,要成就人能夠修行的機會,佛法的種子要放在他的心田裡。

(12)「八識田中,種下善種子」:希望在他八識田中也有來生的種子,因緣果報,也可以這個種子放下去,內心是這粒種子的果,也是有緣。我們一定要好好有這個觀念。這句話雖然是這麼簡單,用我們的修行的團體來講話,還有很多可以講,就像老師在教孩子,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講。總是我們要真修行,若能夠了解一切就很清楚。

8. 【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雖然未得無漏淨心,先有如是應驗之相。

(1)「雖然未得無漏淨心,先有如是應驗之相」:雖然我們這樣持經,還未得到無漏,但已經有這樣的相。我們現在在做的修法,是因為這樣在教,教法我們接受,我們聽法就是這樣在行,不過還沒有很進入我們的心,還無法很體會,現在不論是聽一萬遍、一千遍,可能我們能夠得到的僅是其中的一、二項的心得,改變我們。

(2)「雖我們還沒有得到無漏的法,但要不斷精進吸收」:在千萬法中,真正我們受到感動的,有入我們的心,有改變我們的,可能在萬法中不知道有一、二句話入我們的心令我們改變嗎?可能微之又微。不過我們聽到了,雖然我們還未得到無漏,很多法我們都讓它漏掉了,無漏就是沒有漏掉,但是我們每天聽,每天漏,都讓它漏掉了,尚未得到無漏。法進來到我們的心,我們都一直漏,還沒有得到無漏的法,還沒有到這樣的程度。

(2)「先有如是相」:這些法我們若能夠都無漏,我們可以就是讓人看,打從內心的歡喜。但是若還未得到,我們有聽到法了,也入這樣的道場,修行的規格是這樣,外面的形象也這樣出來了。

(3)「佛法很普遍,有禮節,有律儀,做好注重形象」:自然所有的佛教徒看到出家相就很恭敬,這相。我們也學一點點,大家的禮儀來,我們也要有一個禮節的回應,這是相。所以「雖未得無漏淨心,先有如是應驗之相」。人家頂禮,我們回禮,因為你是出家人的形象,所以我們很禮節。這就是說我們只是名相的出家,我們還沒有到達聞法全都無漏,我們只是一個要學法的人而已,這個形象。所以我們還要更認真一點。

(4)「佛法若要興,就是要僧團興,還要僧讚僧,六和敬」:我們若不認真,只是一個形象真的是很可惜。不過佛陀也說,僧團,佛法若要興,就是要僧團興,也是要有這個形象。不只是僧團興,還要僧讚僧,需要和睦的僧團,不論我們法得多少,總是這個團體要很和,有僧團在。這就是佛法要傳下去,也是很注重形象,我們要很用心了解。

9. 「人意淨、天意淨、慧意淨、法意淨、佛意淨」:『意根亦具五意之用。世間治世皆順正法,即人意淨。天所行天所作,即天意淨。聞一句通無量義,即慧意淨。與實相不違背,即法意淨,籌量皆佛說即佛意淨。』

(1)「意根亦具五意之用」:我們的意根同樣,不只是無中生有的意根,意根本就無根,意是「眼耳鼻舌身」隨著這項的根去接觸到外面的塵,才會產生意去分別,意根也是這樣。

(2)「意根,屬於五根之中表達的形象」:我們的僧團就說還未得到,還未全部了解法,但是我們也已經有一個相。意根也是,也是看不到,也是同樣,以五根緣境去分析。若要單獨說意,意提不出來,也是要人去表達出來,所以意根是屬於五根之中表達的形象。

(3)「世間治世皆順正法,即人意淨」:在世間要來淨化人心等等,就是要順正法。人的意要表達就是淨,對人要讓人了解,我很信任這個人,因為這個人很乾淨,這個人誠正信實,無污染、不貪婪,這是讓人相信,人意淨。我們要學得很誠意,讓人看到我們很信任。

(4)「天所行天所作,即天意淨」:天所行是天所作,就是規矩,為什麼他可以成為天?天人要十善法,還要超越一般的善事。不是像我們隨喜功德,不是,他是真捨,真誠的捨,不是捨一點點,將他所有都願意捨,這是大捨。他有福,只是他沒有修法,所以他有天人的福;德也是到天德,他還未修到清淨無染大智者菩薩行,他還沒有到這個地方。天人的意淨的境界是這樣,在人間,付出無所求,就一直付出,但是對法沒有興趣,只有興趣一直付出就對了,這叫做天人。

(4)「聞一句通無量義,即慧意淨」:這就是我們聽法。前面天人行天法,就是得天德,無法得到無漏,他只能夠到天人那個階段。我們現在就是說,「聞一句通無量義」,這幾天一直在說,聽短暫的一句,其實其中涵蓋著。

(5)「智慧的意,真正修菩薩道,入人群付出,不受人群污染」:我們若很用心聽,一句,因為我們之前聽很多了,這一句裡面就是包含過去所說的一切。我們應該有在修行,身體力行,現在我短短聽一句,這就是我行動過來了,很清楚,那就是通達無量義,就是慧,智慧的意,我們真正修菩薩道,入人群,不受人群所污染,付出無所求,還要完成對方入佛門的道根,這就是菩薩度眾生。

(6)「與實相不違背,即法意淨」:真正佛法的相,佛法就是清淨無染,那個相是投入人群,用真正的法去度化眾生。這種對人人平等,滿足每一個人要入佛門,有機會可入佛門的機會。這就是將眾生度入佛門來,他們才有辦法再進行修,不要排斥在外面。同樣的道理,我們對人的包容總是永遠不違背法的意淨,入人群度化眾生這個意。

(7)「籌量皆佛說,即佛意淨」:我們若好好想:這些道理從哪裡來?這是佛法中來,這就是佛意淨。我們若能夠很清楚,六根無不都是清淨。

(8)「身體力行做到了,安心,還未做到,不安心,繼續努力再努力,除煩惱,如法修行」:菩薩,好像聽起來也很深,但是這些我們若很了解,一句之中就是我們的行動中,因為我們做到了,做到就是身體力行中。一句,我們安心,做到了。還未做到,那就不安心。不安心要怎麼辦?努力。努力,將一點一滴的煩惱漏掉,一點一滴的法撿進來不要漏。一點一滴的煩惱掃除掉,一點一滴的法不要漏掉,好好如法修行。這就是這段文要表達的,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
10. 心得,感恩上人開示。警惕這段的經文開示,【雖未得無漏,先有如是相】:雖然未得無漏淨心,先有如是應驗之相。我們只是名相的出家,有福能在這麼好道場的日日持經聞法,但還未得無漏法,我們每天聽,每天還是有漏。

但要「先有如是相」,用心體會,先做好有形的「有禮節,有律儀,做好注重形象」,努力將「無形的法髓」融入在心念中。「佛法若要興,就是要僧團興,還要僧讚僧」,六和敬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做到了,安心,還未做到,不安心,繼續努力再努力,除煩惱,如法修行」,感受,有做到才安心,做多少,就看每個人努力的精進程度。共勉之。
回頂端 向下
 
2019/06/13晨語簡記《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