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9/09/14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9/14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Empty
發表主題: 2019/09/14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2019/09/14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Empty周六 9月 14, 2019 3:35 pm

2019091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諸佛平等大智慧,
是即宇宙大覺者,
得無上正等菩提。
〈方便品〉: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

  時光易逝,中秋已過,昨天已經過中秋了。歡喜,二十四個國家(地區)的人醫會回來共聚在花蓮,在靜思堂。這是在昨天晚上,很歡樂啊!看看,真正是在那個靜思堂裡面共賞心月,而且所賞的不是在天空的月。可能昨晚天上應該也看不到月,花蓮應該是這樣,有沒有月?(眾人回答:有)有喔!大家看的是天空的月。不過,大家共同在靜思堂裡面,是同守心月,彼此的心,彼此這個心的性,大家很明淨。相信在天空的月,是不是有時被雲遮蓋到呢?但是我們人人一片的心月永遠永遠都是淨明,很乾淨、很明朗。所以心性之明淨,譬喻月照本心。大家,我們若有在用功,尋尋覓覓,就是要找到我們最乾淨、清淨的本性。這本性是長的什麼樣呢?就是圓、清,大圓鏡智,就像一片圓的月一樣。

  喻月照見本心,月清朗如明鏡,照見了人人的本性、人人的本心,這叫做「心月」。這片的心月是寂靜清澄,無掛礙、無染著。這就是我們修行方向不是向外求,方向是向內找,找出自己自身清淨的本性,那就是心月,無染的心月。這片的月,那就是遍滿了虛空,無所分別、無處不在,只要你的心若是清淨就沒有分是你是我、是近是遠,遠近就是共一心。我們凡夫在看的是看空月,以為它一年才有一次的中秋月,其實我們的心,我們的心月,是時時心月、秒秒心月都是圓的,這是真如的本性。秒鐘與心月永遠就是合照在一起,不要說秒是一點點,秒是遍天、宇宙與心月會合,所以要重視這個秒。我們過的一秒,天下間任何人都是一秒。所以凡夫,人人是凡夫,但人人本具一個本性;人人共本性,那就是一個心月。總是時間與心要永遠會合,沒有脫離的時候。

  但是人生是無常的,無常的人生就是要讓我們很重視、要疼惜。在昨晚的那個時間裡,我們也要很感恩,感恩美雲劇團(唐美雲歌仔戲團),這些菩薩也來助興。她就是感恩天下這麼多的大醫王能夠會合在一堂,她今年發心帶著她的團員菩薩,他們來演出,很有藝術,而且是很深,也是很啟動人的心(「2019年人醫年會中秋晚會」,唐美雲歌仔戲團演繹悉達多太子出生到出四城門感受老、病、死)。佛陀的一生從出生一直到修行,這麼長的時間;從懵懂的少年,如何找出道理,看見人間的疾苦,想要去找「道」。這條道讓他一層一關,這樣從生、老、病、死,很深很深的感覺。所以他跳出了四大生死觀,要去尋找出人間宇宙大道理,離皇宮、入苦行林,開始找道了。

  找道,當然他找到宇宙的真理,所以叫做「大覺者」。大覺者所說的法,就是現在讓我們二千五百多年以來,人人能夠體會,在人間懵懂迷茫中,所開出來的這條大覺道。人人知道有佛,了解有法,大家用虔誠的心要如何將法找來;還要用很多心思,如何將文字翻譯過來,讓大家了解佛在印度覺悟到什麼、他說什麼話?後來被抄錄下來,說的留下來這些法,裡面的含義是什麼?所以高僧大德不怕辛苦,用生命西方取經去了。這是用生命去取經回來,經過了幾個朝代,多少國王為了譯經,為了譯經相繼多少高僧,在譯經的過程那個感受,那種各人各人的感受,但是無不都是真理。還要將這麼多人所感受的、體會到的來力行,修行在身,內心藏中要如何將它調理好,成為翻譯過後大家能夠看懂,而且成為經文,這樣一字一句。讓我們現在讀起來很順暢,分為好幾部經,讓不同的根機的人隨哪一本經的歡喜、法喜,發心開始願意去弘法。

  當然,我們大家共同歡喜就是在行菩薩道,《法華經》;《法華經》教菩薩法在人間,人間要來會合佛法。人間種種,無不都是人間真理,而人間的真理要用什麼來證明?人間的真理要如何來會合印證佛法?這要在人與人之間,所以要說的話實在很長。光是說在人間,二十多個國家(地區),就有多遙遠的地理?最遠的南美洲。在南美洲,巴拉圭、巴西,這是在這邊對到那邊去。每次若聽他們回來的時間要多久,三、四天,要翻越過了多少國界,要搭過了幾次的飛機。在這個時間距離中,日、夜,過日過夜,或者是過夜沒有過日,或者是過日沒有過夜,這種長遠的時間,距離那麼長,但每年都有回來。昨天我也看到她,梅沙醫師(胡安.梅沙醫師)的太太(馬爾達)。

  看到梅沙醫師的太太,就想到梅沙醫師,這個大家庭很多都是醫生,夫妻,還有他們的兒子、女兒都是醫生(太太為藥劑師。五位子女,三男二女,其中四位是醫生。家族中有11位醫生)。為的是要救人,所以他讓他的女兒與兒子都學醫,年年都相伴回來。梅沙醫師已經從(二00六年)開始一直到二0一五年,這個時間回來。記得第一次見面,是在花蓮靜思堂、醫院這個出入口,我看到他,問:「怎麼樣?你回來了。」因為他坐在輪椅上,帶著微笑,很自在,對我說:「我現在在加護病房。我這次回來就是要等進入大學。」我聽不太懂,問:「他是在說什麼?」翻譯的為我翻譯:「梅醫師他腎臟癌已經是末期,醫生宣布會在近期…。他發心要回來花蓮,身體要獻給慈大成為大體無語良師。」

我就覺得,他看起來,雖然是坐在輪椅,但是看來都很好啊!因為他面帶著笑容。既然聽到翻譯這樣說,知道他回來的用意了,我就問:「你現在要去哪裡?」告訴我:「我知道師父來靜思堂,我要來見師父。」在那個地方與師父相遇,他說很歡喜,就再陪我回頭進去醫院。看到他一家人都是微笑,這樣回來住在花蓮,再兩天後,志工早會結束,我聽到梅沙醫往生了。又過一會兒,他的太太也進來了,還有他的兒女。我就問:「梅沙醫師真的這樣那麼快就去了嗎?」告訴我:「是啊,他很歡喜地去,去得很平靜。」就告訴我,她說還對她說話,說:「妳每年要回來哦,人醫會。」這樣告訴他們,還是帶著笑容:「妳還是要每年回來。」他的太太看到他這樣微笑在說話,她心很難過。太太也難過,但是看到先生那麼輕鬆,還要告訴她:「妳每年就要回來參加。」

  她站起來,出去外面擦個眼淚進來,梅醫師已經去了。去了,面容是笑的。志工陪著太太回來精舍,她用手機讓我看梅沙醫師的最後一面。要將他移過去我們的慈濟大學,將手機拿回來給師父看:「是這樣!」果然,笑得連牙齒都露出來,他平時在笑的是一模一樣啊!歡喜自在。這是人生,也是人醫會的大醫王。曾經多少年來,幾乎年年回來,不缺席,一家人每年都回來。今年又看到太太在人群中,去年也看到,這就是不間斷,很超脫的人生。

  昨天,人醫會回來,在精舍裡,大家在分享。接下來,人醫會中莫三比克有一位副院長(莫三比克中央醫院希伯拉副院長)進來,也來感恩。這次莫三比克的大災難,台灣這麼多的醫生、院長,那麼虔誠到他們的國家,也來感恩。參加這次的人醫會,他很震撼,說很多,他說不完。看到台灣,看到這二十多個國家(地區)的醫生回來,聽到大家在分享,真的他的感受很多。後來就告訴我,說出了他的國家的苦。苦啊。雖是全國家第二大的醫院,是國立的大醫院,是四個省的後送醫院,它要照顧幾百個病患的醫院(院內一天約三到四百位病患,兩百位醫生、五百位護理人員照護)。但是他這所醫院,讓我看的畫面很破碎;婦產科是在那裡,小兒科是在這裡,那裡是在開刀,病房在那裡…。總而言之,所有的醫療沒有結合起來的空間。現在又受到這次熱帶氣旋(伊代)的毀損,這時候他們開刀,是在帳篷裡面開刀。搭帳篷,現在是當他們的開刀房。看到那個境界實在是很不捨。

  又告訴我,他們的醫師,一個醫生要對八千人,要負責八千人。醫療實在是很欠缺,要人沒有人,要醫無醫,要藥無藥,缺醫、缺藥、缺設備,樣樣都沒有。難怪我幾個月前,當「伊代」發生了這個災難,那個時候我就說:「睜開眼睛看人間,閉上眼睛看地獄。」現在已經看到了。就再想像那個時間,災難過了之後的那個時間,又一直留下來到現在,他們現在的空間還是人間地獄啊!這就是人生。二十四個國家(地區)回來,當然每一個國家的醫療就不是全都一樣。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每一個國家,他的經濟富有、建設俱全,或者是還是在開發中的,這全都有很多的不同,但是無法想像像莫三比克這麼慘的醫療系統。剛好在這裡在說的時候,又接到一個訊息,從醫院傳回來,陳紹明,陳副總他往生了。回來精舍的,就將訊息告訴師父:「請師父安心,他很安詳過去了,也已經開始準備念佛了,也準備要過去慈濟大學,大學也已經都準備好了。」

  等到我在這裡在開會,結束,進來了,聽到他們說看到很多張的相片很莊嚴。不論在醫院裡面,助念的人很整齊;一路將他送到大捨堂,大學這一邊,看到都很整齊。同仁,不論是醫療志業同仁或者是教育志業同仁,在慈科大的老師、同仁,在慈大這邊的教授、同仁也都很整齊,很莊嚴地聚集一堂為他念佛。這就是人生,八十三歲了。當他還未示病,還未說他有病之前,幾星期前來開會,與一般時候一樣,同樣靜靜聽分享,問題還是回答,有建議、有回答。一直到那場志策會開完,他站起來告訴我:「師父,我可能要去做一個手術。」我就說:「放心,總是太慢發現,但我們就是要放心,既然發現了,能夠開我們就開。」就這樣回去準備住院。就這樣,一邊在準備住院,身體的癌細胞擴散,擴散得很快。而且開刀後,大家去看,都說安心。但就是再受感染了,這一感染,馬上隔離,馬上就做緊急的處理,一直一直,從這樣他沒有再醒了,安安穩穩度過他的這段時間。

  多少人關心,體外的機器,也希望能夠維持他的生命,看是否還有機會。不過自然法則,讓他自然。所以為他祝福,不要勉強,就這樣,他就安詳。我聽到,嘆了一口氣。但那個時候,感覺他是很安然輕飄的,再也沒有牽掛了,已經飄然自在了。一切該做的,為世間,為他的家庭、為志業,跟師父也三十多年了。從我開始說要建醫院,太太是委員,是最最早期投入;太太當委員,先生替她收款。每次來交功德會款,都是先生陪著太太來。後來慢慢醫院在建了,也慢慢進來參加,也來關懷醫院,我們開會等等他都有來參加。這樣一直到了醫院建好,他提早退休來幫助師父。

  學校建好了;慈濟護專。現在是慈科大(慈濟科技大學),他專心在那個地方──科大,今年是三十年了。三十年來整個學校照顧,行政、教育。他本來就是學化學,他也上課,也守護那間學校──慈科大,就是駐校董事在那個地方,很精進。總而言之,一輩子已經為慈濟付出三十多年了,所以情很深了,家也全家都在花蓮了,他一輩子已經都歸屬慈濟,心無掛礙了,連兒子、女兒都是在慈濟裡面,一輩子他應該要安心了。八十多歲了,自然法則,這就是人生這樣過了。所以前面我們說苦、集、滅、道,回歸到我們的經文,就是要了解。

  人生,在諸佛平等,「諸佛平等大智慧是即宇宙大覺者」。宇宙的大覺悟的人,他就是覺悟的是宇宙的真理,已經是「得無上正等菩提」。這就是超脫,這就是我們的本性已經分明透徹了。相信人人這念本性透徹,這樣就像〈方便品〉在說的,「如來所以出,為說佛慧故」。佛陀來人間,對人間所要說的話,就是要說出了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我們人人都有,眾生即是佛,佛即是眾生,所以說佛、眾生、心三無差別。一直不斷不斷反覆要說的就是這些事情。所以佛陀說法沒有離開這四諦法,

複習經文:「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死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

  「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人人都有生、老、病、死,但是我覺得陳副總沒有經過老,每一天都看到他很年輕,每一天都看到他很充分的精神在顧家、顧志業,不覺得他老,所以……。但是佛陀說「老」,自然法則,不得不認老。總是忽然間發現到,有病了,已經是第三、四期的肺腺癌,已經太遲了。但是,雖已經進入第四期了,他沒感覺有病相,他自己也沒有感覺,所以也不覺得他老;不覺得他老,不覺得他有病,就是一直到自然法則、因緣到了,總是就這樣,很短的時間,經過醫療照顧,最終也是幾個鐘頭內就送進大學準備好的空間,已經在那裡安然,軀體安然,自性已經飄然了;清淨無染的自性已經飄然了,但是軀體安然了。所以人生,既來人間,佛陀一生說法,也現出了老邁的形象,到後來同樣也要現出了病、死,到涅槃的形象。所以這是佛陀來人間示相說法,老、病、死。

  從昨晚,在靜思堂,唐美雲劇團在那裡表演,除了很藝術;半個多鐘頭的時間,從佛陀出生,他的家世,到他的出生,長大。從小到大,看到生、老、病、死的感覺,就是跨越了生、老、病、死,要如何求出諦理,所以脫開了家庭的束縛、人生的牽累。他就一個人去探討,終於發覺到了,在瞬間與天體宇宙合為一體這種的覺悟。所以他回歸人間,那個覺悟的性,回歸人間應人間的根機來說法,所以都沒有離開如何修行的方法。

  「為求聲聞者」;所以為了聲聞,要訓練大家耳根聽法,要訓練大家的心,專心將法入心。那就是四諦法,不要再向外追求,要知道苦。苦、集、滅,這條的道路要很清楚,所以「說應四諦法」,這樣才有辦法「度生老病死」。一輩子很充足,茫然來人間,但是超然在人間。相信陳副總他也是很超然,這將近半世紀的時間都在慈濟裡面,所做的也是為人間付出,教育人才,為學校行政,真真正正顧守在教育,沒有離開佛法的教育,相信他現在是飄然自在,這就是解脫。這「究竟涅槃」,雖然佛陀所說的涅槃離我們很遠,不過一生一世,就像一秒一秒、一分一分,累積歲月,讓我們的一生一世累積修行。同樣的道理,法分分點滴入心,讓我們的內心寸寸入道,這樣愈來愈清楚,自然心愈清淨,道理愈明白,一直明白到沒有瑕穢,寂靜清澄,這個時候就是回歸本性,寂靜清澄叫做「究竟涅槃」。

  「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十二因緣就又讓我們知道,我們若去的時候,我們千萬就不要無明。一念無明,到底跟什麼境界去?這就是十二因緣法。就是要讓我們保持著要去的那個時候,我們抱著什麼樣的心念,一輩子的業績,就是福、智,福與智慧。因為對人間有造福,在佛法中也增加智慧,帶著福與慧這樣安然而去。所以就沒有無明的擔憂,就算是再來人間不是無明,是應因緣而來。佛菩薩就是應因緣而來,所以佛陀告訴我們十二因緣法。佛陀是應因緣而來,

經文:「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蜜法,究竟佛慧。」

  「為諸菩薩,因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應六波羅密法,究竟佛慧」,這就是我們要很清楚。時間,前面所說過的,下面要再接下來的,我們的時間,就得要再等待明日。這就是時間不會等待我們什麼時候的心願完成,不會等待我們什麼時候我們的欲念已經所要求的都求到了,不會等待我們。法是無窮無盡,凡夫要能夠接受法的因緣,機會也沒有很多。所以我們如分如秒,要如何能夠保持著歲月長久,將這麼多的法能夠歡喜受持,身體力行在人間,造福因、結好緣,再緣後生世,等待要度的人。這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所以請大家用心體會,體會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2019/09/14晨語簡記《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