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2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安即不動,定住心思,
忍住耐力,持修勤行。
惟當自勉,安然不動,
策勵其心,志定安忍。
各位,用心、住心聽。安心,心安下來萬事具足,在我們的心、腦中,要安心不浮動,心,心要停住下來。我們若能夠將身安住下來,我們聽法心才能夠自在,法法入心、入腦,時時回憶經文的含義,含義的內容適應在人與人之間用,這很重要,聽經的要領就是在這裡。所以安住心思,不可有雜念。「忍住耐力」;對人、對事我們要有耐力,人家是有怎麼樣?有形色、聲音,他是什麼形態?是輕柔、善待,或者是粗暴、惡劣的形態?在我們眼對色,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怎麼樣?惡形、惡態對我們就是一個「忍」字。什麼叫做惡形?什麼叫做惡態?這不要太用心去分別它是惡的形態、是善的形態,不必太過於去分析它。所以我們還是一心,人就是人,我們記著自己,自己待人是如何對待,是要對自己修行。
有修行的人,看人,人人是佛。他粗聲、惡氣、惡形,我們是修行人,自然就不會去與他……。外境,眼睛看到的境界,耳朵聽到的聲音,什麼樣的惡聲、惡形,因為我們在修行,「持修勤行」,我們在修行,那些聲與形在一個修行者淡而化之,沒有什麼啊!這是他生來的態度,不要將他當作他是惡。所以我們要用定心的思惟,安心對境自然事事忍,「忍住耐力」。看什麼樣的境界,聽什麼樣的聲音,我們這念心都安住,安住在忍耐、耐力,所以叫做「忍住耐力」。就是要專心,「持修勤行」,好好地把握,要好好堅持我們自己,用心在勤行道,所以「持修勤行」。
這唯有我們自己,「惟當自勉」,沒有人有辦法能鼓勵我們,我們就是要自動自發,自心志立定方向。所以,「惟當自勉,安然不動」。自己既立志,外面的境界不動搖我們。所以,「策勵其心,志定安忍」。自我鞭策,好好將心定好。這個志,我們的志都是堅定,所以名稱叫做「安忍」,我們不是很刻意忍,是淡然了、安住了,這「志定安忍」境界很不容易啊!就像常不輕菩薩,他修,修得心不動搖,修得心沒有分別相,不只唯有佛,其他全都是未來佛。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修行過來了,用先安心,「安則不動」,你心既然安下來,就是不再搖動。我相信佛,佛就是我的引導者,前面注意在引導者言行所教導,我們相信法,我們安住,安住我們的心,若能夠這樣,心安住了,這些思惟想法就不會偏差。所以忍住耐力這個功夫,自然所修得的,我們常常說修行、修行,修行是要修什麼行呢?就是修在我們聞法持在心中,沒有讓它漏失掉。
我們過去不是有一段時間,很長,講修無漏法。「無漏」就是法聽入心來沒有漏掉。我們凡夫永遠都是凡夫,聽,我們都有在聽,聽進去就漏掉了;這隻耳聽進去,另一隻耳就漏出去了,所以常常都是在一知半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修行要用很長的時間,立定我們的心志,聽法不可漏掉。若漏掉,我們就要再加倍時間用功,那就延長了我們成就佛道的時間。不過修行本來就是很長,我們只是盡心力要如何安住心,這個耐力大家要加強,「持修勤行」,要運用出了聞法無漏,聽進去,不要漏掉了。
所以,「惟當自勉」,自己勉勵自己,不可浪費時間。我們能夠在什麼樣的環境,安然了,我們安了,什麼環境對我們來說沒有差別,所以「安然不動」,心隨境安。這種「安然不動」。「策勵其心,志定安忍」,好好自我鞭策,自然就志定、安心。如常不輕菩薩,他看到人,對人就像在祝福:「你將來會行菩薩道,皆得成佛。」是,最怕就是我們不願意行菩薩道,雖然出家了,還停滯在世俗,這樣就很可惜了。出家要有修行的形象,要有修行的心,堅心;內心堅定,外在有修行的威儀,這就是身心修行,修行者不能沒有。
但是末法的時代雖然有看到;看到形,看到佛像。現在很多,就用佛像,古代的佛像被毀掉、荒蕪掉了,應現在人的心態,將它拿來當缺陷美。頭久了就斷掉了,他們就這樣將它拍下來,就說:「這是什麼朝代的什麼佛。」他們就這樣一直將它比對,用比對,比對得對不對我們不知道,總是將古代的像,他們去將提倡這是美術。美術,這是古代,年久腐化掉了。用這樣,大家收藏藝術品,將它變成藝術品了。這種形象也破損了,年久月深,像法,一直一直到了像被毀掉了、荒廢掉了。這我們就知道時間過得真快啊!像法正興盛時,到處都是像,造佛像功德大,大家都是這樣貪功德,大家都歡喜布施造佛像,所以有一時期很興,佛的教法興盛,興盛在造佛像。
所以對法,與在正法時,正法是佛在,就這樣聽法,直接就聽法了。佛滅度之後,大家思慕佛,有人就提倡,將佛像修起來,「修建佛像你的功德會很大,有福又有慧喔!」凡夫聽了,「我要增福,我要修慧,多少錢我都敢花。」所以去雕塑佛像,這就是正法之後的過程。在有佛像前,還有在說法。之後,大家以為建塔、造像功德大,「如是我聞,佛說、佛說」。其實這是佛住世過後,有人虔誠要造佛像來表達思慕之情,卻變成了人人造佛像功德很大,這感情不同啊!從最初的造佛像,一直傳過來,變成了造像得功德。這就是時代變了,慢慢信仰的方式也已經蛻變掉了。
這段,一千年的像法時期過去了,又開始轉於末法。末法,末法這些像已經腐蝕掉了、毀壞掉了,還知道三寶,佛法還在流傳,但是變樣了。有法,我聽,能夠用得上嗎?越來越淡了,越傳越差了,所以這個時代佛法變了,修行的人也變了。因為已經不真了,已經虛了。常不輕菩薩就是在這個時代,在威音王佛像法轉進末法這個時代,現在在說的是這一段,他已經在這個時代弘揚威音王佛,因為他那個時候就是從正法、像法、末法,經過了累生世這樣修行到現在,這是像法轉進末法之時。所以他面對的是這麼多,說是修行,有形無實,這些修行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四眾」只是一個名稱,生活一直接近世俗,粗言粗語,不顧形態,習近世俗。在這樣的情形下,常不輕菩薩要如何來度化這些人呢?說的法沒有用,所以他就用這樣,見人禮拜、虔誠、稱讚,「汝行菩薩道,當得作佛。」就是這樣不斷不斷提醒大家:「要行菩薩道,未來一定會成佛。」用這句話這樣不斷反覆,見人就禮敬,見人就讚歎。讚歎又禮敬,這樣一直做,不論是近的或者是遠遠看到人,他也這樣追去那個地方,向大家頂禮,向大家祝福。這長時間反覆就是這樣。
在這樣的情形,所得到的、反應的,那就是貢高驕慢的人,這種濁氣很重的眾生,這些人不只是不接受他的祝福,回過頭來,「煩啊!很煩。」惡聲惡語拒絕。他進一步再叫:「我也不敢輕視你,你一定當得作佛。」讓人覺得嫌之極,就會將他推開,就會打他,用棍、石頭等等傷害他。他還是一樣。這種心不去感覺人家對他如何,那是很自然的心態,是忍嗎?已經是忍而無忍,忍到並沒有在忍了,這很自然。修行要修到這樣實在是不容易啊!這,我們要自己好好自修。不在人群中,自己一個人也得要好好思考:什麼叫做忍?忍在人群中嗎?是。應該要忍在自己,自己要先時時自忍,才有辦法去忍他。這我們要用心去思量。前面的文這樣說,
複習經文:「說是語時,眾人或以杖木瓦石而打擲之,避走遠住,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
這是昨天我們說過的文,看來其中有什麼嗎?昨天說不完,這種厭棄的人的那個心態,以及被罵、被打心無掛礙,這種功夫我們要好好學習。接下來再說,
經文:「以其常作是語故,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
經文簡釋:
「以其常作是語故」;以是比丘常作是語。常作是語故意表信者深信,勤行不休。
「以是比丘常作是語」;我們就知道,因為這位比丘,「以其」就是這位比丘,「常作是語」,常常就是這樣說。說什麼啊?「汝等皆當作佛」,「我不敢輕視你,因為你們大家將來會作佛。」常常說這句話,所以「意」,這表示「意表信者深信」。這就是常不輕菩薩很相信,不論這些人現在是如何,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一時,這個時間迷失在世俗。佛說人人本具佛性,既然是人人本具佛性,總有一天他還是會回歸本性,修菩薩行,最終成佛。這是常不輕菩薩,他的忍是一字「信」──相信佛所說,人人本具佛性。而且信是深信。所以「意」,這意思是表示信者深信,常不輕菩薩既信了,就是深信。「勤行不休」,這個法他就是用在他自己身上,人人本具佛性,相信人人當來能夠成佛,這就是常不輕菩薩信佛所說,眾生皆有佛性,人人可成佛,這也是釋迦佛說的話。聽來,他這樣深信,就是勤行,很認真、很殷勤,就是要去實現這項,去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你們行菩薩道,就能夠成佛。
經文簡釋:
「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彼時增上慢四眾之人,毀訾不止,彼比丘猶然唱言: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故號此比丘名常不輕。
所以,「增上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號之為常不輕」。這些增上慢的比丘,四眾弟子,常常常常看到這個人,常常聽到這同樣的話反覆,所以大家就問,「到底他是什麼名字?」不知道,「那位常不輕的。」就是同樣的道理。這位來自何方?現出家相的比丘,為何到處去膜拜,到處向大家說:不敢輕視你們,因為你們將來會成佛?長長久久,經過多年,不知道他是從哪裡來的比丘,就只是一直說這句話,他叫什麼名字?不知道。但是,「就是那位常不輕啦!」就是以他的態度來取名,叫做「常不輕」。所以「常不輕」不是他自己取的,是那些罵他、打他的人,拒絕他對他們讚歎的那些人,對他叫出來「常不輕」。
所以,「彼時增上慢四眾之人,毀訾不止」。給他這樣的名字,常常就是罵他、毀謗他、糟蹋他,這「常不輕」他還是不受影響,如如不動,「常不輕就常不輕啊!我就是不敢輕視你們。」就是這樣,叫「常不輕」。「彼比丘猶然唱言」;「彼」就是常不輕菩薩,還是再說,「你們怎麼罵我,怎麼為我取名都不要緊,我還是猶然故我,同樣對你們相信。因為我相信佛,所以我用這個行來恭敬你們;你們罵我,我也相信你們,相信你們能夠成佛。」彼此之間總是這樣的對待,那就是同樣的道理。我們了解了,這些人不斷來毀罵,他還是不斷用輕柔的態度付出、回應。
所以,「彼比丘猶然唱言」。「彼比丘」,那就是那位「常不輕」。「常不輕」,讓人為他取名叫做常不輕。這位比丘,同樣這樣被人打,走得遠遠的,又再向大家大聲喊:「我不敢輕視你們哦!你們都能夠作佛。」就是這樣,猶高聲唱言:「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故號此比丘名常不輕」,就是這樣,大家為他取名叫做「常不輕」。所以,以上那段文,我們這幾天來一直在說的「常不輕」,「我不敢輕視你們,因為你們大家將來會作佛。」我們已經幾天了,現在開始要做一個段落。
*以上意述常不輕對境不生心加能忍,身害能受,及善名緣起。
「以上意述常不輕對境不生心」。常不輕菩薩對境不生心,這就足夠我們學了。我們要如何訓練,訓練到喜來不樂、惡來不驚,這種對境不動心,我們有辦法做到嗎?或者是長時間處在對他反對,罵辱、恥辱他,他還是安然自在,這種功夫,我們有辦法嗎?這種「對境不生心」,談何容易啊!「不生心」,一定要從一開始的最初功夫,那就是要忍。要先學忍,忍外面的環境,忍到那個環境變自然;不是環境變,是我們的心變,變到被罵是很自然。所以,「加之能忍而無忍」。能忍,就是對境我要忍,我要再用功、要再忍,一直忍到環境沒有變,我們的心不動。
不只是無忍,就是就沒有什麼可忍啊!外面這些環境,大家罵人、罵人,當作好像只是一種互相對話,普通的對話而已,那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所以「忍而無忍」。「這有什麼可忍,就沒有事情,沒有東西可忍,就是平常心嘛!修行如常,面對境就是這樣。」所以忍而無忍,不是「忍無可忍」,是「忍而無忍」。「忍,這哪有什麼可忍的呢?就沒有事情要忍什麼呢?」總是對境不生心,這麼惡劣的環境,對我來說這沒有什麼,所以是忍而無忍。「身害能受」,身體若是被損傷,還能夠忍受,「這也沒有什麼,打我會痛,讓我身體受傷,我會好,所以這不用計較,沒有什麼叫做忍耐」,就是很自然。「及善名緣起」,所以已經大家給他一個很準確的名稱了,這就是他的名──「常不輕」,命名已經定下來了。
*常被罵詈,或受杖石,經歷多年,不生瞋恚,仍一心深信眾生皆當作佛。
「常被罵詈,或受杖石」,棍子、石頭……,「經歷多年」。能夠讓人為我們取這個名,就是這樣的過程,經過好幾年,歷多年「不生瞋恚,仍一心深信眾生皆當作佛」。這就是還是一字「信」,不論眾生多麼的惡劣,總有一天,總有一天當因緣機會來時,他會反省過來,會向好的方向行菩薩道,就會有成佛的機會,所以應該深信眾生能當作佛。這就是常不輕菩薩的相信。
*此已攝盡忍辱、精進等波羅密。而其心中、目中,只見有佛,不見眾生。
「此已攝盡忍辱」,這已經能夠攝受了。攝受,就是我們修行已經將這些事情會入我們自己的本心,很自然,不用再學,原來就是這樣。這些法本來就在我的心,我的心也變成自然了,這「已攝盡忍辱」,在內心已經是自然的事情了。「精進等波羅密」,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精進、忍辱,忍辱、精進中,我們才有辦法到禪定,到智慧的境界。總是一切的付出,一切內心的堅定,這全都是用智慧,要來度彼岸。我們要從此岸到彼岸要用六種的方法,常不輕菩薩就是用忍辱、精進,堅持這樣要度眾生過彼岸。這些眾生也終於給他一個名稱,叫做「常不輕」。所以,「而其心中、目中,只見有佛,不見眾生」。常不輕菩薩他的心目中只僅僅看到佛,因為人人都是佛,沒有眾生;人人都是賢人,沒有凡夫。所以他對人誠敬禮拜,這是真心的,絕對不是刻意,是全心誠意。
*實能契於即生即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境,更無一相之可安立,其清淨為何如也!
「實能契於即生即佛」,他的心已經與佛心相契合了,是眾生,就是佛。所以這個「契」,他的心已經契佛心了,眾生心也就是佛心,所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即是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境」,已經到這樣的境界,不是口頭說而已,是真正他的功夫到這樣的境界了。所以,「更無一相之可安立」。除了佛以外,還有什麼相呢?還有什麼眾生相、壽者相嗎?沒有,只有佛相,所以心目中只有佛,沒有眾生。意思就是,對人人就像在對佛一樣,那種恭敬的心意,所以「更無一相之可安立,其清淨為何如也」,他的清淨,心不沾一絲一毫的污染,總是那樣的清淨如圓鏡,就像大圓鏡智。要不然我們還可以用來譬喻常不輕菩薩這種的心境呢?面對外境如何攝受,能夠輕安自在,很不容易!所以大家從常不輕菩薩這段的精神,我們是入「本門」,這是入本門開始要學習的方向。所以大家要很用心,而且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