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3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諸眾生既聞是法已,
又能起誠正信實心,
靜心思惟諸根義諦,
依教修行甚為希有,
是為世間難得之寶。
「諸眾生既聞是法已,又能起誠正信實心」,用心了解。「諸眾生」,那就是所有生命稱為眾生,不僅僅只是人,就人之外,有生命之物,佛說都是平等。「諸眾生既聞是法已,又能起誠正信實心」,只要有生靈一接觸佛法,他的心就能夠起了誠、正、信、實,這個心就是清淨心,這個心就無所障礙。不論我們聽什麼法,我們就是真誠。法我們既選擇了,選到這條路。這部經,這條路我們要走,就一個方向不斷往前走,這也就是平時所說的信。建立信心,立了願,那就是要行了。既在行,路就是這條,我們要用很誠懇的信,我們要用很誠懇的誠,誠意正心,深信實行。我們若能夠這樣,用真誠的心,用真實的意,這樣我們的信心建立了,向前步步踏實走就對了。
既然是這樣,我們就往前去莫遲疑;往前走,不要又在那裡躊躇了。所以我們現在開始,路已經走對了,腳步踏出去,一步福、一步慧,福慧、福慧向前走去,不要再躊躇了。周圍有什麼樣的環境,我們也不受搖動,這就是「靜心思惟」,也就是我們平常一句話,一個字,很簡單,叫做「禪」。「禪」,聽起來好像很玄,我們來說「禪」這個字,只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思惟,正確的思惟。靜心,正確叫做「靜心思惟」。我們的心沒有偏,向前前進,所思考的是前路,要明朗,要走得到。就是像我們現在,想要做的事情就要用心去做,不只是決定做,還得要殷勤老實做。
這種專心一志,這叫做「靜心思惟諸根義諦」。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到底我們的意義在哪裡呢?你眼睛看的,所有的色彩、所有形象,我們在分別,是分別來惱亂我們的心嗎?或者是分別來助益我們的思惟智慧呢?若是有智慧的人,所遭遇的一切一切,結果一句的讚歎,「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我若沒有經過這次,我也無法體會人間,人、事、物原來是這樣。不論遇到什麼樣的環境,很複雜,最後我們就,「喔!我看到了,我感觸到了」,不論好壞,林林總總,所看到、感覺到,來到這裡,我們也是六根在分別。
六根就是這樣,道理在這裡。為什麼會遇到這樣的事情?為什麼會看到這樣的形色?靜靜想下來,聽到的、看到的,哪怕是聞到的等等。六根,吃到、說的,都沒有離開這六根。六根稱為諸根,眼根、耳根、舌根、鼻根等,連我們所摸的感觸,是熱、是冷?踏出去路是「砧」(不平之意)的還是平的?這些東西所接觸到,在我們的身體,從五官全身去接觸到,意會、體解,這都叫做諸根。這些根塵會合,這還很簡單,但是,根塵會合,「根」有生理上,道理很多,這個身體。「塵」更多,熱的、冷的、軟的、硬的、「砧」的……等等,這些東西,林林總總,這全都是在那個道理,義諦之中。這與我們一般的人說「義諦」,「義」就是意義,「諦」就是諦理。較文雅的就來說,這段文其中的道理。而若是一般的生活,人與人的行動,聲音的高低;是重,是好意還是不好的意?輕柔,到底是引我們正方向?或是引導我們往差別的地方去?這全都是在我們的根所接觸,其中好壞的事情都是在這其中。
所以義諦是在我們的一念如何去分,這麼多這麼多,好壞事情這麼多。我們在修行的過程,就是接觸到這些身外的事情,接觸到內思想的事務,接觸到這義理、文句,而這要如何導引我們?都包括在其中。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聲、是影,這都是六根接觸到的外塵,其中的思惟都包含在這個義諦。說它深,很深,很多的道理,大家把很多的道理都涵蓋在義諦。若再從我們生活接觸等等也涵蓋下去,就能夠警惕,開口動舌的聲音就要注意。耳根聽來的,我們入意根,要如何去分析它?這都是我們要很用心去分別它。說的好像一大堆,聽來就是一個意義,要靜思惟,入我們的心來,不要讓這麼多的事情一一將我們分散掉,我們要如何用靜思惟在這麼多事情,一時間也看到形,也聽到聲,我們要如何瞬間將它分別出來?這我們人很不容易,那種聽到聲音,耳朵接觸到,「喔,火車的聲音。」聽到,「喔,雷的聲音。」名稱、物體、聲音一時會合起來,這就是它什麼聲的義諦。
譬如這這麼簡單的,「這就是什麼聲」,它的道理出自那裡來。那輛火車行駛過,為何它在那裡,我們在這裡能聽到聲音?因為那輛火車鐵輪與鐵軌,它有重量,這樣輾過鐵軌,就是有這樣重量的物質,能夠這樣將它撐住在兩條鐵軌上。火車兩個輪子,不知道幾個輪子,總是兩條鐵軌,一邊一個輪子,它這樣平行,行駛得很快,過去了。所以這其中很多,你是要說火車的聲音,車輪的聲音呢?還是那兩支鐵軌發出來的聲音呢?或者是那輛車的聲音?分別到最後,這些東西一定都要俱全,這輛車才會平衡,才有辦法行駛過這一大段的路,每天運載旅客平安到達。這也就是一個道理,一個聲音能夠去涵蓋很多很多的道理。我們若認識這些,我們就知道義諦,它其中要包含的東西是什麼?你聽到、你看到,只是聽到一項你就能夠分析很多,何況你看到的又是更多。
所以人,六根它的作用是「一」應變萬化,若要僅僅說人,實在是很多。這些境界,除了我,自己若沒有在這裡,外面的境界與我都沒有什麼聲音的牽連作用,都沒有;什麼境界與我這個軀殼、身體沒有關係。這就是人生,與世間事物就是這樣的串聯,只是在那種——什麼存在?什麼不存在?生命,什麼叫做生命?無形,無形,生命在哪裡?有啊,有生了,生了有軀體,你的生命就是在其中。就好好的一個人啊!在裡面,明明在裡面,為何他與世間的事情都被隔絕掉了呢?明明就同一個人,同一個人,經過時間的變化,而有不同。若死了呢?一個人在那裡,能夠放幾天、能夠放幾個小時?他的變化就是臭掉了、爛掉了,出了很不好的味道。這就是佛陀告訴我們「觀身不淨」。但是這個身體若六根俱全,它的作用那就是感受。受,是什麼在受?心。但是「觀心無常」,真的是無常,聽到的聲音沒有永遠在,你的心去感受到它,隨著聲音過去了,它也沒有常住。
總而言之,這都是義諦,都是道理,在那個很多複雜過了之後,還能夠讓我們敘述,這也就是道理。總而言之,道理從現成接納下來的,它放著就可以不斷再回憶,再去思考、分析,這都是在我們的意識之中。所以「靜心思惟,諸根義諦」,若要說就是這麼纏,纏在這幾句字句。我們要「依教修行甚為希有」,「不要說那麼多了,最重要的,其中道理是什麼明確說出來」,我接受,所以依教修行。我們接受了,這樣接受是不是「如是我聞」照這樣清楚?這樣還不夠,要再用心思去體會、自我解釋。我們體會的沒有包含那麼廣,參考別人說很多讓我們了解。足夠了嗎?還不夠。
因為他解的與他解的,見解不同,你要全部收過來,還是各有各的道理,這個義理,義諦實在是無窮盡。所以「甚為希有」,這些都要到清楚來,啊!很稀有,很難啊。所以,「是為世間難得之寶」。而就是求不透徹這些,才是寶;求不完,這才是真正人間有一理能夠包含天下事,很多。就像我們說「一眼觀時千眼觀」,一隻眼睛看到,千萬隻同時收集(聚集的意思)過來,這很不容易。現在的科技做得到,哪一個地方,那就是視訊,一下子就將它拉到了同一個場所,但是我們自己的眼睛無法一時看到。這麼多的畫面,我們自己也沒有辦法。總而言之,凡夫的能力,六根根塵還是粗相的,還是粗,還沒有很細膩,不過也不可思議了。所以下面這段文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我們現在來看前面如何,經文是如何來說。我們前文就是,
曾於大通智勝佛法中,
於時世中得聞一乘法,
得一切種智教令得悟,
即化城喻品中所談是。
「曾於大通智勝佛法中」。前面的經文就是,過去常不輕菩薩曾經在很長久很長久,上面我們已經說過了,這位菩薩已經很長久,除了威音王佛,還有雲自在燈王佛,還有然燈佛,還有大通智勝佛,經歷了很多佛。在這些佛法中,「於時世中得聞一乘法,得一切種智教令得悟,即化城喻品中所談是」,來敘說過去。我們的意念跨越到很長久、很長久以前,我們都要去體會、記憶它。現在我們就記得昨天、記得前天,但這是要記過了千萬億劫,這麼多的佛,是經歷過了多長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常不輕菩薩已經都經歷過了,可見他的時間有多長。「於時世中得聞一乘法」。每一尊佛出現人間,最後就是講說《法華經》,是一乘法,這是每一尊佛不可缺少。
常不輕菩薩就是在這些法中,他生生世世都聽到,因為這樣,在這些經當中,「得一切種智」,他已經得到了一切種智。這一切種智,前面也說過很多次。「得一切種智教令得悟」,已經教育人人得這種種的智慧,一切智、自然智、一切種智;這些都在聽到、看到、做到、體悟到,都在這智慧中,總是得到了。這種已經大覺悟了,而且在諸佛的教育下,使他能夠得到開悟。就是教育這麼的多,《法華經》的道理一段一段這樣一直不斷延續下去,慢慢地教,教到讓他能夠得到覺悟。
「即化城喻品中所談是」;這就是在〈化城喻品〉中也有談到。就像導師帶人,境界再如何惡劣,他還是一段一段向他們解說,這只是化城。也是同樣,境界很多,不斷說,在這尊佛所經歷的國土,,經過什麼國土,那個國土裡面那些土、沙,又再將它一磨一塵,將它磨為墨,墨再將它點一滴,點一滴又再是一個國土。(應指:將所經世界碎為微塵,每一微塵為一劫)一個國家所有的沙土,每一顆沙土又是再一個國土,這每一個國土這些石等等,拿來再磨,磨成墨。墨,就是這樣,母雞生小雞,小雞再生母雞,這樣不斷衍生出去,這就是因緣不絕,綿綿不絕。
人生也是這樣,我們過去的過去,不就是相生?彼此之間,說不定你過去是我的老師,你過去是我的父母。那現在呢?你的父母、你的師父,這就不同了。還是你一個人,但是捨此身,那個我,內在的我出去了,這個身丟在這裡,不用幾個小時,不用幾天的時間,沒有了。但是我還在,我又去當其他人的我,又是另一個來生的我了。所以生生不滅,我那個父母,說不定我的過去的過去是我的晚輩也說不定。這種是很奧妙的生命。所以我要常常說「行孝行善不能等」,你行孝就是現在報父母恩,將來說不定這對父母是我們子孫,在未來也說不定。子孫、父母,只要是有因緣,特殊深的因緣,我去,我再來。
就像某某一位,她的先生往生了,她這樣死去活來說要跟他去等等,甚至還說:「要不然,你就要再回來我們家喔!你要記得,要再回來我們家。」經過不久,媳婦生孩子,她就說:「很湊巧,我的先生在臺灣往生了,我很捨不得,叫他要再回來,而我媳婦在美國剛好生一個孫子。」「這樣是怎樣?」「師父,他會去那裡嗎?」「唉喲!妳怎麼會想這麼多,去的人去了,來的人就來了,妳怎麼想那麼多。」她說:「不知道為什麼,我都這樣一直覺得。」
孫子帶回來了,抱來給師父看,「師父,您看,看到您這麼高興,您看!一直要跟阿嬤,都要讓阿嬤抱呢!」我說:「這樣,又是怎樣?」「這樣他難道不是您過去的好弟子?難道不是嗎?」就這樣,那個心在那裡,心掛礙,再如何隔世,她也要將他當成是才沒多久在面前消逝掉的人。這就是心,總是人就是人,就是這樣再來,不是不可能。但是你總不能告訴她:「這個孫子是我想的那個人。」總不能這樣想。但是眾生就是心很執著,那種的心靈世界真的是很難分析。所以我們就是聞一乘法,得一切智。過去、現在、未來的智慧就是一切智,世間智,將它一切都涵蓋在這個地方。將「處世間」與「出世間」這些智慧涵在一起,那叫做「一切種智」,那就是覺悟了,得佛智了。佛智那就是「教令得悟」,慢慢地教。常不輕菩薩經歷過這麼多佛;已經覺悟,得一切種智,覺悟的覺者是這樣教他,「教令得悟」。這就是在〈化城喻品〉中所談的意義含藏。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就說,
複習經文:「得大勢! 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畢是罪已,復遇常不輕菩薩,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大勢!彼時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瞋恚意輕賤我故,二百億劫常不值佛、不聞法、不見僧」。這前面的文就是這樣說,很簡單,大家還記得。因為這些優婆塞、優婆夷,過去輕慢過常不輕菩薩,這些四眾,比丘、比丘尼等,他們以瞋恚心輕賤常不輕菩薩,他們經過了二百億劫,時間很長,長時間沒有因緣可以值佛世,遇到佛,沒有辦法,也無法聽法,也無法見僧。經歷了「千劫於阿鼻地獄受大苦惱」,同樣就是這樣又墮落了,無法脫離。這就是輕慢常不輕菩薩這些人,在一直無法去計算的時間、劫數中,終於罪畢了,已經罪滿了,「畢是罪已」,開始就「復遇常不輕菩薩」。所以那個罪業已經受報了,之後,時間很長,就又遇到常不輕菩薩。所以,「教化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被輕視,現在的常不輕菩薩,那些輕視他的人,後來也還是又遇到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再來教化他們。這就是很奇妙。接下來是我們今天的文,
經文: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爾時四眾常輕是菩薩者,豈異人乎?」
*彼時增上慢四眾,輕慢欺凌侮辱是常不輕菩薩者,輕慢罵辱者,非他人即今之我身。
過去那些,一直一直在輕視常不輕菩薩那些人,你豈知道那些人是什麼人?那些人不是其他,「彼時增上慢四眾,輕慢欺凌侮辱是常不輕菩薩者,輕慢罵辱者,非他人即今之我身」,非他人也,那個被罵那個人不是別人,也是我,就是常不輕。
經文:「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師子月等五百比丘、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
*如此等人,無量劫前,是為慢常不輕之眾,今為覺有情人。昔人豈昔人哉?形骸雖異,秉性是一。
再下來這段文就是這樣說。現在這個會中,釋迦佛那個時候要說常不輕菩薩這段這個時間。那個會中還有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還有師子月等五百比丘,還有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那些,在那裡聽法這些菩薩與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在這個會中同樣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這段文。現在就要告訴我們,這些,「如此等人,無量劫前,是為慢常不輕之眾,今為覺有情人」。現在在道場中聽法這些人,這些人就是無量劫前輕慢常不輕菩薩的這些人,現在已經成菩薩了,現在已經在佛法中,已是虔誠的優婆塞、優婆夷了。所以這些人,過去是迷,所以他們輕慢;現在是覺,在學菩薩道,就是覺有情的人。
所以,「昔人豈昔人哉?」。以前,豈是以前那個人,不是了。現在是不是永遠現在這個人?其實過去、現在,過去是另外過去常不輕菩薩,現在是現在的釋迦佛。所以,過去是現在的釋迦佛,釋迦佛是過去的常不輕菩薩,也是。但是過去的常不輕菩薩就是常不輕菩薩,過去了;現在的釋迦佛就是釋迦佛,是現在。所以這個隔離了,名稱不同。這我們就是要很清楚,上輩子你叫做張三,這輩子已經叫做李四了,這已是不同人了。不過在我們未生以前我們是誰?在生了之後那個人又是誰?我現在這個人豈是那個人與那個人?這我們全都要很清楚,不要纏,這沒完沒了,無法清楚、釐清。道理知道就什麼都知道。
所以「昔人」,過去的人,那些人。「豈異人」,是誰?是以前的人嗎?既是以前的人,現在在哪裡呢?所以,「形骸雖異,秉性是一」。過去的那具,那具與那具,一具一具骨骸若真有保存著,這些豈是我嗎?好幾具的木乃伊在那裡,到底是哪一尊?這尊嗎?每一尊就是某某人的過去;某某人的過去,那個某某人是現在的我嗎?到底那是哪一尊?同樣的道理。所以「形骸雖異」,男女形骸不同,老人、孩子的形骸不同。其實這些形骸若這樣一直留下來,現在的我,這老人也是,這個年輕人也是啊,這個小孩也是啊,這都是我的過去。
看看《父母恩重難報經》,釋迦佛看到那一大堆的白骨,他趕快膜拜。因為這堆的白骨都是我過去,生過我身體的父母,累積起來有這麼多。可見,到底他的父母有幾位。我們人總是來去,現在分別是你、我,將來我還要再分別去哪裡了呢?現在你是我的恩人,說不定下輩子是我的仇人。這種無法去定數,因緣果報,看我們現在如何與人對待,那就是用這樣來定。這我們要很了解、清楚。所以「形骸雖異,秉性是一」,若能夠這樣去了解,那就是很清楚。總而言之,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事情。
經文簡釋:
「今此會中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今此靈山法華會中,五百菩薩,略舉一名。
跋陀婆羅:此云善守,賢護菩薩之梵名。或云賢首,位居等覺,為眾賢之首故。
「今此會中」;我們在這次,今時會中,現在「跋陀婆羅等五百菩薩」。「今此靈山法華會中」;這些都在靈山會中。「五百菩薩,略舉一名」這樣用他們其中一個人來代表。這有時候能夠將他們簡化,很多人簡化成一個人。再者,「跋陀婆羅:此云善守,賢護菩薩之梵名」,也就是賢護菩薩的一個名。在解釋聽法的這些菩薩中,其中所代表的一個名。這個人的名,跋陀婆羅,我們要能夠認識他,將它譯作「善守」。以我們來說,「跋陀婆羅」我們解釋沒有意義,其實它翻譯起來,就叫做「善守」。
所以將梵文譯作我們的意思,那個字完全不同,同樣的中文,我們會讀「跋陀婆羅」,但是對我們來說沒有意義,這是什麼意義?所以要經過了翻譯,它意思叫做善守。就是他賢,真正的賢明來守護菩薩的法,他梵文名字的意思就是這樣解釋。所以,「或云賢首,位居等覺」。已經覺悟,菩薩之首,也能夠這樣解釋。這就是「為眾賢之首故」,就是在這群人中為首,就像在〈序品〉,以舍利弗,菩薩以文殊師利為首,這是同樣的道理,一群的菩薩也就要有這樣為首的人。
經文簡釋:「師子月等五百比丘」
師子月:義約威如獅子,智若月光等五百人。
所以,「師子月等五百比丘」。以師子月為首,那裡有五百的比丘,以師子月來作代表。「師子月:義約威如獅子」,他的名字就是一個譬喻,很威猛,就像獅子一樣。「智若月光等五百人」所以他的智慧就像月光。所以這位比丘的名字叫做師子月,在師子月帶領有五百位比丘。
經文簡釋:「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
尼思佛:是梵語,未詳何義,等餘五百。
師子月及思佛,皆上首之名。
經文簡釋:
「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如上菩薩、比丘及優婆塞千五百人,皆於菩提得不退轉,即是彼時增上慢者。
還有「尼思佛等五百優婆塞」,他也是帶領五百位優婆塞。「尼思佛:是梵語」,梵語到底要將它譯成什麼呢?「未詳何義」;還是不知道,無法翻譯,但是叫做尼思佛,這是他的名稱。「等餘五百」,就是也是有五百位,所以這都是在那裡聽法的人。「師子月及尼思佛,皆上首之名。」這些比丘及優婆塞,就是以這二個人來做上首。所以這些人,「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者是」。這些都已經在正等正覺的位置了。「如上菩薩、比丘及優婆塞千五百人,皆於菩提得不退轉,即是彼時增上慢者。」之前來毀謗常不輕菩薩、輕慢常不輕菩薩這些人,現在也已經都得到修行,已經得菩薩了,已經成就優婆塞、優婆夷了。
*菩薩度生,當以觀機化導為主。
所以,「菩薩度生,當以觀機化導為主」,也表示常不輕菩薩那個時候就是用這個讚歎來化度那些人;那些人,當時就是不守著佛陀的教法,雖然出家了,有的人心沒有脫俗,所以見到常不輕菩薩就是輕罵。他就是在那個地方與他結一個緣,「讓你看一下,讓你罵我,但是我再祝福你,有了那個因緣,為你祝福,你也能夠成佛。」只是這樣的一個緣,未來就一定有這個緣,可以反復反復來結緣,一直到最後而得度。這就是我們用法,要如何看、要如何解,複雜的在那個地方。這一段經文,它就是要表達時間久了,人與人的緣,就是不要說一點點緣,將來與我們無關;一點點的緣,說不定就像我剛才在解說的那些,解不完,光是一個身體,人與人的關係就解不完了,這很複雜,很複雜,要一次一次這樣不斷一直解釋。所以菩薩度眾生,就是只要根機有,開始遇到就已經有緣,就這樣累劫,要用長時間去接引他、去化導他。
時間就是這樣,我們就要用時間、用心,自修度人,這是我們的本分。經文很長,因為時間,在趕著時間要趕緊告一段落,但是偏偏它的內涵就是這樣解說不完、釐不清。所以說經與人;人要能夠就理簡單,但是理要釐得清,很困難。所以大家要很用心,時時秒秒不離法,才有辦法了解法的真諦理,要多用心啊!
【附註】:
今日晨語大綱部分,關於思佛等優婆塞,是否要加"尼"字,做以下說明:
有將「尼」字連上句者,據《正法華》云:「師子月等五百比丘、比丘尼。」則師子月自是比丘,不應稱尼。
有將「尼」字連下句者,考《因緣經》云:「思佛千優婆塞等。」則又不應連下。姑存俟考。
私謂連下意順。於出家舉比丘,等比丘尼。於在家舉優婆塞,等優婆夷也。(摘錄自《法華大成》)
故,為求經文與大綱前後一致,此筆記僅先依經文文字,在原有大綱中先加上「尼」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