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Empty周四 12月 05, 2019 8:07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Empty周四 12月 05, 2019 11:56 am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學佛者立志精心,向菩提覺道精進,直至清淨法界也。
☉正覺者,則別於外道邪覺也,得進而不退也。
☉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法華經 序品第一》
☉皆得陀羅尼,此云總持,於一字能通無量法門,於一門能攝無量義理,所謂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攝無量義也,廣說有無量,如萬億旋陀羅尼是也。
☉四無礙辯:法無礙、義無礙、詞無礙、樂說無礙,於法門中,一、法無礙:於世出世法,說不謬故。
☉二、義無礙:於權實等義,所說盡理故。
☉三、詞無礙:不礙於種種方言,音聲差別,而演圓音,於一切文義,成章流暢故。
☉四、樂說無礙:能契於一切眾生之機,而為說法,樂說者,即能隨順,眾生心所好樂,以為說法。
☉以四無礙辯才,弘宣佛法,應眾生根機利鈍,能令聞者悉得信受,如法奉行。

【證嚴上人開示】
學佛就是要立志精心,向菩提覺道精進,直至清淨法界也。

學佛者立志精心
向菩提覺道精進
直至清淨法界也

這是我們學佛者應該立的志願,既然我們要學佛,我們一定要立志,更是要精心,「精」是不雜,這個心念就是用,真正清淨無染的心,立志學佛,我們的目標,是向菩提覺道去精進,一直到達清淨法界的境地,這才是我們學佛者的正向修行。甚至修行,學者、覺也,我們要學,學到盡頭就是覺,前面我們說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就是和其他的外道不同,學佛乃是真空妙有,最微細的道理,也就是取於中道,這條康莊菩提大直道方向,才是我們所要學的。

所以我們若能覺悟到正覺,而沒有受邪道把我們誘引,不偏邪,哪怕是毫釐之間,我們的念頭,還是精而不雜,若能如此我們就能進而不退。最擔心的就是修行路中,有什麼樣的偏邪境界,展現在我們面前,讓他有偏差的誘惑,這是我們學佛者很大的障礙。心精而不受其他的障礙、誘引,這樣才能夠向正覺的道路精進,而不退轉。

正覺者
則別於外道邪覺也
得進而不退也

我們若能到正等正覺不退轉,這個層次,我們就能:皆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法華經 序品第一》

皆得陀羅尼
樂說辯才
轉不退轉法輪
《法華經 序品第一》

「陀羅尼」,就是「總持」的意思,就是在一個字當中,我們就能通達無量的法門,所以「於一字能通無量義」,說一項,我們應該要知道很多,根機比較高的,聞一知十,根機比較鈍的,說十得一,這就是要看我們的根機,是利或鈍。但是這些菩薩,等覺菩薩已經是悲智雙運,在正覺中已經到不退轉了,所以當然也是到,「陀羅尼」的境界,就是「總持」的法門,已經都很通達無阻了,所以已經「皆得陀羅尼」,這些菩薩都己經得到「陀羅尼」,總持之法。所以「一門能攝無量義」,我們若能從一道門進去,裡面的義理已經每項都了解,這叫做「總持」的意思,從一個字,我們能夠知道無量的法門,從一門能攝持無量的義理,這就是法。舉一能通達無量義,也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善,我們若能通達這個道理,所有一切的法,無不都是陀羅尼中。我們總持之內,就如一張網,網子展開是很大張,我們若知道那網子的,繩子的源頭,撒出去是那麼大,從源頭收,拉回來,就是這樣束起來,就是一個口,再拉開,撒出去又很大,同樣的意思。法就是只有一個門,讓我們進去,我們,門走對了,自然裡面所有的東西,我們都很清楚,所以叫做,「總一切法、持一切善」。

佛陀的教理,我們很通徹,我們在人群中要如何施用,如何才能夠教育眾生,也能轉眾生的惡念為善,這必定就是要用對法,我們若用錯法,不對根機,可能我們所用的法就全部錯。所以說,我們要知道總持的方法,所做,所面對的一切,都不會偏差,所以說總一切法、持一切善,就是陀羅尼,甚至它能攝無量義,收攝回來,所有的義理,就是一項,這項道理,我們了解了,放出去就有很多,包含著無量義。就如《法華經》裡面,有「萬億旋陀羅尼」,「萬億旋陀羅尼」,意思就是說,你得一法很清楚了,那就是得無量義,就是入「旋陀羅尼」。「旋陀羅尼」,就是法門中最圓滿具足,出沒無礙,這叫做「旋陀羅尼」。

在一法中悠遊自在,無量法中,我們都很圓滿具足,不管是什麼法,出世間法、入世間法,我們出入無礙,所有的法都瞭解,所有的善,我們都做得到,這叫做總持,也就是陀羅尼的法。

皆得陀羅尼
此云總持
於一字
能通無量法門
於一門
能攝無量義理
所謂總一切法
持一切善
攝無量義也
廣說有無量
如萬億旋陀羅尼是也

我們若能「得陀羅尼」,我們就能「樂說辯才」,那就是無礙了,樂說,就是很歡喜說,得一善拳拳服膺,有了善法,永遠都是在我們的心中,看到人,我們能這樣很多,一項道理,我們能為他解釋,不瞭解,讓他能了解,讓他很歡喜接受,看到人歡喜接受,我們愈講愈歡喜,愈教愈有心得,這就是樂說,那無礙有四項:

四無礙辯:
法無礙
義無礙
詞無礙
樂說無礙
於法門中
一、 法無礙:
於世出世法
說不謬故

我們若能得法,不管是處世的方法,或者是出世的方法,我們都能夠清楚,教人如何處世,待人接物,在世間法、倫理道德,或者是忠孝節義等等,做人的道理,我們能夠很清楚。出世呢?要如何能夠瞭解道理之後,心無執著,沒有掛礙,不受世間種種事物,來妨礙我們修行的道念,出世的方法也要很了解,所以「於世出世法」,「說不謬故」,都不會被斷掉,可以很簡單、很深入,深入又很簡單,讓人人聽得懂,做得到,這就是法無礙,也就是世出世法無礙的意思,沒有被亂掉。

第二,就是義無礙:也就是在權、實的道理無礙。

二、 義無礙:
於權實等義
所說盡理故

「權」,大家都知道,「權」就是方便法,有的人真正的道理講不通,但是要用耐心,好好地來牽引教導,適應他的根機,降伏他的心,安住他的念,這樣慢慢地,再將他帶入真實的道理,所以這就是「權」。

「實」就真實法,行菩薩道,開始叫他如何自愛,如何教他,然後教他,你要如何去愛人,自愛、愛人,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所以說起來,不管是方便法和真實法,所說的道理,都是很透徹,有的人就說,方便法是不是多餘的?不是多餘,因為眾生的根機,還是一樣聽不懂,理不通,所以必定要用種種的方法。就像佛陀對眾生,他在四十年間,對機說法,有的眾生就要用方等法,有的他就要對他說般若法,根機再高的,還是沒有離開華嚴的境界,但是不管是方便(法),或者是在真實性的華嚴境地,或者是般若空談等等,其實是對眾生的根機,應機逗教,法在覺中。但是施用是在眾生中,什麼樣的眾生,就要運用什樣的法,所以權、實,在時間來說是平行,在根機來說,就有前後次序,所以這叫做權、實。所以佛陀不管是在什麼時間,所說的話,都是真道理,都是很圓融的道理,所以大家要真正用心,去探討這個意義。

第三就是詞無礙:不礙於種種方言,音聲差別,而演圓音。

三、 詞無礙:
不礙於種種方言
音聲差別
而演圓音
於一切文義
成章流暢故

意思就是言詞無礙,不礙在種種方言音聲,我們凡夫講話,真的是很無法通徹,為什麼呢?光是在台灣,你說臺語,我聽不懂;不然你要聽什麼?客家話;客家話,我不會講;這樣就不通了,你看,世間,我們因為這個語言,文辭無法通達。但是這個詞不礙,那就是佛陀同樣說他的話,不管什麼樣的人都能接受,佛法,只要我們用心,將佛法的道理這樣弘揚出去,同一個理,可以讓不同的人種都能夠接受。

看看海地,那個苦難的國家,雖然他們有天主教的信仰,慈濟人在海地,去幫助他們,去救濟他們,開始為他們講佛、菩薩的法,他們聽到佛、菩薩的教法,道理這麼好,開始大家歡喜接受了,並且也投入這個行列,在做志工,和這群菩薩同樣投入,為他們海地鄉親在付出。所以說起來,這個法,用言詞來解釋,不管什麼樣的語言,只要順這個語言的言詞,去發揮法的道理,自然,眾生不分南北,不分種族都能透徹,這叫做圓演,這個詞,不礙於種種方言音聲,去圓音演說,於一切文義成章。文義成章,好的法,以前佛陀在世,然後圓寂之後,所編輯起來的,不斷不斷去演變,道理變成了文字,文字不斷地翻譯,道理還是存在,還是佛陀當初所說的教法,將佛陀的音聲,不斷地演變,能入眾生的根機。

第四是樂說無礙,樂說無礙是能契於一切眾生之機,而為說法,是隨機投教,樂說者,即能隨順,眾生心所好樂,以為說法。

四、 樂說無礙:
能契於
一切眾生之機
而為說法
樂說者
即能隨順
眾生心所好樂
以為說法

看眾生的根機是什麼?他要怎麼聽,我們就適應他,就像對孩子說話,我們就要用和孩子一樣,孩子聽得懂的法;老師跟孩子說話,和對大人說話,就不一樣的語調、言詞,語調、言詞,就要適應人人的根機,它的意義深淺,就是應機說法,什麼樣的人聽了,都是歡喜,所以這叫做四無礙辯才。就是弘宣佛法,應眾生根機利鈍,能令聞者悉得信受,如法奉行。

以四無礙辯才
弘宣佛法
應眾生根機利鈍
能令聞者悉得信受
如法奉行

意思就是說眾生的根機,若是體會到了,接受了佛法,自然他就會身體力行,這就是「得陀羅尼」,「樂說辯才」,「轉不退轉法輪」。

各位菩薩,大家學佛,就是要到佛的正等正覺,中間這條道路,就是菩薩道,我們必定要到達四無礙辯才,還要轉不退轉法輪,法輪就是圓的,圓的就能轉運所有的法,大法能入他心,我們真正希望人人能通達大法,甚至,說佛所說法,以輪來譬喻,叫做法輪。

輪,就是圓的相,法的義,就是圓滿,佛法的道理都是圓滿,所以比喻為輪,尤其是佛法,能轉惡為善,所以轉染為淨,惡的,我們要把它轉過來為善,就是將染污的心,用清流淨化,這都叫做「輪」,有轉動之義。

再者,法可以摧破一切無明、煩惱,無明、煩惱,唯有法能夠轉入人心,轉惡為善。總而言之,法輪就是要在人間,普及人的心中,可以像清流來淨化人心,這要普遍。

所以各位,學佛者,真的是學就是覺,用心學,就能得正覺,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191205《靜思妙蓮華》四無礙辯才(第60集)(法華經·序品第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