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0信力堅固達諸法(第211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身輕心安,得大自在;非信難入,微妙境界。
⊙「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道場:佛成聖道之處,中印度摩竭陀國,尼連禪河側菩提樹下之金剛座是也。
⊙性相:相者形相,現於外可分別者相。則無為法謂性,有為法云相,而有為、無為皆有性相。
⊙「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寂滅:寂滅為涅槃,其體寂靜,離一切相,故云寂滅。
【證嚴上人開示】
「靜寂清澄,志玄虛漠;身輕心安,得大自在;非信難入,微妙境界。」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身輕心安
得大自在
非信難入
微妙境界
這一段文就是要和大家分享,我們人多數都是在我們周圍境界裡,和周圍的境界,人事物,這樣纏著,纏不清。其實,我們人人,本具如來的本性,只是我們的煩惱、無明,纏著我們的心。我們若能心靜寂清澄,這個境界我們能通徹了解,自然那個纏住的煩惱,就完全抖擻掉,就全都丟掉了,不再有煩惱纏心,這樣自然我們就是,身輕心安得大自在。
談何容易!大家的內心應該會這樣想。是啊!談何容易!因為我們還無法將煩惱透徹,完全放下,放下了,我們就是還沒有辦法。
有了煩惱,法要能堅定信解,就沒那麼簡單。我們若無法堅定地信解,微妙的境界就無法入心,所以「非信難入、微妙境界」。所以,「靜寂清澄,志玄虛漠」,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境界,我們若不是很堅固的信,絕對無法進入這個微妙的境界。
因為我們前面就說過了,「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這是在佛陀修行過程的境界,所以「甚深微妙法,難見難可了,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
本從無數佛
具足行諸道
甚深微妙法
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
行此諸道已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這是那時候修行的時候,真正深入,具足行諸佛所教法的道,所以那麼深的妙法,這是修行者才能體會得到。一句話說:「斯人飲水,冷暖自知。」這也是一個很簡單的比喻,所以,修行要自己修,才能體會到。
佛陀他是講他的經驗,讓我們知道,第一要我們知道的就是,我們與佛有平等的佛性;第二項要讓我們知道的,就是他已經親近過了,百千萬億諸佛,奉行諸佛的道法,這要讓我們知道。而且,第三要讓我們知道的,諸佛道法全都在他的內心,他徹底覺悟、了解了。所以「具足行諸道,甚深微妙法」,這在佛的本心、本懷裡,全都透徹了解,但是一般人「難見難可了」。
「於無量億劫,行此諸道已。」意思就是說,凡夫,凡夫,聽佛所說的法,時間畢竟是今生此世。過去生中,當然我們也與佛有結過緣,我們有佛緣,才能再來聽佛法。不過,我們缺少那一分的決心,我們沒有身體奉行,我們欠缺那一分,堅固的信心,所以「非信難入,微妙境界」,這若不是很堅固的信心,無法進入。
所以說來,我們只是生生世世,結佛緣、聞佛法,我們那一念堅決的心,「志玄虛漠」,我們還未建立起來,我們如何能體會到,靜寂清澄的境界呢?靜寂清澄的境界,必定要有志玄虛漠,要立大志、發大心,我們才能通達諸法。
所以這裡說,道場,因為他經過很多很多佛,吸收來的法,所以一直到二千多年前,迦毘羅衛國出生的太子,發心立願去修行。五年的參訪,六年的苦行,後來悉達多太子感覺到,以大自然來體會,才能通徹人間事,所以因為這樣放棄了苦行,才來到尼連禪河,洗掉他身體的垢穢,之後就是體力不支,所以就昏倒在那個地方。然後牧羊女供養羊奶,讓他恢復體力之後,回過頭來,找到這個菩提樹下,選擇一個角度,石頭上,他就在那裡發願,坐下來,開始,一定要在這裡能體悟,天地宇宙萬物真理之後,才要離開這個道場。
這叫做道場,是他修行,心要向覺的道路,鋪路出去的地方,叫做道場。內心、內修,與外面大自然的境界要接合,這個用功、用心的場所,叫做道場。
道場得成果
我已悉知見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道場得成果,我已悉知見。」因為在這裡靜坐,十二月初八那一天,在靜寂的當中,眼睛向天空看過去,和那顆天星這樣接觸到,心境與大宇宙的世界接觸到,所以叫做「道場得成果」。
「我已悉知見」,就是在那個剎那之間,與宇宙的世界接觸到,所有宇宙萬物真理全都知見,世界的一切,佛所知見,都知道了。
「如是大果報,種種性相義」,種種性相,就是「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
如是大果報
種種性相義
我及十方佛
乃能知是事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和宇宙萬物真理,接觸到那個境界,那個性,清淨的本性,在那個時間裡,忽然間開啟出來了。這裡的「我」,就是釋迦佛的自稱:我釋迦佛與十方佛,才能知道這個境界裡面的形相,它的事物道理,唯佛與佛才能究竟了解。
所以道場,剛剛說過,就是釋迦牟尼佛他苦行之後,他放棄了苦行,定下心來,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那就是他的道場。
道場:
佛成聖道之處
中印度摩竭陀國
尼連禪河側
菩提樹下之
金剛座是也
所以修行需要道場,過去諸佛是這樣,現在呢?我們現在的環境,一定也是修行也要有道場。我們要好好穩住,內心和身外的道場。身外的道場,就是我們的依止處;心內的道場,法,就是我們的依止處。所以道場是我們身心依止的地方,我們要如法修行,這就是我們的道場。
下面再說「性相」。
性相:
相者形相
現於外可分別者相
則無為法謂性
有為法云相
而有為、無為
皆有性相
性相,我們應該要知道。我們要有相,就是有形的相,「現於外可分別者」叫做相,這叫做我們依止的道場,這都有形相。
無為法叫做性,有為法叫做相。無為法,我們與生俱來,我們在無始無始以前,和我們的性,就是這樣生生世世,跟著我們一直過來,這叫做性。這個性,清淨叫做佛性,染著叫做凡夫。所以說來,性是無為法。不只是人有性,其實天地萬物宇宙,都有它的性,原來的性。
外形的造作,那叫做相。性是長什麼樣子呢?其實叫我們拿出來,拿不出形相。但是,看人,人的形相看得出來。這個人的形相是這樣,他走路,看後面就知道他是誰,因為他走路的習慣,就讓人看得出來。所以說「表相」,外面的形態,和他的表態,這都叫做相。但是這個相都有,人人本具有的性,所以「性相近,習相遠」。
我們人人的性,與佛的性,其實是很相近,就是因為我們一念無明,漏落凡夫。所以凡夫,凡夫有凡夫不同的習氣成熟,所以因緣果報,和性相都有關係。所以,有為法就是相,無為法,很自然的,這叫做性。所以「有為無為,皆有性相」,這是我們要很透徹了解。
接下來的文說:「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除諸菩薩眾,信力堅固者。」
是法不可示
言辭相寂滅
諸餘眾生類
無有能得解
除諸菩薩眾
信力堅固者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我們就能更加了解,「是法不可示」,這個無為法,那就是讓你看不到的性,這個性,一乘的實相,這個法是完全在說我們的性。天地萬物一切唯心造,我們的心性來造一切相,所以一切的形相,我們看得到。但是,真實法是說在內心裡,所以「是法不可示」,無法拿東西讓你們看。這是看不到的東西,要如何向你們指示?真的是看不到,只好就用種種方便來譬喻。所以真實的相,無法讓你看,用譬喻的方式,大家來了解。
所以「言辭相寂滅」。這靜寂清澄,將它變成言辭,讓大家聽得懂,將種種世間的,有為形相來譬喻,只好就是用這樣,言辭與相,其實它的真實就是寂滅。就是要這麼寂靜清澄的境界,化成了言辭、相。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還是要告訴我們,凡夫很難了解。「除諸菩薩眾」,除非就是菩薩,菩薩他的信力堅固,這樣的人,才能了解。
下面說什麼叫做「寂滅」。「寂滅」就是涅槃,涅槃就是寂靜清澄的境界。寂靜清澄那個世界,也叫做寂光土。這種靜寂清澄的世界在哪裡?在我們的心,所以「其體寂靜」,這個涅槃的意思,那個體是寂靜,那就是離一切相。
我們將一切的相,能化整為零,所有的東西,我們能一樣一樣歸納在它原來的性。每一件東西都有地、水、火、風。木料就是(來自)樹,樹木不能離開土地,不能離開水分,不能離開陽光,不能離開空氣,是四大會合,這是樹木。水泥也一樣,也是在山裡的石礦提煉等等。我們若能將這些相,都將它歸納、歸納,歸納到它原來的性,若這樣就是性。這種性,離開一切的相,化整歸零,所以叫做寂靜。
寂滅:
寂滅為涅槃
其體寂靜
離一切相
故云寂滅
各位菩薩,真的只是要說這個「寂靜」,了解這個境界,我們實在還離很遠。所以,剛才開始和大家分享,「非信難入」微妙的境界,所以我們必定要建立,真正堅定的信仰,我們才有辦法,入微妙境界,才能身輕心安,得大自在,才真的能體會到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那種的心(境)。好,總而言之,大家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