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6《靜思妙蓮華》緣締始終之理(第234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諸佛智慧廣大深遠,成就希有難解之法;三乘大小之別,緣諦始終之理。
⊙「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及發聲聞、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各作是念。」《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證嚴上人開示】
「諸佛智慧廣大深遠,成就希有難解之法;三乘大小之別,緣諦始終之理。」
諸佛智慧廣大深遠
成就希有難解之法
三乘大小之別
緣諦始終之理
我們這段時間一直都期待人人,建立大信心。所以我們要相信,諸佛智慧是廣大深遠,佛陀所成就的是希有難解之法。
這段經文在過去,我們不斷不斷提起,也是佛陀將要講《法華經》之前,向三乘的弟子,那就是聲聞、緣覺,與初發心的菩薩乘所說的話。
這三乘法各有不同,各有因緣,他就逗機說他們聽得懂的道理,所以叫做「緣諦」。「緣」就是我們要適應,他們的根機,是小乘聲聞的根機,要藉著音聲來了解;初聞佛法,這種根機的人,向他們說他們聽得懂的道理。這是「緣」與「諦」,對這些根機的因緣來說,他們聽會了解的道理。
若是對緣覺、獨覺、辟支佛;緣覺、獨覺、辟支佛,是同一種根機,也是同一個名詞。所以對這種中根機的人,那就是緣他們的根機,說他們所能了解,而且能去深思的道理。這也是叫做「緣」與「諦」。適應他們的根機,說他們聽得懂的道理。
若是對初發心(菩薩),知道不應該自己自覺,應該要再覺他人。要自度,發心自度自己,還要發心度他人,這種初發心的菩薩,我們叫做新發意菩薩。對這種已經發大心,但是才開始發大心,這樣的人的根機,就說讓他們能夠,啟發大心的道理。這也就是「緣」與「諦」。
「諦」就是道理,「緣」就是緣他們的根機因緣。所以「緣諦始終之理」,開始是什麼根機,就為他們一路,說他們聽得懂的話,從淺一直到深;無論什麼樣的根機,都是從淺至深,不斷地進階上去。一直到現在,法華會上,大家的根機,應該佛陀,正是說大法的因緣時機,應該要說佛陀的心,他懷於內心四十多年來,一直想要說的一乘妙法。這就是「緣諦始終的道理」,到此時要開始將它顯現出來。
我們現在看經文,就說:「爾時大眾中有諸聲聞漏盡阿羅漢阿若憍陳如等。」
爾時大眾中
有諸聲聞
漏盡阿羅漢
阿若憍陳如等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開始講,佛陀開始要說話的那個時候。因為前面,我們所解釋的是偈文,現在偈文結束了,又再另外一段經文。現在這段經文就是要來描述,在大眾中的聲聞眾,他的心態,他的心理,到底佛陀是要說什麼法呢?過去我們大家聽到的,那些不就是佛法嗎?
這些人的根機,在大眾中有聲聞,漏盡的阿羅漢。聲聞、漏盡,大家應該會了解。聲聞就是依靠聲音來了解佛法、體悟道理、能解脫,這種的解脫是小根機的解脫。也就是小根機聽到此法,心開意解,那就是在他的階段,他能了解佛法,這是聲聞;是在三乘聖人中的,最小根機的人。
雖然是小根機,不過他發心修行,他已經就是斷掉他的煩惱,沒有世俗的情緣牽絆著,這也是稱為聖人,這叫做「聲聞」,漏盡的阿羅漢。漏盡,就是在他們的階段,已經消除了貪、瞋、癡。他經過佛陀的聲音教育,他們全都去除了,內心的疑慮、煩惱,尤其是斷除了貪欲,所以修行者全都是少欲知足;能少欲知足,那就是進入聖人的方向。
其中有(阿若)憍陳如。現在這些人,他們是在想,為什麼過去佛所說的法,我們就都已經解脫了,現在佛陀怎麼又再說,過去的是方便(法),現在才開始要說一實相,一乘實相,到底是為什麼呢?(法華會)裡面有,一千二百人,他們有懷疑。
在經文就是以大多數,所以叫做千二百人。我們常常在經典中都說「千二百五十人」,這是佛陀的常隨眾。現在就以(阿若)憍陳如為首,這是一個代表。千多人的名字,無法一一叫出來,那就是以(阿若)憍陳如來代表。
佛陀初成道那個時候,他,第一次說法就是在鹿野苑,為五比丘來說「四諦法」。「四諦法」的道理,那就是苦、集、滅、道。這一直向大家說過了。所以這「四諦法」之後,他們就解脫了。因為,光是一個,「四諦法」說了三遍。
第一次說出來時,(阿若)憍陳如是第一個,覺悟的人,其他四個人還不清楚。佛陀的慈悲,再來一次,他同樣是(說)「四諦法」。「了解嗎?」
二個人說:「我知道了。」了解佛陀所說苦、集、滅、道的道理。剩下還有二位,所以佛陀慈悲,悲智雙運,還是再說「四諦法」。
同樣的四諦法,為五個人就要重複說三次,所以「三轉四諦法」。這是我們人人都要知道,三轉四諦法,五比丘能夠了解,那個時候才叫做,佛、法、僧三寶具足,這是在鹿野苑成就的。
所以他們覺得「四諦法」,他們開始身體力行,這樣去了解、去體會,解脫了;內心得了法以後,他們身心解脫,(因為)四諦道理。所以現在到此,要告訴大家,過去權巧的道理還沒有很圓滿,難免大家在這個時候,人人心中會有疑。
這千二百五十,其實是佛陀成佛之後,第一次,首度五人,五個人就是憍陳如等五比丘。第二年,才開始度,耶舍長者子(及友人)五十人。
這耶舍是一位長者之子。稱為長者子,就是很富有的人家,上面還有父母。他有四十九位很好的朋友,他們這五十人覺得,我們能夠生在貴族家庭,我們的生活這麼有福,看看其他人間苦難偏多,到底我們與別人的差別在哪裡?我們怎麼能得這麼大的福?大家互相相約,「我們來探討真理,我們若能找到那個真理,就是我們的歸依處。」
所以這是五十位很優良的青年,對人世間的真理很想去了解,大家相約,我們若找到真理,我們共同來共修。這是他們的約定。
有一天,就是耶舍長者子,他聽到人家說,佛陀是一位人間的大解脫者,也是大覺悟之人,所以他就用心到精舍去求法。佛陀為他開示,他能了解人生的無常、佛性平等,應該要來探討,這種真如妙法到底在何處。所以他,將這個道理與他的朋友,其他還有四十九位,去跟他們分享。
他邀他的朋友說,我們應該(去依止佛),這就是我們的歸依處。其他的朋友,大家贊同。所以這五十個人,是佛陀成佛之後,第二年所收的,五十位出家的弟子,再加上前面的五個人,那就是五十五位了。
第三年,就度了三迦葉,這三迦葉將他們的弟子,也帶來一起歸投佛法。這是第三年,最盛大的皈依,一千人。
第五年,就是度,舍利弗、目犍連。度舍利弗、目犍連,大家知道,因緣來自馬勝比丘他的威儀。
他們二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覺得還有,好像在宇宙萬物間,好像還有很奧祕、微細的道理,我們還無法徹破。所以我們若能找到,對我們修行有利益,在那個一點點,微分還未了解的道理,我們若找到時,我們要互相通報,我們要共同來皈依、了解。
所以在這一天,馬勝比丘在街上走時,被舍利弗遠遠地看到,怎麼有這麼形象莊嚴,無論走路、舉止,舉步動足都這麼有威儀!到底他是學什麼法,能夠讓他有這麼威儀的形態?
所以趕緊向前請教:「你,修什麼行的?你的老師是什麼人?」
所以馬勝比丘的回答,讓舍利弗非常滿意,所以他將這件事與目犍連分享,二個人決定來到佛前,向佛請法。佛陀就為他們說真理,四諦、十二因緣法。他們更加了解,原來人生的來去,除了苦、集、滅、道以外,十二因緣的道理,他們更加了解生命的來去。所以他們帶著他們的,兩人合起來有二百位弟子,來歸投佛法。
所以,四次的比丘合起來,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但是,我們在經典,若開經就是「千二百五十人俱」,它沒有說「五十五人」。這「千二百五十人」,就是佛的常隨眾。每一本經的開頭,這些常隨眾,就是常常隨在佛的身邊。有時候,有因緣到外去度眾生,也是常常回到佛的身邊,所以「千二百五十人」,是叫做常隨眾。
現在所標示出來的,就是阿若憍陳如等千二百人,其實就是「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一個代表數,代表人人他們的心中有疑。
除了這千二百比丘以外,還有發聲聞心,以辟支佛心的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同樣都有這樣的疑問。
千二百人
及發聲聞
辟支佛心
比丘、比丘尼
優婆塞、優婆夷
各作是念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所以大家用心,在大眾中,人人各有好奇,到底佛陀將要說什麼法?什麼叫做「一乘實相」?佛陀內心所保護著的這個法,到底是如何的微妙?這就是人人心中所疑問的。所以我們大家也同樣,心有所疑問,所以人人有疑,大疑才能大悟,所以還是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