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靜思妙蓮華》敬信無上尊(第263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信根培道源,長養諸善根;聞法入心地,思法甚深妙,修法必敬信。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法王無上尊:如來是諸法之王,已於諸法通達無礙,謂之自在。又心離煩惱之繫縛,通達無礙,謂於法自在,是故稱佛為法王。
⊙稱佛為人天中最尊最勝,故號無上尊。
⊙涅槃經二曰:「當念懃精進,頂禮無上尊。」
【證嚴上人開示】
「信根培道源,長養諸善根;聞法入心地,思法甚深妙,修法必敬信。」
信根培道源
長養諸善根
聞法入心地
思法甚深妙
修法必敬信
常常說「信為道源功德母」,我們一切的功德,無論是內心所修行,外面所行道,一切要從「信」開始。信根要深、要廣,這就是我們的道源。一切的道理來源,就是從信根培養開始,所以信根能長養諸善根,使我們的道能更長、更深,養育我們的道心。
我們聽法,聞法要入心。聽法我們若是不入心,法就像經過一支水管,清水從水管一流就過去了,源頭水若不再來,水管還是空的。聽法也是一樣,我們聽法,我們若不入心,也就是聽過也是空的。所以我們聞法要入心,用心聽法,法就能入心。所以聽了之後,我們還要思,好好地思考聽過的法。
「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無上、甚深、微妙法,這是要讓我們好好內心去思考。法入心之後,我們將每一句話,我們用心去思考,哪怕是很簡單,所看到的一花、一草,無不都是它有內含著,甚深微妙生物的道理存在。所以,用心啊!
有一天,我們慈濟大學,生物學系有十幾位教授、老師,來和我分享植物學。植物學中,哪怕是一棵樹,人類人體上所需要的元素,都在這棵樹裡,這棵樹的名字叫做「辣木」。那就是在幾千年前,去探討它的原產地,從印度有這樣的樹,是人類神奇的樹木。
我們發現到這樣的樹,對人體有益,海地是很貧困,從美國的慈濟人發現到這種樹,所以他用心,將這樹種移植到海地去,去海地開闢了辣木的園區。已經在收成了,提供給這些貧困、欠缺食物、欠缺營養,這些苦難人。美國的慈濟人,回來報告,來跟我解釋。原來花蓮也有,只是沒人知道要如何使用它,不知道它的價值。
因為它要種很容易,繁殖很容易,剪枝、插枝它就能成長得很快。它能從它的葉、從它的枝、它的根,整棵樹都有很充足的營養成分,有蛋白質,有維他命B、C等等,比較其他的食物都是較高。我就拜託大學我們的生物學系,去研究、探討它,有成果了,已經在幾天前拿回來了。真的是很奇異的樹,造福人群,卻是無人知。
所以我們要聞法,這就是世間法。天地之間,萬物都是在人間,有它的道理存在。所以我們在人間,我們生活在周圍無不是法,無不是道理的人、事、物中,我們卻都不知道。我們學佛,不只是要學常識,還要學智慧。
知道和認識叫做知識,我們還要轉識為智,轉知識為智慧。所以,思法,除了聞法,還要思,好好很微細去思考它,思考這件東西它最深奧,裡面的道理,所以「思法甚深妙」。
了解這個深的道理,又是要如何呢?就要修,修法,身體力行。我們知道這棵樹是這麼奇異,有一群很貧困,很缺乏物質,很欠缺營養,我們要趕緊採取行動。所以趕緊將這個東西,移植到海地去,去告訴他們這個東西的道理、成分,對人類營養有幫助。讓他們能很相信,將這個東西種在那裡,用心顧。所以開始,人人的身體上,就能吸收到它的營養。
這叫做修,修就是採取行動。知道這個東西,知道這樣的人生所需要,所以我們要身體力行去動作。這個動作,我們必定心懷敬信。我們要很恭敬,恭敬天地之間,就是有這樣自然的物質,能營養人生的生命,我們還要進一步,好好我們的慧命要再增長。
《法華經》這段時間,難道不就是要我們,提升我們這一念恭敬的信心嗎?前面我們說過了,佛陀他開頭一直讚歎一乘妙法。說到大家開始仰慕大乘之法了,卻是佛陀又是轉個方法,「止!止!不須復說。」但是,舍利弗鍥而不捨。
這就是舍利弗,他能與佛陀很契機,了解佛陀,他一定要暢演他的本懷。但是,他的本懷還未暢演,還沒有很歡喜這樣,完全說出來之前就說止,這不是佛的本意。這是舍利弗的智慧,了解佛他的本意,一定這一大事因緣,必定要暢說盡心全都說出去。
所以,前面佛陀止,舍利弗就求。那就是說:「世尊,唯願說之,唯願說之。所以者何?是會無數百千萬億阿僧祇眾生」。
世尊
唯願說之
唯願說之
所以者何
是會無數百千萬億
阿僧祇眾生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舍利弗用這一段,非常清楚地表達,不是在那個場面,光是那些人而已,還有未來世,很多很多的眾生都需要。現在請佛陀安心,這些人已經在過去生中,與佛已經有很深的因緣。
曾見諸佛
諸根猛利
智慧明瞭
聞佛所說
則能敬信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曾親近過很多佛,在很多佛的道場,培養了很深的信根,信根很猛利,絕對相信,這些人應該全都是智慧明瞭。
佛陀,您若能將法說出來,大家絕對有辦法接受。佛陀不必考慮少數的人,還不能接受的人。請佛陀您放心,大多數的人已經有很深的因緣,聽佛所說一定會敬信。所以敬信是非常重要。
下面,舍利弗開始繼續又說。因為下面這段文,是舍利弗前面所說的話,再重複用偈文再頌說。所以:「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爾時
舍利弗欲重宣此義
而說偈言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意思就是說,這段文很重要,所以集經的人,編輯經典的人,他就會再將這段文,再重複一次來敘述,用偈文來說。所說的「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
法王無上尊
唯說願勿慮
是會無量眾
有能敬信者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法王無上尊。法王就是如來的名號,因為如來是諸法之王。他,佛陀,已經是在諸法通達無礙,所以稱為法王,諸法之王。
法王無上尊:
如來是諸法之王
已於諸法通達無礙
謂之自在
又心離煩惱之繫縛
通達無礙
謂於法自在
是故稱佛為法王
無論是什麼樣的道理,在佛看來,他就一眼透徹一物的道理,或者是一眼透徹一物含藏著,無限量的真理。這是佛陀的智慧。從他覺悟的那一剎那間,宇宙間沒有一件東西、一種道理他不透徹。所以叫做法王,是諸法之王,是諸法通達無礙而自在。所以,佛陀他能在,任何一個環境中,任何一位眾生的煩惱,他都有辦法一一分析,讓每一位眾生聞法,心開意解。這就是說法自在。
因為他通達諸法,所以能說一切法自在,這叫做法王。尤其是心,佛陀已經脫離了一切的煩惱,一切煩惱的繫縛、束縛,全都解脫了,所以他能通達無礙。
我們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們人都差不多是知道一件,就是一件而已。其實,佛陀能同時透徹萬理。所以,那是因為他的心,大圓的鏡已經很明亮了,只要這面鏡子現前,外面所有山河大地一切萬物,無不都是現在鏡子裡;將物移開,這面鏡子還是清澈無染。這叫做佛的智慧,這叫做佛已經,全都離開了煩惱,沒有煩惱束縛他,沒有繫縛著煩惱,所以他才能通達無礙,於法自在。
所有的法對佛陀而言,絕對沒有一點點疑問,沒有一點點能惑,迷惑佛陀。所以佛陀就是非常的透徹,所以稱為法王,於法自在。所以「法王無上尊」,無上尊就是稱佛,佛為人中最尊最勝,所以稱為「無上尊」。
稱佛為人天中
最尊最勝
故號無上尊
佛陀的名稱,也能叫做法王,也能叫做世尊,也能叫做無上尊,是在人天中最尊,最勝,所以稱為無上尊。這是對佛的恭敬。
涅槃經二日
當念懃精進
頂禮無上尊
在《涅槃經》這樣說:「當念懃精進,頂禮無上尊。」,口就是在《涅槃經》,也是在提倡我們人人,對佛一定要很敬信。佛乃是人天中至高無上,叫做無上尊,所以「法王無上尊」。
這段就是舍利弗,能很了解佛陀的心意,向佛陀來求法。所以「法王無上尊,唯說願勿慮,是會無量眾,有能敬信者。」大家全都能敬信,所以佛陀安心,請暢演您的本懷。這是舍利弗的用心。
我們人聽法一定人人要用心,信根就是我們的道源功德母,所以我們要聞、思、修。聞法要入心,就是思法要甚深,修法要敬信。所以,聞思修才能培養出,我們這一分深廣的信心。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