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一念表專心,一志立誓願,
雙掌合和敬,亦就是至誠;
誠懇慇懃敬,致願無二志。
我們用心來體會,一心一志,最誠懇。修行,修行若沒有誠、正、信、實從內修,要如何外行慈、悲、喜、捨呢?要從內心開始。看看這段文,要跟大家說,「一念」,我們必定分秒在這一念間。一念就是表示心要專,不要有雜念,所以專心一念,這是修行所要用的功夫。你有了一心,才能夠建立一志。我們來修行有目標,一心一意是要立一個志願。這個志願不是短時間,是永恆,是一生一世,是生生世世。所以必定要立誓願,心志沒有移轉,這叫做「一志」。
我們內心的虔誠,一念、一志、一心,外行要表達出來,雙掌合十為和敬。我合你,你合我,雙手合齊,又再五隻手指頭、五隻手指頭,十指合一沒有雜念心。彼此和合,十念歸一(雜念歸一),叫做「雙掌合和敬」。我們合和互協,彼此若沒有和敬,道業無法互相相就。修行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修行就是要和合起來,叫做修行眾。三人以上叫做「眾」。我有修養嗎?那就要有其他的人與我來合和,或者是我去合和他人,彼此合和、互相見證,所以叫做眾。兩個人有合、有和嗎?有沒有呢?第三個人來見證,「有啊,很合啊!沒有偏差。」這必定三個人以上,叫做眾,合和眾。
我們修行不是我行我素,我行我素修不到行。是我在做,你看我心生歡喜,我看你,感恩,因為我要做的事情你與我合和,互動、合作,做得很整齊,這是彼此合和。是啊,做這麼美,和合,美的事情,這需要從合和互協開始,就是表示彼此尊敬。要不然,「拜託你啦!」再三再三的拜託,但是不理不睬,這豈有合呢?這樣豈有和呢?豈有互相呢?豈能協力起來?沒有合和互協,凡事不成就。
人人在一起,要改正自己,一再被更正,一再不想改,這樣就永遠都無法會合一心一志;無法會合一心一志,那就是無法和眾。所以,也就是我們要表達得出至誠,日常的生活中人與人,我們所做的事情必定要至誠,專心一志,和敬,要至誠。要能夠這樣,必須要再進一步,提起了「誠懇慇懃敬」。彼此之間你敬重我、我敬重你,是從內心那種信實。這種信實誠正,是從內心懇切,慇懃的懇切,我們都無虛無假,所以誠懇、慇懃、互敬。若能夠這樣,這團體不知道有多美啊!這若能夠這樣,表示出了人人共一心志,互相「致願無二志」。我們修行,我們在佛前,要表達出來的,就是眾人全都有這樣共同一心一志,和敬至誠、慇懃恭敬。這種的心在佛前展現,供養佛陀,這種的虔誠,就是「致願無二志」,「我們大家都是這樣!」
這就是我們每天上大殿禮佛,一定要有這樣的心。而且處眾入群,也需要這樣的心志,彼此之間,這是多麼的重要。平時的生活,若能拿出這樣的心來,我們叫做大修行者。大修行者,我們就是要好好看,誰是真修行者。在我們的修行群中,過去、現在,看過去的過去,釋迦牟尼佛修行的再過去的再過去,無量劫之前,在群眾中修行,在那個像法將過,末法濁惡世中那個時候,修行人心散亂,無法收攝一心一志。就是這樣散漫、空過,只是展現出一個出家的形象,並沒有修行的本質。
*常不輕菩薩,顯佛知見,入如來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
一大事因緣,處世行六度,入人群應化,隨根機施教。
不過那時候,常不輕菩薩他就是發心立願,他志在學佛、禮佛,禮佛、敬人。他不是只有身在那裡禮佛,學佛用口頭誦經,不是,他是禮敬。因為正法已過了,與我們現在一樣。佛像、經典都很具足,留下來的佛法,誦經、念經,這大家都會,就像我們現在。所以他就是專心這樣禮佛、誦經,對人很恭敬。他對人,看到人,遠遠看到,他也趕快跑去前面,去恭敬、去禮拜他,常常口頭都一直讚歎人家,讚歎,恭敬、讚歎。這就是那個時候的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他在那個時候,其實他的修行內涵,雖然你看他表達上都是恭敬、恭敬,尊重、恭敬,恭敬、尊重。不論人家對他如何,他還是一樣讚歎、恭敬、禮拜,其實他的內心已經是「顯佛知見」。讚歎大家,那就是他打從內心的殷勤誠意。佛的知見,那就是見人人本具佛性,相信人人修行都能夠成佛。
佛陀就是見佛性,「奇哉!奇哉啊!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釋迦牟尼佛成佛時,豈不就是這樣說嗎?那時的常不輕菩薩就是這樣,顯佛的知見,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性。現在大家穿起了這套僧服,有心,名稱修行,你們將來也會成佛,人與人之間要好好互相合和、和敬,對人表達的就是這分的虔誠。他用他的身行來教導。可嘆!可憐的是那群很我慢、自大的出家人。他們對著這種這麼低聲下氣,恭敬、禮敬的常不輕菩薩,大家看久,他們就輕視,才會侮辱他。常常聽到常不輕菩薩對大家都說:「不敢輕視你喔!你將來也能夠成佛。」所以大家很傲慢,「我為何就要讓你這樣來為我授記呢?你為我授記未來我成佛,我何必讓你為我授記啊!」就是很傲慢。
那群人看不起,但是常不輕菩薩他還是依佛知見,他所修的是「入如來室,著忍辱衣,坐法空座」,諸法空為座了。你如何罵我,如何侮辱我,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我心如如不動;我的看法,眾生皆有佛性,我不會輕視你。不論人家如何罵,或者是拿棍子要捶打他,或者是拿石頭要來丟他,他都沒有關係,「唉!人生遊戲嘛。」總是跑得遠遠的,閃避過去,還要再回過頭來,遠遠向他作禮,還是恭敬,高聲又向他讚言:「我不敢輕視你,你還是將來會作佛喔!」
這,常不輕菩薩已經是入如來室了,他對人經常就是這樣,著柔和忍辱衣,他就是這樣這麼的忍辱,對人,看他的表態,看他的身心一致,內忍、外行,這叫做「著忍辱衣」。我們內心很忍,忍的功夫,忍而無忍成為空;我沒有執著在那裡,所以「坐如來座」。沒有你要打我的人;沒有你在罵我的人,這些都沒有。所以他著忍辱衣,坐法空座,這就是常不輕菩薩修行的過程。雖然是這樣說,當然其中含著很大的意義,但是我們人要學他這樣,做得到嗎?我們凡夫實在要做到這樣,有佛的知見,要「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法空座」,這我們有辦法嗎?這我們真的要很用心。這麼的小、淺顯的幾句話,我們聽得進去嗎?用得到嗎?有辦法受用,表達出這樣的行為出來嗎?身心一致,我們做得出來嗎?這是我們要反省的。
尤其最近常常說,我們向空要懺悔。我們就是要反省自己,這麼多的方法,我們受教、聽聞,我們在聽聞,真的有受教嗎?若有受教,話說一遍,「我知道了」,舉一知十,這當中的法都清楚。不是這樣說,將法譬喻一下、淺化一下,只是讓我們聽而已;淺化、譬喻,我們若接受下來,那就產生無量法,我們自己可受用。我們若是沒有接受下來,今天也錯、明天也錯,天天無法合意,所以會錯了,所以就會無法合和,這會很辛苦。人與人的人生,總是我們要學會佛見,「顯佛知見,著忍辱衣,坐法空座」,若能夠這樣,才有辦法合和、合群,為天下做好事。
所以,這個好事,就是佛陀來人間對我們的教育,那是「一大事因緣,處世行六度,入人群應化,隨根機施教」。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教育眾生,要有這樣。就如佛陀他開始修行,釋迦佛也是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在釋迦佛成佛以前的以前的無量世,他修菩薩行時,就是如剛才說過的,那樣的涵養修行。這樣累積來,已經因緣成熟,為一大事,因緣會合一大事,那就是來人間「處世行六度」。來人間的一個目的,就是要在這個世間行六度;六度展開就萬行了,所以叫做「六度萬行」。菩薩很忙,就是行六度,想要做的事情千千萬萬,所以叫做「六度萬行」。佛一大事來人間,處世行六度。他就要入人群去,萬行來應化,隨機施教,隨這個根機來教育。教育人很辛苦,受教的人若不了解,永遠就無法成就。大家要很用心,學佛要用心勤持。
*常不輕恆勤修,敬恭懇誠禮拜:我不敢輕視汝,汝等當得作佛。
所以,「常不輕恆勤修」。我們要了解常不輕菩薩,他勤修從過去生中就已經無法去計算,威音王佛豈不就是讚歎常不輕菩薩?這是過去無央數劫以來,他生生世世修行的過程。總是一尊佛讚歎過一尊佛,每一尊佛讚歎將要成佛的菩薩,都是過去無央數劫過來的,要用長時間。所以常不輕菩薩也是這樣,受威音王佛的讚歎。而憑什麼讓人讚歎呢?是因為他「恆勤修」。恆就是永永遠遠無窮盡,過去、現在與未來,這行不間斷,就是這樣很認真勤修。「敬恭懇誠禮拜」,他一向修來的行就是這樣,真正很恭敬,真正很懇誠的禮拜。那種對人都是這樣,很恭敬、很敬恭,看人就是恭敬、貼貼切切的謙卑。這種敬恭懇切,身行的禮拜,這就是常不輕菩薩。常常一句話,就是這樣向人讚歎:「我不敢輕視汝,汝等當得作佛。」
這就是常不輕菩薩,他不是今生此世才這樣,過去生的過去生也全都是這樣,這是常不輕菩薩不二法門,就是不斷對人的恭敬、懇誠的禮拜。這,我們就能夠知道,現在的釋迦牟尼佛,過去的修行是如何修過來的,舉一反三,所以大家應該很清楚。要解釋的實在很多,不過時間總是分秒不留人,釋迦佛修行也是很把握時間,所以我們現在也要把握時間,直入經文。〈如來神力品〉,我們從這時候要開始,過去的〈常不輕菩薩品〉,已經結束了,常不輕菩薩的德行就是這樣修過來。現在我們入經文來,經文開始就是這樣說,
經文:「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
經文解釋:
「爾時,千世界微塵等菩薩摩訶薩,從地涌出者」;是時從地涌出之菩薩,虔誠懇請佛廣說是經。
這文字這樣讀過,經文,我們現在要知道,「爾時」,是比喻千世界的微塵數,意思就是很長很長久的之前,很多很多累積來的現在,這千世界,用這樣很長久的時間,不斷不斷去累積,那個世間。就像我們臺灣,現在常常與全球慈濟人在視訊,原來我們的生活不是只在臺灣這樣這個範圍,原來有二百多個國家(地區)在地球上面。這就是佛的時代,將佛陀的智慧,他要表達的不是二百多個世界而已,不是只有這個地球而已,這個地球以外,還有無量如微塵等數的世界,有這麼多的菩薩全都從地湧出。
這是表示很多菩薩,這樣忽然間湧現出來,其實這是在表示虔誠。每一個人內心地都有無量數的生命,我們專心一致,身心諸毛孔中,我們全都有我們說不完、數不盡。常常聽到醫界的人說,腦細胞是無法去測量、計算,不知道是幾兆、幾兆,不是只有千、百而已,那是用兆的數,就是用千萬億億億的數字,我們腦的細胞,細胞就是表示活的東西。佛陀在說的千萬億的世界,就是表示這樣的生物,總是無量的世界,全都湧現出來,就是我們滿身的細胞全都豎立、虔誠起來的意思。有這麼多菩薩,都是打從內心,那個虔誠是一心一志,雙手合掌,十指合一,整個都合起來,那個虔誠就這樣表達出來。
所以,「從地涌出之菩薩」。這就是我們全身心合一,這麼的「虔誠懇請諸佛廣說是經」,這樣一心一志,很虔誠來懇請,懇請佛講經。講哪一部經?《法華經》。不僅是娑婆世界,所有、所有世界的菩薩就是這麼的虔誠,湧現,一心一志,懇請佛來講說《法華經》。
*微塵:猶言無數。
言當於釋尊及分身佛滅度之處,受持供養是法華經,並為人廣說。
所說的「微塵」,就是無數。「言當於釋尊及分身佛滅度之處」,釋尊、分身佛,那是要說多少?這生生滅滅,這到底有多少的地方呢?「受持供養是法華經」,就是無處不在的意思。因為佛滅度之處,佛到底幾生來人間?無法計算。他滅度的地方在哪一個地方?若要說今生此世,那就是在印度,在尼泊爾。但是我們在這麼遠,世間這麼大。我們現在就是說,在我們虔誠的地方,就是佛陀他要講法的地方。所以我們要用心,心念,佛陀在那個地方,敬佛而佛在,佛陀滅度在那個地方,提醒我們人生無常。佛陀也現生滅相來教育我們,所以我們的內心要常常有這種滅。佛陀的入滅,那就是表示永恆,就是再來生。這種生生不滅,生滅如一。這就是我們要去用心,所以才叫做「諸法空為座」,無生無滅,生滅如常,這就是要表達的意思。
所以在那個地方,「受持供養是法華經」,這不分地方,無處不是佛陀的生滅處。所以我們就是要虔誠,《法華經》在,佛在,這我們過去也有說過了。所以,我們若了徹裡面的道理,我們到處都可以去為人說法,聞法、傳法、說法,這也是上次,〈常不輕菩薩品〉時也說過了。每一品都一直說過來,還是聽法、說法、傳法,這任何一個地方。
經文解釋:
「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大眾皆以尊敬瞻仰,一心合掌白佛。
所以這些菩薩,「皆於佛前一心合掌,瞻仰尊顏,而白佛言」。現在大家在這個地方全都很恭敬,這樣瞻仰著尊顏,很虔誠,一心一志,懇切,非常的殷勤、懇敬,這樣仰面向著佛陀,要向佛表達。這就是我們大家要知道,學佛一項,就是要有很恭敬的心;沒有恭敬,學什麼都不會成。「啊,我知道了、知道了,明白了。」你知道什麼?明白什麼?光是這樣是不夠,不只是不夠,口頭說一說,什麼都沒去感覺到,只是嘴皮子說一下,什麼都沒感覺,這樣就無法精進,所以「大眾皆以尊敬瞻仰,一心合掌白佛」。這是前面,經文之中是這樣表達,叫我們大家要虔誠。聽法,聽法入心,入心要身體力行,這才是真正聽法。聽法進去,我們要再向人說,我們要再去傳。這法的道理,叫做「真諦」,無處不在,無人不是我們要度的人,沒有一個人不是能夠接受我們的法,每一個人都能夠接受我們的法。
所以,只要我們知道了,我們認識了,我們有身體力行了,我們說給他聽,自然他相信;我們說的話,他一定聽得進去,能受度。來人間,我們就是要度人,這是佛陀的教育,所以請大家在經文之中要用心體會。說起來很淺,但要去了解、分析它很深,不過這樣簡單譬喻的說法,請大家一入心,還得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