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靜思妙蓮華》修德治貢高我慢(第26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不自貢高慢,修德發大心;世間萬法立正念,菩提大道立信願。
⊙「佛復止舍利弗: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阿修羅,華譯為非天。因其有天之福,而無天之德,似天而非天。又譯作無端正。因其容貌很醜陋,性好鬥,常與帝釋戰,國中男醜女美。
⊙「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增上慢比丘:謂自得增上之法,而生輕慢於他。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是名增上慢。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修行者,不可自貢高驕傲,修行要發大心;世間萬法立正念,菩提大道立信願。
不自貢高慢
修德發大心
世間萬法立正念
菩提大道立信願
這就是告訴大家,我們不可有自大貢高的心。修行,我們若是有那分自大,或者是有貢高、驕傲的心,這樣我們修行絕對是不會進步。學佛必定要,將自己縮小,讓人人看起來就是那麼順眼,進入他的眼裡,同時在內心起歡喜。這就是我們要有修行功夫。
修行,「內能自謙則是功,外能禮讓就是德」。我們對我們自己的內心,要常常用功,如何才真正能做到,我們在處群入眾,與人人合和互協?不只是內心的功夫,我們還要身體力行。真正合心,是別人與我們這樣合起來,沒有讓人感覺,我們很特殊,只會讓人感覺說:要做事,我需要他。我們若能讓人肯定、需要,但是,不是讓人感覺很特殊,若能如此,叫做合心。
和合互協,這是來自內心,顯於外行,這叫做修德;內修的功夫,外面所顯現出來的形象,是叫做修德。
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要好好發那念心,「修德發大心」。發心的同時就要堅持、把握,所以,恆持剎那。我們能將一念間把握於當下,恆持於剎那間,這能讓我們長長久久,這念心不變。
難得來人間,在人間難聞佛法,在佛法中有此因緣,應該要為人間來立正念。念念都沒有偏向,若這樣叫做正念。不只是為世間萬法來立正念,我們更需要在,「菩提大道立信願」。我們的正念若沒有信願,正念就很容易偏差。
世間萬法,希望能在這菩提大道,就軌道而正焉。這就是我們有此因緣來人間,我們能付出,要能在人群中,人人共合和一心。這必定要先從自己做起,要折服我們的貢高、驕傲,還要發大心、立正念,還要堅持信願,這很重要。所以,人人日常的生活中,不可缺少修行的心念。
我們前面一直在說,舍利弗求佛來說法,能夠顯示一乘,甚深微妙的大法。佛陀一再「止!止!不須復說。」舍利弗鍥而不捨,還是又再請佛說法。
佛陀為什麼止?因為「若說是事,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當驚疑」。
佛復止舍利弗
若說是事
一切世間
天 人 阿修羅
皆當驚疑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阿修羅」,什麼叫做「阿修羅」?「阿修羅」是梵語,譯作我們的華言,意思就是叫做「非天」。他所住的環境,有天福的境界,但是,他只有天福而沒有天德。
這就是說,我們有時候學佛,只想要修福,沒有去了解其中之法,所以時時很願意供養,卻是內心貪、瞋、癡、慢、疑,這種的煩惱還是滿心,煩惱都沒有去除。不過,他願意捨,願意一直要做好事。這叫做修天福,卻是沒有修天德。
他的形態看起來,一點都不莊重,所以叫做「無端正」。同時「其容貌醜陋」。我們若想想看,這樣在人間的人也是很多,這叫做人間修羅。不只是人間有這樣的修羅,其實在畜生道中,同樣有這樣的修羅,他們同樣能在其他生靈的境界中,就是很好鬥,性很好鬥。
這阿修羅是遍布於六道中,若是在天道,就是有天福、就是沒有天德;在人間有人福,而沒有人德。這都是叫做阿修羅。
阿修羅
華譯為非天
因其有天之福
而無天之德
似天而非天
又譯作無端正
因其容貌很醜陋
性好鬥
常與帝釋戰
國中男醜女美
天人當然是有修德,要有修十德才能生在天上。但是阿修羅,這十德都沒有,只是一項,很歡喜布施,布施就是求福。所以常常說,我們若布施,不要求福,我們要求慧,福慧雙具。自然你付出,該付出的要喜捨,歡喜捨出去,無所求,這就是德。福仍在,增加了德,德就是智慧,這樣叫做福慧雙修。
還有「增上慢比丘」,不只是天、人、阿修羅,不敢來接受此法,其實「增上慢比丘,將墜於大坑」,不只是天、人、阿修羅驚疑。
增上慢比丘
將墜於大坑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哪怕增上慢比丘,為了佛陀要說此法,在這些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中,修行者的心態也不能接受。這種不能接受,自然會生起了煩惱,謗法的心態。所以這種煩惱,就是來自於增上慢。
因為增上慢就是「未得謂得」。這些比丘修行者,他以為:「我修行這麼久了,隨佛,佛所說的法,我全都了解,不只是了解,我能聞一知十。佛陀說了無常,我就知道天地間萬物之真理。佛說一,我已經知道十。」這種叫做增上慢。
其實,佛說一,他怎麼有辦法了解十呢?一項道理是多麼深奧。其實,一點點,還在皮毛上,才只是知道一個名相,無法去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這種「未證謂證,未得謂得」,這種人叫做增上慢人。一直將自己估計得比人更高,比人更多,比人更好,比人更優勢,這叫做增上的我慢。這是一般人都有。
增上慢比丘
謂自得增上之法
而生輕慢於他
未得謂得
未證謂證
是名增上慢
在佛陀的時代,有一段時間,佛陀在迦蘭陀林精舍。在這期間,城內有一對夫妻,他們謀生的方法,是用伎樂舞藝,去演戲給人家看。這對夫妻,有一個女兒,自小就訓練她,訓練到真的這女孩愈大愈美,人見人歡喜,尤其是練起了一身的才藝,這實在是技藝出眾。
所以,有一次在城內有一個盛會,就請這個團去表演。人人譁然,大家看得很歡喜,大聲呼喊、讚歎等等。對這女孩子來說,這驕傲之心愈來愈高,她顯出了她妖冶的身材,就向大眾說:「你們看我這樣的舞姿,大家這麼歡喜,你們曾看過與我同樣,這樣的身材,這樣的形態,這種舞姿,有人比我更美嗎?或是比我的才藝更高,比我的知識更多,有人能比得過我嗎?」
其中,就有人說:「有啊!我們現在,在城外,迦蘭陀林,有一位釋迦牟尼佛,他在說法,他的形態莊嚴,人人所見人人歡喜、人人尊重,就是國王、大臣也非常尊仰,見佛起恭敬心。」
這女孩子聽了很不服,她感覺,世間還有人比我讓人看了,更歡喜的人嗎?她就要求她的父母說:「來,我們去看看這位人人口中,稱為莊嚴的釋迦牟尼佛。」父母就隨著女兒,後面還有一大群人也跟著去。
到了精舍外面,她看到佛陀在裡面,向僧眾在說法。她這樣從外面搖搖擺擺,帶著舞姿載舞載歌進來。看到佛陀,她根本不放在眼裡,同樣在那裡現出妖冶的舞姿。佛陀看了起了憐憫心,如如不動,他現出了這種非常莊重的形態。
這位妖冶美麗的舞女,這個女孩子叫做青蓮華,她看到佛陀如此莊嚴,她就停下來。佛陀就出聲:「青蓮華,妳看,周圍有多少年紀不相同的少年,年輕力壯。在我的周圍比丘團中,還有年老的人發心出家。妳回頭,回過頭,看看周圍有多少人,看看那些老婆婆、老公公,看看他們的形態是如何?」
青蓮華轉個身又看過來,是啊!老人就是年邁龍鐘,身體都彎下去了,頭髮白了。這種頭髮散下來,臉皺了,人是彎的,看起來如此年老的形像,這麼醜。就是這樣轉一圈。佛陀就說:「青蓮華,未來妳的身形,與這些老人是一樣的。」
青蓮華聽到佛陀,如此柔軟的聲音,又看起來佛陀,真的是這麼的莊嚴,聽起來這話是這麼深,如此打動了她的心,猶如在夢中清醒過來。「是啊!我今天就是因為我年輕,所以我一身的舞伎,全身的舞伎,這麼妖艷。再幾年後,我的形態與他相同,我到底還有什麼好來炫耀,我的才華、美麗呢?」在那當中,忽然間發起了一念心,懺悔,在佛陀面前,跪求佛陀為她剃髮出家。
這就是佛陀在世時,這種年輕人,就是增上慢。其實,這種的心理,於出家的行者也有這樣,覺得,我的法比你多,我所了解的,比你更透徹。這種已經聽佛的法聽久了,他認為,佛所說的法,我都了解了。這種增上慢之人也不少。因為這樣,佛陀還是,還是未允許將此法隨便說出去。
各位,要聞法不是那麼容易。我們必定要有這分正念,我們一定要有正念,我們要有信願之心。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