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四 五月 07, 2020 8:01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四 五月 07, 2020 10:44 am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佛心知見深遠,眾生知見淺劣,二乘啟知求解,諦聽善思念行。」
⊙佛所說之方便、因緣、譬喻,莫非即是法。然一乘實法,非以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釋。
⊙佛特顯示:一乘實法。如是懈怠、不敬信、增上慢人,不堪受教,不能知解。

【證嚴上人開示】
「佛心知見深遠,眾生知見淺劣,二乘啟知求解,諦聽善思念行。」

佛心知見深遠
眾生知見淺劣
二乘啟知求解
諦聽善思念行

「佛心知見深遠」,確實是很深、很長、很遠。要說起了凡夫與佛的距離,實在是差得很遠。因為,「眾生知見淺劣」,淺劣、深遠,那是又差多遠!所以,凡夫用凡夫心,要來測量佛的知見,實在是不可能。所以我們必定要修行。

眾生的知見,就是在自己的範圍,思想範圍裡,佛陀則是「心包太虛」。其實,我們人人,也能「心包太虛」,只是我們有一個自私利的見解,自私、利益自己,這種的見解,所以我們無法「心包太虛」。

「心包太虛」,乃就是,宇宙萬物都收攝於佛心性中,就是在真如之中。真如收回來,那是在一個「見」,就是佛知、佛見;放出去,那就是宇宙萬物的真理。佛,他能夠這樣,其實,我們也是一樣。所以佛陀一直認為,眾生與他平等,應該也是如此。

看看我們有的人說,「那麼遠,怎麼看得見?」一副望遠鏡,鏡頭那麼小,拿來靠近眼睛這樣看過去,哇,很遠啊!好幾里遠,那個環境都看得到。視角不必很大,只要良能夠,視角就能很寬、很闊、很大。我們凡夫就是只用在功能,我們的見解只用在功能,我們還未用到良能。

功能,本來就是良能,只是我們眾生那種功利心,拿來遮在良能前面,所以就迷了,看不到外面寬闊的境界。宇宙萬物的真理,本來能夠收攝在我們的內心,真如本性之中,偏偏我們的真如良能,就是被這種凡夫,功利的功能遮住,所以我們所見的只是範圍,凡夫的範圍而已。

所以修行,我們既不希望做凡夫,我們是要向佛看齊,所以我們要開始信受佛所教法。

當初在佛的時代,佛陀為了眾生的根機,所能接受的境界,他隨機逗教,所以有小乘、中乘、大乘,開三乘法,適應眾生的根機。不過,這是從事相而言,其實,佛陀所說法的道理,無論是深是淺,都是很圓融,看眾生的根機如何去接受。所以,在眾生有差別,在佛是已經圓滿了。

所以,這二乘已經隨佛修行,經過了四十多年後,佛陀在法華會上鞭策小乘,他就開始說:過去的(教法)就是權教,你們還未真實接納到我的本意,我的趣向,你們還未能了解。這些人都是停滯於小、中,小乘、中乘,所還未到達,一實大乘的道理,還未體會。所以佛陀不斷、不斷,讚歎諸佛甚深微妙的智慧,難知難解,一直、一直要告訴大家,希望讓大家的心開得再大一些,見解要再寬闊一些,希望人人懂得發大心、發大願。

所以,佛陀在法華會上,開始啟開這個寬大之門,所以二乘的修行者開始思慕,就很想,很想要了解。所以「啟知求解」,有要追求,追求佛陀內心所護念,最甚深微妙之法,要如何究竟的道理,一直到達如來真如的本性,能夠讓我們體會到。這就是「二乘啟知求解」。

這個時候開始,大家要用心了。因為五千人退席了,(在場)這些人已經都是貞實,無有枝葉。其他人都退去,既然留下來的人,就是全心發大願,願意用心來聽法。所以佛陀開始就告訴他們:「諦聽,諦聽,善思念之。」要好好聞、思、修,不只是聞、思、修,還要身體力行。

前面的經文就這樣說:「譬喻言辭,演說諸法。」用種種種種的方便,「譬喻言辭」來說話,無論是講因緣,說道理等等,都是用很多方法,應機譬喻,這樣來講說諸法。

但是,所說的法,於佛是這麼真心在說法,但是於眾生,「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這段文,我們要很用心去思考。佛陀既然應機逗教,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機說教,但是眾生,他所收納下來的就是部分,就是解開他當時的煩惱、無明,心意開解。真實究竟的真理,真如本性,還無法透徹。

佛所說之方便
因緣、譬喻
莫非即是法
然一乘實法
非以思量分別
之所能解釋

就譬如佛經典裡有很多故事。有一位婦女生了七個孩子,卻是孩子長大了,一個一個就夭折。已經到第六個,第六個也是忽然間夭折。這個女人哪堪得,能堪得這樣受打擊呢?所以就這樣精神錯亂了。

那個時候,全身的衣服都脫得精光,一絲不掛,跑在街上,不會分別周圍的境界。大家看到議論紛紛,這個女人很可憐,是誰才有辦法救她呢?在這當中,這個女人就一直跑,走,來到佛的處所,在佛的面前跪,在那裡還是一絲不掛。卻是來到佛前,她忽然間,內心起了那種苦的心情,放聲大哭。佛陀趕緊要人快拿一件衣服來,快給她的身體遮起來。

開始佛陀就說:「冷靜下來,聽我對妳說話。」這位女人,真的聽到佛的聲音,冷靜下來了。這一冷靜下來時,那種慚愧、懺悔、羞恥,趕緊將這衣服拉得緊緊的,包裹在她的身上。佛陀就說:「善女人,人人都知道妳心的苦。卻是要知道這個苦的心,與生俱來。其實,人生本是無常,長啊,短啊,你們看哪個家庭,有永遠的幾代、幾代人同堂呢?」

這期間,女人忽然間真的是如夢初醒,本來心很苦,要來聽佛如何能解除她心的苦,聽了之後,不知覺中,不只是苦不見了,反過來,心靈好像一道光明,非常溫暖的光明,這樣照入她的內心,清醒了。大家為這位女人慶幸。

卻是,一段時間過後,那就是第七個孩子,也是忽然間往生了。此時,這位婦女的先生,看他的太太好像很冷靜,就是接受這種境界。所以這先生就問太太說:「過去的五個孩子往生後,妳的苦難堪。第六個孩子去世時,妳心發狂。現在第七個孩子往生,妳竟然這麼冷淡自在?」

這位太太就說:「過去因為我不懂道理,不知道因果。我現在知道了,如是因,如是緣。我到底種什麼因,與他們結多長的緣,一切緣生,一切緣滅,是釋迦牟尼佛這樣告訴我,我了解。」

這是在佛世時,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所以,此處說「譬喻言辭」,之前說的是「種種因緣」,佛陀用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也確實是這樣的道理,沒有離開因緣果報。那位女人,也是在因緣果報中受苦,佛陀將因緣果報說給她了解,除開了她的苦,心靈的苦。

但是,「是法非思量分別」。要能全都了解,真正圓融了解,那就是要全心,用心修行,長期要一層一層的煩惱,一分一分的法,這樣分分寸寸的進步,深入了解,才能體會佛的趣向與佛的知見。

所以「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雖然說很多法,但是,不是一般人,這樣想就能了解,不是如此。我們必定要諦聽,聞、思、善念,我們必定要有這樣,不斷不斷精進深入。

「唯有諸佛乃能知之」,唯有佛,佛與佛之間最能了解。何況佛陀前面也提起一乘實法,甚深微妙,尤其佛陀一直,遲遲未說真實法,「止!止!不須復說。」是因為還有增上慢人在。所以說這一乘甚深妙法。如是懈怠、不敬信、增上慢這些人,不堪受教,不能理解。

佛特顯示
一乘實法
如是懈怠 不敬信
增上慢人
不堪受教
不能知解

因為此法如此深,儘管佛陀不斷不斷用盡心思,這樣分別譬喻言辭,都無法讓一般人這樣就能了解,何況、何況說那些懈怠、增上慢的人,不受教的人,怎麼能體會到呢?

其實,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唯有回歸如來真如妙理,這就是叫做諸佛,諸佛能夠了解。所以說來,「諸佛」,不只是我們以外,其實是我們人人回歸如來本性,這個清淨本性現前,所有的道理才能了解。

所以要聽法,我們必定要先回歸清淨的本性,所以聽法,必定要用清淨心來接受。也就是過去所說的「三無漏學」:戒、定、慧。聞、思、修,這樣好好用心來接受。

所以,請大家開始要好好地,心要清得乾乾淨淨,才能將佛的諸法,用我們的思量能夠了解。當然,這就是要佛,「(唯有)諸佛乃能知之」。記著,諸佛是在我們自己的內心,我們的心回歸如來清淨的本性,如此,我們就能夠了解。所以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0507《靜思妙蓮華》二乘啟知求解 (第280集) (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