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16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祥雲湧聚如帳,
覆蓋靈山諸佛,
心通境現法變,
萬象合眾物成,
眾生見會,諸天唱勸。
這段文要很用心來聽、來看,要了解文的意義,才能夠知道它內涵的事、理如何去會合。是啊,人生如何能夠與佛的境界合而為一,這要很用心,用心在生活中,更加要用心在文理上,這是我們大家要追求的方向。「祥雲湧聚如帳,覆蓋靈山諸佛」,這是一個意境。我們心靈的意境,就如我們常常說,靈山在我們的心裡,「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我們現在坐下來,靜下來,唸佛,「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心心念念釋迦牟尼佛。我們的心,是不是已經圍繞在釋迦牟尼佛?而釋迦牟尼在哪裡?在靈山。靈山會上有諸佛十方會集了,菩薩也都聚會了,天龍八部,諸天也都來了。
在這個大會上,諸佛向著陪伴來的眷屬這樣說:「過無量阿僧祇劫,那麼遠那麼遠的國土有一個國土,叫做娑婆世界,那個地方有一尊佛,叫做釋迦牟尼佛。而這尊佛,我們若到那裡要見這尊佛,大家要用恭敬的心到那個道場,恭敬禮拜。」這是諸佛來時諸天聽到了,這些聲音,諸佛來有這樣的聲音,交代諸天,「天人啊,到娑婆世界,到釋迦牟尼佛前,大家要起恭敬心,也得要禮拜。」這就是佛佛道同,前佛尊重現在佛,諸天也是聞法,佛佛的好典範,天人受教了。所以他們也同樣要有這樣的禮節,要去禮佛。所以說禮就是理,而理呢?理就是禮。這理,道理,諸佛菩薩的本身就是真諦,就是道理。佛者,覺也;覺,就是真諦。所以說,所有的理來帶動人、事、物。天人,這是「凡」,列為凡,我們有「四聖六凡」;在十法界之中有四聖、六凡,「天」還是六凡之一,所以說來,這些都以前說過了,大家應該聽也清楚了。
聖人的理,來到這裡也是要會同釋迦佛的理;而理來會理,那就是禮,互相見面的禮。這個禮與禮之間會合,就是大道理。在這當中,理來會合,就是要教育眾生,所以他就是用禮教,以理來教育。我們以前的人說禮教、禮教,禮的教育就是理的教育。所以「禮者,理也」,這二字你們要通達起來。所以諸佛來時,空中就有這樣的聲音。諸天聽,聽空中的聲,他們就會這樣傳,到佛前就要恭敬禮拜。這是諸天聽諸佛來時的聲音,這也是神通。(釋迦)佛來現神通,十方佛來,這個道理就通了;天也是,這樣就聽得到了,這全都是精神理念的交會。我們事理、事理,理要如何會合?「聖」與「凡」要如何來會同?「凡」要如何學「聖」?我們若能夠去了解它,所以說凡夫成佛不困難,因為道理是這樣會合了。
其實,理都是潛在人的心,所以佛性人人具有,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也是凡、聖,在我們的身上,我們到底是凡夫?或者是聖人?凡夫要成為聖人不困難,聖人是從凡夫修來的,凡夫是從聖人學來的。所以要學聖人,要從凡夫知禮節開始,從凡夫知教法起先,我們這時候就是要受佛教法,要受佛教法,我們專心入叢林。我們日常的生活,面對的形態,形象、事物,無不都是以理對話,我們一定是要學到這樣。我們所面對的都要與事、事相,我們要用真心來與事相對話。
才一、二個星期前聽到的,孩子在做實驗的時候,要去證實好話對待物質,以及面對這個植物用壞話來罵它,讓它在好與壞的境界。在那個地方做實驗,在好的境界,這個境界一直一直去向它說法、說道理,讚歎它;在另外一個境界,就一直詛咒它、罵它,用很不好的環境給它。同樣是兩盆綠豆,在這個環境裡,一盆是這樣的對待,另一盆又是這樣的對待。這兩樣東西生長起來就不同,受好的對待的,它生長起來的豆子會圓很多、飽滿很多;沒有受好的對待,在不好的環境,結穗下來的豆子,總是很枯萎,就很乾燥,那豆子出來是乾扁、皺皺的。在同一個地方,不同的盆子裡,將它放在同一個境界,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卻有這麼大的差別。這是僅僅與它說好話,用好話對待與咒罵的對待,只是這樣而已。
所以說起來,法,世間法那個境界,它有情;有情,你給它好的,它會很快樂,它就會很好。總是我們要知道世間,每一項東西我們用教,來教它,就有辦法可受教。所以我們要了解,在我們的心靈世界培養著那個善良,也有不斷煩惱無明障礙,我們要不斷將它撥除掉,不斷接受法水將我們洗滌。法水能夠洗滌無明的煩惱,要一直吸收法水來。這項的無明,那項的煩惱,因為聽法了,了解了,我要改變。人間,人這麼的多,這麼的複雜,是不是人家只想聽我們的好話而已呢?好話是真或是假?真假分不清楚,那就是真的話再好聽,你也聽不進去;不好話你若聽不懂,說再說不好的話你也將它照單收進來,聽到的,都將它拿來放心中:這個人也不好,那個人也不好;這個人也壞,這個人也不好相處。這樣我們會遠離好人,還會去接近惡友,這就是我們的心境,這就是煩惱無明。
煩惱無明叫做障礙。明明是好的朋友,告訴我們好的真實話,但是我們沒有將它採納,所以將它當成是不好的話,就放棄了。但有的人就說:「我要如何分別好話呢?我就人人都好啊!我要如何去分別好話、壞話?」是啊,每項都聽,做人為了要結好緣、度眾生,好人、壞人的話都要聽。聽來,我們就是要用智慧。用智慧,就是好的話將它留著,相信這是真實,要讓我們如何選擇方向,去處事、做事情。同樣都收進來,但是我們要提高警覺,不要去做了某某人所說的,他來告訴我,誰是壞人,不要被他影響了。人人要觀其行,就要信其行,來看他是不是不好呢?是不是是非者呢?你來告訴我,他是是非者,我就好好觀察他,他做事情有實在嗎?說話有真嗎?對人有誠嗎?「哎呀,不錯啊!不錯,來,委託你去做事。」也是可用,可培養。
總而言之,我們人間事與道理,佛佛道同,要如何來教育人生?人生要如何接受,接受我們的這個心態?我們要修行,心態的道場就要先清理好,所以我們心態的道場,莊嚴的道場要布置。看,「祥雲湧聚如帳,覆蓋靈山諸佛」。我們知道諸佛要來了,太陽那麼大要怎麼辦?我們就要用誠意。誠意,來,去找一些帳篷,上面來將它遮蓋起來,太陽若來時,有帳篷的影子能夠遮太陽,就不會那麼熱了。這一塊一塊的,我們在那個地方將它張結起來,先將它組起來,再一個一個趕快抬過來;或者是雨傘,很大支的雨傘將它展開,來遮蓋太陽。再說,用更遠的,剛剛好,天上雲湧出來,太陽這麼大,天上的雲,白雲湧現了,雲一直靠過來,一直靠過來,靠近到遮蓋到太陽。這一團一團的雲,那個影子就這樣一直一直合會來,那就會有一大片的蔭,可以來遮蓋這個地方。
那個景象,我們若有時候,說:「啊,好靈感喔,很不可思議!我們人將要出去了,雨就停了。將要開始做什麼事情,好幾天前一直下雨,下到一大早還在下。我們沒有出去安排好活動不能完成,這個時間雨停了,趕快去做活動。」活動之後,整天活動都結束了,沒有很大的太陽,也沒有下雨,這樣功德圓滿了。東西收進來,雨又下下來了,大家就說:「感恩喔,這真的是不可思議啊!」這真的是神化,這神通不可妙測啊!真的是我們不可思議啊。這我們常常去遇到,慈濟人要辦活動,要舉行一個什麼會就有這樣。常常聽到慈濟菩薩回來了,就說:「師父,感恩喔!有加持,讓我們這樣很順利過了。下雨,我們很擔憂,但是時間到,雨停了,讓我們很順利,這樣很歡喜,圓滿結束了。結束之後,雨又開始下,感恩師父加持!」我就說:「師父都不知道你們在那裡在做什麼,是你們的虔誠,你們的虔誠感動龍天護法。凡事都要虔誠,無辦法求誰能為你加持,你們虔誠,自然就有護法在你們的身邊。」
總而言之,「祥雲湧聚如帳」,就像帳棚這樣將它搭建起來。搭建起來,這個雲端,在那靈鷲山,靈鷲山的上方就是雲;雲遮蓋得太陽不會太烈,天很清,但是雲很白,沒有大太陽。這樣,諸佛菩薩、四眾在那個地方,環境很好。所以,「心通境現法變」。本來在那個地方太陽很大,但大家來集會的時候,靈鷲山那個地方,山頭雲就很多了,這就是大家的虔誠。「心通境現法變」,這心通的法,總是來護法在那個地方。
「萬象合眾物成」,萬象已合了,眾物就完成了,這就是世間一切的形象,所說的眾物就這樣完成了。在那裡是雲蓋呢?或者是用帳篷來遮蓋呢?總之,心若美,境就美了;心若淨,境就清涼了。在這個地方還是說心境,心境能夠克服一切,心美境就美,在這樣的人間。「眾生見會,諸天唱勸」。剛才說過了,天聽到來集的佛與菩薩那個聲音,所以諸天也開始提倡:「天人啊!來時要恭敬。」所以諸天也勸唱。這是要提醒大家,前面說的那些,來到這個道場的景象,那是一個神聖的景象。眾寶樹下、師子座上,也坐了很多的諸佛。靈山,大家應該都能夠知道,靈山的境界是一片的平臺,這片平臺的上面,是石頭材質的,是一片很平的地方,是佛陀在那裡講經的平臺。
在那裡,太陽一照會很直接照射,那個地方就需要這樣的祥雲。祥,很祥瑞的雲,在那個地方這樣遮蓋著,這是那個境界。在那裡有諸佛、有菩薩,從十方來的精神支持,諸佛菩薩來擁護道場。所以,還有諸天來護法,這是精神面,很豐富、很美的境界。在那個地方,昨天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複習:「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釋迦牟尼佛!以種種華、香、瓔珞、旛蓋,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
「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這是在那裡的眾生,諸佛要來人間,各尊佛世界的眾生知道諸佛要到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那個地方有一尊佛叫做釋迦牟尼佛。而那裡的人,那裡的眾生無法一一跟著諸佛菩薩來,但是他們知道娑婆世界距離他們的世界很遠,所以那裡的眾生,彼土眾生,也是遙向娑婆世界的方向,恭敬來合掌。可見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所受他方世界諸佛菩薩的敬重。諸佛菩薩向他們那個地方的眾生也是這樣地宣揚,說:「離很遠很遠那個地方,有尊佛叫做釋迦佛。」介紹給他們世界的眾生來供養。這些國土的諸佛要到娑婆去,眾生不能去,用恭敬心合掌,以禮來向娑婆世界的佛來敬禮、讚歎、稱名。就像人家要去哪裡,我就會說:「你們若要去,代替我問好某某人。」同樣的道理。所以這段文,自己看了實在是心會很歡喜。雖然它當中就是這樣很空,但是那個精神很豐滿,佛世界的精神理念真的是很美。
所以,「彼諸眾生,聞虛空中聲已」,其他的世界也是很歡喜,有娑婆世界的佛,他們虔誠敬重。「合掌向娑婆世界作如是言」,就是出聲音,「南無釋迦牟尼佛」。因為他是他方世界,他們稱釋迦佛不是「本師」。他是他方的佛,所以他方的眾生稱他方的佛不是叫做本師,就是「南無釋迦牟尼佛」。「南無」二字的意思叫做皈依,就是我認同。皈依的意思就是認同,我認同娑婆釋迦佛。所以皈依,認同釋迦牟尼佛,是尊敬,所以他合掌,「我認同,我皈依。」其實他們是他方世界的眾生。這樣的虔誠,相信娑婆世界的佛,所以叫做南無釋迦牟尼佛。我們都是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方世界的眾生就是稱「南無釋迦牟尼佛」。這樣重複稱釋迦佛的名稱,表示尊重。
「以種種華、香、瓔珞、旛蓋,及諸嚴身之具、珍寶妙物,皆共遙散娑婆世界」。他們在那裡也用他們的心,就是這麼美,香花、寶物,從遙遠的地方也是一樣,表達著一種敬意的物質,要向娑婆世界的釋迦佛表達。你們記得幾天前,佛誕節的時候,佛誕那一天,菲律賓奧莫克市大愛村一千多戶的村民,那一天每一家門口都擺出了鮮花、水果,在他們的門口。有心,又組了三臺,用車輪組起來。三臺,用花車(志工用三輪車改裝三輛行動浴佛車,以下同)載著三尊佛像,一臺一尊,在整個奧莫克大愛村,一千多戶,家家戶戶都有佛,釋迦佛,大覺者。
這琉璃的大覺者,那個相放在花車的上面,走過家家戶戶;家家戶戶擺著水果,在那個地方恭敬,恭敬「大覺者」從那裡經過。每一戶都停下來,讓他們浴佛、頂禮一下,車子再繼續走。門口全都擺著水果,這豈不就是呢?這就是表達,表達他們對佛誕節這一天的重視與愛敬,他們的表達出來。這就是我們這這段經文的這個意義,要讓我們知道,用很恭敬的心來供養。接下來這段經文,
經文:「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
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遍覆此間諸佛之上,是謂合蓋。
這段文也是淺淺的,我們了解「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東西要如何到達呢?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知道。「譬如雲集」,剛才說「雲蓋」,雲蓋就像十方諸佛,諸眾生他們不能來,他們也表達出恭敬。所以從遠方飄來的,這樣一直飄過來,那個雲,他們所獻的寶物無法到達。譬喻這就雲,從遠方飄來的,這集會在一起,「變成寶帳」。就是這個雲慢慢一直來,來到這個地方集會起來,就像一個帳,那個寶帳就像帳篷一樣,那就「遍覆此間」。
這些雲停留在那個地方,就是「諸佛之上,是謂合蓋」。這些從四面八方,這樣雲一直飄散過來,一直湧現過來,這樣一直來,來到這裡。這個雲會集起來了,合蓋起來,讓這個境界不會很熱。清風涼涼地吹,太陽不會很烈,大家在那裡靜心下來,要來聽法;這樣心才會靜,要說話的人也安心。
*於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故曰變土,合蓋、變土:屬第五、第六變。
所以,「於時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如一佛土,故曰變土」,就是「合蓋變土」。雲從四方八達來了,遙遠的雲就是這樣,集過來到這個地方,所以「合蓋變土」,將這個娑婆世界,坎坎坷坷堪忍的世界,將那個平坦的國土,這樣會合起來,雲會合起來,來到這個地方。我們知道靈鷲山地盤不大,實際的靈鷲山地盤不大。但是形容那麼多的菩薩、佛、四眾都要會集過來,那裡實在是不大,但是形容起來就是這樣,所有的都集合過來。不僅僅是頭上雲蓋,地上的地面也讓它平,這是一個形容「變土」,也是精神的變動。我們用善解,心美,所解釋那個境都是美。所以常常說,心若美,境界通通美。我們若以佛心來看這娑婆,娑婆無不都是佛土,這美啦!真的是用心它就美。
有時候看到我們慈濟人,一群的菩薩湧現,再骯髒的房子,破爛、骯髒的房子,只要一群有愛心的慈濟人進去了,大家「起腳動手」,捲起袖子、捲起褲管,大家有所準備,將裡面來一個打掃,不用半天,好幾輛車的垃圾載出去,很多還可以用的、乾乾淨淨的東西搬進來,眼睛一亮,這間房子變成很好的房子,隔間也很好,人進去裡面住很享受。一切都是人為,就是精神合力起來,力量有,這就是精神會合、力量結合。將這麼不好的地方,變成了那麼美,這也是人就有神通變化。精神的力量,大家結合起來,在一個很破爛的環境,我們有愛,愛心力量會合起來就能夠將它完全「變土」。那塊那麼破爛的房子的土地,變成一個亮麗、乾淨、莊嚴,裡面住得很舒服。
同樣的道理,昨天與莫三比克慈濟人連線,看到那群的黑珍珠,他們在分享。其實,以我們現在來看他們,大家的生活很不好過,窮!不過,他們有那個因緣,志工有不少位已回來受證,穿「藍天白雲」志工服。昨天說起了某一位委員(艾莉卡),她家很窮,生活很困苦,但是她出來與大家互動,她生活很辛苦,她不曾說。那種真的是很貧困,她出來與大家一起,歡喜啊、笑啊,一起做事、付出。「藍天白雲」穿在身上,沒有什麼是貧與富;回到家裡,家中就像我們印象中非洲破爛的房子,一模一樣,真的是很貧。
但是昨天我就告訴他們:「貧窮不用怕,最怕就是欠缺愛心。大家有愛,心中富有,大家這麼快樂,做那麼多好事。」是啊,大家做好事,現出了一張相片,那張相片是有一位居士,他買一塊土地捐給慈濟。那塊土地捐給我們,上面本有很多草,這些志工開始進來整理,他們就將這塊園地草除得很乾淨。這塊土地,去將它挖一個井,在那個地方種菜,愛心農場的名稱起來了,那片土地變得很美。
他們大家很快樂,那塊土地讓它改變,不只是草地變成乾淨的土地,乾淨的土地他們去將它造型,「立體琉璃同心圓」。他們將菜園做了這樣的造型,「立體琉璃同心圓」,他們將那個四四方方的土地,變成了能轉法輪的土地。這樣菜畦一畦一畦連接,土地將它整理成圓的,水溝圓的,水隨著那個圓的溝,那個壟,這樣水放下去,自然隨著那個圓的水溝它就會轉。這樣土地濕潤了,菜長起來了。每株菜都是這麼大顆,若是拔起來,一株都遮蓋了他們的身體。高麗菜、菠菜等等的菜,都種得很美。
他們雖然人貧窮,心卻很歡喜,在那裡做,是要做什麼用啊?就是做來大家歡喜,做來大家吃,就是供應給大家吃。有的人生活較辛苦,更加困難的人,他們還有餘,能夠去幫助,就像在發放一樣,這就是他們的愛心、他們的智慧。所以窮,不怕窮,怕沒有愛心。有愛心,他叫做菩薩,他可以化土,將那個沒有價值的土地變成了很美的土地;很美的土地,他們還能夠將它變土造型,造得讓人人的心,心花怒放。光是看到,不是種菜美,那塊土地造型更美,這樣讓大家很快樂。這也是神化,精神用力去將它變化出來,所以神通廣大。
經文解釋:
「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物多之故,如雲而聚,化作寶帳。
所以這個地方,「所散諸物,從十方來,譬如雲集,變成寶帳」。我昨天還聽到,「哇!這菜種得那麼美。」我心想:這也得要用菜種去撒。後來他們說:「我們家拿幾粒種子來。」「我們家拿這種的種子。」「我們家拿那種的種子。」各人的家抓幾粒的種子,他們家有菜的種子,拿來種下去,結合起來,哇!這大片的菜園都是不一樣的菜,每株菜都種得很美。那都是帶著愛心,帶著他們家的種子,來這個土地種下去,就是那麼美。所以,與這段文又是這麼的會合。
「所散諸物,從十方來」,這這些東西都是從十方來的,「譬如雲集,變成寶帳」。這一粒一粒的種子將它拿來,那塊土地變成了有造型的美,又有菜園等等,都是十方來的。有的人他們家住很遠,走好幾個鐘頭的路才能夠來當志工。這,若要在那個地方形容,也是這樣,覺得只要我們有精神、愛的力量,就能這樣無不都是寶。所以,師父常常告訴大家,我們要互相感恩、互相尊重。因為互相就有力量,所以我們要對大家要說感恩,尊重如佛菩薩,人人未來會成佛。常不輕菩薩豈不就是這樣說呢?所以,「物多之故,如雲而聚,化作寶帳」。
經文解釋:
「遍覆此間諸佛之上」;遍釋迦佛及諸分身寶座之上。
諸物變帳,覆諸佛者,心通法變,合眾物而成一。
「遍覆此間諸佛之上」,就是釋迦牟尼佛及分身寶座之上。這集來分身佛,寶座的上面都有雲。「諸物變帳,覆諸佛者,心通法變,合眾物而成一」,這樣為我們簡單地解釋。釋迦佛的分身佛,那就是有釋迦佛的精神,能夠說釋迦佛的法,在任何地方都可稱為釋迦佛的法身,所以這也就是分身。他的法,我們若聽清楚,走到哪裡去,釋迦佛的法身就到哪裡去;只要他的法我們傳得真,佛陀的法身就到哪裡去。這種「合眾物而成一」,就是種種無處不在,到處都有。
問:眾生見會,諸天唱勸,然後歸依興供,此四何得為如來神力耶?
答:不由如來光明遍照,震動十方,發起群心,彼十方眾生,何能見聞此會,歸依興供哉。
「問:眾生見會,諸天唱勸,然後歸依興供,此四何得為如來神力耶?」說起來,這也是很人間事,這哪能夠說這是佛的神力呢?「答:不由如來光明遍照,震動十方,發起群心,彼十方眾生,何能見聞此會,歸依與供哉」。是啊,佛的神力,若沒有如來的光明遍照,震動了人的心,感動人的心,發起了群心,彼十方的眾生若沒有佛陀這樣的力量,這種光明的力量,哪有辦法號召那麼多人來到這個地方皈依呢?所以,這也是因為佛陀他有這個德,他所說的法,分身到每一個地方去,每一個地方都用這個法,將它會合起來,那就是這樣,在這個地方。
總而言之,太陽是在一個地方,它可以有很多個星球繞著太陽;在任何一個星球,都可看到這一個太陽。同樣的道理,只要我們守規道,我們就是在太陽的光的周圍。這,希望大家對佛法,就要能這樣清楚去了解,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