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Empty周二 五月 19, 2020 3:46 pm

2020051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法界甚廣大,無邊無疆際,
諸法難思議,恆存於其中,
諸法無盡故,法界亦無邊。

  用心。確實,「法界甚廣大,無邊無疆際,諸法難思議」,這我們要去用心了解。法在哪裡?每天都這樣告訴大家:「要用心,法要聽入心,要銘記在心。」法豈是這樣聽?,豈是這樣記在心裡而已?若是記在心裡,我說的、你記著,而別人呢?應該人人聽人人記進去。人人將法記進去了,還有剩嗎?有啊。法永遠永遠多少人吸收,法永遠永遠都是不增不減。在哪裡啊?在法界。「法界甚廣大」,哪一個地方有空間,就有法;哪怕沒有空間,將它擠得密密的,裡面同樣有法。你要裝這些東西下去,東西我為何裝不下去?剛才蓋子打開,明明就是疊得很整齊,我現在拿開了,又將它疊回來,照常疊,為何蓋子蓋不上了?會的人來,一樣的方式,一樣放法。放,蓋子蓋起來,非常的密,絲毫都沒有差。這到底是為何呢?差之毫釐,差了很多,失於千里,就差很多。

  所以,非常的密封,東西不會壞掉,它就是有它的法在,法無處不在。這,方法、佛法、人間法,無不都叫做「法」。所以法,道理很多,無邊無窮際,既無邊框,也沒有深底、高上,這就是法。這種充滿了法,我們的大空間若沒有充分的空氣,根本人就沒辦法活、沒辦法走,沒辦法在這個大空氣中呼吸,一切的一切,大空氣中就是法,它四大調和便是法。這法,用各種各種的事物、方法、語言、音聲等等,沒辦法去說盡這個法。所以,「諸法難思議」,很難去用知識、智慧去分析它,這要說什麼法呢?但是我們要說的,就是說我說你們聽得懂。我認為佛陀所說的這段文,是我們人生最需要,用在人與人的空間、距離是很好的法,所以這叫做菩薩道。

  菩薩與眾生有一些距離,眾生受苦難,菩薩沒有距離,還是所緣眾生。所以,這有距離與沒有距離,到底差別在哪裡?我們聽了去思考,因為我們與佛也有距離,那個時代的菩薩和我們也有距離。而我們現在是用佛的道理名稱,用在人間,佛陀說「菩薩」是會救人的名詞,所以我們就將「菩薩」,當救人的名詞,拿來形容在人,在修學者的身上稱呼。而你要得到這樣的名詞來稱呼你,就要有做這樣的事情;你要有愛心,你要歡喜幫助人,你要願意付出。你若有這樣的條件,叫你為「菩薩」,受之無愧。對,我就是要學菩薩,今天「名稱的菩薩」,明天我一定會進步到「名副其實的菩薩」。這就是我們在人間如何叫做學佛、學菩薩。學菩薩,我們就要用菩薩法在人間。

  菩薩法就是緣苦眾生,你用什麼方法苦難的眾生能夠得救。我們時時把握機會,就像最近,最近那個新冠狀肺炎,這種的瘟疫、疫情,已經擴大到全球了。這種的瘟疫、疾病,幾乎全球的國家都有了,是輕、是重而已。緬甸同樣也有,他們的政府也同樣有下禁令,人要進出很不方便。一樣工商業界也是停工、停商,所以很多上班、做工的人就這樣停下來,無工可做,就沒有收入。那個地方,緬甸那裡的慈濟人,因為現在科技發達,所以大家線上隨師,大家都連線。每一次師父與任何一個國家慈濟人說話連線,他們都能聽到,有聽到泰國、菲律賓、印尼。這幾個國家,師父都一直告訴他們:「在這個疫情當中要特別注意的,那就是那裡原來就是貧困的人,在貧困邊緣的這些人要注意。他們若是失業、停工,就會馬上斷糧、斷炊了,就會沒有糧食,沒得煮飯了,你們就要注意,這些人要趕快為他們安貧扶困。他們有困難了,他們的困難就是生活不能過了,貧啊!你們要趕快,在他們還未發生心理壓力之前,要趕快去幫助他們。」聽進去了,也看到了。

  看大愛電視臺,師父就又告訴大家:「你們可以學菲律賓慈濟人,可以學泰國慈濟人,我們要奉規守法,要用尊敬的心,這要如何給他們?這也與過去都一樣,我們要保持距離,有一個距離,還得要有一個禮節。你們就看菲律賓慈濟人他們如何發放,泰國慈濟人是如何發放。」他們就很用心,聽話了、看了,看電視了,菲律賓慈濟人是這樣發,到街頭巷尾向大家宣導,「何時會來發,你們用什麼方法,將你們的椅子或是桌子搬出來,在那個地方我們會為你們將東西放好。」要接受的人,他們就照規矩,就這樣家家戶戶就將他們的椅子拿出來門口,張三、李四,自己寫上名字,「感恩慈濟喔!」這是菲律賓。

  時間到了,菲律賓慈濟人來了,一份一份將它放在椅子上,大家庭的大包,小家庭的小包,能夠給他們二個月的資糧;放好了,人倒退了,站在遠遠的地方。他們要領的人走出來門口,開始看到來發放的人,他們也能夠這樣,「感恩哦!」領完東西時,(志工)那邊也回一個,「祝福喔!」就這樣,有距離、有禮節,畫面之美啊!泰國慈濟人,師父也告訴他們:「你們看大愛臺。」他們看到菲律賓。泰國慈濟人再去思考,更妥當,換他們去設計,東西更旺(豐富)、更多,而且禮節更好,一次的比一次好。

  而在印尼就盛大了,去請軍隊,因為向來印尼慈濟與政府已經簽了一個約,哪一個地方有災難,慈濟與政府軍警要合作,「我們的東西整理好,不論是陸、海、空的運輸,你們要提供協助給我們(慈濟人),幫助我們將東西運到達。」這次我們去向政府說,「這次的東西整理得很好,但我們人不能靠近,這些東西一定要拿到需要的人的家門口,這可能軍隊要來幫助。」所以政府,「沒有問題,軍警都可以動員。」哇!那一天在發放,二、三天的發放時間,軍警浩蕩長。大家都騎著摩托車,穿的服裝很整齊,軍人穿軍服,警察穿警服,這樣很整齊的隊伍,摩托車所騎的距離都一樣,好像在閱兵,很莊嚴。他們會這樣一大群,整個街道都排得很長很長。

  慈濟人與他們的長官在那個地方做一個交接,「慈濟人委託你們,這些東西就是要送到哪一個地方。這些都分配好,就哪一條街,張三、李四,這些東西都分配好了,就是拜託你們。」這樣來交接,行一個禮,這浩蕩長的隊伍,那種的禮節,好像在閱兵一樣,真的是很不容易。將東西放到摩托車上面,一份一份這樣將它放上去,綁好,一個號令,軍警的摩托車就這樣的合齊,沒有前與沒有後,總是同一個速度,就像人在走路一樣,同那個速度就這樣經過了。印尼大愛臺跟拍,拍出來那個影像,從空中拍、遠距離拍、近距離拍,一路跟,跟到發放的門口。不是放在椅子上,是人與人,他們服裝都安全措施,他們就這樣一戶一戶親自送,這些軍警送了之後,還要合掌,彎腰說:「感恩哦!」很動魄,讓人打從內心的感動。這就是慈濟法。

  當這個時候,眾生最苦難的時候,慈濟菩薩充分的大愛,就展現在這個時候。他們過去已經與國家簽協議,慈善與國家合作,所以當遇到這個時候,就要交通運輸與人都要出來協助,承擔起了這次救濟的工作。政府很感恩,「這是為政府做的,政府應該要為人民付出,感恩慈濟!用慈濟的禮節,我們一定做到。」互相感恩,用這樣去付出,所以這些畫面都是很美。

  緬甸,金蘭,她現在是負責人,就號召當地的企業家、慈濟人、會員、委員,啟發大家發心來打包,物資也不少,他們也來打包。同樣用著很虔誠的心,大家很慎重地將物資一戶一戶送到達,也很有禮節。她拜託里長,如何來為我們呼籲,如何為我們安排,每一里、戶都可以這麼有規則,就像菲律賓,就像泰國,這,也是一樣,他們這樣很用心。所以在這當中,他們開始去做。他們一戶都不要放棄,去與鄰里長拿資料……。尤其是金蘭,聽到我那天在說:「唉!一個媽媽,要養八個孩子,孩子在喊餓。媽媽無奈,鍋子裡煮石頭,鍋子下面火在燒,鍋子裡的水在滾,裡面有米嗎?沒有,是石頭。」將這個真實的故事說了。他們這樣聽了,他們就用心,大家共同有這樣的看法:就是要一個都不能漏掉,要發放,整個鄉村一戶都不漏。

  所以他們很特殊,就去找里長、鄰長(村長)說出了他們的心意,希望每一家戶,貧困、斷糧、斷炊這樣的家庭一戶都不能漏。所以里長村長還是很用心,看到大家的誠意,他們很用心,他們去與米商商量。這次要用的是很大量的米,不是小量,所以請米商也得要幫忙去準備,需有一萬一千多戶,那些村莊,就是一戶都不能漏掉,要去了解到這些戶數,非一萬一千多戶不可,所以自己的準備,一定要準備充足,就要再去告訴廠商,要告訴他們:「你們要準備一萬一千多份。」這也是很用心。

  米袋,也開始準備。那個米袋,用「靜思語」。他們說,要透過村長,將這個米袋上寫的「靜思語」,在發放的過程,村長一定要將這幾句「靜思語」說給里民。他們若要來領之時,就要讓這些里民,人人都要知道米的來源、「靜思語」的意思。叫里民,家家戶戶要遵守「靜思語」這個標題(「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大家要茹素,叫大家領到這個米之後,回去家家戶戶都要素食。這是「大哉教育」啊!一下子一萬一千多戶,告訴他們:「你們都要素食。」「靜思語」是這樣說,你們要照「靜思語」的規矩。你們要茹素。

  所以要存撲滿,一天一元;一元,在他們的緬幣,實在很少(日存緬幣五十元,換算為台幣一元)。可以一天一元,大家要茹素,這次他們發放,就發揮到真實「大哉教育」。窮困的人,一毛錢都是數字,真正地啟發他的愛心,為什麼要叫你素食?你要虔誠,為這波要虔誠祈禱。因為那裡都是佛教徒,要叫他們不要殺生。這是佛陀教育的規矩,不要傷害眾生命,不殺生、要茹素,這是佛的規矩。大家就這樣茹素了,這就是「大哉教育」啊!感覺起來,這次大家真的是很用心。這個連線,真的是做到很周具(意指周到完備)。

  尤其是在馬來西亞,東馬沙巴那個地方更加可憐,沒有屋子住的人,無天、無地,他們到底住在哪裡?住在水上,世居都住在船上。土地不是他的,屋頂,都沒有屋頂,破爛的船,在骯髒的水上面。我們馬來西亞慈濟志工去看,東西帶過去,本來是一袋五十公斤的米,還有油、鹽、糖、豆子等。去到那裡,看到他們這樣的船在那水裡,在垃圾堆裡。他們去評估,這五十公斤的米下去,船會沉下去,要怎麼辦?他們就想一個方法,自己坐船,去租船。他們將米送到湖中,這些小船開過來,這樣小心翼翼地一戶三十公斤,本來是五十公斤,怕他們船沉下去,他們去將它分開包裝,另外再做幾次來為他們發放,不捨一次就給他們,怕影響他們,船會沉下去。(若為小船,則發放三十公斤白米,五公斤油)

  我們就能夠去想像,連要接一包五十公斤的米都堪不起;這樣住的地方,船是在那骯髒水、垃圾堆中,黑壓壓的水,破爛到要多一些米給他們,都怕他們船會沉。所以,慈濟人很有智慧,以愛,他們分開給他們,這是人間菩薩。菩薩,在人間用智慧,這樣在付出。各位,我們對這些人間菩薩,如何能不從內心起敬意呢?所以感動,真的是動魄,就是打從內心的那個感動。不論是有錢的地方,就如印尼慈濟,有那個勢力與政府合作,那麼隆重的發放。以及慈濟人的用心,菲律賓與泰國,這種細膩、尊重的發放。緬甸呢?雖然不富有,他們還可以發揮到了讓人人能茹素。在馬來西亞,面對著這麼苦難的人,他們可以再分幾次來幫助他們;那麼簡陋的船,就用這樣的方法,入這樣破爛的境界,小心翼翼。想,我如何不感動,不敬佩他們呢?實在是很不容易!

  這就是人間的菩薩法,這就是精神透徹了,通暢了,真的是用這個精神在人間,在困難重重中,你要用上行等(最上等)的精神,透徹去付出,用中等的誠意去付出,用克難式的這種的誠意、愛去付出,都有辦法,實在是很不容易。所以我們說,「法界甚廣大,無邊無疆際,諸法難思議」。我們很有幸,我們在佛法中難思議,你要如何去運用它,它就會有方法;菩薩與人間,幫助苦難人間的方法,多了啊!所以,「恆存於其中」。這任何時菩薩在人間,法不會斷,苦難人也不會斷,菩薩的精神理念也不會斷。

  苦難人,是因為眾生多欲,煩惱無明難解。這批的人改善了,下批的人又增加,這叫做眾生法,總是眾生一直在造業,苦難就一直難消弭。不過,這次的疫情,也就是瘟疫,已經很多人開始動起愛心了,也很期待這個疫情就這樣無聲無息,慢慢這樣過去,留下來的是人生的覺有情。在這波的大教育,增加覺有情,所以說「諸法無盡故,法界亦無邊」,大哉教育啊!很感恩,我真的是很感恩這個時候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這個時間佛法讓我有依靠,讓我有方法,讓慈濟人能夠身體力行,叫我哪能不感恩呢?時時刻刻都是充滿感恩,無量的感恩。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是啊,那個時,佛向上行等菩薩大眾,以及諸佛;十方來的諸佛,以及所有在那個地方看到展現神力,應該也是聽到佛陀在那個地方展現過去的神力。有那麼大的場所,有那麼多過去的分身佛,還有十方來的菩薩,聽佛陀講過去,表示那些人、這些佛菩薩都在場。現在再接下來,以一個隆重恭敬的心聽佛講,再下去佛陀要用什麼動作來對於未來。「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因為過去的是那麼多,那麼多是表示生生世世來人間,同樣都是在度化眾生,那個法到了最後他還是要交代。每一生世都是一樣,就是要有一個交代,所以再接下來就是要有一個交代了。「囑」,將要交代。所以「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就是要再交代下去,還有很多法,連要交代都有很多法,所以我們還是要用心來聽。

經文解釋: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瑞相無邊,思議叵及,以上所現威神之力。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我們就是要仔細聽,佛陀要再說下去那個法纍纍,還很多,要交代的還有很多,「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所以,我若是要再用神力,還是還有很多。「瑞相無邊」;因為佛陀的瑞相,雖然現在年紀大了,佛陀近八十歲了,年紀大了,但是他的身還是莊嚴瑞相。周圍,來到佛的身邊,就會感覺到很祥氣、瑞和。所以「思議叵及」,還是不可思議,還是「叵及」,就是還未接近,我們與佛還未接近,就是佛陀的瑞相魄力還是很多。「以上所現威神之力」,過去那個威神之力,與現在沒有什麼減少。

*以是神力:總收十種。以如是莫大之神力,說不能盡此經功德者,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於此經,,故不可窮盡也。

  「以是神力:總收十種。以如是莫大之神力,說不能盡此經功德者」。此經的功德,過去如何說多大,還是不及此經功德。此經是哪裡的經?《法華經》。說這麼多這麼多的功德,其實沒有離開《法華經》,還有…。不是說過了,這本經結束,還有,所有的功德在這裡還有。所以,「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於此經」,都將它淬煉起來了。佛陀所有的功德全都很精,全都在這個地方,因為它是佛陀的本懷。《法華經》是佛陀暢演本懷,說到他最歡喜的時候,他的力量就很大,「故不可窮盡也」。

經文解釋:
「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經爾許時。
為欲付囑如是妙經,累於滅後四眾之故。

  「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經的囑付,是這樣,這麼多這麼多,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這些都要交代。要交代給誰啊?「為欲付囑如是妙經,累於滅後四眾之故」;那就是交代給四眾。不是交代給佛菩薩,是要交代給四眾,就是人間的人。現在大家要聽,叫上行等菩薩,因為上行等菩薩是最近的,從地湧出的領導者。這些法是要交代給這大地上四眾弟子。

經文解釋:
「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功德甚深,說不可盡。又前召本弟子,地涌初出,禮拜讚歎。

  所以,「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還是還未盡,這個經,雖然前面已說這麼多,但是還未說盡,「功德甚深,說不可盡」,說都說不盡。所以,「又前召本弟子,地涌初出,禮拜讚歎」。從地湧出來這些菩薩,其實全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不論是從四方來的,從地湧、從天降,大家還記得嗎?問:「這些是從哪裡來啊?」佛陀說:「這些都是我的弟子。」「佛陀,您才講經四十多年而已。」佛陀說:「不是四十多年哦!我過去阿僧祇劫……。」記得那段經文嗎?所以,這些現場來的菩薩都是佛的弟子。

*於二世尊,四上首合掌問訊,本師應當付囑弘經,彼時彌勒領八千恆沙菩薩,決疑請問,如來不及付囑,就顯壽量。

  所以,「於二世尊」,就是誰?釋迦佛。還有誰?多寶佛。這二世尊,釋迦佛他過去是這樣、這樣說;多寶佛「如是,如是」,來證明是這樣、這樣。所以,「四上首合掌問訊,本師應當付囑弘經」。這二位世尊在寶塔裡,因為寶塔中多寶佛讓一半的位釋迦佛坐了。所以佛陀講經,這四大弟子就是領導的人,他方來的,帶人起來,他就是來問訊,來向佛作禮。這道理,從禮,「禮者,理也」。哪怕在那裡坐著,要來向佛請教,他還要來作禮。

  所以,「本師應當付囑弘經」。意思就是說:我有想要認真聽佛您如何交代。因為他帶人來,他會認真聽要如何交代。「彼時彌勒領八千恆沙菩薩,決疑請問,如來不及付囑,就顯壽量」。在寶塔湧出那時候,就有一群的菩薩要來聽命令,佛要如何向他們交代。但是佛還未說,彌勒菩薩就開始問,問這些付囑,到底是要聽什麼,聽後要如何來說?釋迦佛還未說,所以彌勒菩薩出來在問的時候,一轉,那個壽量出來了。所以說起來,這要再回過頭來交代,這品才又重新開始。

*到此在範已盡,兼地涌發願,故如來欲付囑,先告上行等也。

  所以,「到此在範已盡」,那個典範,該說的話,該提出來讓大家作一個典範式的菩薩的生態,這也就是菩薩的生態。彌勒菩)也是一個典範,上行等菩薩也一個典範,文殊菩薩也是典範,藥王、藥上菩薩,這些都是在靈鷲山上的典範,帶人來聽法。所以,「故如來欲付囑,先告上行等也」。這就是我們要了解,要付囑,總也要有儀式,而佛陀要交代的話還很多,後面還有典範類型的法還要再說,還有纍纍的法可以說。

  各位菩薩,聽聽人間菩薩要如何來成熟佛陀理想中教育的菩薩,我們現在生在人間,人間有這樣苦的眾生,人間有這樣這麼發達的科技、交通,讓我們做溝通,很多事情及時了解。你們想,這難道這不正是好時代?也就是好機會,大哉教育。我們與《法華經》是不是很親近了呢?所以各位,我們要心生尊重,時時要恭敬、讚歎。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Empty周三 五月 20, 2020 8:51 am

[2020年05月19日上午5:20]農曆四月廿七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經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2、上人手札:「法界甚廣大,無邊無疆際;諸法難思議,恆存於其中,諸法無盡故,法界亦無邊。」

(1)「要用心了解,法在哪裡?」:每天都這樣告訴大家「要用心!法要聽入心,要銘記在心。」法豈是這樣聽?豈是這樣記在心裡而已?若是記在心裡,我說的,你記得,而別人呢?應該人人聽,人人記進去,而人人將法記進去了,還有剩嗎?有啊,法永遠永遠多少人吸收,法就是法,永遠永遠就是不增不減。在哪裡啊?在法界。

(2)「法界甚廣大」:哪個地方有空間,就有法,哪怕沒有空間,將它擠得密密的,裡面一樣是有法。你要裝這些東西下去,東西我為何裝不下去?剛才蓋子打開,明明就是疊得很整齊,我現在拿開了,再將它疊回來,照常疊,為何一樣,蓋子還是蓋不上去。哦,會的人來,一樣的方式,一樣的放法;放啊,蓋子蓋起來,非常的密,絲毫都沒有差掉。這到底是為何呢?差之毫釐,就差很多;失於千里,差很多。所以非常密封,東西不會壞掉,它就是有它的法在,法無處不在。

(3)「這方法,佛法、人間法,無不都叫做法」:所以「法」,道理很多,無邊無窮際,既無邊空,也沒有深底、高上。這就是法。這種充滿了法,我們的大空間,若沒有充分的空氣,根本人就無法活、無法走,無法在這個大空氣中呼吸;一切的一切,大空氣中就是法,它「四大調和」便是法。法,用各種各種的事物、方法、語言、音聲等等,無法去說盡這個法。

(4)「諸法難思議」:很難去用智識、智慧去分析它。這要說什麼法呢?但是我們要說的,我說的,你們聽得懂。我認為佛陀所說的這段文,是我們人生最需要,用在人與人的空間、距離很好的法,所以這叫做菩薩道。

(5)「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距離的差別在哪裡?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與眾生有一些距離,眾生受苦難,菩薩呢?沒有距離,還是所緣眾生。所以,這有距離與沒有距離,到底差別在哪裡?我們聽,去思考。因為我們與佛也有距離,佛那個時代的菩薩與我們也有距離,而我們現在是用佛的道理名稱,用在人間。佛陀說「菩薩是會救人」的名詞,所以我們就將「菩薩救人的名詞」,拿來形容在人、修學者的身上,稱呼。


(6)「精進成為『名副其實』的菩薩」:你要得到這樣來稱呼你(人間菩薩),你就要有做這樣的事情:你要有愛心,要歡喜幫助人,你要願意付出。若有這樣的條件,叫你菩薩,受之無愧。我就是要學菩薩,今天「名稱」的菩薩,明天我一定會進步到「名副其實」的菩薩。這就是我們在人間,如何叫做學佛、學菩薩。學菩薩,我們就要用菩薩法在人間。菩薩法就是緣苦眾生,你用什麼方法,苦難的眾生能夠得救。

3、「新冠狀疫情,瘟疫,慈濟志工足跡」:

(1)「緬甸疫情,憂心許多人無收入,斷糧斷炊」:我們時時把握機會,就像最近的新冠狀肺炎的這種瘟疫、疫情,已擴大到幾乎全球國家都有了,是輕是重而已。緬甸一樣也有,一樣他們的政府,也是一樣有下禁令,人要進出很不方便。一樣工商業界,也是停工、停商,很多無工可做,就沒有收入而陷入斷糧斷炊危機。

(2)「緬甸慈濟人,效法其他國家慈濟人的發放規劃」:因為現在科技發達,大家線上隨師連線。每一次師父與任何一個國家慈濟人說話連線,緬甸的慈濟人他們也都有聽到了;有聽到師父與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幾個國家的連線。師父都一直告訴他們,在這個當中要特別注意的,就是那裡原來就是貧困的人,在貧困邊緣這些人要注意,他們若是失業,停工了,就容易馬上斷糧、斷炊,沒有糧食了。

(3)「安貧扶困」:叮嚀慈濟人得注意這些貧困人民,趕快為他們「安貧扶困」。他們有困難了,生活生計出問題,你們要趕快在他們還未發生心理的壓力之前,要趕快去幫助他們。聽進去了,也看到了。

(4)「善的學習,愛的聯誼」:透過大愛電視臺,師父就又告訴大家,你們可以學菲律賓慈濟人,可以學泰國慈濟人,我們奉規守法,要用尊敬的心,如何給他們,這與過去都一樣。只是防疫問題,增加了我們得要保持安全距離,還要有一個禮節。看到菲律賓慈濟人他們如何發放,泰國慈濟人如何發放。

(5)「慈悲生智慧,菲律賓慈濟人遵守防疫規定,籌備發放方式」:他們就很用心,聽話、看到電視,報導菲律賓慈濟人是這樣發放,到街頭巷尾向大家宣導,何時會來發。你們用什麼方法,將你們的椅子或者桌子,搬出來在那個地方,我們的東西為你們放好。這要接受的人,他們就照規矩,就是這樣,每家,家家戶戶,就將他們的椅子拿出來門口,張三、李四自己寫名字,「感恩慈濟」,這是菲律賓。

(6)「雖有安全的距離規定,慈濟人依舊保持禮節,畫面之美」:發放時間到了,菲律賓慈濟人就將物資一份一份將它們放在椅子上,大家庭的大包,小家庭的小包,能夠給他們二個月的資糧;放好了,人倒退了,站在遠遠的地方。他們要領的人走出門口,開始看到我們來發放的人,他們也能夠這樣,「感恩!」領東西;那邊也回一個,「祝福!」就這樣有距離、有禮節,畫面之美啊!

(7)「泰國慈濟人,也學習菲律賓慈濟人的安貧扶困之智慧發放」:師父也告訴泰國慈濟人,也看到大愛臺裡看到菲律賓慈濟如何用心妥當的發放。泰國慈濟人再去思考,換他們就去設計,東西更豐富更多,而且禮節更好,一次會比一次好。

(8)「印尼的發放方式,結合政府、軍警的力量,安定社會」:在印尼的慈濟人的發放就盛大了,委託請軍隊一起協助。因為向來印尼慈濟與軍隊,與政府就已經有簽一個約,哪個地方有災難,慈濟與政府軍警要合作。我們的東西整理好,不論是陸、海、空的運輸,你們要供應給我們,幫助我們將東西運到達。

(9)「軍警浩蕩長,整齊的隊伍」:這次我們印尼慈濟人去向政府說,我們這次的東西整理得很好;我們,人不能靠近去,我們這些發放物資的東西一定要拿到人家的門口,可能需要軍隊來幫助。所以政府就說,「沒有問題,軍警都可以動員。」哇!那一天在發放,二、三天的時間發放了。軍警浩蕩長,大家都騎著摩托車,穿的服裝很整齊,軍人穿軍服,警察穿警服;這樣很整齊的隊伍,摩托車所騎的距離都一樣,好像在閱兵,很莊嚴。他們會這樣一大群,整個街道都排得很長很長。

(10)「禮節,好像在閱兵」:慈濟人與他們的長官,在那個地方做一個交接,慈濟人委託你們,這些東西就是要送到哪一個地方,這些都分配好了,在哪一條街,張三、李四這些東西都分配好了,就是拜託你們。這樣來交接,行一個禮,浩蕩長的隊伍;那種的禮節,好像在閱兵一樣,真的是很不容易。

(11)「慈濟法」:將東西放在摩托車上面,一份一份這樣將它放上去,綁好,一個號令,那個軍警的摩托車就這樣合齊,沒有前與沒有後;總是同一個速度,就像人在走路一樣,同那個速度就這樣過了。那個印尼大愛臺跟拍起來,那個影像從空中拍攝、遠距離拍、近距離拍;一路跟,跟到發放那裡的門口,不是放在椅子上,是人與人,他們服裝都安全措施。他們就這樣一戶一戶,還要送給人的東西,這些軍警送了之後,還要合掌彎腰說:「感恩哦!」很動魄,讓人打從內心的感動,這就是慈濟法。

(12)「慈濟之美,當眾生受苦難,慈濟菩薩努力發揮大愛,民間與政府攜手合作,相互感恩」:發生疫情,眾生最苦難時,慈濟菩薩充分的大愛,過去慈濟慈善已經與當地國家合作,遇到疫情這個時候,就是交通與人都要出來承擔起了,這次救濟的工作。政府很感恩,這是為政府做的,政府應該要為人民付出,「感恩慈濟!」用慈濟的禮節。我們一定做得到,互相感恩,用這樣去付出,所以這些畫面都是很美。

(13)「緬甸分會執行長的李金蘭師姊,用心呼籲響應愛心付出」:金蘭她是緬甸慈濟執行長。她就號集了當地的企業家,慈濟人、會員、委員,啟發大家愛心,發心來打包,物資也不少。同樣用著很虔誠的心,大家很慎重地將物資,一戶一戶送到達,也很有禮節。她拜託里長,如何來為我們呼籲,如何為我們安排每一里、戶,都可以這麼有規則,就像慈濟菲律賓,像泰國。這也是一樣,他們這樣很用心。

(14)「緬甸金蘭師姊,用心聞法,發放援助貧困鄉民,朝向一戶不漏」:在這個之間,他們開始每一戶都不放棄,去與鄰里長溝通。尤其是金蘭聽到我那一天在說,非洲肯亞的一個媽媽有八個孩子,孩子在喊餓。媽媽無奈,鍋子裡煮石頭,鍋子下面火在燒,鍋子上水在滾,裡面有米嗎?」「沒有,是石頭。」將這個真實的故事這樣說了。他們這樣聽了,他們就用心,大家共同有這樣的看法。我們就要一個都不能漏掉,要發放,整個鄉村,一戶不漏。

(15)「勘查出有貧困、斷糧、斷炊這樣的家庭,期望一戶都不漏」:他們很特殊,就去請里長,說出他們的心意,希望若發現有貧困、斷糧、斷炊這樣的家庭,一戶都不可漏。所以里長還是很用心,看到大家的誠意,他們很用心。他們去與米商去商量,這次要用的是很大量的米,不是小量。拜託請米商也幫忙準備,要有一萬一千多戶的村莊,一戶都不能漏掉。

(16)「發放米袋上印製靜思語,村長、里長一起協助宣導茹素」:要去了解到這些戶數,需要一萬一千戶以上,物資一定要準備充足。所以要再去跟廠商說,所以要告訴他們:「你們要準備一萬一千多份。」這也是很用心。且用心在「米袋」上面印寫上「靜思語」。他們說要透過了村長,將這個米袋寫的「靜思語」,在發放的過程,村長一定要將這幾句的「靜思語》告訴里民。要讓這些里民人人都要知道米的來源,「靜思語」的意思;叫里民,家家戶戶要遵守「靜思語》這個標題。大家要茹素。叫大家領到這個米之後,回去家家戶戶都要素食。

(17)「大哉教育,募心募愛,齋戒茹素」:一下子,緬甸慈濟人得發放一萬一千多戶,告訴他們:「你們都要素食。」「靜思語」是這樣說,你們要照「靜思語」的規矩,你們要茹素。我們要存撲滿,一天一元;一元在他們的緬幣,實在很少幾毛錢,那可以一天一元,大家要茹素。這就是這次他們發放,發揮到真是「大哉教育」。

(18)「虔誠祈禱,啟發人人愛心,茹素不殺生」:窮困的人,一毛錢都是數字,真正地啟發他的愛心,為什麼要叫你素食?你就要虔誠,為這波要虔誠祈禱。因為那裡都是佛教徒,要叫他們不要殺生。這是佛陀教育的規矩,不要傷害眾生命,不殺生、要茹素。這是佛的規矩,大家就這樣,茹素了,這就是「大哉教育」。

(19)「馬來西亞的拿篤甘榜班基的巴瑤族,以海上為家,疫情時,面對斷糧困境,慈濟志工接獲提報,前往關懷發放」:馬來西亞的巴拿篤,那個地方更是可憐,沒有屋子住的人,無天、無地,他們世代都住在破爛的船上的搭建,在骯髒水之上。馬來西亞沙巴拿篤平時靠捕魚及售賣魚獲為生。受到新冠病毒影響,他們面對斷糧困境。慈濟志工接獲提報立刻前往瞭解並發放。

(20)「儘管發放遇到雨天,慈濟人卻無阻行程」:慈濟人在那裡發放,評估一百六十七戶,原規劃是給每一戶都是五十公斤的白米跟十公斤的油,但是因為他的屋子裡面很破爛,不能容納這麼重的物資,他們有些村民住在船上,其實那個船真的很窄小,他們連生活的地方都沒有。當我們的物資放上去,對他們來說那個船是很大的負擔。我們就因這樣子了解,發放改為三十公斤的白米五公斤的油。儘管發放遇到雨天,卻無阻行程。志工搭著船,逐戶將物資完全送到他們家。

(21)「慈濟人以智慧的愛,用心給予物資」:他們就想一個方法,自己坐船、去租船。他們將米送來到湖中,這些小船開過來,這樣小心翼翼地注意發放物資的重量,怕他們船沉下去,慈濟人將物資分開包裝,另再做幾次,來為他們發放,不捨一次就給他們,影響他們,船會沉下去。我們就能去想像,連要接一包六十公斤的米,都堪不起,這樣住的地方。船是在骯髒水、垃圾堆中,黑壓壓的水,破爛到,要多一些米給他們,都怕他們的船會沉。所以慈濟人很有智慧以愛,他們就用這樣分開包裝給他們,這是人間菩薩。在人間用智慧,這樣在付出。

(22)「人間菩薩的身行典範,內心起敬」:我們對這些人間菩薩,如何不從內心起敬?真的是動魄,打從內心的感動!不論是有錢的地方,就如慈濟印尼,有那個勢力與政府合作,這麼隆重的發放,加上慈濟人的用心,菲律賓與泰國,這種細膩、尊重的發放。慈濟緬甸,雖然不是富有,他還可以發揮到了讓人人能茹素。

(23)「人間的菩薩法,用最上行等的精神,透徹去真誠付出」:在慈濟馬來西亞,面對著這麼苦難的人,他們可以再分幾次來幫助他們;那麼簡陋的船,用這樣的方法,入這麼破爛的境界,小心翼翼。想:我如何不感動,不敬佩他們呢?實在是很不容易,這就是人間的菩薩法。這就是精神透徹、透徹、通暢了,真的是用這個精神。在人間,在困難重重,你要用最上行等的精神,透徹去付出,用上等的誠意去付出,用克難式這種的誠意、愛去付出都有辦法,實在是很不簡單。

(24)「眾生一直在造業,苦難一直難消弭」:「法界甚廣大,無邊無疆際,諸法難思議,恆存於其中」。我們很有幸,在佛法難思議,你要如何去運用它,它就有方法。菩薩與人間,苦難人間的方法多了。「恆存於其中」。這任何時,菩薩在人間,法不會斷,苦難人也不會斷,菩薩的精神理念也不會斷。苦難人,是因為眾生煩惱無明難解,這批的人改善,下批的人又增加,這叫做「眾生法」,總是眾生一直在造業,苦難一直難消弭。

(25)「人生的覺有情。諸法無盡故,法界亦無邊」:不過這次的疫情,也就是瘟疫,已經很多人的愛心開始動起,也很期待,這個疫情從這樣無聲無息,慢慢這樣過去,留下來的是人生的覺有情。在這一波的大教育,增加覺有情,所以,「諸法無盡故,法界亦無邊」。(26)「佛法讓我有依靠,讓我有方法,讓慈濟人能夠身體力行」:大哉教育!我真的是很感恩,這個時候有這個事情發生,這個時間,佛法讓我有依靠,讓我有方法,讓慈濟人能夠身體力行,叫我哪會不感恩呢?時時刻刻都是充滿感恩,無量的感恩。

4、複習經文:【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

(1)「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是啊,那個時,佛向上行等菩薩大眾,以及十方來的諸佛,以及所有在那個地方,看到展現神力,應該也是聽到佛陀在那個地方展現過去的神力,有那麼大的場所,有那麼多的過去的分身佛,還有十方來的菩薩,聽佛陀講過去。表示那些人,這些佛菩薩在場了,現在再接下來是一個隆重的,聽佛說,再下來佛陀要用什麼動作來對於未來。

5、釋譯經文:【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瑞相無邊,思議叵及,以上所現威神之力。

(1)「生生世世來人間,同樣在度化眾生」:因為過去的是那麼多,表示生生世世來人間,同樣在度化眾生,那個法,到了最後,還是要交代。每一生世都是一樣,就是要有一個交代。

(2)「囑。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將要交代,囑累,「囑」,就是要再交代下去,還有很多法,連要交代都有很多法。我們還是要用心來聽。(3)「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就是要仔細聽佛陀說,要再說下去那個法,纍纍,還有很多,要交代的還有很多,「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我若是要再用神力,還是很多。

(4)「瑞相無邊,思議叵及」:因為佛陀的瑞相,雖然佛陀年紀近八十歲了,但是他的身還是莊嚴瑞相,來到佛的身邊就會感覺到很祥氣、瑞和,瑞和。所以「思議叵及」,還是不可思議,

(5)「思議叵及,以上所現威神之力:「叵及」就是還沒,又還未靠近,以我們與佛,還又還未靠近,就是佛陀的瑞相魄力還很多。「以上所現威神之力」,過去那個威神之力,與現在沒有稍稍減少。

6、【以是神力】:總收十種。 以如是莫大之神力,説不能盡此經功德者,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於此經,故不可窮盡也。

(1)「以是神力,總收十種。以如是莫大之神力,說不能盡此經功德者」:此經的功德,過去如何說多大,還是不及此經功德。此經是哪裡的經?《法華經》。說那麼多、那麼多的功德,其實沒有離開《法華經》。不是說過的這本經結束,所有的功德在這裡,這裡還有。

(2)「如來一切深妙功德,盡萃於此經」:都將它淬煉起來了。佛陀所有的功德全都很精,都在這個地方,因為它是佛陀的本懷。《法華經》是佛陀暢演本懷,說到他最歡喜的時候,他的力量就很大,「故不可窮盡也」。

7、【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經爾時。 為欲付囑如是妙經,累於滅後四眾之故。 (1)「經爾時。 為欲付囑如是妙經,累於滅後四眾之故。 」:「經爾時」,是這樣這麼多,所以我們要很用心,這些不是交代給佛菩薩,是要交代給四眾,就是人間的人。現在,大家要聽,叫上行等菩薩,因為上行等菩薩是最近的,從地湧出的領導者。這些法是要交代給大地上四眾弟子。

8、【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功德甚深,說不可盡。 又前召本弟子,地涌初出,禮拜讚歎,
(1)「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這個經雖然前面說這麼多,但是還未說盡,「功德甚深,說不可盡」,說都說不盡。

(2)「又前召本弟子,地涌初出,禮拜讚歎」:從地湧出起來這些菩薩,其實,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不論是從四方來的,從地湧、從天降。問:「這些是從哪裡來?」佛陀說:「這些都是我的弟子。」「佛陀,您才講經四十多年而已。」佛陀說:「不是四十多年!我過去阿僧祇劫……。」還記得那段經文嗎?所以,這些現場來的菩薩,都是佛的弟子。

9、『於二世尊,四上首合掌問訊,本師應當付囑弘經,彼時彌勒領八千恆沙菩薩,決疑請問,如來不及付囑,就顯壽量。 』

(1)於二世尊,四上首合掌問訊」:就是什麼人?釋迦佛。還有多寶佛。這二世尊,釋迦佛過去這樣、這樣;多寶佛「如是,如是!」來證明是這樣、這樣。所以「四上首合掌問訊,本師應當付囑弘經」。

(2)「二位世尊在寶塔裡。道理從禮,『禮者,理也』」:因為寶塔中讓一個位,釋迦佛坐了。佛陀講經,四大弟子,就是領導的,他方來的,帶人起來,他就是來問訊,來向佛作禮。道理從禮,「禮者,理也」,哪怕在那裡坐著,要來向佛請教,還要來作禮。

(3)「本師應當付囑弘經」:意思就是:我有想要認真聽佛您如何交代,因為他帶人來,他會認真聽要如何交代。

(4)「彼時彌勒領八千恆沙菩薩,決疑請問,如來不及付囑,就顯壽量」:在寶塔湧出那時候,就有一群的菩薩要來聽命令,佛要如何向他們交代。但是佛還未說,彌勒菩薩開始在問,問這些付囑到底要聽如何,聽如何來說?釋迦佛還未說,所以彌勒菩薩出來在問的時候,一轉,壽量品〉出來了。所以說起來,這要再回過頭來請教交代,這一品再重新開始。

10、『到此在範已盡,兼地涌發願,故如來欲付囑,先告上行等也。 』

(1)「到此在範已盡,兼地涌發願」:已經那個典範,該說的話,該提出來讓大家作一個典範式的菩薩的生態,這也就是菩薩的生態。彌勒菩薩也是一個典範,上行等菩薩也一個典範,文殊菩薩也是典範,藥王、藥上菩薩,這些都是在靈鷲山上的典範,帶人來聽法。

(2)「故如來欲付囑,先告上行等也」:這就是我們要了解,這要付囑,總是也得要很有儀式,而佛陀要交代的話還有很多,後面還有典範類型的法,還要再講,纍纍的法還可以說。

11、「心生尊重,時時要恭敬、讚歎《法華經》」:各位菩薩,我們聽聽,人間菩薩要如何來成熟,佛陀理想中的教育的菩薩。我們現在生在人間,人間有這樣苦的眾生,人間有這樣,這麼的發達的科技、交通,讓我們做交通,很多的事情及時了解。你想,這難道不是正是好時代?也就是好機會,大哉教育。我們與《法華經》是不是很親近了呢?我們要有心生尊重,時時要恭敬、讚歎!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0519晨語簡記《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