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7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宇宙大覺,人間導師,
隨機施權,終至顯實,
循循善導,轉迷入悟;
四生慈父,一代施教,
因緣法則,將入滅度,
聽言觀行,尋伺傳法。
大家要用心,其實我們都要很了解,了解人生啊!佛來人間,與人生的生活都是一樣;佛陀的生態,眾生的生態,都是同樣。父母所生身,因緣在人間,這樣生長,這樣觀念在人間。人有各種不同的想法,有各人思想不同,高低複雜差很多。當時的悉達多太子,他與眾不同,他的觀念、他的思想,他接觸到的事物總是非平常;他就會去找,找什麼樣的因緣,有這樣的生態;這樣的生態是由什麼樣的原因發生。這與我們一般平常人完全不同,看,看世間事物,就是異於平常人,與平常人不一樣。想法與所接觸的東西用心思,用心、用思考去了解每一件事情的源頭、每一項物質的內容。這就是很寧靜的心靈境界,一片乾淨無染的鏡面,所照的,裡頭的東西;所看的,用心思考每一項東西深入的內容,這叫做佛。
佛還未現相覺悟以前,他就已經具備了這樣、這樣的條件,才會去想到:啊,皇城內的歌姬舞女,每天在吹奏音樂,很多的快樂,都展現在國王、王子、大官的周圍裡。知道在展現技藝的人很辛苦,伺候人的人沒有尊嚴。那種四姓階級,他在皇宮的裡面,就已經與人有不同的思考。所以他認為,人生,人生為什麼生下來就將他分別有四姓階級,這麼清楚。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規則,所以他一直在思考平等。為什麼不平等呢?這是從他在享受中,就會去想到那些苦難,伺候人的勞作者。所以他一直到了,因緣,皇城外面所看到事事物物,就是這麼極端,極端的貧困,極端的老、病、死,一點點都沒有尊嚴,皇城外面也是這樣的生態。所以他就覺得,到底人間是要如何去找出平等?
所以一直思考,皇城這樣的位置,太子永遠就是在這樣的範圍內,被保護著、被伺候著,沒辦法去伸展出機會,如何有因緣走入人群。為了這樣,他才真正有出家的念頭,脫離皇宮,修行去了。一生,從幼小、青年開始有這樣的觀念,因緣會合了,一念之間,他決定,就這樣脫離皇宮。一路到了我們現在,在稱讚釋迦牟尼佛。他是一位大覺者,大覺者是突破了宇宙真理。他青少年之時,就一直一直在想為什麼、為什麼?一直到真正心靜下來了,與天體會合了,覺悟了,宇宙萬物共為一體,所以成為宇宙大覺者。在宇宙間無事不曉,沒有道理不透徹通達,所以稱為大覺者。大覺者,是為人間去修行,因為人間就是這樣突不破的迷惑,是為何?為什麼?又是為什麼人類有這樣重重疊疊的矛盾,為什麼?
現在覺悟了,回歸源頭,人人平等,人人本具佛性,只是在因緣果報中,「因緣果報」四個字。就是自己本身,他在人間是行善呢?是造惡呢?一切的行為,在意識,與外面的境界去會合。這境界一會合,愚鈍了,就是說已受污染,也已經自長久以來不斷在煩惱紅塵中,不斷受污化;再接觸了,再迷,又是一層,又再一層,層層無明覆蓋。所以,這樣不斷不斷覆蓋,那個清淨透徹,淨如琉璃,無染著的本性,慢慢就被外面掩蓋掉了。本性還是保持著那麼地透徹、晶瑩、真實,很純的本性,他並不會被外面侵入,只是外面一層一層不斷不斷將它覆蓋起來。只要層層蓋蓋,若能夠一層一層將它掀開,一層一層將它透徹起來,到達最後還是一樣,第九識。第九識就是回歸真如本性,已經不受第八識、第七識、六識,外面招攬很多人我是非。
骯髒惡濁的東西,不斷從六識,六根去染六塵,透入六識;六識傳給了第七識;七識的思考,它就再發射回去,再去做;做了之後再返回來,那個業就到第八識去了。一輩子就是這樣造啊、業啊、煩惱纏啊等等,一直一層一層卡塵。第七識的思想在那個地方接納,第六識開始動作了,第八識只好是接受,做一做,回來了,好像一個倉庫一樣,就是全都接受進來。第八識,帶著這個識,總是往五道去來。天堂,為善就歸納天堂去了;善惡摻揉就在人間;惡業,那就歸於地獄、歸於餓鬼、歸於畜生,這就是在人間造作。所以我們人間好修行。惡的,我們要規規矩矩,不要受惡來染污;善,是理所當然,應該去做,人之初,性本善。本來就是要行善,佛陀覺悟之後,你行善還不夠,這是善中沾污了,因為我們還不明白道理,因為道理不明白,所以容易受誘惑。
所以做人要很謹慎,有幸能夠遇到道理、教育,這是很幸福的人;更加有福的人,那就是能聽聞佛法;又更加有福的,與佛同世。但與佛同世,就是要見佛也困難,這麼大的印度,人口不算少,佛陀的足跡,用兩隻腳來走,也才能夠走多遠?哪怕來求法的人,又有多少呢?唉,少之又少啊!人類,有多少遠距離的人真的能接近了,有多少數字能夠呢?又能夠有多遠呢?而聽法,聽得入心,能夠身體力行,又是多少呢?沒有入心、不入行,佛法已經不存在人間了。因為,還有大德高僧,有心要傳法的人,儘管,法從佛陀二千五百多年前來到現在,法,不一定完全句句是佛所說法。不過,經過了不斷地傳,有好心傳好法,應該也不會差很多。
我們現在說佛法,聽聞佛法,有聽法的人比沒有聽法的人,懂道理多了。世間的人學位很高,卻是道理不懂,如何來做人?如何來利益人群?如何空掉了自己?「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所要教育的菩薩道,這條路是要到苦難的眾生處,去接起來。所以,「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看見人間苦難偏多,不只是看到而已,還要想方設法,如何去接近?如何去付出?這就是一念愛心。愛心再回歸,再深入進去的那個愛,那就是善,善的本性那就是真如。但是名稱是善,已經開始在人群中,又已經被染污了,要很了徹道理很難了。所以善,由善而愛,要愛到真正無私的愛,那也是不簡單。
這善的頂處,也是同樣一層一層來將它分析,已經到了無私大愛,這已經就很不錯了。何況歸於純真的善,純真的善能夠歸於無我,從無我中不執著,回歸於妙有的法,這就要很用功夫,身心要很定。善思惟,就是入禪,禪不是在那裡坐,是要有那分善思惟。就如釋迦牟尼佛,他的思想,他就是善思惟。從他幼年、少年、青年,無不都是在靜思惟,他看所有所有的東西,總是很深入、很細膩、很透徹。一直到年輕之時,開始要有作為了,他離開了皇宮,真正要為天下人有所作為,去求道。你要求出了一條平坦的大道路,為人生帶來安全無染穢清淨的大道。所以宇宙大覺者,那就是人間的大導師。這條路開通了,回過頭來,要來為人間引導,分寸沒差錯。看看這個「導」字,是「道」,又一字「寸」。入道來,分寸不能差,所以叫做「人間導師」。
他要引導人人,隨機施教,要看大家的根機,什麼樣的根機能夠用什麼方法指導他,所以「隨機施權」。《法華經》之中,就是要為我們表明了過去四十多年間,佛陀是隨機施教,還未說到,暢演他的本懷──真實法;大家根機還未完全,大家合起來同一個方向還未成熟。他要為大家引導入這條道去,是要分寸不能差,但眾生的根機摻雜不整齊,他就要耐心「隨機施權」,用方便法。一直等待四十多年過去了,年紀也大了,所以「終至顯實」,非說真實法不可了。所以講經四十二年後,佛陀開始捨方便,顯實法了。「權」就是方便法,這是過去佛陀所施教。因為眾生迷得很深,要用那麼久的時間來引導,所以佛陀也是很辛苦。一直到了四十二年過了,自己的年齡也大了,非說真實法不可了,所以就開始要暢演本懷,「終至顯實」。
過去是「循循善導,轉迷入悟」,將這些迷的眾生,方法,一個一個將他們叫醒,帶入覺道來。所以釋迦佛被稱為「四生慈父」,他「一大施教」。是「因緣法則」,他的因緣已經成熟,這輩子來人間,人間的因緣法則也差不多了,所以「將入滅度」。對這些弟子一直在尋覓中,要聽,「弟子啊!你們的法聽了之後,有入心嗎?來、來,大家來聽,聽你的心得,到底你的法入了多少?」所以佛陀就要來聽,聽他內心對法了解多少?
所以,「聽言觀行」,有的人很會說,佛陀還要再觀行。法,條條有理說得很好,但是品德好嗎?行為好嗎?在人群中是不是有寬闊的心胸呢?有寬闊的心胸能夠包容一切,才是真正人間的典範。要做一個人間典範,語默動靜、開口動舌,就是要讓人看到,就是有法,看到是一個「教」的模範。所以,佛陀要看出這樣的弟子,他要「聽言觀行」,一直來尋覓,「尋伺傳法」。開始這樣在找,這樣看人,用心看,看看是哪一位可以受這個法,將來能將佛陀的教法傳在人間。
*阿難請示佛滅度後,我等依誰師?何法修?住何所住?法如何傳?
佛答言:當知戒是汝等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
阿難,有一次就問佛:「佛啊!您若滅度了之後,要怎麼辦?誰是我們的師父?而我們要修什麼樣的法?我們要依哪裡而住?法是要如何傳?」這是阿難向佛請示。佛陀就告訴他:「當知戒是汝等大師,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就是要守戒。戒,就是照佛陀所說的一切一切,照規矩這樣去修行,能夠這樣,就能得出世甚深定慧。我們的心對境,不受境動搖我們的心,能夠這樣在人群中心沒有起落,任何人在我們看起來,將他善解了,人人都好人;什麼樣的語言將它包容,啊過去了,沒事!
所以有人說法,在說話,不論是好或壞話,對我們有警惕,我們能夠受用。孔子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這三個人當中,你一個、他一個,我一個;善的告訴我:「感恩哦,你教育我,讓我走在正道中。」一個是惡的,現出了他錯誤的形象,看過來,錯了、不對了,「感恩喔,你示範這種不對的形態來教育我。」不對了之後的結果是這樣;是善的,對的結果是這樣,所以兩個都是我的老師。我要擇其善而從之,向善的學就對了;向惡的,我會隨時謹慎,不可學到像這樣,學到這樣,我有這樣的結果,不可以。
我要來學善,不可以受惡影響過去。這就是我們都要感恩,叫做善解、包容、感恩,時時我們的內心有這「三念」,就是以佛所說法這樣來修行,自然我們就「得出世甚深定慧」。因為我們的心不會受世俗牽引,我們知道什麼是對的,要勤精進;什麼是不對的,要時時謹慎、警惕,不可受人影響。這就是向善精進。我們謹慎在哪裡?六根。前面的文,
經文複習:「舌相至梵天,身放無數光,為求佛道者,現此希有事,諸佛謦欬聲,及彈指之聲,周聞十方國,地皆六種動。」
「舌相至梵天」,只是在舌相,那就已經涵蓋了六根,因為這是偈文。六根;六塵、六識,這都是六根之中,外面有六塵的境界,當中有六識的感受。所以這個六根以舌來作代表,說一項舌,那就可以涵蓋一切。特別是舌根,它就是說法,說法的道理已經透徹到梵天了;梵天就是清淨無染的意思。前面,過去我們都有解釋。「身放無數光」,清淨就放光。「為求佛道者,現此希有事」。佛陀要讓大家更加攝受那個心,心不能散,你要聽法,要好好看清楚,法,神通變化,上徹梵天,下徹地獄。這,我們無處不有,法的神通
所以,「為求佛道者,現此希有事」。你們真心想要求法的人,你們要透徹了解,相信這個精神。我們的心念回歸到我們的真如本性,這種一貫,清淨無染。所以,「諸佛謦欬聲,及彈指之聲」。大家靜下來的時候,出一個喉嚨的聲音,就是要報知大家,開始要再說法了。「彈指」,大家歡喜,佛陀又要說法了。已經靜下來,大家的心都靜了,靜了一段時間,佛陀又開始要再說法,大家很歡喜,所以有這樣的聲音,等於是報喜與心喜。所以「及彈指之聲,周聞十方國」,這個聲音不是只在我們的範圍,這個歡喜的心已經通徹天堂,四方八達;天上、地下都歡喜了,所以地皆六種震動。這是前面的文。再下來的偈文,又這麼說,
經文:「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故,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
經文解釋:
「以佛滅度後,能持是經故」;讚美持經。因諸菩薩,於佛滅後,發誓弘經。
這也是偈文。「以佛滅度後」,能夠持經的人,開始要讚歎。「能持是經故」;佛若滅度了之後,你們若將這個法好好受持,好好傳下去,功德很大。聽佛的本懷,發揮他的智慧,將這個真諦理,這樣暢他的本懷來傳達給人間。人間能夠去描述出佛陀的本懷――真實法,那功德無量啊!所以,讚歎持經的人,所以「讚美持經」。「因諸菩薩,於佛滅後,發誓弘經」。大家都有發願,佛陀若滅度了之後,我們絕對立誓要來弘揚這部經典。
經文解釋:
「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一時謦欬,同發善音;俱共彈指明讚其德。
「諸佛皆歡喜,現無量神力」。諸佛當場聽到,大家願意用心傳法,當然諸佛就要表達歡喜。「一時謦欬」;這謦欬聲,表示大家歡喜。「同發善音」,同一種發聲,就像現在大家在連線說話,到後面都會向我發願;發願時大家聲音合齊,就是同樣的音聲,很整齊發出來,所以「同發善音」,同樣的道理。「俱共彈指,明讚其德」,發這個聲音出來,大家互相讚歎。是啊,我們就要這樣,共同來發願,發願將佛的教法傳在後世,彼此讚歎,互相彈指來讚歎、歡喜。
經文解釋:
「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顯持經功德,如虛空無邊。為欲囑累是法華故,發言讚美能受持者。
所以,「囑累是經故,讚美受持者」。這就是顯示出了持經功德,「如虛空無邊」,很大!虛空有多大,持經的功德就有多大,無邊際!「為欲囑累是法華故,發言讚美能受持者」。這些都為你們白話了,差不多看得很清楚了。下面經文再一段,說,
經文:「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
經文解釋:
「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縱經塵劫,讚不能盡。以下十二頌頌咐囑。
這樣已經這麼淺顯的跟我們說,「於無量劫中猶故不能盡」,要說這部經的功德,用很長的時間也說不盡。「縱經塵劫;「縱」就是直,從最頂端一直到最下面,這個時間還是永遠都說不盡,「讚不能盡」,要稱讚它也不能盡。用直說的,時間這樣一直說下去,說不盡,所以「讚不能盡」。「以下十二頌、頌咐囑」;以下有十二種經文都是同樣,同樣在讚歎持經的人。
經文解釋:
*「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是持經人所得功德,無有邊際亦無窮盡。
*「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虛空無邊,持經功德亦復如是。
所以,「是人之功德,無邊無有窮」,就是「是持經人所得功德,無有邊際亦無窮盡」。這就很坦白,這裡表達持經的人,大家讚歎、歡喜的聲音。所以,「虛空無邊,持經功德亦復如是」,這是「如十方虛空,不可得邊際」。我們就知道聽經要入心,入心我們要能夠入行;入心、入行要入德,這要身體力行。我們若有入心、有入行,才堪得起人家來讚歎,要不然讀經只是讀經,讀了就忘記了。大家共在一起之時,誦經很整齊,經誦完了,還記得嗎?字字句句都如風吹過去,沒有留住一字、一句在心中。這,讓你這一輩子都在讀經都沒有用,讀經、誦經是要讀入心。
不過,在勸持的時候,只要有經在那裡,那個地方就是像寶塔,有人願意將這部經讀出去、誦出去,那就被讚歎,功德大!而我們,顧名思義,若能夠身體力行下去,這豈不是功德更大呢?各位,聽法入心,用在日常生活,己得;自己得到。意識,在這個藏識收納進來,從我們第八識淨化,用經文來淨化我們那個污濁的識,日常生活中都能夠利益人群,都沒有污染的煩惱,就能夠回歸到我們的第九識。
總而言之,句句、字字都要回向於佛陀所說法的那個原意,就如佛直接向我們說話,如佛直接帶我們修行,要有這樣的感想。常常自己想要說這句話,就一直回歸到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的時代,佛陀講經那個靈鷲山的環境是怎樣的呢?就是心回歸到那個地方,去體會那個地方到底是如何,盡量將心意回歸,要用很虔誠的心,敬佛而佛在,聞法而法在,這就是我們敬重三寶,才有辦法心入那個境界。所以我們聽法要聽入心,時時也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