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5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明行足,德遍無量善果;
三明達,洞徹無明漏盡。
無上正等覺,正遍知解;
三明六通道品發,戒定慧,明行具足。
用心聽,我們要很透徹來了解,了解佛智慧通徹,明行具足,德遍無量善果。這我們要清楚。佛陀覺悟宇宙萬物真理,了解世間。修行是在日常生活中,萬物道理,離開生活,理與行並沒有什麼樣的會合,所以會合了就是在行為中。事是事,而理是理,平時就是事理分明。但是人如何將事與理會合,成為了「覺」?覺在人類,事與理本來就是相安,這兩項會合了叫做覺。迷,迷就是事與理二項合不起來,不通達,所以它叫做「迷」;事與理將它會合起來,它叫做「覺」。這不知道大家能體會嗎?事理通達名為「覺」,事與理違,就是違背掉了,這叫做「迷」。
所以「明行」的意思就是事與理會合起來,這個覺悟的境界。「足」很具足,十德具足,也就是叫做如來、明行足、正遍知……等等,十號具足。這叫做明行足的德已經完成了,若這樣,那就是「遍無量善果」。佛德,「十號」大家都會念,十號代表十德。而這個十號、十德,就是事理圓融,所以德遍無量善果。
「三明達,洞徹無明漏盡」;「三明達」,就是我們要沒有無明、煩惱、惑,這些都沒有,自然就三明通徹。那就是任何道理清楚了,無明也都漏盡了。這都是過去我們一直在說的話。所以,無明,一直都是帶給人困擾,造成人的苦難,這都是從無明開始。所以無明去除了,很自然回歸於真理,這叫做「無明漏盡」。無明漏,應該大家清楚,無明漏就是全都要將它漏盡,將它去盡;若是漏未盡,就是煩惱還在。我們若說覺悟了,覺悟就說無明盡、無明漏盡,這都是叫做覺悟;而若是無明漏存,那就是煩惱、無明、惑三項還留停在我們心腦中,我們所看的人事物無法通達。
我們要將這些煩惱無明一切排除掉,到清淨無染著,這樣叫做無明盡、無明漏盡,已經漏盡了,那個無明都已完全去除,盡了。法呢?法入心沒有漏掉。法入心,就是無漏;煩惱全都去除,叫做無明漏盡。而若諸法入心而無漏,那就是我們的法沒有讓它消失掉,所以我們要很用心去體會這些道理,若能夠無明那些「漏」,漏盡了,法入心沒有漏掉,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自然叫做正遍知。這個「正遍知解」,正遍知自然就「明行足」了。「三明六通道品發」。三明,我們要全都能夠了解,都通達了,六神通也顯現了,這裡所有「三十七助道品」也全都清清楚楚,自然「戒定慧」,這些事情全都現前,無漏。這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應該持的規則,要守戒,心要定。我們智慧,達事明理,這樣明行就具足了。
人間最怕就是明行不具足,反過頭來就造成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看看印度,有一則新聞,真正悲慘,人類這樣的殘酷,那就是真無明。印度,本來象是一種很溫馴的動物。看牠平時,牠的生態就是這樣慢慢來,那種與人無爭、與事無爭,生活就是那麼的自然、溫和。卻是人類,人類的心總是那麼的惡濁;將牠原本的生活,恬靜的生態,在那個環境裡,人類卻走近那個環境。看,悠哉悠哉生活的大象,人就是做孽,去用炸藥,自己自製的炸藥,將它塞在鳳梨裡面,就是在水果裡這樣將它塞炸藥。人才去引那隻象,用方法來引象,這隻母象已經懷孕了,看到人,那種善良地靠近,這隻象很善良來靠近人。而人就用方法將牠誘引來到水邊,水邊放著那個鳳梨,誘引牠去吃那個鳳梨。
這隻象真的就將這個鳳梨用鼻子勾起來,吞下去了。吞到喉嚨,這個炸藥就在喉嚨,炸開了!很痛苦,又是懷孕的一隻母象,在那裡很掙扎。嘴裡面應該是很熱、很痛苦,就走入水裡,在水的邊緣,就這樣炸起來。這隻象,牠就吞炸藥,在水裡爆炸了。這,惡作劇的人實在是很……。人心總是用這種方式來對待那麼溫馴的動物,就因沒有抵抗,就這樣去傷害牠,這就是人類。但是人與動物也可以很和平相處,就是這樣,平常各有各的境界。魚與人,魚在水中游,人在地上生活。有一條鯉魚,這鯉魚(錦鯉,鯉魚的變種)在水中在游,好像這條鯉魚真的壽命很長。人類可能看這條鯉魚,一代人、二代人、三代人,說不定,覺得這條鯉魚壽命有多長?不知道。
後來有學者去將這條錦鯉魚的鱗片,身上的那個鱗片,輕輕去將它取一片,好好研究它,到底這條錦鯉魚存活的時間有多長?年齡有多少?經過好幾天培養,要培養出了這個魚鱗,來證明這條錦鯉魚的年齡。哇,發現到了,這條錦鯉魚竟然活了二百二十六年,實在比人類更長,長二、三倍的年齡。這是動物、人類的世界。人類在人間,說他生命長,也沒有很長;說他短,也沒有很短。但與動物來比較,動物,就像那條魚,魚的年齡竟然有二百多年了。人類與動物,自然的生命,應該人類是比動物更長;除了龜以外,人類比一般的動物,應該會比較長。但,那條魚的歲數竟然是人類的二、三倍大,年齡多這麼長。魚,你不要殺牠,讓牠水中游啊、游啊,自由的生活,竟然有這麼長的壽命。我們人對魚,就是抓魚,做什麼呢?賣錢。買魚,做什麼呢?就是要殺、要吃。這就是人與魚生命的關係,所以人殺魚,魚在人的手中就是快速結束生命。這,人類對動物總是這種很殘酷。
看看那隻象,在大自然界生活是這麼地各不相犯,竟然人惡作劇,用這樣好玩的心態去殺害這隻象。同樣的道理,人的起心動念若是一偏差,那種破壞、殺害的心念,輕輕一動,很多很多的生命就被人的兇惡,這樣無辜犧牲了。人類也一樣。最近美國的動亂很嚴重,已經第幾天了?已經造成這一波暴動,只是為了一位黑人去店裡要買一個東西,拿出二十元美金。這店裡的人對黑人那種歧視,看到二十元在黑人的手中,就打一個電話通知警察。警察就這樣好幾位來了,將這位黑人押起來,就壓在地上。
這位黑人就這樣,到底是用過度力氣去壓他,斷氣了呢?或者是身體有病?這不知道,總是就在警察的壓制,在警察手腳底下這樣斷氣了。所以動亂起來,很多人總是不滿,不滿著警察對這位黑人過度制裁,引起了很多人心不服。這是不是大家都是為了這位警察而暴動呢?也不盡然。看到警察的家屬,也說不希望這樣。雖然被殺害這位黑人的弟弟泰倫斯也出來呼籲。他們的家屬也不希望為了哥哥這個事故,引起社會這麼大的波動、動亂,希望大家冷靜,他們不希望這樣。這,但是還壓得下來嗎?沒辦法。聽說這幾天還是繼續,這叫做無明。被殺害的人的家屬向大家說:「不可,不要有這樣的動亂,和平。」與他們沒有關係的人,反過頭來在那裡在發動。
這到底是心態,一般人的心態問題嗎?這總是眾生共業。這一波越演越烈,到現在已經四、五十州都被波及。雖然這次的新冠狀病毒,引起人人的心惶惶不安,加上了這一波,很明顯地引起動亂來了。這,到底是大家心壓得已經鬱悶太久了?或者是……?實在是人心很複雜。那叫做無明,無明一動,社會就亂了。修行,就是要修得平時「明行足」的德也要普遍。人人能夠明行,就是心很清楚。行動呢?身心行動,就是人間兩足尊;造福人群,智慧在生活中。那種明行,對事情分析很清楚,行動、方向很正確,具足了一切的德行。若能夠這樣,對人間一切的事物沒有缺漏,沒有欠缺,完全很圓融,這樣所得來的就是無量善果。修行就是要修這樣,真正要這樣穩穩,很善良,與人無爭、與事無爭;多明白道理,道理與事項會合,這叫做真理、事理圓融,這就是修行所需求的。所以我們「明行足,德遍無量善果」,在人群中能夠這樣,就能夠成就很多善果。
「三明達,洞徹無明漏盡」;所以三明達,通徹,無明就漏盡。三明達通徹,無明就漏盡了。「無上正等覺,正遍知解」;這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也是正遍知解的德明顯出來,叫做「三明六通道品發」。我們一切所修教法的名詞全都浮現出來了。平時所要修的,簡單的說叫做「戒定慧」。簡單來說,戒,你若守戒,自然我們就不會僭越規矩,這就是守戒,防非止惡,這就是守戒的人;定,定力具足就不受外境來影響我們。剛才在說,現在美國社會動亂不安,人人的心定不下來;心若定下來,理就明了,就不會這樣糊塗、衝動,社會就不會有這樣這麼的動亂,人人自危。所以戒、定很重要,若能夠戒、定,自然人人智慧分明,所以明行具足了。用心,若能夠了解,人間就和平了。好,我們來看看前面的文。所以,前面的文,
經文複習:「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囑汝等。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廣令增益。」
「而作是言」。因為佛陀在那個地方、那個境界已經看清楚,大家該到的都到了,這個時候,是開始說法的時候了,那就是前面的文所說。現在開始該說法了,「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佛陀就自己說,自己過去已經經過很長久的時間,無央數劫,無法計算的時間的過去;過去的過去,無法可計算那麼長的時間一路過來。這修行已經不斷不斷生生世世修習,不斷都在修行。「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修得了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已經是很長久的時間,才有辦法修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就是無上,(「阿」云無,「耨多羅」云上),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道,就是覺道。這已經是佛陀所覺悟的境界,是無上正等正覺,無有比這個高更高的了,高無等上,叫做「無上正等正覺」。這菩提法,已經得到這樣了。
所以在人間,向人間教育也經過了四十多年了,從眾生根機參參差差,就是都不平齊,佛陀用法慢慢地告訴大家。就只是這樣的時間而已,而在這些時間裡,有根機不同的人;而同這個時間,要說給這些人都清楚實在是很不容易。所以,佛陀看到三個人,三個人根機不同,同一個時間要讓他們了解,高根機的人,要讓他們覺得:嗯,我心服,我體會佛法甚深微妙,願意接受。中根機的人聽到,會覺得:我總算了解了,佛法原來就是這樣,我清楚了。下根機的人聽到:喔!我了解了,原來人生生活,在人群中就是要這樣做,這三根普被。
「我要這樣做就要如何修行,才能夠對人圓滿。喔!我了解了,我要知道要脫離這個人群,要如何去修行,淨我的心。」這是中根機的人聽。上根機的人聽到,「喔!原來事理就是這樣圓融起來了。」覺悟人生大自然的法則,生死自然,來去自在。原來前生、今生、來生,這因緣果報是這麼地自然,跟修行永遠沒有脫離。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報,知道了,這是因核果海,一粒因,可以生無量數的果,這就是至高無上。
一佛出世,萬人受福。同樣的道理,只要一尊佛覺悟了,天下眾生都能夠得福了。因為苦,從人的迷茫中而苦,所以佛覺悟之後,回轉人生說教,多數的人接受到佛法,他清楚了解,從身心解脫出來。儘管生活中的貧窮困難沒有改變,這就是過去生,既生來眾生共業的大環境,難得改變,但是自己的心態可以超越這樣的環境,叫做「解脫」。這若能夠很清楚,叫做當處即悟;佛陀的教法若能清楚,當時即悟,那時他就已經覺悟了,他就了解,「我沒有苦了。」看看非洲多少國家,只要慈濟人走過,有接引到的,聽到法了。現在科技發達,可以將法直接傳過去,在影像裡看到了;在畫面上,聽到聲音、看到人的影,畫面還有不同的語言,適應他們有辦法接受的語言。出聲,雖然是用中文,用臺語出聲,但是字幕,現在有一、二十個國家翻譯過,哪一個國家對這個語文能夠接受,它就能夠將就那個地方。聽聲音不懂,卻是看螢幕上的文字他知道,這也可以去體會佛法。
過去佛陀的時代,他們那時候的交通、科學並沒有很發達,佛陀能夠說的話,只有在那個範圍能聽到,那時候的交通不方便,所以只是在那個範圍聽得到。時間在過,那個範圍的人覺得佛法對人類有益處,所以從口口相傳,這樣才慢慢將它寫下來。寫在哪裡呢?在竹片、在樹葉、在樹皮、在石頭,就是這樣。聽了之後這樣記錄,也不是隨時記錄,就是經過了之後,憑著記憶,而這個記憶經大家相傳,絲毫的差別。文字寫,十個人同時聽,十個人同時的記錄,十本的記事本,等一下大家再拿來看看,是不是每一個人記的,那個筆調、文字是不是都相同?不會相同,無法都相同。
何況佛陀講經的時候,當場並沒有記錄的。憑著阿難的記憶,再「如是我聞」,是人聽到阿難說,記得佛陀的某一個時,說這樣的故事,佛陀對什麼人說什麼法,就用這樣來形容。大家的記憶中,隨著人的記憶,口頭再相傳,到了最後才又記錄下來。這些佛法就是經過了這樣口頭傳誦,然後人將它筆錄下來,又經過了幾種的翻譯。所以我們現在在聽法,都是經過了很多精英,將那個文字句讀,全部如何來修改會比較美,如何來修改唸起來會比較通透,都是這樣過來的。
所以我們現在就是來聽,佛大概教育我們的道理,是舉一個方向(上人以將手指向前方),往那裡。手指頭不會帶我們走過去,只是為我們指一個方向,我們自己就要對準那個方向。「聽清楚,到哪一段你要右轉,到哪一段你要左轉。」可能我們就要有這樣的常識,要有這樣的智慧,在那個轉彎、轉角,才不會讓它有一點點偏差,他們就能全都過去了。我們要很小心。所以佛陀四十多年間說的話,他就是期待大家:開始要發心了,將來這個法我就是要交代給你們,人人要用心,用口傳、相傳,法不可偏差。所以「今以付囑汝等」,現在開始都要交代給你們。「汝等應當一心流布此法」,要一心,要仔細,這個法要好好「廣令增益」。這是昨天所說的,今天就是說,
經文:「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經文解釋:
「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凡三撫摩諸菩薩大菩薩頂,欲令堅固願力。
三摩:示付囑之諄諄殷勤。
昨天,我們該還記得,佛還伸手來摸大家的頭,大家就有這樣的感覺,被佛委託。所以這個地方有表達了,「如是三摩諸菩薩摩訶薩頂」,那個伸手摸頭是「三摩」,三次來委託。這表示很用心、很謹慎,很大的盼望,這有三項的作用,請大家要慎重、用心來接受這樣的法。所以,「凡三撫摩諸菩薩大菩薩頂,欲令堅固願力」。就是要下決心,這表示將要交代,是諄諄殷勤,是多麼認真來交代,交代大家要很用心。這是很殷勤。
經文解釋:「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意義如前。
所以,「而作是言:我於無量百千萬億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我過去是用那麼長的時間去修行,很不容易已經成佛,又來到人間了。大家要記住,所修習的是很難得無上正等正覺的菩提法,是大覺悟的教法。
經文:「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
現在已經很正式要來託付給你們了,「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這是大家的使命。這些文字都很簡單,大家應該要很用心。用心就是要受持,好好讀誦,讀誦下來要很正確,將它讀誦下來,要不斷不斷去教別人讀誦,要好好將這部經的精神、正法廣宣、流布。「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讓大家都聽懂,都聽得到。
經文解釋:
「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囑令持誦,廣宣流布。云何欲廣?能為眾生拔苦與樂。
「今以付囑汝等。汝等當受持、讀誦、廣宣此法」。「囑令持誦,廣宣流布」,要認真啊!這就是交代,交代要誦持,要好好在人間去流布。要如何做?「云何欲廣?」為什麼要廣呢?那就是「能為眾生拔苦與樂」,因為這部經能替人人拔除種種的苦難。因為苦都是在心的煩惱,心腦解不開的矛盾、無明,這部經能夠一一為我們點開,讓我們清楚明白,不會受人間世法來困擾我們。
經文解釋:
「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欲令眾生聞生信解。
令一切:勿論貴賤等,普得見聞也。此釋三業加持咐囑流通。
「令一切眾生普得聞知」;所以,「欲令眾生聞生信解」。聽,他就懂得相信;相信,內心就能夠開解。「令一切:勿論貴賤等,普得見聞也」,這是希望大家能夠很清楚,這就是在解釋三業,我們要將自己的三業,身、口、意三業要好好攝受。行動,要去廣宣,人要去行動,聽經的人不來,我們講經的人出去;我們用口來說法,用很誠意的心去弘傳,要這樣才有辦法去流通,所以「付囑流通」。
*手摩為身業,口言為語業,咐囑必有意旨為意業,故云三業加持。
「手摩為身業」;手摩,那就是身業,你要去靠近人。「口言為語業」;口言就是語業,我們要用口好好講好話、說好的法。「付囑必有意旨為意業」,就要打從我們的心的誠意弘法,這叫做意業。「故云三業加持」,所以叫做三業加持。這就是佛陀伸手摸頭的意思,希望我們身、口、意三業能夠領受到這部經,我們要身體力行在生活,同時也能夠教化人人依經修行,用我們的口出,用我們心意來受持,這就是三業,我們要好好接受、我們要付出,這是佛陀對我們很大的盼望,及對我們的付囑,所以我們要依教奉行,時時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