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9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善知法義,隨法修行。
法體無慳,能廣宣說,
處眾無畏,無斷辯才。
用心來看,多來了解。「善知法義」,知道法了,還要再知道道理。佛法空無邊際,佛法是要應人間,人間多少人,每一個人心都有煩惱;每一個人煩惱都不相同。佛法應機,隨眾生根機,隨眾生煩惱而應機、應教說法,到底眾生的根機,參差太多了。佛陀的法,要如何能夠全都庇蔭得到呢?這也就是要看,看我們知道法,法與人,我們領受到佛陀的教法,要用什麼法來對應。佛法,原來就是俱全,無論什麼根機,都有辦法好對治。就像人不論什麼病,有病就一定有藥醫,需要的是大醫王,他能夠看病,他能夠
應藥來醫治。我們修學佛法,學佛就像一個做醫師的人,既然學醫,就要了解病人的病症。所以懂得,知道有這樣的藥,能夠治療這樣的病,要應病治藥。若僅僅只是知道藥,也知道這樣的病,但是不懂用藥來對準,這樣藥與病也無法對應,所以說起來,學法要學得,那個用也得對準。
儘管讓我們法,了解很多,只是這項藥對這項病,病,你很清楚,藥也很懂,但藥很多、病也很多種;一個人的病有幾種,一個人身上有幾種病,你要用幾種藥,去配合他的病,或者一個病要有幾種的藥,結合起來才可以去治他的一個病。喔!太複雜了,應病投藥,這實在是很不簡單。就像我們要「善知法義」,我們都知道了,我們還要懂得「隨法修行」,我們要知道我應該要學的是哪一樣。因為我應該要治療的是什麼病,所以就像我們的醫學一樣。醫學,進來醫學院,基本的治療,基本的醫理都能夠清楚。
但是畢業了之後,你要去見習,要進醫院裡面去學,去每一科跟著醫師跟診。醫師如何看病人,我們就要如何學醫師,如何望、聞、問、切,如何去聽,聽病人說他哪裡苦,哪裡痛,要仔細聽,眼睛要看著他,望、聞。看他的膚色,他的舌頭,他的口裡與他的皮膚,跟他要表達的,就要用耳朵聽、眼睛看,用心理解。所以望、聞、問、切,把脈等等,這是以前。現在的醫師呢?看,現在科技發達,儀器充足了。聽,聽過後,你可能要去做一個檢查,做哪一部分的檢查,寫給他,到各部門去檢查,再回來會同說,你應該是這個病。
現在看病,準,但是,就是要借重周圍種種的設備,來幫助他診斷。以前一位醫師就是要用心,眼睛要看得清楚,他的皮膚、他的表情、他的態度,加上他的舌頭的紋路,這都要看清楚。來把脈,用心去聽,靠近他的聲音,那個脈搏摸起來,整個心跳幾下,耳朵聽他呼吸,眼睛看他的形態等等,用心
望、聞、問、切,了解他的病。但是,現在都讓儀器來會診、來診斷,也是要用心,也是要經驗,也是要學很多醫理,還要再學很多儀器的用途,去適應,無不是都是要用種種法來會合。古代的醫師要借用他的心、腦、眼、耳,連鼻子也要用到,現在就是用儀器來總和,同樣就是要用心。
「隨法修行」,修行你就是要去讀、要去知道。我們若是聞法修行,那就是靠用心,唯有心,就是修行道場。只要我們入心來,在一個內心好好去思考。法,眼見入心,耳聞入心,用心去思考,用我們的身,身體的六根來接觸外面的境界,再入腦,心腦來分析這個法;大自然法入心來,用這個境界觀來會合。這都是要「隨法修行」,就是有我們這個人,有我們這裡的境界,我們的感受一切,這都是在法中。所以一理萬法,我們若一理通了,就萬法達。理與法我們要很清楚,這都要很用心。所以「隨法修行」,修行就是為法來修,但是我們修行就是要入法
中去體會。所以,「法體無慳」。法體,什麼東西就是大自然在那裡,任由你去用心。只要你肯用心,它一點點都沒有慳吝,由你去如何研究、如何分析它,它就是如如不動,在那個地方。既成物,由人,我們去將它體會、了解,這也就是法。
那個東西有體、有相、有道理;有理、體、法、相在,光是一項東西,就有四合一在那裡。只要我們用心看它,去體會它,外面的境界,舉一反三;舉一項應該每一項就能夠了解,萬物都不離開這個理,所以說「法體無慳」。我們也是同樣,我既得到了什麼樣的道理,我知道一項,這句的道理應該是這樣,隨這個道理說,不過很快頭腦裡就會浮現:你們聽不懂,我就要再用其他方式,用與外面這個境、這個相、這個體來告訴大家,再為大家分析,能夠借境來解釋法,這些東西如如不動啊!同樣的道理,所以要說的人沒有慳吝,就是盡心力。我知道「一」,但是我苦無十項得以給人,這就是沒有慳吝。
我僅僅有一項,我很想要給人十項,希望能夠給人更多。這就是無吝、無慳,沒有慳貪,沒有慳吝,很慷慨,知道就是要給人。
所以,「能廣宣說」。有的法,希望我說的你們要知道,知道得比我更多。就像在這裡在說,同樣大家在那裡聽,每星期一若聽到大家在那裡分享(周一同仁會報),就會提出了某一天師父說的哪一段經文,他遇到人與事,就會將這段經文拿來做譬喻。就像昨天思浩,他也將這個法解釋得……。連師父的一個舉動,在這一句話,這一個舉動,他更深入細膩的,再與大家分享。說話人的態度無心,這就是原來的習性,習慣,他說話就是這樣,用這樣的方式在說話。聽的人有意,他就猜測,這句話、這個態度,師父說到「摩頂」,他就將這個「三摩菩薩摩訶薩頂」,他就可以解釋到師父這個舉動,大家應該如何的感受。
這,這若寫為文,與經文這段文若能夠
會合,將它再加一項的心得,這就是法。法上再體法;體會了法,又再分享,這叫做無慳吝。不是我知道的,我就不要說給你知道;是我知道,我還要說得比我知道的更加詳細讓你知道,讓你知道得比我知道更多。這叫做法體無慳。這個法的本身就是要人傳,你要傳,要看根機,想方法去傳,這叫做法度,要度人的方法,只要中心不要跑掉,有方法應根機就可以度眾生。所以,「法體無慳」,無慳吝。
「能廣宣說」。能夠很開闊去宣導,要更加寬闊,能夠說很多法。所以「處眾無畏」,道理我聽得很清楚,我能夠抬頭挺胸,說很大聲:「我哪一天聽到哪一段的經文,解釋是這樣、表情是這樣,我的內心的認識是這樣。」將它會合起來,這段說起來就很精彩。所以「能廣宣說,處眾無畏」,不用怕,能夠達到將這個法說得很清楚,交代到很明白,這就是「處眾無畏」。所以「無斷辯才」,就是辯才無礙。我們這樣說,假如有人若要來
問難,要來挑剔我們,我們還是道理很充足,能夠用心為他們解釋,這不困難。
法身命體無慳吝喜捨行檀施,
心無慳惜達解三空自利利他,
莊嚴菩提之道為除妄想,
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
所以,「法身命體無慳吝」,我們會「喜捨行檀施」,就是為大家再說得較清楚,將字寫得較明白,讓大家更了解,這個法身命體是無慳吝,他是喜捨,就是布施。昨天我們不是有讀到了?佛是眾生的大施主,佛陀將他的法身,法身就是道理。將他所有的真諦道理,在他一生的生命體上,從他年輕出家去了、成道了、說法了、年紀大了,一輩子的過程。時間,身體隨著時間過,同樣有青、少、中、老年的時候,隨著這個時光,他一輩子就是這樣,法沒有吝,沒有慳吝,他是喜捨為眾生來付出。所以「行檀施」,檀施就是布施,來布施。
「心無慳惜達解三空自利利他」,很通達道理。這個通達道理,「三空」,已經空了我相、空了人相,也空了「我是能說法,你能聽法」,這個「所」、「能」也都空了。我會說,你們會說得比我更好,不是只有我一個能說的人。我說「一」給你們,你們知「十」入心,你們能夠向人發揮百的法,能夠更加充足,比喻言辭,能夠再向大家說更多,這就是道理無邊際。說一能夠知十,十而千萬,佛法總是讓我們了解更多,同樣了解不完、說不完。所以,無量阿僧祇劫無法計算,那就是道理,那就是真諦。
所以我們若心無慳惜,那就「達解三空自利利他」。我們自己得到法,又布施給人,布施出去,那個量又有多少?無法計算。所以,法真的是無量啊!我們說無邊際,所以,「莊嚴菩提之道為除妄想」。我們學佛,除了自利利他,我們能夠人我圓滿,還要再很重視行,這「莊嚴菩提之道」,我們的方向
要很正確。正確,就是在覺道的上面。常常說,「鋪路、開道」,除了我們知道的方向,我們還要再實體,彎腰下去,將路鋪平。路鋪平了,覺得太小條,我們要再來廣招大家,這條路,平坦的路,我們要再將它廣大起來,讓更多人走在這個平坦的路,往前平安到達。這就是想要了解修行,當時很辛苦,現在回頭接引別人走這條路,就要讓別人走得平安能到達。
好像〈化城喻品〉,導師在帶人,要到寶處去,要走過了坎坷,很不平坦的大路,很辛苦。就不可讓人迷掉,自己方向要很正確;路很難走,邊走要邊安慰大家。是啊!路很難走。過去法師都說,《法華經》很難說,是很難說,因為它路很長啊!而且涵蓋著佛法所有的一切,還得要涵蓋著眾生所需求的。人間苦難偏多,要如何做?菩薩要進入眾生群中去,去應眾生所需求。是不好說啊。不過就是要走,不走路永遠不會到達。走過來了,哇!滿地風光,是自享受。這種
走路經過,那個過程,路的風光唯有自己知道。很多人去哪裡遊覽,回來說得天花亂墜,到底他在說什麼我們不清楚。走過的人一邊說,那個境界一邊浮現出他走過的路,與大家分享。同樣的道理。
所以我們要知道,這條道是走過的人告訴我們,莊嚴;真的是一個境界很美、莊嚴的道路。這我走過了,我有感覺,所以過來人,那就是覺。佛陀經三大阿僧祇劫、無央數劫,他不斷不斷來來回回,所以他是大覺悟者,他能夠告訴我們過去、過去、過去,現在的生態。未來呢?未來時間的世界,也向我們說得很清楚。所以我們現在就是要用心,我們現在要聽,聽過去;我們現在聽了過去,用心在現在,要趕快投入。我們要如何待人接物,我們人與人之間這個緣要如何結得好,我們現在就是起點,不可再有妄想。想太多,煩惱就很多;煩惱若多,那就是看人也會對我們內心有障礙。這個不對,那個錯,錯的都是在別人,都不記得在自己。要
自我反省,有反省的人才能夠真誠懺悔啊!有懺悔的人,才有開闊的感恩心,所以我們要很用心,方向要正確。
「莊嚴菩提之道為除妄想」,走對的路,方向對了,我們的妄想去除,我們看的是心地風光。我們正確的心地風光,那就是真實法。我們要修的,「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所說的,我們在修行六度,但是「無所行」,這是什麼?我們若不去了解,會覺得「六度」我就都不必做什麼。這是要說我做過了不必說,我做了,我就是做就對了。做很多,也無法可說,做就對了,所以叫做「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
過去就是這樣做、做,做很多,付出、付出,三輪體空,自利、利他,這樣不斷做。修行是為了自利,我們在做的付出,無不都是在利他;利他,結果是在自利,因為我是要修菩薩行。為了我要修菩薩行,所以要不斷付出、付出,我不斷要修行,你對我不好
看的臉色,我要向你感恩,因為我是要修行。所以,有境界才能讓我修行,我沒有什麼是非可說。「修行六度而無所行,故名稱法行」。這,做就對了,沒有什麼樣的形象,我就是這樣做,連我,都沒有這個名的「我」。這說空,是真空,就是因為真空那個當中才有妙有。所以空掉了一切,才是真實的法行,請大家能清楚。所以我們昨天的文,
經文:「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汝等亦應隨學如來之法,勿生慳吝。」
「如來是一切眾生之大施主」。他施捨給眾生很多,過去、過去給我們的很多,要不然這一輩子你為何聽到佛法就起著歡喜心呢?每天要在這裡坐,坐得很累,辛苦啊!但是我歡喜,我要求佛法、要求覺悟的法。就是佛陀的法我要再復習,復習到入我們的心來。所以佛陀要給我們的是過去、現在,一直復習到還有未來。這要不斷滋潤,法要滋潤入我們的心。所以,「汝等亦應隨學如
來之法」。佛陀既然是這樣走過了,他這樣不斷修行,這樣不斷教育,都沒有慳吝,就是一個大施主,不斷付出,這是大施主。我們若能夠學佛,我們也要當一個很慷慨的大施主,付出不求回報。所以菩薩本來就是付出不求回報,還要說「感恩喔!」,這就是現在慈濟人都這樣做。來,接下來這段文說,
經文:「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
*此釋三業加持咐囑之所由。蓋妙法既為如來修習所得,則欲受持是法者必當先知如來之功德也。
佛陀的目的也就是這樣,我們學佛的目的也是這樣,學我們很充足,還要傳教給其他,人人都與佛一樣,有佛的慧德。「此釋三業加持咐囑之所由」,身、口、意三業,
這樣來向我們付囑。佛陀一輩子用他的身體力行,用他的心盡心意這樣來付出,說盡了一切法,這樣來一輩子,現在向我們付囑、向我們交代,希望我們能夠好好接受、傳承。所以,「蓋妙法既為如來修習所得」。這個妙法乃是佛、如來所修行、所得,「則欲受持是法者必當先知如來之功德」。既然是佛所得的法,所以我們也就要去了解。佛他知道過來的法,所以我們也就要很清楚佛。
經文解釋:
「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有於如來真實智慧者能信受者。
所以,「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我們要一直讀誦,才能知道如來是如何經歷過來。「有於如來真實智慧者能信受者」;所以若有未來的善男子、善女人,就是肯發心的人,這些信如來的智慧的人,這真實有智慧的信實者,這就是真實智慧的人。
經文解釋:
「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當與演說此之妙經,使其得聞知解義味。
所以,「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我們要向他們說話,就是這些真正能信受的人;能信受的人,我們才為他們說話,這樣他們才有辦法可信受,沒有智慧的人聽不進去。看看,佛陀開始說:「好,我來說《法華經》的真理。」佛三止,舍利佛三請,佛陀開始允許,「我要說。」馬上五千人退席,佛陀說:「退亦佳矣!那些人根本就聽不懂,聽不懂就又去造業,這樣不好。他聽不懂,離開了,好啦。」這是《法華經》開始要入經文,剛要說話,那五千人就離開了。能夠留下來,聽到現在,那真的是有誠意的智慧者。所以,就像這樣的人,向他們說,這樣就對了,《法華經》已經能夠入心了。類似這樣的人,「當與演說此此之妙經,使其得聞知解義味」,讓他了解這內容的道理。所
以不是只有讀經,還讓他了解更多的內容,它的道理。
經文解釋:
「為令其人得佛慧故」;欲令聞者得入妙覺佛之智慧。
*得佛慧:謂由聞生信,由信生解,由解起行,由行而證入於佛之知見。
所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是希望聽的人聽進去真正了解,體悟佛的智慧。若能夠了解、體悟佛的智慧,自己本身就能夠有堅定的信心向前去學習。所以,為令其人得佛智慧,那就是「欲令聞者得入入妙覺佛之智慧」。能夠進入妙覺的智慧,就是在佛真實法的裡面。佛陀所覺悟,與佛同等,所體會到那個智慧,天地宇宙萬物的真諦,能夠與佛一樣,了解佛所覺悟那個妙覺的智慧,我們要懂得進入。「得佛慧:謂由聞生信」。你若沒有聽,你不知道,而聽了之後要有信心。所以「由信生解」,你有信心,才有辦
法去了解。「由解起行」,你能了解,才懂得要身體力行,知道那個目的地在那裡,我才願意去走這條路。所以「由解起行,由行而證入於佛之知見」。這大家都清楚了。
*若根深智利,直說佛慧。若根器下劣,不具正信,當祕此妙法,於餘法中,方便善巧而引導之。
「若根深智利,直說佛慧」。對根機很深,就直截了當說佛的智慧是這樣。而若是根機比較差,就要牽藤挽豆,慢慢這樣教。所以,若智慧清楚的,就能夠一點就通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若根器下劣,不具正信,當祕此妙法」。這種不具,就是還未具足正信的人,那麼就要用這個「祕」,就是佛陀的本懷,這個妙法,「於餘法中」,這個妙法它很普遍。《法華經》,大、中、小法全都涵蓋,這當中任由你去找,找什麼方法去對根機。用譬喻的,其中有好幾段的譬喻,可以用譬喻去為他說故事,去接
引他;而也有很深,轉識成智的方法,為我們分析,到了第七、八、九識,從六識一直說到第七識、八識、九識。這,從凡夫的心意識,說到佛真正第九識,我們人的真如本性進去。
這就是很用心,這樣一層一層慢慢地深入。佛陀是這樣慢慢地告訴我們,用種種方法。所以到《法華經》佛陀大開本懷,說出了他的心懷,他內心所懷著的妙法,這妙法就一併在《法華經》。《法華經》,從開頭佛所說法就已經涵蓋,是大家不知道,所以才有那個懷珠,身上有一顆寶珠不知道,在餓肚子、流浪,作為乞兒,其實他身懷寶珠而不自知。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人人就是這樣。「於餘法中,方便善巧而引導之」;一下子就告訴你:「這是《法華經》!」大家聽不懂,那就要用種種的方法,阿含、方等、般若、法華等等這樣一直來。
*一乘佛慧是深權漸餘法,亦云深者,是法
皆為一佛乘故亦得云深也。
「一乘佛慧是深」。這個「一乘」很深,那叫做大乘法。「權」呢?就是二乘,小乘;小乘、中乘,那是漸。「權漸餘法」。權教就是方便教,漸教就是慢慢來;方便、漸教,權教、漸教。權教就是用種種的譬喻,漸教是一步一步慢慢來。大教,那就是一針見血,一點就要通,這就是大乘法。就像《法華經》,一部經讓你能夠了解全部的意義。「亦云深者,是法皆為一佛乘故」。所以這部經是甚深的經典,我們要用心。
日常生活中沒有離開法,日常的生活叫做漸,叫做權。我們說要成佛,同樣也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佛陀說要修行,同樣每天也得要去托缽,是三衣一缽,一樣要穿衣,衣、食、住、行全都一樣,這就是日常生活。生活中要如何生活,與普通人就不同了。世俗人的生活、出家人的生活,出家有修行者的身心生活,這就要看我們用什麼心來過生活,
過一個有修行的生活。這在一個環境中,有涵蓋著各種不同的心思過日,不同的心思,那就有不同的行為,在同樣一個道場中。所以大家,我們就知道三乘、一乘法,到底什麼叫做「乘」?大家用心去體會,時時、分分、秒秒都要多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