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靜思妙蓮華》去糟糠 存貞實(第327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立志護念圓淨戒,完整無瑕玉純潔,內外明澈無瑕疵,外行內修表裡一。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不自見其過,於戒有缺漏,護惜其瑕玼,是小智已出。」《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斯人鮮福德,不堪受是法,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眾中之糟糠:以喻稻穀空無實,如憍慢之比丘及麤惡之輩,空腹高心。喻小智人,自以為獨出之智,實乃修行眾中之糟糠。
⊙威德:尊嚴攝受謂之威,又能降伏邪惡為威。凡言德者,完善正大光明,稱為「德」。
⊙斯人鮮福德:喻無福不堪受大法,終被佛之威德所震懾。風吹空榖留貞實,五千退人退席而去也。
⊙唯有諸真實:法離迷情,絕虛妄想,云真實。經云:如所說者,皆是真實。
⊙「舍利弗善聽,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證嚴上人開示】
立志護念圓淨戒
完整無瑕玉純潔
內外明澈無瑕疵
外行內修表裡一
時時都是這麼想,學佛就是講究一念心。一個人顧一念心,怎麼這麼難顧?常常都說,「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們既然發心要修行,那就是要立志願。志願既立,我們的志要好好守住。我們的心若守得住,保護得好,如此我們的身心都能夠清淨,所以說「立志護念圓淨戒」。
我們若是好好立志與護念,我們的心保護好,保護於這念心,若如此,自然我們會戒。「戒」,戒能防非止惡,所以戒,我們若守得住戒,要守得很圓滿,而且清淨,這個「圓淨戒」,是我們人人的慧命。所以,慧命之髓,這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們要好好守護這念心。
不只是「圓淨戒」,還要「完整無瑕玉純潔」。就如玉一樣,玉的價值,價值在哪裡呢?價值於它內外都很完整無瑕疵。同樣的,我們的心,道心,我們也要顧守得如玉那般完整,那麼的純,那麼的乾淨。這念心若純,我們的人生,在世間才有價值。因為你的心很純真,自然對人、處世,就是那麼誠、正、信、實,沒有一點隱藏著不乾淨的東西,所以這是人生的價值。
不只是外表,還要「內外明澈無瑕疵」。真的是要很清淨,很完整,我們的心,就是要顧到這樣的程度。甚至外行內修,表裡一貫,就如一片玉,能夠很純潔的價值,一點都沒有瑕疵。修行人的價值,就是在這念道心堅定,沒有污染。
所以經文,我們前面也有說過了,前面的經文,那就是因為學佛的人,他就是我慢,或者是不信,或者是增上慢,像這樣,這個四眾弟子要聽法,就無法很透徹要聽下去。一直感覺到佛陀所說的法,也是四十多年,也聽久了,再怎麼說,也是差不多。所以這種增上慢,或者是我慢,或者是不信,這種的四眾弟子,在佛陀開始要說大法之時,那就已經有五千人退席了。這些人就是貢高驕傲之人,也就是不想要守好規戒之人。
這些人就是「於戒有缺漏,護惜其瑕疵」。就是髒污的東西,還是隱藏於其中,不想要將錯誤的、髒污的去除。他不肯去除,他還隱藏於內,所以叫做「護惜其瑕疵」。像這樣的人,有過失不肯改過,這種人是小智。開始要講《法華經》,五千人退席,「小智已出」,這是前面的文。「小智已出」,不堪受大法之人,已經五千人出去了。
如是四眾等
其數有五千
不自見其過
於戒有缺漏
護惜其瑕玼
是小智已出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所以,接下來這段文就說:「眾中之糟糠,佛威德故去,斯人鮮福德,不堪受是法,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
眾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鮮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眾無枝葉
唯有諸貞實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小智已出」,是「眾中之糟糠」。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人家割稻?割稻子,稻子割下來時,(曬乾)倒進風鼓之中,那個風鼓有扇葉,把它捲進去,稻穀留下來,空穀就飛出去。同樣的,這種糟糠,這種就是留不住的,它很自然的就被淘汰掉了,那就是五千人。這五千人是增上慢、我慢、不信,這些小智之人。這種人是眾中之糟糠,就如空穀,風起,它自然就飛走了。
所以,我們要做一個很貞實的人,不要像空穀。我們法要入心,法若入心,那就是粒粒都是真實的種子。而我們若是法不入心,就如稻子已經空掉,內在沒有法。
眾中之糟糠:
以喻稻穀空無實
如憍慢之比丘
及麤惡之輩
空腹高心
喻小智人
自以為獨出之智
實乃修行眾中
之糟糠
看,「眾中之糟糠」,那就是譬喻「稻穀空無實」。稻子裡面是空的,沒有飽穗的稻子,這個稻穀是空的。就是譬喻驕慢之人,這些驕慢的比丘,或者是比丘尼,或者是優婆塞、優婆夷,以及「麤惡之輩」,很粗,那個心沒有很細心,很詳細的心來接受法,法聽了就漏過去了,這種粗心大意,不是真實要學佛、聞法之人。
這種人就是「空腹高心」,肚子裡空空的,但是他的心很貢高驕傲。這種人就是小智,沒有智慧,很小智,只知道表面,不知道深的,深奧的道理,只看表面而已。這種人叫做世智辯聰,智慧不深,很粗淺的人。
「自以為獨出之智」,以為:「我全都了解了,我全都知道了。佛說一,我已經知二、知十了。佛說一次,我都了解了。過去佛所說四十多年,我都很清楚了。」所以,有這些心念,他就不會再用心繼續來聽,佛陀一乘實相圓妙的道理,他就不想要再聽下去。這種就是小智之人,自以為我全都知道了,是修行眾中的糟糠。
我們內心若有修,看人,人人都是佛,我們對人人都能尊重、感恩。這就是飽穗的稻子。真的內心若有貞實的人,自然他就能尊重佛,尊重法,尊重人。這全都是真正有修行的人。所以,我們學佛,要真正修行,修入心。若光只是形象就是出家,表面上稱為修行,若只是這樣,佛陀是不允許的。
所以,佛陀「佛威德故去」。那五千人退席,就如風鼓在吹稻子一樣,佛陀就是將這些人,稍微淘汰一下,不要讓他在真實法中,觀念又偏差了,學了,又是再擾亂法的次序。所以佛陀自然就等待、等待,觀,觀機,這些根機是不是堪得受法?不堪得受法之人,他自然自我淘汰,所以,五千人退席了。這是佛的威德,所以這些人退去了,所以叫做「佛威德故去」。
威德:
尊嚴攝受謂之威
又能降伏邪惡為威
凡言德者
完善、正大、光明
稱為德
何謂「威德」?「尊嚴攝受謂之威」。佛陀他真的讓人看了,內心就起了尊重,在佛的面前,這樣如規如矩。無論他在外,是如何的不好的習慣,來到佛前,他就規規矩矩,這就是稱為「攝受」,也稱為「降伏」,這就是「威」。佛陀讓人看了能尊重,這稱為威,威德。他能讓人,見到佛,自然心就被降伏下來,原來不好的習氣,自我調整下來。這種稱為「威」。
「德」呢?德者就是完善,真正完美的善良。就如孔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他,孔夫子,他是溫,很良善,對人很溫。「威而不猛」,他雖然很有威嚴,但是沒有讓人看了很兇,就是有那個威嚴。「溫而厲,威而不猛」,這就是孔夫子的德。
孔夫子是人間的聖者,就有這種「溫而厲,威而不猛」,還有「溫、良、恭、儉、讓」,這全都是聖人之德。在世間的人,聖人如孔子,都有這樣的德,何況是佛,是出世間的聖人,宇宙的大覺者,這個威德,所以他非常的完善,正大而光明。所以,佛的威德,能夠攝受眾生不好的習氣。
不過,攝受下來,修行在個人。能夠繼續真心,想要接受佛法之人,自然他就留下來,沒有真心要受佛法之人,自然他就退去了,所以「佛威德故去」。
「斯人鮮福德」,這樣的人就是「鮮」;「鮮」就是「很少」的意思。就是五千人退席的那些人,「不自見其過」之人,或者是「於戒有缺漏」之人,或者是覆蓋他的過失的這些人,這些小智慧,自作聰明之人。這些人稱為「斯人」,這些人「鮮福德」,就是缺欠福德。這就是譬喻「無福不堪受大法」。他就是沒有這樣的福慧,所以不堪受大法。
斯人鮮福德:
喻無福不堪受大法
終被佛之威德
所震懾
風吹空榖留貞實
五千退人
退席而去也
這些人就如空穀一樣,風要吹,殼就飛走了,這就是空的。所以「終被佛之威德所震懾」,被震動到。所以,他不肯聽的人,他就是離開了,「風吹空穀留貞實」,這空的稻子就吹走了,留下來的是,很貞、很結實的稻種在。所以,五千人退席了,佛陀說:「退亦佳矣!」退去也是很好,免得聽法,錯解佛意,在外面謗法,將此法一念偏差,失於千里。所以「唯有諸貞實」,現在留下來的這些,都是很真、很實的。
唯有諸真實:
法離迷情
絕虛妄想
云真實
經云
如所說者
皆是真實
「法離迷情,絕虛妄(想)」。此法沒有一點迷情在,都是很實。佛陀教眾生是覺有情,覺有情之人就已經離開了迷情。用感情是要用覺,覺有情,不是只濫用感情,所以懂得,「法離迷情,絕虛妄(想)」。我們的內心無虛,沒有不實之事,則表裡純一,所以絕對沒有妄之事情,這個妄想、雜念全都去除了,這稱為「實」。
所以經中,《法華經》中有一段文:「如所說者,皆是真實。」佛所說的教法,全都是真實的。要在那裡聽法的,也是真心的,所以全都是真實法。
各位,學佛,我們必定要用心來聽。佛陀處處都一直告訴大家,要認真聽,「善聽」。這「善聽」就是認真聽。佛陀對舍利弗還是再說,既然這些人都是真實的心,要留下來聽法,「舍利弗,善聽啊!」大家既然願意留下來聽,大家要仔細聽。叫舍利弗,就是等於叫大家,舍利弗是聽眾的代表者。
所以佛陀說:「舍利弗善聽,諸佛所得法,無量方便力,而為眾生說。」
舍利弗善聽
諸佛所得法
無量方便力
而為眾生說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佛,不只是釋迦佛,所有的佛,「佛佛道同」,所修行的過程,所得的法,都是那麼的真實,同樣要為眾生說真實法。眾生就是根機不整齊,所以所有的佛,都是佛出人間,教導眾生都是要先用,無量方便法。佛,諸佛都有這樣的力量,所以,我們人人對人說話,就是用方便、善巧,同樣要有那分真實的力。不要讓善巧方便,變成了太過放縱,若是這樣,心又拉不回來,那就很麻煩了。
所以,佛陀的智力,佛的智力,就是方便力。前面也說過了「妙權」,是真正微妙的權巧方便之法,這稱為「方便力而為眾生說」。
所以,學佛要相信佛所說法。佛的法,就只有一項,希望人人回歸我們的真心本性。所以我們學佛者,我們必定要有這分立志,立志護念我們這個圓淨的戒。我們要有一個真正完整如玉,要很純潔,這樣才有價值。所以各位菩薩,修行,「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所以人人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