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10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囑累品第二十二》(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指授受曰示,教詔為宣教,
令眾得法益,得法大歡喜。
當知佛宏恩,無以言回報,
唯宣大法,續佛慧命,方稱名為報佛恩也。
感佛宏恩,育佛慧命。
各位菩薩,用心啊,用心聽、入心記,生活中要時時的感受。佛法在人間,佛陀一生,一輩子的大事因緣來教導我們,指教我們向菩薩道走。菩薩道是要深入人間,人間苦難偏多,需要我們能接受到佛的教法,體會佛的真理,受用在我們的心中。我們入世、入群去幫助他,同時輔導他,同時教育他,能夠這樣,讓他人生能夠翻轉過來,轉苦為樂、轉迷為覺,這才是真正教育的目標。所以我們要時時感恩,佛陀來教授我們,將佛法教授給我們,我們要虛心將它接受過來。將我們的心撥除了雜務,好好將佛陀的教育,這樣搬進心中,有教、有受。所以佛陀教授給我們,我們要接受入心來。授、受,我們要用心。
「教詔為宣教」。佛陀已經一輩子講經,將接近第四十二年那時,開始講《法華經》。因為《法華經》是佛陀說法四十二年後才開始說。所以這個時間,佛陀也已經近八十歲的時間,快要接近在八十歲,要將《法華經》講完了。開始來到這個地方,我們現在已經第二十二品,對嗎?第二十二品了。到這個地方已經開始在付囑我們,在交代了。將過去的法,要好好接受好,要不斷延續後代去。這是佛陀現在開始,在交代我們了。所以「教詔為宣教」,希望我們將這個法接下來,還是要不斷將佛陀所說法,這樣往後繼續不斷宣導下去。這是現在佛陀心心念念最期待,所以我們也就要很用心來體會佛的心懷。
所以,「令眾得法益」。佛陀一輩子就是這樣、這樣地在教育我們,現在換我們要接受來,同樣這樣教育。佛陀那個時候傳給弟子,弟子受益;那個時候,佛陀將法,一直交代:你們就要再傳給後代。因為有這樣的交代,我們現在才能夠再接受到同樣這樣的法。所以我們到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後的現在,我們聽法,還是能接受到這樣的教育,我們也能得到法益。每天我們就說得很歡喜,聽得很快樂。最重要的,聽進去了,能夠入人群去付出。聽回來,這樣在說;這種出去又返回來,等於是回向。聽到他們的心得,聽到他們在外面在付出,入人群;入人群了之後,再返回來分享。不斷教育出去,不斷在人群中利益人群,利益人群了之後回報回來那種的法喜。
就像昨天,跟土耳其慈濟人來連線,胡居士,胡光中回來在臺灣,還有一位余居士(余自成),他也回來在臺灣。二位聽到土耳其慈濟要與本會連線,他們二位也趕回來。在這個地方,在我們靜思精舍,就將土耳其那邊的線牽起來。科技發達,這個線一拉,好像我們這幾個人已經到土耳其了,與他們同在;也好像他們整場的人,這樣搬來這個地方,很近,很親切感。聽他們在說話,分享的雖然是很親切,不過裡面所含的內容,實在是很悲悽啊!
那個地方,聽到傳回來的故事,就是受苦難,很苦啊!已經是經歷過了多久了,記憶中,近十年了。那個時候,胡居士與他們那裡的國會議員,還有市長,三、四位,還有教育局長,四位的人來了(2015年前副市長、教育局長到訪,2016年行政長、教育局長到訪),來到我們花蓮,聽他們坐下來在與我說話。說起了當地的悲情,說到敘利亞因為戰爭,人民為求生命安全,大家就是逃啊、逃啊,攜家帶眷這樣逃,流離失所到土耳其。那種血淋淋的,大家都走過了那個血淋淋的道路。
有人,再回想那個時候,有一位,慈力還是慈愛?(慈力)是約旦委員,她來臺灣在關渡與大家,幾千人,在那個地方分享,分享她的見聞。分享敘利亞難民往約旦跑,要逃的時候,隔壁就是約旦;他們能夠逃的,就是用往約旦這個方向跑,一直跑。後面的槍炮一直追,沿路邊跑,不巧的是槍炮很準,打到的,倒下去。有的家族,跑在前、跑在後,後面的看前面的倒下去了,自己拚命一直跑,也無法蹲下來,來看一下,只知道我的人、我的親愛的人已經被打死了。那種帶著悲情、痛心,還是向前跑。
想到那年,他們在這樣與我分享的時候,那個情境,每一段、每一段都是血淋淋。其中,還有一段,我也常常記得,那個鮮紅的記憶,一位媽媽懷孕快臨盆了,為了保護她肚子裡的孩子,所以她拚著性命跑,所以一直跑,一家人都帶著跑。但是,先生與孩子,也是與她這樣在跑,孩子在前面,先生在旁邊,看他們一個一個倒下去,她顧不得她的親人。她為了肚子裡的孩子,還是向前再繼續跑,拚命跑,跑到那個界限,一條線的界限,前腳踩過這條線,人就這樣倒下去了。那邊的人趕快救啊。因為他們戰爭有一條線,跳到另外這邊,有醫護人員在那個地方等待傷患,在救人;那一邊,還是一直在打人,拿著槍炮這樣在追。一線之隔,二個不同的國境,不同的國境,一條線的隔界,那隻腳跨過了,倒下去,那就是生命線。
所以她,這個媽媽在那個地方倒下去的時候,那一邊,那裡大家救啊,因為這個媽媽已經支撐到最後一口氣,踏過了那條和平線,應該是生命線,踏過去了,倒下去了。這,救護的人趕快救了,但是媽媽死了,救不起來了。及時剖腹,趕快剖開肚子,將孩子抱出來。大家可知道這個孩子現在,他的下落在哪裡?在慈力的家。她女兒、女婿,結婚十幾年都還沒有孩子。當這個媽媽在那個地方往生了,被剖腹,生出一個孩子。這個孩子要怎麼辦?一定要有規矩,在約旦的難民營,他要先公告:「這個孩子有親戚嗎?」若有親戚,就能夠認養過去;若沒有親戚,看看有人能夠領養嗎?後來慈力,我們的委員,當然是約旦人。慈力,她女兒、女婿,結婚十幾年了,沒有生育。
他們討論的結果,她就將他抱回來,將他認養起來。認養起來之後,二、三年後,這個孩子被認養二年多後,孩子生日,那個印象好可愛,為他點個蠟燭,一個蛋糕在那裡,小小的蛋糕,一支蠟燭。一歲的樣子,他就爬啊爬,爬到那個桌邊,他就爬上了桌子,去吹熄那支蠟燭。他懂得攀過椅子,爬到桌子上,這樣去吹熄那支的蠟燭,很可愛。這個孩子,現在應該也讀小學了。這是,這個孩子好命啊,這樣在逃難當中,母親這樣拚命,結果母親死了,孩子被救了,在這個好家庭的地方,被認養了。因為慈力的女婿是醫生,所以有這個好家庭來撫養這個孩子,這也就是在很悲悽當中的一個溫馨故事。但是,這個孩子,確定了父母、兄弟姊妹全都不在了,實在是人生悲苦事多啊。
敘利亞與土耳其,每次若在分享的時候,若再回憶,實在是很多。昨天,他們在回憶,同樣也是悲苦多啊!胡光中居士,一方面邊翻譯,一方面邊哭。看他們拿面紙給他,這樣一直擦,一邊翻譯一邊哭。可見,在敘說那裡的人的苦難,因為我們在土耳其,有一個分會(聯絡點)在那裡,我們那裡也有聘請幾位工作人員,這幾位差不多都是敘利亞人。那些敘利亞人逃難來到土耳其,就沒有工作了,失業了。而我們在那個地方本來就在做救濟,後來我們就有一個因緣,租一個地方來做我們的會所。這幾位,我們將他們聘來當工作人員,尤其是有學校(滿納海國際學校)。
在那時候,省長也好、議長也好,還有三、四位官員來了。說起了那些孩子逃難來到土耳其,七、八歲,六、七歲的孩子就要去當童工。也是在我面前,三、四位哭得這樣,我這樣,衛生紙讓他們來不及擦。他們那裡的人感情很豐富,說起那些孩子的悲情,所以聽了不捨,我才鼓勵他們,回去我們來辦學校,讓那些孩子,在土耳其先有讀書的機會。所以在那裡才辦起了小、中學。當然這過程也很辛苦,要將它辦得有國際認證的學歷,在二、三年前,一位有關國際學歷認證的主辦人來臺灣。因為他們在那裡,一直辦了很久,無法被承認,未來學生到哪一個國家,學歷都可被承認,又能夠到每一個國家,憑這個學歷能夠再接下去深造,能夠再讀大學。
總而言之,二、三年前,這位人士來精舍,我拜託他,他答應。果然,那個地方,胡光中陪他回來,就這樣,他說他回去努力。回去後,真正讓我們學校認證,現在算是有正式的學分,正式的學歷。若要去外面其他國家留學,還是有學分的。可以到其他的國家,這叫做國際學分了。總而言之,這貴人,雖然離我們這麼遠,卻是當中充滿了感情;雖然宗教不同,卻也是感情很豐富。這,昨天真的是感受很深。好幾個故事,都是很悲悽的故事。大男人邊說故事邊哭,在我們這裡,在做翻譯,也邊翻譯邊哭。啊!實在是人間悲苦,要苦到什麼時候才能夠脫離呢?才能夠和平呢?他們若不能夠和平,歸家不得,永遠流落在外面,生活很苦。這人間的苦真的是說不完。
但是他們說,有錢、有錢,以前有一位(慈濟辦公室志工阿布阿萊‧阿賈姆)說:「以前很看重錢,錢最重要,現在已經不是了。現在錢沒有比宗教的情操更重要,還是宗教的情操重要。現在看錢不是那麼重了,是宗教。」這是,聽到也是很感動。他邊說邊在哭,終於現在覺悟了;宗教能夠讓他去除迷思,迷失了,他可以覺悟。所以這時候是覺悟的人生。但是現實的生活真正是苦,要如何能夠讓他們離開這個苦呢?唯有法。他們有他們的教育目標,而我們呢?我們佛教的法也實在很豐富,聽來,一直覺得佛法真的是很豐富。而且我們有法,很深、很開闊,能夠包容一切。我們的法完全都在說我們自己,佛陀教育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人自己要自覺,知道苦也是我們自己自造過來的因緣果報、共業會集。
所以那些人所住的國家,那個業都共同這樣累積來在那個時候,國家不得安寧。這變成了逃離、逃難,變成了寄人籬下,尤其生活很難得過。這時候要靠我們幫助他們,發放,平時是每個月發放,平時每個月發放六千多戶,他們這次同樣有發放,但是發放的戶數較少了。應該要比較多,為何會比較少了呢?因為同樣有禁令,很多人不能出來,被禁令了,不能互動。
所以我們這次,雖然有禁令,但是苦難人很多,孤兒、寡婦也偏多。所以我們這次發放四千多份,好像,記憶中好像,這次以這樣戶數在發放;每個月的發放,他們說,這個月的發放減少了。總而言之,苦難多,我們若能夠在那個地方,給他們生活幫助,又能夠讓他們精神上有一個依靠,這樣他們日子還是可以過,雖過得很辛苦。在我們這裡,我們要很感恩、歡喜,因為我們能安靜聽法,所以我們「得法大歡喜」。「當知佛宏恩」,佛陀教育我們,讓我們能夠很了解開闊的道理,道理若開闊、了解了,自然生活安和樂利,自然好人偏多。
昨天土耳其慈濟人也說,他們用慈濟的身分去做救濟,大家就說:「慈濟都是好人,不論慈濟你是什麼宗教,凡是慈濟就是好人。」那種讓人肯定、認定,不同的宗教,還是肯定慈濟就是好人。是啊,佛陀的宏恩教育我們,不分宗教,我們都能夠去做幫助人的人,這是多麼有福的事情。所以,「當知佛宏恩,無以言回報」,是要如何說我們要報佛恩?根本我們要用什麼來報佛恩呢?我要拿什麼來報佛恩呢?唯有佛陀的教育,我們身體力行在人間。佛陀要我們慈、悲、喜、捨,四個大字,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我們有做到了沒?佛陀教育我們「四無量心」,我們這個無量的心,有開闊了沒?這就要我們問自己,我們若有受教就是報佛恩;我們若沒有受教,唉,佛也是很擔憂。
所以,「唯宣大法,續佛慧命」。大家要立決心,來宣揚佛陀的教法,我們一定要堅定立志,繼續佛陀的慧命,「方稱名為報佛恩也」。所以「感佛宏恩,育佛慧命」。佛陀來養育我們的慧命,所以佛是大慈悲,佛是眾生的大導師,所以我們要好好用感恩心接受佛陀傳下來的大教,我們要聽,聽得清楚;要身體力行,用心走。前面,因為這些文都很簡單,將現在的人間事與大家分享,昨天的事情今天說,讓大家知道現在人間的路,「經者,道也;道者,路也」。現在人間的路是這樣這麼難走,所以我們要好好開一條道;這條道來接我們這個經,經的道理如何由這條道走到人間路去,所以我們要很用心。昨天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複習:「於未來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來智慧者,當為演說此法華經使得聞知,為令其人得佛慧故。」
這是我們昨天說過了,我們要相信如來的智慧,向我們說這麼多,我們應該要承受佛陀的教育,我們也要開始聽,要入耳,之後要傳、要說。我們要好好用心,希望我們聽得到,別人也聽得到,人人接觸到這部經,能夠入佛的智慧。這就是我們要很用心,也得要有決心發弘誓願。接下來這段文,再這麼說,
經文:「若有眾生不信受者,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
經文解釋:
「若有眾生不信受者」;或有眾生,以緣淺故。於此妙法華經不能信心如教領受者。
是啊,若有眾生不信受這部經,《法華經》若不要信受,因為它很深、很長。記得嗎?佛陀開始受舍利弗「三請」,才答應:「我豈得不說?」開始要說,當場就五千人站起來,退席而去。可見要聽這部經,佛在世都能夠當場退席,都不想要聽了,何況是二千五百多年後的現在呢?實在是佛陀也很感慨!「若有眾生不信受者」;「或有眾生,以緣淺故」,假若有人在這部經,或者是不信受的人,不信的人,若像這樣就可以…,因為他的根機、緣都還很淺。「於此妙法華經不能信心」。因為他的緣還淺,他的根機又還未到,所以他無法接受到,那當然也無法「如教領受者」。
經文解釋:
「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當於如來,餘方便深法之中開示教導,令得利益,生大歡喜。
所以,「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當於如來,餘方便深法之中,開示教導,令得利益,生大歡喜」,像這樣的人無法接受《法華經》,我們也不可放棄他,我們要用其他方便的淺教或者是深的教。譬如阿含,阿含就說因緣果報,就像這種故事式的,讓他入佛門來;多了解因緣果報,可知、可怕,懂得不要造惡,要多行善,這也是另外一種的教育。或者是用「頓教」,很快你就要知道,要知道這要如何悟,有這樣比較利根的人,就是簡單明瞭、清楚了解,這是又另外一種的教育。
《法華經》,它就是都涵蓋到,循循善誘,裡面也有譬喻;「法華七喻」,很有名的譬喻。這個〈譬喻品〉聽起來較清楚,好像在說故事。當然也有很深的,用很長的時間為大家解釋、分享,那些都過去了。《法華經》也講超過十年了,這麼長的時間,當然到現在來,這些文都差不多該說的都說過了,本門都過了,現在只是在交代,所以文很淺顯,深的過了,現在很淺,這樣讀、這樣看差不多就懂了。所以若還不懂,或者是不想,與這本經無緣聽不進去,你就輔導他去讀其他的經。這是佛陀的方便教法,提醒我們也可以引導他們這樣走過來。所以佛法涵蓋,蓋天鋪地,隨時拿來就有法可度眾生,我們若用心,無處不是佛法,無時不是真理,所以我們要很用心。
*餘深法,不專指何經,或為大乘方廣經典,或為小乘經典,或為人天等善法。
所以,「當於如來餘深法中,示教利喜」。「餘深法」,餘深法就是有其他的經,佛陀就說,這部經若沒有因緣,你就給他其它的法,深淺隨他的根機,就是不一定哪一部經,所以「不專指何經」,不一定。佛陀就說:「其他方便教育。」過去說那麼多了,任何一本經就應機逗教。所以「不專指何經,或為大乘方廣經典」,也是很深又很大。「或為小乘經典,或為人天等善法」,說五戒、談十善,就像這樣都可以,因為那些根機都還未成熟。
*即為佛法,皆令眾生會歸佛義,故即盡為深法。其不見法之深義者,以眾生取著於法相故耳。
蓋苟為佛法,雖極淺為五戒三皈依、一稱南無佛之類,均為深法,以已入佛道故。
所以,「既為佛法,皆令眾生會歸佛義,故即盡為深法」。他們若有辦法,我們可以應機,讓他更深一點來了解。「其不見法之深義者,以眾生取著於法相故耳」。因為他對深的道理,不想要去探討,因為這些眾生因緣還未到,他還有執著,心門還打不開,沒有辦法,法將它總攬入心來,我們就隨他的緣教。「蓋苟為佛法,雖極淺為五戒、三皈依、一稱南無佛之類,均為深法,以已入佛道故」,所以,佛法雖然也能夠說極淺,哪怕三皈、五戒,光是稱一個南無佛,它也可以說得很深!
淨土宗就是唸佛、唸佛啊,一句彌陀佛,你就完全解脫;要看唸佛有徹徹底底唸到佛心是我們的心,唸出了真誠真如本性的佛。這也是方便門之一,引導他從不認識佛,到認識佛,到佛是我們的本性,從我們的本性入到我們的精髓,真真正正我們的真如本性。這也就是唸經,如何唸,唸得真正體會。而聽佛法,聽到真的是入我們生命的心版裡去。所以,這我們要很用心。
*彼外道之世間有漏諸法,雖已修證至非非想定,固不足以及之。
「彼外道之世間有漏諸法」。外道,也是說在修行,佛陀在世,就九十多種修行的方法。外道教,他們也叫做修行,但是修的不是很完全,有漏,有漏諸法。「漏」就是無明,還有掛著無明存在。我們的法還是被漏掉的,因為無明沾污我們,所以還未很完全清淨。「雖已修證至非非想定,固不足以及之」,就算你修到非非想處天,這還不是究竟。
經文解釋:
「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若能隨機如是授道,諸佛本願誓度眾生能順佛意,是報佛恩。
所以,「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我們若能夠體會這些事情,不是執著我能夠修行修到多高,不是這樣。我們應該要知道本分,佛法就是接來的,第一步驟就是我們要教菩薩法,入人群中去,做到三輪體空――無我相、無人相、沒有物出去的量的相。這,沒有我布施多少的人,沒有他接受我多少的布施,都沒有,無我、無人,其中也無物給彼此,都沒有。這,三輪體空了。
所以,「汝等若能如是,則為已報諸佛之恩」。若能夠隨機,教授這樣的道法,「諸佛本願誓度眾生能順佛意」。我們就是做佛想要做的事情,走佛所走的路,我們叫做學佛。我們就要誓願度眾生,我們若誓願度眾生,那就是順佛的意,「是報佛恩」。佛陀就是這樣,這樣帶我們,這樣教我們,因為這是佛的本願,所以他自己也是這樣的願,弟子也同樣要有這樣的願,這樣就是報佛恩。
*此釋權教餘法及勸信報恩。謂若遇根性未熟之眾生,不能信此妙法華經者。
當為權說其餘有深義之經法,以調伏其心,令生法喜。苟能如是受持,如是示教,斯為已報佛恩。
「此釋權教餘法,及勸信報恩」;這就是解釋、教育這個權教的法。就是這樣,所以這樣來勸我們,勸哦,循循善誘的教導,叫做「謂若遇根性未熟之眾生,不能信此《妙法華經》者」。我們若遇到眾生的根性還未成熟,無法講這部《法華經》,若是這樣,「當為權說其餘有深義之經法」。這很淺顯,我們看就知道了。「以調伏其心,令生法喜」;用這樣來調伏心,能夠生出法喜,在這經之中,我們就自然生出了很多的法喜,就很想要聽、要了解;了解之後我們就身體力行。「苟能如是受持,如是示教,斯為已報佛恩也」;若能夠這樣受持,就是報佛的恩。
*佛恩難報,然亦非竟難報,若能受持是經,並廣勸人受持,即為已報。
菩薩啊,報佛恩就是這麼簡單,聽佛的教育。所以,「佛恩難報,然亦非竟難報」;也不是很難報,還是很簡單。「若能受持是經,並廣勸人受持,即為已報」,就是這麼簡單!佛陀就是那麼容易滿足,佛陀的教法只要大家用心將它傳,用心來教育,再傳給下一代,再傳,這樣叫做報佛恩。過去豈不是說過,我們若能夠傳第五十代,我是一直說,要說第五十代。若五十人,你們在這裡坐著就幾十人了,其實我們佛經之中說的第五十人,是這樣橫的普遍。我很期待,一代一代,這樣繼續當我們的責任,傳到第五十代。第五十代,還有他們的因緣再傳、再傳,以五十代為我們的目標。
所以,各位菩薩,傳法其實沒有困難,只要發一個心,法永遠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佛的教育是為我們開路、鋪路、開道,讓我們入經文之中;經文給我們的教育,我們是如經修行,沒有做不到,有心要做,做就對了。祝福大家,要用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