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Empty
發表主題: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Empty周四 10月 21, 2010 5:38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8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Empty周五 10月 22, 2010 5:55 am

【證嚴上人開示】
諸法合心最善念
團隊和氣覺有情
人間互愛度眾生
從事協力圓覺行

合心、和氣、互愛,這不就是我們慈濟團隊,大家應該有的嗎?其實合心,諸法合心,合什麼心?諸佛菩薩,我們要知道人人皆有佛性,大地眾生都是與佛同等,慈悲智慧,最善的念,眾生人人本具,這就是諸法。
「團隊和氣覺有情」,我們入人群中必定要團隊,單獨一個人太孤單了,無法度眾生,看佛陀成佛之後,雖然是覺悟了,雖然他有法,但是也要有眾,所以他回歸鹿野苑,度五位比丘,成立佛法僧完具後,開始展開了度眾生。
所以要團隊和氣,就是要有一個團隊,才能成氣候,所以僧團人慢慢地增加,佛陀無不都是要人人能夠覺悟,不過,凡夫眾生要一步一步地引導,讓他透徹真理,人人本性,這個覺性浮現出來,發心立願,再走入人群中,這叫做覺有情。
就是菩薩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必定要有團隊和氣的覺有情,所以「人間互愛度眾生」,覺悟的有情,就是要入人群中,在人與人之間教化,希望人與人之間能夠互愛,彼此已度度當度,當度度未度,這就是「人間互愛度眾生」,還要「從事協力圓覺行」。
我們為人群付出,不離開人事理,為了人世間的眾生,人人在凡夫地,就是無明顛倒,所以佛陀才需要來人間,把眾生這種無明顛倒,導向正確的道路,這就是為了人,所以要來從事,設種種的方便,同樣不是一個人就做得到,佛陀還是需要他的僧團比丘,還要修行,分散到各地,去度眾生。
所以在家弟子尊重出家弟子,出家的弟子,要倚仗在家弟子,再普遍在人間社會中,看《維摩結經》,維摩結是一位居士,他能貼近佛的心,所以他也能為大眾說法,為菩薩說法,為比丘說法。
所以有一句話說,在家菩薩智慧長,所以說來,佛性都是平等的,所以我才常常說,合心就是協力,「從事協力圓覺行」。
我們若走入人群,為人群從事服務,這就是最圓滿的覺行,自度度人,所以我們大家要很合心,甚至也要很協力,合心是最善念,協力就是圓覺行,最圓滿的,但是中間不能離開和氣互愛,和氣才能覺有情,互愛才能夠度眾生。
所以慈濟的四合一,很吻合無量義經的精神,在第九功德,也已經說過了不是嗎?
<無量義經集選>
第九功德難思議
願力得登善慧地
辯才無礙得清淨
宿業重障一時滅
次第莊嚴波羅蜜
入大總持精進力
極苦眾生另解脫
善滿十方遍各地
如法修行得道果

同樣我們要發心,我們才能夠一地一地,登到善慧地,那就是第九地了。
到了第九地,我們就能夠,通達道理,辯才無礙,一切都是真正的清淨,宿業重障一時滅,我們的所知障、煩惱障,能一層一層掃除,我們假如要掃除我們的煩惱,我們必定要身體力行,就是波羅蜜,莊嚴波羅蜜,有六波羅蜜,十波羅蜜,這是我們修行不可缺少的。
六波羅蜜
1 布施
2 持戒
3 忍辱
4 精進
5 禪定
6 智慧
十波羅蜜
1 布施
2 持戒
3 忍辱
4 精進
5 禪定
6 智慧
7 方便
8 願
9 力
10 智

我們若能這樣,就能「入大總持精進力」,「極苦眾生另解脫」,「善滿十方遍各地」,「如法修行得道果」,這是我們《無量義經》的偈頌,所以我們若能莊嚴波羅蜜,我們就能「入大總持精進力」。
總持門,那就是總一切法,持一切善,這個大家都知道,我們既然能總一切法,那就是要合心,合心才是真正最善念,所以總一切的善念,持一切的善法,所以這樣我們必定要精進。
精進,總一切法,持一切善,這樣這些極苦的眾生,就能解脫了,因為我們能得到,四無礙智,莊嚴波羅蜜,這些都是善法,所以若能運用善法,我們就能入人群中度眾生。
有的心靈的苦難,有的人是物質現實的苦難,所以不管是心靈,或是外在的苦難,得到法的幫忙,極苦的眾生也能得到解脫,所以這個善,善念,善法就能滿十方遍各地,「如法修行得道果」,我們若能按照這個法,來持法修行,自然我們的心,煩惱無明能洗得很乾淨,自然就能矯正我們的身行。
所以一切宿業習氣,我們自然就能消滅,因為我們人人,習氣都是在執著,執著我們的心意,以為我自己想的都對,以為我做的都是對的,有人糾正我們,我們就滿心的煩惱,這樣就會很辛苦,這叫做習氣,人人心本善,只是習氣太自大了,太執著了,這都會惹來,自己重重的業障,一層一層的業障。
所以我們若能真正去體會,《無量義經》裡面的意義,自然這些重重業障,自然能夠滅盡,能夠消除掉,修行無他,就是要消除我們宿業的習氣,我們若能將執著的意去除,什麼樣的障礙就都沒有了。
所以能夠便得清淨,逮得無礙辯才,我們所有的業,習氣若去除了,心就清淨了,就如一面圓鏡,大圓鏡智就出現了,世間一切的人事物都很清楚,境來,境清淨,我們能夠了解人事物,如何處理才能輕安自在,這就是無礙辯才,能夠好好地說,好好地教,方向,報真導正,跟你們說這些道理是真的喔,你們的習氣錯誤要改過來,這就是無礙辯才,才有辦法說服眾生的心。
入大總持門得精進力,最終我們就是要入大總持門,所以這個大總持門,其實是我們這個大團體,不能欠缺的。
所以我們常常說,慈濟四門四法,第一就是要合心,合心在慈濟裡面,就是很資深的委員,我們很資深的委員,我們很資深的,能了解我們修行的道場,要如何開始清淨我們的心,糾正我們人生的方向,同時也是發心入人群中,這都是合心的人。
無論是靜思法脈,或是慈濟宗門,都能很清楚,所以合心傳承。
第二道門就是和合門,那就是和氣,我們要和聖賢的心,「聖」就是佛,「賢」就是菩薩,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和聖賢心及佛心,漸漸接近,貼近佛的心,我們還要合菩薩道,所以和聖賢心,合菩薩道,這就是和氣。
和氣就是要像拱橋一樣,從此岸到彼岸,我們要當橋、當船,將這一邊的凡夫,度到那一邊的聖人境域,所以我們修行者要像拱橋一樣,這就是和氣的。
人人要和和氣氣,我們才能夠將煩惱心去除,到達清淨的心境,所以必定要學會如何跟人和氣,和聖賢心,合菩薩道。
第三我們就是要互愛,互愛就是關懷門,觀,觀心自在,我們人人的心,要自觀,向內自觀,我們要常常輕安自在,還要寬,寬懷多包容,我們要學,學如何才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我們若沒有常常向內自觀,我們心的煩惱,塞滿了自己的心地,每天都很煩惱,不斷都是用懷疑的心,貢高的心,貪瞋癡慢疑的心,這樣我們的心就很不自在了,所以我們要常常反觀自照,我們的心有自在嗎?心自在的人,自然他就很寬懷,對大地眾生都是很包容。
所以常常說,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但是我們大家要學會這個功夫,不容易,所以這個觀懷門非常的重要。
再來互愛,互愛是大道,我們若能夠互愛,我們才有辦法通達大道,人與人之間不懂得互愛,向前的道路就會自己自障礙,所以互愛觀懷門,若是要通達大道,心要寬、要開、要大、要自在,這才有辦法通住菩薩的道路。
第四就是協力,協力就是力行門,力持諸善法,行遍人間路;你看那個「協」字,就是三個「力」加起來,「三」,就是眾的意思,三人以上叫做眾人,所以很多的力量要結合起來,這樣就是力行門。
常常說,天下的米不是一個人吃的,天下的事不是一個人做的,所以我們要做天下的事,天下事,我們必定要號召天下的人,一起來做,世間這麼多苦難人,一個人扶不起,必定要很多人來扶持,這樣眾生,極苦的眾生才能夠解脫。
所以我們必定,要號召很多人的力量,所以這叫做力行門,要有很多的力,來護持,來推動,所以我們要護持,要推動的,就是諸善法,很多的善法,我們必定要從自己開始,我們自己若能身體力行,以身、心,盡自己的力量,我們若能盡心力,獻身命。
若能如此就能身敎,口說法,身行法,所以說來,心用佛心,法,用在我們的行動中,所以心中有佛,行中有法,法入人群度眾生,這也是我常常說的話。
所以力持諸善法,大家共同來護持,大家共同來推動,我們才有辦法行遍人間路,我們應該要好好地從事協力,來圓覺行,這當然要從合心開始,和氣、互愛、協力,四法合起來,行於四門中,若能一門一門開啟,這樣總一切法,就能持一切善,請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靜思晨語--20101021第九功德(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法譬如水-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