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日 6月 28, 2020 12:37 pm

2020062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世間所有諸華香,
乃至沈水旃檀香,
如是等香週遍聞,
唯聞戒香遍一切。
法界中一色一香,
無非中道戒德香,
佛界眾生界亦然。

  大家用心啊!是啊,時時要用心,日日要用心,分秒的心,總是要好好顧好我們這念心啊!是啊,人間,永遠永遠我們必定要去體會、了解性命。生命長短,但是誰能知道啊?人,今天,為明天、為後天,為未來的無數年,一直一直都在自我規畫。但是,佛陀就告訴我們:「人間無常。」哪怕是大自然的法則,大自然的世界,看看這世間的一切,有成、住、壞、空;人呢?有生、老、病、死。當東西有的第一天,我們就要去想,我擁有這個東西的第一天,我很歡喜,要好好歡喜永在,好好愛惜、疼惜,多多利用它,讓這項東西能夠發揮它成為一項有用的東西。一直為人所疼惜、有利用,這就是東西的價值。

  人呢?也是同樣。我們人已經生來人間,誰來疼惜我們?除了父母疼惜、愛,再來,就是要自己疼惜;疼惜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責任。疼惜我們自己,一來孝順父母,二來報眾生恩,三來報佛恩。父母疼惜我們,所以我們要感父母恩,要如何來感父母恩呢?將我們的心照顧好。一生在人間,分秒時間、時日在過,我們要做一位,沒有虧缺的人生,要為人間去付出,這都是報父母恩,也是報眾生恩,同時也是報佛恩。我們若是佛的弟子,依教奉行,佛陀如何教我們,我們依照佛陀的教育,身體力行,這叫做報佛恩,也就是對佛最大的供養。所以供佛,就是報佛恩。用什麼來供養?就是身體力行佛的教法,這叫做報佛恩。

  而我們為什麼要入人群,去為人付出呢?那就是佛陀教育我們行菩薩道。菩薩道要從哪裡來呢?「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因為有苦難的眾生,我們要去投入,所以有了苦難眾生來成就我們的菩薩道,我們要感眾生恩。何況我們生活在人間,哪一個人沒有用到眾生會合的力量,讓我們能生活呢?常常說到,衣、食、住、行,剛才要走進來,走出了書房,一步一步向前走,自己就這樣想:這麼地平坦、這麼乾淨的地板,讓我這樣一步一步,很穩定走入了講堂來。進來,舒適的禮佛;坐下來的這個地方,就覺得什麼都俱全,有桌子、有椅子。我要說的話,有人願意聽,感恩!這些因緣都具足了,所以我要感眾生恩。大家成就我一切的物資,沒有欠缺,從走路平坦,衣著也整齊,進來,一切都具備,這都是人人、人人的付出。

  世間有這些原料,用這麼多人的發心,他們這樣慢慢雕、慢慢刻,有一張桌子,這麼俱全,讓我摸到桌子,走過來,手接觸到這個桌子,很優質,很優、很好;這椅子可以讓我坐下來,想想看,這豈不是用很多人的人工完成的嗎?

  昨天有一群慈濟菩薩,從北區來,問他們:「你們這一次這樣來,回來了……。」他們就說:「師父,我們回來清掃啦!」「我們每天都這麼乾淨。」他們說:「我們每年要一次,很高的屋頂,我們眉眉角角(指小細節),都要讓它一塵不染。」「是喔,這麼高,那要擦,無法每天擦。」在天花板裡,連天花板都要讓它一塵不染。這樣疼惜自己的家庭,這就是慧命的家庭。他們就說:「回來了,回來就要幫忙。我們大家爬高爬低,習慣了,所以回來幫忙清掃一下。」要感恩嗎?很感恩啊!這就是大家用愛會合,讓我們周圍乾淨,成就一個莊嚴道場,感恩啊!

  我昨天在會客室裡坐下來,前半段與美國在連線;與好幾個國家,不同的洲,很廣,在那裡與他們一一連線,聽他們說話等等。一、二個鐘頭的時間,聽大家分享,他們大家都在精進,大家平安,大家都在精進。精進的過程,就是聽經,「我們都有薰法,我們現在大家比較閒。」因為這一波,很多工商界就較停歇,大家工作也就比較不會那麼忙碌,所以利用這個時間,在家裡就是連線薰法香。甚至平時,大家在社區就是讀書會,心得互動,互相分享;有的人抄經、寫經。這,就是這樣聽,師父很歡喜,大家懂得利用時間,這段時間,比較無法出去外面活動,就利用時間,大家共同讀書,大家家中薰法、聽經。早上,配合我們這裡的時間,不論是一大早,或者是半夜,或者是中午,光只是一個美國,不同的洲、不同時間,他們都共同薰法。這就是心有志一同聽聞佛法,聽了之後,他們法入心了。

  就像這一波,他們心很安穩。而且,外面有需要,他們將自己防護得很安全,還能夠送東西給需要的地方。聽起來,全球有慈濟人的國家、慈濟人的心態,慈濟人的動作,差不多都是這樣。這樣聽,總是會很歡喜,這就是敬的供養,精進行的供養,師父很歡喜。歡喜在這個時間,普遍聽到不同的國家,他們有共同精進的方向,這讓我很安慰。昨天下午,下半段,彰化的菩薩回來了。中午到達,下午在這裡與我分享。而在彰化靜思堂,也有一群在現場,我與彰化靜思堂連線,彰化的菩薩回來師父身邊,陪我與彰化無法回來的人,與他們在那裡連線。周圍圍繞著都是彰化的弟子。所以,這也讓人覺得:是不是現神力呢?在面前的那塊布,只要連線,這樣,手指一壓,彰化靜思堂準備好了,坐得很整齊。開始看到他們的影像,聽到他們的聲音,而我的身邊,在花蓮坐著的也是彰化的弟子,這樣遠近圍繞都是彰化的菩薩。

  在那個地方,開始要與我說話了,我對他們都很讚歎,因為彰化靜思堂二十周年了。他們利用這個線上,就來報告說:「師父,我們彰化靜思堂二十周年了。今年要做二十周年慶。」彰化靜思堂啟用二十周年了,就提出來說,「我們想要這樣、這樣、這樣規畫。」那個圖就很明顯,現出來在畫面裡。很詳細,我就告訴他們:師父,第一讚歎你們,我很歡喜,你們很精進。聽經不間斷,精進,抄經、寫經、讀書會,這都是心不離法。而你們彰化靜思堂,那個建築已經很古樸、很優美啦!尤其是鹿港,彰化那個文化,真的是留得還很十足,你們就由你們的文化,自己去安排,那個地方平常我去,大家很整齊,而且佈置得很好,什麼樣的文物全都有。平常這樣,就已經很整齊了,再來,你們要如何去展示出你們的文化?在這個地方你們去做,師父安心,我沒有意見,我應該都是為你們讚歎!

  說完了之後,他們就拿一本陳文錦居士,他今年九十三歲了,他寄放他們一本,一字一字慢慢抄的經,那就是《無量義經˙德行品》,那字寫的很美啊。他就交代他們,告訴他們說:「我今天無法回去,你們一定要向師父說,一定要告訴師父,叫他身體要顧好,大家都很需要聽法,他要說法,而我無法回去,這本你幫我送回去給師父。」這本,他們給我,我將它拿在手裡。在翻,聽他們在報告,報到有一段,也是裡頭的一段,是他要對師父說話,在他們要來之前。他說:「我無法去,你們幫我錄影,我要跟師父說話,就是叫師父健康要顧,等等。」真的就是錄影,在畫面上對師父說話,就是說這些話。

  我們彰化菩薩,他就說,「我光是為了錄這一小段,就用了很久時間。很認真,他就是要錄得很好,每句話說得很清楚讓師父聽。」所以,錄一段這樣回來,回來向師父說話,但是那一分多鐘的錄影看完之後,我手還拿著他抄的經,接下來,他們就告訴我:「師父,我們要來的時候,一直交待,我就這樣告訴您。但是我們坐在車上,還沒有到花蓮,他家裡的人一通電話,說:『陳居士往生了』。」「啊!是怎麼了?」「有怎麼樣嗎?」「沒怎麼樣,早上他還好好的,來花蓮的人早上去坐車,而他早上去田裡,就是去田裡時跌了一跤,這樣跌下去,就這樣就往生了。」刹那間,歡歡喜喜出門,這樣跌倒下去就不再清醒了。

  他,一輩子九十多歲了,就是跟著師父,很資深了。彰化的慈誠,他在聽法、做慈濟很精進,在家中還在種田,他不肯休息。家裡面大大小小,孩子、媳婦、女兒都已受證了;十幾個都受證了。委員、慈誠都很完整,裡面榮董也是這樣很完整。所以菩薩道在人間,用身體專心投入,全家都帶出來,都是委員、慈誠、榮董,很齊全,都是菩薩。慈濟人要來花蓮,告訴他們:「我今天無法回去,你們一定要跟師父說這些話。」但是,他還是不放心,再叫人為他錄一段,他直接告訴師父,那就是:「師父,要顧好身體,我們大家都需要聽經。」就這樣,說得很清楚。

  陳文錦居士,這樣,這麼地精進,他們家的人就向法親通報,他們說:「告訴你們,但是你們來不必為我們悲傷,要祝福我們,祝福我們的爸爸快去快回來。」家裡也是這樣很成就他,「快去快回啊!」這一個家庭就是這樣,那麼地俱全對父親。他這樣歡喜出門,刹那間這樣往生,家裡的人,他們也知道父親期待就是這樣,很灑脫,告訴法親:「若你們來,就是祝福我們就好,祝福我們的爸爸快去快回。」我聽到了,昨天聽到彰化這群菩薩,跟我提起陳居士。他們要上車時,他還交代:你們要這樣告訴師父。也寄這本手抄的〈德行品〉回來給師父。這樣,就去了;就這樣歡喜,快去快回,不可思議啊!

  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這樣,這用愛鋪路,真的是在這個人間,期待這個快去快回來與師父同心。我昨天就說:「他先去鋪路,師父若再去的時候,看是他要來幫助我淨化人間,還是我去幫助他,有志一同啊!」這就是慈濟人的發願,生生世世、心心念念、那來來去去永遠就是在法親裡面;世間要永遠不斷去來、來去淨化人間,這就是慈濟人的心願。所以各位菩薩,愛的力量,發心立願,無私大愛,為人群付出。平時我們叫做「四弘誓願」,常常在回向文唸,「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這些。所以,我們生生世世,這就是向佛做最好的供養,心無貪戀,來去自在,這就是佛法已經很入心了。昨天的文也是這樣說,

經文複習:「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

  「作是供養已」。就像陳居士來人間,真的對人間的付出,對佛法的精進,對家庭、對社會,真的都是在付出,這也叫做供養。對師父也是很孝順,這是真供養。「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這樣在入定當中,已經出定了,「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菩薩這樣發心立願,他是一切眾生歡喜。這位菩薩,一向都是在做供養,為人群付出、「神力」付出等等。後來,他還是感覺這樣的供養不夠,他還是要用他的身體來供養,要如何供養?這個地方就再說,接下來的文,

經文:「即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沈水、膠香,又飲薝蔔諸華香油,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

經文解釋:
「即服諸香,栴檀、薰陸」;服薰陸者,出於西方,即樹膠。夏天日鎔滴沙中,在地有香,謂之薰陸。

  這全身啊,他不斷不斷將這些很高貴的香,一直向自己的身上灌、服,就是灌啦、抹啦等等,總是內外將這些香,內外全都共服。這表示準備將這個不淨身,成為一件供佛的東西;所以用很虔誠的心對這個身體,灌、服這些香,種種的香料,總是用在身體……。這表示「即服諸香」,服就是抹或者是飲,或者是抹,這都可以叫做服,服用種種這麼多的香。

  薰陸,這種的香料,那是西方才有;不是西方世界,是在地球西邊才有這種香的樹,這種樹,不是平時就會香。若是在夏天,它這個東西,這棵樹若是割它,它會滴東西,滴那個汁下來;那個汁滴下來與這個土地接觸,這樣,那個時候它就會有香味,這種的香也是很不簡單得。就是「服薰陸者,出於西方」,這裡說的是,那個地方,有這種的樹;這種樹若是它流下來的那個汁,與土地這樣接觸,那個地方就會香。所以,「夏天日鎔滴沙中」,它會滴下來,那個汁會滴下來,所以「在地有香,謂之薰陸」,就是薰陸香。

經文解釋:「兜樓婆、畢力迦、沈水、膠香」
兜樓婆:香草。
畢力迦:丁香。
沉水:沉香
膠香:松香。

所以「兜樓婆、畢力迦、沉水、膠香」;兜樓婆等這些都是香草,這些都是草類,草木類的香。

經文解釋:「又飲薝蔔諸華香油」
薝蔔:黃色華。
以諸華香浸油令香。

  「又飲薝蔔諸華香油」,這些都是用香草去製煉成為油,這花的色,就是黃色的花。總而言之,這都是花的生態,會香的花,如何去煉成油?這裡有幾種?有六種。六種很高貴,香的草木,去煉成了油,叫做「六香」。

*六香喻六度行,諸華香油表微細小應世所需諸行。

  「六香」那就是譬「喻六度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一個譬如,這叫做德,布施有布施的德,持戒有戒的戒德等等。所以,那個「德」散發出來的那個香,譬如「六香」、譬如「六度行」。「諸華香油」,就是表示真正的微細。不論是花啊、是草啊,都要經過淬煉,讓它成為精油;我們協力廠就有在淬鍊,所以要經過了多少工夫,讓這些樹木、草類變成了油。

  「表微細小應世所需諸行」;這就是我們平時的細行。我們平時做什麼事情,全都要很用心,舉手動作,要很細心,凡事都要很精細,做得很好。看看,有的人毫芒雕,一根頭髮就可以刻出一部《般若心經》;一根頭髮就有辦法刻出了《般若心經》。這種細工,你還要再用顯微鏡,好幾倍的顯微鏡去放大它,看起來筆劃,一個筆劃都沒有缺。那叫做毫雕,很毫芒,一粒米也能夠刻一部的《心經》。

  這就是人,那個工細如天工,覺得人實在是萬幸,真正什麼都會,什麼樣的細雕都做得出來。所以說起來,只要專心,人這雙手的巧妙可以製作出很多東西。而大自然界也有這麼多不可思議,我們說不完。看來是草木,原來是珍貴的香料,這都是用我們的肉眼看不出,但是樣樣都很珍貴。所以說,東西拿來到手中,我們要珍惜它。同樣的道理,何況人與人,人人都很有用,只要肯發心,心力用對了,就是人生的價值。人生在分秒中在過,累積起來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剛才在說陳居士,我們很不捨,但是要為他祝福。一輩子他很細心,而且很付出,能夠做人的典範,為人間這樣在付出,這就是他的細心。他用很無量,無量數無法去測計、測量他的細工,從心思起。所以說起來,人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心思用對了,做的事情對,這就是最微細。我們的心思,做的事情都是對的,這就是很細膩。

  所以說起來,六度,這些「諸華香油」表示微細,真正的微、細小,應世所需的諸行;真正的細膩,世間所需要,你輕輕一句話,說不定成就了一個人對人間的大奉獻。所以我們說話要很細心,一句話可以成就一個人為人間大貢獻,這也說不定,所以大家要很細心、用心。所以不是一時而已,分分秒秒要恆持,到什麼程度呢?

經文解釋:
「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如是淨身持心千二百歲已。千二百,表根塵十二處。香如木犀油等可以塗身。

*塗身表外淨。欲希淨德之果,必內外一如,廣行六度萬行,淨六根塵,破色身之妄執,證法身之真常。

  「滿千二百歲已」。這些菩薩,那些佛,還有那些人在那個時代的壽命,千二百歲。這樣時間都沒有浪費,「盡形壽,獻身命」,「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如是淨身持心千二百歲已」,這心很清淨。這「千二百」歲,這就是表示,「根塵十二處」,我們六根、六塵合起來就是「十二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外面的塵境,這過去都已解釋過了,色、聲、香、味、觸、法,大家應該都清楚了。

  所以,「香如木犀油等可以塗身」,這些香都能夠塗抹在身體,能夠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東西在那個地方,那個時代,對這個香油塗身是很需要。他們就是,天氣熱就要用這樣,塗抹身體,身體才能夠輕鬆,香。「塗身表外淨」;所以塗身表示身外清淨。「欲」,就是希望能夠淨德,我們很期待身心乾淨,不只是內心發願,我們身體的外面也都要乾乾淨淨。「必內外一如」;希望內、外乾淨的果,結果啦!所以必定要內外一如。

  我們人,最不乾淨就是人的身體,我們要如何讓人的身能夠很乾淨呢?我們就是要「廣行六度萬行」。六度萬行成就我們的德。德就是表示香,所以「淨六根塵」。我們看東西,我們就得要看正經的東西,不要去看污染的,眼睛光只要去看那些色欲,這樣不對。我們將我們的眼睛用在好好吸收心得,可以利用在人生,方向有正確,所以我們才有辦法行菩薩道。所以眼睛…,反正我們的六根塵都用在正向,所以,「必內外一如,廣行六度萬行,淨六根塵,破色身之妄執著」。這字已經說得很淺白了,所以,「證法身之真常」。我們好好用心,法是從耳朵聽進來,我們放在心中,身體力行去體會,感受到法對人的利益,不只利益自己,也利益人間。

*身為道器,但色身不淨,欲作供養,須洗滌之令淨,故服六香,以表無上清淨之道器也。

  「身為道器」,身體就是道器,我們要修道、修行還是要靠這個身體,所以叫做「身為道器」。「但色身不淨,欲作供養,須洗滌之令淨,故服六香」;我們這個身體,自己也常常要整理得乾淨,但是我們的身體要如何乾乾淨淨,那就是好好做你該做的事,不要再去做污染的事情,這也是叫做淨身,做對的事情來供佛。只是我們還是同樣,無形的就是日常一直做,有形的身體盡量沐浴乾淨等等,全都來禮佛。「以表無上清淨之道器也」;所以那不只是這樣,身體也要淨化,表示無上清淨的道器,盡量。

*佛住安樂世界,心眼觀自在,無無明所障礙,無量義法,遍盡空法界,入出三昧自在。

  「佛住安樂世界,心眼觀自在」。佛住在安樂的世界,他的心、他的眼來看人間世界,都是心無煩惱、無掛礙,超脫了,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目的。「無無明所障礙」,我們人就是受無明障礙,而佛菩薩的境界已經沒有無明可障礙了。所以,「無量義法」,無量義的道法,「遍盡空法界」,這「出入三昧自在」,自然就自在。

  所以各位菩薩,愛的力量,無染的愛,我們付出,菩薩所緣苦難眾生,除了在做人間事,回收回來,我們的心要清淨。不是外面做事情,覺得我很有成就,我就很驕傲、自大,不是!我們修行,要如何修得放下了身段?我們要修得如何見人就是佛?常不輕菩薩,「『汝等皆當作佛』,我不敢輕視你們。」這就是修行。所以修行,相信自己也有能夠成佛,我們也不可輕視別人,人人都可成佛,所以彼此之間要互相敬重,互相要有愛的互動,這就是人間菩薩道。還未成佛以前,我們要發心立願,行菩薩道,利益人間,這就是最大的供養。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啊!

************************************************************
【附註】〔薰陸香〕
(物名)梵名君杜嚕Kundurnka,如桃之膠,有香氣者。西域記十一曰:「薰陸香樹,樹葉若棠梨也。」演密鈔六曰:「薰陸者,出於西方,即樹膠。夏天日炙,鎔滴沙中,在地有香,謂之薰陸。」土耳古語Ghyu|nluk。(丁福保《佛學大辭典》)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一 6月 29, 2020 3:26 pm

2020年6月28日上午5:20] 農曆五月初八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即服諸香,栴檀、薰陸、兜樓婆、畢力迦、沈水、膠香,又飲薝蔔諸華香油,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

2、上人手札:「世間所有諸華香,乃至沈水旃檀香,如是等香週遍聞,唯聞戒香遍一切。法界中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戒德香,佛界眾生界亦然。」

(1)「人間無常,時時用心,日日用心,顧好分秒的心」:總是要好好顧好我們這念心。人間,永遠我們必定要去體會、了解性命,生命長短。但是誰能知道?人,今天為明天、為後天,為未來的無數年,一直一直都在自我規畫。但是佛陀就告訴我們,人間無常。哪怕是大自然的法則,大自然的世界。

(2)「三理四相」:看看這世間的一切(物理)有「成、住、壞、空」。人(生理)有「生、老、病、死」,(心理:「生,住,異,滅」)。當東西有的第一天就要去想:我擁有這個東西的第一天,我很歡喜,我們要好好歡喜永在,好好愛惜、疼惜,多多利用它,讓這項東西能夠發揮了它成為一項有用的東西。一直在人所疼惜、有利用,這就是東西的價值。

(3)「難得人身今已得,上報四重恩,疼惜自己就是,把心顧好,為人間付出」:人也是同樣。已經生來人間,誰要來疼惜我們?除了父母疼惜、愛,再來呢?就是要自己疼惜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責任。一來孝順父母,二來報眾生恩,三來報佛恩。我們父母疼惜我們,要感父母恩。而如何來感父母恩呢?將我們的心顧好。一生在人間,分秒時間、時日在過,要做一位不要虧缺人生,我們要為人間去付出。這都是報父母恩,也是報眾生恩,同時也是報佛恩。

(4)「依照佛陀的教育身體力行,叫做報佛恩,對佛最大的供養」:我們若是佛的弟子,我們依教奉行,依照佛陀的教育身體力行,這叫做報佛恩,也就是對佛最大的供養。供佛就是報佛恩。用什麼來供養?就是身體力行佛的教法。

(5)「菩薩道,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而我們為什麼要入人群,去為人付出呢?就是佛陀教育我們行菩薩道。菩薩道要從哪裡來啊?「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因為有苦難的眾生,我們要去投入,有了苦難眾生成就我們的菩薩道,所以我們要感眾生恩。何況我們生活在人間,哪一個人沒有用到眾生會合的力量讓我們生活呢?

(6)「時時感恩,感眾生恩」:常常說過,「衣、食、住、行」。剛才將要走進來,走出了書房,一步一步向前走,自己就這樣想:這麼地平坦、這麼乾淨的地板,讓我這樣一步一步很穩定,這樣走入了主堂。進來,舒適,禮佛;坐下來這個地方,就覺得什麼都俱全,有桌子、有椅子。我要說的話有人在聽,感恩啊!這些因緣都具足了,所以我要感眾生恩。大家成就我一切的物資,沒有欠缺,從走路平坦,衣著也整齊,進來,一切都具備。這都是人人、人人的付出。

(7)「世間一切,因緣成就,皆需感恩」:世間有這些原料,有用這麼多人的發心,他們這樣慢慢雕、慢慢刻,有這張桌子,這麼俱全,讓我摸到桌子,走過來,手接觸到這個桌子,很優質,很優、很好,這樣的椅子可以坐下來。想想看,這豈不是用很多人的人工完成呢?!

3、「北區師兄師姊,回精舍當福田志工,莊嚴道場」:昨天有一群慈濟菩薩,從北區回來,他們就說:「師父,我們回來清掃。」「我們每天都這麼乾淨。」他們說:「我們每年要參與精舍主堂很高的屋頂的清掃,各處都要讓它一塵不染。」「是,這麼高,那要擦無法每天擦。」在天花板裡,連天花板都要讓它一塵不染。很疼惜精舍的家庭,這就是慧命的家庭。他們就說:「回來就是要幫忙。我們大家爬高爬低習慣了,所以回來幫忙清掃一下。」要感恩嗎?很感恩。這就是大家用愛會合,讓我們周圍乾淨,成就一個莊嚴道場,感恩啊!

4、「與美國紐澤西,視訊連線」:
(1)「昨天上午與美國紐澤西連線」:一、二個鐘頭的時間,聽大家分享,他們大家平安,都在精進,精進的過程就是聽經,「我們都有薰法,我們現在大家比較閒。」

(2)「疫情期間,把握時間精進聞法」:因為這一波疫情,很多工商界就比較停歇,大家工作就比較不會那麼忙,所以利用這個時間,在家裡就是連線、薰法香。甚至平時,大家社區就是讀書會,大家心得互動、互相分享,有的人,抄經、寫經。就是這樣聽。師父很歡喜,大家懂得利用時間,這個時間比較沒有出去外面活動,利用時間就是大家共同讀書,大家家裡薰法、聽經。

(3)「共同有志一同,聽聞佛法」:一大早配合我們這裡的時間,不論是一大早,或者是半夜,或者是中午,光只是一個美國,不同的州、不同時間,他們都共同薰法。這就是心,共同有志一同的聽聞佛法。聽了之後,他們法入心了。

(4)「敬的供養、精進行的供養」:就像這一波疫情,他們心很安穩,而且外面有需要,他們將自己防護得安全,能夠送東西去給需要的地方。聽起來全球有慈濟人的國家,慈濟人的心態、慈濟人的動作都差不多是這樣,這聽了總是會很歡喜。這就是敬的供養、精進行的供養,師父很歡喜。歡喜在這個時間,普遍聽到不同的國家他們有共同精進的方向,這是讓我很安慰。

5、「昨天下午,彰化連線溫馨座談,緬懷93歲陳文錦居士的菩薩身行典範」:
(1)「彰化弟子,遠近圍繞在旁」:彰化慈濟菩薩,昨天中午到達精舍,下午來這裡與我分享。彰化靜思堂也一起連線;三十七位彰化菩薩回來師父身邊,陪我與無法回來的彰化弟子,一起與他們在彰化靜思堂那裡連線。周圍圍繞著都是彰化的弟子。所以這也覺得:是不是現神力啊?只要這樣連線,開始看到在彰化靜思堂的弟子們身影,聽到他們的聲音,我的身邊,在花蓮精舍坐著的也是彰化的弟子,這樣遠近圍繞都是彰化的菩薩。

(2)「用心規劃布展『彰化靜思堂啟用二十周年』」:在那個地方,開始在與我說話了,我都對他們很讚歎。因為彰化靜思堂二十周年了,他們利用這個線上來報告,如何規劃布展「彰化靜思堂啟用二十周年」。用心設計,圖就很明顯,現出來在畫面裡,很詳細。

(3)「讚嘆弟子,心不離法」:我就告訴他們:「師父第一讚歎你們,我很歡喜,你們很精進。聽經沒有間斷,精進,抄經、寫經、讀書會,這都心不離法。而你們彰化靜思堂,已經那個建築就已經是一個很古樸、很優美。尤其是你們鹿港、彰化那個文化,真的是留得還很十足,你們就由你們的文化,你們自己去安排。

(4)「讚嘆人文、古樸文化」:那個地方,平常我去大家很整齊,而且佈置得很好,什麼樣的文物都有,你們平常這樣就已經很整齊了。再者,你們要如何去展示了你們的文化,在這個地方你們去做,師父安心,我沒有意見,我應該都是為你們讚歎。」

(5)「93歲陳文錦居士,敬呈精進抄寫經文」:說完後,他們就拿一本由陳文錦居士(惟伉)抄寫的《無量義經,德行品》,他今年九十三歲了,用心的一字一字慢慢抄,那字寫的很美啊!陳居士就交代彰化師兄師姊:「我今天無法回去精舍,你一定要告訴師父,叫他身體要顧好。大家都很需要,要聽,他要說法。我無法回去,這本你幫我送回去給師父。」

(6)「陳文錦居士,錄影片,祝福上人安康,常住世間說法」:這本他們拿給我時,我將它拿在手裡邊翻邊聽他們報告時,跟師父說,「我們要來之前,幫陳居士錄影要跟師父說話的影片。

(註:影片內容:陳文錦 師兄:「上人,我九十三歲,我的兒子柏如,今年二月車禍往生。我知道在這世間是無常的。我這個當爸爸的,祝福他。快去快回,來做慈濟。我祝福 上人法體安康,常住世間說法。我有在寫《無量義經》。」)

(7)「人生真的無常,彰化師兄師姊們搭火車前往花蓮途中時,竟接獲陳文錦師兄往生消息」:觀看簡短錄影影片時,我手還拿著他抄的經,接下來,他們就告訴我:「師父,我們要來的時候,一直交待,我就這樣告訴您。但是我們坐在車上,還未到花蓮,他家的人一通電話,說陳居士往生了。」早上他還好好的,在一大早去田裡時,跌了一跤,就這樣就往生了。剎那間,歡歡喜喜出門,這樣跌下去就沒有醒了。

(8)「 陳文錦師兄與師姊同心,跟隨上人行菩薩道。家中兒孫輩,六位子女皆授證」:他就是一輩子,跟師父多年做慈濟,很資深的彰化慈誠。他在聽法、做慈濟很精進,在家裡還在種田,他不肯休息。家裡大大小小,孩子、媳婦、女兒都是受證了;十幾個都受證了,委員、慈誠都很完整,裡面榮董也是這樣很完整。

(9)「菩薩道在人間,用身體全心投入」:陳文錦師兄,將全家都帶出來,都是委員、慈誠、榮董,很齊全。得知彰化師兄師姊們要回精舍,還告訴他們:「我今天無法回去,你們一定要跟師父說這些話。」但是他還不放心,又再叫人為他錄一段,他直接告訴師父,那就是:「師父,要顧好身體,我們大家都需要聽經。」就這樣,說得很清楚。陳文錦居士是這麼地精進。

(10)「法入心,法入行的慈濟大家庭,懂得用祝福心替代悲傷」:他們家的人就向大家、法親通報,他們說:「你們,告訴你們,但是你們來不要為我們悲傷,要為我們祝福,祝福我們爸爸快去快回來。」這家裡面也是這樣,很成就他,「快去快回啊!」這一個家庭就是這樣,那麼的齊全,對父親。他這樣歡喜出門,剎那間這樣,他們大家,家裡的人他們也知道父親期待就是這樣。很灑脫,告訴法親:「你們若來,就是為我們祝福就好,祝福我們爸爸快去快回。」

(11)「不可思議!」:我聽到了,昨天聽到彰化這群菩薩跟我提起陳居士。他們要上車前,他還交代他們:「你要向師父這樣說。」也寄託這本手抄的〈德行品〉回來給師父。這樣去,就這樣歡喜,快去快回,不可思議啦!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這樣。

(12)「師徒同心,有志一同,用愛鋪路,行菩薩道的人生」:真的是在這個人間,期待陳居士快去快回來,與師父同心。我昨天就說,他先去鋪路,師父若再去的時候,看是他要來幫助我淨化人間,還是我去幫助他,有志一同。

(13)「慈濟人的心願,生生世世,淨化人間」:這就是慈濟人的發願,生生世世、心心念念,我們來來去去,永遠就是在法親之中。世間要不斷永遠去來、來去,淨化人間,這就是慈濟人的心願。

(14)「愛的力量,發心立願。無私大愛,為人群付出,叫做:弘誓願」:我們常常在回向文,「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這些。我們生生世世,向佛做最好的供養,心無貪戀,這種來去自在,這就是佛法已經很入心了。

6、複習經文:【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

(1)「作是供養已,從三昧起」:就像陳居士來人間,真的對人間的付出、對佛法的精進,對家庭、對社會,真的都是在付出,這也叫做供養。對師父也是很孝順,這真供養。「作是供養已」,這樣在入定之中,已經出定了。

(2)「而自念言:我雖以神力供養於佛,不如以身供養」:菩薩這樣發心立願,他是「一切眾生喜見」,這位菩薩就是一向都是一直在做供養,為人群付出、心力付出等等。後來他就是還是覺得這樣的供養不夠,他還是要用他的身體來供養。

7、釋譯經文:【即服諸香,栴檀、薰陸】:服薰陸者,出於西方,即樹膠。夏天日鎔滴沙中,在地有香,謂之薰陸。

(1)「即服諸香」:要如何供養?這個地方就再說,接下來的經文,他將他全身,不斷不斷將這些很高貴的香都一直向自己的身上灌、服。就是灌、抹等等,總是內外將這個香,內外全都共服。所以這表示準備將這個不淨身,成為一個供佛的東西。用很虔誠對這個身體,灌、服這些香,種種的香,香料,總是用身體。

(2)「即服諸香,服薰陸者,出於西方,即樹膠。夏天日鎔滴沙中,在地有香」:服就是抹,或者是用、喝,都能夠叫做服,用種種這麼多的香。薰陸者,這種的香料,那是西方才有的,不是西方世界,是地球的西邊才有這種的香,這種的香的樹,不是平時會香,它若是夏天,這種樹,若是割到它,它會滴東西,滴那個汁下來,與這個土地有接觸,那個時候它就會有香味,這樣的香也很不容易。

(3)「服薰陸者,出於西方」:這裡有說。那個地方,這種的樹,若是它流下來那個汁,要與土地這樣接觸,那個地就會香。所以「夏天日鎔滴沙中」,那個汁會滴下來,所以「在地有香,謂之薰陸」,薰陸香。

5、【兜樓婆、畢力迦、沈水、膠香】:兜樓婆:香草。畢力迦:丁香。沉水:沉香。膠香:松香。(1)這都是草木類的香。

6、【又飲薝蔔諸華香油】:薝蔔:黃色華。以諸華香浸油令香。

(1)「以諸華香浸油令香」:這些都是用香草去製煉成為油。這花的色,就是黃色的花。這都是花的生態,會香的花如何去將它煉成油?

7、『六香喻六度行,諸華香油,表微細小應世所需諸行。』

(1)「六香喻六度行,諸華香油」:這裡有六種很高貴的香的草木,將它煉成了油,叫做「六香」。而「六香」就是譬喻「六度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是一個譬喻。這叫做「德」,布施有布施的德,持戒有戒的戒德等等,[德]散發出來那個香。所以「六香」譬喻六度行。

(2)「諸華香油」:表示非常的微細。不論是花、是草,就要經過了去淬鍊,它成為油。我們協力廠淨皂坊就有在淬鍊。要經過多少工夫讓這些草類,樹木、草類變成了油。

(3)「表微細小應世所需諸行」:這就是表示我們平時的細行。平時做什麼事情我們全都要很用心,舉手動足我們要很細心,凡事都要很精細,將它做得很好。看看,有的人毫雕,一根頭髮就可以刻了一部的《般若心經》,一根頭髮就有辦法刻出了《般若心經》。這種的細工,你要再用顯微鏡,好幾倍的顯微鏡去將它放大,看起來筆畫一畫都沒有缺。那叫做毫雕,很毫芒,一粒米就能夠一部的《心經》。

(4)「大自然界,多不可思議,樣樣都很珍貴」:這就是人,工細如天工。覺得人實在是萬幸,真的什麼都會,什麼樣的細雕都做得出來。所以說起來,只要是專心,人這雙手的巧妙可以製作很多東西。而大自然界也有這麼多不可思議,我們說不完。看來是草木,原來是珍貴的香料,這都是用我們的肉眼看不出,但是樣樣都很珍貴。所以,東西拿來在手中,我們要珍惜它。

(5)「只要肯發心,心力用對了,就是人生的價值」:同樣道理,何況人與人呢?人人都是很有用,。人生在分秒中在過,累積起來,他的生命的價值。剛才在說陳居士,我們很不捨,但是要為他祝福。一輩子他很細心,而且很付出,而且能夠做人的典範,為人間這樣在付出,這就是他的細心。他有很無量,無量數,無法去測計、測量他的細工,從心思起。所以說起來,人沒有做不到的事情,心思用對了,做的事情對,這就是最微細。我們的心思,做的事情都是對的,這就是很細膩。

(6)「表微細小應世所需諸行」:表示微細。非常的微、細小,應世所需的諸行。非常的細膩,世間所需要,你輕輕一句話,說不定成就了一個人對人間的大奉獻。所以我們說話要很細心,可以一句話成就一個人為人間大貢獻,這也說不定,所以大家要很細心、用心。

8、【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如是淨身持心,千二百歲已。千二百,表根塵十二處。香如木犀油等可以塗身。塗身表外淨。

(1)「滿千二百歲已,香油塗身」:不是一時而已,分分秒秒要恆持,到什麼程度?「滿千二百歲已」。這菩薩,那些佛,還是那些人那個時代的壽命,千二百歲。這樣時間都沒有浪費,盡形壽、獻身命。

(2)「如是淨身持心,千二百歲已。千二百,表根塵十二處」:這心很清淨,這樣「千二百歲已。這就是表示「根塵十二處」。六根、六塵合起來就是「十二處」。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外面的塵境,這過去都解釋過了,「色、聲、香、味、觸、法」,大家應該都清楚。

(3)「香如木犀油等可以塗身」:這些香都可以抹身體,能夠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東西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對這個香油塗身是很需要。他們就是,人天氣熱,就要用這樣抹身體,身體才能夠輕鬆。塗身表示身外清淨。

9、『欲求淨德之果,必內外一如,廣行六度萬行,淨六根塵,破色身之妄執,證法身之真常。』

(1)「欲求淨德之果,必內外一如」:「欲」就是希望,希望能夠淨德。很期待我們的身心乾淨,不只是內心發願,我們身體的外面也都要乾乾淨淨。希望內、外乾淨的果,結果,所以必定要內外一如。

(2)「廣行六度萬行」:最不乾淨就是「人的身體」,而我們要如何讓人的身能夠很乾淨呢?就是要「廣行六度萬行」,成就我們的德。而「德」就是表示「香」,

(3)「淨六根塵」:我們看東西,我們也得要看正經的東西,不要去看污染的。眼睛光是要去看那些色欲,這是不對。我們要好好將我們的眼睛用在吸收我們的心得,可以利用在人生方向正確,所以我們才有辦法行菩薩道。所以眼睛,反正我們的六根塵都要用在正向。

(4)「淨六根塵,破色身之妄執,證法身之真常」:這字已經說得很淺了。「證法身之真常」。我們好好用心,法是從耳朵聽進來,我們放在心中,身體力行去體會,感受到法對人的利益,不只是利益自己,也利益人間。

10、『身為道器,但色身不淨,欲作供養,須洗滌之令淨,故服六香,以表無上清淨之道器也。』

(1)「身為道器,但色身不淨,欲作供養,須洗滌之令淨,故服六香」:身體就是道器。我們要修道、修行還是要靠這個身體,所以叫做「身為道器」。我們這個身體自己也常常要整理乾淨。

(2)「做對的事情來供佛,以表無上清淨之道器也」:但是我們的身體要如何乾乾淨淨?就是好好做你該做的事,不要再去做污染的事情,這也是叫做淨身,做對的事情來供佛。只是我們還是同樣,無形的就是日常一直做,有形的身體盡量沐浴乾淨等等,全都來禮佛。不只是這樣,身體也要淨化,表示無上清淨的道器。


11、『佛住安樂世界,心眼觀自在,無無明所障礙,無量義法,遍盡空法界,入出三昧自在。』


(1)「佛住安樂世界,心眼觀自在」:佛住在安樂的世界,他的心、他的眼來看人間世界都是「心無煩惱、無掛礙,超脫了」,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目的。


(2)「無無明所障礙,無量義法,遍盡空法界,入出三昧自在」:我們人就是無明障礙,佛菩薩的境界已經沒有無明可障礙了。所以,無量義的道法,出入三昧自然就自在。


12、「愛的力量,無染的愛,無私付出,菩薩所緣苦難眾生」:各位菩薩,愛的力量,無染的愛,我們付出,菩薩所緣苦難眾生。除了在做人間事,回收回來,我們的心要清淨。不是外面做事情,覺得我很有成就,我就很「驕傲、自大」,不是。我們是要修行,我們要如何修得放下了身段,我們要修得如何見人就是佛。常不輕菩薩,「汝等皆當作佛,我不敢輕視你們」,這就是修行。


13、「不可輕視別人,人人都可成佛。發心立願,行菩薩道、利益人間,是最大供養」:修行,相信自己也能夠成佛,我們也不可輕視別人,人人都可成佛。所以我們彼此之間要互相敬重,互相要有愛的互動,這就是人間菩薩道。還未成佛以前,我們要發心立願,行菩薩道、利益人間,這是最大的供養。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062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