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1《靜思妙蓮華》心無常法無我(第35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心無常法無我,世間假名字相,認假為真障道,大覺定慧無礙。」
⊙待之以誠,不欺小機,不貪法利,不嫉人勝。佛心清淨,眾惡已斷,淨心中說。
⊙「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故佛於十方,而獨無所畏。」《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斷諸法中惡:斷德亦名解脫。謂如來斷除一切煩惱惑業,淨盡無餘,是為斷德。
⊙故佛於十方:於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而獨無所畏:如來成無上正等覺,具無上勝智,於諸眾中,作獅子吼,轉妙法輪,得大自在,故名無畏不思議。
【證嚴上人開示】
心無常法無我
世間假名字相
認假為真障道
大覺定慧無礙
「心無常,法無我」,心既然無常,法也是無我;常常說過心是生、住、異、滅,我們的心,時時隨著環境遷移不定,所以我們要好好地,將我們的心顧好。因為我們要「觀心無常,觀法無我」,我們要時時了解這些道理,所以要把心照顧得定下來,世間的假名字相,也要很清楚。
前一段(時間),一直在說「有為法」,世間一切假名字相,假名,沒有一個定,或是真。何況我們人間很多的語言,文字都是不同,語言有千千萬萬種,文字也有無數種的文字,所以世間假名字相。無論它的名字是什麼,字如何寫,但是道理是相同。道理了解,只要是真理,用何種語言說一句真理,但是這個真理叫做什麼形?這個相,什麼形是叫做真理?無形,不過,是無所不在。
你若要說這間房子是四方形,蓋這間四四方方,或者是長方形,同樣經過了建築師的結構,去計算下來,多大的柱子,多厚的牆能夠,成為一間非常鞏固,很堅固的房屋,其中都有它的道理在。
你若要說道理,拿不出來,光是用說的,拿不出來;做出來,在哪個地方,哪個地點,我們決定就在那裡,將這個道理畫成形,用工蓋起來。所以,「名字相」可以是真,是真實,因為它有道理於其中。這個道理,經過世間的造作、有為,年久月深,同樣有敗壞;只要有相,時間長短的問題。若是道理,它永遠是存在,因為它無形,所以無生無滅;不生不滅,永遠存在,所以叫做「真」——真理。
真理是空,因為你看不到它。從真空的道理顯出假的形相,所以真空變成了一種妙有,既然是「有」,它一定就有「生滅之相」。這就是說有為、無為的道理。
真空妙有到底是像什麼?也是很簡單說,這就是看不到、摸不到的。這樣你到底要相信,還是不相信?我們若不相信,我們會常常「認假為真」,來障我們的道心。所以,如何才是真的道法,我們要很堅持。既然信,我們要堅信,堅定的信仰。我們若一點偏差,真的是認假為真,這樣就是障我們道,邪思、邪見、邪法。
記得(二0一二年),我們在(志工)早會時,有一位志工說,現在醫院裡,有一位八十歲的老阿嬤,病重。她有一個女兒重殘障,這位母親就是要照顧女兒,不忍棄捨女兒,為了照顧這個女兒,自己身體有病,日日消瘦,已經剩二十八公斤,病入膏肓,卻是她的心還是割不斷,在加護病房。
一個兒子,今年已經六十歲了,也是很孝順,每天都來在那裡照顧母親。志工看了很不捨,也很感動,就和他聊天。原來這位六十歲,這位阿嬤的兒子,告訴志工:「其實幾十年前,我也曾開車載你們師父。我曾載師父一段時間。」因為原來他是,在某個金融機構上班,他的主管就是我們的委員,有時候要去訪視時,有時候,他也曾開車載他的主管與師父,一起去作訪視過。他也是很肯定慈濟。
後來他離開了那個機構,他去開一個神壇,都是在為人消災,就這樣,一做下去,那麼久的時間。神壇是要為人消災,卻是他的家庭裡,有這樣的一位小妹,就是很重殘障,母親照顧這個女兒這麼辛苦。
若能夠以神壇,神的力量為別人消災,為何不能為自己家庭先消災呢?這就是我們眾生的觀念,這個觀念如果不正確,以假為真,以邪亂正,真正的正法,就是受這種偏邪的信念,那就是這樣偏掉了。
不是他自己一個人觀念偏了,去接受他消災的人到底有多少?這種就是只盼望神能為他消災,可能會失去了很多機會,改變了家庭的生態,也會耽誤了身體的病況。這種,有的人家庭若不平安,父母子,父親、母親、孩子不和,婆媳,或者是夫妻,都是為了要去消災,看能不能感情會好,就畫符、作法等等,惹得家庭更亂。有的人要如何,能讓家庭人人平安,說不定更耽誤了,治療身體的機會。
我們若偏差,往邪的方向走,寸寸道路就有寸寸障礙。所以說,認假為真是障道法,這就是一種偏邪,就是惡法。所以「大覺」就是釋迦牟尼佛,引導我們要入「大覺定慧」,要如何讓我們的心定下來,定於正法中。
我們的心若能靜,定於正法,這樣佛「無量法門,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這是我們定、慧,方向要正確,自然就無礙。所以佛陀教我們,要「待之以誠,不欺小機」。
待之以誠
不欺小機
不貪法利
不嫉人勝
佛心清淨
眾惡已斷
淨心中說
佛陀就是以最真誠的心,在對待眾生,對小根、小機,佛陀還是以坦然之心,沒有欺、没有騙。
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不誑語者」,所以「不欺小機,不貪法利」。有法,佛陀坦然與大家分享,這是我們要學的;也「不嫉人勝」,不會嫉妒別人勝過我們,希望人人比我們更通徹道理,希望人人比我們更超越,這才是真正的智慧者。
成就他人,人人勝我,我們隨喜功德,我們才會常常心得到歡喜。所以,佛的心是清淨,所有的惡都完全斷除了,「淨心中說法」。佛在說法時,心都是很清淨,不求回報,不求名利等等,完全都去除。佛永遠都是住於真實道;佛智大道理,他的心都是住於那裡。所以絕對沒有污染的心,說法,完全一直於淨心中,清淨的心在說法。
我們之前就說過,「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我們若能相信佛,佛是用這麼坦然的心,來教育眾生,「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故佛於十方,而獨無所畏。」
若人信歸佛
如來不欺誑
亦無貪嫉意
斷諸法中惡
故佛於十方
而獨無所畏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好好來看「斷諸法中惡」。
斷諸法中惡:
斷德亦名解脫
謂如來斷除
一切煩惱惑業
淨盡無餘
是為斷德
「斷」就是斷德。斷德的意思,就是斷除了,一切貪、瞋、癡、無明、惑等等的。煩惱無明,於佛完全都斷除了,已經解脫,不受煩惱困住,已經是解脫了,所以沒有貪名著利在說法,沒有;這叫做「斷德」。
所以「斷」,那就是斷除煩惱,「諸法中惡」,就是邪法。很多的邪法,以邪亂真,所以,佛陀這種邪法,也完全都去除。佛陀所說的法是正法,佛陀所覺悟的是,無上正等正覺。
「正等」就是無有上,沒有比佛的覺悟更高。所以我們稱佛為宇宙大覺者,在宇宙中,誰的法還能勝過佛的法呢?佛陀正確的正思想,我們還有何人能比得過呢?所以叫做「正等」。那就是無上,沒有比他更高,所以叫做正,正等,非常正確,無上。「正覺」,所覺悟的是正,沒有偏私偏邪。所以已經,佛陀完全斷除了,所以叫做「斷諸法中惡」,所有一切偏私邪道,一切煩惱無明惑障,完全「淨盡無餘」,完全都掃除掉,非常的乾淨,沒有一點有餘留於心中,所以很清淨的說法。
故佛於十方:
於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無二亦無三
「故於十方佛土中」。「十方」,是在四方、上下、四維,這完全包含於整個宇宙中。「唯有一乘法」,只有一項,一乘微妙之大法,「無二亦無三」。
這個「一乘法」,那就是成佛之道。你要成佛,一定要到達自覺、覺他。我自己要度過彼岸去,我必定還要再帶很多人,一起走過這條平坦的道路,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如此才是真正叫做大乘。我們若自覺、自利,這叫做小乘。所以二乘、三乘,沒有,佛陀不希望只度一個人,佛陀要人人度眾人。所以我們要人人發願,要度眾生,這就是佛陀所期待。這必定是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沒有二乘,沒有三乘。
如來「而獨無所畏」,那就是「如來(成)無上正等覺」,這是「具無上勝智」。
而獨無所畏:
如來成無上正等覺
具無上勝智
於諸眾中
作獅子吼
轉妙法輪
得大自在
故名無畏不思議
這個「無上勝智」,佛陀的智慧就是「一切種智」,過去也一直告訴過大家,「一切種智」就是如來的智慧,如來的智慧就是「無上勝智」,沒有人還能再超越佛陀之智。「一切種智」,這就是佛陀他的智慧。
所以佛陀能「於諸眾中,作獅子吼,轉妙法輪」。佛陀常常比喻,在眾獸之中,獅子是眾獸之王,只要獅子若吼出來,地就會震動,會感覺到,因為所有的獸類,心會怕。獅子的「獅子吼」,就好似聲音能震動人人的心,這是一種比喻,以這種能震動人的心來轉法輪,「得大自在」。法輪若轉,心輪就轉,能「得大自在」,轉凡夫心為賢聖之心,所以「無畏不思議」。
雖然有很多小根、小智,還不了解佛陀的說法,即使不了解,他也能信服。佛陀絕對沒有說他信服就好了,還要他能夠接受;不只是接受,還要能夠身體力行。用這種方法來施教眾生,因此名為「無畏不思議」。這是無所畏,佛陀本身在說法,道理很充足,世間一切種類,哪怕它是假名字的形相,還是一樣可以將此假名字,說成回歸正法,將回歸正法的道理,再譬喻成讓大家了解的名相,名相能通達真理。
這就是我們時時告訴大家,法,一法能包含萬理,所以一句話說:「一理若通,萬理就徹。」所以,心,我們若能了解,「心無常,法無我」,大家若能了解,「心無常,法無我」,我們的心無常,是不是把握當下,定下心來,不要讓無常的心,隨著世間的名相,迷亂了我們的心。
我們若透徹了佛的道理,「法無我」。真的還有什麼是「我」呢?光是這個「我」字,各人都是爭一個「我」,我要稱誰是「我」呢?到底他與你與我,哪一個是真正的「我」?都沒有;只是應世間法,設一個假名字相。我們若能通達,就知道「法無我」,法都是無形,不過含有,含著妙有之法在。無論你要做什麼,你若合理,事相就會堅固;你若不合理,事相很快就破滅掉。
所以我們大家若能了解「心無常,法無我」,這個道理透徹,世間假名字相,我們不要「認假為真」,來障礙我們的道。所以我們要依照,佛「大覺定慧」,不要讓世間的形相,邪道障礙我們。所以我們要學法,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