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六 7月 11, 2020 11:28 am

20200710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貪瞋恚愚癡,
苦我惱之患,
需求大導師,
指正大時世。

  「貪瞋恚愚癡」,這五項是我們人生最苦、最惱。人生若能夠人人了解道理,聞,聽聞,道理清楚了,這些貪、瞋、恚、愚癡就不會在我們的內心了。道理清楚,自然就不貪,世間一切的物欲我們就沒有貪了。道理清楚了,身外物有什麼可貪的呢?人生生命無常、苦短,足夠用了、滿足了,何必貪?既沒有貪,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我們可計較的呢?沒有計較,就沒有瞋;沒有瞋,就是不會發脾氣,沒有什麼可爭,也沒有什麼好取,還有什麼脾氣可發呢?所以我們自然脾氣就會改好,沒有計較了,那就沒有恚。

  所以,我們的心完全順境,沒有覺得逆我們心意,這樣我們的心就開闊多了;心路開闊了,道理通了,這樣豈不就是知識提高了、智慧轉了;轉了智慧,哪有愚、癡呢?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人人學佛法,要先去除貪、瞋、恚、愚癡,這就是我們學法第一個要領,也是最重要的。所以請大家要細心、用心來體會,了解這五個字,我們若沒有去除,那真的是苦啊!佛陀向世間人表達出來的第一句話警惕我們:苦啊!而苦在哪裡?就是前面五個字。這五個字會合、集起來,那真是苦啊!

  「苦我惱之患」;苦我,同時也惱我。「我」,就是讓這些貪、瞋、癡、恚這樣將我們拘束住,讓我們很苦、讓我們很煩惱。所以,苦我、惱我,這些心理的病一直纏著我們到了人生的最後。我們若不入佛門,我們若沒有聞法,這苦我、惱我這種的患;患就是病,病就是苦。同樣,就是苦啊、惱啊、病啊,這就是人生最苦、最難。

  所以,我們要「需求大導師」,來「指正大時世」,讓我們處在這個大時代中能夠更清楚。這時候有佛法可聽,佛法要能夠宣揚很容易。現在的科技,在這個地方出聲,任何一個地方,越過了國界都可以一手;一根手指頭一指,點通了這條線,自然聲音、文字、影像就透過了這條線到人人的電腦中了,手機上面隨時開、隨時知道。這就是現在科技弘法,弘法沒有困難,見天下事也很清楚。看看現在的人間,苦難偏多,苦啊!大陸現在的水災,很大!三十幾個省(中國大陸有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已經二十八個省都水災了。這波的雨下得很久,有的將近一個月,有的半個月以上,現在繼續在下,這個雨水真的很長,久了,淹了,水壩也破了,或者是洩洪;洩洪,水壩要開,很大的水就又沖下去,山崩路斷,淹掉了人的房屋、沖斷了大橋,很多都損毀掉了。因為這波的洪災,也叫做洪澇,很大的災情。

  我們去探災、去看,有的老人就說:「這次很嚴重!把我們家都淹了,水淹到屋頂上去。」若是樓房,也有人這麼說:「淹過了一樓,也超越了到二樓,二樓也都淹了。二樓後面山壁的水沖進來,從山壁撞進來,水整個從二樓這樣倒下去。」真的,在新聞畫面上,從大愛臺上面看到那個畫面,驚心動魄啊!現在科技資訊發達,那個地方在釀災情,不斷不斷有畫面從那個地方,很快很快那個訊息就傳出來。看,這種的災難是即時,那個距離雖然離很遠,但是即時訊息傳遍了,大家看得到,這就是現在的科技發達。看到了,現在氣候真正大變遷了,雨水這麼長,雨是這麼的特大豪雨,特別大的豪雨。這一直繼續,真的是讓人心驚膽寒。這真的是很擔憂,讓大家很害怕、很擔憂,不是短時、一時,已經近整個月、近半個月,不只是還未停,還是不斷不斷在高漲起來。

  有一位老婆婆,看到我們的志工到了,她就這樣訴說著苦,「啊!很苦啊,水淹到了我的屋頂去,很不想活了,現在看到你們來,我心安了。」這是一個老婆婆一邊說一邊流著眼淚,這樣就像在向家裡的親人訴說那分內心的苦,真的很辛苦。還有菲律賓,因為這一波的疫情,新冠狀肺炎這疫情,實在是也已經幾個月了。這幾個月來,有多少國家因為這瘟疫,這傳染病讓全球人人心驚。尤其是因為這件事情,已經很多國家的經濟等等,已經將要崩潰掉了。菲律賓,有的人都停業,不能做生意。有的人無法忍受下去了,沒有生意可做,沒有工可做,已經生活不下去了。

  有一種叫做「吉普尼」,這是菲律賓一種私營的車。這個車就好像是一輛改裝的中型的巴士一樣,那輛車也能夠載不少人。這個車不敢出去,司機也無法得以防範,怕,怕載人有什麼萬一。尤其是政府也禁止,所以很多司機的家庭已經受不了了。所以我們慈濟人幫助這些司機,車要如何去隔。不僅僅是司機與客間隔起來,不僅僅是司機防範而已,讓司機一個安全,要載人,客人也要安全,因為客人與客人也要安全。這輛車就要經過了防範,就要隔,要用什麼隔?慈濟人就幫助車主、司機,給他材料,如何將車防範,隔離好,客人能夠坐上車,安全。看到那個畫面,也覺得慈濟人很有智慧,也很慈悲。

  菲律賓慈濟發放,苦難的家庭過不去,他們已經繼續一直發;發食物,米、油、鹽、糖等等,繼續一直發,已經幾萬戶了,現在知道已好幾萬戶了。現在還要如何幫助歇業的人,讓他還有辦法做生意。所以他們幫助這種的車,叫做「吉普尼」,要如何裝修好,司機平安,客人與客人之間也能夠平安。這叫做慈濟人的愛,去幫助,讓交通往來能夠健康。看到這樣的訊息,也很佩服。在這個時代,這一波這麼長,久久還未消退的疫情,他們這麼多個月來還是這樣繼續在付出,用慈悲、用智慧,這實在是很不簡單。這就是愛,眾生有苦,菩薩有愛。

  這在這個時代,這叫做「大時世」,現在這個時代,大時代的世間裡。只要心有正念,在這時發揮了愛的力量,幫助的人就很多了,所以很感動。但人生還是有很無奈的苦,大陸湖南省,有一位十八歲的女孩,她得到無法可治療的病。雖然不是因為這波疫情往生的病,但是她才十八歲,生命無常,父親、母親花了很多錢,醫生很盡心力,這種罕見疾病,無法治療。這位女孩就向父母這樣說:「感恩父母,感恩醫生,但是沒辦法不離開,也無奈啊!」僅僅要求,往生之後,希望父母將她身體能夠捐的東西,捐出去。又再說:「雖然這個身體上的都不能捐了,要不然眼睛,眼角膜應該也能夠捐,希望父母替我捨。」這很感動人。

  就像這樣,將眼角膜再移植給其他的人,接受到眼角膜這人,眼睛重回光明,這對父母就這樣說:「有這樣的人,勇敢啊,人已經往生,但是眼睛用在孩子的身上,他還能夠看很多東西,有很大的利用,很感恩啊!」所以,有人願意施,化無用為大用,布施出去了,得到的人滿懷感恩。這就是人生。

  所以「貪瞋恚愚癡」,是人生一大病,這是讓人很苦惱的事情。我們若能夠轉一個念,用佛法來引導我們,讓我們了解人生苦難偏多,大自然的災難,又有人生疾病的苦難。就像這樣,若能夠把握因緣,需要我們付出,不論是身外之物,就像菲律賓慈濟人這樣大喜捨,用慈悲、用智慧去幫助,或者是身體化無用為大用,那個少女的愛遺留人間。這都是好事,這些都是覺悟的有情,所以叫做「覺有情」,這都已經是得到道理了。

  「需求大導師」;因為有這位大導師,大覺者,佛陀的智慧,所以能夠讓人人明白道理。能夠做的,如何解決人生的疾苦?什麼時候、什麼樣的人需要?我們要把握因緣付出,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是從道理中得,道理就是大覺者,源在大覺者的指導。所以我們處在大時代,有這個因緣可以去幫助人的事情、的能力增加了,我們付出的機會很多。所以要大家聞法要及時,聞而學,還要落實去用,這才是真正聞法的價值。前面經文這樣說,

經文複習:「說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

  過去長時間,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過去生如何修行?如何為眾生付出?如何來供養佛?而且身外供養,過了之後,連他的身體也燃身供佛。再化生,很快速又再回生回來,在淨德王的家庭,生在皇宮,在皇宮化生,向他的父王來說法之後。那個說法,這是過去。現在此時,就是以偈文,將過去說的縮短,用偈文來唱誦,所以這叫做偈,偈文,在前也講完了。所以偈文,那就是「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那個偈文過後之時,就說:「日月淨明德佛現在還在!」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供佛,那尊佛就是日月淨明德佛。

  喜見菩薩捨身供養,再來生,生在淨德王家,向他的父王再介紹日月淨明德佛還在。父王是淨德王家的大王,那尊佛叫做日月淨明德佛。所以向他的父王說:「日月淨明德佛還在,現在還在。」所以,「我先供養佛已」。我上輩子供養之後,現在再來生,這尊佛還在。「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我再來生了,現在這次來生,我已經得到很多眾生語言陀羅尼。這昨天有說過,很多很多的語言,一概都能夠通達。所以接下來又說,

經文複習:「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婆等偈。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這全都是數字,很多很多種的語言。所以,「大王」,亦父亦王,所以這個地方叫「大王啊!」。「我今天當還供養此佛」,現在佛還在,我過去是這樣供佛,我現在來,得到很多無量數的語言,現在要再回去,再回去供佛。這是我們昨天說過的經文。接下來的經文就這樣說,

經文:「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

經文解釋:
「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秉白父王精進供養事已,即坐七寶臺,騰身空中白父詣佛。心身皈向,大覺道勤行大精進。

  「白已」,長行文已經說完,偈文也誦完了,這樣叫做「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白」,就是已經向大王說完了,表示要再回去佛所做供養,就坐上了七寶之臺。現在去來自由了,過去的供養,所得的功德,現在來生,這個身就去來自由。「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坐上那個蓮臺,就這樣往虛空飄去。這就是表示「秉白父王,精進供養事已」。前輩子是這樣,這輩子也是這樣,所以秉白之後,「即坐七寶臺,騰身空中白父詣佛」,就到佛所去了。這就是表示前輩子供佛,這輩子也是「心身皈向大覺道,勤行大精進」。這位喜見菩薩,過去、現在都是同樣,去來自在,一心皈佛供養。

經文解釋:
「高七多羅樹」;一多羅,約以七尺樹高度,約五丈許。七多羅樹,謂七個稷樹之高量也。

  「高七多羅樹」;高七多羅樹的意思,那就是「一多羅約以七尺樹高度,約五丈許」,一多羅差不多是七尺,所以此樹高差不多五丈,這種的樹。這種樹是一種穀物,就是五穀雜糧,好像「黍仔(小米)那種樹。它的高度,那個草,它不算樹,是五穀雜糧,就像稻子。稻子長起來的時候差不多三、四尺,稻子若長大,稻草差不多一米,差不多三尺高,而這種差不多有七尺高。它也是五穀雜糧其中的一類,這個東西,這是在印度較有在用的。我們要知道,它就是五穀類。

經文解釋:
「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往彼佛所,頭面敬禮佛之雙足。

  「往到佛所」,它這樣蓮臺浮起來差不多七尺多,七尺多高這樣浮動,就這樣飄去。「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就這樣到了佛所去了。在那個地方,下了蓮臺,現在佛前,就頭面禮足,而且雙手合掌,以偈讚佛。「往彼佛所,頭面敬禮佛之雙足」;這就是表示到佛所了,所做的是頭面禮。我們若是頂禮下去,頭著地,臉也是著地,這叫做頭面禮。

*坐七寶臺升空:菩薩以神力燒身,以神力化生,復以神力見佛。

  「坐七寶臺升空」。菩薩是用,過去生「以神力燒身」,燃身,神力燃身,「以神力化生」;在那個地方燃身,很快又化生。「復以神力見佛」;又以菩薩的神力,以神力再來佛前。這都是說出了這個精神意識,供養之後,還是快速不停歇。過去精進,分秒不空過在那個地方做大供養,緊接著還是再接,還是供養,這就是意思是這樣。

*大抵得此三昧來去自由,縱橫無礙,方稱普現之名。

  「大抵得此三昧」;在那個得到三昧,三昧就是定,定心發揮神力。「來去自由,縱橫無礙,方稱普現之名」;去來自在,不論是直的、橫的都無礙;要普遍遠途走,或者是要往上、降下,這都無礙,這樣叫做普現。這就是表示這尊菩薩供佛,那分供養的心志很堅切。過去生是這樣,化生再來也是這樣,虔誠的心,精進不退。接下來的經文再這樣說,因為他禮佛了,禮佛之後就讚歎,所以這段文這樣說,

經文:「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其容顏奇妙之相且喜見佛在之未滅,意謂前生既親近弟子又轉生矣,何幸又遇復還親近哉!

  因為過去生是這尊佛,再來生也是這尊佛。「覩其容顏奇妙之相,且喜見佛在之未滅」;頂禮了,抬頭看起來,佛還是這樣,容顏還是這麼莊嚴,所以由不得從內心再起讚歎,所以歡喜見佛,佛還未滅,佛壽很長。「意謂前生既親近,弟子又轉生矣」;這表示前身,前身親近了,現在弟子過去往生,現在再來了,再來生了,弟子又轉生了,佛還在。「何幸又遇復還親近哉」,現在又再回來了,所以佛壽長。過去這尊佛的弟子,作供養之後,往生;往生之後,再回來,這尊佛還是猶然。

經文解釋:
「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歎佛福相,容顏甚奇妙,歎佛慧光明,照十方世界。

  「容顏甚奇妙」;看到這尊佛的容光、容顏,真的是很起恭敬心。所以,「光明照十方」。看到佛,佛的容光入他的心,好像放光明一樣。「歎佛福相」,這就是讚歎,讚歎佛的福相、福德,所以「容顏甚奇妙」。「歎佛光明照十方世界」,讚歎佛慧,佛的智慧光明照遍十方世界。
經文解釋: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謂前身時,已曾供養。謂今再出世,今復遇世尊。
曾供養時,即前生三昧力,正報力二供養。還親覲者,即今生值遇,又當供養。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謂前身時,已曾供養。謂今再出世,今復遇世尊」;也就是,前身時已經供佛了,現在再出世,又復遇世尊。「曾供養者,即前生三昧力、正報力二供養」,過去曾供養過,那就是前身,上輩子已經進入了三昧的力量,就是一心不亂,所以去後,隨即再來,沒有經過了凡夫的迷茫,他抱著那分的定心力往生。這分的定心力再來了,還是沒浪費時間。所以,「正報力二供養」,報身、法身這樣來供養,這叫做正報,用這樣力量來供養。依報與正報,依報就是這個身體,正報就是法身,這二身供養。(二供養指的是三昧力及正報力)

*我適曾供養,此「我」字指常住無相之法身而言。

  「我適曾供養」,這個「我」字,就是指「常住無相之法身」。常住的「我」;過去生是「我」,現在生也是「我」,是我已經清朗明白,沒有迷,正念的「我」,那就是正報、依報,這二報身這樣會合起來。雖然這生再來,不是前生了,但是那個心念是連貫過來,這個「我」是永恆的「我」,就是本性的「我」。所以「此我」,就是「指常住無相之法身而言」的我,那就是清淨無染的我。

*菩薩以法為身,不以劣報身為身,故有變易而無分段。

  所以,「菩薩以法為身,不以劣報身為身」,不是像我們凡夫,就是因為由不得自己而來生,他不是這樣。捨棄了過去,供佛很清楚那念心,他捨報,馬上再回歸來。這是法,這是法身,很清楚的精神力量,同樣回歸來這個時代,他還很清楚。所以,「故有變易而無分段」。凡夫是分段生死,一輩子一輩子、一段一段;菩薩修行是變易生死,前一念、後一念。這種過去那念清淨供養,化身再來這一念,也是虔誠供養。所以菩薩變易,凡夫是分段。

*言我適來曾以然身供養於佛,而今復還覲也。

  「言我適來曾以然身供養於佛」,我過去是這樣過來,過去這樣供佛,「而今復還覲也」。過去因為供佛,所以我過去生,叫做過去生;現在又再回頭回來,這化生。所以心念不顛倒,過去的正念,這個正念堅持,這次來生,還是運用正念而來生,所以叫做信根深厚,沒有異動。菩薩能夠來去自如,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功夫。修行的功夫就是這樣,堅持我們這念法身。法身,法的身體,也就是我們的智慧深入,已經不是隨著因緣由不得己而來,也由不得己而去,去、來我們都是隨著因果,不知道何時要再來,不知道何時我們要再去。而我們去,是要去哪裡?凡夫不知道要去哪裡。菩薩呢?修行的階段已經到了我捨這個身體供養,我來生隨即再來,來了,還是很清楚,這叫做法身。不是報身,是法身,所以再來人間。

  我們要修行,要修到這階段,這不是不可能,是我們要用心,要勤精進。勤精進,不是僅僅迷在那裡讀經而已,要身體力行付出,投入人群心不亂,付出無所求。供佛,那就是盡形壽,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就是真修行者。所以我們大家學佛要用心,還要很細膩深入道理。常常告訴大家,「理」。理,道理,就是我們的真諦,真諦就在我們的本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立刻、這念就是佛。請大家要用佛心,把握我們的佛性,要時時守護這念心,還是秒秒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六 7月 11, 2020 11:29 am

2020年7月10日上午5:20] 農曆五月二十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高七多羅樹,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

2、上人手札:「貪瞋恚愚痴, 苦我惱之患, 需求大導師,指正大時世。」

( 1)「貪,瞋,恚,愚,痴」:這五項是我們人生最苦、最惱。人生,若能夠人人了解道理。聽聞,道理清楚了,這些貪、瞋恚、愚癡就不會在我們的內心。道理清楚自然就不貪,世間一切的物欲我們就沒有貪了。

(2)「無貪,無計較,就無瞋,就沒有恚」:道理清楚了,身外物有什麼可貪呢?人生生命無常、苦短,足夠用了、滿足了,何必貪?既無貪,人與人之間還有什麼我們計較的呢?沒有計較了,就無瞋。無瞋就是不會發脾氣了,沒有什麼可爭,也沒有什麼可取,還有什麼脾氣可發呢?,自然脾氣就會改好,沒有計較了,那就沒有恚。

(3)「心開闊,完全順境,轉為智慧,就無愚,痴」:我們的心完全順境,沒有覺得逆我們心意。心開闊多了,心路開闊了,道理通了,這樣豈不就是知識提高?智慧轉了,轉了智慧來,哪有愚、癡呢?這是一定的道理。我們人人學佛法,要先去除貪、瞋恚、愚癡,這就是我們學法第一的要領。請大家要細心、用心體會,了解這五個字,我們若沒有去除,那真的是苦啊!

(4)「苦諦,苦我惱之患」:佛陀向世間人表達出來的,第一句話警惕我們:苦啊!而苦在哪裡?就是前面五個字會合起來,那真是苦啊!苦我,同時也惱我。「我」,就是讓這些「貪,瞋,恚,愚,痴」這樣將我們拘束住了,讓我們很苦、讓我們很煩惱。「苦我、惱我,這些心理的病一直纏著我們到了人生的最後。我們若不入佛門,我們若是沒有聞法,這個苦我、惱我這種的患;患就是病,病就是苦。同樣,就是苦啊、惱啊、病啊,這就是人生最苦、最難。

(5)「需求大導師,指正大時世」:讓我們處在這個大時代中,我們能夠更清楚。這時候有佛法可聽,佛法要能夠宣揚很容易;現在科技,在這個地方出聲,任何一個地方越過了國界,都可以一根手指頭一指,點開了這條線,自然聲音、文字、影像就透過了這條線到人人的電腦去,手機的上面隨時開、隨時知道。這就是現在的科技弘法,弘法沒有困難,見天下事也很清楚。

(6)「現在人間,苦難偏多,苦啊!大陸水患」:大陸現在水災很大。中國大陸有23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已經28個省都已經水災了。這波的雨下得很久,有的將近一個月了,有的半個月以上,現在繼續在下。這個雨水真的很長,久了,淹了、水壩也破了,或者是洩洪;洩洪了,開始水壩要開,水就又很大沖下去,山崩路斷,淹掉了人的房屋、沖斷了大橋,很多的損毀掉了。

(7)「大陸這波洪澇,很大災情」:慈濟人在安全之下,趕緊前往探災、有老人他就說:「這次很嚴重哦,將我們淹到屋頂了。」而若是樓房,就也有人這樣說:「淹過了一樓,也超越了到二樓,二樓也都淹了;二樓後面的山壁,水沖進來將山壁撞進來,水整個從二樓這樣倒下去。」真的在畫面上,新聞大愛臺看到那個畫面,哦!驚心動魄。

(8)「氣候大變遷,憂心天災頻傳」:現在科技資訊發達,那個地方在災情,不斷不斷畫面在那個地方,很快很快那個訊息就傳出來。看到這種的災難是在即時,那個距離雖然離很遠,但是即時訊息傳遍了,大家看得到,這就是現在的科技發達。看到現在氣候真正大變遷了,雨水下這麼長久,雨是下得這麼特別大的豪雨。這一直繼續,真的是讓人心驚膽寒。這是很擔憂,讓大家很害怕、很擔憂,不是短時、一時,已經整個月、半個月,不只是還未停,還是不斷不斷在高漲起來。

(9)「看到受災之苦」:有一位老婆婆,看到我們的慈濟志工去,她就這樣訴說著苦,「啊!很苦,水淹掉了我的屋頂,很不想活了,現在看到你們來,我心安了。」這是一個老婆婆,一邊說一邊流著眼淚,這樣就像家的親人,在訴說那分內心的苦,真的很辛苦。

(10)「菲律賓疫情,造成諸多工商停工,失業造成貧困飢餓之苦」:新冠狀肺炎疫情,實在也已經幾個月了。多少國家,因為這種的瘟疫、傳染病,讓全球人人心驚。尤其是因為這件事情,已經很多國家經濟等等,已經將快要崩潰掉了。菲律賓,很多工商停業起來,不能做生意;有的人無法忍受下去,沒有生意可做,沒有工可做,已經生活不下去了。

(11)「菲律賓一種私營車的吉普尼,慈濟人協助防疫隔離設備,使其能持續營運維生」:菲律賓有一種私營的車叫做「吉普尼」。類似改裝的中型的巴士的乘載乘客。這個車不敢出去,司機也無法可防範。政府也禁止,很多司機的家庭生計已經受不了了。慈濟人幫助這些司機,車要如何去隔防範,安全的載人,慈濟人就幫助車主、司機,提供防疫隔離材料,看到那個畫面,也覺得慈濟人很有智慧,也很慈悲。

(12)「菲律賓慈濟的紓困發放,幫助無收入的貧困家庭」:菲律賓已經繼續繼續一直發。發那個食物,米、油、鹽、糖等等,繼續一直發,現在知道已經發放給好幾萬戶了。現在要再如何幫助歇業的人,還有辦法去做生意。所以他們幫助這種的叫做「吉普尼」的乘車,如何裝修好的讓司機與乘客都能平安。這叫做慈濟人的愛,去幫助讓交通往來能夠健康。

(13)「眾生有苦、菩薩有愛。慈濟人的愛,用慈悲、用智慧,把握機會付出」:看到這樣的資訊,也是很佩服。在這個時代,這一波這麼長,久久還未消退的疫情,他們這麼多個月來還是這樣繼續在付出,用慈悲、用智慧,實在是很不簡單。這就是愛,「眾生有苦、菩薩有愛」,這在這個時代,這叫做「大時世」。現在這個時代,大時代的世間裡,只要心有正念,在這個時候發揮了愛的力量,幫助的人就很多了,所以很感動。

(14)「大陸湖南,18歲癌末少女的愛,心願捐大體,遺留人間」:人生還有很無奈的苦,大陸湖南省有一位十八歲的女孩,她得到無法可治療的癌病。雖然不是因為這波的疫情往生的病,但是她十八歲,生命無常,父親、母親花了很多錢,醫生很盡心力,這種的罕見疾病,無法治療。這位女孩她就向父母這樣說:「感恩父母,感恩醫生,但是無法不離開,也無奈。」只僅僅要求,往生之後,希望父母將她身體能夠捐的東西捐出去。再說:「雖然這個身體上,都不能捐了,要不然眼睛眼角膜應該也能夠捐,希望父母替我捨。」這很感動人。

(15)「捐大體布施,化無用為大用」:就像這樣,將那個眼角膜又再移植給其他的人,接受到眼角膜,眼睛重回光明了。就這對的父母就這樣說:「有這樣的人勇敢,人已經往生,但是眼睛用在孩子的身上,他還能夠看很多東西,利用很大,很感恩。」所以有人願意施,化無用為大用,布施出去,得到的人滿懷感恩。這就是人生。

(16)「佛法引導,讓心轉念,覺悟有情」:貪瞋恚愚痴,是人生一大病,這是讓人很苦惱的事情。我們若能夠轉一個念,佛法來引導我們,讓我們了解人生苦難偏多,大自然的災難,又有人生疾病的苦難。就像這樣,若能夠把握因緣,需要我們付出,不論是身外之物,就像菲律賓慈濟這樣大喜捨,用慈悲、用智慧去幫助,或者是身體「化無用為大用」,那個少女的愛遺留人間。這都是好事,這些都是「覺悟的有情」,所以叫做覺有情,這已經是得到道理了。

(17)「需求大導師,指正大時世,握因緣付出。就是大智慧,大智慧是從道理中得」:因為有這位佛陀大導師,大覺者,佛陀的智慧,能夠讓人人明白道理。能夠做的,如何解決人生的疾苦?什麼時候、什麼樣的人需要?我們要把握因緣付出。這就是大智慧,大智慧是從道理中得,道理就是大覺者,源在大覺者的指導。

(18)「聞法要及時,要落實身體力行」:我們處在大時代,有這個因緣可以去幫助人的事情、能力增加了,我們付出的機會很多。要大家聞法要及時,要落實去用,這才是真正聞法的價值。

3、複習經文:【說是偈已,而白父言: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

(1)「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過去生,身心供養」:過去長時間,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過去生,如何修行?如何為眾生付出?如何來供養佛?而且身外供養,過了後,連他的身體也燃身供佛;再化生,很快速再回生,回來在王的家庭,生在皇宮,皇宮化生,所以向他的父王來說法之後。那個說法,這是過去。

(2)「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現在此時就是以偈,將過去說的縮短,用偈文來唱誦。這叫做偈文。「日月淨明德佛,今故現在」。偈文過後之時,就說「日月淨明德佛」現在還在,「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供佛,那尊佛就是日月淨明德佛。「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捨身供養,再來生,生在淨德王家,向他的父王再介紹,淨明德佛還在。父王是淨德王家的大王,那尊佛叫做「日月淨明德佛」。

(3)「我先供養佛已,得解一切眾生語言陀羅尼」:向他的父王說淨明德佛還在,現在還在。我上輩子供養之後,現在再來生,這尊佛還在。再來生了,現在這次來生,我已經得到很多眾生語言陀羅尼。對於很多的語言,全都能夠通達。

(4)「復聞是法華經八百千萬億那由他甄迦羅、頻婆羅、阿閦婆等偈」:這全都是數字,很多很多種的語言。

(5)「大王!我今當還供養此佛」:亦父亦王,所以這個地方叫大王。現在佛還在,我過去是這樣,我現在來,得到很多無量數的語言,我現在要再回去,再回去供佛。

4、釋義經文:【白已,即坐七寶之臺,上升虛空】:秉白父王精進供養事已,即坐七寶臺,騰身空中白父詣佛。心身皈向大覺道勤行大精進。

(1)「白已」:已經向國王,已經這樣長行文說完,偈文已經誦完,這樣叫做「白已」。「白」,就是這樣已經向大王說完了,表示要再回去佛所,去做供養了。就坐起了那個七寶之臺,現在去來自由了。過去供養,所得的功德,現在來生,這個身就去來自由。

(2)「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過去、現在都是同樣,去來自在,一心皈佛供養」:坐上蓮臺就這樣往虛空飄去。表示「秉白父王,精進供養事已」,前輩子是這樣,這輩子也是這樣。秉白了之後,「即坐七寶臺,騰身空中」,就到佛所了。表示前輩子的供佛,這輩子也是「心身皈向大覺道,勤行大精進」,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過去、現在都是同樣,去來自在,一心皈佛供養。

5、【高七多羅樹】:一多羅,約以七尺樹高度約五丈許。七多羅樹,謂七個稷樹之高量也。

(1)「七多羅樹:一多羅,約以七尺樹高度約五丈許」:七多羅樹的意思,差不多是七尺,樹高差不多五丈。這種的樹是一種穀物,就是五穀雜糧,那個樹不算樹,是五穀雜糧。就像稻子長起來時,差不多三、四尺,稻子若長大,稻草差不多一米,差不多三尺,這種的,差不多有七尺高。它也是一種的五穀雜糧其中的一類,這個東西,這是在他們印度比較有在用。我們要知道,就是五穀類,是量長的「量(高度)」。

6、【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合十指爪,以偈讚佛】:往彼佛所,頭面敬禮佛之雙足。

(1)「往到佛所」:他這樣蓮臺浮起來差不多五尺多,七個五尺多,這樣浮動就這樣飄去。「往到佛所,頭面禮足」,就這樣到了佛所去了。在那個地方,下了蓮臺開始,現在佛前,就「頭面禮足,合十指爪」,而且雙手合掌,「以偈讚佛」。

(2)「頭面敬禮佛之雙足」:這就表示到佛所,所做的是頭面禮。我們若是頂禮下去,頭著地,臉也是著地,這叫做頭面禮。

7、『坐七寶臺升空:菩薩以神力燒身,以神力化生,復以神力見佛。大抵得此三昧,來去自由,縱橫無礙,方稱普現之名。』

(1)「坐七寶臺升空:菩薩以神力燒身,以神力化生,復以神力見佛」:坐臺升空,「菩薩」是用過去生,以神力燃身,很快化生,再以佛的神力再來佛前。這都是說出精神意識,供養後,還是快速不停歇。過去的精進,還是分秒不空過,在那個地方做大供養,緊接著還是再接,還是供養,這就是意思是這樣。

(2)「大抵得此三昧,來去自由,縱橫無礙,方稱普現之名」:在那個得到三昧,三昧就是定,定心發揮神力。去來自在,不論是直的、橫的都無礙。要普遍遠途走,或者是往上、降下這都無礙,叫做「普現」。這就是表示這尊菩薩供佛,那分的供養的心志很堅切,過去生是這樣,化生再來也是這樣虔誠的心,精進不退。

8、【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覩其容顏奇妙之相,且喜見佛在之未滅,意謂前生既親近,弟子又轉生矣,何幸又遇復還親近哉!

(1)「禮佛,讚歎。覩其容顏奇妙之相,且喜見佛在之未滅」:因為過去生也這尊佛,再來生也這尊佛。頂禮了,抬頭看,佛還是這樣,容顏還是這麼莊嚴,由不得從內心再起讚歎,所以歡喜見佛,佛還未滅,佛壽很長。

(2)「意謂前生既親近,弟子又轉生矣,何幸又遇復還親近哉」:表示前生,現在前生親近了,現在弟子過去往生,現在再來了,再來生了,弟子又轉生了,佛還在,現在又再回來了。佛壽長。過去這尊佛的弟子,作供養之後,往生之後,再回來,這尊佛還是猶然。

9、【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歎佛福相,容顏甚奇妙。歎佛慧光明,照十方世界。

(1)「容顏甚奇妙,光明照十方。讓人起恭敬心」:看到這尊佛的容光、容顏,真的是很起恭敬心。看到佛的容光入他的心,好像放光明一樣。

(2)「歎佛福相」:這就是讚歎,讚歎佛的福相、福德,所以「容顏甚奇妙」。「歎佛慧光明,照十方世界」,讚歎佛慧,佛的智慧光明照遍十方世界。

10 、【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謂前身時,已曾供養。謂今再出世,今復遇世尊。

(1)「我適曾供養,今復還親覲:謂前身時,已曾供養」:前身時已經供佛了,現在再出世,又復遇世尊。

11、『曾供養者,即前生三昧力、正報力二供養。還親覲者,即今生值遇,又當供養。我適曾供養,此「我」字指常住無相之法身而言。』

(1)「曾供養者,即前生三昧力、正報力二供養」:過去曾供養過,那就是前身,上輩子已經進入三昧的力量,一心不亂。立刻再來,沒有經過凡夫的迷茫,他抱著那分的定心力往生。這分的定心力再來,還是不浪費時間,正報力供養,身,「報身、法身」這樣來供養,這叫做正報,這樣力量來供養。依報與正報,依報就是這個身體,正報就是法身,這二身供養。

(2)「我適曾供養,此『我』字指常住無相之法身而言」:意思就是「我」,這字「我」就是指常住,常住的「我」。過去生是「我」,現在生也是「我」,是我已經清朗明白,沒有迷的正念的「我」,那就是正報、依報,這二報身這樣會合起來。雖然這生再來,不是前生,但是那個心念是連貫過來,這個「我」是永恆的「我」,就是本性的「我」。所以此「我」,指常住無相之法身的我,清淨無染的我。

12、『菩薩以法為身,不以劣報身為身,故有變易而無分段。言我適來曾以然身供養於佛,而今復還覲也。』

(1)「菩薩以法為身,不以劣報身為身」:不是像我們凡夫,因為由不得自己而來生,他不是這樣。捨棄過去供佛很清楚那念心,他捨報,馬上再回歸來,這是法,這是法身,很清楚的精神力量。同樣回歸來這個時代,他還是很清楚。

(2)「故有變易而無分段」:凡夫是分段生死,一輩子一輩子、一段一段;菩薩修行是變易,前一念、後一念,這種過去那念清淨供養,化身再來這一念,也是虔誠供養。所以菩薩變易,凡夫是分段。

(3)「言我適來曾以然身供養於佛,而今復還覲也」:我過去是這樣供佛過來,過去是因為供佛;現在再回頭回來,這化身。心念不顛倒,過去的正念堅持;這次來生,還是運用正念而來生,叫做信根深厚,沒有異動。菩薩能夠來去自如,這就是我們要修行的功夫。

(4)「修行功夫,堅持正念法身,乘願力而來」:法身,法的身體,也就是我們的智慧深入,已經不是隨著因緣由不得己而來,也由不得己而去,去來我們都是隨著因果,不知道何時再來,不知道何時我們要再去。而我們去,是要去哪裡?凡夫不知道要去哪裡。菩薩呢,修行的階段已經到了我捨這個身體供養,我來生即刻再來,這來了,還是很清楚,這叫做「法身」。不是報身,所以再來人間。

(5)「真修行者,用心勤精進,身體力行,付出無所求,投入人群而心不亂」:我們要修行修到這階段,這不是不可能,是我們要用心、要勤精進,不是僅僅迷在那裡讀經而已,要身體力行付出,投入人群心不亂,付出無所求。供佛,那就是盡形壽,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這就是真修行者。我們大家學佛要用心,還要很細膩深入道理。

13、「理,道理,就是真諦,就是真如本性」:「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立刻、這念就是佛。請大家要用佛心,把握我們的佛性,要時時守護這念心,還是秒秒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071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