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三 7月 15, 2020 10:09 pm

20200714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有感覺的授受,付出人的誠意,
收受者的喜受,一封信的受用。
日不落的世界,陽光距地八分。

  菩薩,用心;我們要用心,用心法才能夠入心,法入心,我們才能夠用在生活中。生活有法了,人與人之間能接受,才有辦法真正佛法入人間,所以請大家要用心啊!「有感覺的授受,付出人的誠意」。那就是要說,我們人與人之間互相感受,我們有付出了,那就是有人接受了。付出人的誠意,而接受人要歡喜。這「一封信的受用」,真的感動的故事很多。

  就像最近大陸的水災,已經二十八省(區、市)受到很大的洪澇。洪澇就是水災,水災已經造成山崩、路斷,橋也斷了,還有很多人平時在種田、山上耕種的農民,也一時來不及,山崩、路斷了,發生了很多災難。所以慈濟人去勘災,那一分路很難走,卻也很歡喜去付出。所以,走到他的地方,要去……。不知道早上有飛機嗎?空中飛機的聲音。好吧,重新再來,飛機很擾人。來,重新再來一次。人生本來就是這樣,每一天就是周而復始,本來生活就是重新、再重新。

  就是,「有感覺的授受,付出人的誠意,收受者的喜受,一封信的受用。日不落的世界,陽光距地八分。」這就是要向大家分享,感覺,有的感覺,人間離不開我給你,而你接受了;或者是你給我,我也接受。不論是給你、給我;付出的人要很誠意,接受的人要很歡喜。就說最近在大陸的水災,這波的洪澇實在是很嚴重,受災的人不少,有了因緣,慈濟人走得到;有災難的人,有因緣能夠接受,這就是一個因緣。走得到,去付出的人,他很誠意,那分愛心是從內心真誠的愛,他願意付出,知道路很難走,橋斷了、山崩了,水災過後的路是很難走。不過這群慈濟菩薩的誠意,從內心的誠意,那分至誠的愛,不忍心眾生有苦難,他們願意克服,克服很難走的路。這樣去了,帶著的伴手禮,主要是要去了解,等於是勘災。勘災,會與受災戶見面,所以他們帶著伴手禮去了。

  走的路難走,不過他們很誠意。受災的人已受災,忽然間雨,大水來得很急,雨很大,將他們的房屋就這樣沖掉了,無家可歸啊!踏著簡陋的地方,去看,一點點的伴手禮,接受的人很歡喜,苦啊!說出了他心的苦,一夕之間家裡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是萬念俱灰。他一度也想:當人沒有用,什麼都沒有。慈濟人雖不認識他們,但很誠意,用出了那分溫柔膚慰,那個膚慰的態度,總是將受災受難人的那念心,那萬念俱灰的心,膚慰他,又讓他溫暖起來,露出了笑容,眼含著眼淚,淚光中含笑容。這樣說:「本來覺得什麼都沒有了,活著哪有用呢?看到你們這樣到來,我們覺得人間還有希望。」接到東西,很歡喜,這是受付出的人的誠意所感動,將內心憂愁、憂慮的苦一時打開了,人間還有希望。

  「收受者的喜受,一封信的受用」;喜受了,接受到,雖東西不多,但是有一封信,這封信是師父的慰問信函。他們看到這封信,有人代替唸出來,他們心很歡喜,說:「東西雖然不是多,但是這封信給我們很多,這封信是最好的話。」他們聽、他們讀了之後,回去又再將這封信重新再拿起來,一遍一遍再看過。一封信的感受,那種的受用,膚慰了他們的心。雖東西不多,但這封信代表了一切,膚慰了他們的心,所以這叫做物輕意重,他們的感受很大。

  又如這幾天,最近常常在連線,利用科技與全球慈濟人連線(全球四合一幹部線上精進研習會)。尤其是昨天,他們圓緣了,全球慈濟人的精進,沒辦法回來,就這樣用連線來精進,圓緣了。昨天與前天兩天,因為全球時差的關係,我們將它分成兩天與他們圓緣。而我與他們圓緣,在這兩天的時間就聽他們說話,他們在分享,分享著對聞法的心得,同時也分享著推素。推素,知道師父這一波為了疫情,無法表達的言語,卻是有一件事情非推動不可,那就是素食,希望人人茹素,要素食。希望大家從心提起那分愛,全部的愛,希望大家啟發那完整的愛出來,那就是要素食。因為素食就是護生,保護生命;愛人、愛動物,哪能堪忍人為了口欲傷害動物的生命,來滿足人類的口欲呢?所以希望大家能夠茹素,素食。

  每天所在分享的,每天心有所感覺的,人人都沒有離開推素的議題,這麼多的國家都是都提起茹素。美國慈濟推動茹素,已經推動到一百二十幾萬的餐食,素食。所以,他們將它換算成救動物的命,已經能夠救幾千、幾萬隻的雞、豬(以500個便當的概念換算,等於救了91200隻雞,2400隻豬)。很多,唸不完的數字。用心這樣在推動,那個一百多萬餐,推算起來就有幾千、幾萬的動物得救了。所以,平時大家就是貪一念的口欲,一口一口在吃,沒想到這樣一口一口的口欲,竟然是這樣幾千、幾萬、幾十萬的動物命,在這百多萬餐的口中消失掉。看他們算出來的數字,這一波推素,大家很用心去算數,所以說用數字來說法,這是很有感受。全球的慈濟人都是這樣在分享這個內心的所得,故事很多,說不完。

  在那個視訊上與大家分享,問:「你們那裡幾點了?」「我們這裡是一大早。」我就說:「我們臺灣呢?是下午時間。」有的人就說:「我們這裡是晚上,已經將要凌晨,十一點多了。」我就告訴他們:「我們還沒有,我們才近下午五、六點而已。」有時差六個鐘頭的,有時差十幾個鐘頭,所以有時差,沒有秒差。慈濟的世界,是一個「日不落的世界」,有的是一大早。我就告訴他們:「我們快要休息了,你們開始要精進喔!」慈濟人在全球,這個地方將要休息了,那個地方將要開始工作了,這難道不就是一個日不落的世界呢?

  這時間,與這個太陽;地球繞著太陽轉。「陽光距地八分」;所以說起來,太陽的陽光要照射到地球,是八分鐘又二十多秒的時間,這陽光照射,接觸到地球。所以說起來,妙不妙啊?很奇妙!我們地球人,「你們那裡一大早,我們這裡是下午。」「喔,你們那裡是半夜!我們這裡才下午而已。」地球在轉,陽光照射來到地球,時間是這樣,八分多鐘,以那個光速夠接觸到地球。可見宇宙之大啊!宇宙虛空很大,所以廣無邊際。在這麼大宇宙間的地球,是那麼地渺小;而這麼渺小的人間,卻有各種各種不相同的苦難。有的地方是在水災,日本水災也是很慘重,房屋倒的、人被埋了,人命損失也不少。總而言之,同一個地球上,苦難的人總是這樣不斷不斷受苦難。

  有愛的人不斷不斷想:要如何?走哪一個方向?走哪一條路?什麼時候哪一條路能夠走,物資能夠送到位。這,有的人苦走不出來,有愛的人走進去,這叫做人間。人間苦難偏多,菩薩就是不惜一切辛苦走到,這叫做人間。昨天又看到、聽到了,與海地在連線,海地一位如濟神父,他是神父,但是他是師父的弟子。他接觸了,連線過來,開口自己就先報自己的名,「弟子是如濟神父,我去過臺灣二次。」一次皈依,回到海地,承擔起慈濟救濟助的任務,在那個地方照顧幾百位老人。他一個人照顧三百多位病苦無依的老人,同時照顧幾十間學校裡幾萬個孩子。

  他就像慈濟人的精神,「竹筒歲月」,就像出家的精神,托缽,到處去勸募。他要維持著一萬多位孩子的生活,還要照顧三百多位老人。這位如濟神父也是慈濟人,這種愛,一個人的心發那念心,轉一個念,打開了心,那種宗教的執著,他就這樣做出了慈濟人與慈濟人之間的互動。雖然慈濟人沒說;「你要來皈依才能夠做慈濟。」沒有。我們全部都尊重,很多不同宗教信仰,也都負責慈濟的事情。就像土耳其胡光中,他是虔誠的伊斯蘭教,照常。土耳其很多位是慈濟人,主麻教授……等等,還有市長(現任開塞利省副省長阿里烏斯拉曼),他們依然信他們的教,卻是慈濟的支持、負責者,他們同樣就是那麼合心,這樣在付出。

  總而言之,慈濟的精神就是菩薩的精神。菩薩就是以佛陀的教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為眾生苦難而付出,僅僅只是有這樣的觀念,並沒有其他的要求,付出、付出,無所求。這就是我們慈濟在地球上「日不落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就是能夠看到慈濟人在付出;那地方在休息,我們這裡是一天的開始,這就是日不落的世界。所以藥王菩薩也是同樣,生生世世,生命就是沒有空檔的時間。生命隨著自然法則,同樣有孩童時,同樣有青少年時。他來、回,從幼年、中年、老年,到了一輩子過後,這一生中就是不離佛法。這輩子結束了,緣已盡了,大自然的法則,身已經壞掉了,去了,再換一個身體,化生再來;前世消掉了,今世化生再來,還是一樣沒有間斷,同樣佛還在。

  所以,藥王菩薩,也就是過去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那個過去的過去,今生的來生,他還是這樣以身作則,用身體來教育眾生,用他接受佛法的愛來救拔眾生。這就是諸佛菩薩的精神,來、回,總是這樣在輪替,沒有休息過。這就是菩薩道永恆,來回不間斷。所以,在這個道場;日月淨明德佛的這個道場裡,藥王菩薩的過去生,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就是在這樣的道場。藥王菩薩現在在釋迦佛的道場,說起了過去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與日月淨明德佛那個時代,他們師徒間,佛與菩薩那種互相相處,如何接受佛法?如何去利益眾生?如何再回歸來?這樣來回兩輩子佛還在,等到再來了,日月淨明德佛就說:「我將要入涅槃,你又回來了,我將要入涅槃,法你要開始再傳下去。」這種連接著,「我的緣到了,你的緣再來接。」這種因緣,累生累世的緣這樣不斷交接,將娑婆世界的眾生不斷來委託。佛委託給菩薩,菩薩趕快接續著,利用這個法,世世相傳。這我們要很了解,也要很相信。所以前面的文說,

經文複習:「當令流布,廣設供養,應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淨明德佛勅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當令流布」,這是日月淨明德佛交代給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你已經再回來,來,我將法交代給你,我將要入滅了。」就這樣交代。所以說:「你要記得,這個法要這樣流布下去。同時還是,我若入滅後,你要將舍利起塔,留在人間見證。」這就是前面的文。所以,「如是日月淨明德佛勅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供養佛身,而以燒之。」

經文解釋:
「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是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如來入於滅度而為起塔。

  那位日月淨明德佛已經取入涅槃了,後事就是委託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開始就要依照佛所交代,來處理他的後事。所以,「是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如來入於滅度而為起塔」,照他的交代。

經文解釋:
「悲感、懊惱、戀慕於佛」;悲切感眾生失世導師,照路明燈,故悲感交集,感念深思佛恩德,懊惱戀慕。

  「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同樣,佛與菩薩還是同樣有情。當日月淨明德佛示滅了,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處理後事,還是一樣悲感、懊惱,戀慕於佛,悲切啊!這就是感情,師徒的感情,佛與菩薩覺有情。佛滅度了,菩薩同樣也會悲感,這種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心還是很記掛著。所以,「悲切感眾生失世導師照路明燈」。這是菩薩的悲,不是為了私人的感情悲,是為了佛若滅度了,這世間的眾生就失去了導師。因為佛如世間的慈父,也是人間的導師;佛已經入滅了,世間的慈父、人間的導師就消滅掉了。就好像世間一盞燈,一支火炬已經消滅,等於照路的明燈已經熄了。這就是喜見菩薩為眾生那個心靈的失落而悲感。

  又再因為這樣的「悲感交集」,「感念深思佛恩德」。他自己本身也是同樣,感念深思、感動,一直回想過去,心不斷地思念著。感念深思,思念著佛的恩德,這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自己的心聲、自己的心念。啊!佛這樣離去了,這樣離開世間去了。所以菩薩內心還是感傷、深思,一直想佛過去的恩德。所以,「懊惱戀慕」,心還是不捨。

*悲惱戀慕:見道之人,已斷見愛,何至此乎?
答:大士之情非悲於人而痛於法也。

  所以,「悲惱戀慕」:「見道之人,已斷見愛何至此乎」。何至這樣呢?有的人就說:「為什麼?修行的人不是去欲斷愛嗎?為何佛入滅了,菩薩還有這種悲惱、戀慕的形態出來呢?」有人就這樣批評、這樣說。見道的人,已斷了,斷情割愛了,為何還有這樣的悲念,這樣的感傷呢?回答的就是這麼說:「大士之情,非悲於人而痛於法也。」「大士」,就是菩薩。菩薩,菩薩的感情不是為了人在悲,是為法在悲;不是為了我這個人的情在悲,是為了這個法。佛離開了,法會從此就這樣滅掉嗎?是為了這樣在悲。雖然佛殷勤將這個法付託給我,但是我有辦法將這個法如佛在世這樣傳嗎?有辦法這樣去教育眾生嗎?是悲在這個地方;法是不是有辦法繼續傳下去嗎?不是為人在悲,是為法而悲啊!

*以如來聖道所託,今逝矣,人天眼滅,七眾何依?斯道無傳,亙古長夜,故菩薩悲傷感戀而痛慕之。

  「以如來聖道所託」,如來將這麼重的責任交給我。「今逝矣」,現在佛已經入滅了,「人天眼滅」。人天,那就是這個光明,好像一盞的燈火,忽然間熄滅了,沒有燈光可照的路,人豈能看得到路去走?天人豈有辦法去接受這覺悟的道理呢?所以,擔憂的就是這個法是不是人會接受?天人會接受嗎?我接受這個法,我有辦法可教他們嗎?他們會聽我的話嗎?這就是法。雖然有這樣的法在傳,傳法的人有這樣的德,得以讓人接受嗎?道理就是在這裡。

  所以他擔憂,擔憂是有辦法傳下去嗎?到底現在「七眾何依」?七眾,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這樣就是出家的七眾。這些弟子何依?所以,「斯道無傳,亙古長夜」,這這麼的長,等於日光消失掉了,譬如長長的暗夜。「故菩薩悲傷感戀而痛慕之」所以,菩薩悲傷的感戀,那是痛慕,很悲戀佛陀捨去,離開了。這是心靈的痛、的戀慕,佛陀他過去了。這是為人間、為法,法若消失了,人間要怎麼辦呢?這就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處理了日月淨明德佛的後事那個心態的描述,我們要清楚。

經文解釋:
「即以海此岸栴檀為????」;海此岸栴檀,即諸牛頭栴檀。聚集諸香,謂聚此香梵燒日月淨明德如來。

  雖然心很不捨,後事也要做,所以「即以海此岸栴檀為????」。他就去張羅,要用最好的香,上等的柴,那就是香的柴,大家知道。「海此岸栴檀即牛頭栴檀」。香,這過去都說過了,是人間稀有的香木。栴檀也是,就是很高貴的香木。「聚集諸香,謂聚此香梵燒日月淨明德如來」;這些香料的木材聚集過來,來焚燒日月淨明德佛。意思就是火化,也就是火葬。將他火化之後,就開始要將他火葬。總是愛的力量,也是愛,智慧與愛,愛佛、重法。

  那尊佛與那位菩薩;日月淨明德佛與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那時候那分的感情,這樣過了之後,去描述那個法要如何傳下去。之後,後事處理好了,後面要如何來收取,收藏他的舍利呢?還是要費一番的心思。這番的心思沒有離開情,也沒有離開法要傳,這分的心態。當然,這人間情永遠都不會斷。哪怕是佛與菩薩那分「覺有情」更密切;覺悟的有情是永恆,與我們凡夫、眾生的情不同。眾生、凡夫的情是愛、恨、情、仇的情,而且是分段,在這生死中,這輩子的情斷了,所帶著的是冤或者是愛?這種因緣果報的拖累,是在凡夫的情感中。

  但是佛與菩薩是覺悟的有情,「我將要離開,將法委託給你,你就要負責,但是我會再來交替。」不斷不斷佛、菩薩來人間交替,這人人總是要去體會,人人受法、傳法、接法,還是教化眾生,這是人人的責任,所以時時要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三 7月 15, 2020 10:14 pm

2020年7月14日上午5:20] 農曆五月二十四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即以海此岸栴檀為、供養佛身,而以燒之。】

2、上人手札:「有感覺的授受,付出人的誠意,收受者的喜受,一封信的受用,日不落的世界,陽光距地八分。」

(1)「用心,法才能入心」:法入心,才能夠用在生活中。生活有法了,人與人之間的接受,才有辦法真正佛法入人間,請大家要用心!

(2)「有感覺的授受,付出人的誠意,收受者的喜受,一封信的受用」:人與人之間互相感受,我們有的付出,有人接受了。「付出人的誠意」,而接受人歡喜。「一封信的受用」,真的感動的故事很多。

(3)「大陸水災,慈濟勘災,路途艱辛,卻是甘願歡喜付出」:像最近大陸水災,已影響二十八省的區、市,受很大洪澇水災,已經山崩、路斷,橋也斷了,還有很多人平時在種田、做山的農民,也受災嚴重,所以慈濟人勘災了,那一分路很難走,卻也是很歡喜去付出。

(4)「有感覺的授受。付出的人要很誠意,接受的人要很歡喜」:有的感覺,人間離不開「我給你、你接受了;或是你給我,我也接受」:不論是給你、給我,付出的人要很誠意,接受的人要很歡喜。

(5)「慈濟菩薩,不忍心眾生有苦難,從內心誠意,至誠的愛去付出」:大陸這波洪澇,實在很嚴重,受災的人不少。有了因緣,慈濟人走得到,有災難的人,因緣能夠接受,這就是一個因緣。要走得到,去付出的人,他是很誠意,那分愛心是從內心真誠的愛,他願意付出,知道路很難走,橋斷、山崩,水災過後,路是很難走。不過這群的慈濟菩薩,從內心的誠意,那分至誠的愛,不忍心眾生有苦難,他們願意克服很難走的路。帶著的伴手禮,主要是要去勘災及了解。

(6)「慈濟人勘災,見苦知福,許多水患災民,無家可歸,萬念俱灰」:而受災的人已受災,房屋等就這樣被水沖掉,無家可歸。慈濟人踏著泥濘路,走過簡陋的地方,去勘查,帶一點點的伴手禮,接受的人很歡喜,苦啊!說出了他心的苦,一夕之間,家裡的東西都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是萬念俱灰。他一度也想:當人沒有用,什麼都沒有。

(7)「慈濟人關懷膚慰,真誠付出,災民感動,掃除憂愁,浮出希望」:慈濟人不認識,但是很誠意,用出了那分溫柔膚慰,那個膚慰的態度,總是與受災受難的人那種萬念俱灰的心,慈濟人又膚慰他們,讓他們溫暖起來了,露出了笑容,眼含著眼淚,淚光中含著笑容。這樣說了,「本來覺得什麼都沒有了,活著哪有用呢?看到你們這樣到達,我們覺得人間還有希望。」接到的東西,是很歡喜,這是受付出的人的誠意所感動到,內心,從內心那個憂愁、憂慮的苦,這樣一時打開了,人間還有希望。

(8)「收受者的喜受,一封信的受用。物輕意重,感受很大」:苦難眾生,喜受了,接受到,東西不多。有一封信是師父的慰問函。他們看到這封信,有人代替唸出來,他們心很歡喜,就說:「東西雖然不是多,但是這封信給我們很多,這封信是最好的話。」他們聽、他們讀之後,回去,再將這封信重新再拿起來,一遍一遍再看過。那種一張信的感受,那種的受用,膚慰了他們的心。這是東西不多,這封信代表一切,膚慰了他們的心。所以叫做物輕意重,他們的感受很大。

3、四合一幹部線上研習會,第二梯次視訊連線:美洲國家
(1)「利用科技與全球慈濟人在連線」:最近常常都在連線,尤其昨天他們圓緣了,我們全球慈濟人的精進,無法回來,就這樣用連線精進,圓緣。昨天與前天,昨天、前天兩天,因為全球時差,我們就是分作兩天,我與他們圓緣。

(2)「疫情不斷,非素不可」:這兩天時間,就聽他們說話,分享著對聞法的心得,同時也分享著推素,知道師父為了這一波疫情,無法表達的言語,卻是有一件事情非推動不可,那就是素食,希望人人茹素。要素食,希望大家從心提起了那分的愛,全部的愛,希望大家啟發那個完整的愛出來,那就是要素食。

(3)「素食就是護生」:保護生命,愛人、愛動物,如何能堪忍吃牠呢?人為了口欲,傷害動物的生命,來滿足人類的口欲,希望大家能夠茹素、素食。每天所在分享的,每天都是心有所感覺,人人都是沒有離開「推素」的議題,很多的國家,都提起茹素。

(4)「美國慈濟人,用心推動茹素,已超過一百二十幾萬的素食餐」:換算救動物命,以五百個便當的概念換算,等於救了91200隻雞,2400隻豬,美國慈濟人用心這樣在推動。

(5)「貪口欲,病從口入。應致力推素,用數字來說法」:平時大家就是貪一念的口欲,沒想到一口一口的口欲,竟然是這樣得殺了這麼多隻的動物命。推素,大家很用心計算,用數字來說法。這是很有感受,全球的慈濟人就是這樣,分享內心的所得,故事很多說不完。

(6)「慈濟世界,是『日不落的世界』,有時差,善用視訊而無秒差」:問:「你們那裡幾點?」「我們這裡是早上。」,我就說:「我們臺灣是傍晚。」有的人就說:「我們這裡是晚上,已經將近凌晨十一點多了。」我就告訴他們:「我們還沒有,我們才剛要五、六點而已」。有時差六個鐘頭的,有時差十幾個鐘頭,所以「有時差,沒有秒差」。慈濟的世界,是一個「日不落的世界」。

(7)「陽光距地球,光速約八分鐘,宇宙之大,曠無邊際」:時間,地球繞著太陽轉。說起來,太陽的陽光要來照射到地球,是約光速八分鐘又二十多秒的時間,陽光照射接觸到地球。可見宇宙之大,宇宙虛空是很大。曠無邊際。

(8)「宇宙之大,渺小地球,卻有各種不同苦難」:在這麼大的宇宙間,地球是那麼渺小。這麼渺小的地球上的人間,卻有各種不同的苦難,有的地方在水災,日本水災也是很慘重,房屋倒了、人被埋了,人命損失也不少。同一個地球上,苦難的人,總是這樣不斷不斷受苦難。

(9)「人間苦難偏多,菩薩所緣,緣苦眾生」:有愛的人,不斷不斷想:要如何走哪個方向?走哪一條路;什麼時候哪一條路能夠走,物資能夠送到?這有的人苦,走不出來,有的人要走進去,這叫做人間。人間苦難偏多,菩薩那就是不惜一切辛苦,走到達了,這叫做人間。

(10)「海地,如濟神父分享,投入慈濟,愛心付出」:昨天與海地在連線,視訊又看到、聽到,如濟神父,但他也是師父的弟子。他接觸了慈濟,他開口就自報自己的名:「弟子是如濟神父,我去過臺灣兩次,一次皈依,回去到海地,承擔起慈濟的任務」,在那個地方照顧幾百位老人;他一個人,照顧三百多位的病苦無依的老人,同時照顧幾十間的學校,工餐給一萬七千多個的孩子。

(11)「如濟神父,秉持慈濟精神,推動「竹筒歲月」,呼籲人人愛心」:如濟神父,就像出家的精神,托缽,到處去勸募,他也要維持著一萬七千多個的孩子的用餐生活,還要照顧三百多位的老人,這位如濟神父也是慈濟人。這種愛,一個人的心,發那個念心,轉一念,打開了心,沒有宗教隔閡的執著,就這樣去做付出,與慈濟人之間,這樣的互動。

(12)「慈濟大愛,包容各宗教」:慈濟沒有說,你要來皈依才能夠做慈濟,沒有,慈濟裡有很多不同宗教負責慈濟的事情。就像土耳其,胡光中,他是虔誠的伊斯蘭教,照常,土耳其很多位就是慈濟人,主麻教授那這等等,還有蘇丹加濟市行政長的阿里烏斯拉曼,他們依然是信他們的教,卻是慈濟的支持,負責,他們同樣就是這麼的合心,這樣在付出。

(13)「慈濟精神,就是菩薩精神。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菩薩所緣,緣苦眾生:菩薩就是以佛陀的教育,為眾生苦難而付出。僅僅只有這樣,這樣的觀念,並沒有其他的要求,付出無所求。這就是我們慈濟在地球上,日不落的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就是能夠看到慈濟人在付出。那裡在休息,我們這裡開始,一天的開始,這就是這樣「日不落的世界」。

4、經文複習:【當令流布,廣設供養,應起若干千塔。如是日月淨明德佛勅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已,於夜後分入於涅槃。】

(1)「藥王菩薩,生生世世,不離佛法,精進付出,生命不空過」:藥王菩薩也是同樣,生生世世,生命就是沒有空,沒有空檔的時間。生命隨著自然法則,同樣有孩童的時、同樣有青少年的時。他來回,從幼年、中年、老年,到了一輩子過後,這一生中就是不離佛法。這一輩子結束了,緣已盡了,大自然的法則,再換一個身體,化生再來;前世消去了,今世化生再來,還是同樣,沒有間斷,同樣佛還在。

(2)「藥王菩薩,就是過去的「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生生世世,接受佛法,救拔眾生」:過去的過去,今生的來生,他還是這樣,以身作則,用身體來教育眾生;用他接受佛法的愛,來救拔眾生。這就是諸佛菩薩的精神,來回,總是這樣在輪替,沒有休息過,這就是菩薩道,永恆,就是來回不間斷。

(3)「藥王菩薩的過去生,『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日月淨明德佛的道場裡,現在藥王菩薩,在釋迦佛的道場」:講起過去,「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在日月淨明德佛的那個時代,師徒之間,佛與菩薩,那種互相相處,如何接受佛法?如何去利益眾生?如何再回歸來?這樣來回兩世人,佛還在。

(4)「累生累世緣,不斷在交接,佛委託給菩薩,法,世世相傳」:等到再來了,日月淨明德佛就說:「我將要入涅槃了,你又回來了,我將要入涅槃,開始法你要再傳下去。」這種連接著。「我的緣到了,你的緣再來接。」這種因緣,累生累世緣這樣不斷在交接,與娑婆世界的眾生不斷來委託;委託,佛委託給菩薩,菩薩還是趕快接著,法,世世相傳。這是我們要很了解,我們要很相信。

(5)「當令流布」:這是「日月淨明德佛」交代給「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你已經再回來了,我把法再交代給你,將要入滅了。你要記得,法要這樣流布下去,同時,還是我若是過後了,你要將舍利起塔,留在人間見證。」這就是前面的經文。接下來經文提及「日月淨明德佛」已經取入涅槃了。

5、經文解釋:【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是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如來入於滅度而為起塔。

(1)「爾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佛滅度」:事後委託「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開始就要依照佛所交代,處理他的後事。「是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見如來入於滅度而為起塔」,照他的交代了。

6、【悲感、懊惱、戀慕於佛】:悲切感眾生失世導師,照路明燈,故悲感交集,感念深思佛恩德,懊惱戀慕。

(1)「悲感、懊惱,戀慕於佛」:佛與菩薩還是同樣有情,當「日月淨明德佛」這樣示滅了,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雖然處理後事,但還是一樣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啊。悲切啊,這就是師徒的感情。佛與菩薩覺有情,佛滅度了,菩薩同樣也會悲感;這種悲感、懊惱,戀慕於佛,心還是很記掛著。

(2)「悲切感眾生失世導師」:這是菩薩的悲,不是為了私人的感情的悲,是為了佛若是滅度了,這個世間的眾生就失去了導師。因為佛如世間的慈父,也是人間的導師,佛已經入滅了,世間的慈父,人間的導師,就消滅掉了。

(3)「照路明燈,故悲感交集」:好像世間一盞燈,一支的火炬已經消滅,等於照路的明燈已經熄了。這就是日月淨明德佛,為眾生,那個心靈的失落而悲感。因為這樣的悲感交集。

(4)「感念深思佛恩德,懊惱戀慕」:他自己本身也是同樣,感念深思,感動,一直回想過去,心不斷地思念著,所以感念深思,思念著佛的恩德。這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心聲,自己的心念,唉,佛這樣這樣離開世間而去了。菩薩還是內心的感傷、深思,一直想佛過去的恩德。

7、【悲惱,戀慕】:見道之人,已斷見愛,何至此乎?答:大士之情非悲於人而痛於法也。

(1)「懊惱戀慕」:心還是不捨。有人就說:「為何修行的人不是棄欲斷愛嗎?」而為何,佛入滅了,菩薩還有這種悲惱、戀慕的心的形態出來呢?有人就這樣批評、這樣說。

(2)「見道之人,已斷見愛,何至此乎?答:大士之情非悲於人而痛於法也」:見道的人,已斷情割愛了,而是為何還有這樣的悲念,那麼地感傷呢?回答的就是這麼說:「大士之情,非悲於人而痛於法也」。因為大士就是菩薩啊,菩薩的感情,不是為了人而悲,是「為法在悲」,不是為了我這個人的情在悲,是為了這個法。

(3)「不是為人在悲,是為法而悲啊!」:佛離開了,法會自這樣滅了嗎?是為了這樣在悲,雖然佛殷勤將這個法交付託給我,但是我有辦法將這個法,如佛在世這樣地傳嗎?有辦法這樣去教育眾生嗎?悲在這個地方。法是不是有辦法繼續傳下去嗎?不是為人在悲,是為法而悲啊!

8、『以如來聖道所託,今逝矣,人天眼滅,七眾何依?斯道無傳,亘古長夜,故菩薩悲傷感戀而痛慕之。』

(1)「以如來聖道所託,今逝矣,人天眼滅,七眾何依?」:如來將這麼重的責任交給我,現在佛已經入滅,人天那個光明,好像一盞電燈,忽然間熄掉了,沒有燈光可照的路。人豈看得到路可走?人,豈有辦法、天人豈有辦法去接受覺悟的道理呢?所以擔憂的,就是這個法,是不是人會接受嗎?天、天人會接受嗎?我接受這個法,我有辦法可教他們嗎?他們會聽我的話嗎?雖然有這樣的法在傳,傳法的人有這樣的德,得以讓人接受嗎?道理就是在這裡。

(2)「七眾何依?」:擔憂是有辦法將法傳下去嗎?到底現在「七眾何依?」七眾就是「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式叉摩那。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就是出家的七眾。這些弟子何依?

(3)「斯道無傳,亘古長夜,故菩薩悲傷感戀而痛慕之」:法若沒有傳,等於日光消失掉了,譬如長長的暗夜。所以,菩薩的悲傷,感戀,那是痛慕,很悲戀。佛陀的捨去、離開了,這是心靈的痛,戀慕佛陀。

(4)「為人間、為法」:法若消失了,人間要如何?這就是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處理了「日月淨明德佛」的後事,那個心態的描述,我們要清楚。雖然心很不捨,後事也要做啊。

9、【即以海此岸栴檀為】:海此岸栴檀,即諸牛頭栴檀,聚集香謂聚此,香梵燒日月淨明德如來。

(1)「海此岸栴檀,即諸牛頭栴檀」:他就趕緊要重張羅啊,要去用最好的香、上等的木材,這過去都說過了,是人間稀有的香木;栴檀也是,很高貴的香木。

(2)「聚集諸香謂聚此,香梵燒日月淨明德如來」:這些香,全部這些香料的木材聚集起來,來焚燒日月淨明德佛,意思就是將他火化之後,就開始要將他火葬,總是愛的力量也是愛,智慧與愛,愛佛重法。

(3)「佛與菩薩的師徒之情,覺有情,永不斷」:佛陀描述「日月淨明德佛」與「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師徒之情,那個時候那分的感情,這樣過了之後,去描述那個法要如何傳下去?之後,後事處理好了,後面要如何來收藏、收取他的舍利呢?還是要費一番的心思。這番的心思,沒有離開情,也沒有離開法要傳。這分的心態,當然這人間,情永遠都不會斷,哪怕是佛與菩薩。

(4)「諸佛菩薩,是覺悟的有情,是永恆」:那分覺有情更密切,覺悟的有情是永恆,與我們凡夫、眾生的情是不同。眾生凡夫的情是愛恨情仇的情,而且是分段,生死中這一輩子的情斷了,那所帶著的是冤,或者是愛?這種因緣果報的拖累,在凡夫的情感中。

10、「佛與菩薩是覺悟的有情。法的接受,受法,傳法,接法,教化眾生,人人責任」:日月淨明德佛,將要離開,將法委託給「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就要負責,交替傳法,佛菩薩來人間,不斷交替。人人要去體會,人人互相法的接,受法、傳法、接法,還是教化眾生,這是人人的責任,所以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0714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