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0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六 7月 18, 2020 8:24 pm

2020071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行其所知之道,道行進德,
修習一乘菩提,大道直故,
皆斷根本煩惱、無明思惑,
體解大道入經藏,度眾生。

  用心,用心就是我們的方向;用心,是我們天天所得的妙用啊!用心體會「行其所知之道,道行進德,修習一乘菩提,大道直故,皆斷根本煩惱、無明思惑,體解大道入經藏,度眾生。」用心體會,人生就是很多很多無奈,苦難偏多啊!很有幸,我們接觸了佛法,我們已經知道了,苦的源頭是如何來?無明、惑;這種行,無明力,行去了,所以集來一切苦不堪。人生人人都一樣,這是人的共行、也是人的共果。我們銜因,就是得果。

  過去生,我們就是有這樣的因來人間,人間有苦,有失、有得。苦的來到人間,任何人都沒有離開苦,因為再如何有福的人,都離不開這個身體,身體很自然老、病、死。這個生,我們不知道;老,開始感覺了,老來很苦啊!又再加上了病痛,那就是苦上加苦。歲數大了,差不多自己就知道,人生已經進入老邁,諸事難行,就算意志再堅定,想要做的事情,讓一個「老」字,這「老」字在內心總是一種障礙。有的,現在社會所流行,老來了就慢慢失憶;過去那個聰明、反應敏捷就隨著年齡,生命是一直接近著「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天、一天過去,就少一天的生命,那種心的壓迫感。

  但是知道,為何記憶一直消失了?家裡的人就緊張了,我們家有老人,老人看起來記憶已經變差了,好像在溜滑梯,一天比一天……,一直說:「我這忘記了,我那忘記了。」有時候,那個忘記的變成了懷疑。懷疑,「我的東西,這件遺失,那件不見了,是誰偷走?誰拿走了?」一直與家裡面的人鬧個不停,也常常聽到這樣的個案。這,會覺得無奈人生,家庭從這樣開始不平安了。慢慢,老人就被人送去養老院去。年輕時一輩子的打拚,到老來無用了;老來不是家庭享福,就是要去到一個地方,眼睛睜開老人相對。每一個人形態不同,生活習氣不同,那樣的生活也是很苦啊!所以我們要知道,這就是人生的生態,老,還加上有病態,苦不堪。

  所以我們就要把握時間,「行其所知之道」,我們現在知道我們的人生方向,我們來修行,或者是在家的佛教徒,了解佛法,要及時好好提醒自己,時間一樣要把握。不只是,「那是修行人,在道場修行,師父跟大家鼓勵。」這不是鼓勵,這是提出警訊、警惕,警惕大家:出家,日子同樣這樣過,分毫消逝過去。在家也是同樣,時間不分你出家、在家,不分你年紀小還是老人,總是時間是平等,就是這樣過,沒有停歇。就是因為這樣,孩子在長大,大人在老,老人就開始命亦隨減了。

  所以,我們能夠不精進嗎?不論是孩子在長大,他也要精進,讀書才有未來的方向;大人也得要認真,把握時間成就事業、成就道業,這是一生最黃金的時段,要好好把握,也是要時間。等到發覺有年紀了,歲數大了凡事就無法再回頭。有錯誤要及時反省,回頭難,要反省;及時改過,讓我們有清楚的人生方向,改往修來。這就是在時間好好把握。所以我們要把握時間,「行其所知之道」,我們知道,已經了解了,「道」,法就是這樣。我們「道行進德」,就要依教奉行。道,「道」這字,「道」下面再一字「寸」,那就是「導」。音同,但是字不同。「道」的下面多一個「寸」,導向。這條路、這條道,我們要寸步向前;光陰寸寸,我們要趕快精進在這條路上。把握時光,光陰寸寸過,我們就要在這條路上,分寸不可偏差,一寸一寸要腳步踏對,向前,方向這樣走。所以我們的方向,「道行進德」,這就是我們修行的方向,「道行進德」。

  聽,聽來它是有東西的。就像昨天,一群港區,我們臺灣中部,靠近港邊的城鎮,就像大甲、沙鹿、梧棲、清水區,這都叫做港區,在靠海港的地方。這幾個地方的慈濟人,昨天三十多人相邀約回來了。到下午的時候,我又出來時,看到我們的會客室,桌上排著……。我走出來,眼睛一亮,「啊,很歡喜啊!桌上那麼豐富。」這就是我最歡喜看到的。那是什麼東西?草,藺草。那些藺草已經一支一支將它做成造型,很多種的巧工。這手萬能,他能夠讓那個藺草,那個鹼草變成了小小的,小小件的東西,也有大大件的東西。大件的東西就是大甲斗笠,那個帽子。看到這頂斗笠,就會想到小的時候,讀書,怕太陽曬,就戴著這斗笠上學去。那頂斗笠是年輕時、孩提時代那時曾戴過、用過。

  看到那頂斗笠,就會去想到小時候,家家戶戶都能夠這樣在庭院,或是有的人家客廳比較大,鄰居,隔壁三姑、六嬸婆;昨天我就告訴他們:「『三姑六婆』這不是壞話,以前的人牽親引戚,房頭(房派、家族之意),就是親戚都住一個村子裡。若是比較寬廣的公廳,大家就都會過來到那個地方。在那裡,做斗笠,女人們很勤,大家坐近來,邊說話,手就邊編斗笠。那個時候,在腦海中浮現出來,就是看到那頂帽子,大大頂的帽子放在桌子上,小小頂的帽子放在一個籃子裡。那個籃子,他們說:「這就是叫做『茶壽』。」茶壽。以前的人茶壺泡茶,為了保溫,就是用一個就像籃子,這麼大,茶泡好了,就是放在裡面,蓋起來。那個茶罐裡面的茶能夠保溫,這叫做「茶壽」。他們將這個茶壽送來,裡面所著裝的東西就是很小的東西,那就是巧工。

  這個巧工,哇!就看到了,這二、三十位菩薩,也有老菩薩。師父若拿著這個東西,她們就說:「師父,這是我做的啦!」「這頂帽子。」「這頂帽子是我做的。」拿著那個燈,「燈,這燈是我做的!」很多的「我」,每個我都有他的良能,就會做出他的功能來。那個功能的巧工,經過巧思。看到那個風鈴,那個鈴拿在手中,我就搖啊、搖啊。這樣搖它,叮叮噹噹。我說:「你們這麼厲害哦!這這麼小的鐘,你們怎麼做得起來?」他們就告訴我:「師父,您經文之中不是說寶塔懸寶鈴,風動出妙音?所以我就去想,那個寶鈴,那個鈴要如何做。」他們就用草去將它編起來,編那個寶鈴起來,裡面有芯。真的,搖它一下,叮叮噹噹。聽經就做。

  師父常常說,要互協,要和諧,他們聽到「和諧」。我看到那個鞋子,就將它拿起來看,「這鞋子這麼小哦!這這麼小的鞋子,你們也有辦法編哦!」他們就回答我:「師父,您說『和諧、和諧』,國語就是(『合鞋』),一雙起來就是『合鞋』啦!」「合鞋」,對啊,兩隻鞋子合起來就是「合鞋」;一雙鞋子,兩腳合起來,這樣叫做「合鞋」。大頂的帽子編這麼小頂,這麼小的帽子。我將帽子拿起來,他就說:「師父,您不是常常說要菩薩招生,『茂盛』起來!」茂盛,對哦,帽子,「帽盛」了。這個帽子,這樣,就是多頂的帽子疊一疊,這帽子很多,所以「帽」盛(「茂盛」之諧音)。

  港區的慈濟菩薩,他們聽法很認真,將師父的法聽進去了,放在心中。常常我稱讚他們:「你們那個古代文化,小時候生活,那個生態你們要將它守住。」在海口,海口人的生活,清水、沙鹿、大甲,那個時代臺灣就是靠它的經濟,就是編草帽外銷。日據時代說到外銷,是很不簡單,大甲斗笠就是外銷,這也是維持臺灣經濟之一。我就告訴他們:「不可忘記,我們早期的生活也靠這些東西,這樣貿易、生活,所以這個文化你們要傳下去。」清水靜思堂,我告訴他們:「這裡就要做這樣傳統文化的道場,開班去教育他們。我們的社區就是要保持我們的文化,將這些東西,老人趕快傳給年輕人,我們的文化不可不見。」

  昨天就帶回來給我看:「師父,您說我們老人要傳功夫,這就是年輕的!」年輕人就站起來,「年輕人,功夫要認真學啊!也能夠環保。」一些東西,布類要如何去改裝新的東西?就像現在,加工區很多布頭布尾,昨天拿一些環保袋,摺起來這麼地小,展開變這麼大,能夠做環保袋來用,這也是巧思。我說:「這布這麼美哦!」他說:「師父,現在這些布都沒有人要用。」又拿出了,那個東西排在那裡,很顯目,我說:「哇!這為何那麼俗氣?」他就告訴我:「師父,這幾十年前的布了,現在沒有人要用這種布了,有很多,我們就將它撿來,就是做這些東西。」「很好喔。」「俗氣是俗氣,現在沒有人有了。」「好啊,這些都去撿一撿、做一做,讓大家能夠利用,懷古,去回憶『古早』。」

  這都是法,不可說:「師父都說過去,說這些東西,與經、道之中有關聯嗎?」有啊!這與我們人生走過來,時間累積;時間是消逝過去了,但手工做出來的東西永遠在。雖然東西會舊,好好收藏起來,這叫做懷古之情。能夠讓年輕孩子,他們不曾看過,在長輩的長輩,以前的人是如何生活?未來也是教育的工具。看看現在,有的人從土地挖掘出來的東西,破掉的瓷器,久久以前斷掉的刀劍,現在若是在地底下挖掘到,新聞就會做很大的報導。拿去,拿去檢驗看看,去給鑑古(考古)的人,鑒定古物的人,這是幾百年前的東西,是幾千年前的東西,「很有價值喔!要拿去故宮展覽。」這是同樣的道理,東西過時了,到了讓人都不要了,當成垃圾類,放在牆角;經過了百年、千年,這些東西隨著時間而有價值。

  所以說起來,我們懷古之情不可無,我們把握在現在,去了解。這也是學問,不見一物,不長一事;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所以我們要多看、多認識,才能夠多成長我們的智慧。所以說起來,回憶過去也能夠預防失憶。昨天,其中就有一位,那個巧思,就是她這樣在想,也救了她那一種罕見的病症。這種罕見病的名,不曾看過,很少人有。醫生為她診斷出來,這種罕見病例,我也忘記了。總是這種的病,醫生告訴她:「妳的記憶會慢慢流失到全都沒有記憶。」要怎麼辦呢?

  就趕快有人告訴她:「妳就要趕快一直注意東西,一直想,要動腦筋,一直去聽、去想、去看。」女兒四十幾歲,「媽媽,妳的頭腦不能停,妳就要一直想。師姑她們在說話,妳就要聽,妳就要趕快一直想;與人接觸,會認人、叫人的名。」就是這樣,在人群中。她,真的醫生診斷之後,這樣一直走下坡下去。一直自己警惕,家裡的人一直提醒她,慈濟人一個一個讓她頭腦沒有休息的時候。

  叫她想,「妳做造型啊!這個藺草,妳要記得妳的功夫,妳要如何做,妳要想。」她就一直做,閒下來時就一直一直在想:我要如何造型,這支草、這把草我要如何來為它做造型。所以裡面很多的東西,就是她在那個病中一直腦力激盪、腦力激盪,一直想出來。有人來,大家讓她腦中有活動的機會,有事情可想、有話可說、有人可看,頭腦中沒有停歇。沒有人的時候,她就趕快編,作、想、行,這樣她又恢復回來了。現在那裡面很多就是她的創意。

  所以,我們「行其所知之道,道行進德」。這條道,對的我們守好,路要走,寸寸步步要走,所以將我們的頭腦導向我們能進步的那個道。我若將下面這個「道」字,再將它添一個「寸」字下去,就是引導,「導」行進德。所以,「行其所知之道,道行進德」,所以那字「道」,下面若一個「寸」,寸寸行道,這樣我在這段文又是再多出來說。但是我會用這字「道」,就是要讓我們不可忘記,這是我們要修行的道路,道行。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路,就是人腳步要走,步步前進,我們不可停歇在我們這條道路上。所以用心,天天都叫大家要多用心。所以,「修習一乘菩提,大道直故」,真的要走這條路實在很直、很好走。大菩提道直,只要你用心、單純,真正淨潔的心,清淨潔白的心,我們要對準方向。人生就是這樣,專心向道,步步精進,這樣就對了。所以,「皆斷根本煩惱、無明思惑」。我們那些根本煩惱,貪、瞋、癡,求名、求利,這千萬都不可,求名、求利會迷失我們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守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四十二章經》這樣說。我們若要「博聞愛道,道必難會」,也是《四十二章經》所說的。這只是想我們要學很多,這叫做「博聞」,喜歡聽很多。

  「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博聞愛道不是好事;「博聞愛道」,就僅僅一直這也要貪、那也要求,這樣「道必難會」。我們需要的,守志奉道。道要守,要守志,這個志向已定,守住,一條路去走,叫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條路,小小的路,變成了大大的菩薩道。這大家用心聽進去,意若聽懂,就通達了。所以,「體解大道入經藏,度眾生」。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度眾生,所以大家要時時用心。昨天的文,好好用心。

經文複習:「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

  這是昨天的文。看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收拾了日月淨明德佛的後事之後,虔誠供養,造塔供養。塔造好了,他又還是在塔前做虔誠的供養,那個供養的心意猶未盡,一直覺得還是要再供養,還是要再盡一分的力量,不斷不斷。所以現在塔;「八萬四千塔前」,他開始用長時間來精進、來供養,「七萬二千歲」,這昨天也有解釋了。接下來這段文,

經文:「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

經文解釋:
「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為無數聞聲求法,獨善小乘者教令轉小入大乘。

  「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為無數聞聲求法」;那就是令很多很多人,無數的聲聞,聽,聽聲入耳得法聲聞的人。這大家了解,聲聞的修行者,是用聲音入耳後體會佛法,就像大家現在聽法一樣。「獨善小乘者」,那就是獨善其身,修小乘法的人。「教令轉小入大乘」,使那個求小乘法的人轉小入大。也告訴大家,要學佛、聽法。獨善其身就是將自己的身行修好,去掉種種的無明、習氣。這是對自己,修行對自己,要好好修自己,修得好。常常對自己警惕,去掉貪、瞋、癡,不可只是博聞愛道,我們要守志奉道,所以向大家警惕,不可只是修小乘法,我們要轉小乘為大乘,不僅僅是博聞愛道,若博聞愛道,就是小乘。

  我們要守志奉道,守佛陀所教育我們,要入人群、度眾生。弘道,受教、身體力行,叫做「守志奉道」;學來的,那就是要再傳出去,守志奉道。佛佛道同,佛將要入涅槃時的一段時間,就會一直警惕大家,要好好守志奉道,好好將法接受,準備將來要再傳法。這每一尊佛都是,下面要傳,這交代的話我們要聽,同樣的道理。這叫做「轉小入大」,轉小乘入大乘。

經文解釋: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為初入道者,皆使發大道心,使眾生皆住現色身三昧。

  所以,入大乘,那就是要「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不是小覺,要大覺。小覺就是小乘,緣覺、辟支佛。緣覺、辟支佛是小乘,求小道的人。他只是了解天地萬物、自然法則,這都是緣覺,緣著這個環境來覺悟的,只是感嘆人生的過程,缺了那個積極,把握時間入人群,欠缺這個心態。所以那叫做有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覺了、了解了,但是欠缺了正等正覺。「正等正覺」,叫做無上覺,無上覺就是超越了,已經超越了,這叫做「大乘」,就是菩薩的大乘法,要入人群。
  
  所以,要「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就是利用這個身體,能夠入人群,身行德行。身,我們在行,如規、如矩,就是在道上,沒有脫軌,這叫做「三昧」;沒有超越、沒有脫軌,身心如一,這叫做「三昧」。我們說三昧就是入定,而定不僅僅是在那裡坐,我們已經到了在動也是定中。挑柴運水無不是禪,無不都是三昧,我們說話也是要在三昧中,同樣。所以我們要練到守志奉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個三昧,孔夫子他也這樣告訴我們。總而言之,我們要「明明德」,不是只有明德就好,要明,明在那個「明德」之中,那就是回歸本性;本性不受外境障礙,清淨無染穢。這種清淨無染穢,發大心在人群,不受人群環境影響,這就是我們修學道法的方向。接下來的文,

經文:「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
*人天八部,見其菩薩無百福臂眾皆愍之而生憂惱悲哀。

  因為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因為他收好舍利、供養了,還是不覺得這樣是很滿足的供養,他覺得還是要再供養,所以他燃臂。大家記得,燃臂。所以,後來這些弟子,就是要依靠這位菩薩來教導。看到了這位菩薩,要帶他們入道的人,已經兩隻手又再點火供養了。大家看,就是擔憂。所以,「人天八部,見其菩薩無百福臂眾皆愍之而生憂惱悲哀」。就是已經燃臂了,那兩隻手是百福莊嚴的手。

*大眾憂惱:皆謂是大眾憂惱,佛法所寄託傳法者,而今兩臂既然供,缺肢,神彩將沒如之奈何。由此憂惱,以初心菩薩,愛見未忘故。

  所以,「大眾憂惱:皆謂是大眾憂惱」,大家擔憂的時候。為什麼會擔憂呢?「佛法所寄託傳法者,而今兩臂既然供」;佛法所寄託,傳法的人,現在兩隻手居然也將它點了,用火將它燃燒,供佛了,已經缺掉了這個手臂。一個身體等於已經有欠缺了,欠缺兩隻手,所以會影響到一個人四肢健全,那個神彩會影響,所以「缺肢,神彩將沒」。「如之奈何」;所以大家很擔憂,很覺得無奈,怎麼會這樣?

  「由此憂惱,以初心菩薩,愛見未忘故」。因為這些才開始初發心,看到要領導他的人,因為供養沒有了兩隻手。這些人想,未來的人是不是會輕視他呢?所以這個「愛見」,看到這個人很莊嚴,印度人都是露臂,這這麼莊嚴無缺的身體,現在兩隻手燒了,兩隻手已經殘缺了。這樣,若有的,未來要受度的人會受到影響嗎?「要度我的人,那個體格已經有缺陷了,這樣是不是能夠受他這樣來引度我呢?他豈有辦法來引度我呢?」他們所擔憂的是未來。這種還有愛見,愛見就是無明,還有這種愛見無明的眾生分別著。那個選擇,「這是莊嚴我想要親近的人;但欠缺兩隻手了,我可想再親近他呢?」怕的,就是這種愛見的人。

  所以,現在的人看到他這樣燒兩臂,已經知道的人雖然感動,但是會擔憂,擔憂未來的人豈有辦法接受這位菩薩所引導呢?所以會憂惱。這就是還未很了解道理,還未去除我相,這些人他的心就會憂惱。這就是我們大家還有執人我相在。所以這段經文,也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去掉人我相,最重要的,要求的是法,不是求人的相。我們要了解,就是法要入心,增長我們的是智慧,不是要增長兩隻手,是要增長我們的智慧。所以大家要用心。

  學佛總是不離開世間法,世間的過去我們都不可將它忘記。佛陀的過去的時代,那個時代如何教育;教育,佛陀也都說過去。過去,我們現在還在說,還是佛陀時代的過去。佛陀在說的,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過去,就是現在藥王菩薩,釋迦佛面前的藥王菩薩。所以,佛陀要解釋藥王菩薩,就要解釋藥王菩薩的過去生,而藥王菩薩過去生,那麼長,他就要說那麼長的話。

  所以,我們現在還在說藥王菩薩的過去生,也是過去的釋迦牟尼佛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再說過去的過去。這就是過去永遠無窮盡,過去很多事情就是很感動人,值得我們再莫忘那一年、莫忘過去的那一群人。總而言之,我們要時時記憶猶新,說過去就如現在。我們要把握每一個過去,就是我們每一個現在,因為我們的現在,就是未來的過去。我們要好好把握未來的過去的現在,做得好,未來的過去就能津津樂道。所以我們要重視時間、重視教法,法要入心,所以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0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日 7月 19, 2020 4:19 pm

2020年7月18日上午5:20] 農曆五月二十八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

2、上人手札:「行其所知之道,道行進德,修習一乘菩提,大道直故;皆斷根本煩惱、無明思惑,體解大道入經藏,度眾生。」

(1)「苦集滅道,含因得果」:用心體會,人生就是很多很多無奈,苦難偏多啊!很有幸,我們接觸了佛法,我們已經知道了,苦的源頭是如何來?無明、惑,無明入行去了,所以集來一切,苦不堪。這是人生,人人都是一樣,這是人的共行,也是人的共果,我們含因,就是得果了。過去生,我們就是有這樣的因來人間,人間有苦,有失,有得。

(2)「人生不離苦」:苦的來到人間,任何人都沒有離開苦,因為再如何有福的人,都是離不開這個身體,身體很自然,老、病、死。生,我們不知道;老,開始感覺了,老來很苦,又再加上了病痛,那就是苦上加苦。年紀大了,自己就差不多知道,人生已經進入老邁,諸事難行,就是意志再堅定,想要做的事情,一個「老」字在內心,總是一種的障礙。

(3)「是日已過,命亦隨減」:現在社會所流行,老來了就慢慢失意;過去的聰明、反應敏捷,隨著年齡,「是日已過,命亦隨減」,那個一天少一天的生命,那種心的壓迫感。記憶一直消失了?家裡的人就緊張了,記憶差了,好像在溜滑梯,一直說:「我這忘記了,我那忘記了」,有的時候,那個「忘記了」變成了懷疑,「我這項東西不見了,是誰偷走我的?」一直與家中鬧個不停。也常聽到這樣的個案。

(4)「老病苦,苦不堪」:這會覺得無奈人生,家庭從這樣開始不平安了,慢慢地,老人就讓人送到養老院去,年輕一輩子的打拼,到老來無用了;老來不是家庭享福,是要去到一個地方,眼睛睜開,與老人相對,每一個那個形態不同,生活習氣不同,那個生活也是很苦。所以,我們知道這就是人生的生態,老,加上了有病態,苦不堪!

(5)「把握時間,行其所知道」:所以我們要把握時間,「行其所知之道」,我們現在知道我們的人生方向,我們修行,或是在家的佛教徒了解佛法,要及時,要好好提醒自己,時間一樣要把握。師父鼓勵大家,這不是鼓勵,是提出警訊,警惕大家:出家日子同樣這樣過,分毫消逝過去;在家也是同樣,時間不分你出家、在家;不分你小時候,還是老人,時間總是平等,就是這樣過,沒有停歇。就是因為這樣,孩子在長大,大人在老,老人就開始命亦隨減了。

(6)「把握時間精進,清楚人生方向」:所以,我們能夠不精進嗎?孩子在長大,他也要精進,勉強讀書才有未來的方向;大人也得要認真,把握時間成就事業、道業,這就是一生最黃金的時段,要好好把握,也是要時間。等到發覺有年紀了,凡事都是無法又再回頭。有錯誤要及時反省,回頭難,要反省、及時改過,讓我們有清楚的人生方向,改往修來。

(7)「精進於道上,依教奉行」:我們要把握時間,已經了解道、法,就要依教奉行。「道」這個字,下面再加一字「寸」,那就是「導」,導向;這條路、這條道,我們要寸步向前,光陰寸寸,我們要趕快精進在這條路上。把握時光,光陰寸寸過,我們就要在這條路上,分寸不可偏差,一寸一寸,腳步要踏得對,向前,方向這樣走,「道行進德」,這就是我們行的方向。

3、港區慈濟人分享藺草編織妙智慧
(1) 「藺草編織多巧思」:昨天,台灣中部靠近港邊的城鎮,大甲、沙鹿、梧棲、清水,這都叫做港區,在靠海港的地方,昨天這幾個地方的慈濟人,三十多人相邀回來了,到下午的時候,我走出來,眼睛一亮,看到會客室的客廳裡,桌上排著,「阿,很歡喜,桌上那麼豐富」,這就是我最歡喜看到的,那是什麼東西?是藺草,那些藺草已經一支一支將它做造型,很多種的巧工,這手萬能,能夠讓藺草變成了小小件也有大大件的東西,大件的東西就是大甲斗笠,看到這頂斗笠,就會想到了小時候讀書,怕太陽曬,就是戴著這頂斗笠上學去。

(2)「憶起孩提時,鄉村生活」:那頂斗笠是年輕的時候、孩提時代,曾戴過、用過,看到那頂斗笠,就會想到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有庭院,或是有的人家裡廳堂比較大,以前的人攀親引戚,家族、親戚都是住在一個村里,若是有比較寬廣的公廳,大家就都會過來那個地方,女人們很勤快,大家坐近來,邊說話,手就邊編斗笠。那個時候,在腦海裡浮現出來,就是看到那頂帽子,大大頂的帽子放在桌子上,小小頂的帽子放在一個籃子裡。

(3)「菩薩各有良能,巧思化巧工」:那個籃子裡,他們說:「這就是叫做『茶壽』。」以前的人,用茶壺泡茶,為了保溫,就用一個像籃子這麼大,茶泡好了,就是放在裡面蓋起來,那個茶罐之中的茶能夠保溫,叫作「茶壽」,他們將這個茶壽送來,裡面所裝的東西,就是很小件的東西,那就是巧工。師父若拿著這個東西,這二、三十位菩薩,他們就說:「師父,這是我做的。」「這頂帽子。」「這頂帽子又是我做的。」拿著那個燈,「燈,燈是我做的。」很多的「我」,每個我都有他的良能,就會做出他的功能來;那個功能的巧工,是經過巧思。

(4)「聽法而做,巧手化寶鈴」:看到那個風鈴,那個手鐘拿在手中,我就搖啊、搖啊,這樣搖它,叮叮噹噹。我說:「你們這麼厲害,這麼小的鐘,你們為何做得起來?」他們就告訴我:「師父,您經文之中不是說,寶塔懸寶鈴,風動出妙音。所以我就去想,那個寶鈴要如何做。」他們就用草,去將寶鈴編起來,裡面有芯,真的搖它,叮叮噹噹。聽經就做。

(5) 「合鞋,帽盛,巧思法義含於作品中」:我看到那個鞋子,就拿起來看,這麼小的鞋子,也有辦法編,他們就回答我:師父常常說,要和諧,國語就是一雙起來就是『合鞋』。」對阿,兩支鞋子合起來就是「合鞋」。大頂帽子能做到編這麼小頂,我將帽子拿起來,他就說:「師父,您不是常常說,我們要菩薩招生,茂盛起來。」茂盛,對哦,帽子,「帽盛」了這個帽子,多頂的帽子疊一疊,這帽子很多,所以「帽」盛了。

(6)「港區菩薩聽法入心,守住傳統文化」:港區的慈濟菩薩,他們聽法很認真,將師父的法聽進去,放在心中。我常常稱讚他們:「你們那古代文化,小時候生活的生態,你們要將它守住。」在沿海,沿海人的生活,清水、沙鹿、大甲,那個時代,台灣它的經濟,就是編草帽外銷。日本時代說到外銷,是很不簡單,大甲斗笠就是外銷,這也是維持台灣經濟之一。

(7) 「文化傳承年輕世代」:我就告訴他們:「不可忘記,我們早期的生活也是靠這些東西,這樣貿易、生活。所以這個文化,你們要傳下去。」清水靜思堂,我告訴他們:「這裡就要做傳統文化的道場,開班去教育。這就是我們的社區,保持我們的文化,將這些東西,老人趕快傳給年輕人,我們的文化不可消失。」昨天就帶回來給我看:「師父,您說我們老人要傳功夫,這就是年輕人。」年輕人就站起來,「年輕人,功夫要認真學,也能夠環保,一些布類,如何去改裝新的東西?」就像現在,加工區很多布頭布尾,昨天拿一些環保袋,摺起來很小,展開是這麼大只,能夠做環保袋來用,這也是巧思。

(8) 「懷古之情」:我說:「這布這麼漂亮哦。」他說:「師父,現在這些布都沒有人要用。」又拿出了,那個東西排在那裡,很顯目,我說:「這個為何那麼俗氣?」他就告訴我:「師父,這幾十年前的布了,現在沒有人要用這個布了,而也很多,我們就將它撿來,就是做這些東西。」「很好哦。」「俗氣是俗氣,現在沒有人有了。」「好啊,這些都去撿一撿、做一做,讓大家能夠利用。懷古啊,去回憶古早。」這都是法,不可說:「師父都說過去,說這些東西,與經、道之中有關聯嗎?」有阿,人生走過來,時間累積;時間是消逝過去了,手工做出來的東西永遠在。雖然東西會舊,好好收藏起來,這叫做懷古之情。能夠讓未來,年輕孩子他們不曾看過,在長輩的長輩,以前,人是如何生活?未來也是教育的工具。

(9)「時間累積價值」:看看現在,有的人在土地掘起來的東西,破掉的瓷器,久久以前斷掉的刀劍,現在若是在地底中去掘到,新聞就播出很大。拿去,拿去讓鑒定古物的人看看,這是幾百年前的東西?是幾千年前的東西?很有價值,要拿去故宮,去展覽。這同樣的道理,東西過時了,到了讓人都不要了,當做垃圾類,放在牆角邊;經過了百年、千年,這些東西隨著時間而有價值。所以說起來,我們要懷古之情,不可無!我們把握在現在,去了解,這也是學問。不見一物,不長一事,不長一智。所以我們要多看、多認識,才能夠多成長我們的智慧。

(10) 「菩薩雖罹病,但用心動腦變巧思」:所以說起來,回憶過去也能夠預防失憶。昨天,其中有一位(李碧娥,罹患橋本氏腦病變),那個巧思就是她這樣在想,也救了她那一種的罕見病症,這種罕見病的名,不曾看過,很少人有,醫生為她診斷出來,醫生告訴她:「妳的記憶會慢慢流失到全都沒有記憶了。」要怎麼辦呢?就趕快有人告訴她:「妳就要趕快,一直注意東西、一直想;要動腦筋,一直去聽、去想、去看。」女兒十幾歲,「媽媽,妳的頭腦不要停,妳就一直想,師姑她們在說話,妳就要聽;妳就要趕快一直想,與人接觸,會認人、叫人的名。」

(11)「把握時間,動腦化創意」:她在醫生診斷之後,真的這樣一直走下坡下去了,一直自己警惕,家裡的人一直提醒她,慈濟人一位、一位,讓她的頭腦沒有休息的時候。叫她想,「這個藺草,妳要記得妳的功夫,妳要如何做、妳要想。」她空閒下來就是一直在想:這支草、這把草我要如何來造型它。所以當中很多的東西,就是她在那個病中,一直腦力激盪,一直想出來。有人來,大家讓她的腦中有活動的機會,有事情可想、有話可說、有人可看,頭腦中沒有停歇。沒有人的時候,她就趕快編、作、想、行,這樣她又恢復回來了。現在那當中,很多就是她的創意。

4、上人手札(續)
(1)「行其所知之道,道行進德」:所以,這條道,對的我們守好,路要走,寸寸布布要走,所以將我們的頭腦導向我們進步的道。我若將這「道」字,下面再添個「寸」,就是引導「道行進德」,寸寸行道,這樣我在這段文,又是再多出來說,但是我會用這字,就是要讓我們不可忘記,我們要修行的道路、道行。「經者,道也;道者,路也。」路,就是人腳步要走,步步前進。我們不可停歇在這條道路上。所以用心,天天都叫大家要多用心。

(2)「修習一乘菩提,大道直故;皆斷根本煩惱、無明思惑」:真的要走這條路,實是很直、很好走,大菩提道直,只要你用心單純,真正清淨潔白的心,我們對準的方向,人生就是這樣,專心向道,步步精進,這樣就對了。那些根本煩惱,貪、瞋、癡,求名、求利,這千萬就不可要,求名、求利會迷失我們的方向。所以我們要守道,《四十二章經》這樣說,「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我們若是「博聞愛道,道必難會」。

(3)「體解大道入經藏,度眾生」:我們學很多,這叫做「博聞」,要聽很多,「博聞愛道」不是好事,博聞愛道就只是一直,這也要貪、那也要求,這樣「道必難會」。我們需要的守志奉道,道要守、要守志,這個志向已定,守得住,一條路走,叫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這條路,小小的路,變成了大大的菩薩道。這大家用心聽進去,意若聽懂,就是通達。所以「體解大道,入經藏、度眾生」,學佛的目的,就是要度眾生。大家要時時用心。

5、經文複習:【作是語已,即於八萬四千塔前,然百福莊嚴臂,七萬二千歲而以供養。】
「長時供養」: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修習了日月淨明德佛的後事之後,虔誠供養,造塔供養。塔造好了,他還又再塔前座虔誠的供養,那個供養的心,意猶未盡,一直覺得還是要再供養,還是要再盡一分的力量。所以現在「八萬四千塔前」,他開始用長時間來精進、來供養。

6、經文解釋:【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為無數聞聲求法,獨善小乘者教令轉小入大乘。

(1)「令無數求聲聞眾、無量阿僧祇人」:就是令很多很多人,無數的聲聞,用聽聲入耳、得法的聲聞的人。大家了解,聲聞的修行者,是用聲音入耳後,體會佛法,就像大家現在聽法同樣。

(2)「獨善小乘者教令轉小入大乘」:使獨善其身,修小乘法的人,轉小入大,也告訴大家要聽佛、聽法。獨善其身就是將自己的身行修好,去掉種種的無明、習氣,這是對自己,修行要好好修自己,修得好,常常向自己警惕,去掉貪、瞋、癡,不可光要博聞愛道,我們要守志奉道,所以向大家警惕,不可只是修小乘法,要轉小乘為大乘。

(3)「守志奉道,入群度眾」:不是僅僅博聞愛道,若博聞愛道就會小乘;要守志奉道,守佛陀所教育我們,要入人群、度眾生,這弘道、受教,身體力行,叫做「守志奉道」。學來的,那就是要再傳出去,守志奉道。佛,佛佛道同,將要入涅槃的一段時間,就會一直警惕大家,要好好守志奉道,好好將法接受來,準備將來要傳法;這交代的話,我們要聽,同樣的道理,這叫做「轉小入大」,轉小乘入大乘。

7、【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為初入道者,皆使發大道心,使眾生皆住現色身三昧。

(1)「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入大乘,就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不是小覺,要大覺;小覺就是小乘,緣覺、辟支佛,是求小道的人,他只是了解天地萬物、自然法則,這都是緣覺,緣著這個環境來覺悟的。這只是感嘆人生的過程缺了積極,把握時間入人群,但缺這個心態,覺了、了解了,但是欠缺了正等正覺。「正等正覺」叫做無上覺,無上覺就是已經超越了,這叫做「大乘」,菩薩的大乘法要入人群。

(2)「皆使得住現一切色身三昧」:利用這個身體,能夠入人群,身行德行;身,我們在行,如規、如矩,就是在道上,沒有脫軌,沒有超越,身心如一,這叫做「三昧」。我們說三昧就是入定;而定,不是僅僅在那裡坐,而是已經到了在動中,也是定中。擔柴運水無不是禪,無不都是三昧,我們說話也同樣要在三昧中。

(3)「回歸清淨本性,發大心於人群」:所以,我們要練到守志奉道,「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孔夫子他也這樣告訴我們。總而言之,我們要「明明德」,不是只有明德就好,要明,明在那「明德」之中,那就是回歸本性;本性不受外境障礙,清淨無染穢,發大心在人群,不受人群環境影響,這就是我們修學道法的方向。

8、【爾時,諸菩薩、天、人、阿修羅等,見其無臂,憂惱悲哀】:人天八部,見其菩薩無百福臂眾皆愍之而生憂惱悲哀。

(1)「人天八部,見其菩薩無百福臂眾皆愍之而生憂惱悲哀」:因為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因為他收好供養,還是還不覺得道這樣很滿足的供養,他覺得還是要再供養,所以他燃臂。這些弟子,就是要依靠這位菩薩來教導,看到這位菩薩,要帶他們入道的人,已經兩隻手又是再點火供養了,那兩隻手是百福莊嚴的手,大家看了,就是擔憂了。

9、『大眾憂惱:皆謂是大眾憂惱,佛法所寄託傳法者,而今兩臂既然供,缺肢,神彩將沒如之奈何。由此憂惱,以初心菩薩,愛見未忘故。』

(1)「大眾憂惱:皆謂是大眾憂惱,佛法所寄託傳法者,而今兩臂既然供,缺肢,神彩將沒如之奈何」:大家為什麼會擔憂呢?因為佛法所寄託傳法的人,現在兩隻手居然也將點火將它燃燒,供養佛了,已經缺少了手臂,一個身體等於已經有欠缺了;欠缺兩隻手,會影響道一個人四肢健全的那個神采,所以大家很擔憂,覺得很無奈,為何會這樣?

(2)「由此憂惱,以初心菩薩,愛見未忘故」:因為這些菩薩是開始初發心,看到要領導他們的人,因為供養,沒有兩隻手了,未來的人是不是會輕視?這個「愛見」,看到這個人很莊嚴,印度人都是露臂,這麼莊嚴無缺的身體,現在兩隻手已經殘缺掉了,這樣未來要受度的人會受到影響嗎?「要度我的人,那個體格有缺了,這樣我是不是能夠受他這樣來引度我呢?他豈有辦法引度我呢?」

(3)「憂無明眾生執我相,分別著」:愛見就是無明,所擔憂的是未來,還有這種愛見、無明的眾生分別著,那個選擇,「這是莊嚴,我想要親近的人;欠缺兩隻手了,我難道還想再輕近他呢?怕的就是這種愛見的人。所以,現在的人看到他這樣燃燒兩臂,已經知道的人,雖然感動,但是會擔憂;擔憂未來的人,豈有辦法接受菩薩所引導呢?所以會憂惱。這就是還未很了解道理,還未去除我相,這些人,他的心就會有憂惱,這就是還有執我相在。

(4)「去我相,求法入心長智慧」:這段經文也就是要告訴我們,如何去掉人我相,最重要的,要求的是法,不是求人的相。我們要了解的,就是法要入心,增長我們的是智慧,不是要增長兩隻手,所以大家要用心。學佛,總是不離開世間法,世間的過去,我們都不要將它忘記,佛陀過去的時代,那個時代如何教育;還是佛陀也都說過去,過去,我們現在還在說的,還是佛陀時代的過去。佛陀在說的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過去,就是現在是釋迦佛面前的藥王菩薩,所以,佛陀要解釋藥王菩薩,就要解釋藥王菩薩的過去生;藥王菩薩的過去生這麼長,他就要說那麼長的話。

(5)「把握時間,重視教法,法入心」:所以,我們現在還在說藥王菩薩的過去生,也是釋迦牟尼佛兩千五百多前在說過去的過去,這就是過去永遠無窮盡,過去很多事情就是很感動人,值得我們再莫忘那一年、莫忘過去的那一群人。總而言之,我們要時時記憶猶新,說過去就如現在,我們要把握每一個過去,就是我們每一個現在,因為我們的現在,就是未來的過去,我們要好好把握未來的過去的現在,做得好,就是未來的過去津津樂道。所以我們要重視時間,重視教法,法要入心,要時時多用心。 rendeer
回頂端 向下
 
2020071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