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靜思妙蓮華》持戒修福種正因(第384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四諦十二緣,六法度眾生,持戒修福緣,種植善因緣。」
⊙「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若聞法佈施:諸眾生既聞法已,又能起正信心,思惟其義,依教修行,上聞諸法,並施教與眾生。
⊙或持戒忍辱:人如能心常念戒,憶念受持不忘失,不作諸惡,是名持戒。
⊙若遇非理逆情相干擾事,能以寬闊情懷為恕,安忍不動,是名忍辱。
⊙精進禪智等:精者無雜,進者不退;直心向道,勤修正法,奉行眾善,無有懈怠,是名精進。
【證嚴上人開示】
四諦十二緣
六法度眾生
持戒修福緣
種植善因緣
學佛必定要落實於生活中,心要顧得好,念念善就是時時積福。心念一偏差,那就苦無量。到底苦是如何來?佛陀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這是我們人人根本的修行方向。
我們應該要好好來分析,這輩子到底幾十年,過去的,我們做多少善與不善的事情?起心動念、喜怒哀樂等等,稍微分析一下,這種「集」,這就是一輩子生活中,所集來的苦。
苦的事情,不只是我們自己的心,在天下間氣候不調和,一年的時間,要給我們多少的事情,也是會擔心。一個月不下雨,開始擔心了——菜畦乾了,水,民生用水,媒體開始報導何時會乾旱。二個月過去了,就抬頭望天:有雲嗎?會下雨嗎?求雨的心。或者是一年的時間,每天、每天都在下雨,地上的五穀雜糧種子,沒有太陽,根一直敗壞,種子爛掉等等。沒有出太陽,這在農夫會擔憂。
其實這個時間若拉長,民生的食品就漲價了,生活困難的人更增加負擔。再久一點,氣候不調順,五穀雜糧失收,天下人,人人擔心。夏天、冬天,四季氣候等等,受寒的人很辛苦,尤其是偏僻的地方,建築簡陋,這種冷,要如何能過一個冬天的日子?每天我們都能看到天下不調和。
我們本身到底,我們日常生活喜、怒、哀、樂,稍微分析看看,真的是,真的令我們歡喜的事情不多。歡喜,有意義的歡喜,或是無意義的歡喜?這也是要再過濾。不知道有人如此用心嗎?
所以「四諦」,苦、集──「集」於人人的生活中,如何起心動念、如何的動作;這是普天下人。佛陀向我們開示,我們若能了解,就能反省:要如何滅苦,如何讓現在氣候不調和,如何能慢慢讓不調和的極端,將之緩和下來。現在雖然在國際間,已經有警覺了,不過,無法可施,只能呼籲。
(二0一二年)我們不是有說起了,英國聖誕節這個節日,大家開始在消費了,食物,看,每一天差不多二百萬隻的火雞,丟掉當廚餘,還有包餡的餅幾千萬個,這樣丟掉了。總而言之,光是食物,為了過個節,浪費掉多少。
若能將這些浪費掉的東西,將它變成去幫助失業中、困難的生活;或者在這麼寒冷的天氣,多少人餓死、凍死,將這些浪費掉的東西,變成新鮮的溫暖、保溫、吃得飽的東西去幫助那些人,同樣在英國。若能如此,這不就是多做很多好事嗎?光是過一個節日,逞一時的歡喜,到底歡喜有意義或無意義?雖然國際間都警覺到了,英國也是警覺到,但是能否去施政,不要浪費?沒辦法。
臺灣也是,同樣大家開始在準備,要如何度過節日,開始放煙火,又是污染、又是浪費。但是有什麼方法,來制止不要放煙火?很浪費,大家知道,卻是無法可施。
這是以此來比喻,就可見天底下人人的顛倒。所以佛陀教育我們,普天之下,「集」來的苦,就是變成了共業在此時代。
我們就要覺悟,要來「滅」。「滅」,原因是這樣這樣來,知道嗎?若知道的話,及時覺悟;覺悟就要制止,不要再繼續造業。浪費的人,叫他要省,省來要施捨給苦難人,這才是真正的方法。要他施捨,不是強逼他施捨,就是要教育他,歡喜懂得施、懂得捨。這是佛陀對我們的教育,必定有道理,就說道理給他聽,所以「苦、集、滅、道」。人人若能走在這條道路,覺悟道路、菩提道路,若如此,這個世間就可以得救。
四諦十二緣
六法度眾生
持戒修福緣
種植善因緣
「四諦法」是如此,「十二因緣」,要再讓我們知道人生來世間,計較不要很多、埋怨不要很多,因為這就是,我們自己造作的因緣。我們自己所造的,惡的,那就是較好的家庭,我們到了,這個家庭就有變化,或者是自己出於,自身的無明煩惱、多忤逆等等,這都叫做正報,也就是正因。
雖然是一對很不好的父母,無論是身、心有障礙,或者是家庭貧窮多苦難,只要我們自己有帶著,善、福的正因來,不斷努力,將來會是富甲天下。若是有人,人云「富不過三代」,那就看他下一代的孩子,到底依於這樣的父母環境中,是否有帶著福業、善業來?若有,這個家庭,就是不斷發展下去;否則,也是人生無常,國土危脆。
所以,此「十二因緣」就是專門在為我們分析,所以不必埋怨,不必計較,顧好我們這念心。接下來就要很積極,六法度眾生——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等。這種的六法度眾生,持戒修福緣,人的規矩要好好守好,除了懂得布施,還要懂得守規戒,來做種種善的因緣。
這都是佛陀這樣告訴我們,所以我們前面就是說,用種種的方便,還有隨眾生根機來設教。其實,佛陀只是要說第一義,那就是至高無上,唯一真實的道理,這是我們昨天說過。若有眾生類,能遇到佛,還是有緣人、有善根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種一些善因。
所以接下來這段文說,「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若聞法布施
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智等
種種修福慧
如是諸人等
皆已成佛道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我們過去若有此因緣有聽法,聽過法,曾聽法就懂得布施、懂得持戒、懂得忍辱、懂得精進、懂得禪定、智慧;這都是過去生中,有此福業,曾遇過佛法。這樣的人,我們這輩子再來人間,同樣也是有此因緣,也能繼續聞法,懂得守規矩、守規戒,懂得造福業。像這樣的人,「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絕對能成佛道。看下來這段文,「若聞法布施」。
若聞法佈施
諸眾生既聞法已
又能起正信心
思惟其義
依教修行
上聞諸法
並施教與眾生
「若聞法布施」,也就是說眾生,我們若能聞法,曾聽聞佛法過,又能起正信之心,聞、思、修,聽法之後,要好好來思考。
就如剛才說「苦、集、滅、道」,不是那麼容易,我們就要去想:苦在何處?那就是「集」。如何「集」?要好好想,生活中到底如何能「集」,「集」到讓這個人世間,會變化無常,影響到天地萬物,到底什麼力量「集」來的?知道之後,就要趕快修。不只是知道。國際間知道氣候變遷異常,是人類怎樣的生活、怎樣的工業來影響、污染,全都知道,但是無法可施。這就是要如何「滅」,滅掉此種不應當的行為。不過,好像很困難。這個大環境困難,是出於人心困難。
要盼望大環境來改變,不如人人的環境,自己心境改變。自己的心境若改變,大環境自然好。但是,小小的環境改變有用嗎?沒辦法!所以佛陀就是要天下人,人人都能了解,所以佛法一定,要在人間普遍推動。
所以「若聞法布施」,聽法之後,應該要捨,捨棄了貪欲、享受,甚至要在生活中節儉,然後要付出,為天下苦難人而付出。這是正法布施、正確的布施。
所以「起正信」,於法中要起正信,不是為自己,還要思惟其中的道理。其中的道理,我們若了解,所思惟的正確,生活中,那就是正規、正向,這就是依教修行。這就是因為過去,「上」就是過去有聽到法,並且也施教於眾生。不只是我們聽到,佛法若要能夠普遍,人人聽,人人去輾轉施教,這樣就對了。「上聞諸法,並施教與眾生」,這是聽法最重要的。「或持戒忍辱」。
或持戒忍辱:
人如能心常念戒
憶念受持不忘失
不作諸惡
是名持戒
「或持戒忍辱」,意思是說人能心常念戒。我們人人若能心常常念戒,常常說:「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無論是道場更需要戒,於社會的事業也是需要戒。人人守規矩,行於軌道上,什麼樣的大公司、事業,就能做得很好。何況我們修行的道場,人人守規戒,這很有道氣的道場,就能接引眾生。
所以在生活中,我們要「憶念受持不忘失,不作諸惡」,如此稱為持戒。這個諸惡,那就是身、口、意,身體的造作、開口說話,你善的心說出來的話都是法;戒不在我們的心裡,說出來的話就是偏差。所以我們守戒就是防非止惡,所以我們修行者,必定要時時守戒。
我們忍辱,持戒也要忍辱。
若遇非理逆情
相干擾事
能以寬闊情懷為恕
安忍不動
是名忍辱
忍辱若是,「非理逆情相干擾」,對方很沒道理,就讓他吧。佛陀的時代,都會去遇到提婆達多,時時逆情、逆理,卻是佛陀要如何對付他呢?佛陀就是寬,所以寬闊的情懷來原諒他。
「無我不原諒的人,也無我不相信的人,也是無我不愛的人」,人人若能將此「三無」,世間還有什麼好計較?所以「安忍不動,是名忍辱」。要如何將情感打開,慈悲等觀,平等去看,應該就沒有什麼,可計較、可煩惱。
「精進禪智(等)」。那就是精而不雜,進而不退。
精進禪智等:
精者無雜
進者不退
直心向道
勤修正法
奉行眾善
無有懈怠
是名精進
我們不要有雜念心,向前前進,對的事我們應該做就對了。聽我們臺北關渡一群企業家,人坐得滿滿,就是聽他們在分享,在靜思系列的這些書,對人的影響。有一位大企業家,他說最受用的那就是:「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而且又是一項,在回答他的人就說:「是啊!了解之後,做就對了。」
對啊,做就對了。無論是何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對的事情,及時把握時間,做就對了。任何一個地點,是應該做的事情,任何一個地點,我們付出就對了;人與人之間,我們如何原諒就是對了,「不要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這一切都是法,很多企業家都很受用。所以「精」就是將我們的心,如何去除雜念,然後我們往對的方向,「直心向道,勤修正法,奉行眾善,無有懈怠,是名精進。」
各位菩薩,無論是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會影響天地萬物一切。當然這要我們人人發心,輾轉相教,將佛法好的觀念向外推行出去,這對我們的環境、人生、森羅萬象,都是好。不過,我們人生世間,遇到了佛法,我們要好好當下把握,「把握當下,恆持剎那」,天下眾生,共同一念心,若如此,就能佛法救世間。要救世間就要先救人間,要救人間,就要先救自己心靈的空間,所以心靈道場照顧好,時時要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