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一 7月 20, 2020 3:30 pm

20200720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大覺如來施教,眾生種相體性,
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
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如來明了無礙。

  用心了解,心心念念將佛陀所說法用心思考、了解。「大覺如來施教」,是為什麼目的而來?教導眾生,是盼望眾生所要成就什麼事情?所以我們要能夠體會、能夠了解。所以,「大覺如來施教」。知道佛陀來人間,對人間,看,苦啊!到底為什麼人間有這樣的苦?後來,苦結果的去向呢?為什麼要來人間受這麼多苦?到底將來又是要往哪裡去?人間去、來真的要需要探討;人間,到底什麼目的在人間?人與人之間到底又有什麼意義?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感觸、探討、體會、了解,要向大家來宣布。

  佛陀來人間,這種體悟、了解人間苦難,如何才能夠解決這些苦?而苦的因緣又是如何來?造好因,會有如此的果。這個果又是將來又如何去向?因緣果報來回循環,這到底又是什麼?所以他要去探討。結果,了解了,「眾生種相體性」。眾生,什麼叫做「眾生」?人,人就是人,為何叫做眾生?當然,不僅僅只是指人一類,人以外其他的生命。其他的生命,形象不同,光是人的形象就不同,是張三、李四,同樣是叫做人。但是這位是張三,那個是李四,每個人靠近過來,各有名字,能夠叫出了這個人的名字、那個人的名字,而那個不是這個。可見同樣是「一個人」,同樣一個頭、七孔,同樣。

  人生這樣,卻是不同的人,人就有人的不同,不論是老、少、幼,男、女等等,就是這樣,一類的人類,卻是各種形象不同。但是「體性」,除了人,也有不同的相,牛、狗、豬、馬、羊等等,牠們是四隻腳同樣在路上走,但是牠們的名相各不相同,所以這叫做眾生。所有的生命全都叫做生命,但是形類不同,這樣叫做眾生。佛陀來人間施教,不是只有對人而已,要告訴我們,眾生與人一樣。眾生的世界同樣是有情世界,人與人有情,眾生與眾生同樣是有情,眾生與人同樣也有情。

  說起了眾生的情,昨天看到了一則的新聞,在印度,有一個農場的主人(穆尼迪拉賈),他養牛,牛養大了,可以賣出去了。那一天,他賣出了一頭牛。這頭牛是母牛,賣出去,對方的主人用車來載,將這頭母牛載上車。車開始開走,車一直開,開一公里多。那個開車,買牛的主人,看到後面一頭牛在追,他就車開得慢一點,看看這頭牛牠要追多遠。開到一公里外去了,那頭牛,還是在後面一直追。後來有一位在當地的副首席部長的兒子,感覺那念心,動起了同情心。所以他就說:「來,我將這頭牛買起來,同時也將這頭牛買起來。」被載走的那頭牛,他就將牠買起來了。向農場的主人說:「你這頭牛我也向你買下來。」他買牛要做什麼?他是那個地方區域副首席部長的兒子,買這兩頭牛要做什麼?沒有要做什麼,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兩頭牛在一起,終其所老,不捨這兩頭牛分開。

  所以,眾生與眾生有感情,人對眾生也是能夠施出了這分的愛的感情,所以出錢將這兩頭牛都買起來,讓牠們這兩頭牛能夠一輩子逍遙自在,再也不必再讓主人說要將牠們賣掉,沒有買賣的行為。已經是這位副首席部長的兒子為牠們出錢,為牠們贖身,讓牠們自由了。這就是人對眾生的情,眾生與同類的眾生一樣也有這樣的情。所以,佛陀為我們施教,讓我們知道人生是這樣。果然,昨天我看到這樣的新聞消息。這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現在人間畜生類、人類,彼此交加就有感情。所以我們更要去體會佛陀的大覺,了解眾生性命都一樣。所以,任何眾生同樣一個名詞叫做「生命」,眾生生命。眾生相不同,人有人的相,牛有牛的相,豬、狗、羊、雞等等都有牠們的相。

  所以,「眾生種相體性」,不同的種;人種、動物的種類都不同,所以那個相也不同。明明我們看到狗都一樣,但是狗,牠們也有自己認識牠們的狗,各不相同,牠們也同樣有家庭。總而言之,我們要知道眾生種、種相,不同的種,各種眾生都有不同的因的結果的相,這就是果。蘋果也是果,水梨也是果,這各種已經現形的水果類,它的名稱叫做水果。但是水果;香蕉、梨子、蘋果、李子…等等,都各有它的名,所以各有名稱,種相體性不同。水果類,也有說:「這比較熱性。」「這比較涼性的東西。」「這比較退火。」等等…。

  所以說起來,世間眾生種類千萬萬種,共在這個世間上。所以世間,人類就是最能夠了解,而且能夠分別,而且使用的東西這麼多,千差萬別,就是人在使用、人在破壞。對人,人生活的依賴,同樣都是在這些萬物的上面,所以人類對於萬物就是消耗。因為萬物提供給人類,人類依賴萬物,人類也傷害萬物,破壞、污染、殺傷一切的眾生。這就是人類。所以因緣果報,人類在用,因為由人類來定案。你將來生在畜生道,就看你這輩子所造作。若是所造作不分禮節、不懂道理,來生果報就是畜生類。惡因、惡緣就要受惡果報,這就是在人間定案等等。應該這樣的道理向大家說,由此推論,應該很明白,大家要聽懂。

  所以,種相體性就是不同。各種,虎有虎的猛,但是虎有虎的單純。為什麼虎會猛呢?虎看到人就猛了。而若對其他呢?有時牠很溫馴。母虎有很溫馴,牠很虎母的愛性,在愛牠的孩子,也很溫柔。任何一個動物都有牠的性本善存在。看到人,人怕虎,虎怕人。我們以為虎很猛,老虎以為人很猛,所以互相怕,就互相傷害。對勇猛的我們怕牠,想要打虎。看到蛇,我們怕牠,想要打蛇。這就是害怕,眾生也有軟弱,自己預防自己,就要去傷害其他,這也是人間,人就是很懦弱。所以這樣要去傷人,自己自護,就會去傷人。

  同樣的道理,以為那是很弱的,任憑我們人這樣去傷殺牠,一些動物無辜受人這個欲,欲念,這樣一日的時間,所傷害的二億多條的生命,供應給人類。這數字常常在說,應該大家了解。總而言之,佛陀為我們施教我們要知道,「眾生種相體性」。當然,說的是要讓大家清楚,與我們生活有關係,這樣向大家分析。當然,在佛法,所說的「體性」,入佛法那就很細微了,你們也無法用到,所以用這樣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我們如何生活?我們應該要如何想?對於動物我們要如何尊重的愛?這才是我們要知道的事情。所以,「念何事、思何事」。我們到底在念什麼呢?人,你在想什麼我不知道;現在我在說你知道多少呢?我也不知道。我就說我知道的,而你們在想什麼?我不知道。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不了解,有的人用真誠的愛,說出去是真誠的話,對待人,付出去也是真誠。有的人說話沒有發自內心說,是外面的應酬話,內心不是想要這樣說,但是人間各有目的、各有應酬,所以人變成了虛偽掉了,這叫做人。

  當然也有很多人,很好的人。就如昨天在連線的時候,與菲律賓在連線,其中有一個家庭,這個家庭是一個很模範的好家庭,六個孩子,已經不知道有多少個孫子了。每一個孩子在不同的國家,都很有發展,事業做得很好,受很高的教育。這一對的老夫妻,六個孩子,每一個孩子的家庭都是很成功。這位施恭旗先生,他的愛,在二0一三年,那個時候有一個颱風叫做「海燕」。這個海燕颱風對菲律賓有很大的傷害,在獨魯萬市跟和奧莫克市,獨魯萬市、奧莫克市,那個地方有很大的傷害。因為很大災難,我們慈濟十二個國家地區一起去,去到那個地方幫忙。那個島(萊特島),很大的島,整個島,省說要在那裡棄省,整個島都要廢掉了。就是慈濟,很多國家慈濟人和合過來。

  在馬尼拉市,那個時候執行長,就是李偉嵩,他就帶領著很多人,慈濟人從馬尼拉市去到那個地方。慈濟人各就各位,人力的付出,還有要很多的物資,從外地來支援,要從海運來。那個時候副執行長,那就是現在的執行長。他們,執行長、副執行長,這樣好幾位幹部,大家召集過來,各人負責各人的事情,所以那個時候,去到那裡一看,「哇!為何災難這麼大啊!」很多人無家可歸。我們第一個念頭,就是先安頓人的生活,所以有計畫要建三千間的房屋,就是用簡易屋。在那個時間,奧莫克市市長夫妻就來花蓮,來皈依了,也很發心,他說要捐五十甲的土地。所以也有那塊五十甲的土地在那裡規畫,想要建三千戶在那個地方。

  所以,這位施恭旗居士他聽到了,問偉嵩,說他想要見這位師父,所以偉嵩就陪伴這位施居士來了。他就發心,問偉嵩:「這一間房子建起來要多少錢?」告訴他:「差不多要十萬,簡易屋菲幣十萬。」「要建幾戶?」「預算要三千戶。」他這樣就捐一億元(菲幣)出來。捐出一億元,人很低調,都不想讓人知道。就是這樣,開始年年對菲律賓慈濟護持,告訴師父他每年的數字要捐多少,就這樣告訴我。我實在是很感恩,對菲律賓他的奉獻很大。昨天這個家庭,哇!全都集中過來,連線,還每一個家庭都是好家庭。原來這施居士,他教孩子都要勤儉,他自己本身也很勤儉。自己來花蓮,他住飯店,所住的是那麼的勤儉。他帶來的人,不是他家庭一個人給他一間房間,他們就是孩子、孫子,幾個就去住一間,幾個一間房,就是這樣,很節省的。但是他對於布施,他就是很願意,每個孩子也很支持父母要做的事情。

  昨天這樣同時看,看到這麼幸福的好家庭,同時都集中過來在那個地方,「這個是媳婦、兒子……。」等等等等向我介紹,這真的是讓我看到的一個很大的好家庭啊!很發心,對於菲律賓慈濟奉獻很大,因相信慈濟所做的。昨天在連線,聽師父在說話,他又再說,他要再捐。這次的疫情,菲律賓要救濟的事情還很多,又捐五百萬元。這就是念,這樣「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這都是一個念頭。他的心心念念就是愛,就是有力量要布施人,念念就是為人間做好事,這就是他的念。所以我們人人若有這樣的念,這個人間就是祥和的人間,就是淨土的人間。所以,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呢?要如何修行?人間修行、修德,以德傳家,看他的子孫都是這樣。這就是有錢,去做幫助人的事情;有德,就傳給子孫。同樣的道理,這也就是在教我們。

  所以,「云何思、云何修」。你的思想是什麼?思想,正確的思想是這樣,我們就照這樣的思想去行,這也就是學佛,這就是行菩薩道。這種的思想,行菩薩道。云何修?這就是在修德。就像這樣,要做的事情都是分明、沒有障礙,這就是「如來明了無礙」。大家在做什麼事情,佛都很清楚,我們自己也要很清楚。我的思想要正、我的行為要正,想要有愛、思想要有愛,行為也是要愛,完整的愛、無私的愛去付出,這就是修行。

  所以,修行如何修?在家居士,在佛法中稱為「大士」。大士也是叫做菩薩。師父常常叫大家:「菩薩啊!」因為大家都有愛心,有愛心這樣在幫助人,所以大家都是菩薩。是,他就是大士菩薩,這就是修行。就像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身體力行,入人群付出,回歸佛法,以法的供養;向佛,身、法的供養,這種懇切的供養。所以前面已經說過了,現在,昨天這段文是這樣說,

經文複習:「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

  「而作是言」。供養寶塔等等,身行又再供養,燃臂。昨天說的大家還記得。所以,前面經文這樣說,「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我們昨天看到,他已經將兩隻手燃,將它燒了,來供養,燃香供養。所以這些人看到不捨,有懊惱,有擔憂、悲惱,就大家悲哀、苦惱。這不捨,也擔憂這樣兩隻手燃香,做香燒來供養,是不是會變成殘廢呢?這個身體有缺了,所以大家心不捨,這樣說。

經文複習:「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

  「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因為大家不捨、悲惱,所以趕快向大家安慰一下,就在大眾中立此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就是能夠證明,我已經捨這兩隻手了,但是我又能夠再得到佛金色之身。我用我的身體來證明,若是實在,我這兩隻手又再還復。這是前面的文。下面這段文再說,

經文:「作是誓已,自然還復,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以是然臂願力供養舍利,及立誓願畢,復得還復。百福莊嚴臂,謂臂相圓滿,為百福莊嚴之所成就。

  這段文,我們就知道了。「以是然臂願力供養舍利」。因為這位一切眾生喜見菩薩,那個時候他就是捨了兩臂,用手來燃香,這叫做燃臂供養。這是一個願力,用這個願力來供養舍利。就是佛已經入滅了,而且舍利也已經收好入塔了,這個時候虔誠來供養,供養的是舍利。「及立誓願畢,復得還復」;舍利供養,燃臂,這樣來立這個誓願,來發願,「我燃臂,我是用很虔誠的心來燃臂,我很虔誠,虔誠在這個地方,立誓願要來證明。可以證明就是再還復,讓大家看到我燃臂沒有損我的相。」燃臂無損相。

  所以,是「百福莊嚴臂」。這兩隻手還是百福莊嚴,因為過去利益眾生也要靠這兩隻手,雙手萬能啊!我們人要做事,用什麼去做事?兩隻手去做。你的心要做好事,你要伸出兩隻手去做,這叫做做好事。這兩隻手燃臂了,是不是不見了?證明我燃臂,手還是很好,還是雙手莊嚴,莊嚴的臂。他的莊嚴,意思就是做很多好事,用很虔誠的心供養,還是繼續。這兩隻手,他經過他的志願、懇切的心,表達了供養,還是沒有損身、沒有損臂,沒有缺相,沒有欠缺,還是完整無傷,所以「謂臂相圓滿」。這兩隻手做很多好事情,完成了很多圓滿的事情。

  就是由這兩隻手所做的事情圓滿了,做這件事情很圓滿、很巧妙,看到很多很巧妙、很細小。那一天,我們花蓮慈院醫師進來。眼科,在開會的時候,表達如何治眼睛的病,罕見病,眼科醫生是如何開。那個患者找尋名醫,經過好幾個臺灣最有名的大醫院都無法治療好,來到我們的醫院,我們這樣在為他開,醫師開刀,竟然是在眼睛裡面的微細血管,那個微血管裡,有辦法這樣剝開了那個膜。如何去撥開?那麼的薄、那麼的細、那麼的微,等於是毫芒,他有辦法在那個地方剝開眼角膜,剝開,一層一層剝。我們在用的眼睛,我們自己不知道眼睛裡面的組織原來是那麼無法形容的細膩,卻有辦法一層一層去將它剝開。

  看到他們來報告、分享的時候,那個相,用一張一張的相片,這樣一張一張出來的幻燈片,連用影像,這樣用動態影像來看,真的是非常細膩,巧奪天工,可以看到那現場這樣在開,真的是很不容易!所以那個相,相的圓滿,這兩隻手如何恢復起來?那種如何讓它們完整起來?「為百福莊嚴之所成就」,真的是兩隻手,因為臂是圓滿的,它是真的是萬能的兩隻手。兩隻手現在再恢復,恢復得比過去更加精巧、更加圓滿。這眼睛看起來很圓滿,所做的事情更圓滿,所以這就是要用練的,兩隻手也是練出來的。

  那個時候,佛陀的世界,沒有這麼精細的巧手,做這麼精細的醫療系統,現在看起來這兩隻手,果然是那麼的精細,兩臂相圓滿,無事不圓。人、醫療,我們的身體,所有的功能缺一項都不可以,而這個功能中,那個細膩,就是看到眼睛那麼細膩的組織有病了,也是人要醫它,這樣一層一層撥開。這就是靠兩隻手,那雙手就是那麼的工巧、那樣的細膩,讓它圓滿,能夠復回他的眼力。這就是莊嚴,「為百福莊嚴之所成就」,這兩隻手的莊嚴,就是有他這樣的功夫,這就是修過了苦行菩薩的兩隻手的圓滿。這種圓滿莊嚴相,就是這樣圓滿起來。

*又臂有轉移及負荷之義,今為利他而然,故起眾生利益。

  尤其是,「又臂有轉移及負荷之義」。這個「轉移」,兩隻手會這樣轉來轉去,能夠轉得自如。若不能轉,要如何做那麼細膩的事情呢?所以兩隻手,它們會動,整個身體最會動的就是兩隻手,這兩隻手這樣轉動。這是很多,人人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功夫,這兩隻手很重要。它們還能夠負荷,扛很重的東西,還能夠做很輕巧的事情,就像你開眼科的刀,很輕、很輕;看到在扛粗重的東西、整包的米,幾百公斤、好幾十公斤,這樣扛了就起來,這就是要靠兩隻手,各有功能。所以說雙手萬能,能粗、能細,這就是靠人人的兩隻手。

  「今為利他而然」。為了要利益大家,要讓大家提起信心,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既然還要再來領導後面的人,他更需要讓大家提起信心,所以他就燃臂,這樣來供養,沒有礙這兩隻手,燃香,無礙兩隻手,讓大家能夠起信心。這是真誠的供養,這是為法忘軀。所以這個人可以信賴,他說的話就是真實的法,就是能取得人人相信。「信為道源功德母」,大家能夠起信心,就能夠行菩薩道。這就是這位菩薩,他發心立願,所以燃臂。

  所以,「今為利他而然,故起眾生利益」。就是要來利益眾生,給大家有信心,能夠這樣去做利益人群的事情,這就是啟發人人的信心。你看,信心一啟發了,就像剛才說,菲律賓一群的慈濟菩薩,常常哪裡有災難就往哪裡去;保和島、離島也是這樣去,等等。這就是大家因緣在哪裡,就到哪裡去付出,同樣的道理,啟發那麼多人的愛心去付出。所以接下來說,

*諸天人眾見菩薩無臂而憂惱者,但見報身之臂,而不見有方便法之妙臂也。

  「諸天人眾見菩薩無臂而憂惱者」。大家擔憂,這位菩薩既然燃臂了,這樣會殘廢掉嗎?大家擔憂,所以叫做憂惱,就是看他要怎麼辦?「但見報身之臂,而不見有方便法之妙臂也」。只是看他在燃臂,不了解他有方便法,用方便法來度眾生。這也是一種用至誠方便的方法,來啟發大家的愛心。

*得佛金色之身,金之體性不易毀變,喻得佛之常住法身、圓滿報身。

  「得佛金色之身」,因為這樣的方便,他這樣轉一個身就得佛金色之身,佛法更加牢固在他身上的使命。「金之體性不易毀變」,這就是表示意志堅定。「喻得佛之常住法身、圓滿報身」,這都是譬喻佛法在喜見菩薩的身上,大家對他堅定的信賴、信仰,意思就是這樣的譬喻。

經文解釋:
「作是誓已,自然還復」;兩臂如故。

  「作是誓已,自然還復」。告訴大家:「我就是有這樣的志願,我就是有這樣的虔誠,相信我的兩隻手會再恢復。」這是表達印證,印證我就是這樣付出,也是這樣所得,所得的就是證明我的虔誠。

經文解釋:
「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云何燒已,菩薩燃臂復如初。

  所以,「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就是這位菩薩意志堅定,所以他能夠還復他的兩臂來證明。「云何燒已,菩薩燃臂復如初」。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看他燃臂,為何還有辦法呢?那就是因為這位菩薩「福德務實」。他是真實的、虔誠的,所以「福德務實」,是這樣想、這樣做,是利益這樣的眾生,不是為自己。所以,「智慧解空」。他這個身體本來就是空,這個身體從小一直到大,一直到老,將來還是歸於空。這本來就會沒有,若疼惜這個身體,無法去為人做事,這個身體也會廢掉。他把握時間、借用身體,這樣於法精進,這就是借用這個身體,法才是真實。道理是永恆,所以借用這個身體,來回歸那個真諦的法身。

*由此菩薩,福德務實,智慧解空,淳淨深厚之所招致。

  所以,「由此菩薩,福德務實,智慧解空」,他了解了,世間一切無不都是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我們的心已堅定了,生了這個信心,他就是堅定這個信心。所以,「淳淨深厚之所招致」,就是這樣。

*由斯等者,謂燒身身生,然臂臂復,不住之因,稱其性而淳且厚,皆出於福德至誠之力,智慧神通之妙,非今之好奇惑眾也。

  「由斯等者」,就是因為這樣,所以謂燒身身生」,說燒這個身,其實這個身生了。「然臂臂復」,燒手。前面是燒身,所以已經過一輩子又回來了;回來,這輩子又再燒臂。「不住之因」,表示這個身體本來就不是常住,過去燒身,已經往生了;又再回來繼續修行,又再燃臂。本來就是不住,前面的身、現在的身,同樣做供養。

  但是,「稱其性而淳且厚」,這就是性。人人本性永住,性是常住。我們捨這個身,同樣我們的性,我們來生還是我們。所以因緣果報,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的福業隨著我們的來生再來,我們的惡業也是隨來生。這次修行,這次的福智還是帶到來生。所以,「皆出於福德至誠之力」,我們若要修福智這輩子就要好好修。「智慧神通之妙,非今之好奇惑眾也」。不是說顯異惑眾,而是真誠付出。

  各位菩薩,用心去了解它,這文短短的,讀起來是不長。我們這樣每天一小段一小段的文,其實其中是講不完、講不完的道理。前面說很多現在人間的事情,《法華經》,就是為人間事而說《法華經》。所以我們現在人間有事,我們做人間事來會現在的理,所以大家要很用心體會人間事、法華的道理,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786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3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五 7月 24, 2020 3:20 pm

2020年7月20日上午5:20] 農曆五月三十日。(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作是誓已,自然還復,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

2、上人手札:「大覺如來施教,眾生種相體性,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如來明了無礙。」

(1)「大覺如來施教:心心念念,將佛陀所說法,用心思考、了解」:佛是為什麼目的而來?教導眾生,盼望眾生所要成就什麼事情,我們要能夠體會、了解。佛陀來人間,看到苦啊!到底為什麼人間有這樣的苦?苦的結果的去向呢?為什麼要來人間受這麼多苦啊?到底將來又是往哪裡去?人間去來,真正要需要探討,人間到底什麼目的在人間?人與人之間,到底又有什麼意義啊?這就是佛陀來人間,感觸、探討、體會、了解,要向大家來宣布。

(2)「佛陀來人間,體悟、了解人間苦難」:,如何才能夠解決這些苦?而苦又是因緣如何來?造好因,會有如此的果。這個果的將來又如何去向?因緣果報來回循環,這到底又是什麼?所以他要去探討。

(3)「眾生種相體性」:結果,了解了,什麼叫做眾生啊?人就是人,為何叫做眾生?當然,不只僅僅指人一類,人以外其他的生命。其他的生命,形象不同,光是人的形象就不同,是張三、李四,同樣是叫做人。但是這個是張三,那個是李四,每個人站過來,各有名字,能夠叫出了這個人的名字、那個人的名字,而那個不是這個。可見同樣是一個人,同樣一個頭,七孔,同樣。

(4)「一切生命,有各種的不同形象,叫做眾生」:人,就有人的不同,不論是「老、少、幼,男、女」等等,而一類的人類,卻是各種的形象不同。但是體性,除了人,也不同的相,牛、狗、豬、馬、羊等等,同樣牠們是四隻腳,同樣在路上走,但是牠們的名相各不相同,所以這叫做眾生。所有的生命全都叫做生命,但是形類不同,這叫做眾生。

(6)「眾生世界,有情世界」:佛陀來人間施教,不是只有對人而已,要告訴我們,眾生與人一樣,眾生的世界同樣是有情世界,人與人有情,眾生與眾生同樣是有情,眾生與人同樣也有情。

(7)「眾生皆有情,母牛被賣!深情公牛狂追1公里攔車」:https://pets.ettoday.net/news/1763323
說起了眾生的情,昨天一則新聞,印度有一位農場的主人(穆尼迪拉賈),他把牛養大了,能夠賣出去了。他將賣出一隻母牛,對方的主人用車將這隻母牛載上車了。車開始開走,車一直開,開一公里多,買牛的主人,看到後面一隻牛在追,他就車開得慢一點,看看這隻牛牠要追多遠;開到一公里外去了,那隻牛,後面還是一直追。

(8)「愛心人,將母牛、公牛都買起來,讓其一起,終其所老」:
後來在當地有一位副首席部長的兒子(指:潘尼爾賽爾凡O. Panneer Selvam Jayapradeep),在那裡看,這樣看,感覺那念心,動起了同情心。他就將母牛與公牛都買起來,買這兩隻牛要做什麼?目的就只是為了讓這兩隻牛在一起,終其所老,不捨這兩隻牛分開。眾生與眾生有感情,人對眾生也是能夠施出了這分的愛的感情,出錢將這兩隻牛都全買起來,讓他們這兩隻牛能夠一輩子逍遙自在,再也不必再被主人將牠們賣掉的買賣而分開。為牠們贖身,讓牠們自由。這就是人對眾生的情,眾生與同類的眾生一樣,也有這樣的情。

(9)「佛陀為眾生施教。眾生的生命,雖『相』各個不同,但生命皆平等」:讓我們知道人生是這樣。昨天我看到這樣的新聞的消息。這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釋迦牟尼佛,現在人間畜生類、人類,彼此交加就有感情。我們更要去體會佛陀的大覺,了解眾生性命都一樣。任何眾生,同樣一個名詞叫做生命。眾生生命,眾生相不同,人有人的相,牛有牛的相,豬、狗、羊、雞等等都有牠們的相。

(10)「眾生種相體性:不同的種,人種、動物的種族都不同」:眾生的相都不同。明明我們看到,狗都一樣,但是狗,牠們也有自己認識牠們的狗的各不相同。牠們也同樣有家庭,同樣。

(11)「各種的眾生,都有不同的因的結果的相」:要知道眾生種、種相,不同的種,各種的眾生都有不同的因的結果的相,這就是果。蘋果也是果,水梨也是果,各種已經現形的水果類,它的名稱叫做水果。但是水果,香蕉、梨子、蘋果、李子等等,都各有它的名,所以各有名稱,種相體性不同。於水果類,也有說「這比較熱性。」「這比較涼性的東西。」「這比較退火。」等等。

(12)「眾生、世間種類千千萬種」:共同在這個世間上面。世間人類就是最能夠了解,而且能夠分別,而且使用的東西這麼多,千差萬別,就是人在使用、人在破壞。對人的生活的依賴,同樣就是在這些萬物的上面。人類對於萬物就是消耗。因為萬物提供給人類,人類依賴萬物;而人類也傷害萬物,破壞了、污染了、殺受傷了。一切的眾生,這就是人類。

(13)「因緣果報」:因為在人間來定案。你將來生在畜生道,就看你這一輩子所造作,若是所造作不分禮節、不懂道理,來生果報就是畜生類。惡因、惡緣就要受惡果報,這就是在人間定案等等,應該這樣的道理向大家說,由此推論,應該很明白,大家要聽懂。

(14)「眾生皆有靈性」:種相體性就是不相同。虎有很虎的猛,但是虎有虎的單純。為什麼虎會兇猛呢?虎看到人就兇猛,而若對其他,牠很溫馴。母虎有很溫馴,很有那個虎母的愛性,在愛牠的孩子,也很溫柔,任何一個的動物都就有牠的性本善存在。看到人,人怕虎,虎怕人。我們以為虎很兇猛,老虎以為人很兇猛,所以互相怕,就互相傷害。對勇猛的動物,我們怕牠,想要打虎。看到蛇,我們怕牠,想要打蛇,這就是害怕,就是眾生也是有軟弱,自己預防自己,就要會去傷害其他,這也是人間,人就是這樣很懦弱。所以這樣要去傷人,自己自護,就會去傷人。

(15)「眾生皆平等,卻是人類為貪口欲,殺動物來滿足食慾」:同樣道理,以為那是很弱的,任憑我們人這樣去傷殺牠,一些動物無辜受人這個欲念,這樣一天日的時間所傷害的二億多條的生命,供應給人類吃;這數字常常在說,應該大家了解。佛陀為我們施教,我們要知道「眾生種相體性」。要讓大家清楚與我們生活有關係,向大家分析。

(16)「念何事、思何事」:佛法所說的體性,在入佛法去就很細微。你若無法用到,要讓大家更清楚了解。我們如何生活,我們應該要如何想,對於動物,我們要如何尊重的愛?這才是我們要知道的事情。「念何事、思何事」?我們到底在念什麼呢?人,你在想什麼,我不知道;現在我在說的,你知道多少呢?我也不知道。我就說我知道的,而你們在想什麼?我不知道。

(17)「對待人,是真誠付出?或為己私而虛偽應酬?」: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不了解,有的人用真誠的愛,說出去是真誠的話,對待人,付出去也是真誠;有的人說話沒有從內心說,是外面的應酬話,當中不是想要這樣說。但是,人間,各有目的、各有應酬。所以,人變成了虛偽掉了,這叫做人。當然也有很多人,很好的人。

3、「昨天:菲律賓視訊連線」
(1)「昨天與菲律賓慈濟連線」:其中有一個很模範的好家庭,施恭旗先生(編按:菲律賓實業家)有六個孩子,已經不知道有多少的孫子了。這每一個孩子在不同的一個國家,也就都是很發展,事業做得很好,受很高的教育。這一對的老夫妻,六個孩子,每一個孩子的家庭都是很成功。

(2)「海燕風災的援助因緣」:他的愛在海燕颱風(2013年11月)那個時候,海燕颱風對菲律賓大傷害,在獨魯萬跟奧莫克是很大的很大災難,慈濟多個個國家一起去幫忙。那裡提要棄省,但很多國家慈濟人合和起來。(註:海燕颱風九梯次賑災團,共12個國家地區:臺灣、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美國、香港、越南、中國大陸、瑞典、柬埔寨。慈濟人投入發放及義診。)

(3)「海燕風災造成菲律賓災難大,慈濟人趕緊勘災」:海燕風災那個時候,執行長就是李偉嵩居士,他就帶領著很多慈濟人這樣從馬尼拉市去到那個地方。慈濟人各就各位,人力的付出,還有要很多的物資,從外地來支援,要從海運來。那個時候副執行長,也就是現在的執行長的楊國英居士等好幾個幹部,召集起來,各人負責各人的事情。那時去到災區一看,「哇,為何災難這麼大啊?」很多人無家可歸。

(4)「慈濟人,即時給予急難援助,中長期的安心安身,提供簡易屋等等幫助」:我們第一個念頭,就是先安頓人的生活,有計畫建三千間的「簡易屋」。那時,奧莫克市的市長夫妻親自來花蓮,感恩慈濟援助,並皈依,也就很發心協助捐七十甲的土地給慈濟建蓋簡易屋。

(註:奧莫克市長愛德華‧寇迪拉Edward Codi,市長夫人優歐蕾塔.寇迪拉Violeta Codilla,2014年來精舍過農曆年,皈依,捐近五十頃土地,蓋大愛村。)

(5)「施恭旗居士,發揮愛心,把握因緣,真誠付出」:施恭旗居士聽到了,問李偉嵩,他想要見這位師父,偉嵩就陪伴這位施居士來了。他就發心問偉嵩說:「這一間房子屋建起來要多少錢?」告訴他:「差不多一間簡易屋需要菲幣十萬。」「要建幾戶?」「預算要三千戶。」他這樣就捐一億元出來。人是很低調,都不想讓人知道,就是這樣,就開始年年發心捐善款。菲律賓慈濟常告訴師父說「施居士每年的捐愛心數字」。我實在很感恩,對菲律賓慈濟,他是奉獻很大。

(6)「施恭旗居士偕同家庭,連線視訊」:昨天這個家庭,全部集合起來連線了,還每一個家庭都是好家庭。原來這施居士在教育孩子都要勤儉,他自己本身也很勤儉,自己來花蓮,他住飯店是住的是非常的勤儉。不是說帶來的人,他的家庭一個人給他一間房間,不是,他們就是孩子、孫子,幾個就去共住一間,幾個一間房間,就是這樣很節省的。

(7)「平時節省,卻能慷慨助人」:施恭旗居士樂以布施,每個孩子也很支持,父母要做的事情。昨天同時看到這麼幸福的好家庭;同時都集合起來在那個地方,這個是媳婦、兒子等等等等,向我介紹,這真的是讓我看到的一個很大的好家庭,很發心,施恭旗居士對於菲律賓慈濟奉獻很大,相信慈濟所做的。昨天在連線,聽師父在說話,他又再說,他還要捐,來幫助這次的疫情,菲律賓要救濟的事情還很多,再捐五百萬元。

4、上人手札(序):「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云何思,云何修,如來明了無礙。」
(1)「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云何念」:這都是一個念頭。施恭旗居士他心心念念就是愛,就是有力量要布施人,念念就都是為人間做好事,這就是他的念。我們人人若有這樣的念,這個人間就是祥和的人間,就是淨土的人間。所以「念何事、思何事、修何事」呢?要如何修行?人間修行、修德,以德傳家,看到他的子孫都是這樣,這就是有錢,願意付出做,去幫助人的事情,有德就是傳給子孫。同樣道理,這也就是在教我們。

(2)「云何思、云何修」:所以你的思想是什麼?思想,正確的思想是這樣,我們就照這樣的思想去行走,這也就是學佛,這就是行菩薩道;這種的思想,行菩薩道。「云何修」?這就是在修德了。

(3)「如來明了無礙」:要做的事情都是分明、沒有障礙,這就是「如來明了無礙」,大家在做什麼事情,佛都很清楚,我們自己也要很清楚。我的思想要正、我的行為要正,想要有愛,思想要有愛,行為也是要愛,完整的愛,無私的愛去付出,這就是修行。

(4)「愛心助人,就是菩薩,回歸佛法,懇切以法供養」:修行如何修?就是在家居士,這在佛法中稱為「大士」,大士也是叫做菩薩,師父常常叫大家:「菩薩啊!」因為大家都有愛心;愛心這樣在幫助人,大家都是菩薩。他就是「大士菩薩」。這就是修行,就像「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身體力行入人群、付出,回歸佛法,以法的供養;向佛,身、法的供養,這種懇切的供養。

5、複習經文:【而作是言:『此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是我等師,教化我者,而今燒臂,身不具足』。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

(1)「而作是言」:昨天看到,他已經將兩隻手燃香供養。所以這些人看了很不捨,有懊惱、有擔憂、悲惱,也擔憂這樣兩隻手燃香,做為香燒來供養,是不是會變成殘廢掉了,缺了這個身體,所以大家心不捨。

(2)「於時,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於大眾中立此誓言」:因為大家不捨、悲惱,所以趕快為大家安慰一下,就在大眾中立此誓言。「我捨兩臂,必當得佛,金色之身,若實不虛,令我兩臂,還復如故」。就是能夠證明,我已經捨這兩隻手,但是佛,我能夠又再得到佛金色之身,我用我的身體來證明,若我這兩隻手再又還復。

6、釋譯經文:【作是誓已,自然還復,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以是然臂願力供養舍利,及立誓願畢,復得還復。百福莊嚴臂,謂臂相圓滿,為百福莊嚴之所成就。又臂有轉移及負荷之義,今為利他而然,故起眾生利益。

(1)「以是然臂願力供養舍利」: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捨了兩二臂,手臂燃香,燃臂供養。用這個願力來供養,舍利就是佛已經入滅,而且舍利也已經收好入塔;這個時候虔誠供養,供養的是舍利。

(2)「及立誓願畢,復得還復,燃臂無損相」:舍利供養。燃臂,來立這個誓願來發願,「我燃臂,我是用很虔誠的心來燃臂,我是虔誠,」虔誠在這個地方,立誓願要來證明,可以證明就是再「復得還復」,讓大家看到,「我燃臂沒有損我的相」,燃臂無損相。

(3)「百福莊嚴臂」:這兩隻手還是百福莊嚴,因為過去利益眾生也要靠這兩隻手,雙手萬能。我們人要做事,要用什麼去做事呢?兩隻手去做。你的心要做好事,你要伸出兩隻手去做,這叫做「做好事」。這兩隻手燃臂了,是不是不見了?那證明「我燃臂,手還是很好,還是雙手莊嚴臂。」他的莊嚴,意思就是做很多好事,用很虔誠的心供養」:還是繼續。這兩隻手,他經過他的志願,懇切的心,表達了供養,還是沒有無損身、沒有無損臂,沒有缺相,沒有欠缺,還是完整無傷。

(4)「謂臂相圓滿」,這兩隻手是做很多好事情,完成了很多圓滿的事情,就是由這兩隻手,所做的事情圓滿了;做這件事情很圓滿、很巧妙,看到很多很巧妙、很細小。

(5)「舉例:花蓮慈院眼科報吿,如何用心治療罕見眼疾」:那天,花蓮慈院眼科醫師進來精舍開會,眼科在表達,如何從眼睛的罕見病,眼科醫生是如何的開。那個患者到處找尋名醫,經過好幾個臺灣最有名的大型醫院,無沒辦法治療好,來到我們的醫院,我們醫師這樣在為他的開刀,竟然在眼睛的裡面細孔,毛細管,毛細的微血管裡,在眼睛內,這樣有辦法剝開了那個膜,如何去撥開那麼薄、那麼細、那麼的微,等於是毫芒,他有辦法在那個地方剝開眼角膜,剝開,一層一層剝。我們在用的眼睛,我們自己不知道,眼睛裡面的組織,原來那麼多無法形容的細膩,卻是有辦法一層一層去將它剝開。

(6)「非常細膩,巧奪天工,這兩隻手,相的圓滿」:看到他們來報告、分享時,那個相,用一張一張的相片這樣出來,幻燈片,用影像,也這樣動相來看,真正是非常細膩,巧奪天工,可以看到它那個現場這樣在開,真的是很不容易!

(7)「為百福莊嚴之所成就,謂臂相圓滿」:相的圓滿,這兩隻手如何恢復起來,那種如何讓它們完整起來,真的是兩隻手,因為臂是圓滿的。它是真的非常萬能的兩隻手,現在再恢復得比過去更加精巧、更加圓滿;眼睛,看起來很圓滿,所做的事情更圓滿。所以,這就是要用練的,兩隻手也是要練出來的。

(8)「圓滿莊嚴相」:那個時候,佛陀在人間,沒有那麼精細的巧手,做這麼精細的醫療系統,現在看起來這兩隻手,果然是那麼的精細,兩臂相圓滿,無事不圓。人、醫療,我們的身體,所有的功能缺一樣一項都不可。這個功能中的那個細膩,就是看到眼睛,那麼地的細膩的,組織有病了,也是人要去醫它,這樣一層一層撥開。這就是靠兩隻手,那雙手就是多麼的地工巧、那樣的地細膩,讓它圓滿,能夠恢復回他的眼力。這就是莊嚴,「為百福莊嚴之之所成就」,就是這兩隻手的莊嚴。就是有他這樣的功夫,這就是修過了苦行的菩薩的兩隻手的圓滿,這種圓滿莊嚴相,就是這樣圓滿起來。

(9)「又臂有轉移及負荷之義」:這兩隻手會這樣能夠轉來轉去,能夠轉得自如;若不能轉,要如何做那麼細膩的事情呢?所以他兩隻手會動,整個身體,最會動的就是兩隻手,這兩隻手這樣轉動。這是很多,人人真的是不可思議的功夫,這兩隻手很重要。

(10)「雙手萬能」:它們還能夠負荷,扛很重的東西,也還能夠用很輕巧的工作事情。就像眼科開刀,很輕、很輕;看到在扛很重的東西,整包的米,好幾十公斤,這樣扛著就起來,這就是要靠兩隻手,各有功能。雙手萬能,能粗、能細,這就是靠人人的兩隻手。

(11)「今為利他而然」:為要利益大家,要讓大家提起信心,一切眾生喜見菩薩,他既然要再來領導後面的人,他更需要讓大家提起信心。他就燃臂來供養,沒有無礙這兩隻手燃香,讓大家能夠起信心,這是真誠的供養,這是為法忘軀。

(12)「信為道源功德母」:這個人可以信賴,他說的話就是真實的法,取得人人的信。「」,大家能夠起信心,能夠行菩薩道。這就是這位菩薩發心立願,所以燃臂。

(13)「今為利他而然,故起眾生利益」:就是要來利益眾生,讓大家有信心,能夠去做利益人群的事情,這就是啟發人人的信心。你看,信心一啟發了,就像剛才說,菲律賓一群的慈濟菩薩,常常有災難,哪裡有災難哪裡去,保和島,離島也是這樣去等等。這就是大家,因緣在哪裡,就去到哪裡去付出。同樣的道理,啟發那麼多人的愛心去付出。

7、『諸天人眾見菩薩無臂而憂惱者,但見報身之臂而不見有方便法之妙臂也。得佛金色之身,金之體性不易毀變,喻得佛之常住法身、圓滿報身。』

(1)「諸天人眾見菩薩無臂而憂惱者,但見報身之臂而不見有方便法之妙臂也」:大家擔憂,這菩薩既然燃臂了,這樣會殘廢掉嗎?大家擔憂,憂惱。僅僅看他在燃臂,不了解他有方便法來度眾生,這也是一種的用至誠方便的方法,來啟發大家的愛心。

(2)「得佛金色之身,金之體性不易毀變,喻得佛之常住法身、圓滿報身」:因為這樣的方便,他就轉一個身,得佛金色之身。更加牢固在他身上的使命,表示意志堅定。譬喻佛法在「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身上,大家對他堅定的信賴、信仰,意思就是這樣的譬喻如。

8、【作是誓已,自然還復】:兩臂如故。

(1)「兩臂如故」:向大家說「我就是這樣的志願,虔誠,相信我的兩隻手會再在恢復」,表達印證「我就是這樣付出,也是這樣所得的就是證明我的虔誠」

8、【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云何燒已,菩薩燃臂復如初。由此菩薩,福德務實,智慧解空,淳淨深厚之所招致。

(1)「由斯菩薩福德智慧淳厚所致」:這位菩薩意志堅定,能夠還復他的兩臂來證明。看他燃臂,為何有辦法呢?那就是因為這位「由此菩薩,福德務實」。他是真實的、虔誠的,所以「福德務實」,是這樣想、這樣做,是利益這樣的眾生,不是為自己。

(2)「智慧解空」:他知道這個身體本來就是空,從小時一直到大,一直到老,這身體將來還是歸於空。這本來就會沒有,那疼惜這個身體,這樣沒辦法為人做事,這個身體也是廢掉的。他把握時間、借用身體,以於法精進,這就是借用這個身體,法才是真實,道理是永恆,所以借用這個身體,來回歸那個真諦的法身。

(3)「由此菩薩,福德務實,智慧解空」:他了解了世間一切,無不都是「成住壞空、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我們的心已意堅定,生信心,他就是堅定這個信心。所以「淳淨深厚之所招致」。


9、『由斯等者,謂燒身身生,然臂臂復,不住之因,稱其性而淳且厚,皆出於福德至誠之力,智慧神通之妙,非今之好奇惑眾也。』


(1)「由斯等者,謂燒身身生,然臂臂復」:就是因為這樣,燒這個身,其實這個身生了;燃臂,臂復,燒手,前面是燒身。已經過一輩子又回來,回來,這輩子又再燒臂。


(2)「不住之因」:表示這個身體本來不是常住,過去燒身,已經過往了,又再回來,回來繼續修行,又再燃臂。本來就是不住,前面的身、現在的身,同樣做供養。

(3)「稱其性而淳且厚」:這就是「人人本性永住」,性是常住。我們捨這個身,同樣我們的性,來生還是我們,所以說「因緣果報,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我們的福業隨著我們的來生再來;我們的惡業也是隨來生。這次修行,這次的福智還是帶來帶到來生。


(4)「皆出於福德至誠之力」:我們若要修福智,我們這一輩子生就好好修,「智慧神通之妙,非今之好奇惑眾也」。不是,不是說顯異惑眾,是真誠付出。


10、「用心體會人間事,法華的道理」:各位菩薩,用心去了解它,這經文短短,讀來是不長,我們每天,我們一段一段的經文,其實裡面是講不完、講不完的道理。前面說很多,現在人間的事情,《法華經》,就是為人間事而說《法華經》。所以我們現在人間有「事」,我們做人間事來會現在的「理」。所以大家要很用心體會人間事,法華的道理,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20200720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