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二 7月 28, 2020 8:13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二 7月 28, 2020 1:39 pm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如來自性天然,本性童真無邪,因緣果報法則,無始來今依然。」
⊙「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葦,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以方便施教次序,應機接引,用以方便有為法,勸化眾生恭敬心,造像供養,培養信心。

【證嚴上人開示】
「如來自性天然,本性童真無邪,因緣果報法則,無始來今依然。」

如來自性天然
本性童真無邪
因緣果報法則
無始來今依然

也就是要和大家分享,人人本具佛性、 人人自性天然,從生以來就有,不只是此生,從無始來,幾生幾世我們自性本具。這是佛陀這樣一再向我們表達──人人本具佛性。我們人人要自己也要尊重自己,同樣本具佛性,所以說「如來自性天然」,這是天然的事情。

所以「本性童真無邪」,「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生來時,幼小的時代都是很天真無邪,但是後天環境不斷地薰習,所以人人這個童真的本性,蒙受了世間的習氣,所以各人的習氣,各不相同。

就如我們平時生活,吃,若是在素食的環境中,他就會知道素食,就是這樣吃、這樣生活、這樣健康。素食,大家能知道,就是不忍食眾生肉;不忍心眾生都是有一條的活命,因為你殺,血淋淋,所以不忍心(因而)素食。素食以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生活,這樣的身體也是很健康,所以這也是一種,生活自然的境界。若是在另外的境界,就是肉食、葷食、無所不食。所有的生命,他認為這就是要讓人吃的,這是理所當然,一切都是以這些動物,作為人食用的,變成了一種習慣,這是一個環境。

所以說來,「本性童真無邪」,也有一句話說「善惡無記」,在童真時,是善、是惡,來到人間才又開始薰習,但是來到人間,他是隨著因緣果報來,生活是一回事,生在什麼樣的環境,就怎樣的生活,卻也是人人來到人間,就是有因緣果報,在這種本性童真、善惡無記,小時候不懂得分別是善、是惡,是邪。

但是因緣果報的法則,我們過去造什麼因、結什麼緣,這回來人間,就是結什麼果,結什麼樣的緣,跟隨什麼樣的人。跟隨善的人,我們就是性十善,這個性就往善的來薰習,若是結了惡因,這回來人間還是同樣遇到惡緣,就將我們牽引,就是往惡的走,那就是薰習惡的環境。這就是善惡果報的法則。

這因緣果報,除了依報,還有正報。依報是依止這個環境來生,受這個環境周圍的因緣,來將我們養成。這個環境是富或者是貧;這個國家是平靜,或者是人禍偏多,這都是有因緣,依止著我們的因緣,所受生的地方。

受生在人禍偏多,就如很多的國家、很多的難民四處流竄,或者是多災多難,生活不得安寧。為什麼會生在那個地方?這就是依報——依著你過去的因,所以牽引這個報,依止這個國家,這樣出生了,半點都由不得自己。或者是生在富有的國家,但是有貧窮的人家,依著這個果報去(投生),或者是生在富有家庭等等,這都叫做「依報」。但是我們有「正報」,「正報」就是說,雖然生在很貧窮、困難、人禍偏多的國家,不過他有福,他能,他的正報,有這因緣去造就自己。

記得在(二0一三年) ,過年這個期間,一位美國來的市長(編按:新澤西州南湯姆斯河市市長約瑟夫),他是來自於海地,海地這個國家,已經歷來就是貧困,這是他的依報,生在這樣的種族、這樣的國家,這是依報。但是他自己自身,有他自身的因緣造化,所以他能到美國,在那裡讀書,在那裡發展,在那個地方做到一個市的市長。

因緣會合,那就是美國,有一陣(桑迪)颶風,美東的水災這個因緣,又和我們臺灣,有這樣的因緣會合,他從美國就來到臺灣。了解慈濟,再將慈濟的種子,還要帶回去美國,這樣未來這位市長,他將來的發展又是不同了。成為一位慈濟人,人間的菩薩,所以,人生的變化,不可思議,但是不離開因、緣、果、報。

每一個人都有依報、都有正報,你和什麼樣的父母有緣,就隨著父母的依報到來;不論這對父母在哪個國家,是貧、是富,他就依止這對父母出生。自己的正報,他有他自己再發展的造化,這叫做正報。所以,因緣果報的法則,我們要相信。

「無始來今依然」,不論是從古代多久多久以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如來自性天然」。這是無始以來就是同樣,無始來今,從過去一直到現在,一直到未來,無始無終,我們的佛性都是,永遠永遠依然存在。所以我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我們要好好用心來體會,佛陀一大事因緣來人間,將滅度時,他還是殷殷為未來眾生,如何讓佛法能夠不斷傳承後世。所以在佛滅度前,佛陀就向弟子提倡建塔、造廟,或者是雕像,雕塑佛像,這樣在提倡,讓大家知道造佛像、建寺塔,這能夠傳佛法。

傳說中在高麗,高麗國,以前叫做高麗國,現在應該是叫做韓國,在古代的高麗國,傳說中有一位國王,這位國王是仁王,對人民種種就是愛護如己子。所以這位國王,常常出去城外巡視。有一天,他出城不很遠,就看到遠遠的有一簇五色雲,這樣整簇覆蓋於土地之上。他看了奇怪:「雲應該是在天空,那片雲怎麼會覆蓋在地上呢?」所以好奇,他就走近一些,往這片五彩雲,他走靠近。一走近時,就看到在這個雲彩中,站著一位出家人,這個老修行者,拿著一支錫杖在那裡。

他看了心生歡喜,向前再接近,但是已經沒有看到那位僧人,消失了。他就看地面上好像有一叢草堆,他就將這草叢撥開,叫人往地面掘看一看。差不多有一丈深,發現了一支錫杖、一雙僧鞋。開始再往下挖掘,得到一塊碑,碑文一塊。但是那是外國字,他們看不懂,叫大臣趕緊來猜,來譯這個字。後來大臣就譯出了,這叫做「塔寺」。

塔,塔到底是什麼東西?大臣就說:「還有一個翻譯,叫做浮圖。」國王又問:「浮圖是什麼東西?」開始譯,翻譯出來,那就是佛教,佛滅度後,就是有這樣的經文,交代建塔、造佛寺和雕佛像。

國王從此一直去探討佛法,生起了信心,就在這個地上,建一座七層木造的塔。這是這個塔的傳說。因為有這位國王生起了信心,所以佛法傳入高麗國,韓國有佛法,說是這樣傳來的。

可見,佛陀在將入滅之前,就已經安排著要怎樣,讓人人來傳佛法這個因緣。所以在我們最近這段經文,佛陀是這樣的叮嚀,若能發心建塔廟或者是造佛像,「皆得成佛道。」這全都是在,最近在說的經文,我們現在再看:「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葦,或以指爪甲,而畫作佛像。」

乃至童子戲
若草木及葦
或以指爪甲
而畫作佛像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我們前面說過了,用各種的材料,不論是用木造,或者是用石,或者是用磚,或者是用銅等等,不同不同的材料,要來造塔也好,建寺也好,或者是造佛像也好,不同各種的材質。只要你有虔誠的心,那就是能造作這些,能流傳佛法的因緣。甚至用紙彩畫、用筆來畫佛像,這樣也是可以。這是我們這幾天都一直在說,無非就是要製造因緣,傳於後世,讓人依止這種的形象,啟發信心。

所以這種的信心,不論是大人、小孩,只要有這樣的環境、有這樣的傳說,後人向前人學。所以,佛陀既然這樣說,開始就傳了。所以不論是大人,或者是小孩,連在玩也是會造塔。有功德,造塔,信佛,信佛,建廟,因為建寺廟,所以雕佛像,這樣起了信心。童子也曉得要拜佛、信佛,想要建塔、造廟,同樣也會。所以這是一種世代在流傳,就能夠讓這個時代的人,一種心靈的教育。

所以說,「乃至童子戲」。還記得阿育王(的過去生)時,在沙的上面造城,在城中有塔、在城中有寺,這個城中還有大倉庫。他看到佛,從大倉庫裡抓出了一把沙,其實這只是孩子在遊戲,在地上這樣在玩,儘管是遊戲在玩,抓一把沙,看到佛,恭敬地放進佛的缽裡,這是幼童他就說:「這樣我也是在供佛,這是上等的麵、上等的飯。」這樣來供佛。

佛陀將缽歡喜接受,為這個孩子祝福。回到精舍裡,將沙倒進沙堆裡,也是這樣祝福:將來以這沙土建塔,這個孩子功德無量,將來一百年後,成為轉輪聖王。那就是佛滅度一百年後,阿育王為佛建塔——八萬四千座塔。現在,在世間,還有人發現到阿育王時代的塔。當然塔不是大塔,總是一種紀念。

所以說,「乃至童子戲,若草木及葦」,不只是用沙,童子也在那裡用草或者是用木,這樣綑好放著說:「我這樣是在供佛,這尊就是佛。」或者一塊木頭,或者一塊石頭,他就把它都當作,這是廟、這是塔、這是佛,童子童真的心,同樣的,他也是能夠,是他最誠意的表現。這種「如來自性天然,本性童真無邪」,只要他用很虔誠的心去付出,這樣佛陀也很歡喜接受,這也是受佛陀所讚歎。

以方便施教次序
應機接引
用以方便有為法
勸化眾生恭敬心
造像供養
培養信心

所以說,不論用草木或者是葦,葦就是這樣,直的,橫的,不論用草、用木這樣來圍著,說:「這是佛寺。」這樣也是同樣有功德。「或以指爪甲」,或是用手指,用指頭、用指甲,全都一樣,不論是在牆上畫,或者是在地上畫,說這是佛像,說這是佛塔,說這是寺廟,這樣佛陀也很歡喜,對這些孩子,也是同樣歡喜,將來能做佛。這是造佛像。

這就是佛陀要提倡人人心中有佛、心中有法、行中有法,希望人人能見到一切的物質,都要將它成為,能夠傳佛法的物質,從「有為法」,成為(導向)「無為法」,這全都是佛以方便施教的次序。而且「應機接引」,看什麼樣的根機,他就用什麼方法來接引,讓佛法能夠流傳,用方便為法。所以,勸化眾生,最重要的是這個恭敬心,這樣來造像、來供養、來培養信心。所以大家,這個虔誠供養的心,是非常的重要,請大家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0728《靜思妙蓮華》造像啟信應機接引(第395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