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三 8月 05, 2020 8:16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三 8月 05, 2020 12:28 pm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大慈恆無悔,大悲恆無怨,大喜恆無憂,大捨恆無求。」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諸佛為眾生,因心思多雜亂,佛為說法應機,隨機投注,隨方就圓,如其水性是一。
⊙以所聞之法,以自內勤修,慎思外修德,即漸進修習,成佛唯一之妙法也。
⊙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佛所說諸妙法,此法為眾聖入道之通處,故云門。又諸法並通於一實,故名為法門。其實為一乘。

【證嚴上人開示】
「大慈恆無悔,大悲恆無怨,大喜恆無憂,大捨恆無求。」

大慈 恆無悔
大悲 恆無怨
大喜 恆無憂
大捨 恆無求

我們靜思法脈修行者,人人應該內修誠、正、信、實,也要發「四弘誓願」,要度盡一切眾生,也要斷盡一切煩惱,要精進用心修行佛法,還要踏踏實實老實修行,不到成佛絕對不放棄,所以「佛道無上誓願成」。

而我們現在,「慈濟宗門人間路」,要走入慈濟宗門來,我們的使命,就是要發「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慈」就是希望天下,能平安、和平,人人生活能和睦,而且幸福、快樂。這是佛陀的大慈,他為天下眾生的平安、快樂,他就要用很長的時間。眾生根機就是很複雜、不整齊,佛陀就要不斷倒駕慈航,在人間長久的時間,和眾生結緣,為眾生付出,來種好因、播種子,然後要結好緣。

無始以來,釋迦佛的過去,不斷就是在人間,鋪這條成佛的路,常常告訴大家,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因緣成熟,所以就在人間「八相成道」,修行的過程,讓大家知道,這樣來教育我們。這個因緣成熟,在這個因緣之前,他就不斷,要大慈、大悲、大喜、大捨,才能和眾生結好緣,一直一直來,時間不可思、不可議,無法用我們凡夫的智慧,去測量時間到底是多久,無法可測量。但是在佛的《本生經》中,過去的過去,無央數劫,每一段的故事,都是在過去很久很久以前。

你想,這麼多的經典,生生世世已經過了那麼久,他的本生,釋迦菩薩生生世世,一直到我們人間二千五百多年前,他現相成道。這是表示已經在這麼久的時間,因緣也應該成熟,就是在這個時代出生。二千五百多年前,可見,釋迦佛的大慈是永恆,眾生剛強難調伏,不只是現在,很久、很久,無法去算數的劫,時間,所以「恆」就是永恆,無悔,生生世世對眾生的愛,都不曾有後悔,不論眾生是多麼剛強,他那分的愛都不曾後悔。

還要「大悲恆無怨」。眾生不只是剛強,不只難調伏,恩將仇報,在《本生經》裡有多少!不過他從來沒有後悔,在這個眾生群中受迫害等等,他從來都不曾,要將大悲(放棄)。他將所有的眾生視為一體,與他同樣的,本身一樣,所以他所要得的,就是眾生所要得的,他已經修行成佛,他也希望眾生人人都能修行,同樣人人都能成佛。這叫做大悲無怨。剛強的眾生難調伏,從來大悲就無怨,無悔、無怨,沒有後悔,沒有怨恨過,還是每一個時候都是,我絕對要度你,不論你對我怎樣,我還是要度你。所以這就是無怨。

再來,「大喜恆無憂」。因為,若沒有一個開闊的心,這天下眾生,事多人繁,能這樣不斷地這個願力,弘誓願要一直身體力行下去,必定要心寬念純,「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念寬大的心。所以因為這樣,心寬大了,就無憂愁,不斷就是歡喜心。

小事要善解,大事要包容,這樣才能夠心寬,才能夠念很純。所以若能培養這種心念,每天都很歡喜,哪有什麼後悔、怨恨的事情?沒有;每天心都是很歡喜。所以「大喜恆無憂」。

「大捨恆無求」,付出是無所求,三輪體空、慈悲等觀。「三輪體空」,心這麼的開闊,付出是應該的事情,物資是世間共有,誰能夠得救,我歡喜,就只是所得到的,人的平安、人的得救,這樣我們就很歡喜了,還有什麼好求呢?所以,慈濟人付出無所求,還要說什麼呢?感恩啊!感恩他願意接受。這就是我們平時,常常告訴大家用功的方法:感恩、知足、善解、包容等等。這全都是我們平時,對人、對事的方法,我們才能夠「大慈恆無悔,大悲恆無怨,大喜恆無憂,大捨恆無求」,是啊!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就如在我們人間,有多少的菩薩,現於最苦難界的地方,這也就是現身人間的菩薩,也同樣是因緣成熟的菩薩。就如南非,那麼貧窮的國家,她們竟然負起了一個使命,她們不但在南非,這一、二十年的時間,用心不斷在付出,自己貧窮,又能幫助很多人,竟然她們現在,又跨出了南非,又去史瓦濟蘭、又去莫三比克,還有賴索托等等。

(二0一三年)二月間,她們去史瓦濟蘭,已經是第十一次。南非至史瓦濟蘭需要六百公里,開著一輛破舊的車子,很舊、很破的車,卻是這輛車載著七個人,從南非到史瓦濟蘭,六百公里的道路,一大早天未亮,到晚上,到達時已經七點多了,大家不喊累,還看她們很活潑。她們到處就是睡袋帶著,小小的地方,這樣窩一下(睡覺),就開始明天的行程了。

從史瓦濟蘭到鄉村,但是到史瓦濟蘭要有人帶,在她們這十幾次當中,有認識南緯公司,就像貿易公司一樣,其中有一位職員,就介紹朋友(這樣)開始。這位朋友叫做恬碧,她目前是沒有工作,家境也是困難。不過,經過她的朋友介紹,她想到她的故鄉,故鄉有一大群貧窮的人,很希望將慈濟這個精神,能夠帶回到她的故鄉,能夠幫助她的故鄉,她就自告奮勇,要帶這些慈濟人,到她的鄉村去。

七個加一個就八個人了,開始這輪車開啊開,還要開個,車程一、兩個小時的路。到達時,車停下來,人要走,還要再走很遠,路就是山路,這樣爬。我們能想像出,我們南非的菩薩的身形,「噸數」(身材)有多大,還要爬、走小路、爬山,實在困難。不過,她們很歡喜,邊走邊唱歌,很快樂,大家的腦海中應該可以浮出了,她們在南非是如何走路。到那個地方也是一樣,到了這個村莊,這位恬碧,她就介紹她的親戚,就用舅舅的家,做成一個集中大家的地點。

這位舅舅已經往生了,不過,他娶三個太太,一家有三十一個人,大家庭。這三位太太,卻也是很和心、合心,在編草蓆,這樣度過這三十幾個人的生活,卻是這三十幾位全都是愛滋病,最小的三歲,還是愛滋病,可見,這個家庭,到底是貧,還是富呢?說他貧,卻是一家人和睦融融,實在是貧,一家子都是愛滋病,這實在是,我們聽來是很苦。

不過,不只是這樣,第三太太又看到他們村裡,有一個孩子七歲,父母都死了,只剩下這個孩子,她也將他收容來,將這個孩子帶進她的家裡,等於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分子。這種的貧窮,竟然是這麼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這種的菩薩心。

慈濟人在她的家裡,開始號召村裡的人,來了六十多人。我們的慈布、慈蕾,南非的志工,本土志工,開始將慈濟的精神,在那裡「愛灑」。大家很歡喜,所以這位第三位太太自告奮勇,她要承擔起,第一顆(志工)種子。

看到這個故事,當然裡面還很長,很感動人的故事,卻是沒時間可分享。不過,我們若想人生做好事,要行菩薩道,不一定要很有錢,不一定要很有時間。即使這麼的貧窮苦難,她們都願意這樣付出,這就是人間菩薩。她們的心歡喜,無厭、無怨,也無憂。這是一大群菩薩,讓我們很感動。

所以,諸佛弘誓願,不斷都是在人間,才會稱為「無量諸佛」,無量諸佛,就有無量數的菩薩在人間;無量數的菩薩不斷累積,將來也是無量諸佛。

所以,前面的經文,「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諸佛本誓願
我所行佛道
普欲令眾生
亦同得此道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不是嗎?釋迦佛他就說「諸佛本誓願」,這就是很多佛的誓願。所以,所行道,釋迦佛自己說「我所行佛道」,我也是這樣在行佛道,無始劫以來都是在人生行佛道。諸佛、菩薩的時代,也是這樣在行佛道。大家總是同樣一個願,「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就是覺悟的道。這就是我們昨天說過的。

我們今天(講),「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未來世諸佛
雖說百千億
無數諸法門
其實為一乘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未來諸佛,「未來世諸佛」,不只是現在的釋迦佛,釋迦佛還說「未來世諸佛」,種種的法門,向無數人的根機去引度。其實,無論用什麼樣的法門,還是「其實為一乘」,「一乘」,就是成佛,一乘。

未來世諸佛
雖說百千億:
諸佛為眾生
因心思多雜亂
佛為說法應機
隨機投注
隨方就圓
如其水性是一

所以說,「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就是說諸佛為眾生,他們心思多雜亂,之前我們也說過,眾生散亂心,這就是眾生的心,思想,其實都很複雜,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見解,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思想不同,很雜亂。但是,佛就是為這麼多的眾生,有多少的眾生,就有多少雜亂的煩惱,所以諸佛,佛為說法,都是隨機投注。就是看眾生你是什麼樣的根機,你的心是哪一種的意向,有什麼樣的煩惱,我就投你的根機,去拔除你的苦難,去解釋你心中的矛盾,所以就要「隨機投注」。

就如水,無論你這個水器,你是用圓型、或者是用長方型、或者是四方型,或者是「三尖六角」,不論你的器具是哪一種,水就隨著你的器具,裝水的器具,水倒進去,每一個角落,水都能到達,「隨方就圓」,就是法去適應眾生的根機,就如水性一樣。

所以,聞法,我們聽的法,「以自內勤修」,聽了之後,我們要接受。

以所聞之法
以自內勤修
慎思外修德
即漸進修習
成佛唯一之
妙法也

所以常常告訴大家,法要入心,入心,還要再勤修,勤修,還要再慎思,向外要好好入人群,在人群中修德。勤行在我們的內心修智慧,勤行在外面人群中是修福德。這我們過去都一直說過,所以這樣能夠「漸進修習」,從凡夫這樣漸進邊修,成佛唯一的妙法,那就是要好好法入心。又「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無數諸法門
其實為一乘:
佛所說諸妙法
此法為
眾聖入道之通處
故云門
又諸法並通於一實
故名為法門
其實為一乘

佛所說的種種妙法,「此法為眾聖入道之通處」,佛陀將這些種種的法門,叫做「方便法」。

諸佛、聖賢入道,一定要通過這些門,所以「諸法通一實」,所以名為「法門」。一實,那就是水性是一,法譬如水,唯有像水這樣的法性,才能深入眾生的根機。所以,佛是為眾生來修行,為眾生成佛,那必定要我們經過,內修誠、正、信、實,我們必定在人群中,外行慈、悲、喜、捨。所以,請人人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190805《靜思妙蓮華》內修外行一乘法 (第40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