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六 8月 08, 2020 3:35 pm

20200808晨起薰法香,慧命日增長《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個人筆記草稿,僅供參考,正確內容,請以未來大愛台播出的為主,感恩!)

佛心含藏遍空,法界真空妙有,
入世施教顯法,依經鋪路開道,
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用心,事事用心,聽法也要用心。佛心,我們要多用心入佛心,要解佛心,用心來體解佛的心、智慧,所說的法我們要很用心聽。「佛心含藏遍空法界真空妙有」。這就是佛的心,佛心開闊,遍空法界。而我們凡夫心就是很窄,窄得僅僅看到自己眼前的事物。事物,歡喜的,我愛啊、貪啊;愛不到、貪不到,我們生氣,我們起無明,我們發煩惱,這就是凡夫。人間啊!勞勞碌碌、辛辛苦苦,結冤啊、結啊,生生世世不斷在纏綿不休。

  這我們昨天不是說過嗎?纏綿不休,只是一直在那裡纏著。那就是因為我們的凡夫心很窄,只有我們的範圍,我們心貪著所愛,來起煩惱。佛心,愛啊,也是愛,他愛得遍空法界。佛陀的心充滿了是愛,所以說「佛心含藏」,佛心含藏的是什麼?就是慈悲;對眾生是喜捨,這就叫做大愛。無處不在,遍空法界,是佛心。所以,佛心是真空妙有,那種愛的開闊。他這個愛不受障礙,就像虛空一樣,真空啊。但是一切都空,空掉了煩惱、無明的纏綿,他都空掉了,卻是永恆所留著的是妙有。妙啊,那種的妙有大愛,愛是愛普天之下,盡虛空界。他所愛無不是眾生,愛護眾生,這種的愛是很微妙。

  所以,人人本具佛心,人人也是能夠展開這念心的愛,愛無邊際,人人都能夠做得到,只是想通了,就做得到了。我們若還沒有打開那個思想觀念,永遠都是在那個小點之中,解不得那個纏綿的煩惱。所以很重要,煩惱打開,沒有纏、沒有綁,自然我們想通、看透了,真空妙有,就不受障礙。這就是佛心現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得透徹,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法。所以,本來人人都有,本具的藏性,只是我們的無明將我們障礙著。幾天前不是說過了嗎?我們法如大海的廣闊無邊,只是我們去被那個瓶子,被那個瓶子塞住,所以我們無法透徹到大海去。我們這個心,心門就像瓶子的那個蓋子,我們沒有打開,或者是塞住了。平常的人說「瓶頸」,就是那個瓶子的中間,你若將它通開了,那個廣,很大。

  就像昨天在與直蘭,宜蘭一群慈濟菩薩來了,在這裡陪師父,來與宜蘭視訊連線。宜蘭那裡也有一群菩薩,在三星鄉我們的大愛農場,那個地方有一個環保站,很大。這麼大的環保站,裡面很多老菩薩守在那個地方,大家很歡喜,很快樂。他們要與師父說話,感覺到這麼大的年齡,七十多、八十多歲,說起話來如充滿智慧的演講者,滔滔不絕,每一句話說出來就是可以字字成文章。我這樣聽,聽得很佩服,很感動。

  他們聲聲句句「感恩喔!環保站讓我們老人有用,我們在這裡很歡喜!」開始話家常,談起了他們做環保的歡喜,談起了他們轉變人生的看法,轉變了過去感情的問題……,很多。聽來,那個結果就是歡喜了。與家裡的人每天相處,就說:「每天我就很愛跟他作伴,以前是面對面就鬥,現在就很愛喔!」是啊,愛,本來見面就會互相磨擦,磨,互相磨,磨得這邊也損,那邊也損。現在做,只是用環保的法,互相相度,度到一家人都進來做環保。夫妻之間,以前是相磨,現在是相牽來做環保,一家人都做出了慈濟人那分互愛,那分彼此和睦,這個家庭和睦了,很歡喜。

  很多事情都是在一念心,心打得開,那就是真空法界。那個法界內涵妙有的法,無形中做人的道理清楚了,佛法將心打開了,就包容一切。這就是學法,學得世間法、家庭的法、人與人相處的法,這很重要。所以,佛法應用在人間,這就是每天常常在說:「有用心嗎?心有用在法中嗎?而法有用在生活中嗎?」這每天師父都是這樣說,可見是這麼重要,對家庭的和睦,對人間和氣、互愛、協力。那種的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力量就很大,將整片的田園整理得很美。又再種田、種稻子,大家說:「我們在這裡,大家共同能夠分享。」這就是一家人。尤其是環保,他們拿出一口鍋子出來,這口鍋子是回收回來的一個飯鍋,很大。這是回收來的,回收來,他們就將它拿來做水槽的盆子。

  還有收來的稍微再整理一下,變成了是竹筒回歸(竹筒回娘家)的那個甕,就這樣,很大的鍋子。看他們大家錢筒一支一支拿來,一支一支倒下去。哇!這樣倒,鏗鏗鏘鏘,這樣一直倒,倒到整個鍋子裡,大飯鍋的鍋子,它變成了這樣尖尖,一鍋錢。那個零錢,開始聽它鏗鏗鏘鏘倒,一會兒,大家一直拿來,一直倒,倒到這樣溢出來,滿起來了。多少啊?五萬多元。零錢這樣一直倒下去,滴水成河,粒米成籮,一粒一粒一直堆積、堆積,堆積到這樣尖起來了。所以,慈濟這個法,就是讓大家不可輕視平常一舉手、一動作,點滴會合,合起來就是量多。

  做事情,他們也知道環保不可輕視,就是這樣愛大地,將這些骯髒的東西,讓人丟掉的垃圾,把這些東西回收回來。他們除了為這個大地清淨,我們修行說清淨心地,生活就要清淨大地。大地清淨了;看他們做環保,要去發明出了一支長長的,能夠挾。有的比較遠的,他們就示範給我看,「就用這支,就這樣伸出去,就將它勾進來。」展開夾子,也能夠將它挾起來。人能夠安全,用鉤子,不必探手、不必彎腰,這樣也能夠清,垃圾也能夠拿起來。他們在那個地方發揮他們的智慧,發明了很多可利用的東西,就是一群的老菩薩在那裡。

  所以,法,什麼法都能夠應用,一群老菩薩玩得很歡喜。哪怕是童子戲,聚沙也成佛塔,《法華經》當中不是這樣說嗎?而老人,他們就像孩子,能夠在那個地方這樣玩,玩得很歡喜。說是玩嗎?其實是保護到他們健康的身體、清明的智慧,發揮那分快樂,不必有家庭的負擔、不必有事業的負擔、不必有經濟的負擔,不必帶孫子、不必帶孩子,現在能夠為大地,回歸大地來付出,他們覺得很快樂。所以人人,「感恩喔!讓我們有環保可做。」「感恩喔!有慈濟大門讓我們進來。」是啊,過去的時間不斷鋪路、不斷開道,現在路能平了、道能開大了,已經入這個門來,看出去,這自然界的美!。

看到昨天,在那個框框(螢幕),畫面上連線讓我看到。我以前若去就是在那裡,慈濟人的道場就是在那裡。那個時候就是在那大片的土地,開始在種樹,沒有很大間的木屋,這樣在那裡集會,師父在那裡說話。現在已經經過好幾年,十幾年了。這次,再讓我這樣走進去,他們在那裡說:「師父,我們回來了!師父,來,我接您去看哪裡、看哪裡。」真的,那些志工排在樹下,非常長的隊伍,「歡迎師父回來了。」從中間走過,大家就像我已經從那裡走過了,那種的招待周到,帶我去裡面,去遊覽一番,去看看。

  不論是自然的樹木、周圍的環境、環保站的布置,環保站,人人在那個位置上,跟師父打招呼,他們還是認真在那裡慢慢拆、慢慢選、慢慢分類……等等,這叫做入世的方法。這種「入世施教顯法」,將它顯出法來。這也就是有人,那群菩薩,他們已經透徹了佛法,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薰法,所以他們走入佛心了,也進入了真空妙有。他們都在聽,他們心已經入世施教,發揮他們的智慧,人人本具的智慧。所以用他們的智慧在那個地方,不論自然的環境,或者是回收回來,拉拉雜雜骯髒的垃圾,讓它變成很有次序,等待回收商來收走,那種很快樂,點滴就是回歸基金會。「救人喔!」他們保護大地,最終就是救人,讓師父去為國際救災,或者是要做在人文教育,他們都很歡喜,所以點滴入大海。

  他們也是「入世施教顯法」,看到他們這樣,樣樣都是方法展現出來,「依經鋪路開道」。他們回歸上契諸佛的道理,他們將這些道理深入,尤其是環保,他們真的很深入。這個東西拿起來,他們就能夠去分析,這是什麼東西、那是什麼東西。整個將它打開,這是什麼類,分在什麼類裡。一條電線,他們就有辦法拆開,「哦,幾層的塑膠,幾層的橡皮圈,幾條的銅線,幾條……。」反正他們就是有辦法這樣剖析,裡面,光是一條電線裡就有很多種要去分、要去拆,這很不容易!

  所以,他們「依經鋪路開道,上契諸佛之理」,這都是道理。「下契眾生之機」,什麼人,你適合做這一項,而你歡喜做這一項。大家歡喜去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坐到他們想要坐的位置,真的是看他們這樣合和互協實在是很歡喜。昨天我就告訴他們:「很羡慕你們喔!你們在這裡很快樂,師父也很想要去做,可惜我『一步都不會(一點都不會)』。」而且,離那麼遠,也做不到,看到他們歡喜,我也歡喜。這是昨天的境界,所以今天與你們分享。

  「佛心含藏遍空」。其實距離這個虛空很長,他們在宜蘭,我在花蓮,要再搭幾個鐘頭的車,距離很長,但是那個心很貼。所以,「法界真空妙有」。我們是分享在虛空中,隔空,我們用這樣連線的方法,這樣來看。他們看到師父,師父看到他們;他們來到這裡,我去到那裡,真的是不可思議,法界真空妙有啊!其實過程都沒有看到他們來、我去,但是結果他們在那裡師父看到,我在這裡他們也看到了,聲音相傳,說話就不會出錯、也不會相撞,也不必等,一句一句互相對答,很歡喜。中間都看不到,這就是真空妙有啊!這個聲音傳達的過程、人的人影浮現,這都是空幻的,都沒有看到,不過真實我聽到了,真實他們也看到了。所以這是「法界真空妙有」,這應該也剛好分享在這個時候。

  我們的佛法有這樣,來解釋現在的科技發達。也感恩科技發達,讓我能夠應用自如,再遠都能夠這樣應用自如。幸好,我有做到入世的志業,所以「入世施教顯法」,到哪裡,大家都是先跟師父說:「我們都有在薰法喔!我們都有聽法!」果然,在互動、回答,我早上(晨語)說的話,他們下午跟我分享,他們就說出了師父早上說什麼。所以這種真空妙有傳法,也入世施教,已經顯現出來,看得到、印證得到,他們確實有在聽。所以,「依經鋪路開道」,用這個經證明出路鋪出來了,也印證到道也開闊了。就像這樣,這條道「上契諸佛之理」,真的大家走這條路沒有空走,他們都接受到道理了,都沒有空走。以前說「千里求師,萬里求藝」,現在都不用,在他們家就聽得到、就看得到了。這科技,也就是佛的真理,為我們證明未來的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未來,就是我們在感受的現在,就是有這樣的神通妙法,讓我們在享受。

  所以,「上契諸佛之理」。我們已經接到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所說法那個道理已經接軌了,已經接上這個軌道來了。所以,我們已經了解,我們就要聞法,而就要施教,就要不斷聽、不斷傳,傳給大家知道。所以,「下契眾生之機」。他能夠做什麼,有什麼樣的心結解不開,我就用這個法來與他們分享。這就是我們佛法的奧妙處,得了道理,很歡喜,讓我們法喜充滿。所以人要從現在,但是過去不可忘記。今天說是八月八日,八月八日這個日子,在五年前也是在這一天,「八八」,蘇迪勒颱風,今天剛好五週年。蘇迪勒颱風帶給了臺灣,尤其是北臺灣,災難也很大。

  總而言之,我們平安的時候不可忘記過去。那波,慈濟人南、北全都投入,去做救災的事情。真的是很大,那時候的颱風,在臺灣真的很多災難發生。那個時候也見證了菩薩聞聲救苦,不分南、北,大家會合起來投入救災的工作。總而言之,大家都要「莫忘那一年」,更需要歷史上的今天到底是什麼也要多了解。時間過了,但是我們是不是有留著足跡在人間呢?慈濟人日日都在歷史中過,所以要珍惜。來,我們趕快進入經文。昨天的經文這樣說,

經文複習:「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

  這是昨天的經文。我們現在再看下來,這段經文這樣說,

經文:「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

*無上正法喻雨露,滋潤乾燥心田,如清流水,淨汝身田,令生法芽。澍雨有助,潤澤之功,譬喻說法眾生得沾法益。

  這段文我們要用心了解,它是一個法的譬喻,譬喻無上正法。我們佛法,尤其是《法華經》,是無上正等的正法。「無上正法喻雨露」;這個正法用譬喻來說,就好像是雨露,就像雨水,就像露水。我們大地,大地有很多萬物,不論大樹或者是草,小花、小草在大地上不能沒有水、不能沒有空氣、不能沒有露。所以,大自然的空氣,與它的雨水、與露水都能夠滋潤。因為在大地上,光有太陽、有大地,若沒有雨露,會變成了很乾燥。這種乾,很乾,這個乾燥,已經乾得變成干(曬成干)一樣,這麼的乾,這人無法活下去。因為人需要五穀雜糧,所以若連樹、草都不能活了,五穀雜糧要如何種得起來呢?所以土地不能乾燥。所以我們的水田,插秧也要有水,土地有溼潤五穀雜糧才能種得活。

  所以說起來,大地需要雨露,它可以滋潤大地。而我們法呢?「無上正法喻雨露,滋潤乾燥心田」;法就是滋潤我們人的心田。心若沒有水,我們的心會很乾燥,那個乾燥的心就無法定下來。那種乾燥,就像在發狂一樣,無法平靜的心,風稍微吹起來,沙塵就「蓬蓬颺」(指塵土飛揚)起來,濛煙散霧,無法看到前面的境界。這就是心地乾燥,需要的就是有溼潤,有潤溼,要有雨、要有露,大地才能夠這樣乾乾淨淨。過去的臺東,我最初來到臺東,只要出太陽,近午一點點,九點多開始颳風,一切都是濛煙散霧。是什麼煙?不是煙,是灰塵。那個沙塵就隨著風這樣一直翻滾起來,整個臺東市都是濛煙散霧,都是沙塵。若有時候中午休息,只要起來時,就會看到一個人的形,在那個痕跡中,就可看見,就會知道這種的沙塵有多厲害。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情。

  那個時候臺東都很乾,沒什麼樹,現在在海岸的周圍就都有樹,有草、有樹,一片綠,藍天綠地都看到了,那個海與綠地都有了。所以現在有風就沒有沙了,以前是「風飛沙」,臺東,很大。就是這樣,下雨就沒有風沙了,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地要讓它溼潤,才有辦法乾乾淨淨。所以說雨露,譬如雨露,這個法,正法譬如雨露,能夠潤溼乾燥的心田。尤其是如清流的水一樣;有水,它順順地流,很清,清澈可見底。這以前到處都看得到,溪流、河水,只要你靠近、走近,溪絕對有水,很清、很涼的水這樣在流,河也是。現在,河見底了,溪沒有水了,若是下大雨呢?滾滾洪流啊!實在是…現在的人看不到清澈的溪水了。

  佛陀的時代,他用這樣來形容,這是人間的實景,之美啊!很美,那個時候。我們的時代也是這樣。所以,我們人的心就像沒有溪流、沒有清水,很乾燥,那個心田,撒種子,也無法成長,這是凡夫心。現在有法雨來滋潤我們的心田,讓很乾燥的心田有水,我們才有辦法耕田,才有辦法「一」生無量的法。所以還是要法水來滋潤我們的心田,所以法水讓我們清淨如流。「如清流水,淨汝身田」;淨,淨出了你的心地、我的心田,全都有法,有法滋潤我們的心地。所以,「令生法芽」,我們的心地若潤溼了,自然撒下去的種子它就會萌芽起來。所以,水,大地需要;水,人的心也需要,人不能沒有水,所以這是大生命。我們求佛法,,《法華經》就是我們最需要的法水。

  「澍雨有助,潤澤之功」,這讓我們大地能夠溼潤。「譬喻說法眾生得沾法益」。我們雖然還是凡夫,只要我們了解這部經,我們了解了,用這部經的道理,雖然我們不是很透徹,不過聽到,我們有心得與大家分享,這也很好啊!例如,每天每天都有一對小兄弟,讀幼稚園,到現在才讀一年級,今年才開始要讀一年級,每天來。昨天,我就問他們:「你們是在做什麼?昨天為何沒有來?」就跟我說:「我昨天去讀書會。」「啊?你們讀書,老師教嗎?」「不是,我參加師姑、師伯的讀書會。」「你們到底法聽得懂不懂?」「懂哦。」他們現在讀到《心蓮》,《靜思》、《心蓮》,他們已經讀到第幾篇、第幾頁了。我有一點點不相信,他們昨天就拿來見證,給我看他們的手機,拿來給我看,就說:「我上讀書會。」哇!真的讀書,也有大人,也有孩子,他們坐在那個地方很端正,跟人家讀書,而且跟人家上花道,那個花道上得很有模有樣喔!坐得很挺,很規矩。總而言之,近法者就是沾法益,這麼小的孩子,他們與大人一模一樣,他們心法入心,日常的生活如規如矩,同樣。

  就像昨天告訴大家,那隻雞,在軍校的隔壁,那音樂一響,牠就會踏步,畜生也會這樣,何況這對小兄弟,所以不可思議,我們見人要尊重。需要法,如規如矩,不可認為孩子不懂,孩子他會親近,他清淨的本性更近,所以都有智慧,可見證明人人心如佛性,就是這樣,法滋潤我們的心地。

經文解釋:
「如清涼地!能滿一切諸渴乏者」;是法雨能滋潤慧命,護身心無染過。

  所以,「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缺水、缺法,有法可滋潤他慧命,缺水的心田普降法雨。「是法雨能滋潤慧命,護身心無染過」,所以,法雨滋潤大地,也能夠滋潤我們的慧命,這就是我們護身心無染過的方法。我們若有法,自然我們的身就不會去做錯誤的事情,我們的心時時就是如清涼地,沒有懊惱,去除無明得大法喜。這就是《法華經》能夠給我們的法水。

*法水甘露,有潤澤之功,渴乏之者,得水則受濟益。喻如眾生得真諦法理之水入心,離諸乾涸。此經如湧泉池水,甘美上味故。

  「法水甘露,有潤澤之功」。口渴、缺水的,「得水則受濟益」,這大家能清楚。「喻如眾生得真諦法理之水入心」;譬喻眾生得真諦法理,就像水入心。這種法、理,道理如水入我們的心來了,所以,「離諸乾涸」,這已經讓我們的心解除了乾燥。「此經如湧泉池水」,只要你有去掘到湧泉,它的水就這樣不斷不斷,沒有間斷。所以我們的心地本來就有出泉水了,只要你用功,這清淨的泉水也不斷一直出來。「甘美上味故」;清淨,很甘、很甜的水。

經文解釋:
「如寒者得火」;寒者得火,則免受寒凍之苦;眾生得法,喻是暖氣漸鄰。
如火者,發智慧燄故

  「如寒者得火」;「寒者得火則免受寒凍之苦」,很冷的地方,若可以生一堆火取暖,解除了那種受寒凍的苦。「眾生得法,喻是暖氣漸鄰」,眾生得法,譬如一股的暖氣,這樣漸漸那個暖氣近我們的身來。冷,就是要有那個暖流來,能夠解除我們受凍、寒凍的苦,要有暖流。我們若冬天,見到太陽很歡喜,很舒服,同樣的意思。「如火者,發智慧燄故」;我們的智慧就像這樣,已經封閉的智慧,若有一盞火,又溫暖、又光明,這智慧的光與火,能這樣讓我們取暖。

經文解釋:
「如裸者得衣」;裸者得衣嚴飾,免身露形之醜;眾生入法,得忍辱衣。如來衣者,功德莊嚴故。

  「如裸者得衣」。「裸者得衣嚴飾,免身露形之醜」;就像沒有衣服可穿的人,有衣服來蔽體,遮蔽我們的身體,莊嚴我們的身體。穿衣服才會像人,所以是莊嚴我們的身體,免得身露形的醜陋。我們若沒有衣服可穿豈能算是人呢?很多的生命、動物都不必衣服,但是人穿衣服才叫做人。「眾生入法」,眾生若能夠進入這個法,法水的滋潤來,自然我們就得到忍辱衣。娑婆世界是苦啊!我們若有法入我們的心,我們就堪忍,在這個世界,堪忍世界的苦能夠克服,不只是能夠克服,還能夠解困為善、為法,這很重要。所以只要有法,我們心的雜亂,生活感覺的苦,只要你有法在心,自然就能解開了一切,了解道理了,因緣果報觀清楚了,所以「得忍辱衣」,穿起來,入如來室,我們就進來與佛同室,聽佛的教法,「如來衣者功德莊嚴故」。我們若能夠與佛同世,就像在法益之中。而佛已經離開了,但我們只要有法,用法來潤心,如佛處世,就像佛在我們的身邊一樣,我們如是我聞,同樣的道理。

經文解釋:
「如商人得主」;商販之人,投奔主者;遊學之人,見性為本。如主者,證法身真理故。

  所以,「如商人得主」,商人得到真真正正要取得那個主要,同樣的道理。「商販之人」,這個商人,販賣的人,能夠買賣的人,賣主、買主,買賣的對象,就像商人一樣,互相買賣的商主,好像得到彼此之間的商主,好好買賣。所以,「投奔主者」。若有人做大生意,就很多人有工可做,生活就穩定,同樣的道理。做生意賺錢,也有機會可讓人做工,這就是「如商人得主」。「遊學之人,見性為本」。遊學的人能夠得以見到法、見到道理,這就是要求學的根本。「如主者」,就是「證法身真理故」,就像我們見到主人一樣。這商人,就像我們去見到這個主人,就有辦法利益,互相交貿(交流貿易)。同樣的道理,對我們的身、對我們的心幫助很大。

經文解釋:
「如子得母」;子得其母,則免孤露;眾生得經,成就聖體。如母者,眾生恃怙故。

  「如子得母」,好像孩子看到母親一樣。「子得其母,則免孤露」;孩子若離開母親就一直不安,一直哭;看到母親,「好啦,看到了。」母親撫摸他一下,孩子歡喜了,這同樣的道理。「眾生得經,成就聖體」,眾生若能夠得經,身心有法,所以能「成就聖體」。「如母者眾生恃怙故」,眾生有法得依靠。

  總而言之,我們學經、聽法,最重要的就是聽能夠入心,真正有東西在內心,心有所得,這叫做依怙,有依靠的地方。我們要依靠佛法入我們的心,才能夠踏實,有踏實的方向,每天就在告訴大家「方向」,方向不可偏差,差毫釐,失千里。所以要時時用心,守護方向沒有偏差,這樣法才能真正入心,鋪路讓我們安全走過,要時時多用心啊!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Empty周日 8月 09, 2020 5:32 pm

2020年8月8日上午5:20]農曆六月十九。(僅德松個人筆記參考。請多指教,感恩。)靜思清澄(法髓)妙蓮華,慈濟人群菩薩道

1、《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經文:【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

2、上人手札:「佛心含藏遍空法界,真空妙有,入世施教顯法,依經鋪路開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1)「事事用心,聽法也要用心」:佛心,我們要多用心、入佛心,要解佛心。用心來體解佛的心,智慧所說的法,我們要很用心聽。

(2)「佛心含藏遍空法界,真空妙有」:這就是佛的心,佛心開闊,遍空法界。而我們凡夫心就是很窄,窄得只有看到自己眼前的事物。事物,歡喜的,我愛啊、貪啊;愛不到、貪不到,我們生氣,起無明,發煩惱。這就是凡夫。人間,勞勞碌碌、辛辛苦苦,結冤,生生世世不斷在纏綿不休。

(3)「凡夫心窄,貪愛纏綿不休;佛心的愛也是愛,愛得遍空法界」:因為凡夫心很窄,只是一直在那裡纏著,只有我們自己的範圍,心貪著所愛來起煩惱。佛心的愛也是愛,愛得遍空法界。佛陀的心充滿了是愛,所以「佛心含藏」。佛心含藏的是什麼?就是慈悲,對眾生是喜捨,叫做大愛,無處不在、遍空法界,是佛心。

(4)「佛心是真空妙有,愛護所有眾生」:那種愛的開大了。這個愛不受障礙,就像虛空一樣,真空。但是一切都空了,空掉了煩惱無明的纏綿,卻是永恆所留著的是妙有。那種的妙有大愛,愛是愛普天之下,盡虛空界。他所愛無不是眾生,愛護眾生,這種的愛是很微妙。

(5)「人人本具佛心,將煩惱打開,不纏不綁」:人人也是能夠展開這念心的愛,愛無邊際,人人都能夠做得到,只是想通了,就做到了。若還沒有打開那個思想觀念,我們永遠都是在那個小點之中,解不得那個纏綿的煩惱。若能將煩惱打開,不纏不綁,自然我們想通、看透了,真空妙有就不受障礙。佛心現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得透徹,這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法。

(6)「人人本具藏性,法如大海的廣闊無邊」:只是我們的無明將我們障礙著。法如大海的廣闊無邊,只是我們去讓那個瓶子給塞住,我們無法透徹到大海去。我們這個心門就像瓶子的蓋子,我們沒有打開,或是塞住了。平常的人說「瓶頸」,就是那個瓶子的中間,你若將它通開了,那個寬廣,很大。

3、「昨天視訊連線:宜蘭慈濟人」
(1)「宜蘭三星鄉的大愛農場,環保站」:宜蘭一群慈濟菩薩來了,在這裡陪師父一起與宜蘭連線。宜蘭那裡也有一群慈濟菩薩,在三星鄉的大愛農場,也有一個很大環保站,裡面很多老菩薩守在那個地方,大家很歡喜,很快樂。他們要與師父說話。

(2)「環保菩薩雖年長,說起話來,充滿智慧的演講者」:感覺到年紀這麼大的年齡,七十多、八十多歲,說起話來,充滿了智慧的演講者,滔滔不絕,每一句話說出來,就是可以字字成文章。我聽得很佩服的,很感動!

(3)「談起做環保的歡喜,聲聲句句說感恩」:宜蘭慈濟人,「感恩哦!環保站讓我們老人有用啦,我們在這裡很歡喜。」開始話家常,談起了他們做環保的歡喜,談起了他們轉變人生的看法,轉變了過去感情的問題,很多。聽來,那個結果就是歡喜了。與家裡的人每天相處,就說:「每天我就很愛與他作伴。以前是迎面就相鬥嘴,現在就很愛。」

(4)「做環保,改善家庭關心,從互相摩擦,到相牽做環保,互愛和睦」:是啊,愛,本來見面就會互相摩擦,磨得這邊也損,這邊也損。現在用做環保的法,互相相度,度到一家人都進來做環保。夫妻之間,以前的相磨,現在是相牽做環保,一家人都做出了慈濟人那分互愛、彼此和睦。這個家庭和睦了,很歡喜。

(5)「佛法應用在人間。很多事都在一念心,心門打開,就是真空法界」:法界內涵,妙有的法,無形中,做人的道理清楚了。佛法將心打開,就包容一切,這就是學法,學得世間法、家庭的法、人與人相處的法,這很重要。佛法應用在人間。這就是每天常常在說:「有用心嗎?心有用在法中嗎?法有用在生活間嗎?」這是每天師父都這樣說。

(6)「法用在生活間,對人間: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可見是這麼重要,對家庭的和睦,對人間和氣、互愛、協力。那種的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力量就很大,將整片的園地整理得很美。再者,種田、種稻子,大家說:「我們在這裡,我們大家共同能夠分享。」這就是一家人。

(7)「竹筒歲月獻愛心,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尤其是環保,他們拿出一口回收回的很大飯鍋,就拿當做水槽盆子。還有將回收物變成是「竹筒歲月」,回歸的那個甕,就這樣很大的鍋子。看到大家將錢筒一支一支拿來,一支一支倒下去,叮叮鏘鏘,這樣一直倒,倒到整個大飯鍋的鍋子,變成了這樣尖尖,一鍋錢。那個零錢的聲響,聽到叮叮鏘鏘的倒入,過一會兒,倒到溢滿起來,算一算,五萬多元。零錢這樣累積,滴水成河、粒米成籮,一粒一粒一直一直堆積、堆積,堆積到這樣起來了。

(8)「不可輕視點滴會合」:慈濟這個法,就是讓大家不可輕視平常一舉手、一動作,點滴會合,合起來就是量多。做事情,他們也知道環保不可輕視,就是這樣愛大地,將這些骯髒的東西,讓人丟掉的垃圾,這些東西回收回來。除了為大地清淨,我們修行說「清淨心地」,生活就要清淨大地,大地清淨了。

(9)「環保菩薩智慧,從做中學,學中覺」:看他們做環保,要去發明出了一支長長的,能夠夾。那有的比較遠的,他們就示範給我看,「就用這支,就這樣伸出去,就將它勾進來。」夾子能夠,展開夾子,也能夠將它夾起來。人能夠安全,用鉤子,不必伸、不用彎,這樣也能夠清,垃圾也能夠拿起來。他們在那裡發揮他們的智慧,發明了很多可利用的東西,就是這群的環保老菩薩在那裡。

(10)「什麼法都能夠應用。清明的智慧,發揮那分快樂」:這群的老菩薩玩得很歡喜,哪怕是童子戲,聚沙也成佛塔,《法華經》當中不是這樣說嗎?而老人他們就像孩子能夠在那個地方玩,玩得很歡喜。是玩嗎?其實是保護到他們健康的身體、清明的智慧,發揮那分快樂,不必有家庭的負擔、不必有事業的負擔、不必有經濟的負擔,不必帶孫子、不必帶孩子,現在能夠為大地,回歸大地來付出,他們覺得很快樂。所以,人人「感恩哦!讓我們有環保可做。」「感恩!有慈濟大門讓我們進來。」

(11)「開道鋪路」:過去的時間不斷鋪路、不斷開道;現在路會平了、道會大了,已經入這個門來,看出去,這自然界的美啊!看到昨天,在寬寬螢幕的畫面上連線,讓我看到。我以前若去就是在那裡,慈濟人的道場就是在那裡,那個時候,就是大大塊的土地,開始在種的樹,沒有很大間的木屋,這樣在那裡集會了,師父在那裡講話。現在已經經過好幾十年了。這次再讓我走進去,他們在那裡說:「師父,我們回來了;師父,來,我接您去看哪裡、看哪裡。」真的那些志工排在樹下,非常長的隊伍,「歡迎師父回來了。」走過中間,大家就像我已經走過那裡了,那種的招待周到,帶我去裡面,去遊覽一番,去看看。

(12)「入世施教顯法」:不論是自然的樹木,周圍的環境,環保站的布置,人人在那個環保站位置上,與師父打招呼,他們認真,又在那裡慢慢拆、慢慢選、慢慢分類等等,這叫做入世,入世的方法。將它顯出法來。這就是有那群菩薩,他們已經透徹佛法,因為他們每天都在薰法。所以他們走入佛心,也進入了「真空妙有」。他們都在聽了,他們心已經入世施教,發揮他們的智慧,人人本具智慧。

(13)「做環保,護大地,點滴入大海」:用他們的智慧,在那個地方,不論是自然的環境,或者是收回來,拉拉雜雜的垃圾,讓它變成了很有次序,等待回收商來收走,那種很快樂,點滴就是回歸在慈濟基金會去「救人」,他們保護大地,最終就是救人,讓師父去為國際救災,或者是要做在人文教育,他們都很歡喜的,所以點滴入大海。

(14)「依經鋪路開道,上契諸佛之理」:他們也是「入世施教顯法」。看到他們樣樣都是方法展現出來,他們回歸,上契諸佛的道理,他們將這些道理很深入,尤其是環保,他們真的很深入。這個東西拿起來,他們就能夠去分析,「這是什麼東西、那是什麼東西」。這整個將它打開,這是什麼類,分在什麼類裡。一條電線,他們就有辦法拆開,「哦,幾層的塑膠,幾層的橡皮圈,幾條的銅線,幾條等等」反正他們就是有辦法這樣剖析,裡面光是一條電線中就有很多種要去分、要去拆,這很不容易!:都是道理。

(15)「下契眾生之機」:什麼人,你適合做這樣,你歡喜做這樣,大家歡喜去做他們想要做的事情,坐在他們想要坐的位置,真的是看他們合和互協,實在是很歡喜。昨天我就告訴他們,「很羡慕你們,你們在這裡很快樂,師父也很想要去做,可惜我一點點方法都不會。」所以離那麼遠,也是做不到,看到他們歡喜,我也歡喜了。這是昨天的境界,所以今天與你們分享。

(16)「佛心含藏遍空法界,真空妙有」:其實距離這個虛空很長。他們在宜蘭,我在花蓮,要再搭好幾個鐘頭的車,很長,但是那個心很貼。「法界真空妙有」。我們是分享在隔空中,用這樣的連線的方法,他們能看到師父,師父看到他們;他們來到這裡,我去到那裡,真的是不可思議,法界真空妙有啊!

(17)「法界真空妙有」:過程都沒有看到他們來、我去。但是,結果他們在那裡,師父看到,我在這裡他們也看到了,互相聲音相傳,說話就是不會含糊、也不會去相撞、也不必等,一句一句互相對答,很歡喜,當中都看不到,這就是真空妙有!這個聲音的傳達的過程,人的人影浮現,這都是空幻的,都沒有看到。不過,真實我聽到了,真實他們也看到了,所以,這是「法界真空妙有」,這應該也分享在這個時候。佛法有這樣來解釋現在的科技發達,也感恩科技發達,讓我能夠應用自如,再遠都能夠應用自如。

(18)「入世的志業,認真薰法,入世施教、印證」:幸好,我有做到入世的志業,所以「入世施教顯法」,到哪裡,大家都是先告訴師父:「我們都有在薰法,我們都有聽法。」果然在互動、回答,我早上「早課晨語」說的話,他們下午與我分享,他們就說出了師父早上說什麼。所以這種真空妙有,傳法,也入世施教,已經顯現出來,看得到、印證得到,他們確實有在聽。

4、上人手札(續)
(1)「依經鋪路開道,上契諸佛之理」:用這個經證明出,路鋪出來了,也印證到道也開大。就像這條道,真的大家走這條路沒有空走,他們都在接受道理,沒有空走。

(2)「千里求師,萬里求藝。感恩現在科技,能及時聽聞佛法」:現在都不用,在他們家就聽得到、就看得到。這科技,也就是佛的真理,為我們證明未來的現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未來,就是我們現在,在感受的現在,就是有這樣的神通妙法,讓我們在享受。

(3)「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我們已經接到二千五百多年前,佛所說法那個道理已經接軌了。已經了解,我們就要聞法,就要施教,就要不斷聽、不斷傳,傳給大家知道。所以,「下契眾生之機」。他能夠做什麼,有什麼樣的心結解不開,我就用這個法來與他們分享。這就是我們佛法的奧妙處、道理,很歡喜,讓我們法喜充滿。

(4)「莫忘那一年,八八莫拉克風災,五年前蘇迪勒颱風」:人要從現在,但是過去不可忘記。今天,說是八月八日,這個日子,在五年前也是在這一天,「八八」,蘇迪勒颱風,今天剛好五週年。蘇迪勒的颱風帶給了北臺灣的災難也很大。

(5)「見證慈濟菩薩聞聲救苦,不分南北的會合救災」:我們平安的時候,不可忘記過去。慈濟人南北就全都能夠投入,去做救災的事情。真的是很大,那時候的颱風將臺灣,真的很多的災難發生。那個時候,也已經見證了慈濟菩薩聞聲救苦,不分南北,大家會合起來投入救災的工作。大家都要「莫忘那一年」,更需要歷史上的今天,到底是什麼?也要多了解。時間過了,但是我們是不是有留著,留著足跡在人間了沒?慈濟人日日都是歷史中在過,所以要珍惜。

5、複習經文:【宿王華!此經能救一切眾生者,此經能令一切眾生離諸苦惱,此經能大饒益一切眾生,充滿其願。】

6、經文解釋:【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如寒者得火,如裸者得衣,如商人得主,如子得母】:無上正法喻雨露,滋潤乾燥心田,如清流水,淨汝身田,令生法芽。澍雨有助,潤澤之功,譬喻說法眾生得沾法益。

(1)「法的譬喻,譬喻無上正法」:這段經文我們要用心了解,它是一個法的譬喻,譬喻無上正法。佛法,尤其是《法華經》是無上正等的正法。

(2)「無上正法喻雨露」:這個正法就是用譬喻來說,好像是雨露,就像雨水、就像露水。我們大地有很多萬物,不論大樹或者是草,小花、小草在大地上不可沒有水、不可沒有空氣、不可沒有露水。大自然的空氣,與它的雨水,與露水,都能夠滋潤。

(3)「大地,陽光、雨露需要調和,才有五穀雜糧」:在大地上,光有太陽、有大地,若沒有雨露,會變成了很乾燥。這個乾燥,就是已經乾得變成乾一樣,這麼的乾。人無法活下去,因為人需要五穀雜糧,所以樹、草就不能活了,五穀雜糧要如何種得起來呢?土地不能乾燥。所以我們的田,插秧也要有水,土地要有溼潤,才有辦法五穀雜糧種得活。

(4)「滋潤乾燥心田」:大地需要雨露,可滋潤大地;而法就是滋潤我們人的心田,心若沒有水,我們的心會很乾燥。那個乾燥的心就無法定下來,那種乾燥就像在發狂一樣,無法平靜的心,稍微風吹到了,灰塵就「蓬蓬颺」(指:塵土飛揚),濛煙散霧,無法看到前面的境界。這就是心地乾燥,需要的就是有溼潤,有溼,要有雨、要有露,大地才能夠這樣乾乾淨淨。

(5)「臺東,風沙,濛煙散霧」:過去,最初我來到臺東,只要出太陽,近午時九點多開始,颳風,它一切都是濛煙散霧,是什麼煙?不是煙,是灰塵。那個塵土隨著風這樣一直滾起來,整個臺東市,都是濛煙散霧,都是灰塵。有時候中午休息,只要爬起來,就看到一個人的形,在那個形跡中,可見,就會知道這種的沙塵有多厲害。那是六十多年前的事情。

(6)「正法譬喻雨露,能夠潤溼乾燥心田」:那個時候臺東都很乾,沒什麼樹,現在在海岸的周圍就都有樹,有草,一片綠,藍天綠地都看到了。現在有風就沒有沙了,以前臺東的風沙很大。若下雨就沒有風沙了。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心地要讓它溼潤,才有辦法乾乾淨淨。所以說譬喻雨露,這個法,正法譬喻雨露,能夠「潤溼乾燥心田」。

(7)「如清流水」:尤其是如「清流水」一樣,有水,順順地流,清澈可見底。以前到處都看到,溪流、河水只要你靠近、走近,溪絕對有水,很清、很涼的水這樣在流,河也是。現在河水見底了,溪沒有水了,若下大雨呢?滾滾洪流。現在的人看不到清澈的溪水了。

(8)「人間的實景之美,法雨來滋潤我們的心田」:佛陀時代,用這樣來形容,人間的實景之美、很美,那個時候,我們的時代也是這樣。我們凡夫人的心,就像沒有溪流、沒有清水,很乾燥,那個心的田,撒種子,無法成長,這是凡夫心。現在有法雨來滋潤我們的心田,讓很乾燥的心田,讓它有水,我們才有辦法耕田,才有辦法「一」生無量的法,所以還是要法水來滋潤我們的心田。

(9)「如清流水,淨汝身田,令生法芽。大地需要水,人的心需要法」:法水讓我們清淨如流,淨出了你的心地、我的心田,我們全都有法,有法滋潤我們的心地。我們的心地若有潤溼,自然撒下去的種子,它就會萌芽起來。大地需要水,人的心需要法,人不能沒有水。這是大生命。我們求佛法,也就是,《法華經》就是我們最需要的法水。

(10)「澍雨有助,潤澤之功,譬喻說法眾生得沾法益」:這讓我們大地能夠溼潤。我們雖然還是凡夫,只要我們了解這部經,用這部經的道理,雖然我們不是很透徹,不過聽到,我們有心得與大家分享,這也很好啊。

(11)「純真幼小兄弟,薰法讀書會」:每天都有一對的小兄弟(哥哥:黃儼愿、弟弟:黃睿愿),一個讀幼稚園大班畢業,將讀小學一年級,一個一年級將升二年級。只要放學友空就每天來精舍。我就問他們:「你們是在做什麼?昨天為何沒有到來?」昨天就跟我說:「我昨天是讀書會。」「啊?你們讀書,老師教嗎?」「不是,我參加師姑、師伯的讀書會。」「你們到底聽得懂不懂?」「會啊。」

(12)「參與讀書會、茶道,近法者,沾法益,心法入心,日常生活,如規如矩」:他們現在讀到《心蓮》,《靜思》、《心蓮》,他們已經讀到第幾篇、第幾頁了。我有一點點不相信,他就昨天就拿來見證,讓我看手機裡他們的照片,就說:「我上讀書會。」哇!真的讀書,也有大人,也有孩子,他們坐在那個地方很端正,與人讀書,而且與人上茶道,也上得很有模有樣!坐得很挺,很規矩。近法者就是沾法益,這麼小的孩子,他們與大家一模一樣,他心法,心法入心,日常的生活如規如矩,同樣。

(13)「軍隊軍校的隔壁那隻雞,聽到軍樂響,模仿挺直踏步。見人要尊重,需要法,如規如矩」:就像昨天告訴大家,在軍隊軍校的隔壁那隻雞,聽到音樂一響,牠就會踏步,畜生也會這樣,何況這對小兄弟,所以不可思議!我們見人要尊重,需要法,如規如矩,不可想說孩子不懂,孩子他會親近他的清淨的本性更加近,所以都有智慧。可見證明「人人心,如佛性」,就是這樣,法滋潤我們的心地。

7、【如清涼池!能滿一切諸渴乏者】:是法雨能滋潤慧命,護身心無染過。法水甘露,有潤澤之功,渴乏之者,得水則受濟益。喻如眾生得真諦法理之水入心,離諸乾涸。此經如湧泉池水,甘美上味故。

(1)「如清涼地,能滿一切諸渴乏者」:缺水、缺法,有法可給他滋潤慧命,缺水的心田普降法雨。

(2)「是法雨能滋潤慧命,護身心無染過」:法雨滋潤大地,也能夠滋潤我們的慧命,這就是我們護身心、無染過的方法。我們若有法,自然我們的身就不會去做錯誤的事情,我們的心時時就是如清涼地,沒有懊惱,去除無明,得大法喜。這就是《法華經》能夠給我們的法水。

(3)「法水甘露,有潤澤之功,渴乏之者,得水則受濟益,喻如眾生得真諦法理之水入心」:口渴、缺水的。大家能清楚。譬喻眾生得真諦法理,就像水入心。這種法、理,道理如水,入我們的心來了。

(4)「離諸乾涸,此經如湧泉池水,甘美上味故」:讓我們的心解除了那個乾燥。只要你有去掘到湧泉,它的水就這樣不斷不斷,沒有間斷。我們的心地本來就有出泉水,只要你用功,這清淨的泉水也不斷一直出來,清淨,很甘、很甜的水。

8、【如寒者得火】:寒者得火,則免受寒凍之苦;眾生得法,喻是暖氣漸鄰。如火者,發智慧燄故。

(1)「如寒者得火,則免受寒凍之苦。眾生得法,喻是暖氣漸鄰」:寒者得火,很冷的地方,能夠生一堆火取暖,解除了那種受寒凍的苦,就像眾生得法,譬如一股的暖氣,漸漸那個暖氣接近我們的身來。就是要有那個暖流來,這這樣能夠解除我們受凍、寒凍的苦,要有暖流。若冬天見到太陽很歡喜,很舒服,同樣的意思。

(2)「如火者,發智慧燄故」:我們的智慧就像這樣,已經被煩惱無明封閉的智慧,若有一個火,又溫暖又光明,這智慧的像這個光與火,這樣讓我們取暖。

9、【如裸者得衣】:裸者得衣嚴飾,免身露形之醜;眾生入法,得忍辱衣。如來衣者,功德莊嚴故。

(1)「如裸者得衣,裸者得衣嚴飾,免身露形之醜」:就像沒有衣服可穿的人,有衣服來蔽體我們的身體、莊嚴我們的身體。穿衣服才會像人,莊嚴我們的身體,免得身露形的醜陋。若沒有衣服可穿,沒有穿衣服豈能算人呢?很多的生命、動物都不必衣服,但是人穿衣服才叫做人。

(2)「眾生入法,得忍辱衣」:眾生若能夠進入這個法,法水的滋潤來了,自然我們就得到忍辱衣。娑婆世界是苦啊!我們若有法入心,我們就堪忍,在這個堪忍世界的苦才能夠克服,不只是能夠克服,能夠得以解困為善、為法,這很重要。

(3)「得忍辱衣,如來衣者。法來潤心,如佛處世」:我們心的雜亂,生活感覺的苦,只要你有法在心,自然我們就解開了一切,了解道理了,因緣果報觀清楚,所以「得忍辱衣」。「如來衣者」穿起來,如入如來室,我們就進來與佛同室,聽佛的教法,「功德莊嚴故」。我們若能夠與佛同世,就像在法益之中。而佛已經離開了,但只要我們將法來潤心,如佛處世,就像佛在我們的身邊一樣,如是我聞,同樣的道理。

10、【如商人得主】:商販之人,投奔主者;遊學之人,見性為本。如主者,證法身真理故。

(1)「如商人得主:商販之人,投奔主者」:商人得到真真正正要取得那個主要,同樣道理。這個販賣的商人,能夠買賣的人,賣主、買主,買賣的對象,就像商人一樣,互相買賣的商主,好像商人得到彼此之間的商主,好好買賣。「投奔主者」,若有人做大生意,就很多人有工可做,生活就穩定。同樣的道理,做生意賺錢,也有機會可讓人做工。

(2)「遊學之人,見性為本,如主者,證法身真理故」:遊學的人能夠得以見到法、見到道理,這就是「求學」的根本。我們就像見到主人一樣。這商人就像我們去見到這個主人,我們就有辦法利益,互相貿易。同樣道理,對我們的身、對我們的心幫助很大。

11、【如子得母】:子得其母,則免孤露;眾生得經,成就聖體。如母者,眾生恃怙故。

(1)「如子得母。眾生得經,成就聖體,如母者,眾生恃怙故」,好像孩子看到母親一樣。孩子若離開母親就一直不安,一直哭;看到母親了,「好啦,看到了」,母親撫摸他一下,孩子歡喜了,這同樣的道理。眾生若能夠得經,身心有法,所以「成就聖體」。眾生有辦法有得依靠。

(2)「聞法入心,心有所得,叫做依怙」:我們學經、聽法,最重要的,就是聽能夠入心,真正有東西在內心裡,心有所得,這叫做依怙,有依靠的地方。佛法入我們的心,我們才能夠踏實的方向。

11、「方向不可偏差,差毫釐,失千里」:每天就在向大家說「方向」,方向不可偏差,差毫釐,失千里。要時時用心,守護方向沒有偏差,法才是真正入心,鋪路讓我們安全走過,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0808晨語簡記《法華經.藥王菩薩本事品二十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晨鐘起薰法香--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