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二 8月 11, 2020 8:24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52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二 8月 11, 2020 12:46 pm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心地風光本寂,清澄微妙諦理,離言無量義相,空中有妙施權。」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恆沙,出現於世間,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知第一寂滅:謂第一義諦,離於言相,深妙之真理,是為第一義,第一寂滅。離一切言辭之相,故云寂滅,亦云言語道斷。
⊙雖示種種道:佛具種種智力,明瞭眾生種種欲樂,是非勝解之智力。謂知處、非處智力,如作善業,定得樂報,名知是處。若作惡業者,欲得受樂報,決無有是處,是名知非處。
⊙其實為佛乘:佛雖說種種法,而實唯為說一切眾生悉皆可成佛之道法。此法不分二乘三乘等,其實唯為說一成佛之法。

【證嚴上人開示】
「心地風光本寂,澄微妙諦理,離言無量義相,空中有妙施權。」

心地風光本寂
清澄微妙諦理
離言無量義相
空中有妙施權

也就是要告訴大家,我們人人心地風光,本來就是這麼寂靜,心地寂靜的風光,也就是澄清微妙的諦理。「離言無量義相」,這個真諦道理,其實本來就是很寂靜,本來就沒有什麼形象,這是真理。常常在說「無為法」,「無為法」就是真諦理,「有為法」是人間有形象,一切的形象,無不都是從無而成有。

道理也是一樣。道理看不到、摸不著,有時候也是想不透徹,所以說「離言無量義相」,這就是道理,不是用言語,有辦法能表達的。其實每一件東西都有,包含著無限量的道理,日常我們接觸得到的、摸得到的,這全都是很多的,物資、資源所合成起來,這叫做因緣會合。道理不離開因緣,因緣一定要會合起來,才有辦法用言語來說,用形象來表達。

道理原來就是無處不有、無處不存在,到處都是道理,每一個時刻都不離開道理。道理在時間、在空間、人與人之間,無不都是充滿了道理。卻是這些道理就是,它的真實相,那就是「寂」,真正的本來就是很寂靜,沒有什麼,所以我們會看不見。本來是這麼清澄微妙,含藏著妙法在其中,所以不是我們三言兩語,或者是長篇大論,有辦法將這個道理,讓大家能夠了解。所以(用)語言,要來解釋道理是困難重重。

所以說來,這麼的「清澄微妙諦理」,是「離言無量義相」,不是語言有辦法來解釋。若要解釋,這個道理是「無量義相」,很多很多法,如何來解釋都很難得盡,那個道理的本來的實相。

所以這個相就是已經看得到了,告訴你們這個東西,從哪裡來的,因、緣,因,這個因,還有無量的因素會合;光是這個「因」,還要無量無數的「緣」來合成。所以這「無量義相」,很多很多的道理合成起來,才能夠顯出這個相。

用很多很多的語言來解釋,是不是這個道理,能真正的淋漓盡致,這樣完全解釋清楚呢?難啊!所以叫做「離言無量義相」。若要分析,是「空」啊!天地有成、住、壞、空;人生有生、老、病、死;我們的心理,生、住、異、滅,到最後不都是空、死、滅,都沒有了。何況這生存在人間的東西,哪一件不是成、住、壞、空呢?哪一件東西,不是要很多因緣的合成呢?所以,「空中有妙」,但是要顯出道理來,那就要「施權」,用種種的事相來譬喻。

前面我們不就是,一直用很長的時間,佛陀這樣說:「譬喻亦言辭」。佛陀在世時親自教法,那些弟子一直到開始,將要講《法華經》,就有五千人退席,頂禮而退。這五千人,他們心中還有執著,還無法將「相」的執著打開。

佛陀親自授教,那時候的弟子,還是無法將佛陀所說的法,完全納入心來、完全體解大道,實在是很困難。不過,我們要相信,空中有妙,讓我們能來施權顯實。

(二0一三年)我們周年慶,大家的精進,要來帶領天下慈濟人,能夠同入靈山會,所以從精舍開始,在誦《無量義經》、《法華經》,靈山會的道場,心的靈山會,就能夠傳上了「雲端」,從「雲端」再傳播下來,十幾個國家,一百多個道場,十一萬多人,能夠共同來受持、精進,《妙法蓮華經》「無量義」的道理。你們想,這是不是「空中妙有」呢?在這樣的形態裡,就是有這樣的科技,現出了這樣的神通,不就是借重這些,種種的因緣合成,這樣傳送出去呢?

所以我們要知道,「心地風光本寂」,我們本來的心地,如來清淨的本性,本來是這麼的恬寂;它的環境——心靈本地風光,就是這麼的清澄微妙,含藏著這麼無量數的道理在。所以這些道理,「離言」,真的不是用話語能夠說清楚;說得清楚的,還是無法表達出了,那個法無量的形象。所以道理實在是難知難解!

我們前面,我們已經一直說下來,佛種是從緣起,尤其是佛陀用四十多年的時間,用種種的權巧方便,只是為了要說「一乘法」,一乘就是《法華經》,就是要教菩薩法,目的就是這樣。所以一切法是常住,但是,我們凡夫不知覺,所以佛陀他現相人間坐道場,就是要來引導眾生,所以人稱「三界導師」。

所以這「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出現人間,所以「天人所供養」。這是前面說的,現在再將它重複一次。因為佛陀來人間,坐在人間的道場,是三界導師、四生慈父,為人間說法,所以:「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恆沙,出現於世間,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

天人所供養
現在十方佛
其數如恆沙
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
亦說如是法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這就是說,在描述佛陀出現人間,天人所恭敬,不只是人間,連天都是恭敬,時時而來人間供養。而天人所供養,不只是釋迦牟尼佛。很多的佛,多少?十方無量的佛,「其數如恆沙」。諸佛來來回回人間,來教導眾生。眾生無明、惡的累積,有無量數的諸佛,已覺悟的人來人間,都希望能夠教育、度化,這些苦難的眾生。只是我們凡夫肉眼,不知道哪一位是佛?其實在人群中,無數諸佛時時在我們的周圍。所以說,「其數如恆沙,出現於世間,安隱眾生故。」這些能夠說善法、教化眾生的人、能覺悟的人,都可以稱為佛。

不是常常跟大家說,我們人人本具佛性,只要你的佛性浮現出來,將佛的真理,我們將它說出去,哪怕是跡佛,短暫覺悟,我們也是浮現我們的佛性。所以,當你浮現了你的佛性,所說的法,無不都是「安隱眾生」,這是前面我們所說的話。

再來,現在,開始說這段(經)文,今天所要講的是:「知第一寂滅。」

知第一寂滅
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
其實為佛乘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我們已經知道了,過去的諸佛出現在人間,不論是什麼時間、什麼空間,充滿了很多的覺者在我們人間,來輔導、來教化眾生。但是,真正我們,能和哪一尊佛最有緣,他就現相。大家所認定,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從他的來生人間,一切很完整,與我們娑婆世界有緣。當他覺悟那時候,他了解了,一切法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是什麼樣呢?華嚴海會,靜寂清澄,志玄虛漠,那麼寧靜的境界,這是佛的境界。

所以這麼寧靜的境界,那時候覺悟,就是「第一寂滅」,知道法就是這樣。不過,這不是覺悟之後,就能將這個法直接向眾生說明。因為佛陀了解,眾生無明、煩惱重重疊疊,一下子告訴他,這種的心靈境界,沒有人能夠了解;一下子告訴他,世間一切的苦相,就是因為種種、種種,很多無明的源頭所造成。儘管說很多,眾生要捨那個無明都不容易,所以佛陀他就要思考、思考,要用方便的道理,用方便法來循循善誘,慢慢地牽、慢慢地教。

「雖示種種道」,雖然用種種的方便法、都不離開真實道。所以「其實為佛乘」,種種的方便,其實佛陀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人人回歸本性,能夠成佛的道理。這是我們今天要說的,最重要的這段(經)文。

知第一寂滅:
謂第一義諦
離於言相
深妙之真理
是為第一義
第一寂滅
離一切言辭之相
故云寂滅
亦云言語道斷

「第一」佛陀已經知道、覺悟,所以「知」就是覺悟。覺悟宇宙間一切的道理,回歸到心靈來,原來就是這麼的寂靜。「寂滅」就是寂靜的意思。一切一切紛紛擾擾的無明,都完全去除了、清了,一片清淨,這也叫做「第一義諦」。第一義,無量義的道理,叫做「第一義諦」。這個道理,「義」就是道理,道理的最真髓,這就是佛陀所要說的教法。不過,這個教法就是要「離言」,這不是這樣一句話,大家都了解。

因為這個真理太深了,會說,依這個字來解釋,可以說,但是能夠透徹入心嗎?入心之後,能做嗎?這都是很奧妙的事情。所以這第一義諦,就是第一寂滅的道理,名詞不同,道理是同,這就是「離一切言辭之相」,所以叫做寂滅。

用說的,直接說的,無效,因為大家聽不進去;聽得進去的,是做不到。這就是叫做「離言」,「離一切言辭之相」,所以叫做「寂滅」。說也是這樣,原來的凡夫,還是回歸原來的凡夫。要能夠從凡夫一直到佛的境界,這種的寂滅的境界,實在談何容易啊!所以叫做「言語道斷」,說得到的,其實已經不是真道理了。

凡夫,就是一直一直反覆,沒辦法。所以「以方便力故」,所以佛陀不得不用方便法。就像人在世間中,親近善知識時,善友,就是善知識,聽他所說的善的法,歡喜,自然他能吸收,慢慢地學,一步一步向善的方向走,慢慢發心。這種的慢慢發心,是不是能夠永遠方向不變呢?這還要看我們人的,利、鈍的根機。所以「雖示種種道」,雖然一直開示種種方便,但是不離開那個道理。

雖示種種道:
佛具種種智力
明瞭眾生種種欲樂
是非勝解之智力
謂知處 非處智力
如作善業
定得樂報
名知是處
若作惡業者
欲得受樂報
決無有是處
是名知非處

佛陀就是具備種種的智力,他用種種智慧的力量來說法,了解眾生的根機,所歡喜的是什麼法,所以佛陀的智慧,就應眾生的根機來解說,所以叫做「知處、非處的智力」。在這個地方能說嗎?對這個人是不是說這個法呢?常常跟大家說,要知人、知時、知地;因人、因時、因地。要知道,要對這個人說話,這個地方適當嗎?這個時間適當嗎?這就要用種種的智慧,才有辦法這樣拿捏得恰恰好。

「如作善業」,或者是「定得樂報」。若造善業的人,就是能夠得到快樂,這叫做「是處」。你說好的話給他聽,這個人(話能)投機,他聽得進去,去做了,得到,就能有那個心得。若是惡知識牽誘的這樣去了,去造惡,自然就得到惡業,想要得享受,其實心也不穩定。所以要因人、因地、因時來教育。其實,佛陀所要對眾生,那就是「其實為一乘」,要讓人人回歸本性,人人能立地成佛,不過談何容易。

其實為佛乘:
佛雖說種種法
而實唯為說
一切眾生
悉皆可成佛之道法
此法不分
二乘三乘等
其實唯為說
一成佛之法

佛雖然說種種法,而實唯為說一切眾生,都能成佛的道理,其實佛陀就只是為了這個目的;這個法,沒有分二乘、三乘,只是為了一乘而已。
回頂端 向下
 
20200811《靜思妙蓮華》方便引入第一義(第416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