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三 8月 19, 2020 8:42 am



月亮 在 周一 8月 24, 2020 9:45 am 作了第 1 次修改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97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Empty周三 8月 19, 2020 9:00 pm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三界之導師,四生慈悲父,人間說大法,諸天護道場。」
⊙「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爾時諸梵王,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諸梵王者,即色界諸天。謂若諸眾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菩薩即於彼前,應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令其解脫也。
⊙天帝釋即是忉利天之主,居須彌山之頂善見城,統領三十三天之主。久遠劫前,迦葉佛滅後,有一女人,發心修塔,有福德大智慧。知友三十三人皆修福德,女為忉利天主,其助修者皆作輔臣,合稱為三十三天也。
⊙護世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此四天王居須彌山腹,此天界由修布施、持戒二種最勝福業,是以感報得生於此天其中也。
⊙大自在天者,即欲界第六天主。謂若諸眾生,欲身自在,菩薩即於彼前,應現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也。

【證嚴上人開示】
「三界之導師,四生慈悲父,人間說大法,諸天護道場。」

三界之導師
四生慈悲父
人間說大法
諸天護道場

世間有了大覺悟的佛出現人間,大覺就是人間四生慈父,也就是三界導師。

「四生」,大家知道了: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這稱為作「四生」。這個「四生」,除了我們現在人類,其他「化生」,化生天堂、化生地獄,這個「化生」,就是在「四生」之中。「卵生」就是蛋,雞、鳥等等就是(孵)蛋出來。「濕生」在水底,或者是骯髒的地方,所生出來的蟲等等,「濕生」,很濕氣的地方,自然產生一些生物。

所以說來,佛陀的慈悲不只是對人類,不論是天堂,天人也來皈依佛,因為他是三界導師。地獄苦不堪,欠缺因緣;畜生道,不論是胎生,或者是卵生,或者是化生,畜生要聽佛法的機會更加困難。唯有人類,人類在人間,能夠一心造一切境界。常常說「善惡無記」,是善,也是人類來造作,人類造善就是造福人間;惡,也是人類一念偏差,就是惡念生,所造作的惡會使人間人禍。

所以,佛陀就是在人類世間不斷來回,來教育眾生,所以亦是三界導師,也是四生慈父,來來回回人間說大法,凡是有佛說法的地方,自然就「諸天護道場」,諸天自然就會來護法。每一部經,開經時,經文裡都會看到,諸天、龍神八部,都會來參加在那個道場,那就是「擁護道場」。

過去也曾告訴過大家,我們若能守一個戒,就有五個護法神;若是守五戒,平時就有二十五位護法神。有一位本來,他就是虔誠信佛、聽法、受五戒,所以他受了五戒之後很虔誠,不論若是有哪裡有什麼事情,他都是逢凶化吉。

有一次去問他的師父,說出了他有幾次、幾次,遇到危險的事情,都是不可思議逢凶化吉。師父就告訴他:「因為你受五戒、你持五戒,所以平時,就是有二十五位的護法神,在保護你。」聽了之後,他很歡喜、很得意,感覺我平時生活,都有二十五位護法神,在我身邊,我還怕什麼呢?

所以,貢高驕傲的心,開始累積起來,不知覺中,就是對人一點都不謙卑;又再覺得修行就是,法若通徹了解,何必那麼執著呢?這樣也慢慢從他的口欲又開始,恢復了過去,還沒有信佛以前、還沒有受戒之前。總而言之,五戒就慢慢淡掉了。

有一天,在吃飽飯後,感覺到累了,休息一下,在休息當中就有聽到,聽到說:「我們對這種身心不清淨的人,我們到底還要再繼續去守護他嗎?」每一個戒的護法神開始就說:「看他這種的行為等等,我也是可以放棄。」這樣,二十五位護法神就到今天為止,這樣全都離開了。

他清醒過來,那個時候很惶恐,「到底真的我的護法神,全都沒有了嗎?」就再去寺院裡去請教他的師父。這位師父就說:「看你的形色,已經不是過去有道氣;在你的身上,你的道氣都消失了。」他就更怕,就將他中午休息的當中,所聽到的,「這樣要怎麼辦啊?」師父就說:「大懺悔,重新來。」

這雖然是一段故事,卻是我們就要知道,諸天護法,只要我們自己修行,我們要有修德。「德者,得也」,我們若沒有修就沒有得,沒有得、沒有德,所以我們修行要勤精進。法入我們的心,入心之後,還能化度他人,叫做自覺覺他,自得與人分享,這叫做造福。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學佛陀的德與行為,我們必定要精進。你若能這樣,到處都是叫做道場,諸天護法無不都是,在我們心靈道場的周圍,何況我們每天用心虔誠。所以我們必定要守戒、要持行,要繼續精進。

來,這段文:「眾生諸根鈍,著樂癡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

眾生諸根鈍
著樂癡所盲
如斯之等類
云何而可度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這是前段的經文。這是釋迦佛,對眾生這種根機鈍劣,要打開心門、洗滌了內心無明的垢穢,真的是很困難。這些人到底是要如何度呢?所以他三七日思惟:三七日的思惟,這個法要如何入人間去?人間有上、中、下的根機,這上、中、下的根機,要用什麼方法,來應上、中、下根機?決定了要用權巧方便。到底要從什麼人開始來聞法,佛陀開始要向什麼人來說法?這全都是三七日中的思惟。

當然,這幾天都說過了,阿若憍陳如(等)成為五比丘,五個人成為五比丘。佛法成了、比丘團也有了,接著開始就是要入人群。

「爾時諸梵王。」

爾時諸梵王
及諸天帝釋
護世四天王
及大自在天
《法華經 方便品第二》

那個時候心在思考,及諸天帝釋,護世四天王,及大自在天。」

這是一種護法。當釋迦佛要如何來度眾生?這樣在思考,「云何而可度?」既然我覺悟了,法這麼微妙,要來度化,這些眾生是這麼困難度,不如不說也罷了,取入滅去!所以就會這麼多的天人,就是現前,開始來安慰釋迦文,釋迦牟尼佛,這是過去曾說過的一段,那就是佛初覺悟之時。

所以那個時候「諸梵王」,「諸梵王」就是色界諸天,也就是色界,就是離開了欲界。我們人間都是在欲界之中,色界就是已經心欲念,已經去除了,這種非常清淨的天界裡。

諸梵王者
即色界諸天
謂若諸眾生
欲心明悟
不犯欲塵
欲身清淨
菩薩即於彼前
應現梵王身
而為說法
令其解脫也

諸天有很多,有的這種修行,在人間開始修行,這個「欲心明悟」,這個欲,貪欲污濁的心已經徹底了悟了,又「不犯欲塵」。既然知道世間無常,一切的物質都是,都是虛幻不真實,只不過是人類心欲的追求而已。世間的欲,不論是色欲、名利、財力的欲等等,這全都是最誘惑人,讓人的心定不下來,最無法讓人的心,保持那分的戒、定。因為欲念很擾動人心,若是沒有下決心的人,很快就受這個欲牽引去。

所以,若有人能夠「欲心明悟」,也下定決心「不犯欲塵」,這個欲的污染,「塵」就是污染,不再受欲的牽引去污染。又能「欲身清淨」,開始在修行,雖然我們還是在凡夫界裡。但是下定決心,能夠修得我們身與心都清淨。若是有這樣的人,就「菩薩即於彼前」,就是在這樣的人的面前,「應現梵王身而為說法」。不是說梵王來說法,是菩薩能夠現梵王身說清淨法,使令眾生,能夠堅定在那分清淨的心。

只要你有心、有願,就有這分的力量為你助緣,讓你能夠身心清淨,現這個梵王身會來為我們說法。

「及諸天帝釋」,除了梵天王之外,還有天帝釋,那就是忉利天之主,這就是帝釋。

天帝釋
即是忉利天之主
居須彌山之頂
善見城
統領三十三天之主
久遠劫前
迦葉佛滅後
有一女人
發心修塔
有福德大智慧
知友三十三人
皆修福德
女為忉利天主
其助修者
皆作輔臣
合稱為
三十三天也

天帝釋,他居住的地方就是在須彌山上,在善見城。大家也有聽過《地藏經》,而我們也讀過《地藏經》。佛陀說《地藏經》,就是在三十三天,就是忉利天。三十三天的最中央,叫做善見城。

這一段的故事。這段故事就是說在久遠劫前,有一尊迦葉佛出世。出世之後又滅度,滅度之後,有人為他造起了金身、建佛塔。再經了一段時間,這個佛的塔廟也已經破落了,金身年久失修。

有一位女人,這位善女人,她有三十二位朋友,與她一共是三十三位,很好的朋友,志同道合,大家都一起在做好事。其中有一位,就是這樣在帶動的負責人。

有一天,路過一個地方,看到一個地方怎麼有佛塔呢?周圍非常荒廢,所以不由自己走進去到佛塔裡。這個屋頂都漏了,尤其是佛身,那個佛的雕塑已經破壞不堪了。所以將這件事情,回去就向她那些好朋友說,希望這些朋友,一起將這個佛塔全部翻修起來,將金身雕塑起來。

這要用很多錢!這位帶頭的女人就說:「我就是傾家蕩產,我都願意為它付出。」這三十二位認為:「我也是,我若是有形的物資用盡了,即使賣掉了田園,我也願意。」三十三位共同一心,這樣來造塔,修廟、造塔、雕塑金身。在那個地方,本來是一個荒廢的地方,變成了真正周圍環境幽雅。

之後,三十三人過後,他們(乘)這個福,所以生在忉利天。總共範圍有四方,每一方都有八個城,四八三十二,總共三十二個城。三十二個城的宮殿,居中就是叫做善見城,那就是帝釋所居住的地方,他是領導這四方三十二城,其中的領導者,所以稱為天帝釋,也是稱為三十三天主。那就是帝釋,釋提桓因,就是忉利天主。忉利天一天,我們人間幾天?一百年,在那個地方享受、壽長。

護世四天王:
東方持國天王
南方增長天王
西方廣目天王
北方多聞天王

再接下來,「護世四天王」,護世四天王,就是在忉利天的下面,東方叫做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叫做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此四天王
居須彌山腹
此天界
由修布施、持戒
二種最勝福業
是以感報
得生於此天
其中也

這四天王,就是居在須彌山的天界,(須彌山)山腰之處。因為修布施與持戒這二種的行,布施、持戒,所以他們得福,能夠生在這個四天王天。

四天王天他們的一天,我們(人間)的幾年?五十年。所以天壽也很長,他們的壽命五百歲。

大自在天者
即欲界第六天主
謂若諸眾生
欲身自在
菩薩即於彼前
應現身而為說法
令其成就也

又再,「(及)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就是在欲界的第六天,天界,再上去,第六天;那就是「眾生欲身自在」,因為去除了欲之後,菩薩自然會在這樣的人面前,應現說法,現天身來說法。

所以,只要我們願意修福,能夠布施、持戒。持戒之中,當然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些戒律,我們都懂得守得好來,自然就有很多的因緣,在我們的身邊。

總而言之,學佛,總是要先去除了我們的心欲。我們癡,因為癡盲,沒辦法接受佛法。現在這段文,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的心都要清淨,這個欲心,這個身也清淨,這就是表示我們的身心清淨,才能夠接受佛法,這種微妙的法才能夠入心。所以希望大家聽法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20200819《靜思妙蓮華》諸天護道場(第428集)(法華經•方便品第二)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