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Empty
發表主題: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Empty周日 10月 31, 2010 10:07 p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01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Empty周六 11月 27, 2010 5:33 pm

(餐桌一隅)
媽媽:「來,妹妹,喝巧克力好不好?」
「不要。」
媽媽:「那你要不要吃煎蛋好不好?」
「不要。」
媽媽:「那媽媽幫你,土司,讓你塗果醬好不好?」
(妹妹手一推,打翻巧克力)
爸爸:「你在幹什麼啊?ㄟ,怎麼搞的?」
媽媽:「別大聲好不好,會嚇到小孩啦。」
爸爸:「小孩子平常都是你在教的。」
媽媽:「什麼我在教,你都不用教小孩嗎?」
爸爸:「不是我不要在…,是你跟他時間比較長,都是你在教。」
媽媽:「你要想清楚,我有在上班,我是職業婦女,我不是家庭主婦。」爸爸:「你不要把小孩子的問題……」
媽媽:「你不要把小孩子的問題……全部推給……」
爸爸:「你把小孩子搞得這樣子,我只跟她吃飯,叫她吃飯,她什麼都不吃,現在搞得這樣一身,……」
媽媽:「她又不是故意的,小孩子又不是故意的,你為什麼要這樣子呢?」
爸爸:「她剛才是什麼樣?他剛才,你叫她吃這個,她也不吃,……」媽媽:「你在餐桌上有注意看我們嗎?你一直在玩你的電腦耶……」媽媽生氣先走,爸爸帶著妹妹趕著上學,爸爸隨身碟沒帶,咖啡機電源沒關,趕時間上班,爸爸還差點撞上機車騎士,上班簡報時,發現……。
為何你會有如此糟糕的一天?
A是咖啡所造成的嗎?
B是你的女兒所造成的嗎?
C是機車騎士所造成的嗎?
D是你所造成的嗎?
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說,人有八萬四千煩惱,每一個煩惱,都是人生的一項困難,應該要說的,人生有八萬四千難,不過,要修行都是把世間事,不只是看開,是看透徹,透徹不是看破,看破是消極,人生若看破就容易走極端。
我們學佛者是凡事看透徹,像一片水晶很透明、很清淨,雖然你隔著一層水晶玻璃,不過你可以看穿、透徹,這片水晶玻璃那邊的境界,我們都很清楚,所以叫做透徹。
既然心已透徹明朗,還有什麼好煩惱的事情?那麼多讓我們看不開呢?為什麼我們要修行呢?因為我們過去生,也是帶著無明而來,就是這個業,業的種子我們帶來。
但是你看有的人,同樣是人,有的人很樂觀,什麼事都看得開,就算他在家庭、社會等等,我們看來覺得,實在他有層層的困難,不過,他自己感覺起來,人生就是這樣,知足,心就快樂了,感恩就沒有敵人。
所以說來,人生,我們為什麼不來透徹人生呢?只要我們用一點心,什麼困難都可以過。
所以人有八萬四千難,重重難關只要有心就不難。
回頭看看這關鍵一秒!
(同樣餐桌一隅,妹妹手一推,打翻巧克力)
爸爸:「怎麼啦?妹妹怎麼啦?」
媽媽:「她可能心情不好嘛。」
爸爸:「怎麼會心情不好呢?」
媽媽:「可能剛開學她比較不適應。」
爸爸:「妹妹,怎麼啦?是不是剛開學大家都不熟悉,所以不適應了?」媽媽:「妹妹,所以下次要小心一點,好不好?」
爸爸:「而且她剛剛什麼東西都不吃,我覺得這樣蠻擔心的。」
媽媽:「可能沒胃口吧,明天早一點睡,明天早一個鐘頭睡覺好不好?」爸爸:「對啊,早一點睡覺好不好?」
媽媽:「睡飽以後,就比較會有胃口吃東西好不好?」
爸爸:「不吃東西沒辦法長大,好不好?」
爸爸送母女二人到門口。
「跟爸爸拜拜!」
「拜拜!」
爸爸簡報也順暢。
調伏心情風暴
煩憂來自我執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旁白)
《金剛經》這段經文,是由佛陀弟子,智慧第一的須菩提,替眾請示佛陀,已發「菩提心」的有情眾生,必須將「心」定住在何處?以求安穩,此時須菩提所問的心,不是菩薩的「菩提心」,而是眾生的「妄想心」,因為妄想心,會隨著自己身處環境的順逆,而產生各種情緒,捉摸不定、煩惱不已。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學佛,也是想要學得一個靜寂清澄的心境,靜寂清澄如清晨,就像一大早這樣的境界,我們能感覺到,這種大地萬物的協調,這不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嗎?
身心還是要多協調,身體雖然還是不斷新陳代謝,不斷生長,老化,這是一個大自然身體的環境;但是我們的心靈,本性應該不變,不會老,也沒有年輕的分別,無論是年少、年老,都是同一個本性,這個本性是清靜的佛性,「人之初,性本善」,大家都知道。
但是層層疊疊的煩惱、習氣,從過去累生累世帶來的習氣,加上我們今生此世,不斷層層疊疊,這樣還是又再多累積,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苦惱,業力不斷的成長,業報不斷使我們受苦難,這就是煩惱。
(旁白)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在2010年,針對年齡15歲以上,2,129位民眾所做的,電話民調發現,高達四分之一的受訪者,發現自己容易陷入苦惱,或動怒的情緒中,這一項調查結果,呈現出現代人常陷於,情緒困擾中,到底什麼是情緒?
(慈濟大學心理諮商系心理分析師 張欣怡)
不同的對象摸你的頭,你會有不同的情緒產生,之所以會有不同的情緒產生,是因為你對這個人,這個人跟你自身的關係,然後你透過這個,你跟他關係的評估之後,會產生不一樣的反應出來。
例如說,這人是你喜歡的人,這個人是我喜歡的,所以他摸我的頭,我不會覺得怎麼樣;如果這個人是我不喜歡的,那他碰我的頭的時候,我會覺得有被侵犯,我不舒服的感覺。
(旁白)
人的情緒,是透過自我認識系統,對事件的發生做出反應,如果順著己心,感覺良好,就產生喜歡快樂;如果不順己心,感覺苦痛,就產生怨懟與憤怒。
證嚴上人開示
因為我們人與人之間互相相處,都是有一種自我的心態,誰對我好,我會很歡喜,誰對我不好,我會很生氣,好或不好就是在形態上。
形態離不開聲與色,臉色不好,行動不好,或是聲音不好,或是傳話不好等等,這都是讓我們的心無法吞忍,無法不生氣。
看,現在社會多少事故發生,就是發生在被辱而瞋怒,但是我們凡夫,稍微受人一點聲色不好而已,我們就會覺得說不尊重我,欺負我,讓我沒面子,這就是凡夫計較的心。
世間常常有這樣的事,我們若能善解,即使是不好的話,即使是很惡毒的話,也會變成給我們一個,很好的助緣,看我們的心如何去接受人事物。
(旁白)
她是王承瑄,敏捷聰慧,曾經在新竹科技公司,擔任行政長特別助理,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為了達成公司目標,養成她不能有絲毫差錯的,高辦事效率,可是當她剛進入慈濟時,為了工作效率往往直言傷人,而不自知。
(慈濟委員王承瑄)
我們開人文真善美月會,就在這邊開,大家都很怕承瑄來開會,比如說今天一個師兄,他去一個slide說,以後我們交照片要什麼流程,畫畫,他就畫得很複雜。
我就直接問說,師兄,你這個流程,現在有人在執行嗎?他說,沒有,我說,那有沒有人試試看?他說,也沒有,我說,你畫了這麼複雜,根本沒有人看得懂這樣,就很不給師兄面子。(笑)
就是說,你就直接去指出他不對的地方,所以大家後來都很怕承瑄,來開人文真善美月會。
證嚴上人開示
走入慈濟來的時候,她就感覺到說,開會很沒有效率,婆婆媽媽們講的都沒有重點,好像她感覺到說這種的,不跟你們玩了,她一丟,她就走了。
有一次,市長來我們新竹的聯絡處,來訪問的時候,她本來以為說,市長會三個人來,她就安排了三份的結緣品,沒想到增加了一位記者,所以她就是在交談的時候,突然間感覺到說少一份結緣品,那個時候市長又要離開了,她就感覺到說,到底要怎麼辦呢?是不是以後再補,那也是很尷尬。
就是一位柳枝菩薩,她六十幾歲了,她看到她在這樣著急的時候,她說,沒關係,我馬上來,不用三分鐘,那一份的結緣品,已經出現在她的面前,所以她從那個時候開始,開始放下身段,開始觀念轉變,開始融入這樣的大團體裡,縮小自己,奈米良能,做尊重人人的。
看,這也就是上等根機的人,雖然過去年輕,很剛勝的,這樣的心態,碰到了事情的時候,突然間會自己醒悟過來,馬上調適自己。
(旁白)
放下身段,轉變觀念,是調整自我情緒最佳良方,因為情緒的產生,是基於人的主觀好惡,人的主觀認知又基於過去經驗,然而這有限的生活經驗,是不足以對應萬事,會惹來無謂煩惱,這條由迷轉覺的修行路,資深慈濟人也都走過。
心存良善,一心為慈濟團體努力的承瑄,從此將目光轉移到,慈濟人的典範身影中,以對治自己貢高我慢的心。
證嚴上人開示
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有情,知道我們自己也有情緒,看到這個不歡喜,看到這個人,聽到這個話我生氣,我們要去體諒別人。
同樣他看到我們也是不歡喜,聽我們說壞話也是會生氣,這種同理心叫做「同體大悲」,所以對外不斷要付出無緣大慈,就是建設人間,哪怕跟我無緣無故,我也期待他能幸福,這叫做「無緣大慈」。
「慈」就是造福,我們對內應該要多發揮同體大悲,我們要自己建設,我們自己這分的悲心,和我們有關係的人,我們要多多關懷,要互愛、要和氣、要合心,所以對內要同體大悲。
若能如此這個同理心,人群合會,如此還有什麼彼此的成見,就沒有了,所以無緣大慈就是造福,同體大悲就是去體諒,他的感覺、我的感覺,他的痛苦、我的痛苦,他的快樂是我的快樂,應該有這種同理心互相對待,這種的人生是不是很快樂嗎?
覺醒來自轉念
世尊 善男子 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這是佛陀對弟子須菩提回答,降伏妄想心的方法,只要眾生將順不順己心的,自我立場,去期望事情的妄想心,轉變成體諒善解的菩提心,來思考問題,人生就不會被不順心的事務,而纏繞束縛難以掙脫。
證嚴上人開示
在這種如此複雜的煩惱中,如何才能脫離無明,讓我們的智慧光明能發光發亮,這實在有困難,就是因為凡夫才叫做困難,很情緒化這樣的人,有時你有理和他說不通。
自己若有情緒時,有情緒上來時自己也理不清,所以我們除非有清淨的智慧,才能破除情見,是自己的情緒來纏住我們,或是外面的人事來困擾我們,這只要智慧清淨,自然這種的情見就能破除。
所以我們大家在修行,就像在保護身體一樣,身體在四季交替時,氣候不調順我們就要注意了,何況我們凡夫心,在這種人我是非中,我們怎能不好好顧好,我們的道心呢?
(旁白)
但是同樣的事情,發生在不同人的身上,卻有不同的反應,有些人會為了一點點小的不順心,而暴跳如雷難以控制;有些人則讓事情,如雲淡風輕般的度過,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慈濟大學心理諮商系心理分析師 張欣怡)
比如說我一開始會覺得生氣,但是我透過我的認知,去評估之後,我覺得我不一定要這麼生氣,我可以用其他的情緒,或其他方式來處理的時候,這個生氣的情緒,也許不會這麼的大,或這麼直接的表現出來,我覺得為冷靜是一個方法。
在評估之後,你不見得會以這麼的激烈的情緒,去處理事情。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的煩惱都是在顛倒亂想中,現在聽時很歡喜,等一下有什麼樣無緣的事情,或者是有結到惡緣的人,又來對我們說某某人如何,就再擾亂了我們的心。
或者是我們面對著的環境,色、香、味、觸,就自然會使我們心生惡法,這心生惡法就是貪、瞋、癡,這還會讓我們顛倒亂想,外面的境界時時在誘引我們,要如何呢?
就要恬安淡泊、無為無欲,我們的心若能常常顧在禪寂,就是不起心動念,這分的定力;我們哪有辦法在禪寂?在三昧中?有啦,我們就是要邊練、練,練到能恬安。
無論什麼事情對它善解,已經過去了,心就不會在那裡,惹起了貪、瞋、癡,最起碼,我們修行人本來就無貪了,不過,瞋的環境常常在我們周圍,我們要如何去壓制這個瞋火,我們的心就要淡泊。
世間物,世間事,過去就過去了,何必又在那裡計較呢?不計較,若這樣自然我們能保持,那種的恬安淡泊。
(旁白)
這是慈濟志工培訓的課程,擔心新進的慈濟人,對環境的疏生,對課程的不解,先進的慈濟委員,總會耐心又細心的隨侍在側,這桌陪伴的師兄雄有三位,一位是互愛組組長廖正光,以及兩位協力師兄。
他們四年前受證,之後隨即一起承擔責任做慈濟,至今合作非常愉快。
慈濟委員吳鴻祥師兄:「幸好朝富帶我們七個出來,陪了我們一年,見習、培訓,這一路的陪伴下來,我們學到很多,所以我們學到的是,怎麼樣去配合,怎樣去達成一個,完成一個慈誠的使命,我們全然的配合,所以我們一直都沒有摩擦。」
(旁白)
今天和樂融融的氣氛,令人無法想像,廖正光在五年前,見到慈濟人就倍感憤怒與仇視。
在2005年年關將近之際,住在花蓮高齡八十歲的老母,因為跌倒送進慈濟醫院開刀治療,在手術室間病情迅速惡化,成為植物人,打擊一來讓人無法接受。
慈濟委員廖正光師兄:「時候媽媽這樣子,我們真的非常難過,其實我們四個孩子,真的非常孝順媽媽,媽媽能夠把我們養大,然後我們自己都能夠獨立創業,我們兄弟之間感情非常好,都非常的尊敬我們媽媽。」
(旁白)
廖正光一家,是1955年大陳島戰役,退居到台灣花蓮的大陳難胞,也正因為日子實在太苦,他希望賺錢買豪宅供養父母,其結果是,人生的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
發生事情之後,廖正光關起心門,拒絕慈濟人上門長達半年,然而就在一次次的拒絕中,也漸漸感受到慈濟人的赤誠,於是開門接納善知識。
念頭一轉,就將怨懟化成了的感恩。
慈濟委員廖正光師兄:「重點真的是朝富師兄,他一直在把一些因緣果報,都講給我們,他說,媽媽現在在住院,你如果說,你們四個孩子如果這樣子,沒辦法專心工作的話,他說如果媽媽知道的話,心裡也是,不是……,好像是也會很難過這樣子,發生的事情就發生了。」
(旁白)
沒錯,一連串的報復行動,挽回不了既成的事實,媽媽也會擔心,所以,廖家四兄弟,決定讓母親安度餘年,過得舒適快樂,直到分手的那一天,了無遺憾。
人生不如意的事情,冥冥總是接二連三而來,廖正光的次子,經濟研究所第二名畢業後,在當兵時憂鬱症發作回家安養,就在母親送到,植物人安養中心之後的兩年,半夜病發身體僵直,送進台大兩天後往生。
慈濟委員廖正光師兄:「如果今天不是阿嬤在前的話,那可能我今天就會更慘,就是阿嬤我們都能夠放下了,兒子的我們反而更能夠接受,我們就當著就是,就是緣起緣滅這樣子,人生老病死,就是很自然一件事情,祥亨走的時候,我跟我師姊都非常的鎮靜。」
(旁白)
如今的廖師兄心中充滿了愛,那種愛不是私愛,而是長情大愛,他將買毫宅的心,化捐出五個榮董,讓全家住進慈濟,大兒子是人文真善美志工,還度進三個弟弟、一個妹妹。
證嚴上人開示
我們的人生,到底每天我們做了什麼事,是罪或是福,罪福都是在時日中不斷聚集,為善當然也能累積福業,為惡同樣是累積惡業,為善者得善報,為惡者同樣不離開這個「報」。
不管現在業力現前是怎麼樣,我們現在修行,就要很歡喜去接受,甚至也要很甘願去接受,因為這是過去自造,現在就是要甘願自受,若有這種的心理,不管今生此世遇到怎麼樣的境界,我們都能安然自在,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動作,就是在未來世啊。
在今生好好退一步寬一寸,就算有過去的冤親債主,在這輩子折磨我們,我們若退一步寬一寸,消過去的業,也是磨練我們過去累積的習氣,也是囤積我們未來,來生的福業。
恬靜來自無我
色無常 無常即苦
苦即非我 非我者亦非我所
《雜阿含經卷一》

(旁白)
人對外界刺激,所產生的喜怒哀樂,會隨著自己不同的觀點,而變化無常,時間上的事務,凡是變化無常,就會讓人產生莫名的痛苦,如果將人心調整到誠心,忘掉判別對自己的好壞,汲汲牟利的認知心,就不會受制於無明的情緒。
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在人間的時候,無不都是為了要人人長情、擴大愛,所以開、示,讓我們人人能心正,心把它調正過來,因為一念心迷,那就是心外之境,物,也都迷掉了。
所以因為自己的一念心迷茫,看到了外面的環境、物質等等,都會擾亂了我們的心,到底是我們人的心被外境擾亂,或者是外面的境界,被人心擾亂掉了,到底是外面的或者是內心的呢?
所以聲、色,這都是身外的,身外之物,有的人說話無心,偏偏我們人就是聽話有意,
我也常常說,說話無心的人有過錯可原諒,但是,有心去鑽牛角尖的,自我內心自造煩惱,在纏如來,人人本來就有那一分的善心,如來本性,本來都要做好事,為什麼被外面的境界纏住了,把我們纏住了,所以就會內心,會有許許多多的煩惱。
各位,我們要時時警惕自己,問心有沒有正,有沒有誠,我們對人有誠意嗎?心有正嗎?誠、正、信、實。
(旁白)
如果一心一意只想到自己,會很容易陷入不可自拔的,心情風暴;相反的,當人的心念不在自利,而轉念思考利他的時候,很自然的會愛人如己
遠在花東縱谷的花蓮玉里鎮,北距花蓮約100公里,南離台東市也約100公里,交通運輸來往非常不便,這僅僅人口三萬的東部小鎮,卻矗立一座全功能性的,玉里慈濟醫院,院中內外科設置齊全,還組成重症醫療小組,24小時為病患服務。
(救護車到院時,玉里慈院張玉麟院長為病人看診及衛教)
「他是在家裡的時候滑倒。」
「滑倒。」
「然後滑倒之後,大概差不多三分鐘有做急救。」
「(對孩子)看一下而已,來,看一下而已;為什麼會滑倒?」
「沒有,他是嘴巴含一顆糖,他就往後跌,整個人往後傾,然後,後腦勺撞到地板上,然後我們把他扶起來的時候,他就整個人就沒有呼吸;再來就整個臉發黑,超虛的,他在滑倒,就滑倒之前有沒有,他有吃一顆糖,大概這麼大顆,含在嘴吧裡面。」
「(問孩子)那個糖果就不見了對不對?你的糖糖呢?糖糖去哪裡了?你跟醫生說糖糖去哪裡了?肚肚裡面是嗎?到肚肚裡面;(向家長衛教),因為你挖的時候,會引發到嘔吐反射,嘔吐胃裡面的東西出來,更容易嗆到氣管,抽筋的時候,電視上會教人家要用手指,用湯匙,怕他會去咬到舌頭,會用這個東西去把他弄,把牙齒撬開,那都不對,一般假如說有抽筋的時候,抽筋過後就好了,那你剛才做了哈姆立克,那是對的;(檢查孩子)這邊呢?有沒有痛痛。」
(旁白)
張玉麟輕聲對爸爸說,正確的醫療觀念,由於長期的醫療資源不足,玉里鄉民的健康資訊,不是來自鄰里傳說,就是地下電台的誇大不實,養成錯誤觀念,他接任玉里醫院院長之後,認為預防勝於治療,治病的時候,花費更多時間幫病人解疑。
張玉麟院長:「實際上這個病人看的,跟下一個病人看的,是不一樣的東西,所以你的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你的思考是一直在改變的,在處理一個小妹妹她受傷了,臉上一個傷口,那我的思考就一直去想說,我如何讓她不要痛,讓她不要恐懼,然後如何把她傷口縫得很美,讓這個以後疤痕盡量小,最好是看不到,所以這個時候的腦筋在想的,就在想這些東西;下個病患也許來了很緊急的,要急救的,那個你做的事情又不一樣了,所以我對我的從事醫療工作,我也覺得說我們是蠻幸運的。」
看診者何秀菊女士:「我們鄰居有給他看過心臟科的,他們就講說這個,慈濟這個院長不錯,看心臟科很厲害,而且人又很親切,就是對病人,看病的時候,都是笑咪咪的在問病人,這種感覺就讓病人會覺得說,不會害怕,因為病人本身到醫院來,都是很害怕的心情,你醫生如果是再一個臉,繃著緊緊的話,我們就會更害怕,有些事情就不敢問,他笑咪咪地在跟你問的時候,你會覺得說,我們就很敢講,把心裡想要講的話,哪裡不舒服,哪裡怎麼樣比較敢講,所以我就覺得說,慈濟這個是蠻好的。」
(旁白)
自從接任玉里醫院院長以來,每天工作超過14小時,有時甚至到24小時,病人因病痛折磨難免會有抱怨,他卻淡然處之,笑口常開,因為從小家境艱困的張院長,深知人間至苦,是貧病交加之苦,所以立志從醫救病苦於倒懸,人的心念一旦只有慈悲,關注在對方,工作起來就渾然忘我,當「我」都不存在時,哪來主觀認知?何來情緒干擾?
證嚴上人開示
張玉麟院長,他常常就是這樣笑咪咪的,對患者也是一樣。
所以我們也是要修心養性,常常提起我們要修行,要修行,既然知道要修行,我們看到人家的面色、態度,我們若是不順眼時,我們就要趕緊要修行,我們不要和他發脾氣。
聽到人說話不順我們的心,我們也要趕緊驚覺自己,要修行、要修行,自己的心來呼籲自己,我們要修行,自然時時警覺自己,這叫做修心,在此修心的長久以來,就把我們好的脾氣,這樣就養成下來了。
所以修行,就是要先修一個心開闊,我們才有辦法立廣大願,我們若有廣大願,立此志願下來,自然周圍的境界就寂靜清澄,所得到心靈的境界,是清靜又是圓滿,那種的妙,在那「空」中,就是享受在「妙有」中。
這樣的境界,實在是讓人聽起來覺得很虛,很虛,妙無的感覺,人生到底有什麼有東西呢?執於「有」,那就有貪著了,我們要放空,把它放空去,那時沒有執著的歡喜心,那就是妙了。
總而言之,心胸開大,放空一切,自然心就會清淨、圓滿、微妙的感覺。
(旁白)
《華嚴經》上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世間萬事是好是壞,是榮是辱,都是這個認知心在做主,如果能夠發菩提心,以他人樂為己樂,淡然忘卻自己,遇事便會隨遇而安,提得起,放得下,自然能夠得到大自在。
玉里慈濟醫院張玉麟院長:「我們就是來人間走一趟,對很多事情,有的時候也不要看得太重,什麼災難總是會過去的,過去又是天晴了,所以有時候碰到,困難事情的時候,也許真的是,上人講的善解很重要,善解; 把很多事情就往好的方向去想,我們當然是要朝善的那一面,那個方向去走,而不是說把不好的事情,不管它也不對,我們就是朝善的方向去走;我們只要問自己盡到力了沒有,只要我們盡力了,你就不用想那麼多。」
(旁白)
昨天夜晚十點鐘,才離開醫院的院長,清晨五點半就坐在辦公室,夏日朝陽,將五樓院長室照著纖塵不染,一天就只這半小時,可自我獨處,輕鬆以待的張院長,發著E-Mail給院中同仁,細心的關心大家,在繁瑣的人事對待中,是否找到一絲寧靜?
早上六點看診,又開始著忙而不盲的一天。
證嚴上人開示
所以各位,我們學佛,要如何能讓我們的心很開闊,我們能天天,就是「靜寂清澄,淨圓妙」,我們的心很清淨,很圓妙,這實在是,每樣我們都不用去計較,不計較,我們的心放空,放寬,開闊來,立定我們的志向,要修行這個願就會成了。
所以志玄廣大,寬闊的心,喜悅法樂在其中,天天都很高興,這個方法只是戒定慧,我們要有戒、有定、有慧,自然解脫,我們解脫後,沒有世間這些人事物,來困擾我們的心,智慧自然常常產生出來。
各位,學佛一點都不能懈怠,所以時時法在心中,用法在人群中,所以大家時時要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菩提心要--20101030調伏心情風暴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