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周一 11月 23, 2020 7:23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周一 11月 23, 2020 12:15 pm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眾生心善成則有緣化,若眾生善斷則無法度,權巧示方便說三乘教,得免受五濁八苦之害。」
⊙「是時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無復障礙,其心泰然,歡喜踊躍。」《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諸子聞父賜給所好,喻授與適應機宜。之子所索三車,父實為賜與一大車。
⊙若眾生有善成,則有機緣受化,亦應他之機緣而化現之佛身,為修菩提道者而立典範,引向與真如相應成等覺之佛身。

【證嚴上人開示】
「眾生心善成則有緣化,若眾生善斷則無法度,權巧示方便說三乘教,得免受五濁八苦之害。」

眾生心善成
則有緣化
若眾生善斷
則無法度
權巧示方便
說三乘教
得免受
五濁八苦之害

人間到底是苦、是樂?雖然這一生,生在很多因緣,就是讓人很苦,卻是有了佛法入心,成為了有福而快樂。

有的人,生在富有的家庭,他一直感覺,我還不夠,我煩惱還很多,所以我覺得苦。有的人生活貧困,但是他很滿足。

我們最近不是經常在說,非洲一大群,生活本來就是很貧困,你說他苦嗎?他真正就是人間菩薩,化相在人間。受這個國家環境,完全是貧困,他們能將他們生活中的困難,接觸了慈濟,能夠幫助人的快樂,去和大家分享,讓大家能夠了解——我接受了他們所說的法,受在我的心裡,我也身體力行,同樣,我也去幫助人。我得到了、見證了,原來貧困也能幫助人,也能夠變成這麼富有的人生。這是苦或者是樂,要看我們是如何去接受。

還有,在幾年前,有一位(慈濟)委員,很資深的委員了,帶了一位是她的好朋友,但是二個人比較起來,是委員很開朗,滿面笑容,一個是說得很歡喜;另外一個垂頭喪氣,眉頭皺著,一直說:「妳就是很有福,妳能做慈濟。妳這樣這幾年來,真的看到妳是很歡喜、很幸福。」這位委員就說:「妳是帶我進來的人,我還要帶妳進來?」。

我就說:「妳那麼早?感謝妳,將我這位委員弟子帶進來。妳自己呢?」她就說:「不好意思,那時候,我的生意做得很好,很忙。」我說:「現在呢?」她說:「很難為情,一段時間,先生就說大陸的生意很好做,我們就把在臺灣的工廠,慢慢移到大陸去。」

就這樣開始,話頭打開了,說出了這幾十年間來,生活,在先生離開臺灣,慢慢就是在大陸遙遠的地方,不想要回來。去了,太太去看,才發覺先生原來,在那個地方的家庭,已經建立起來了。所以她回來之後,開始,心一直就是,想不開,很埋怨。

從過去事業開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她和他並肩打拚,一直到生活很好了,開始產業往大陸移。孩子慢慢長大了,孩子慢慢與她遠離,孩子一直墮落、會吸毒,同時在外為非作歹,又發現到先生是這樣,真的是,變成我們這位,資深委員的(輔導)個案。我們的委員就說:「很傻,三番兩次自己要結束自己。我現在都把她拉得很緊。」

「拉很緊,換妳把她度進來。」我們這位委員只說:「有進步,現在有做環保。不過孩子還是一樣,先生都沒有回來。」就這樣,人生就是這樣,這種的人生苦不堪啊!過去是福,或是苦呢?她還在做人生夢時,其實她的先生在大陸,就已經家庭慢慢建設起來。她在臺灣還做著很美的夢,這就是人生。

所以說,「眾生心善成則有緣化」。就像那位委員,她有善心,一個會員告訴她:「有慈濟,慈濟每個月捐一點錢就能救人,你看,這裡面,這麼多人、這麼多人。五元、十元都能救人。」她這樣看了就起歡喜心,開始當會員,開始投入,她慢慢,現在就是委員,現在已經是八十多歲,身體健康,家庭幸福,還是在做救人的事情,這樣還很歡喜。所以這心善若成,這個因緣成,就「有法度」去度她,她也能換她在救人、度人。

若是「眾生善斷」,善根若斷了,則無法度。真的是,還每天在埋怨的,那一位也是會員,到底那個會員是不是有斷掉了?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是我們現在,這位委員在關心她。現在的生活也很不好過,幸好她生命中,還有一個貴人,那就是過去,她度進來的這位委員,是她現在生命中的貴人,帶她進來做環保。所以說,這是一個例子。

我們要知道,佛陀在人間時,就是,像這樣的剛強眾生,受苦而不自覺,這樣的人,就要用「權巧示方便」。說很多的方法,甚至說因緣果報,「這樣你知道嗎?」「知道了,知道了。」「如果知道,是不是覺醒了?」「很難啊!我若想到就很恨,我想到就很氣。」這「覺醒」她也聽得懂,不過想到就恨,還是不醒,同樣沉淪在那裡,佛在面前,也是無奈。

不過,佛陀還是用,這樣種種的方法在人間,盼望眾生總有一天,總有一天也有覺醒的機會;這輩子不覺醒,至少也為他種一個因。所以,「說三乘教」,就要看有善根的人嗎?有善根的人,就有因緣化度,善根若斷,就真的是「無法度」。所以眾生六道,有的善念生,生在天堂、人間富貴,富中之富;而若是善根斷,所以有三惡道,有地獄、餓鬼、畜生道,人間貧中之貧,苦不堪啊!所以佛陀說法,就是希望有一天因緣成熟,免得受五濁八苦之害。

看,這是不是,人間如在火宅之中呢?這段時間,一直在說,火宅裡的譬喻,譬喻眾生煩惱重重,習氣已經很重,儘管那位長者不斷呼喚:「孩子,快出來啊!」這些孩子還是沉迷在,這種火宅中,所以將種種的方法,長者為子設很多方法,就像釋迦佛為眾生說種種法,無非就是要度盡眾生,都能夠脫離這種火宅。

所以前面的文就說,「是時長者」,已經一直呼喚了,將火宅外面排著,羊車、鹿車、大牛之車,已經在外面了,向孩子說:「外面有你們最愛的,來啊!快出來!」聽到外面,(有)能適應大家最愛的,所以開始心動了,開始大家互相競爭,要趕緊快出去。這個時候就是表示,已經大家開始慢慢在覺悟了,要精進了,煩惱開始要去除了,要去除這些煩惱、濁念,原來人人要趕緊離開這個火宅。

是時
長者見諸子等
安隱得出
皆於四衢道中
露地而坐
無復障礙
其心泰然
歡喜踊躍
《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接受了佛法之後,這個煩惱放下了,開始能真正地俐落、精進,勇往直前衝出去。所以那個時候,「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皆於四衢道中,露地而坐」。安全了,已經大家接受佛法了。苦、集、滅、道,四衢道就是苦、集、滅、道,學習佛法的基礎,人人已經知道人間的苦。

好好用心想,生下來就開始苦了,那種痛徹骨髓,離開母胎,全身赤裸裸的赤肉,接觸到這個空氣,刺激得他全身痛,痛徹骨髓,所以刺激他的神經,哭了。每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哭,就是苦,只是那時候我們的記憶消失了。慢慢地,孩子的時代,一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壯年,一直到老年來。人間,時間苦短,壽命很短,說你到底是富貴人家,享受之後,又是還有什麼呢?心裡還有煩惱;沒有吃、穿、住的煩惱,至少還有老的煩惱、病苦的煩惱,最煩惱的是死的煩憂,愈老愈接近這一天。所以,怎能說是無苦呢?

何況這一生的過程中,愛的人無法永遠都在身邊愛,就是「愛別離苦」;不愛的人,偏偏出現在我面前,聽到他的話、看到他的人,我就很煩惱,像這樣「怨憎會苦」。不論是親人,不論是朋友等等,不想要見面的,常常聽到他的名字,常常看到他的人;我很怨的人,偏偏聽到他就是成功、在快樂,這樣別人在成功,我們也很煩惱,這種「怨憎會苦」。種種的苦難在我們的內心,「五蘊熾盛」,種種的苦,怎麼說沒有苦呢?

既然有苦,要知道集來的原因等等,這全都是我們要先了解。「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等等,所以「滅」就要證,「道」就要修。我們能夠這樣,這就是叫做佛教的基礎。大家接受了佛法,了解「四諦法」的真理,出來了,「安隱得出」,所以「露地而坐」。只要我們能夠知道人間的苦難,懂得佛法的基礎,若這樣,開始就能慢慢,撥除煩惱,「無復障礙」,就沒有給我們障礙修行的道路,所以「其心泰然,歡喜踊躍」。這是前面說過的法。

接下來這段,「時諸子等各白父言:父先所許玩好之具,羊車、鹿車、牛車,願時賜與。」

時諸子等各白父言
父先所許玩好之具
羊車 鹿車 牛車
願時賜與
《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這些孩子出來之後,向父親這樣說:「您已經答應要給我們,種種我所愛的東西,到底要給我們什麼?」開始,這就是表示,開始向父親要討東西了,就像我們學佛的人,開始向法,曉得要追求。這段文的意思是,「諸子聞父賜給所好」,要賜給你,你所愛的東西,這就是表示授,就是法,要教授給我們。給我們,到底我們的根機是什麼?要適應機宜。

諸子聞父賜給所好
喻授與適應機宜
之子所索三車
父實為賜與一大車

這些孩子,到底你是聲聞(根性)嗎?羊車,讓你知道人生苦難,好好去思考。若是對根機更高的,就讓他知道人生是如何來的?十二因緣,好好去思考。這十二因緣法,就是以緣覺,這種根機的人來接受。而若是大根機的人,就給他「六度」。六度,自度、度他,要用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來行在人間。行菩薩道,這就是大白牛車,就是大型的牛車,這大型的牛車,他就能夠自己載自己,還能載別人,這是大型的牛車。

我們幾天前不是說過緬甸,我們去救濟他們那時候,發現那裡的農民,都是向人借稻穀,一直都是貧農。我們給他稻穀之後,輔導他們,豐收之後,他能不必再還人稻穀,將他們的豐收,還能將稻穀捐一些出來,給慈濟再去救濟別人;用牛車,載著他的稻穀,這樣來回饋。這就是大乘。那就是自己已經自救了,豐收了,還要再去救別人。

這就是眾生的根機,有的人就只想要自救,不想救他人;有的人聽了之後,慢慢來,這種的聲聞也是多,聽佛法的人很多,身體力行的人很少。所以,雖然有聽到佛法,卻是只是獨善其身的人,也是不少。

總而言之,真正接受佛法,又將佛法來付出,去度眾生,這才是真正,佛陀辛苦在人間說法的目的。這表示「父實(為)賜與一大車」,不只是要送他們的羊車、鹿車。那位長者,他的心意是要讓這些孩子,人人都是(有)一輛大車,那就是牛車。所以,眾生有善成,就有機緣受化。這就是譬喻,「應他之機緣」,所以,化現佛之身。

若眾生有善成
則有機緣受化
亦應他之機緣
而化現之佛身
為修菩提道者
而立典範
引向與真如相應
成等覺之佛身

佛陀來人間,就是應眾生有緣的根機,所以,他化在人間,為人生修行的典範,所以他化相人間成佛。這就是要教我們,如何走修行的路,所以「為修菩提道者而立典範,引向與真如相應,成等正覺(之佛身)」。用這樣要讓大家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

所以,只要你經過,這樣的道路走過來,自然你也會發現,你的真如本性,不過,非行菩薩道不可。我們必定要走入人群,才能在人群中體會苦、集、滅、道的道理,這種我們才懂得,要如何滅除我們的煩惱,才是有辦法在菩薩道中,這樣穩穩當當向前前進,這就是能回歸我們真如本性,我們原來的覺性。

所以常常說,將人間路鋪得平,自然就能與菩提道來會合,這就是要行菩薩道。人間菩薩緣苦眾生,有苦難的地方就有菩薩出現,有菩薩出現,那就有救度的機會,這個機緣就是要不斷延續,彼此度化。各位菩薩,日日用心,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01123《靜思妙蓮華》眾生心善有緣化度 (第563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