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向下 
2 posters
發表人內容
none
無量光曜心
無量光曜心



文章總數 : 840
來自 : 高雄
威望 : 0
注冊日期 : 2017-11-0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Empty
發表主題: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Empty周日 2月 28, 2021 10:05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Empty周五 3月 05, 2021 7:56 pm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旁白)
許多人都有聽過,或實際參與過馬拉松的競賽,在這距離42公里的長跑運動中,耐力與毅力固然是必須,但還有很重要的一項關鍵,那那就是體力的調節。在我們修行菩薩道的路途上,其實也是如此,所謂「佛道曠遠」,如何能在種種身心考驗,磨練心性的過程中,還持續保有歡喜好樂,不斷惕勵前進呢?《法華經》裡面,就有一個著名的譬喻,那就是「化城之喻」。

【證嚴上人開示】
(2018.12.28高雄歲末祝福)
化城,很不容易,一段一段的險路都走過,經過乾旱、高原、鑿井,潤溼大地群生,這我們都做過了,在那個真真正正在做的,印證師父告訴過你們了,做慈濟永遠不後悔。

法華七喻現代觀
化城之喻

(旁白)
法華七喻的第四個譬喻「化城喻」,就在第七品,〈化城喻品〉的後半段,這一碞是佛陀為大眾講述,過去最初的結緣,遠在塵點劫前的大通智勝佛,與十六王子的那個時代,人人都已經聽聞了《法華經》,這麼殊勝的妙法,但卻都已忘懷,如今在釋迦牟尼佛座下,透過佛陀多年來的循循善誘,在佛陀最後即將滅度的因緣下,重新薰習法華妙法,將狹小的心量擴大到能包太虛,志願從小乘聲聞,擴展到大乘佛道,於是佛陀舉出「化城之喻」,進一步說明這個道理。

化城喻在講什麼

大通智勝佛時代的十六王子,後來紛紛成佛,住於十方佛土,像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及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都屬其中之一,他們宣揚的教法,一直都是「一佛乘」,但娑婆世界的眾生心性,較為怯弱狹小,所以釋迦世尊才會先說,小乘的方便法,為了解釋這份用心,佛陀就舉例說明,譬如有一群人要去尋寶,途中經過很多危險困難,大家又怕又累,很想放棄,領隊的導師覺得,好不容易走到超過一半的路程了,這樣打退堂鼓太可惜,於是就變化出一座城池,讓眾人入內休息,等到人人恢復精神,才宣布這不是真誠真實的城池,寶藏就在不遠處,大家應該重新上路。

【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教授郭朝順】
因為成佛這件事情,是非常非常遙遠的努力的過程,那一般人呢,其實他的志氣沒有那麼強,比如說我們現在聽到說,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我們就昏頭了,我們這一生就過不下去,還要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佛陀就講說,因此我就立下一些化城,就好像是一個海市蜃樓,可是你可以在中間休息一下,這就很像我們在登山一樣,或者說馬拉松,你一定要有一些休息點,如果沒有那些點的話,你就沒有辦法撐下去。

【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林建德教授】
這在譬喻說無二無三,唯有一佛乘,就是你感覺上你得到解脫,你證得這個佛教的阿羅漢果位,這個只是跟你有一個休息,暫時的安撫,暫時的歇腳,事實上他還沒有到目的地,你最後還是要繼續向前走,這裡面所要表達的訊息就是說,佛法沒有所謂的聲聞,阿羅漢解脫這樣的一個存在,只有成佛,以成佛為最終目標,這個確立了,這個經典裡面最核心的內涵,他透過這種他城這樣的一個概念,去解釋這種一佛乘的義理,這是第四個譬喻。

【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教授郭朝順】
你要了解你所成就的,跟終極的目標比起來,是否只是一個短暫的,所以如果是的話,永遠不要在這邊沾沾自喜,或自以為滿足,譬如說做善事,然後他自我感覺良好,他覺得說他已經很有修行了,但這個就變成說,把自己畫了一個界限,覺得說辛苦那麼久了,我終於所得到一點肯定,讓我有力氣繼續努力下去,那要記得繼續努力下去,不是停留在那邊,自我感覺良好就好了。

【證嚴上人開示】
踏上了這條的菩薩道,就是我們的不歸途,我們要向前直進,絕對不能再回到凡夫,這種只為自己而已,不要,我們已經走這麼遠的路,事事都是境界,要跟你們說道心不要退,絕對不退道心,不管碰到什麼,在艱鉅、再困難的事情,我們還是要堅持到底,我都常常對我自己說,我不要看化城,因為難得人身,難聞佛法 難行菩薩道上,我絕對是一口氣就要跑到底,我不需要化城,我要到真實的境界去。

(旁白)
每當提到「化城之喻」, 上人表達自己的志願,都是要「直奔」,從來不要中途休息的海市蜃樓,也是在這樣強大的心理下,966年當 上人創辦慈濟,正式立案的時候,寫下的工作目標,已經完整包含四大志業,並且在後來的五十多年之中,持續不斷落實與推動,直至今日仍方興未艾。

慈濟世界的化城喻

身為眾人的導師, 上人也非常清楚,大家的心量與毅力,必須從眼前短小的目標開始引導,所以慈濟的最開始,就是要人人每天存五毛錢,來救濟貧病,如此這般,這麼微小的善行,真的沒有人做不到。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開示】
所以這裡也是說明,其實我們對於實踐的過程,要曉得怎麼分階段來蓄養,就是養精蓄銳然後再出發,這其實是一種節奏,你假如能夠掌握這個節奏,就有可能走很遠的路,你假如想一口氣走完,那就很累。這商人也是這樣,啊,我想一口氣走完,怎麼還走不到,那就很累了,就不想走了。所以我們對於更遠大的目標,需要去調節動靜的節奏,或者工作和休息的節奏,或者階段性的節奏,你就可能完成,就有可能完成很多遠大的目標。

【證嚴上人開示】
(2011.5.21志工早會)
當佛陀覺悟的時候,面對著天人說法,天人,龍天八部,都好像鴨子聽雷一樣,都聽不懂,要從凡夫到了宇宙覺者的華嚴境界,不是那麼簡單,路途遙遠,眾生會喊累,這個時候怎麼辦呢?佛陀就要造一個化城,所以他才開始開啟了方便法門,才從鹿野苑五比丘開始講四諦法,從阿含,再來就是方等、般若,這就是〈化城喻品〉,就如當初我們在慈善穩定了以後,開始我就想要蓋醫院,因為人生最苦就是病痛,看病功德,八福田中為第一,所以我們要蓋醫院,那個時候大家說這樣很好,開始慈濟人往前衝,目標,那就是蓋醫院,動土了,大家再認真一點,快蓋好了,大家再努力一點,看蓋好了,開始我就又跟大家說,這只是我們四大志業之一,人間菩薩還要再招生,大家要再往前走,要培養醫生,要培養護士,我們要教育,我們還要培養,社會各種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是我們的大學,所以又是另外一種的化城。

接下來我又要要求人文,要趕快有形的要把它建立起來,所以一座一座的化城,無非也都是要成長人人的慧命。

(2011.5.21志工早會)
只要啟發人人的佛性,靜思法脈就是勤行道,我們不能停歇,我們還要不斷向前走,雖然走過了幾個化城,我們還要直達到了,佛陀的宇宙覺者的境界,還要聞到了世界裡,那樣的災難頻頻傳出來,天地在告急了,我們的使命還要再挑起。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開示】
「化城喻」其實我個人認為,他是提醒我們一種在,以遠大的目標來執行的時候,你需要分階段的來,我們每一個人,眾生的各類各樣的需要,要有耐心,這不是一蹴可幾的,你分階段一步一步就可以達到,而每一步可能就是下一步的基礎,每一步就是下一步的基礎,小目標的累積,就是大目標的完成,小小的好就變成了大大的好。

【證嚴上人開示】
(1999.4.20中區委員聯誼)
總而言之,師父不斷在建設,因為佛的境界還沒有到,還要再向前行,如果我只到此為止,我想大家都蹺腳了,都說:好了,我不用做了,不做,那些未度的眾生要怎麼辦呢?我們的菩薩道難道完成了嗎?還沒完成,所以我們還要再接再厲,我的目標是要淨化人心,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要造慈濟世界,我希望人人心中都是一畝福田,我希望人人,就是在五濁惡世裡的一朵蓮花,很清淨的蓮花,所以我寧可五十元、一百元,大家聚積在一起,這間醫院是五十元的人的,是一百元的人的,隨分隨力,只要你拿一把沙放下去,這間醫院有你的沙,只要你一滴水滴到大海,這大海就有你的一滴水,永遠不會乾涸的水,點點滴滴的水,能夠流入慈濟的功德海。

化城之喻的惕勵

(旁白)
在法華七喻之中,每一個譬喻,都以佛菩薩的部分功德,來對治解決所有眾生的某些問題,例如「火宅喻」,眾生如同稚子般的無知和短視,佛菩薩就以其遠見和善巧來解救,又如「窮子喻」,包括聲聞、緣覺在內的眾生,福慧資糧都很缺乏,也沒有追求佛道的自信,而佛菩薩擁有巨富的身家,又能以智慧巧妙來慢慢培養,擴大眾生的心量,至於「藥草喻」,眾生根機,就如花草樹木般大小相異,能夠接受的養分和水量各各不同,佛菩薩正如天地間的雲雨,普降甘霖,平等滋潤,而在「化城喻」裡,眾生比喻為,自以為有能力追尋寶藏,但其實缺乏毅力勇氣的商人們,很容易因為路途遙遠,障礙重重,而想要放棄。佛菩薩身為領隊的導師,只是聰慧的識途老馬,知道大家疲憊至極,生懈怠心,就變化出一座城池,讓眾人進入休憩,等到養足了精神,再喚起人人重新上路,聲聞、緣覺等修行者也是如此,自認已經得到涅槃真實快樂,殊不知這是佛陀了解,大眾沒有成佛的發心和願力,所以方便應機以小乘法引導,如今機緣成熟,也該是啟程向前追尋佛道的時候。

【覺風佛教藝術學院院長寛謙法師開示】
因為阿羅漢來講的話,他是自了漢,所以他沒有去廣結善緣,他解脫的是個人的生死而已,他對眾生沒有太大的利益,要成佛的話,我們要學佛,那麼就是要行菩薩道去悲智雙運,用所證到的諸法實相,那個涅槃的質去做量的擴充,到盡虛空界而成佛,所以成佛才可以叫做究竟的解脫,大解脫者。阿羅漢只是小小的解脫者,這個就是佛弟子與佛陀的,一個很大的落差,但是因為我們果位在低的,看不懂果位高的狀態,就像我們讀小學,我們小學生呢,就不懂中學到底在讀什麼,大學在讀什麼,但是大學生看小學生、看中學生,很清楚的。

(旁白)
菩薩道的終點就是成佛,這是 上人從最初創辦慈濟至今,就一直帶領著大眾,方向不變的道路,因此 上人對於慈濟人的期許,也就不會僅止於讓大家,在一座座的化城中歡喜休息,反而勉勵每一位人間菩薩,都要能夠學習,去當帶頭引路的導師,因為導師就是過來人,更是苦難中的貴人。

【證嚴上人開示】
(2016.12.26北區歲末祝福)
在化城喻品導師在帶人,那個過程有層層的險惡的道路,他因為有走過來的人就會知道,他會提醒他,你要小心,要好好認真,曾經走過路的人,他就會有智慧,他就會以化城,來解除他們的疲倦感,才會讓他們的心念,不要偏離這一條道,這都是佛陀的智慧,他用這樣的方式來教導我們,我們現在就要很踏踏實實地用心,誠意來體會佛陀的心,那就學佛,學佛的法,學佛的法,運用你的智慧來學佛法,曾經有過的,走過來的因緣,一旦改頭換面,革新過來之後,他再回過頭再接引的,一定會接引得無量無數,而且每一位都是因為曾經過來人,這都是他生命中有緣,有貴人,所以這貴人要愈多,人間菩薩要愈多,得救的人機會就愈多。

【佛光大學 佛教學系教授郭朝順】
成佛這件事情,是包含了所有的佛土的建立,佛土就是說,你看那個不管是西方極樂淨土,或東方極樂淨土,也就是說他不是一個人成佛,他是要連帶的,接受他教導的人都能夠被淨化,在進化眾生之後,這個國土它就清淨,所以它不是屬於說,只是一個個人主觀的修行,還包括一個世界淨化的概念。

【證嚴上人開示】
(2019.3.11志工早會)
雖然我們經歷過了段段辛苦,就感覺我累了,這就是慧命在乾枯,所以導師就會跟你說再不遠,那就是勉勵不能讓它乾枯,你就是哪怕年紀大了,還要道心不退,還是把握時間,見人莫忘慈濟,只要你跟他說慈濟,這就是陪伴,我們前面走,他後面跟,我們還要回過頭來招喚一下,來,快步走一點,來,方向要謹慎。假如我們帶的人偏差了,或者是懈怠,帶的人停,學的人也會停。

總是,菩薩們,人人都是生命中的導師,師父來引導大家,你們呢,菩薩們再引導還沒有接近的人,既引導了要珍惜,珍惜緣不要讓它斷掉,所以還是要聲聲呼喚,這都是我們要精進、要努力,帶前走的總是方向要正確,要不斷地往前步步前進。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證嚴法師菩提心要】20210227 - 法華七喻現代觀 - 化城之喻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菩提心要-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