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周二 3月 09, 2021 8:21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0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Empty周二 3月 09, 2021 1:14 pm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 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如來所說一切經藏,聞法信受專心勤修,即使今身不盡結使,緩後滋潤如來智德。」
⊙「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眾生持佛戒故稱佛子。依教修行必當作佛,故「於大眾中,以清淨心」而起淨信之心。又不雜煩惱心,名為淨心。
⊙種種因緣譬喻者,是謂通達三藏十二分教,能說法無礙,具有四無礙辯。
⊙如是自愛精進,敬愛他人,互為善知識,益友為伴,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證嚴上人開示】
「如來所說一切經藏,聞法信受專心勤修,即使今身不盡結使,緩後滋潤如來智德。」

如來所說一切經藏
聞法信受專心勤修
即使今身不盡結使
緩後滋潤如來智德

大家要用心!三藏十二部經是從佛陀的時代,觀機逗教,應眾生的根機,看眾生的行為,不斷發揮了佛陀的智慧,種種方式來教育眾生。後來的人,就將佛陀所說的經教,這樣來分門別類,成為我們現在叫做「三藏」,就是經、律、論,當然三藏裡面又再分類,十二部經。

佛法深如大海,我們在這麼開闊的佛法,我們要如何能將佛法,一一吸收入心來呢?其實,佛法是很簡單,只要你能用心、真心、深心、細心,若能將所有的心思集中,佛法其實就是只有一個道理。天地萬物之間,這個真理,原來是無形無相,只要心能去體會,這就是佛陀要告訴我們的法,這個真如本性,原來是隱藏在我們的內心。所以說來,愈是簡單的事情,道理是愈深;愈深的道理,才是真正在很簡單的,人、事、物。

我們能每天向自己來實驗──這個時候聽經樣樣知道,在現在聽經的這念心,與過了之後,我們要與人一起去工作,那時候的心又是如何呢?

在聽經時心都平靜,說的我都了解,昨天的事情我也知道,昨天師父也這樣說啊。聽了這麼久,大同小異,差不多啦!就是這個差不多的法,很簡單,可是我們日日面對著,人、事、物,又是包攬來了,很多複雜的無明煩惱。所以,我們聞法信受,當下能信受,是不是我們有辦法,專心勤修否?這就是關鍵啊!

自己話說過了,瞬間內心就又浮現出這種:「我怎麼少說一句?」「我怎麼會多說那一句?」這就是常常我們自己的內心,自己人事物,語言動作都無法很順自己的意。所以,修行比較辛苦,因為我們的心,專心勤修,光是要專心就不容易。

雖然是這樣,我們能放棄嗎?不能放棄。因為好不容易,我們才得人身、聞佛法,好不容易有這個因緣會合,有人說、有人聽,「即使今身不盡結使」,哪怕是這輩子,我們的煩惱、我們的無明,我們還無法完全去除,不過我們這個時候,我們也是有在聽法,種了聽法的種子,我們應該要再繼續精進用心。這片心田我們有在耕耘,今年如果收成不好,我們來年再繼續,這片土地就是會愈耕耘、愈肥沃。所以說「緩後滋潤」,之後慢慢「如來智德」就現前。

各位,學佛總是要培養耐心。如來所說一切經藏是很多,因為眾生根機很不同,很多類。眾生煩惱八萬四千,佛陀一一對機,所以法就是廣如大海。我們要用心來聽法,我們不怕這一生修不好,所怕的是來生衝突掉了。我們若能生生世世順著這個法,生生世世,佛陀也是這樣一直說,他的過去生,不斷不斷的過去生,不斷不斷的來生,所以才能夠成就。諸佛菩薩都是一樣。所以我們學佛,真的要時時要細心,要專心,要用心。

佛法在我們的心中,只要我們很用心,內心、外面的境界,我們要用心去分析。人,有善的,是善知識,人,有惡的,惡,逆增上緣,我們總是將我們的心顧好,好的模範,我們要學,因為人人是我們心中的佛,人人是我們心中的一部大藏經。

所以前面的經文這樣說,「若人無瞋,質直柔軟,常愍一切,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若人無瞋
質直柔軟
常愍一切
恭敬諸佛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我們無瞋,就是我們的心要好好地,自己常常照顧好,貪、瞋、癡、慢、疑,這「五鈍使」,常常都在我們的內心,這種的瞋,也是一種無明。我們人若能將,這「五鈍使」去除,我們的心自然就「質直柔軟」。

我們不是常常這樣說嗎?「直心就是道場」。我們修行的目標,只有一條路而已,菩提大直道,就是只有這條路。菩提大直道,那就是菩薩道,所以叫做「質直」。「柔軟」就是開闊的心,不論是什麼樣的眾生根機,我們就隨著什麼樣的眾生,這樣設法逗教。柔軟,就是軟得如水一樣,倒在什麼樣的模,它就是什麼樣的形,這就是「質直柔軟」。常常說「法譬如水」,就是隨順眾生的根機逗教。

所以「常愍一切」,常常要用很慈悲的心,來看待一切眾生。我們要用很恭敬的心來對佛,「恭敬諸佛」,「如是之人,乃可為說」。這裡的「諸佛」,我們就將它當作大地上,人人都是佛,(對)人人都要尊敬。有這樣的人,那就能夠接受這本經,接受這微妙大乘的教法。

下面這段文,接下來再說,「復有佛子,於大眾中,以清淨心,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復有佛子
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
說法無礙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法華經 譬喻品第三》

受法的佛子,在這大眾中,人人應該要用清淨心。這清淨心從哪裡來呢?那就是說,開始接受佛法的眾生,不只是出家修行者,凡是接受佛法的眾生,就要奉持佛戒。所以,「持佛戒故」,我們都能夠稱為「佛子」。

眾生持佛戒
故稱佛子
依教修行
必當作佛
故於大眾中
以清淨心
而起淨信之心
又不雜煩惱心
名為淨心

佛陀的弟子,四眾弟子,出家二眾、在家二眾,這就是全都是佛子,都是能夠來接受佛法的人。這些佛子就是要依教修行,依照佛陀所說的法,這個教育我們好好來修行。若能夠這樣,「必當作佛」。懂得依教修行,這樣的人絕對有因緣能成佛。

我們自己自覺,還要度人。我們自己了解佛法,體會了佛法,我們也要能照顧別人,一起來體會佛法。若能夠這樣,大眾中全都行在大菩提道上,這樣起「淨信之心」。

我們了解,我們能將心的煩惱去除,將清淨法再傳誦給別人,這叫做「起淨信心」。付出無所求,不是為名為利,說「我會講經,我懂很多道理,我要講給你們聽,但是你們就要對我……,等等」,這都叫做貢高驕傲。我們要老實修行,清淨的心,將我們瞭解,身體力行。

就像有一位居士,最近和我們一群菩薩,一起去大陸,去甘肅。他去甘肅回來,我就問他:「如何?去了回來之後感覺如何?」他說:「看到甘肅,過去在山上生活,這麼的辛苦,又是在近幾年的時間沒有雨水,無法在大地耕耘,生活無法維持下去。慈濟設法讓他們能夠遷村,下來到有土地、有水分,能夠一片很荒蕪的大地,變成人群聚居,人人安定生活,安居樂業。現在還沒有遷移下來的人,現在的環境不就是,現在安居樂業的這些人,過去的生活環境,就是這樣那麼苦。」所以他這樣走過來,回來了,就跟我說:「體會很深!」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說很多很多的話,現在這樣聽,就是二千多年前,佛陀這樣說的,但是要如何才能夠走出,這一條菩提大直道,而且又是大眾清淨心,在這條路上走,這要怎麼走?沒有多遠,就在我們的心。所以,我們若人人按照道理,聽了,轉自己的心輪,轉凡夫,那就是用心修行,自然我們都是在這條菩提道上。

我們有這麼一大群的菩薩,在我們的身邊,互相勉勵,一同起淨信心,這樣將我們的心,沒有雜念煩惱,這叫做清淨心。我們有辦法入於人群中,而不受煩惱來擾亂我們的心,這就是真實的清淨心。我們還能帶動這群人,去行菩薩道,像這樣鍛鍊出來了,自然就是「不雜煩惱心」,沒有雜念煩惱的心,這樣叫做清淨心。

再「種種因緣,譬喻言辭,說法無礙」。

種種因緣譬喻者
是謂通達
三藏十二分教
能說法無礙
具有四無礙辯

佛陀在三藏十二部經,按照眾生的根機,他還要「譬喻言辭」,用種種法,就很明顯了,又在法中有法,法中有法,再舉例因緣,再舉例、用譬喻,種種言辭方法,無不就是要讓我們了解。所以說,法本來就是很簡單,為了解釋,就變成很多很複雜。不過,沒有用這麼多方法來解釋,大家就是聽不懂。

所以,一定要在人群中,了解人群的因緣種種,這就是法。我們能拿這個人的感受,來譬喻給這個人聽,這樣用譬喻、言辭。「說法無礙」,所說的法,文無礙、辭無礙、語言無礙等等,種種無礙,這樣讓說法能夠入眾生心。

所以「種種因緣譬喻者」,就是「通達三藏十二分教」,就是三藏十二部經。「能說法無礙」,用種種方法來譬喻言教,來說法無礙,這叫做「四無礙辯」。所以很多的法,我們就要用種種,「如是之人,乃可為說」。

這種的人,能夠自愛、懂得精進的人。我們自己若不自愛,心不清淨,心田沒有耕好,我們要如何有收穫、有道糧,能將種子再播送給別人呢?所以我們必定,要修行、要度眾生,我們必定要自己懂得自愛,我們要懂得精進,不只是自己要自愛,我們還要再「敬愛他人」。

如是自愛精進
敬愛他人
互為善知識
益友為伴
如是之人
乃可為說

眾生,這條大菩提道是很大的,光是一個人走,是不是很孤單呢?尤其是,我們若沒有帶領很多人來走,我們也無法上這條菩提道,所以我們要自愛,我們還要「敬愛他人」。我們一定要時時與眾生結好緣,所以我們自己要精進,同時也要「敬愛他人」,這樣「互為善知識,益友為伴」。

「如是之人,乃可為說」。有像這樣的人,心胸很開闊,我了解到的,我趕快和你們分享,我時時都要和你們結好緣,我不要為了一點點事情,就和你計較,希望我所了解的法,還能夠再和你分享。這樣時時與人結好緣,自然人家對我們說的話聽得進,轉他的心境,當我們的益友,當我們的好善友、伴侶。這就是我們用心。

聽法,我們要專心,沒有其他的方法。我們若要真正體會佛法,要真正回歸我們的真如本性,真如本性與天體宇宙,要能夠合而為一,總是一定要聽法。信解,要專心勤修,這是一定的。

當然,不是一生一世,就能修得完,我們必定要累生累世,這樣才是真正在修行者。路,不怕遠,不怕長,怕我們不肯起步向前前進。我們若能向前前進,自然我們慢慢接近佛,入如來的智德,就是智慧覺海。這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309《靜思妙蓮華》專心勤修清淨無礙(第716集)(法華經•譬喻品第三)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