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靜思妙蓮華》無疑無怖 信解解脫(第7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由於癡迷無有智慧,半覺不知不安疑怖,由有疑怖不生信解,信解不深不求解脫。」
⊙「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竊作是念:機中潛藏理性,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或深埋泥蓮中善種子,冥頑中竊作是念。
⊙此或是王,或是王等:謂波旬,乃魔王。今聞法說,尚疑魔作,況昔日乎。
⊙所說法相,二乘不解,小智薄德,雖身在法中,猶未曾見聞,便謂是魔,或魔徒輩。
⊙且如今開三顯一之時,舍利弗尚自狐疑:將非魔作佛,嬈亂我心耶?況復初成道時,設用大擬施小教,能不疑佛為魔?
⊙非我傭力得物之處:大乘法報,非是小乘得益之處,故云非我傭力得物之處。喻小機不能受大化也。
⊙貧里:喻但空諦理,不含萬德,或喻「四見」。「常樂我淨」之四顛倒,稱為「四見」之境。
⊙二乘之行只為自了,無化他之功德。
⊙肆力有地:喻偏空,稱於小智,或喻四見,稱於世智。
⊙地:是依止生長聖道之處。肆力:勤苦身心,用力修道。
⊙衣食易得:衣喻行、福行,食喻慧行。衣食易得,喻能得有餘涅槃,無漏衣食,或喻能得世間味禪。
【證嚴上人開示】
「由於癡迷無有智慧,半覺不知不安疑怖,由有疑怖不生信解,信解不深不求解脫。」
由於癡迷無有智慧
半覺不知不安疑怖
由有疑怖不生信解
信解不深不求解脫
我們要常常自問自己,我們已經是學佛了,也是在聽法,聽法,我們到底有很精進嗎?若是很精進,我們就能知道,凡夫本來就是癡迷,我們就是不甘願當癡迷的凡夫,所以我們才想要來修行。要修行,我們就要專心一志,真正要有信解。若沒有信解,我們的信心不深,常常都在半疑信中,這樣我們學佛,實在是徒然,白費的,枉費了人生時間。
在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那就是一位年輕人,他就是聽經,聽到人生,要跳脫人生很困難,人生想要解脫很困難,即使聽佛法,要能夠體會佛法,深心信解更難。就譬喻,譬喻如一塊木柴,木柴中間破一個洞,在大海中這樣漂浮,一隻盲眼龜在大海中游啊游,抬起頭來,正好鑽進木孔。這位年輕人他就想要試驗看看,木柴一直浮動,他的身體在水中一直游,大半天,光是要鑽入孔出來,就是鑽不出來。「原來,要得遇人身、適遇佛法,是這麼困難啊!所以我應該要趕緊即刻精進。」就這樣,這位年輕人,就這樣出家了,成為一位菩薩僧。雖然他是出家了,卻是樂於入人群中去,回來就是聽法,出去就是說法。這是在一段經文裡面的,一個小故事。
不過,開始學佛都是「急功」,希望看看能不能,現在我開始修行,我就能很有成就感。佛經一直一直提醒我們,是無數劫以來。而一劫是多久的時間呢?長時間,這個長時間是無法數計的時間。一百年增一歲,增到人壽八萬四千歲,(再從)八萬四千歲開始,一百年減一歲,減到人壽十歲;一增、一減為一小劫。想想看,光是一小劫,就這樣這麼多,無法去算數的年。而修行要經過了數十劫、要很長久的時間,無量數劫,才有辦法真正到達成佛;若要成佛,就是要那麼久。
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到底過去修了多久?我們也不知。總是不斷不斷乘著佛法,這樣一直傳下去就對了,總有一天,我們自己「上求下化」,向下一直結廣大善緣,向上不斷追求,佛法要入心。
在佛法中,還是「半覺不知」,自然心就會不安,無法安住心來,真正聽到佛法,還會疑怖。所以,既然安住在裡面,我們就要一心,不要有疑,一定要生出信解來。至少我們學佛,我們不會再造業,至少我們學佛,我們是行一切善,斷一切惡緣,所以我們應該要生出信解,不要「由有疑怖,不生信解」。
應該我們要趕緊即刻,要生出信解,信解要深,我們要求得解脫。不要不求解脫,要求得解脫。要解脫,什麼時候能夠解脫?每天我們都可以。每天都與人結好緣,布施、利行、愛語、同事,這樣每天都是平安過,每天歡喜心,這都叫做解脫。解脫了煩惱,增加了福緣,這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用很簡單的生活在佛法中。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窮子見父,有大力勢,即懷恐怖,悔來至此。」
窮子見父
有大力勢
即懷恐怖
悔來至此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像這樣,已經流浪在外面,好不容易才開始,接近父親的本家來,站在門外,看到裡面,他自己會害怕,所以「懷恐怖」。覺得這個這麼有勢力,氣這麼旺,自己會害怕。「悔來至此」,後悔怎麼走到這裡?心不安。
下面經文再說,「竊作是念: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傭力得物之處,不如往至貧里,肆力有地,衣食易得。」
竊作是念
此或是王
或是王等
非我傭力
得物之處
不如往至貧里
肆力有地
衣食易得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看了令人很慨嘆!來到富有的家庭中,反而害怕,寧願想再回去,回去那個貧窮的地方;就是無佛法等等,甘願要再去當凡夫。這真的是,人間都是這樣。
竊作是念:
機中潛藏理性
升則飛騰於
宇宙之間
隱則潛伏於
波濤之內
或深埋泥蓮中
善種子
冥頑中竊作是念
看,「竊作是念」,這意思就是說,「機中潛藏理性」,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這樣深藏埋覆著。
真如的本性,就是理性,它應該「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或深埋泥蓮中善種子,冥頑中竊作是念」,這是多麼強而有力。其實它被隱藏著。假如能讓它真如這樣啟發起來,就如釋迦牟尼佛覺悟了,他的心、腦、觀念,與天地宇宙而合一,大覺慧海在那個地方啟開了,所以與天地宇宙合一,這不就是有辦法,上到天地宇宙間了,「飛騰(於)宇宙之間」,真如本性與天地宇宙,合一起來了。
隱起來時,汪洋大海中,「潛伏於波濤之內」。潛伏著,無形無蹤,風若起,浪就很大,它的力量也有那麼大。這就是表達出了,我們人人本具有這個真如,但是被埋覆。所以,被埋覆在哪裡呢?「或深埋泥蓮中」的,「善種子」,就是我們的真如本性。就是「冥頑中」,還是讓無明這樣,一層一層埋覆著,明明看到佛法了,卻是「竊作是念」,還是隱覆著那分無明在,生起這念懷疑的心。
「此或是王,或是王等」。譬喻懷疑這個王,是魔王,波旬就是叫做魔王。學佛者聽到佛陀說,「人人能成佛」,自己還有懷疑,不太敢相信,「真的能成佛嗎?這到底是佛說的,還是魔王化身來說話呢?」就如那位貧窮子在門外看到,「這是不是國王,很有大勢力,我萬一被懷疑,是不是會將我抓起來?」與此相同的道理,所以以為是魔王。
此或是王
或是王等:
謂波旬乃魔王
今聞法說
尚疑魔作
況昔日乎
現在「今聞法說,尚疑魔作佛」,就懷疑,現在須菩提,已經隨佛這麼久了,但是他拿這樣來譬喻,他們在修小乘法時,若聽到大乘法,他們也是同樣有懷疑。
所以就是說很多的法,也用譬喻來說話,佛陀已經這麼用心說法相。法本來無相,能將法用形相來譬喻,用因緣果報,有形有相,這樣拿來說法,讓大家了解這個道理。但是「二乘不解」。
所說法相
二乘不解
小智薄德
雖身在法中
猶未曾見聞
便謂是魔
或魔徒輩
佛陀要說,已經過去說那麼多,說「有」談「空」,現在要告訴你們,「空」中有「妙有」,回歸真如本性就能成佛。但是,小智之人、二乘,不能了解。小智之人薄德,因為缺乏修行,所以就沒有德,所以無法了解。「雖身在法中,猶未曾見聞」,每天都在聽法,但是有聽和沒聽一樣,這樣所以無法起信解心,將佛法懷疑當作是魔。
二乘之人的根機就是,守在自己的小乘,獨善其身;小智之人,沒有那個福德,不想要來接受。所以,雖然在佛法中,與沒有聽到、沒有看到一樣;聽到、看到,自己也會起恐懼、煩惱的心。這就是業障,有「業」來障礙他的心,這就是煩惱覆蔽。
煩惱之力也很大,上也能騰至空中宇宙上去,有時候興風作浪起來,也是如波濤一般。其實,污泥中是含著,蓮花的善種子,卻是無明、惡,也是那麼大的力。
且如今
開三顯一之時
舍利弗尚自狐疑:
將非魔作佛
嬈亂我心耶
況復初成道時
設用大擬施小教
能不疑佛為魔
「今」就是現在。佛陀開始講法,四十多年已經過去了,現在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那就是「開三顯一」,已經沒有聲聞乘,沒有緣覺。其實小乘、中乘,歸納就是一大乘而已;沒有小乘、中乘,其實,小、中歸納為一,所以「開三顯一」。
過去是聲聞、緣覺、菩薩,現在收回來,人人皆是菩薩。這時候就是舍利弗,他還有懷疑,「是嗎?這是佛說的嗎?不是我心中的魔,這樣來擾亂我嗎?真的是佛說的嗎?不是魔來現身作佛嗎?是不是魔現相來擾亂我的心呢?」連舍利弗智慧第一,聽到《法華經》,人人可成佛,人人都是菩薩,他心中都懷疑了。
「況復初成道時」。佛陀初成道那時候,希望人人能與佛一樣,能夠體會到這個境界,不過,佛陀觀機,眾生是無法體會。所以,「設用」,「用大擬施小教」,用大法這樣轉變成,適應眾生根機,投眾生所能接受的教法,這樣施用小教。舍利弗這麼有智慧的人,都無法體會,「這樣真的人人都能成佛?我們有辦法嗎?」這就是懷疑。舍利弗都會這樣想了,何況現在的四位,他用「窮子」來譬喻,看到室內這位大長者,還有周圍圍繞著的人,所以他也會起懷疑。
所以「非我傭力得物之處」。自己認為,這不是我的力量有辦法做得到,這不是我有辦法得到的地方。
非我傭力
得物之處:
大乘法報
非是小乘得益之處
故云
非我傭力得物之處
喻小機
不能受大化也
所以這就是大乘法,法報身。大長者的德相與佛的德相,就是那麼的莊嚴。佛陀是已經修了多麼久,無央數劫,他所得到的這個法,是這麼豐富,很富有,現在人間,身相莊嚴,這叫做「法報身」。「非(是)小乘得益之處」,這不是小乘者能有辦法得到的,所以,「故(云)非我傭力,得物之處」。這譬喻小機無法受大化,小根機的人沒辦法。
所以,「不如往至貧里」,還是要再回到貧里的地方,貧困的地方,還是願意再這樣過著,流浪的境界。
譬喻空諦之理,「不含萬德」,一切皆空。最近一直告訴大家,既然都是「空」了,我就不要與眾生結緣,才不會因緣再牽絆我,「萬般帶不去」,又是業的因緣再牽引來。所以他們守在「空」理之中,所以「不含萬德」。
貧里:
喻但空諦理
不含萬德
或喻「四見」
「常樂我淨」
之四顛倒
稱為「四見」之境
因為不在人群中造福人群,沒有與眾生結緣,所以就「不含」,就沒有修萬德,這個善就沒有造。
「或譬喻四見」,很多的見解,就是「常樂我淨」,這種執常、執樂、執我、執淨,這種「四見」是顛倒。你無法力行菩薩道,起了顛倒心,以為這樣小小的解脫,就能永遠解脫嗎?不是。我們要解脫,佛陀告訴我們是大涅槃,不是生死的涅槃,是要大涅槃。但是小乘之人就是執於,只要不與人結緣、攀緣,這樣而已,所以,二乘,有「四見」之境。
二乘之行
只為自了
無化他之功德
「二乘之行只為自了」,自己(當)「自了漢」,所以「無化他之功德」。就是我們修小乘法,無法體會大乘法。
肆力有地:
喻偏空
稱於小智
或喻四見
稱於世智
所以「肆力有地」。若再回到貧窮的地方,隨我做,什麼都做得出來,都可以,沒有人拘束著。這是譬喻偏空小智,或者是「四見」,這種稱為是世智。光是有世智辯聰,無法真正得到佛的真理。
地:
是依止生長
聖道之處
肆力:
勤苦身心
用力修道
「地」是依止生長聖道的地方。「肆力」就是勤苦身心,用力去修道。只願意這樣而已,所以「衣食易得」,以為是這樣比較快,這就是我們人間顛倒。
衣食易得:
衣喻行、福行
食喻慧行
衣食易得
喻能得有餘涅槃
無漏衣食
或喻能得
世間味禪
顛倒的人生。我們要趕緊向前進,這種譬喻修福、修慧,我們一定要趕緊身體力行,要不然光是得到有餘涅槃,那是無漏,我們應該所要得的就是,「無漏」,無漏的智慧,有餘涅槃,所以我們必定要用心,不要貪著在,這種小乘的範圍。所以我們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