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一 4月 12, 2021 7:28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8980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1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一 4月 12, 2021 6:18 pm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教導行善叫做勸,制止行惡叫做誡,如來教法不離此;經藏屬勸行眾善,律藏屬誡防諸惡,論藏詮辯修證法。」
⊙「即遣傍人,急追將還。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爾時使者疾走往捉:時機會合,喻大乘法,明義顯露正直,用此赴機,疾趣急往教化勸誡菩提,亦能令彼疾入菩提。
⊙譬勸教缺緣機未熟,縱昔曾發大心,然廢久不憶,忽聞大教,無心意願,故驚愕,稱怨大喚。
⊙譬勸教缺緣機未熟,縱昔曾發大心,然廢久不憶,忽聞大教,無心意願,故驚愕,稱怨大喚。
⊙稱怨大喚:小乘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
⊙若勸煩惱即菩提,則大喚稱怨。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故云:稱怨大喚。
⊙我不相犯,何為見捉:喻我本不求大乘。
⊙即須菩提前所謂:「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不樂求大乘,何為用迫捉我」。故云: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證嚴上人開示】
「教導行善叫做勸,制止行惡叫做誡,如來教法不離此;經藏屬勸行眾善,律藏屬誡防諸惡,論藏詮辯修證法。」

教導行善叫做勸
制止行惡叫做誡
如來教法不離此
經藏屬勸行眾善
律藏屬誡防諸惡
論藏詮辯修證法

了解吧?我們讀經,經、律、論,這是我們修行,三項要了解的事情。我們一切,將佛說法,佛陀所說的法,累積起來就稱為「經」。經典就是在教導我們,行善的勸法之門,勸我們為何要行善,因緣果報,如是因,如是果,如是報,造善者得善報。「諸惡莫作」,所以就制止行惡,這叫做「誡」。「勸」與「誡」就是屬於經典,佛所說的教法,大小乘法通稱為「勸誡」,不離這兩項。

就在經典中有一段這樣的故事,那就是說過去有一個國家,有一位宰相,長年就是這樣有病痛,所以國王准他歸鄉養病。但是回到他家裡,病,一折磨下去也是很多年,很貴的藥也是這樣吃,幾年後,宰相家財用盡了,人也病而死了,慢慢這家庭就這樣中落了,母親也過世了。孩子才十幾歲而已,父母前後去世了,十多歲的孩子要怎麼辦呢?所以一直在流落,生活很窮困。

有一次就這樣想:「為了要維持生命,不如偷。」就想要去做賊。又想:「做賊,唉呀!很多貧困人的,生活都很窮了,我如果偷到他們的東西,是不是更窮?不行。」想一想,「不如,國王的財物寶貝很多,我若去國王宮內偷東西,對國王來說沒有損失。」於是他將自己裝扮得很威武的形態,用竹子插在筒子裡,彷彿就像有箭,這樣潛入宮裡去了。

進到宮裡,其實國王還沒睡,但是感覺到有人進到宮裡了,他也不敢作聲,就是這樣靜靜地來觀察這位,到底進來這個人要做什麼?原來是要東西的人。將國王的瓔珞、珠寶和衣服收拾了一包,收拾好之後,看到房間裡有一盆水,那時候很口渴,將這盆水拿來喝;想到這筒子裡,箭筒裡有土,他靈機一動,筒裡的土就拿來拌水,這樣喝下去。喝下去之後有一種感覺,有飽與滿足的感覺,那時候自己恍然大悟,這種塵沙之水,喝下去就會飽了,何況大地草與果,只要能飽就好了,何必流落來當賊呢?這是我父親在時,絕對不允許我做出這種事。在那裡自己很懺悔,就空手輕輕離開了王宮。

國王將他的舉動看在眼裡,看他是這麼柔順,這樣離開了,趕緊叫人去探聽,去跟蹤。跟蹤到他所住的地方,原來也沒有房子,原來就是在樹下石洞裡,就問他:「你是為什麼?」「本來想要當賊,來療治肚子的飢餓,但是喝一些水,拌一些沙土,這樣也能滿足,所以我都沒有偷東西,你不必來抓我。」但是,來的人就說:「不論你有沒有偷東西,你也要到國王的面前去表達。」所以這位年輕人,到國王的面前去了。

國王問他,他就從頭說起,「小時候,父母是這樣這樣教育我,我不應該在現在家庭衰落之後,做出這種行為。」國王聽了,坦白啊,這麼坦白的一位年輕人,一表人才,又是從小一直到少年時,都受到這麼好的教育,尤其是這麼的少欲,喝一盆水拌沙土,這樣也能滿足,這是一位賢人。所以國王很歡喜,「你應該繼承你父親宰相的位置。」

這一段故事就知道,人在一個環境中,往往會起心不規則,但是人性本善。「堂堂是一位宰相之子,怎能做這種事呢?原來人的生活這麼簡單,一杯水、一把泥土,這樣拌水就能飽了, 我也能活下去,我為什麼要做偷竊的事呢?」這念心起,他輕輕離開,這個動作讓國王很感動,這種知過能改,起心但是無犯,並沒有偷東西出去,及時改過,這就是人才。這就是「教」,平時就要教導;行善,這「勸」。可見這個孩子小時候,父母的教育,內心有這樣受教,不敢做惡事,已經有教誡在了。

「如來教法不離此」。如來的教法也是這樣,這是一切一切的經藏所屬,那就是勸行眾善。再者,律藏是屬「誡」,誡是預防諸惡,「不對的事情,我要趕快預防下來,不要去做;惡事我要趕快停止下來。」這就像律藏,律藏就是我們防非止惡。

論藏那就是「詮辯修證法」。這個法是佛這樣說,大家吸收之後,互相來研究,又自己的心得,將法,彼此討論等等,聽了之後能了解,這叫做「證」。我證明這個法對我的用途,讓我有什麼樣的感受等等,這就是「論」。所以,經、律、論,稱為「三藏」。

前面經文,前面己經譬喻窮子,已經來到長者的家門邊,看到裡面威風,他害怕,開始趕緊回頭要跑。長者看到孩子的身形了,孩子又跑掉了,趕緊叫人去找他,想要把他找回來。所以「即遣傍人,急追將還」,趕快去追他,去把他帶回來。

即遣傍人
急追將還
爾時使者
疾走往捉
窮子驚愕
稱怨大喚
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下面(經文)接著說,「爾時使者,疾走往捉。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出去的人,他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所以看到人就拉住,硬要把他拖回來。這位窮子,貧窮的孩子已經很受驚了,我現在要離開,被人抓住了,開始就很怕,「稱怨大喚」,在那裡大聲叫,「我不相犯」。「我只是在那裡站而已,我又沒做壞事,為何你們要抓我呢?」就這樣一直喊一直叫。

這就是表示時機會合了。父親找孩子,孩子幾十年後,慢慢接近父親所住的地方了。

爾時使者
疾走往捉:
時機會合喻大乘法
明義顯露正直
用此赴機
疾趣急往
教化勸誡菩提
亦能令彼疾入菩提

「機」就是表示,佛陀數十年的教育,就是要等待弟子的根機開闊,希望能契機,接納大法。看起來,已經慢慢在體會了,如舍利弗,如須菩提、目犍連、摩訶迦葉等等,已經開始在體會了,所以「明義顯露正直」。所以趕快叫人去抓,去把他帶回來,這就是這個法很直接,正直,而且「用此赴機」,很直接這樣就要去抓回來。

「疾趣急往,教化勸誡菩提」,這種趕快要去把他叫回來,這太過於直接。本來就是在小乘教中,忽然間要他們捨小就大,好像很直接。所以,「亦能(令)彼疾入菩提」。要趕快,讓他趕快,就是不只在小乘,獨善其身,要勸誡他們。

「勸」,就是你應該要,投入人群中去,要好好把你的煩惱斷除。你要真正入人群中,真正入人群,不受人群所影響到,這叫做「誡」。

所以「亦能(令)彼」,「彼」就是趕快遣人去帶回來,也就是法,直接說就是這樣說,你們過去修的小乘法,現在要回歸大乘法。就是這樣很直接,就是期待他們能「疾入菩提」。因為時間不多了,就是要趕快說,你要趕快入菩提道來。「菩提」就是覺,你應該要大覺悟,不是小覺,要大覺悟;大覺悟,還要成就有情,那就是菩薩道。所以才稱作,「爾時使者,疾走往捉」。「使者」就是菩薩。「疾走往捉」,那就是法很快、這樣很直接。這是譬喻。

「窮子驚愕,稱怨大喚」。「我不要啊!」這就是譬喻「勸教缺緣機未熟」,在勸教就是缺緣,根機也還未(成)熟。

譬勸教
缺緣機未熟
縱昔曾發大心
然廢久不憶
忽聞大教
無心意願
故驚愕
稱怨大喚

佛陀就是因為看這些根機,怎麼到現在還未成熟呢?機緣,大家還守在小乘呢?所以佛陀很著急,趕快要讓大家入菩提大道,直接要講:要好好行菩薩道。但是,機緣未熟,才讓這些孩子成為窮子,讓這些弟子還是法還未很豐富,還未真正具備一切生死大事,只是取著小生死而已,還未體會到,與大地眾生共生息,這種生命,大體還未能了解。所以「缺緣機未熟」。

「縱」,過去就是放縱他,因為過去這些,都有發過大心的人。每個人,開始要修行,這個壯志,絕對大家都很勇猛,慢慢就會這樣懈怠了。所以「廢久不憶」,已經荒廢掉了,這修行很強盛的心,慢慢一直荒廢了,已經忘記當初,我們是發什麼心來的。「忽聞大教」,忽然間聽到這個大教法,「無心意願」,聽到要入人群度眾生,「我就沒有這個心啊,我沒這個意願啊!」所以就表達有反抗的心,叫做「驚愕,稱怨大喚」。「稱怨大喚」,就是,小乘人,這二乘,就是聲聞、緣覺,這樣的人,「以煩惱為怨,生死為苦」。

稱怨大喚:
小乘以
煩惱為怨
生死為苦

因為煩惱,「我好不容易斷了煩惱,我往生時,就是入滅,我就不必再來人間了,為何要我再不斷回入娑婆,來度眾生呢?我苦啊!因為我不想要與眾生攀緣,現在叫我與眾生攀緣。」

這樣是攀緣嗎?不是攀緣。佛陀是要人人與眾生結善緣、造福業,要修福,福不俱全,你要如何能度眾生呢?你不能度眾生,你要如何開智慧?你不能開智慧,無福又無慧,要如何成佛呢?所以佛陀是要他,取大涅槃,是大生死,與天地宇宙生命體,合而為一,這不只是小乘獨善其身。

佛陀是要大家顧好這念心,不要去造惡,一定要行善,行善就是與眾生結好緣,造福人群。再更大的,名副其實,就是菩薩道。

所以「若勸煩惱即菩提」。

若勸煩惱即菩提
則大喚稱怨
若聞生死涅槃
則大喚稱苦
故云:
稱怨大喚

「勸、誡」二門,佛陀已經大開了,你如何止惡、你如何行善。這樣這個「勸」,「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在人群中,在人群中雖然芸芸眾生有煩惱,其實你的內心菩提道是明明了了,就不會受眾生將我們牽引去,我們有我們的道。「大喚稱怨」。那就是這些眾生,還未透徹了解勸化門,勸化的教育,還未很了解,他就會「大喚」,因為他不願意做,「稱怨」,「我就不要啊!」

「若聞生死涅槃,則大喚稱苦」。「我已經好不容易斷了小生死,這樣就好了,還要我入人群,無量生世,還要在生死中,所以這樣我叫苦。」來人間就是苦,但是他就是不透徹,他如果透徹,人群中有煩惱,但是「煩惱即菩提」,眾生的煩惱是增長我們的智慧;他沒有去了解這一點,所以他叫苦。

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喻我本不求大乘

「我不相犯,何為見捉」。我既然沒有做錯,為什麼?所以譬喻「我本不求大乘」。就是須菩提他前面所說的,「不生一念好樂之心」,我對大乘法,就沒有生出一分好樂的心,所以「我不樂求大乘」,為什麼要這樣強迫我去做呢?所以「我不相犯,何為見捉」。

即須菩提前所謂:
不生一念好樂之心
我不樂求大乘
何為用迫捉我
故云:
我不相犯
何為見捉

「我就不想要做這件事,你為什麼一定要我去做?」這是還沒覺悟之前,須菩提等,他們就是只顧自己的生死,沒有其他。

各位,發心,我們就是要發大心。我們入人群中,是在修福兼修慧,在人群中,我們能學到很多,如何教化眾生。所以有教,教導行善的勸,這叫做「勸門」,就是教育。用佛陀種種的經典,來勸導人人去行善。誡,就是「誡門」,誡的一道門,教我們如何不犯戒,教我們懂得如何斷除煩惱,教我們如何入人群,而不受人群污染我們,讓我們的心即是菩提之道。這就是佛陀的教育,所以雖然是說故事,其實裡面是含著,這麼充足的道理。所以大家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412《靜思妙蓮華》教化勸誡入菩提(第763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