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2《靜思妙蓮華》宿世資糧 修持悲智 (第838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今生福報先世資糧,由宿世積集持善根,過去生為福慧資糧,現法修習悲智善念。」
⊙「今於父所,大獲珍寶,並及舍宅,一切財物,甚大歡喜,得未曾有。」《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今於父所,大獲珍寶:即是今生遇佛,聞佛說方等般若,法華教大乘法會中。大獲珍寶:喻領知大乘六度萬行功德。
⊙一切財物:即長行所說「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今佛在法華經中,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所有權實,三乘一乘之功德法財,皆委付二乘人及一切佛子,故曰:一切財物皆是子有。
⊙甚大歡喜,得未曾有:得佛委付此四種一切財,是從來未曾有的,故甚大歡喜。
⊙四種一切財:約行說,一切自行化他功德,名一切財物。
⊙四種一切財:約理說,諸法緣起性空,是萬有真理,名一切財物。
⊙四種一切財:約教說,一切法皆入摩訶衍(大乘),名一切財物。
⊙四種一切財:約人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即無上財寶,故名一切財物。
【證嚴上人開示】
「今生福報先世資糧,由宿世積集持善根,過去生為福慧資糧,現法修習悲智善念。」
今生福報先世資糧
由宿世積集持善根
過去生為福慧資糧
現法修習悲智善念
開口動舌,舉步動足,無不都是在因緣法中。常常要記得,我們今生的福報,應該也是過去生所累積的資糧,因為過去生宿世有積集,不只是為善,又是恆持善根。我們平時說,看到為善,隨喜功德。隨喜功德雖然是很好,我們若能再力持,不斷累積善念功德;善根要很深,除了付出,還要堅持。過去生中有這樣的累積,今生就有福報。
福報不是一定錢很多,福報就是能夠遇到善知識,福報(是)能夠入人群中,有付出的因緣,還有聞法,這是真實的資糧,也是慧命的資糧。慧命的資糧,就是在過去生所結的緣,今生能會遇此因緣,所以說,「過去生為福慧資糧,現法修習悲智善念」。我們在今生聽聞佛法之後,我們要趕緊把握當下,要修行。
就如佛陀在世時,有一天,波斯匿王很虔誠,帶領了大臣來禮拜佛陀,又向佛陀請求,請求佛陀能夠接受他的供養,讓這些全國人民能見到佛,聽佛說法,了解佛法,能夠讓全民守持戒律,能得到全國平安。佛陀微笑,帶領著比丘群一千多人,去接受供養。
佛陀受供之後,在那個地方開始說法。這當中有二位,做小生意的一對朋友,一個聽得很歡喜,另外一位就這樣想:這僧團這麼大,好像牛車,佛如一頭牛,拉著這輛車到處要受人供養,這哪有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呢?
事後,二人離開了,走在國與國之間的交界,在一個小亭,涼亭的地方。起善念的這位小生意人,他還在回憶佛陀所說的法,而這位不敬的人,他的內心還是同樣不以為然,在那個地方開始身上帶著的酒,他就拿起來喝。就這樣喝醉了,如發狂一樣,這樣滾出涼亭外。忽然間,商隊駕著牛車,一群很快就這樣過去,因為很快,就一輛一輛輾過他,這個人無法全屍了,全身被碾碎了。
這位已經陶醉在佛法裡,醒過來時,才發現到他的朋友,已經受這群牛車輾得無全屍了。他看了很怕,他覺得:我若是回到家,鄉村裡,是不是會被人誤會,我謀財害命呢?就這樣不敢回到故鄉,開始流浪。
走過了國界,隔壁國的一個小國,那位國王沒有兒子,國王將要臨終時,就向他的大臣交代:「我若是往生之後,我這隻馬是神馬,牠會代替我選擇,牠若是看到人,雙腳屈膝,若是這匹馬向他跪下去,那個人就是能來傳承我的國家,料理國政、領導大臣的人。」就這樣往生了。他的大臣按照國王的囑咐,所以就牽著這匹馬外出去找。
正好這位聞法歡喜的人,他正好走到那個地方,這匹馬遠遠地向這個人走過來,到了他的面前,雙腳屈膝,頭叩在這個人的雙腳上。這群大臣看到了,就將這位小生意人請回國裡,成了國王。
這個國王自己也很惶恐:「我什麼都不懂,而且我只是一個做小生意的人,我何德何能坐在這個位置?」靜下來時,想:「我應該要去請教佛陀,我應該怎麼做,而我是什麼因緣,怎麼會遇到這樣呢?」
他面見佛陀了,虔誠恭敬頂禮,佛陀看了微笑:「因為你過去生中,所累積的福慧資糧。過去的愛心,善念的付出,堅持的道心不退,所以你今生此世聽到法,一念之間內心歡喜,修習這種悲智的心念,所以有福。」
佛陀就說:「心為法本,心尊心使。」就是說,心就是法之本,心若是起一念尊敬,心就能使我們往善的道路走。自然地,福,那就是「福樂自追」。你走到哪裡去,福就追到哪裡去。你帶領一個國家,領導國政,應該要保持你的這念心,自然群臣會擁護你,你過去就有這個因緣。
這是在佛典中的一段故事。所以,我們要了解因緣果報,今生在法中,我們聽到法,我們也是因為,過去有累積了這個緣。所以我們聽了,我們就要身體力行,把握因緣去付出。
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子念昔貧,志意下劣。」貧窮子雖然志意下劣,經過了父親的悲智,慈悲智慧,兒子找回來,循循善誘,所以已經「今於父所」,現在已經在父親的身邊,在父親所擁有的大宅裡面了。
今於父所
大獲珍寶
並及舍宅
一切財物
甚大歡喜
得未曾有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大獲珍寶,並及舍宅,一切財物,甚大歡喜,得未曾有」。這是父親傳給兒子的事業,與所有的財物,全都交付給兒子了。兒子忽然間得到這麼多東西,當然就歡喜了,產業這麼大,歡喜,「得未曾有」,過去不曾那麼歡喜過。
這與法相同。佛陀四十多年間殷殷善誘,很殷勤,循循觀機逗教,依照他們的根機來說法,從「四諦法」而「十二因緣」,而「六度」,這樣依次序;從「阿含」而「方等」,一直到「般若」、一直到「法華」。《法華經》。現在靈山會上,佛陀開始講說大乘法,在這大乘法華會中來講法,所以這就是「大獲珍寶」。
今於父所
大獲珍寶:
即是今生遇佛
聞佛說方等般若
法華教大乘法會中
大獲珍寶:
喻領知
大乘六度萬行功德
佛陀將法,法華會將成佛之道,完全向大家說。成佛之道從哪裡來?就是要先了解大乘六度萬行,去累積。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這六種分析到底是「萬行」,那就是隨順眾生所有的苦,眾生無量,苦無量,八萬四千煩惱,要用八萬四千法門去度。芸芸眾生有多少苦,菩薩就要用種種的悲智方法,去投入人群,去度化眾生,所以「六度萬行」。
一切財物:
即長行所說
今我所有一切財物
皆是子有
先所出內
是子所知
「一切財物」,就是長行文這個時候這樣說,「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先所出內,是子所知。」
就是說,法,人人本具有,人人都有一個真如本性,人人都有與佛同等的智慧。「皆是子有」,這些東西本來就是兒子有的,而這些法本來就是,眾生人人本具,人人所有的。
所以「先所出內」,就是緣起與性空。緣起,那就是常常說的,就是眾生有苦,「菩薩所緣,緣苦眾生」,就是「緣起即出,性空即入」,所以這叫做「先所出內」。
「是子所知」,本來人人本具佛性。《三字經》也這樣讀:「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我們人就是那個念偏差了,這種無明、惑,遮蓋了我們,所以讓我們無法,去為人,大眾,為天下眾生想,所以就比較自私了。其實人人本具,人人都有這個力量。
所以「今佛在法華經中,開權顯實」。現在來到《法華經》這個時候,就是過去用人事物,來譬喻真理法。所以「開權」,將故事說開了,就是法,我們要用心去體會,所以叫做「開權顯實」。說真理,看不到、摸不到,無法體會,所以就要用故事,人、物、事,有相、有形來告訴我們,譬喻真理。
所以讓我們「會三歸一」。說起來是三乘,小乘、中乘、大乘,其實我們現在要將三乘合一,叫做「會三歸一」。
今佛在法華經中
開權顯實
會三歸一
所有權實
三乘一乘之
功德法財
皆委付二乘人
及一切佛子
故曰:
一切財物皆是子有
佛陀是大覺有情,我們現在學佛,要學成為覺有情人;不是獨善其身而已,天下眾生我們都要關懷。所以小乘、中乘歸為一大乘。
所以「三乘一乘之功德法財」。修三乘行,就是去除煩惱;修善行,這都是法財。「皆委付」,這些法,佛陀全都教出來了。「二乘人及一切佛子」,二乘人就是聲聞、緣覺,一切佛子就是修大乘行的菩薩,叫做一切佛子。這樣就是「一切財物」,全是子有。
甚大歡喜
得未曾有:
得佛委付
此四種一切財
是從來未曾有的
故甚大歡喜
「甚大歡喜,得未曾有」。已經了解佛陀的心意,入佛的心宅,所以得佛委付這四種一切財,是從來未曾有的。什麼叫做四種財物呢?
四種一切財:
約行說
一切自行化他功德
名一切財物
那就是以「行」,以我們修行來說,就是一切自行化他的功德,名為一切財物。
所以我們要身體力行。我們若受法之後,我們若能身體力行,一面修(行),德就成就了,慧命增長;慧命增長就是一切財,就是「行」的一切財。
四種一切財:
約理說
諸法緣起性空
是萬有真理
名一切財物
若約「理」來說,是諸法緣起性空,就是萬有的真理,名叫做一切財物。
所有的法,天地萬物,人間一切的法,沒有離開緣起性空。人間五濁惡世,因緣已經生起了;我們過去所修,累積的行,現在的法也在我們的面前了;眾生苦難,菩薩要發心去投入,去付出,這是諸法緣起。
我們一方面行菩薩道,一方面還是一定要聽法,愈了解,才有辦法體會到,佛法在我們的行中,行中有法,這樣才是悲智雙運。這就是道理,道理就是「諸法緣起性空」,是萬有的真理,所有的真理,這也是叫做一切財物,在我們的慧命,叫做「法財」。
四種一切財:
約教說
一切法皆入
摩訶衍(大乘)
名一切財物
若是約「教」,就是一切法皆入「摩訶衍」。「摩訶衍」叫做大乘法。一切的法,我們所受的教法,我們是受大乘法,大乘法就是在一切緣起,進出,我們全都要知道,「一切緣起性空」,要付出,要修行,這就是大乘法的教育。
四種一切財:
約人說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佛性即無上財寶
故名一切財物
第四約「人」來說,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即無上財寶」,所以「名一切財物」。
前面的長行文就是這樣說:「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我有的,兒子也都有。佛有這樣的真如本性,本性、法、智慧,眾生人人也同樣有這樣的本性,這樣的真如智慧,人人都有。這就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無上之寶,就是我們的慧命。
在這四種教育中,我們要身體力行。希望我們學佛要懂得用心,我們就是在法入心,行在法中。就如剛剛說的故事,《(法句)譬喻經》裡面,這樣的一段經文,只要你過去生有累積這樣的福,今生遇到這樣的法,聽到這樣的法,一念心歡喜,這樣如影隨形就得福報,還能夠為人群去付出。同樣的道理,所以我們聽法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