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四 6月 03, 2021 9:39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四 6月 03, 2021 10:29 am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 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佛所教正道之根本,信解為道元功德母,能長養一切諸善法,聞法入心源契真如。」
⊙「佛亦如是,知我樂小,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佛敕我等,說最上道:最上道即空慧般若,更無過上;意謂當時般若會上,佛教導我等,說無上道,能修習此者,當得成佛。
⊙說最上道:說二道、五菩提之大乘菩薩道,此乃由發心至成佛的必經過程,名為說最上道。
⊙二道:難行道、無漏道。難行道:修難行而求佛果之法,謂在此娑婆世界,欲修六度萬行而以成佛因道種,此法難行,故謂之難行道。
⊙無漏道,是無煩惱及清淨之道法,如三乘行人在見聞真理以後而順著真理起修的一切行法是。
⊙五菩提:一、發心菩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大乘心。二、伏心菩提,制伏煩惱而行諸波羅密。
⊙三、明心菩提,觀察諸法而行般若波羅密。
⊙四、法忍菩提,於般若波羅密中得方便力,故得無生法忍即慧性。見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名無生法忍。
⊙五、無上菩提,坐於道場,斷塵沙惑無明煩惱之緣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五菩提:發心菩提、伏心菩提、明心菩提、法忍菩提、無上菩提。
⊙修習此者,當得成佛: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名為最上道。

【證嚴上人開示】
「佛所教正道之根本,信解為道元功德母,能長養一切諸善法,聞法入心源契真如。」

佛所教正道之根本
信解為道元功德母
能長養一切諸善法
聞法入心源契真如

這向我們大家再次提起,佛所教法,無非就是正道法。常常都向大家這樣說,「信為道元功德母」。道,我們要如何能入道呢?我們要信解,有信、有解。不是只有人家這樣說,我們就這樣聽、這樣信,其實,聽了之後,我們還要聞思修。

聽了之後好好思考,這個法是不是正確?正確的道理,我們要把握當下,要立即身體力行。這種聞思修,這才是我們能走這條路的元氣。身體力行必定要有這股氣,這個氣力助我們向前走,而這個氣力,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精進。精進若沒有元氣,很快我們就懈怠了,就失去了向前前進原本的氣魄。道元就是走這條路的元氣,所以我們這條正道,我們要很用心走,這就是我們的根本,而這個根本就是要從信解中來,所以叫做「信為道元功德母」,能「長養一切諸善根」。

我們懂得如何修行,懂得選擇,選擇該做的,我們要認真;不該做的,我們要立即棄捨。所以說,棄捨煩惱也要勇氣,也要有這分的氣魄,才有辦法去除煩惱。就如我們說,「你要戒菸、戒酒,也要素食。」這這麼簡單,不過有的人就是很困難。「修行是很好,但是叫我素食,這有比較困難。」「加入慈濟的菩薩團體是很好,不過要我不抽菸、不喝酒,這也有比較困難。」所以這就是氣魄還不夠,因為這樣,這個功德無法產生出來,煩惱無明還在,就是叫做沒有精進心,沒有精進心就是沒有氣魄。

(戒)菸與酒,素食,就是不要為了口欲來食,吃眾生的命。其實現在大家都知道了,大地受污染了,空氣受污染了,除非大家就是茹素,可以減少飼養動物,這樣(素食)人口增加、減少動物,來做個平衡,要不然這顆地球真的是超載了。所以,沒有人有辦法能願意,人人下定決心,在生活中茹素,在生活中戒菸酒,讓身體較健康一些。若能從食欲減少,戒除,這也就是戒除了,煩惱無明的根源。煩惱無明的根源若不除,在人間就是危機。

這源頭從何來呢?所以,人類應該要聽法入心,要自己自我檢討,光是一個口欲、一個習氣,不肯改,這樣就是累積很多惡法,累積很多無明煩惱;無明煩惱不改除,善法就無法產生出來。

所以「聞法入心源」,聽法,我們要聽入內心,才能夠「契真如」。我們的心,才能與佛心、真如本性互相契合起來。

所以,修行實在是很簡單,只要我們自己的心念一轉,惡法、無明習氣趕快斷除,就是善法現前。精進,這股元氣就提起來,沒有那種「無法度」,絕對「有法度」,法若度入心,就是契真如,我們的真如就啟動起來了。

所以前面的經文說,「佛亦如是,知我樂小,未曾說言,汝等作佛,而說我等,得諸無漏,成就小乘,聲聞弟子。」

佛亦如是
知我樂小
未曾說言
汝等作佛
而說我等
得諸無漏
成就小乘
聲聞弟子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因為弟子還是守在小乘,所以佛陀就還未開始說,所以「未曾說言」,還沒有開始說,「汝等作佛」,還沒有這樣直截了當告訴我們,很坦白告訴我們,我們都能成佛。是這樣循循善誘,隨我們的根機來教育。

眾生的根機不整齊,有的人若聽了,生起傲慢心,這傲慢心若起,自然他就散漫了,或者我慢,若這樣,懈怠墮落,或者是造作很多業力,所以還不能向他說這個大乘法。「而說我等,得諸無漏」,就是這樣說,我們要修行,能夠修得證果。所以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是看你斷煩惱的階段,你到底斷到什麼程度。

佛陀就是按照,我們的根機給我們法,讓我們慢慢斷煩惱。斷了煩惱叫做「無漏」。,所以「成就小乘,聲聞弟子」。所以斷少分煩惱,那就是聲聞;斷中分煩惱,那就是緣覺。

下面這段(經)文再說,「佛敕我等,說最上道,修習此者,當得成佛。」

佛敕我等
說最上道
修習此者
當得成佛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到現在「般若」也過了,現在是法華會時了。「般若」就是說,人人應該要開啟這樣的智慧,來到「法華」時,就開始要為我們授記了,為弟子授記,要告訴我們,人人都可成佛,人人本具佛性。

佛敕我等
說最上道:
最上道
即空慧般若
更無過上
意謂當時般若會上
佛教導我等
說無上道
能修習此者
當得成佛

所以在這裡「佛敕我等」。「敕」就是教敕,比「教」再強一分力量。所以教敕我們,那就是「說最上道,修習此者」。若能修習善法,戒除你的無明。「敕」就是警告,除了教育,還警告我們;一方面修善法,一方面要預防不要再犯錯,這叫做無上道。

「最上道」,就是空慧般若。我們要有這樣的程度,要空,空掉一切執著、煩惱無明,這叫做空慧。「般若」就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智慧,這就是真智慧。智慧到了真空的程度,這叫做空慧般若。真空,空掉一切習氣,空掉一切煩惱,空掉一切無明,完全去除(煩惱)的智慧。「更無過上」,意思就是說,大家己經在最上道,空慧般若是最高無上的智慧。這個法是在般若會上,佛陀已經教導我們了。

「能修習此者,當得成佛」。我們人人若能這樣修習,人人都可成佛。這是在般若所說的智慧。「般若會」,現在在「法華會」就告訴我們,「你若能這樣做,能這樣修,人人都可成佛。」

說最上道:
說二道、五菩提之
大乘菩薩道
此乃由發心
至成佛的必經過程
名為說最上道

所以「說最上道」,「說二道、五菩提」,什麼叫做「二道」?這都是大乘法,這種菩提,五種菩提,大乘菩薩道,這就是「(由)發心,至成佛的必經過程」,「二道」「五菩提」,這就是修行過程必經的路,所以叫做「最上道」。

二道:
難行道
無漏道
難行道:
修難行
而求佛果之法
謂在此娑婆世界
欲修六度萬行
而以成佛因道種
此法難行
故謂之難行道

什麼叫做「二道」?第一是難行道。難行道,那就是「修難行而求佛果之法」。修難行,明知這是難行道,但是我們還是難行能行,所以為求佛果之法,這個難行道。也就是說在這個娑婆世界,我們要發心,既然修學佛法,明明知道「娑婆」,叫做「堪忍世界」。修小乘法的人是害怕再來娑婆,他很畏懼娑婆,所以他們要獨善其身,不願意再來。

但是要成佛,一定要有這分心,要難行能行,這種「道」就在在娑婆世界修的,我們要修「六度萬行」,「以成佛因道種」,我們要在人間培養成佛的道種,所以布善種子。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在「六度萬行」,很多種方法,如何自修,如何啟發人人來同修,我們自己自我、利他,來培養這菩提種子。

這個法實在是很難行,救人很累,不過,我們若不去做,眾生是不是受苦難很苦呢?所以要發心啊!我們一發心,雖然是很辛苦,卻能讓眾生平安度過困難。這個法雖然是難行,不過我們也要能行,身體力行,所以這叫做「難行道」。這是「二道」之一,我們(當)菩薩必行的道路。

二、無漏道
是無煩惱及
清淨之道法
如三乘行人
在見聞真理以後
而順著真理起修的
一切行法是

第二,就是「無漏道」。「無漏道」是無煩惱,我們已經將煩惱都去除了。這「無漏道」,就是無煩惱及清淨之道法,如三乘行人在見聞真理以後,而隨真理起修一切行法,「一切行法」,就是叫做「無漏道」,這就是第二。

五菩提:
一、 發心菩提
為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而發大乘心
二、 伏心菩提
制伏煩惱
而行諸波羅密

「五菩提」呢?一,就是「發心菩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種大乘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第二,「伏心菩提」。我們要伏心,降伏我們的心,不要再起心動念,降伏我們的煩惱,行種種波羅密,就是「度」。

「波羅密」就是到彼岸,度我們的凡夫心到聖人的境域。這一定要自己自我降伏,讓我們的心不要一直起心動念,道心不要退,這叫做降伏心,「伏心菩提」。

三、 明心菩提
觀察諸法
而行般若波羅密

第三,是「明心菩提」。我們的心要很明朗,「觀察諸法,而行般若波羅密」。

我們要觀察,要細思,聞思修行。我們要細細思考,要聽了之後要好好思考,這叫做明察,「明心菩提」。我們要是非分得清楚,這叫做「觀察諸法而行」,有所可行,有所不可行,這就是我們要懂得分別。行般若波羅密,用這樣來度凡夫,而成為聖人的境域。

第四,是「法忍菩提」。就是用般若波羅密中得方便力,用不同的方法如!去救拔眾生,就要發揮方便力。「故得無生法忍」。

四、 法忍菩提
於般若波羅密中
得方便力
故得無生法忍
即慧性
見法無生
心智寂滅
堪受不退
名無生法忍

因為眾生多,苦惱很多,我們要如何在人群中,種種的考驗,我們有辦法忍過去,這種無生法忍,就是慧性。一切都清淨了,不受周圍再困擾我們的心,誘惑我們的心。

所以「見法無生」,一切法已經在我們的內心,已經是「真空妙有」了,所以「無生」,就真空了。所以「心智寂滅」,心與智,我們常常都很清淨,很穩定,沒有起伏。

五菩提:
發心菩提
伏心菩提
明心菩提
法忍菩提
無上菩提

我們前面有調心、伏心,這時候就是「法忍菩提」,所以「堪受不退」,能堪得受娑婆世界這種難行,我們才有辦法能行,要有這種無生菩提,才能堪受,(有)不退轉的心,所以叫做「無生法忍」。

第五是「無上菩提」。是「坐於道場」,我們要安穩坐在道場裡,也要入眾生中去,結諸善緣,但是不是攀緣。所以我們要能,「斷塵沙惑無明煩惱之緣習」,就是要斷除很多眾生我們去攀,攀著、去染,染著眾生那種無明煩惱的緣,我們不會去攀緣,不會染著這樣的緣,這樣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就是我們修行的目標。

五、 無上菩提
坐於道場
斷塵沙惑無明煩惱
之緣習
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

五種的菩提,大家要記住,好好地用心,若能這樣,就「修習此者,當得成佛」。大家能這樣修習,就能成佛。

修習此者
當得成佛:
佛說一切眾生
皆有佛性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
名為最上道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我們常常在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就是佛,「是心作佛」,這叫做「最上道」。

各位,修學佛法,說起來也很簡單,不過我們要發大心,難行能行,在難行道,我們一定要願意去付出,要不然,我們學佛永遠都是原地踏步,永遠我們都是凡夫。凡夫只要除掉習氣,自然就回歸到正道的根本,我們聞法入心源,自然就能契妙真如法。所以需要大家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603《靜思妙蓮華》信解聞法源契真如 (第840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