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1《靜思妙蓮華》勤受教化 報佛之恩 (第85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佛所教化慇實勤受持,得果乃佛所教化為因,因核果海真得道不虛,心不負教誨報佛之恩。」
⊙「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謂佛昔所以見捨我等於大乘之外者,以觀知我等心樂小法故。
⊙以是在般若會中不勸進我等所轉之法,說於我等有成佛之實利。
⊙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如來導師,見捨,觀我心故:觀察我等樂著小法,心行獨善故。
⊙初不勸進,說有實利:都不發言,勸勉策進,說修持有實利。
⊙功德:內修自利曰功,外行利他曰德。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以方便力,柔伏其心,然後乃付,一切財物。」《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如富長者,知子志劣:大覺如來心,知眾生意志願力劣弱。廣大無際之智慧,通達一切眾生心念。故云:知子志劣。
⊙以方便力,柔伏其心:謂應眾生於現世中,親近成為善友知識,聞其善巧,以方便力說法,柔伏其心,遂發菩提願心。
⊙然後乃付,一切財物:如彼長者,先調子心,後付財物。
【證嚴上人開示】
「佛所教化慇實勤受持,得果乃佛所教化為因,因核果海真得道不虛,心不負教誨報佛之恩。」
佛所教化
慇實勤受持
得果乃
佛所教化為因
因核果海
真得道不虛
心不負教誨
報佛之恩
二千多年前,佛陀的教育,現在二千多年後的法,用在我們現世時代,我們要很用心珍惜。
之前那段經文那就是說,「得脫三界,苦惱之患,住最後身,有餘涅槃,佛所教化,得道不虛,則為已得,報佛之恩。」
得脫三界
苦惱之患
住最後身
有餘涅槃
佛所教化
得道不虛
則為已得
報佛之恩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修行就是要用心。三界之內,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在我們凡夫就是在欲界中,為了欲念,複製了無量數的煩惱。所以我們要知道,一念心貪念起,那就是很多煩惱門都開了,造成了我們在五道四生輪迴不斷,苦難偏多。
有的人,佛陀的時代隨佛修行者,認真聽佛說法,但是他們就是在小乘法中,從苦集滅道、十二因緣法,很用心要如何才能去除煩惱,卻都是獨善其身,取得「有餘涅槃」。他們說這是佛陀所教育的,我們就是依教修行,所以「得道不虛」,確實自己感覺斷除煩惱,與人無爭,與事無爭,與世無爭,一切煩惱斷除了,他們覺得心安自在,覺得這樣就是在報佛恩了。
所以「佛所教化慇實勤受持」,他們覺得佛所教化的,我們已經很用心了,很殷實,很用心,很勤在精進、在受持,所以「得果乃佛所教化為因」。今天能得到這個果,修因得果,能夠了解苦集滅道,這是佛陀教育我們的,種下這顆種子為因。
「因核果海,真得道不虛」。一顆種子落(土)來,好好地修,一顆種子就有很多很多的成果。小乘學者他們就是這樣,陶醉在小乘法之中,他們覺得這樣他們得果很多了,所以就不想要,再進一步入人群,教化眾生。他們覺得「真得果不虛」,這樣一顆種子給我們,我們就能開花結果,這麼纍纍的果實,我們這樣足夠了。
「心不負教誨報佛之恩」。佛陀,您這樣教我們,我們也這樣認真修行,所以我們也已經報佛恩了。當然,佛陀就是很期待,弟子能老實修行,好好聽法,了解道理,但是佛陀更期待弟子能修行,獨善其身不夠,每個弟子若再「一生無量」,一個人肯發心,就能再去教化更多人。這是佛陀最期待,所以佛陀要他的弟子,不只是獨善其身,希望他們還要兼利他人。
所以前次的(經)文,經文中開始這樣說,「我等雖為,諸佛子等,說菩薩法,以求佛道,而於是法,永無願樂。」
我等雖為
諸佛子等
說菩薩法
以求佛道
而於是法
永無願樂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我們大家對法,佛陀所說的菩薩法,我們並沒有很大的興趣,「永無願樂」。不願意投入人群,不願意再攀緣,所以都是守在自己的,這種小乘法中。
所以,佛陀要訓練我們,要訓練我們好好地,斷煩惱,入人群,在人群中不受人群影響,這才是真正成佛之道。看到這麼多人投入人群,連監獄裡,都有慈濟人進去感化他們,去帶他們讀書會,教他們如何演繹入經藏。看到屏東,一梯次、一梯次的受刑人,他經過慈濟人的感化、淨化之後,出來了,就會來說:「感恩啊!就是因為接觸到很多的法,又了解了因緣果報。」
他們甚至現在也還有人說,他還有十年的刑期,但是他參加入經藏演繹,在監獄裡面,「無量義經(偈頌)」的演繹,他了解道理了,他發願,他雖然還有十年,他希望在監獄裡,要變成道場。不只是:我聽音樂很歡喜,我學手語很歡喜,我能這樣一場很整齊,來演出「無量義經(偈頌)」,將經文入心,表達出來。他們最重要的就是,淨化了他們的心。
有的人減刑,假釋出來了,他們現在就只要,每天去報到一下,但是他們能自由在外面,做事業、做工等等。回家讓父母、讓妻兒,都是很感動,看到他的改變,回家之後,那種完全換了一個,清淨的新人回來。現在再認識人生,重新做人。
看,像這樣,佛法若能在社會,普遍去播善種子,人人轉惡為善,轉小為大,從小乘法,變成了大乘法,入人群造福,人群中修智慧,如果能夠這樣,這世間就是淨土。所以說,諸佛出現人間,是無始以來已經多少了,但是每尊菩薩來人間,就是說菩薩法,也有很多人願意隨佛修行,以求佛道。但是小乘者對這種菩薩法,就沒有很大的興趣,多數是獨善其身。
所以下面接下來,這段(經)文再說,「導師見捨,觀我心故,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導師見捨
觀我心故
初不勸進
說有實利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開頭,導師看到我們這樣,這幾十年來的修行,都一直是獨善其身,所以「導師見捨」。這個「見捨」不是把他們放棄,只是他們都守在小乘法。佛陀說法是平等,發大心的人聽到大法,就能感受、發心。但是,他們也是在那個地方聽,感覺這些,佛不是在教導我們,是在教導居士,在社會的人人,在人群中去利益人群,這與我們修行者無關。所以,導師的教育,我們的根機還無法接受,我不接受就是「捨」,我捨掉大乘法,導師也沒有積極勸我們,一定要修大乘法,所以叫做「導師見捨」。
這個「見捨」,在修行者本身,他捨去這個大法,覺得佛陀說利益人群,是在人群中的人去利益人群,和我們已經脫離人群,修行者無關,所以他捨大乘;這是小乘者捨大乘法。佛陀看到這些弟子,對大乘法不樂求,所以佛陀也不勸進,他也沒有很積極勸他們,沒有告訴他們有什麼利益,所以「初不勸進,說有實利」。這是導師看時機還未到,因緣還未成熟。
謂佛昔所以
見捨我等
於大乘之外者
以觀知我等
心樂小法故
就是這樣,看我們大家只樂小法,不樂大法,是我們自己的根機還很小,還未發心,所以佛就沒有勉強我們,要行大乘法。
以是在般若會中
不勸進我等
所轉之法
說於我等
有成佛之實利
以是在般若會中,不勸進我等所轉之法,說於我等,有成佛之實利,所以在般若會,就是要讓大家開大智慧,說盡了眾生一切的事物,知道時間空幻,無形無蹤,但是人、事、物的變遷,是不斷變遷無常,生滅不住。這就是在般若會上,不斷讓大家清楚。所以大家清楚,只是知道,「我知道了,一切都是空,有的東西是變遷,到頭來就是生滅不住。」他們所了解的「般若」,只了解到這樣,還沒有向前進的意思。所以,佛自然就,「不勸進我等,所轉之法」。我們(修)的法就是這樣,都是在小乘中,所轉的法輪就是小乘法。
「說於我等,有成佛之實利」。佛陀還沒有向我們說,我們一定會成佛。因為我們自己,也還沒真正有興趣要成佛,所以佛陀就沒有向他們證明,「你們能成佛」。
所以,下面的經文,「導師見捨,觀我心故。」
導師見捨
觀我心故:
如來導師
見捨
觀我心故:
觀察我等樂著小法
心行獨善故
是「如來導師,見捨」,已經看我們這樣,都一直守在小乘,所以「觀我心故」,已經把我們的心都看透了,觀察我們大家「樂著小法,心行獨善」。這是佛陀已經看透了我們的心,看透了我們獨善其身,所以「初不勸進,說有實利」。
初不勸進
說有實利:
都不發言
勸勉策進
說修持有實利
既然我們的心還未擴大,不願意去利益他人,這個心念還未生起,所以佛陀就不勉強,不勸我們要向前進,說我們也能成佛的道理。所以佛陀還是保守著,所以「都不發言,勸勉策進,說修持有實利」。佛陀就是不勸勉我們。
自己不精進,怪佛陀不勸我,這實在也有一點不公平。佛陀一直在說,但是他認為這是社會人的事情,人群中的事情,在人群中的人去利益人群,而我是已經出離人群的人,所以就不願意投入。是我們自己這樣,不是佛對我們有分別,教法也是一樣。
所以「(說)修持有實利」。當然修持絕對有實利。
功德:
內修自利曰功
外行利他曰德
功德,內修自利叫做「功」,外行利他叫做「德」。我們一定要自修自利,真正的自利是自己要自愛,不要再去造無明的業。我們要守清淨心,我們更要開闊心胸,利益他人,這叫做外行。外行就是利他,叫做「德」。我們內修叫做「功」,外行叫做「德」。內修要去除煩惱,外行就是入人群造福,從人群中得來智慧,這才是真正學佛的目標。
如富長者
知子志劣
以方便力
柔伏其心
然後乃付
一切財物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這段(經)文就是這樣說,就如富長者,就像這位長者在帶這位貧窮子,其實是自己的孩子。佛陀在帶弟子,他也是像在教育,自己的孩子一樣,循循善誘。
如富長者
知子志劣:
大覺如來心
知眾生
意志願力劣弱
廣大無際之智慧
通達一切眾生心念
故云:知子志劣
所以「大覺如來心,知眾生,意志願力劣弱」。眾生的願力實在很微弱,經不起一點點的磨練,他就只要獨善其身,不願意給別人,這種還是貪功德。但是,不願意付出,有功而無德。只修自己內心去除無明,就如貧窮子只是在那裡,去除垃圾,但是對這個寶藏他沒有希望,只想去除垃圾而已,這是「意志下劣」。
「廣大無際之智慧,通達一切眾生心(念)」。因為佛陀他的智慧,是廣大無際的智慧,是通達一切眾生的心念。因為眾生的心念還是這麼微弱,你若用較強的法,可能會斷了他的善根,所以他就要慢慢來,用這種膚慰的方式來引度眾生。所以「知子志劣」。大富長者了解這些孩子的根機,實在是很微劣。所以,「以方便力,柔伏其心」,才用「四諦」、「十二因緣法」慢慢調教。
以方便力
柔伏其心:
謂應眾生於現世中
親近成為善友知識
聞其善巧
以方便力說法
柔伏其心
遂發菩提願心
「謂應眾生於現世中,親近成為善友知識」。在現在和他如像朋友一樣,亦師亦友,慢慢做他的善知識來牽引他。所以「聞其善巧,以方便力說法」,就用種種善巧方便。就如譬喻,前面譬喻火宅,譬喻大白牛車,譬喻貧窮子等等的方法,這樣循循善誘,用「柔伏其心」,慢慢來用柔軟的方式來幫助他,希望他能漸漸發菩提心,立菩提願。這就是教育眾生很辛苦。「然後乃付,一切財物」。
然後乃付
一切財物:
如彼長者
先調子心
後付財物
像這樣慢慢誘引,那位長者就是先調伏,那位貧窮子的心,循循善誘到他願意接受,父親才開始召集很多人,向大家宣布:「這個是我的親生兒子,我所有的財產都是我兒子的。」付一切財物。
各位,學佛,我們一定要很用心,來體會佛陀所教育的。佛陀的教育,我們要願樂,要發心立願,歡喜心來接受菩薩道。佛陀要我們「一生無量」,人人入人群去度眾生。眾生可以度,看到現在再怎麼迷失的眾生,只要你有方法給他,他一定會去迷入悟,這不是不能教的。所以我們人人對自己有信心,對人人也要有信心。所以我們必定要時時多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