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二 6月 15, 2021 11:14 pm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二 6月 15, 2021 11:43 pm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佛教導眾生轉迷為悟之大恩,世尊宏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轉凡得入大聖道法。」
⊙「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天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世尊大恩,以希有事:佛常教導眾生棄無明轉迷入悟之大恩,故云: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
⊙佛大慈大悲,憐愍教化,為眾生所作利益——時長、處廣、心勤、行滿、苦己利人,恩深如海。
⊙昊天之恩,蓋在於此,故曰:「無量億劫,誰能報者」。
⊙世尊一代教化,莫不皆大恩,以希有事。始自華嚴大法擬宜直指明心見性,奈何我等若聾如啞,辜負大恩。
⊙世尊大恩者:一、佛始立慈悲,拔六道苦,與四聖樂,普十法界,入四弘中,此如來室恩。
⊙二、如來行菩薩道,示教利喜,曾教我大乘,雖復中途忘失,智願不失,如來室清涼溫暖,大慈與樂恩。
⊙三、眾生遭苦,視父而已,佛伺察其宜,如犢逐母,備行六度,以利眾生,如來室遮寒障熱,大悲拔苦恩。
⊙四、佛成道已,應受寂滅無為之樂,而隱其神德,用小根所樂法,五戒十善,冷水灑面,令得醒悟,是佛衣遮貪欲熱恩。
⊙五、示老邁,方便附近,與一日價,是佛衣除見寒受暖恩。

【證嚴上人開示】
「佛教導眾生轉迷為悟之大恩,世尊宏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轉凡得入大聖道法。」

佛教導眾生
轉迷為悟之大恩
世尊宏恩
以希有事憐愍教化
利益我等
轉凡得入大聖道法

佛恩浩大難報!佛陀雖然現相成佛人間,來教化眾生,其實,佛陀從久遠劫以來,為了眾生來來回回,只是一念心,不忍眾生受苦難,所以娑婆世界來回不斷。這是佛陀的慈悲,來教導眾生,希望眾生能夠轉迷為悟。這種大恩大德,要如何才能報佛恩呢?

「世尊宏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佛陀對眾生的宏恩,實在是很稀有,他對眾生的愛,他的憐憫、教化,絕對不捨離眾生,不論眾生是怎樣的惡,眾生是怎樣的頑皮,佛陀絕對是不放棄。

「利益我等,轉凡得入大聖道法」。佛陀的慈心,廣大無量,要使令眾生能夠接受法,法能夠入心,眾生能夠轉變心態、改善行為。這是佛陀對眾生不離不棄,是真正我們眾生要知佛恩,要好好記得這段佛陀的宏恩。

再來看下來的(經)文,「我等今者,真阿羅漢,於諸世間,天人魔梵,普於其中,應受供養。」

我等今者
真阿羅漢
於諸世間
天人魔梵
普於其中
應受供養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我等」就是,迦葉尊者、須菩提、迦旃延、目犍連,為大眾之首,代替大眾來表達,跟隨佛陀修行的心聲。佛陀在靈山會,已經從<序品>,而<方便品>、<譬喻品>,這樣一一來教化。總是上根機的人,不論是天、天界或者是人間,或者是超越天界,六欲天,或者是色界的梵天,已經受他們阿羅漢所修的行,已經啟發了這分大乘心,已經降伏了天、人、魔、梵,全都降伏了,因為他們已經心服口服了,也同時受教了,用這樣來護持、來供養。

所以,下面的(經)文再說,「世尊大恩,以希有事,憐愍教化,利益我等,無量億劫,誰能報者。」

世尊大恩
以希有事
憐愍教化
利益我等
無量億劫
誰能報者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佛陀的大恩,真的是很大,真的是稀有,這些阿羅漢依教修行,漸漸理解,也能得受天人魔梵,來供養、恭敬,這種恩德都是因為世尊所教育,所以世尊的大恩稀有。因為一念憐憫心來教化,這樣生生世世,曠世累劫,不棄不離,隨著眾生在五道四生,來教育、利益。「我等」就是眾生,我們大家。「無量億劫」,時間很長,誰有辦法如何來報佛恩?

這個大恩,就是「佛常教導眾生,棄無明,轉迷入悟」,這個大恩。

世尊大恩
以希有事:
佛常教導眾生
棄無明轉迷入悟
之大恩
故云:世尊大恩
以希有事憐愍教化
利益我等

眾生要去除無明,轉迷入悟,談何容易呢?我們聽法,到底我們自己的習氣、我們的煩惱,是不是有去除呢?

佛陀常常來教導眾生,二千多年後,佛陀再來人間不知又來幾次了,他在人群中,同樣在教化眾生,沒有停歇。只是要看因緣,什麼樣的因緣,他就觀眾生根機,駕慈航,入人群中去度眾生。

所以「常教導眾生」,他對眾生不棄不厭,沒有厭煩眾生剛強難調伏,只是一心要來教導我們,去除無明。佛陀對我們就是這樣,生生世世,一直一直教育我們,希望我們能轉迷入悟,這就是大恩。所以說,「世尊大恩,以希有事」,那就是因為憐憫,用大慈悲心來憐憫教化,利益我等。

佛大慈大悲
憐愍教化
為眾生所作利益
時長、處廣、
心勤、行滿、
苦己利人
恩深如海

佛陀就是大慈大悲憐憫心,這種「為眾生所作利益」,要用很長的時間,時要長,無始劫以來,曠劫,無始劫以來,佛陀為了眾生,他不斷來人間,這是時間長。「處廣」,地方也很多。光是地球上,不只是在印度而已,全球都有可能,佛陀在任何一個國家出現,任何富有的國家,或者是在最貧困、最貧困的地方,他在那個地方現身救度苦難人,也說不定。來來回回時間很長,空間很大,不只是在人間,就是遍及五道,他都有到達的地方,隨眾生因緣來度眾生。

佛陀的心,就是勤,勤,絕對沒有懈怠,在任何長時間都是上求下化,廣度眾生,任何地方,他都到那裡去,同樣用這個心態,殷勤精進為眾生。行,他所行的足跡,所去的地方,就是充滿了所有地方,都有佛陀教化眾生的地方。所以「苦己利人」,自己可以受一切苦難,甘願自己刻苦耐勞,只是為了能利益人群,教化眾生。佛陀這樣的恩德對待眾生,你們想,恩深如海啊!

昊天之恩
蓋在於此
故曰:
無量億劫
誰能報者

「昊天之恩,蓋在於此」。所以經文中這樣說,「無量億劫」,時間是很長、很多,「誰能報者」。

佛陀對眾生是用這麼長的時間,不停歇,所到的地方是無量數、無邊際,很辛苦,就是精進,只是為了度眾生。所以光是說一代時教,從二千多年前迦毘羅衛國,在皇室降生開始,現相成佛之後,這一代時教,教化,無不都是這樣的大恩。

世尊一代教化
莫不皆大恩
以希有事
始自華嚴大法
擬宜直指明心見性
奈何我等若聾如啞
辜負大恩

其實,不只這一代,是曠劫無量世,這樣在教導,現在是現相成佛,這樣來教化。過去無量劫就是修行的身形,在人群中不斷不斷教育,現在已經成佛了,這是希有的事情。

「始自華嚴大法」。那時候覺悟,修行覺悟那一剎那間,他希望,要趕快向大家,報給大家知道:你們人人都有原來的本覺真如,與佛陀一樣,能夠在天體間,覺悟一切天地萬物事理。人人本具,但是,眾生的根機,真的很差,所以沒辦法,想讓我們知道,但是無奈何,所以「我等若聾如啞」,眾生還是因為無明遮蓋,所以「辜負大恩」。佛陀本來就要將他,所覺悟的真理傳達給我們,我們大家聽不進,也是無法表達出來,這真的是辜負佛陀的大恩。

世尊大恩者:
一、 佛始立慈悲
拔六道苦
與四聖樂
普十法界
入四弘中
此如來室恩

世尊的大恩有多少?當然是很多。第一,佛開始立慈悲,「拔六道苦」。這種從「始立慈悲」,開始立願,立慈悲願,要來拔除六道苦難眾生。六道苦難中的眾生,他絕對要完全來教育,就是「與四聖樂」,甚至「普十法界」。「四聖」就是,聲聞(羅漢)、緣覺、菩薩、到成佛,這就是「四聖」。懂得修行,開始發心來修行,從聲來聽,體會佛法。「普十法界」,普遍在十法界。「十法界」那就是,除了「四聖」之外,還有「六凡」。「六凡」就是六道的眾生。所以是六道、四聖,佛陀的法已經普遍了。

「入四弘中」,就是入「四弘誓願」,希望人人要契入這念心。「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四弘誓願。「佛道無上誓願成」,在行中不斷要向前精進。如此,如來室的恩,引導我們已經入如來室了,與佛同一個空間來體會佛法。

第二,「如來行菩薩道,示教利喜」。佛陀來教育我們,教育我們,顯示行菩薩道,大乘法。

二、 如來行菩薩道
示教利喜
曾教我大乘
雖復中途忘失
智願不失
如來室清涼溫暖
大慈與樂恩

大乘法讓我們入眾生群中,去付出之後是多麼歡喜的事情。不過,就是半途而廢,忘失了,佛的大乘法,走一半就停下來了。「雖復中途忘失」,但是「智願不失」,不過修行的心還在,「智願不失」。所以「如來室清涼溫暖」,還是這樣修行,沒有再去造惡業,就這樣在清淨行中,就是佛陀所庇蔭之中,像如來室。在道場裡,這樣生活很安穩自在,這種清涼,「如來室清涼溫暖」。大慈與樂的恩,這是佛陀的大慈心,讓眾生有一個安樂處,有一個修行的道場,這是佛陀對眾生的恩。

第三,「眾生遭苦,視父而已」。

三、 眾生遭苦
視父而已
佛伺察其宜
如犢逐母
備行六度
以利眾生
如來室遮寒障熱
大悲拔苦恩

佛陀所說的法,他並沒有要接收,只是如窮子看父親,還不知道他自己也有寶藏的份,他自己還不知道。所以「佛伺察其宜」。佛陀就是(觀)眾生是這樣,光是看、光是聽,不動心,沒有要起行,所以他就要慢慢找機會,「如犢逐母」,就如小牛在追母親一樣,用種種方法。

過去「四諦、十二(因)緣」,這樣一直施教,一直到後來「備行六度」,種種,開始用「六度」的方法,一直到了大乘法,「(以)利眾生」,慢慢地指導,慢慢地讓他投入。「如來室遮寒障熱」,同樣在這個如來室,讓大家有溫暖,不要讓大家覺得冷,也不讓他很熱惱。這就是「大悲拔苦恩」。

第四,是「佛成道已」,還要「應受寂滅無為之樂,而隱其神德」。

四、 佛成道已
應受寂滅無為之樂
而隱其神德
用小根所樂法
五戒十善
冷水灑面
令得醒悟
是佛衣遮貪欲熱恩

佛陀成佛道,佛陀的神德,他沒有現神通,還是和普通人一樣,同樣生老病死。不過他已經寂滅無為,「用小根所樂法」,這種小根機的人會歡喜入,所以來接受佛陀的,「五戒十善」,就如「冷水灑面,令得醒悟」。「是佛衣遮貪欲(熱恩)」,這就如衣服來遮蓋,讓他們知道,不要再一直貪欲了,這就是佛陀給眾生的恩。

第五,是「示老邁,方便附近」,與一日價。

五、 示老邁
方便附近
與一日價
是佛衣除見
寒受暖恩

也是同樣用老相——已經年老了,要找孩子回來;年老了,法要傳給弟子了,等等這些方式,譬喻,來教育我們。所以這如「佛衣除見,寒受暖恩」。

佛對眾生的恩實在是很多。為了報佛之恩,我們就要認真修行。自愛就是報恩,付出就是感恩。總而言之,愛的力量就只是在一念間,希望人人將這分愛,清淨無染的大愛,利益眾生的愛。佛陀是這樣,我們應該也是這樣,學佛的心不要減少,時間總是不要浪費。所以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在線
 
20210616《靜思妙蓮華》佛恩深如海 (第857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