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首頁首頁  相冊相冊  Latest imagesLatest images  會員註冊會員註冊  登入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向下 
發表人內容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五 6月 18, 2021 8:58 am

回頂端 向下
月亮
版主
版主
月亮


文章總數 : 29811
年齡 : 70
來自 : 台中
威望 : 1664
注冊日期 : 2009-01-11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
發表主題: 回復: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Empty周五 6月 18, 2021 9:48 am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外行財物湯藥供養,身行禮敬奉事供養,內行承教尊法供養,上求正法下化有情。」
⊙「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如斯等事,以用供養,於恆沙劫,亦不能報。」《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如斯等事,以用供養:以如上等而為供養。
⊙於恆沙劫,亦不能報:經劫雖久,未足報稱。
⊙佛於眾生有十恩:一、發心普被恩。二、難行苦行恩。三、一向為他恩。四、垂形六道恩。五、隨逐眾生恩。六、大悲深重恩。七、隱勝彰劣恩。八、隱實施權恩。九、示滅令慕恩。十、悲念無盡恩。
⊙「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諸佛所證,是希有法,有形上供養皆平常事。
⊙諸佛之法無量無邊,形上供養皆有量有邊。形上報恩供養,皆小知小解,有作有盡之心。
⊙諸佛希有:諸佛出世,如優曇華,時一現耳,故云希有。
⊙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稱歎佛具深德,希有,無量,不可思議。
⊙大神通力:指佛隱報身之實德,顯化相之權形,不居淨土,處此穢方,隨逐凡夫,因機實教,隱實施權,由一開三。
⊙佛之神通,不可限量,無有邊際,非是心思,或以口議之所能及,故云大。

【證嚴上人開示】
「外行財物湯藥供養,身行禮敬奉事供養,內行承教尊法供養,上求正法下化有情。」

外行財物湯藥供養
身行禮敬奉事供養
內行承教尊法供養
上求正法下化有情

我們一直都是說佛恩浩大深廣,要如何來報呢?是用身體勞作來報佛恩,或者是用身外財物,最珍貴的物資來供佛?這樣是不是能夠叫做報佛恩?「外行財物」,那就是四事供養了,四事供養,衣、食、住,又是身體保養、病痛藥物,這樣來供養,這是四事供養。或者是用身行禮敬,身行禮敬,那就是要很恭敬禮拜,不只是恭敬,「奉事供養」,除了身外物,還要用很恭敬的心,同時還需要身體勞作,這樣來恭敬供養,這就是在供養。

到底該如何來報佛恩?這樣足夠報答佛恩了嗎?應該是不夠。那要怎麼辦呢?當然,修行很重要,「內行承教,尊法供養」,這是最大的供養,這叫做行的供養。

佛陀需要我們眾生是要,「內行承教」。聽法要出自內心,內心真正的誠敬來聽法,我們若是用心來聽法,接受這個法來受教,我們才能將這個教法,用在我們的身上實行,這才是真正法是,我們從佛這樣接受來,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大部分,這叫做慧命增長。這是佛最期待的。

還要「尊法供養」。因為我們承受佛陀的教育,就要表達出來;法入心,行在法中,要表達出來,這就是真供養。

我們要「上求正法,下化有情」,這是佛陀最歡喜看到的事情。「上求」就是殷勤精進。時間,時日過得這麼快,一生的壽命有多長呢?今天這個身體,今天所聽到的法,我們今天若不趕快接受,入我們的心來,我們還是同樣,沉迷在凡夫這種生活,昏沉、懈怠、鬆,很鬆懈,像這樣的人生,日子照樣過,這是空洞的人生,這實在是很可惜!

所以,佛陀疼惜眾生,是希望眾生懂得自愛,懂得自己尊重自己本具的佛性。看大家懂得疼惜自己,懂得了解此身必向今生度,這樣的精進,佛陀就安心了。

佛是眾生慈父。佛陀為什麼對眾生的恩,會這麼大?父母,親子之情是一生一世,佛陀與眾生是無量劫,長時間來來回回,只是為了要如何讓眾生能覺醒,能運用生命,趕緊追求佛法,佛法入心來才能知道,懂道理。所以我們必定要「上求正法」,尊師重道,不斷要上求。把握時間「下化」,要入人群中與眾生結好緣,這種「上求正法,下化有情」,這就是最大的供養。所以這就是我們要用心。

我們前面的經文這樣說,「又以美膳,無量寶衣,及諸臥具,種種湯藥,牛頭栴檀,及諸珍寶,以起塔廟,寶衣布地。」

又以美膳
無量寶衣
及諸臥具
種種湯藥
牛頭栴檀
及諸珍寶
以起塔廟
寶衣布地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這是用很珍貴的東西。其中「牛頭(栴檀)」,不是真的牛頭,是香柴,沉香、香木,很好的木柴,都是香的,很珍貴的東西。就是出產在那座山,那座山,遠遠地看,像一個牛頭一樣。所以這座山所出產的木材,是那麼珍貴,就是栴檀、沉香這類木材,就是出產在那個地方。

佛陀的舍利塔是用,這麼珍貴木料來建築、來裝潢。甚至用「寶衣布地」,應該就是用很高貴的布料,來鋪在地上,這是表達尊重,是最珍貴的。

接下來這段經文就說,「如斯等事,以用供養,於恆沙劫,亦不能報。」

如斯等事
以用供養
於恆沙劫
亦不能報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即使用這麼好的東西,這樣來供養,佛在世,供養,佛涅槃也是這樣供養,如是等事,這麼多的東西,這樣的高貴供養,又是很長的時間,還是無法報。因為,佛陀為眾生的時間,實在是很長了,眾生的頑固,佛陀的慈悲,這樣的教育,這實在是恩很重。

如斯等事
以用供養:
以如上等而為供養

所以,以上等來供養,上等的物質供養,即使是很長久的時間,也無法報佛恩。

於恆沙劫
亦不能報:
經劫雖久
未足報稱

經劫久遠,同樣也無法很圓滿來報佛的恩,還是未足報宏恩。

佛於眾生有十恩:
一、發心普被恩
二、難行苦行恩
三、一向為他恩
四、垂形六道恩
五、隨逐眾生恩
六、大悲深重恩
七、隱勝彰劣恩
八、隱實施權恩
九、示滅令慕恩
十、悲念無盡恩

佛於眾生有十恩,這是簡單舉例,其實豈止十種恩呢!到底這十種恩是什麼?

「發心普被恩」。佛陀他對眾生,是普及到五道四生。他對所有眾生都視為一子,所以叫做「三界導師、四生慈父」,他甚至「四生」都視為一子,要完全將眾生,包含在佛的慈心之中。從發心開始,綿綿連連,無漏法,一直為了眾生,普被眾生,要來救度眾生,這「發心普被恩」。

第二、「難行苦行恩」。真的是艱難,為了要靠近眾生,與眾生結緣,所以四生五道現修行之身,受種種的折磨,這樣堅定他的道心,這樣來教育眾生。所以「難行苦行恩」。度眾生很辛苦,修行更是折磨。

第三、「一向為他恩」。佛陀的心,只為眾生設想,沒有為自己。一向以來,從修行一直到成佛,這一路來就是只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叫做「一向為他恩」。只是為別人,不是為自己。

第四、「垂形六道恩」。佛陀修行應該已經斷生死,不必來六道了,卻是為了六道眾生的苦難、眾生的無明,所以入六道來與眾生同生死,來教育。

第五、「隨逐眾生恩」。隨著眾生,有緣在哪裡,就如一個幼稚的兒子,迷糊,真的迷失了,所以不知道回家的路,他就要跟著他一直追,要如何能把兒子找回來。這就是「隨逐眾生恩」。

第六、「大悲深重恩」。佛陀的大悲,對眾生無怨、無尤、無悔,絕對是這樣施捨,為眾生捨去他的一切。眾生還在苦難中,所以佛陀還是悲心未盡,這是佛陀的恩。

第七、「隱勝彰劣恩」。佛陀已經是成正果、成等正覺了,偏偏為了度眾生,就是隱起來,他就現這樣的形,在這十幾年間的修行,五年參訪、六年的苦行,終於成佛了。這種「隱勝彰劣恩」,就是佛陀現相。

第八、「隱實施權恩」。覺悟之後,從「阿含」而「方等」而「般若」,才到「法華」,這樣殷殷善誘,「隱實施權」,最終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人人本具佛性,與佛同等。但是過去我們聽不懂,所以他就要「隱實施權」。

第九、就是「示滅令慕恩」。佛陀本來可以活很久,既來人間,哪怕是佛,成佛了,他也要有老病死的這個形象,讓大家以後思慕佛。讓人人知道佛陀二千多年前,人間修行、度眾的過程。

第十、就是「悲念無盡恩」。佛陀入滅了,同樣還是盼望眾生,能夠依教奉行,依教修行。這是佛陀的愛,傳達在人間。

所以簡單來說,佛有這麼多、無量數的恩,所以我們應該,要用感恩心來報佛恩。

下面再說,「諸佛希有,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大神通力。」

諸佛希有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大神通力
《法華經 信解品第四》

因為諸佛,不只釋迦牟尼佛,過去過去的諸佛也很多,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大神通力。

諸佛所證
是希有法
有形上供養
皆平常事

諸佛所證的是稀有法,這種大覺大悟的大覺者,所施恩惠給我們,我們只用有形的供養,這都是很平常的事情,這樣豈能叫做報佛恩?

諸佛之法
無量無邊
形上供養
皆有量有邊
形上報恩供養
皆小知小解
有作有盡之心

「諸佛之法」是,「無量無邊」給予眾生,應眾生根機是這麼多。在形式上的供養皆是,「有量有邊」,不是無量無邊。佛法是無量無邊,我們能報佛的恩是有量有邊,這只是一個很平常,形態上「報恩供養」,這都是「小知小解,有作有盡」的心。

因為佛所得,給眾生的法是無量無盡,眾生的回報是有盡之心,這樣而已。所以,這是要讓我們了解,所證的實智,深廣難思議,很多,這就是佛陀所證的智慧,普及給眾生,真的是很多。

「諸佛希有」,所有的佛出世,都是很難得。

諸佛希有:
諸佛出世
如優曇華
時一現耳
故云希有

所以「諸佛出世,如優曇花」。優曇花是好幾千年,才出現一次,所以諸佛要出現在人間成佛,這實在是很珍貴,很稀有。「時一現耳」,就是這樣,就是譬喻優曇花,它出現也不久,很快就沒了。所以佛陀出現人間,人間壽短,也只不過是八十年。

所以我們要珍惜。佛法留下來是千萬年,希望佛的法身永存,這就要靠我們人人來傳下去,這樣,佛法的精神,永遠活在人間,這才是長久的;若是肉身,是不久的。所以「無量無邊,不可思議」。

無量無邊
不可思議:
稱歎佛具深德
希有 無量
不可思議

我們應該要很稱歎佛。佛陀覺悟的智慧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這麼珍貴稀有的佛,難得出現人間,他覺悟之後,所了解的法是無量無邊,所以對眾生的愛也是無窮盡。
所以「大神通力」,是表示佛他,「隱報身之實德」。

大神通力:
指佛隱報身之實德
顯化相之權形
不居淨土處此穢方
隨逐凡夫因機實教
隱實施權由一開三

他雖然來到人間,他的德,他就把它隱起來,佛德,他就在人群、僧團中,與大家一樣生活,每天出去托缽,「顯化相之權形」,這就是「權」,方便,這種方便法,顯相與大家一樣。

「不居淨土」,在娑婆世界的穢土中,這是佛陀為了要度眾生,「處此穢方」。所以,「隨逐凡夫」,他這樣跟著眾生,找機會要教化眾生,這是「因機實教」,因為我們眾生的根機是這樣,所以他用很誠的心來教育,「隱實施權」。這是佛陀已經成佛,卻還是一樣很辛苦的在人群中。

佛之神通
不可限量
無有邊際
非是心思
或以口議之所能及
故云大

所以「佛之神通,不可限量」,「無有邊際,非是心思」,不是我們普通人,有辦法想得到的,佛陀對我們的恩,真的不是用口能說得完的,能夠形容的,真的是浩瀚無窮際。

我們若要報佛恩,不是只有身體的勞作,也不是用最好的東西來供佛,最重要的,所需要的,就是要內行的敬,內行要承教,我們的內心要承受佛陀的教育,要「尊法供養」,要「上求正法,下化有情」,這才是真正報佛恩。

佛陀所要的,是人人體會自己本具佛性。所以大家不要糟蹋了,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要趕緊向上求(佛道),向下,入人群中去度化,身體力行,才是真正報佛的恩。要時時多用心。
回頂端 向下
 
20210618《靜思妙蓮華》承教尊法報佛恩 (第861集)(法華經•信解品第四)
回頂端 
1頁(共1頁)

這個論壇的權限:無法 在這個版面回復文章
 :: 菩提法水 :: 靜思晨語 :: 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
前往: